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收到預(yù)期的教學(xué)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一、教學(xué)目標
1、能分辯冬季褲子與前后面,學(xué)習(xí)自己穿褲子(中低層次的目標);學(xué)會自己有序地、整齊地穿著褲子(高層次的目標)。
2、體會到自己穿褲子的樂趣。
3、繼續(xù)發(fā)展身體和四肢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二、重點和難點1、重點:分清不同款式褲子的前后面,用正確的方法穿褲子。
2、難點:男孩的褲前拉鏈的使用(易將里面內(nèi)褲卡在拉鏈上),以及能整齊地穿上褲。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1、幼兒各自當天所穿的冬季外褲。
2、新奇角或活動區(qū)放置一些娃娃的各款褲子,供幼兒練習(xí)。
四、設(shè)計思路
這一內(nèi)容包含二個方面要求:一是會分辯褲子的里外前后,二是穿著褲子的正確方法和順序。
幼兒已經(jīng)學(xué)過穿秋天的單褲和初冬的褲子,也有一些分辯褲子前后的經(jīng)驗。但是,由于假期中,春節(jié)期間又增添了不少新款的較厚的冬季褲子,因此,可能會在分辯“前后”方面發(fā)生困難。另外,幼兒在穿著兩條以上褲子時,還須顧及里面褲腿的'平腳,這對一部分幼兒來說也尚有問題。據(jù)此,在設(shè)計活動中,一要注意引導(dǎo)幼兒運用過去的經(jīng)驗來分辨冬季褲子的前后面;二要提醒幼兒在自下而上的拉褲腰的過程中,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內(nèi)褲褲腿卷縮。三要用一則順口溜來提示穿褲子的方法與步驟,并增添愉快的練習(xí)氣氛。
五、活動流程
1、用開“聰明小火車”方式,引導(dǎo)幼兒依次描述自己褲子的前片上有什么。
說明1:這樣有助于幼兒在平行影響中獲得更多的分辨褲子前后片的方法:如看貼花、口袋、拉鏈、扣子等等。
說明2:幼兒講完后,教師應(yīng)稍稍加以歸納。
2、由1-2名幼兒示范穿褲子的方法與步驟;教師作適當?shù)闹v解。
要點:
。1)褲子的前片要向上(或向前方),雙手攔住褲腰,坐在椅子上,逐一將腿伸入褲腿。穿上后站起將褲縫處拉正,并將內(nèi)衣塞入褲腰內(nèi)。有帶、后、鏈者系上。
。2)如有內(nèi)褲,應(yīng)塞入襪筒,以免向上卷縮。
3、幼兒邊看教師念順口溜(或自己念),邊練習(xí)穿褲子:拉著褲腰兒,穿進褲腿兒,伸出腿丫兒,自己穿褲兒,真是乖孩兒。
說明1:幼兒穿褲子時,教師可重點指導(dǎo)使用門襟拉鏈有困難的男孩。
說明2:教師也可利用順口溜的最后兩句,對穿好褲子的幼兒作評價和鼓勵。
4、活動的延伸:
幼兒在生活區(qū)為娃娃穿各種褲子。(或在家里自己嘗試穿不同款式的褲子)
六、建議
1、此活動可根據(jù)幼兒穿褲子的能力分小組進行。
2、此活動宜在幼兒午睡起床時進行。
小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現(xiàn)在的幼兒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被父母包辦太多,對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穿衣、系鞋帶、幫老師整理圖書等,不善于也不勤于動手,對手沒有自覺意識。通過《能干的小手》這一活動,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激發(fā)幼兒自己動手的主動性、積極性。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
2、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知道用手能做許多事情;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幼兒初步保護手的概念。
3、幫助幼兒初步獲得有關(guān)數(shù)的概念。
[活動準備] 1、電腦課件、錄音機、磁帶。
2、豐富的手工操作材料:橡皮泥、顏料、串珠積木、棉簽棒、紙等。
[重點難點] 難點:1、手指的名稱不同。2、對手和手、手指和手指進行比較。
重點:讓幼兒在自己動手操作中去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dǎo)入法:老師與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觀察發(fā)現(xiàn)法:
1、看一看:啟發(fā)幼兒觀察,然后說出手上有什么?(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等)
2、比一比:啟發(fā)幼兒說出手指的名稱,并比較不同,引導(dǎo)幼兒與同伴、老師的手進行比較。
3、說一說:看電腦課件,激發(fā)幼兒用語言來表達手能做許多事情,教育幼兒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把自己的小手變成最能干的小手。
4、保護好我們的小手。討論: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如勤洗手、勤剪指甲,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門要戴手套等。教育幼兒保護好自己的小手。
三、游戲鞏固法:玩一玩手指游戲。四、感知操作法:變一變,老師和幼兒一起用手變“魔術(shù)”,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如印畫、撕紙、穿項鏈、用橡皮泥串糖葫蘆等。(活動結(jié)束:聽音樂離開活動場地)
[活動延伸] 1、開辟“獨立能力角”,為幼兒準備鞋帶、蝴蝶結(jié)、筷子等,讓他們練習(xí)。
