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認識雪天的特征。
2. 能根據(jù)不同動物的動作特點,理解推、鏟、扒、掃等動詞所表示的不同動作。
3. 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活動準備:課件《冬天的小路》。
活動過程:
一. 說一說:下雪
1. 播放課件【視頻欣賞】。教師:你見過下雪嗎?下雪是什么樣子的?
2. 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3.小結(jié):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們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掃干凈,才可以行走。
二. 學習故事《冬天的小路》
幼兒欣賞課件【故事欣賞】。
教師【提問】: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他們?yōu)槭裁匆獟哐?小動物們都是怎么掃雪的`?(利用多媒體材料進行回顧)
教師點擊【提問】中的四幅畫面,畫面分別放大,根據(jù)畫面引導幼兒學習"推"、"鏟"、"扒"、"掃"等動詞。
教師:小動物們掃完雪怎么樣了?如果你是他們,你愿意一起去掃雪嗎?為什么?
總結(jié):小動物們一起
把雪掃干凈了,這樣,自己可以從小路上安全地走過去,而且其他的小動物也都不會摔跤了。他們方便了自己,也為別人做了一件好事。這樣的事情,小朋友們也一定愿意做。延伸活動歌曲【掃雪】。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在一次晨間談話:“你喜歡什么動物”中,孩子們興趣很濃,熱烈討論,各抒己見。其中孩子們對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非常感興趣,為了保持孩子這一興趣,我設想開展一次有關動物的語言活動。而那時,我剛好在一書上看到了故事《你想借什么動物》,該故事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孩子對不同動物的主要習性和特點的認識,又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定能讓幼兒敢說、愿說、樂說,語言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本次活動就由此而產(chǎn)生了。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動物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想象動物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
2、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表達個人見解,大膽地講述。
3、感受幫助別人的樂趣,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活動準備: 1、課件《借動物》。
2、動物圖片若干。
3、圖片
。1)果園
。2)、木材工地
(3)房頂上的氣球
。4)過河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起興趣。 ⑴ 師:“小朋友,你喜歡什么動物?” ⑵ 教師講述故事的開頭,
引出課題
二、分段講述故事,運用插問,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較連貫地表達個人見解。
。ㄒ唬┛凑n件,講述故事的第一部分(老爺爺打電話到動物園借會撓癢癢的動物——猴子)師: “動物園為什么要給老爺爺送來猴子?”
。ǘ┛凑n件,講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紅絲巾被風吹到高高的`樹杈上,就打電話到動物園借了個頭最高的動物——長頸鹿。)師: “小姐姐該到動物園去借什么動物?為什么?”
。ㄈ┛凑n件,講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剛下火車,就給動物園打了個電話借動物——黑猩猩。)師:“剛下火車的叔叔帶了很多東西,你猜猜他要借什么動物?為什么?大家大膽地猜一猜,猜錯了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ㄋ模┛凑n件,講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媽媽抱著寶寶逛商店,覺得累了就打電話到動物園借動物——袋鼠。)師:“動物園會給她送什么動物呢?為什么?”
(五)小結(jié):原來,動物們有很多本領,可以為人們服務。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班級:中班
科目:語言科學
執(zhí)教人:李秋花
一、活動名稱:《小水滴旅行記》
二、活動目標:
引發(fā)幼兒關注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激發(fā)其探究欲望。
培養(yǎng)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其初步感受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知水和蒸汽互換的現(xiàn)象。
三、活動準備:
燒杯、酒精燈等小實驗材料,干濕毛巾、衣服。
故事磁帶。
四、活動過程:
n 開始部分:
比較濕衣服與干衣服、濕毛巾與干毛巾有什么不同,設置問題情景:水到哪里去了?請幼兒思考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n 基本部分:
小實驗:水和蒸汽。把燒杯放到酒精燈上燒,看看燒杯里的水有什么變化。當燒杯口往外冒氣時,把玻璃板放在杯口上,看看玻璃上有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水變成水蒸氣的.現(xiàn)象。
結(jié)合課本傾聽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提問:小水滴先變成了什么?又變成了什么?最后變成了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通過互動式師幼討論,明白水與蒸汽互變的科學道理。
n 結(jié)束部分:教師總結(jié),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請幼兒說說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水變成蒸汽、蒸汽又變成水的現(xiàn)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畫面,體會故事角色態(tài)度與行為的變化。
2、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簡單表述畫面的內(nèi)容。
3、能理解爸爸媽媽的忙碌,在爸爸媽媽忙碌時能自己玩耍。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我和媽媽在一起》
2、活動圖片和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說說你回到家里是怎么玩的?是自己一個人玩?還是爸爸媽媽陪著玩?你想不想爸爸媽媽陪你一起玩?為什么爸爸媽媽沒有陪你一起玩呢?
