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教案模板匯總五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 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芽苞苞及其特點。
● 會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芽苞苞。
準備
● 選擇樹木發(fā)芽的時機。
● 在一張較大畫紙上畫好樹干、樹枝。
● 皺紙(綠色、深紅色、白色的,剪成長和寬各為2厘米的紙片) 等制作材料。
一、看看芽苞苞
1、春天來了,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樹朋友有變化嗎?有什么變化?(有的樹朋友長出了芽苞苞)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不是。
2、出示:圖片
幼兒觀察樹木。
提問:樹上是長出了芽苞苞嗎?芽苞苞長在哪里呀?
小結(jié):春天到了,樹枝上都長出了芽苞苞。芽苞苞到底長什么樣,我們一起把他請出來看看好嗎?
二、說說芽苞苞
1、出示:發(fā)芽的樹枝
幼兒觀察。
提問:你們看到的芽苞苞是什么顏色的?你還見過什么顏色的芽苞苞嗎?
小結(jié):芽苞苞的顏色不僅有綠的,還有紅的、白的。
2、提問:那小朋友們有沒看出芽苞苞是什么形狀的的?
請幼兒來摸摸芽苞苞,再說說芽苞苞是什么樣的。
小結(jié):嫩嫩的芽苞苞呀真漂亮,有綠的'、有紅的、有白的,小小的身體圓圓的、尖尖的。
三、做做芽苞苞
1、師:嗨!可是有幾棵大樹到現(xiàn)在還沒有發(fā)芽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幫助它們呢?
2、師:小朋友真聰明,那我們就一起來動手制作芽苞苞吧!芽苞苞是什么樣子的?長在哪里?誰來告訴大家。師生一同回顧芽苞苞的樣子。
3、幼兒分組制作芽苞苞。
四、欣賞發(fā)芽的大樹
1、 共同欣賞長滿芽苞苞的大樹,感受自己制作成功的喜悅。
教學反思:
春天是美麗的,萬物復(fù)蘇,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活動之前我就帶孩子們參觀了小樹林,在春游之時也和孩子講了相關(guān)的一些知識,所以在活動中幼兒接受得比較快。在活動中,我不僅讓幼兒仔細地觀察、輕輕地觸摸,還給予了幼兒語言描述方面的幫助(如圓圓的、尖尖的、嫩嫩的……)。幼兒在獲取直接經(jīng)驗的同時進行了具體準確的描述(哪怕是模仿性的描述),這也提高了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發(fā)展了認知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說繞口令,并培養(yǎng)幼兒尊敬老人的優(yōu)良品德。
2、指導幼兒練習正確發(fā)準“公”、“冬”的字音。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同《幼兒用書》第三冊P8)。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教師根據(jù)圖片結(jié)合繞口令的內(nèi)容講述故事《公公和冬冬》。
2、教師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提問,并指導幼兒正確發(fā)準“公”、“冬”的.讀音。
故事里提到了誰?
誰住在樓上?誰住在樓下?
小冬冬有不認識的字就去找誰請教了?老公公走路走不穩(wěn)誰來扶他了?
冬冬是怎樣說的?公公是怎樣說的?
3、教師用繞口令方式重新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繞口令的內(nèi)容。
4、教師指導幼兒學說繞口令。
(1)分組朗誦。
(2)個別朗誦。
(3)比一比看誰說得快。
5、引導幼兒要學習冬冬,做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們喜歡冬冬嗎?為什么?
【活動建議】
在延伸活動中,可組織幼兒進行分組繞口令接龍游戲。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題目
滾動的車輪
二、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活動,感知只有圓形物體制作的車輪滾動起來才比較順暢,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分析能力。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膠球、車子底盤、硬紙板制成的各種形狀的車輪(方形、六邊形、圓形)、竹竿。
五、活動內(nèi)容及過程
幼兒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哪種物體滾動得順暢、穩(wěn)定?
試一試。
分別把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膠球放在同一個斜面上。讓這幾種物品同時向一個方向滾動,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說一說。
(1)大膠球滾得最快,易拉罐滾得最穩(wěn)。
(2)六角瓶、易拉罐、大膠球都會滾。
(3)易拉罐滾得又快又穩(wěn)。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哪種形狀的車輪移動起來更順暢?
試一試。
讓幼兒為小車安裝上車輪,進行滾動實驗。分別安裝上不同形狀的車輪。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圓形車輪移動得順暢。
(2)方形的車輪移動不起來。
(3)六邊形車輪移動得不穩(wěn)定。
記一記:我的實驗結(jié)果。
拓展思路:不同的車輪
1.探究的問題:車軸如何安裝?
