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合集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兒歌,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2.能了解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進一步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學習朗誦兒歌,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活動室窗簾拉下,保證室內光線較暗。
2.物質準備:圖譜,課件《團結友愛親又親》。
方法與手段:情景體驗法,多通道感知法,練習法。
活動過程:
一、情景體驗,導入兒歌
1.開燈提問 開一盞燈后提問:你們有什么感覺。楷F在亮了×盞燈,(開兩盞燈,許多燈)你們覺得怎么樣了?
2.師:一個人玩游戲有什么感覺?有一個小朋友陪你玩,你覺得怎么樣呢?有許多小朋友陪你一起玩你又覺得怎么樣呢?
3.:許多燈在一起會變得很亮,許多好朋友在一起會覺得很高興。
二、多種方式,學習兒歌
1.教師朗誦,幼兒欣賞 師:老師帶來了一首兒歌,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兒歌里是怎么說的。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結合課件,學習兒歌 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記憶兒歌:
。1)這首兒歌叫什么名字?
。2)一顆星星在天上,你有什么感覺?兒歌里用了哪個好聽的詞?(理解疊詞冷清清) 兩顆星星在天上你又覺得怎么樣呢?(亮晶晶) 有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有許多許多星星的時候怎么樣了?請用兒歌里的話告訴我。(三顆星、四顆星、五顆星,匯成星河放光明。)
(3)一個人的時候你們覺得怎么樣?孤零零是什么意思?(理解疊詞孤零零) 兩個人的時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誰能做一做喜盈盈的樣子?(理解疊詞喜盈盈) 三個人,四個人,五個人,有許多人在一起呢?誰能用兒歌里的話來說一說?(學習短句團結友愛親又親)
3.出示圖譜,學念兒歌
。1)師幼看著圖譜完整地念兒歌。
。2)逐步用紙擋住圖譜下半部分,引導幼兒依據兒歌的數字規(guī)律朗誦、記憶兒歌。
。3)分組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三、教師,結束活動
師:每個小朋友都要學會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與別人團結友愛,這樣你的朋友就會很多,你就會覺得很開心,很快樂。 建議:平時活動中,引導幼兒學會與許多同伴友好地共同活動。
幼兒活動:
回答問題,知道開一盞燈幾乎不亮,開兩盞燈有一點亮,開許多燈很亮。 知道一個人玩很孤單,兩個人玩很高興,許多人玩更開心。 認真傾聽。
幼兒安靜欣賞兒歌,了解兒歌的內容,知道兒歌的名字。 根據課件回憶兒歌,回答問題。 知道兒歌的名字是《團結友愛親又親》。 幼兒說說一顆星星、兩顆星星、許多星星在天上的感覺,用兒歌中的語句回答提問,大概了解疊詞冷清清的意思。 根據提示,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說說一個人、兩個人、許多人的感覺,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的意思。 看著圖譜完整念兒歌。 依據兒歌的數字規(guī)律朗誦。 分組有節(jié)奏、有表情地朗誦。
認真地傾聽,知道團結友愛能擁有許多朋友,會覺得很開心、很快樂。
設計意圖:
通過依次觀察開不同數目燈(遞增)的教室、回答問題和傾聽,引導幼兒感受燈越多越亮,人越多越開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同時也為詩歌的學習做準備。
以幼兒欣賞兒歌,用兒歌里的句式講述兒歌名字和內容的方式幫助幼兒獲得對兒歌內容的初步印象,為兒歌的朗誦奠基。 在課件、語言和動作的提示下,幼兒更好地記憶兒歌,大概了解疊詞孤零零、喜盈盈、冷清清的意思。 利用先結合課件學習,再根據圖譜學念,最后依據兒歌的數字規(guī)律逐步取消圖譜記憶的形式逐漸幫助幼兒不依靠實物就能朗誦兒歌。 在不同方式的學習中,幼兒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通過幫助幼兒了解團結友愛的人朋友多,進一步體驗朋友多的快樂。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有順序閱讀話面,根據物體外形特征、作用、動作、姿態(tài)等,學會用"又….又….的句型清楚地表達一個意思。
2、學習找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干之處。
活動準備:
西瓜、蘋果圖片各一張,幼兒用書《語言》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看圖片學習句型。
。1)出示西瓜,引導幼兒觀察西瓜特征,學習用"又….又…"的句型說出西瓜的'兩種特征:如(西瓜又大又甜),重點強調"又….又…."。
。2)出示蘋果,引導幼兒用"又…又…."句型仿編蘋果特征。
2、翻開《語言》第16頁,引導幼兒姿勢正確地并有順序地閱讀畫面,說出畫面上人與物的名稱。用"又…又…"的句型說出人與物的兩種特征或作用及可愛之處。老師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3、引導幼兒尋找自己的優(yōu)點或能干之處及性格特征,用"又….又…"的句式說話,可以請幼兒當場表現自己特長。例如:我又會唱歌又會跳舞。我又活潑又機靈。
4、師生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又….又…."的句型說以句完整的話。希望每個小朋友找一找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干的地方,做一個有自信的好孩子。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讓幼兒學習詞語"陽光、照射、綠蔭、閃閃發(fā)光"等。
2、了解大自然中的陽光具有發(fā)散性,是包不住的。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難點:
佳子展開裙角,陽光為什么不見了。
教學準備:
1、 ppt課件。
2、 帶孩子到附近的田野去感受陽光的直射和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在自然的熏陶中學習豐富的詞匯。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以談話形式引出課題:昨天你們跟著老師到野外去,看到了哪些景色。(小樹林、小溪流、野花、草坪)引導幼兒說詞語"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漂亮的野花、充滿陽光、閃閃發(fā)光"等。評析并贊賞幼兒的語言。
"今天天氣怎么樣,小朋友看,什么通過玻璃窗照進來了。(陽光)
二、基本部分
1、看教學用書《陽光》,讓幼兒通過想像猜測故事中的內容。
2、教師放映課件,幼兒邊看邊聽故事一遍。
提問:
故事的名稱?