二、多多自己玩。
1、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畫面。
2、多多一個人玩。
①媽媽正在忙,多多自己玩,他玩了什么?(依次出示三個場景:看故事書、搭積木、玩汽車)
、诙喽嘀荒芤粋人玩,他玩得開心嗎?你怎么看出來?你為什么這么覺得呢?如果你一個人玩,會有什么感覺?
3、如果媽媽在,多多會怎樣開心地玩?
、俣喽嘧约喝タ磿瑳]有媽媽講,書上的故事變得怎么樣?
、诙喽嘧约捍罘e木,他想讓誰也給自己拍手?
③多多自己玩汽車,如果媽媽在,會怎么做?
4、多多邀請媽媽。
①那媽媽在干什么呢?
②多多有沒有邀請媽媽?你從哪里看出來?(出示兩次邀請媽媽的場景)
、鄱喽嗍窃趺囱垕寢尩?邀請媽媽時會怎么說?媽媽是怎么說的?(拉著媽媽的'手,拉著媽媽的圍裙……觀看PPT)
三、多多和媽媽一起玩。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教師和小朋友一起看大圖書。
、倨囎擦嗣、小鴨子,多多怎么安慰它們?
②看到多多給毛毛熊、小鴨子講故事,媽媽怎樣表揚?
、勐牭綃寢尩谋頁P,多多高興嗎?
、軏寢屆ν暌院蠛投喽嘁黄鹱隽四男┦虑?
2、媽媽有事正在忙,多多是自己玩,還是纏著媽媽?
3、媽媽正在忙的時候,你是怎么做的呢?也像多多那樣自己先玩嗎?
小結(jié):小朋友都喜歡跟大人一起玩,但大人有時很忙,我們要學會一個人玩,或找小朋友一起玩。懂事的孩子會耐心的等待媽媽,相信媽媽忙完以后會陪自己玩。等待媽媽的時候,可以像多多那樣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
附:我和媽媽在一起
有個孩子名字叫多多。他回到家,就想讓媽媽陪自己玩。媽媽正在做飯,她對多多說:“現(xiàn)在正忙著,你先自己玩。”
多多自己去看書?戳艘粫䞍,他就不想看了。因為多多喜歡聽媽媽講故事。沒有媽媽講,書上的故事一點都沒意思。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借助已有游戲經(jīng)驗,感受散文詩的情趣美。
2.大膽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習用詩中的句式回答問題。
3.通過玩游戲“顏色寶寶在哪里”,擴展散文詩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
1.太陽頭飾、紅、黃、藍、綠、白色、粉紅色、紫色、桔黃色卡片;
2.大幅的散文圖片(根據(jù)散文詩的內(nèi)容來設計)。
活動過程:
1.交流玩“捉迷藏”的經(jīng)驗,回味情趣。
師:昨天老師和小朋友們玩了什么游戲?是怎么玩的?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初步熟悉散文詩。
。1)師出示背景圖、太陽和顏色寶寶:太陽公公和顏色寶寶們也來玩捉迷藏的游戲了,它們來到了哪里?你猜它們會怎么玩?
(3)師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4)提問:你覺得這首散文詩有趣嗎?哪里最有趣?
3.第二次欣賞散文詩,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nèi)容。
。1)師出示圖片,邊操作教具邊朗誦散文詩。
。2)提問:
、偈钦l把太陽的眼睛蒙了起來?太陽數(shù)數(shù)時,顏色們在干什么?它們是怎樣去躲的?學習詞:靜悄悄
、陬伾珎兌级愕搅四睦?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色彩的相互對應。)
、垲伾珎兌级愫昧,太陽找到他們了嗎?黑夜解開手帕,太陽睜開眼睛又是什么時候?