2、學(xué)習(xí)兒歌“小小手”。
3、和幼兒一起做“手影”游戲。
4、建立“家長聯(lián)系卡”,及時表揚、鼓勵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幼兒的手”為切入點,在施教過程中,主要采用了音樂導(dǎo)入法、觀察發(fā)現(xiàn)法、游戲鞏固法、感知操作法;顒娱_始,孩子們在輕松的音樂中,對手有感性認識,產(chǎn)生活動興趣。然后通過觀察,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手上有什么,有幾個手指,并進行手指和手的.比較。手能做什么,并與孩子們共同搭建認識的平臺。這樣,層層剝平,逐個掃除學(xué)習(xí)上的障礙,在觀察發(fā)現(xiàn)中獲得對手的感性認識。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孩子們對玩手指游戲非常感興趣,也非常認真,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孩子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這一愿望在變魔術(shù)中不斷提高。那種迫切的心情,使孩子們自發(fā)地投入到操作活動中,去探求、去體驗、去表現(xiàn)自己。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設(shè)計】
初春到來,萬物蘇醒,各種小動物開始出來活動。為了讓幼兒更深的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引用了小朋友們比較常見的小動物蝸牛,生成了本次教學(xué)活動主題《小蝸牛》。
【活動目標】
1、認識蝸牛,了解蝸牛的一些習(xí)性特點。
2、引導(dǎo)幼兒在畫,看說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橡皮泥制作蝸牛,提高動腦動手能力,進一步激發(fā)關(guān)注的情趣。
3、鼓勵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感受做做玩玩的快樂。
【教學(xué)重點、難點】
重點:輔導(dǎo)提高幼兒動腦動手能力,進一步激發(fā)關(guān)注的情趣。
難點:引導(dǎo)幼兒大膽地表現(xiàn)自我,感覺做做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實物小蝸牛若干。
2、制作好的一只橡皮泥小蝸牛。
3、材料:彩色橡皮泥,牙簽,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dǎo)入。
聽音樂《蝸牛與黃鸝鳥》安定幼兒情緒,并引起幼兒對小蝸牛的好奇心,從而我出示實物小蝸牛。
二、欣賞蝸牛。
1、讓幼兒集體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引導(dǎo)幼兒說出蝸牛身體小,身背著殼像小房子,而且殼是一圈圈的。
2、請個別幼兒用手摸摸蝸牛頭上的兩根觸角,然后觀察到受到刺激的觸角會順速往殼里縮進去,這時大家會覺得非常有趣。
三、認識蝸牛。
1、這時候我會告訴幼兒這是蝸牛的觸角,蝸牛的眼睛就是長在觸角的頂端。
2、舉例說明:螞蟻也有觸角,當兩只螞蟻的觸角碰到一起就是它們在對話,再用蝸牛與田螺。烏龜進行對比,找出相同點。它們的身體都會縮進殼里,而且殼都是有點硬的,因為它們都是軟體動物,所以身上都有殼,這樣它們就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3、隨機教育:就像小朋友們要穿衣服,鞋子一樣,才不會弄臟身體還能保護自己。
四、了解蝸牛。
1、帶領(lǐng)幼兒觀察蝸牛,了解蝸牛生活習(xí)性,仔細觀察蝸牛爬行,出示菜蟲與蝸牛進行比賽,突出蝸牛行動緩慢,是靠身體蠕動來爬行的。
2、小蝸牛的食物是什么呢?
經(jīng)過搜索資料,我會出示部分實物并告訴幼兒蝸牛吃的東西可多了,有各種菜葉,蛋殼,菌類{如木耳。蘑菇等}還有一些枯了的樹枝。紅薯這些都是蝸牛的'食物。蝸牛只喜歡呆在濕潤的地方,蝸牛睡覺的時候是縮在殼里的,它不但要冬眠還要夏眠,就像小朋友們一樣,不但要睡午覺,到了晚上也要睡覺,這樣才能身體棒棒,快長快高。
五、小結(jié)
通過學(xué)習(xí)了解小蝸牛身上背著殼都有自我保護能力,那么小朋友呢?應(yīng)該怎么做?引導(dǎo)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并要愛護小蝸牛,不傷害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做一只彩色橡皮泥小蝸牛吧。
1、引導(dǎo)幼兒多制作大小顏色不同的蝸牛,并添上花。草,豐富幼兒的想象空間。
2、幼兒動手制作。
3、展示幼兒作品欣賞,鼓勵大膽創(chuàng)作的幼兒,并給予表揚。
【教學(xué)反思】
1、課前導(dǎo)入得太直接,不夠貼近生活化。
2、教學(xué)教具過少,沒有掛圖。
3、師生互動過少,課上應(yīng)該穿插多種游戲進行。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生玩石頭的興趣,了解石頭上可以涂畫。
2、傾聽故事,初步感知石頭的用途。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領(lǐng)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石頭若干、圍巾一條、掛圖第10號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對學(xué)習(xí)的興趣。
師:小朋友這條圍巾漂亮嗎?(出示圍巾)。
幼:漂亮。
師:兔子姐姐和兔子妹妹很想把這一條漂亮圍巾送給自己的媽媽,可是這條圍巾太貴了,它們沒有這么多錢,怎么辦?