2.為模型車安裝車輪。
六、背景資料
任何物體移動時都會產(chǎn)生摩擦力,它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物體形狀、移動方式、表面光滑度等因素有關(guān)。如果沒有摩擦力,那么物體一旦移動后就永遠不停止了。物體沿另一物表面滑動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它的運動方向相反。對于同樣兩個物體來說,接觸面上所產(chǎn)生的滑動摩擦力要比靜摩擦力小一些。
七、參考資料
《科學勞作力學基礎(chǔ)篇》科學才藝教室
《大發(fā)明――汽車篇》未來出版社
活動點評
該活動的探究問題是什么形狀的物體滾動起來更順暢。活動中緊緊圍繞這個探究問題展開探究。探究的第一層次:幼兒選擇各種形狀的物體,在地面上同時沿一個方向滾動,得到的`結(jié)果都能滾,易拉罐滾得又快又穩(wěn)。第二個探究問題是在幼兒感知圓形物體滾動快的基礎(chǔ)上,給小車安裝車輪,探究的結(jié)果圓形車輪滾得快。
從題目的選擇上貼近幼兒生活,從目標的確定上具體恰當,從活動過程看基本合理。建議在探究問題二的思路上可作改動:第一個探究問題已由幼兒探究出接觸地面的圓柱體的物體滾動最快。第二個探究問題可探究怎樣給小車選擇合適的輪子,使小車跑得快。教師可準備高度不同的圓柱體,中間可用筷子穿入,作為小車的車輪,再安上車身。這樣安排的探究思路是完整的。最后,可把幼兒安裝好的小車在同一條件下進行比賽。以游戲的形式完成探究活動。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啟東意即啟吾東疆。它三面環(huán)水,形似半島,猶如一艘巨艦,從廣袤無垠的蘇北平原挺起,直指大洋,把祖國的東部海疆辟為黃海和東海。啟東,東瀕黃海,南臨長江,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門戶。這里是我們可愛的家鄉(xiāng)。
讓幼兒了解家鄉(xiāng),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既是“養(yǎng)成幼兒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的過程,又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感受家鄉(xiāng)的變化和發(fā)展,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的開始。因此,我們根據(jù)新《綱要》的精神,結(jié)合幼兒思維特點,從他們能夠理解的具體事物出發(fā),對幼兒進行“愛家鄉(xiāng)”的教育。
本次教學活動,通過了解缸爿餅的來歷,親自制作缸爿餅品嘗缸爿餅等活動,讓幼兒知道家鄉(xiāng)的地方特產(chǎn),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了解缸爿餅的來歷,知道它是家鄉(xiāng)呂四的地方特產(chǎn)。
。、激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 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及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面粉、火腿腸、肉松、花生、芝麻、水果、紫菜、榨菜及其它蔬菜。
。、錄像機、錄像帶。
四、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
師: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快樂廚師坊”,今天,我們要做的是它(出示缸爿餅)
提問:誰知道這個叫什么?有誰吃過的?
小結(jié):這個是我們啟東呂四的特產(chǎn)小吃,叫缸爿餅,它不僅好吃,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在很久以前,呂四那邊發(fā)生大海嘯,很多土地、房子都沉沒到大海里。原來住在海邊賣鹽的人們就沒有了家,很多人只能擠在一塊小地方上。時間長了,食物快沒有了,大家都很餓,為了爭搶食物就互相打了起來,甚至把別人的孩子殺死吃掉。有一位神仙叫呂洞賓,從海邊經(jīng)過,看到這一切,就扮作老爺
爺,對大家說:“你們把家里的米缸敲碎,到晚上9:00-11:00時,那些碎缸爿就變成大餅”。說完就不見了。晚上,大家把米缸敲碎,那些碎缸爿真的變成了香噴噴的`大餅了。這個缸爿餅就傳下來了,一直傳到現(xiàn)在,前幾年,呂四缸爿餅在南通參加小吃制作大賽還得了獎。
。ǘ、觀看缸爿餅的制作
師:看來,這個缸爿餅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F(xiàn)在,我們看看這個缸爿餅是怎么做的呢。
放錄像,教師邊看邊講解,將面團搓成條狀,用搟面杖來回幾下,加上蔥花,抹上素油、撒上鹽、芝麻,很快做成一塊塊大餅,然后將大餅一塊接一塊地貼在火爐里,不一會兒,就聞到香味,出爐了,大餅色澤金黃,香味撲鼻,令人垂涎欲滴。
(三)、制作特色缸爿餅
1、討論如何制作特色缸爿餅
師:小廚師們想不想試試、做做呀?我們可以想辦法做更好吃的缸爿餅,加上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更香更出色了,說說你們想做什么樣的缸爿餅?
幼兒制作特色缸爿餅
。ㄋ模┢穱L缸爿餅
幼兒品嘗自己做的缸爿餅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并初步學會三朵花和三只蝴蝶的對話。
2、引導幼兒進行表演,感受同伴間相互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蝴蝶及花朵紙偶、太陽公公、黑云圖片
活動過程:
一、 猜謎激趣,引入課題。
今天有客人老師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歡迎。還有3位小客人也來我們班做客,請小朋友聽謎語猜一猜它們是誰:“昆蟲之中我最美,人稱我是會飛的花朵”引入課題。
教師通過紙偶教具講述故事,講到下起大雨來時,提問:“突然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怎樣避雨呢?如果你是蝴蝶你怎么辦?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避雨經(jīng)驗。那我們來看看三只蝴蝶是怎么做的。”
二、解決問題、幫助理解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誰?為什么三只蝴蝶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后來誰幫助了三只蝴蝶?三只蝴蝶,三朵花,太陽你們喜歡誰?為什么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結(jié)果,問幼兒:你們覺得三只蝴蝶好在什么地方?太陽怎么好了?三朵花的做法對嗎?
三、練習對話,打基礎(chǔ)
我們的故事太感人了,有個電視導演要把它拍成電視,名字就叫《三只蝴蝶》,聽說中2班小朋友很聰明想請小朋友當演員,演員要會說臺詞我們來練練吧:
。1)先練蝴蝶向花請求避雨的對話(全體、個別,要求根據(jù)情節(jié)突出語速)
(2)練習花對蝴蝶的對話(全體、個別)
四、自由選擇,來表演:
。1)一組8人戴頭飾表演,其他小朋友當觀眾為演員打分。
。2)請兩組幼兒分別演,其他幼兒打分。全班幼兒表演,教師拍攝
五、活動延伸
紅花、黃花、白花知道錯了,打電話給我,請所有蝴蝶去他們那兒玩,老師帶你們?nèi)ァ?/p>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05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01-01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