4.師幼共同朗誦散文詩。
5.游戲:顏色寶寶在哪里?
(1)師:太陽和顏色寶寶們玩得真開心,其他顏色寶寶也想來玩這個游戲,你們猜還有誰也想來?它會躲在哪里呢?
。2)師扮演太陽,每個幼兒選擇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寶寶,幫它找一個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地方靜悄悄地躲起來。
。3)師:和你的同伴說一說:×顏色躲在哪里?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六月一日兒童節(jié)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jié)日,感受并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2、理解詩歌中的形容詞(艷艷的、脆脆的、甜甜的)
活動準備:
慶祝六一的視頻
活動過程:
1、交流六一節(jié)的快樂:
觀看錄像說說自己節(jié)日里最高興的事情——誰在歡慶六一兒童節(jié)?是怎么歡慶的? 你在六一兒童節(jié)里什么事情最高興最快樂?
2、欣賞并學念詩歌,教師朗誦,幼兒聽讀:
——詩歌的名稱叫什么?
詩歌里說道了六一節(jié)有什么?(陽光、鮮花、歌聲等)
出示教學課件,再次欣賞詩歌。
討論理解詩歌內(nèi)容
——六一的陽光是什么樣的?
六一的鮮花是什么樣的?艷是什么意思?
六一的歌聲是什么樣的?為什么這么說?(念準脆字)
六一的`歡笑時什么樣的?為什么歡笑總是美美的?
六一是屬于誰的?我們的節(jié)日時怎么樣的?怎么會是甜甜的呢?
幼兒跟著教師完整學念詩歌。
3、大膽想象,仿編詩歌
——六一節(jié)還有哪些快樂的事情也可以編到詩歌里?
如:六一的大地是綠綠的
教師啟發(fā)幼兒從天空、風兒等角度思考、仿編:
如:六一的天空是藍藍的,六一的風兒是暖暖的……
幼兒自由結(jié)伴,開展詩歌仿編活動。
集體交流并學習背誦。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知道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
活動準備:
PPT動畫活動過程:
一、欣賞課件《小蛋殼》。
1、欣賞小蛋殼的動畫A、小蛋殼看著還沒有出生的雞寶寶很開心,可是突然有一天:
“咔嚓咔嚓”小蛋殼裂開了,鉆出一只毛茸茸的雞寶寶。雞寶寶鉆到雞媽媽的翅膀下,這就是它的新家。
B、“小蛋殼怎么啦?”
(哭了)“它為什么哭了呢?或為什么會難過呢?”
(師:
你是怎么想的呢?/你有什么不一樣的想法?
請3個孩子回答)教師小結(jié):小蛋殼有點傷心,“現(xiàn)在雞寶寶離開我了,我再去找一個小寶寶,做它的家”說完咕嚕咕嚕滾走了。
C、師:
“小蛋殼來到了哪里?遇到了誰?”
(如果先說出小蜜蜂,可以請幼兒說:它在哪里遇到了小蜜蜂,3個孩子回答)“那小蛋殼會說什么呢?”
(2~3個人回答)(不管小蛋殼說什么,老師一定要追問下去)教師小結(jié):小蛋殼來到了大樹旁,看見了一只蜜蜂在采蜜,小蛋殼說:
“蜜蜂寶寶,我做你的新家吧!”小蜜蜂說:“謝謝你,小蛋殼,大樹上的蜂巢就是我的家”!靶〉皻ふf了什么呀?”“誰會來學一學”
(3~5個孩子)“小蜜蜂又是怎么說的呢?”
(3~5個孩子回答)師:好,我們一起來說說:
“小蛋殼說:
“????”小蜜蜂說:
“????”
D、師:
“接著小蛋殼它又遇到了誰?”
“他們會說什么呢?”
(1.
說得出:小蛋殼說:
“螞蟻寶寶,我做你的新家吧。
2.
想想看小蛋殼會說什么呢?)“小螞蟻會說什么呀?(說不出:小螞蟻的家在哪里啊?(住在泥洞里的))教師小結(jié):小螞蟻說:
“謝謝你,小蛋殼,田埂上的泥洞就是我的家”
。
師:我們一起來說說:
“小蛋殼說:
“????”小螞蟻說:
“????”