幼:賺錢。
師:小朋友你們真聰明,兔子姐姐和兔子妹妹跟你們想的一樣的,用紙畫畫去賣,就可以賺很多錢了,猜猜它們能賺很多錢嗎?
幼:能。
。2)傾聽故事。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就知道了。(出示掛圖1、講述故事第一段到第三段)。畫有人來買嗎?
幼:沒有。
師:(出示掛圖2)兔姐姐和兔妹妹累了一天,畫卻一張都沒有賣出去,它們感到很失落。太陽快下山了,兔姐姐和兔弟弟一邊走,一邊想:怎么才能給媽媽買上漂亮的圍巾呢?我們一起來觀看掛圖第二張,兔姐姐和免弟弟想出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幼:賣石頭。
師:(出示沒有上色的石頭)。這個石頭這么丑肯定賣不出好多錢?我們得想想辦法使它賣出一個好價錢。
幼:在石頭上畫畫。
師:你真聰明,那就變成了石頭畫了。ǔ鍪疽旬嫼玫氖^)。這個石頭漂亮嗎?
幼:漂亮。
師:情景導(dǎo)入:教師來做兔姐姐,請一位小朋友來做兔妹妹。兔姐姐和兔妹妹拿著石頭畫到每一位小朋友跟著去叫賣(賣石頭畫咯,賣石頭畫咯,你要買一個嗎?)其它小朋友來買。小朋友們:你們的'石頭畫漂亮嗎?
幼:漂亮。
師:兔妹妹,今天我們的石頭畫全部都賣了出去,那我們把漂亮圍巾買回去吧!媽媽一定會很高興的。
小朋友你們有了石頭畫高興嗎?
幼:高興。
。3)說說石頭的用途。
師:那你們還知道石頭可以用來做什么嗎?
幼:畫畫、鋪路、做房子、做裝飾品等。
師:別看它一塊小小的石頭,它的用處可多了,我們一起找一找,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東西是我們石頭做成的。
活動反思:
故事《五彩石頭路》,是一個充滿愛意的小故事,故事里兔姐姐和兔弟弟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松鼠大嬸鋪了一條五彩石頭路。通過這樣一個活動,看到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時也給了我一些感悟,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們的挑戰(zhàn)性,在這種心理下,孩子們會更自覺地去把事情做好。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鍛煉聽口令走、跑交替的能力。
2.嘗試四人之間合作游戲。
3.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跳繩若干。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四人一組自由組合,沒組兩根跳繩。
2.將兩根跳繩中間處交叉起來,搭成十字,放在地上。
3.組織幼兒各自站在一端。聽到老師說“風(fēng)來了”后,一起拿起跳繩的一端走起來,風(fēng)車轉(zhuǎn)動!帮L(fēng)變大了”,幼兒跑起來,風(fēng)車快快的轉(zhuǎn)起來!帮L(fēng)停了”,幼兒放下跳繩,蹲下不動。
4.活動可重復(fù)進行。
教學(xué)反思:
我所設(shè)計的這次活動能適應(yīng)大部分小班幼兒,從整體上來看,這個活動是比較成功的,幼兒的興趣得到了很好地激發(fā),在活動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操作的樂趣,活動結(jié)束后更加體驗到助人為樂的成就感。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探索的興趣,提高幼兒觀察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命,喜歡小動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加深對昆蟲、卵生等小動物生活習(xí)性的了解。
問題板塊幼兒提問:
1、幼兒對蠶子提問“老師這個小黑點怎么越來越黑呀?”
2、“蠶寶寶吃什么呀?”
3、“蠶寶寶死了嗎?”
4、“蠶寶寶怎么不吃東西了?”
5、“蠶寶寶變成了什么樣子?”
6、“蠶子怎么來?”