故事中有誰?
3、教師放映課件,幼兒邊看邊聽第二遍故事。
提問:
。1)這個故事中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2)佳子為什么要送陽光給奶奶?
4、學習詞語: 陽光 照射學習故事,逐段理解故事內容,學習簡單的句子。
提問:
她把陽光包在了哪里?
她想把陽光送給誰?為什么?佳子為什么哭?奶奶是怎么說的?
5、幼兒討論:為什么打開裙角,陽光不見了。
三、結束部分
讓幼兒到外面用衣服包陽光,然后回到教室。幫助幼兒理解:陽光具有發(fā)散性。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隨著春天的到來,天氣一下子轉暖,孩子們校園里、教室里觀察到春天的各種變化。而春天的天氣變化很快,一會兒出太陽,一會兒下毛毛雨。也因為如此,對于我班的幼兒來說,“雨”對他們來說并不陌生,而是很熟悉!洞河辍肥且皇桌世噬峡、節(jié)奏明快、語調輕松、清新自然的詩歌,所以運用了這一個詩歌來進行教學活動,運用本次學習活動我采用圖片的形式讓孩子理解詩歌內容,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圖片、表演和創(chuàng)編)試圖給孩子一個較為整體的教育活動,讓孩子獲得多方面的`經驗,促進孩子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朗誦,體驗詩歌中表現的雨中情趣。
2、在感知作品的基礎上,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
(2)音樂《春天在哪里》。
活動過程:
一、采用提問的方式直切主題
1、春天到了,你們聽“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引導幼兒回答。
2、師:春天的雨,我們叫做《春雨》,春雨會落到哪里?
幼兒回答,會落到,直接導入,簡潔明了,使幼兒直接進入到這個活動當中。
二、配樂朗誦,感受詩歌意境美。
1、教師配樂完整地朗誦詩歌《春雨》
問:你聽到的詩歌中春雨是怎么樣落下來的呢?
下了春雨誰說話了?怎么說的?(幼兒回答,并出示相應的圖片)
2、集體看圖朗誦。
3、老師引導幼兒看圖,并結合動作分角色朗誦。
、俳處熇收b詩歌的前半句,幼兒朗誦詩歌的后半句,如師念:滴答滴答,幼兒念:下小雨啦!
、诮處熇收b后半句,幼兒朗誦前半句
4、討論怎樣將詩歌的美讀出來。
提醒幼兒讀下雨時要輕輕地讀,用高興的聲音讀種子們的說話。
通過舒緩的音樂和相應的圖片,使幼兒身臨其境,通過提問,鞏固幼兒對詩歌的理解
三、角色表演,表現春天喜悅。
請小朋友分別扮演春雨、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教師旁白。在會朗誦詩歌的基礎上進行表演,感受詩歌的美
四、創(chuàng)編詩歌
1、師:除了種子、麥苗、梨樹說要發(fā)芽、長大、開花,還有哪些植物會說這樣的說呢?
。ǔ鍪玖鴺、小草、桃樹)請幼兒用詩歌當中的話來說說
2、師:小朋友看見下雨,除了要種瓜,還要干什么呢?
3、集體朗誦創(chuàng)編的內容。
讓孩子拓展經驗,創(chuàng)編詩歌,盡情想象,并勇敢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顒友由烀利惖拇禾靵砹,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到外面去找春天去吧!
附:詩歌《春雨》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
梨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麥苗說:下吧,下吧,我要長大!
小朋友說;下吧,下吧,我要種瓜!
嘀嗒!嘀嗒!下小雨啦!
引導幼兒感受春天萬物生長的美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小熊的尾巴》
授課人:盛芳芳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能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1、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語言表達與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中的童趣。
2、體會小熊從羨慕別人的尾巴到喜歡自己的尾巴的情感經歷;顒訙蕚洌篜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講述故事
(一),引導幼兒觀察
。1)猜一猜游戲--這是誰的尾巴?(猴子--松鼠--引出小熊的尾巴)老師:這是誰的'尾巴?猴子的尾巴有什么本領?