(男孩子來做小蛋殼,女孩子來做小螞蟻,男孩子站起來說)E、這會兒小蛋殼遇見了誰?他們會說什么呢?(1~2個孩子回答)(師幼對話:師做小蛋殼說:
“????”孩子做小青蛙說:
“謝謝你,小蛋殼,清清地池塘就是我的家”
。
F、我們看一下小蛋殼又遇到了誰啊?他們又是怎么說的?(請你去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做小蛋殼,一個做小蝸牛,學學他們怎么說的?(幼兒自由交流,師下去指導4~5對)師:好,坐神氣了,有誰愿意上來表演的?
G、小蛋殼會做誰的家呢?(幼兒自由猜)點擊幻燈八:是誰啊?(瓢蟲)教師小結(jié):一只瓢蟲路過這里:
“太好啦,我的寶寶正少個家呢!
”
“快快睡,小寶貝。
”瓢蟲把它的小寶貝放進小蛋殼里唱起了歌,小蛋殼聽著聽著,也睡著啦。
師:
“小蛋殼做了誰的`家呀?”
(瓢蟲的家)二、完整講故事《小蛋殼》
。
師:
小朋友一起來跟老師把這個故事講一遍,好嗎?
(一邊看圖片一邊要求幼兒一起講對話)誰來說說它們的家在哪里的?(10個孩子回答)教師小結(jié):原來不同的小動物的家也是不一樣的。你還知道其他小動物的家在哪嗎?(停2秒讓孩子想想)和旁邊小朋友討論一下,也可以去問問爸爸媽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學會用不同的語氣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2、進一步認識秋天的自然景色,感受秋天的美。
3、提高對文學作品的興趣,發(fā)展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秋天景象的圖畫。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談話導入活動。
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1)詩歌里都說了些什么?
。2)一片樹葉飄呀飄好像什么?
。3)幾片樹葉飄呀飄又好像什么?
(4)秋天來了,為什么燕子、蝴蝶不見了?
3、幼兒跟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4、教師與幼兒輪流分組朗誦詩歌。幼兒邊看圖邊朗誦詩歌。
5、提醒幼兒用不同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誦。
秋天一片樹葉飄呀飄,好像空中飛小鳥,幾片樹葉飄呀飄,好像蝴蝶在舞蹈。
片片樹葉片呀飄,咦!燕子飛走了,蝴蝶不見了,!我知道,我知道,秋天來到了。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制文學作品的幽默風趣。
2、理解故事名稱及常見的漢字(如:爺爺、帽子)。
重點:讓幼兒能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制文學作品的幽默風趣。
難點:常見的漢字(如:爺爺、帽子)。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會打噴嚏的'帽子》,幼兒用書《會打噴嚏的帽子》。
活動過程:
一、運用實物引出故事:
1、教師出示一頂帽子,引出故事并介紹作者!敖裉,我們來聽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會打噴嚏的帽子》,它是由一位叫*力的阿姨寫的。那么,帽子怎么會打噴嚏呢?請大家一起來聽故事!
2、教師播放錄音,幼兒傾聽。
二、教師提問。——“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哪些角色?”
1、故事中的那頂帽子真的會打噴嚏嗎?
2、幼兒自由討論、商量,并回答問題。
三、理解故事,感知幽默:
1、教師出示圖片,邊講故事邊提問,并解釋故事中的一些難點!盀槭裁创蠛淖有睦镆餐ε碌?”
2、“小窟窿到底是什么?帽子真的會打噴嚏嗎?”“你覺的故事中的哪些情節(jié)很好笑、很風趣?”
3、幼兒討論,相互交流,教師巡視,了解幼兒的討論情況。
4、教師選擇部分故事情節(jié)讓幼兒來表演。
5、教師自己或請其他幼兒解答個別幼兒的疑問!澳氵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提問嗎?”
二、閱讀故事,認讀漢字:
1、教師朗讀故事,幼兒集體閱讀幼兒用書c《會打噴嚏的帽子》,并用點讀的方式,認讀故事的名稱及“爺爺”、“帽子”等詞語。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5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07-04
中班語言活動:傘教案01-26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必備)09-15
中班語言活動春雨教案06-03
中班語言活動《樹葉》教案01-04
中班語言活動《禮物》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