老師小結:猴子有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會爬樹,還會摘香蕉,真靈活!老師:這是誰的尾巴?松鼠的尾巴有什么本領?
老師小結:松鼠有一天大大的尾巴,能保暖,還能......真有趣。
老師:有一個動物朋友,他的尾巴有短又小,緊緊地貼在屁股上。你們知道是誰嗎?我給你們看一點點,原來是小熊。小熊有條小小短短的尾巴,做任何事情都很方便,看小熊在干什么?
。ǘ┮龑в變河^察
(1)結合故事提問:
一天,小熊出門去玩,看見了誰?狐貍在干什么?
用什么掃地?小熊見了會怎么想?
學說:要是我有毛絨絨的大尾巴,就能用尾巴掃地了。
(2)小熊繼續(xù)往前走,看見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小豬在干什么?用什么拔河?小熊見了又會怎樣想?
學說:要是我有細細彎彎的尾巴就能拔河了。
(3)小熊走呀走,又看到了誰? 它們有怎樣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事情?小熊見了又會怎樣想?
二、引出尾巴操,學做尾巴操
師:1、小熊看到朋友們各種各樣的尾巴真羨慕。
小熊也想有這樣的尾巴,怎么辦呢?大家來幫他想想辦法。
2、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小熊也想了條妙計,引出尾巴操,教師示范。
3、播放課件
尾巴操有用嗎?看看他長出了誰的尾巴?小熊還想長,我們一起來幫他。
【播放音樂,師幼一起做尾巴操!
4、播放課件
小熊長出了新尾巴,好高興呀。你們看它在做什么?
(甩尾巴、抱尾巴、扭晃尾巴)
5、播放課件
可是不久,小熊就不高興了,為什么呀?誰來猜猜?
原來長尾巴給小熊帶來了許多不便,哪里不方便呢,誰看出來了?
。ㄋX--尾巴拖到床下,洗澡--尾巴放不下,水溢出來,出門--夾尾巴)
【點擊睡覺、洗澡、出門的畫面,直觀理解長尾巴帶來的不便】
6、小熊想要自己的尾巴,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做出相反的尾巴操,教師先示范。(播放課件)
小熊媽媽說:"還是自己的尾巴好。"
教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的尾巴》 我們一起來完整的聽聽這個故事吧。
8、教師復述故事
完整播放PPT
三、活動延伸
你最喜歡你身體的哪個地方?為什么?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講述故事,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2、幼兒能夠了解故事中動物尾巴的功能。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可以看懂圖片內容、幼兒具有合作講故事的經驗。
材料準備:頭飾(小壁虎、小魚、小鹿、小馬、壁虎媽媽)、圖片(小壁虎分別與小魚、小鹿、小馬和壁虎媽媽對話的圖片;小壁虎斷尾巴和新長出尾巴的圖片)、故事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老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好朋友,可是它有點不開心,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好朋友為什么不開心?(出示小壁虎斷尾巴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小壁虎的尾巴斷了)
二、進行部分。
1、教師講述故事內容老。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認真的聽一聽,小壁虎的尾巴斷了以后,小壁虎是什么樣的心情?小壁虎斷了尾巴以后去做什么了?它遇到了誰?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
2、教師與幼兒討論故事內容。
。1)小壁虎斷了尾巴以后是什么樣的心情?(傷心、難過)
。2)小壁虎尾巴斷了以后是去做什么了?(去找小動物借尾巴)
。3)小壁虎都去找哪些小動物借尾巴了?(小魚、小鹿、小馬)
。4)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沒有)
3、教師出示圖片再講述一遍故事。
老師:請小朋友們認真聽一聽為什么小動物們有沒有把尾巴借給小壁虎?最后小壁虎的媽媽跟小壁虎說什么了?小壁虎的尾巴最后怎么樣了?
4、教師與幼兒討論故事內容。
(1)小壁虎找小動物借尾巴,小動物們?yōu)槭裁炊疾话盐舶徒杞o它?(引導幼兒說出小魚、小鹿、小馬的尾巴對自己的作用)
。2)小壁虎的媽媽跟小壁虎說什么了?(引導幼兒說出小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
。3)小壁虎的尾巴最后怎么樣了?(長出來了)小壁虎現在是什么心情?(高興)
5、講述故事。
。1)在老師的引導下老師與幼兒共同講述一遍故事。
。2)請幾位小朋友分別扮演小動物、老師旁白一起來講故事。(再請兩三組幼兒來講述故事,旁白也可請幼兒來講述)
三、結束部分。
。w幼兒講述故事)老師請小朋友們分為六組,每組請一位小朋友來選擇我們組扮演的角色,其中一組為旁白。
活動小結:
今天我們在故事中學到了小魚的尾巴可以幫助小魚游泳,小鹿的尾巴可以幫助小鹿傳遞消息,小馬的尾巴可以幫助小馬趕走蒼蠅和蚊子,同時我們還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還可以再生。請小朋友們觀察我們身邊小動物的尾巴可以用來做什么?明天我們再來一起分享。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5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家》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01
中班語言活動夢教案03-16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3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07-04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優(yōu)秀02-14
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