主題壁報教師引導(dǎo):
1、帶領(lǐng)幼兒仔細觀察。
2、鼓勵幼兒用各種樹葉喂蠶寶寶,看看它們到底吃什么。
3、為幼兒提供充分的材料、物品,鼓勵幼兒去嘗試、探索。
布置季節(jié)主題墻飾《春天來了》在墻飾上布置孩子們觀察蠶寶寶變化的過程的記錄。
區(qū)域游戲相關(guān)內(nèi)容
圖書區(qū):提供各種昆蟲生長過程及生活習(xí)性的圖片、書籍。
建筑區(qū):鼓勵幼兒為蠶寶寶蓋房子、建公園、花壇。
巧手區(qū):為幼兒提供毛線、橡皮泥、豆類、剪刀、白紙、彩筆等多種材料讓幼兒制作各種昆蟲。
自然角:提供活的小動物、昆蟲標本,各種食物,蠶子,觀察記錄本等物品,鼓勵幼兒觀察。
家園合作
1、感謝家長為幼兒買的小動物帶到幼兒園來,讓幼兒觀察。
2、帶領(lǐng)幼兒認識桑葉,有可能的采集
資源利用
1、家長資源:在家里和孩子一起養(yǎng)蠶。
2、社區(qū)資源:為蠶寶寶采桑葉。
3、網(wǎng)絡(luò)資料: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下載有關(guān)昆蟲生長過程、生活習(xí)性的圖片、資料。
活動反思
在孩子們的幫助下,蠶寶寶已經(jīng)養(yǎng)了一段日子了。孩子們看著蠶寶寶一天天地長大,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它、喂喂它,漸漸的有了一份難割舍的感情。正是這些背景與孩子的興趣成了這次活動的開展的動機。利于在養(yǎng)蠶過程中的觀察與經(jīng)驗的.積累來幫助幼兒整體蠶的生長過程與其中的不同特征;顒又幸杂螒蚺c繪畫的形式來鞏固知識點,而討論、經(jīng)驗分享的方式給了孩子說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自信心。在活動蠶絲的各種用途告訴了孩子蠶并不是一味的當寵物養(yǎng)殖,其實它為我們?nèi)祟悗砹藷o限的財富。
小班教案 篇7
教學(xué)目標:
1,通過幻燈片展示秋天的景色,主要讓孩子們了解落葉,枯草以及豐收的喜慶。
2,讓孩子們暢聊自己對秋天是怎樣的印象。
3,帶孩子們到外面去撿掉落的樹葉。
4,讓孩子們照著樹葉的形狀畫一幅圖畫。
5,讓孩子們彼此合作手工撕樹葉粘成一幅漂亮的畫。
教學(xué)過程:
1,給孩子放帶有舒緩音樂的秋季風(fēng)景圖片,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發(fā)孩子對美的向往,對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2,在各種圖片出現(xiàn)時,問孩子們看到了什么樣的美景,你喜歡這樣的美景嗎?圖片可以多選一些不同種類的,例如,收割的場面,一片樹海的場面,大海的場面,動物備秋食的場面等等。
3,陽光明媚的十點或者是下午兩三點的時候,讓孩子們排好隊,然后到幼兒園的戶外小樹下,撿掉下來的葉子,在撿葉子前,告訴孩子們要撿完整的,漂亮的葉子。
4,等孩子們收集完葉子后,帶孩子們返回到教室,讓孩子們拿出畫筆,開始照著葉子的形狀畫簡單的圖畫。
5,讓孩子們休息一下,再讓孩子們開始三人三人一組組合起來,用手撕葉子,可以組建成他心中的圖畫樣子。
6,讓孩子們在畫畫,以及手撕畫的過程中,讓孩子們不斷地交流,也可以有問題的時候向老師請教。
互動過程:
1,讓小朋友們坐成一個圓圈,老師把孩子們畫的'畫或者是撕的畫一張一張地展示給孩子們看。
2,讓孩子們講出看到畫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是不是很漂亮,是不是很用心等等。
3,讓孩子們主動選出繪畫里以及撕的畫里最漂亮的幾張,老師以口頭表揚他們。
總結(jié):
秋天的顏色,其實并不僅僅是讓孩子們了解秋天的顏色,而是讓孩子們真正了解這個季節(jié),包括了豐收,快樂,以及碩果等。而實際上,孩子們通過這樣的課程,也會更加對四季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了解。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下雪,體驗玩雪的樂趣。
2、學(xué)習(xí)撕紙粘貼,掌握簡單的粘貼方法。
活動準備:圖畫紙 大小各一原形紙 三角形紙 水彩筆 膠水
活動過程:
當我們進行到第二個子主題“雪”的時候,碰巧下了入冬以來第一場大雪。那天,我們提前讓孩子們帶了好多玩雪的工具象小鏟子、小桶、小推車等。孩子們都很興奮,拿起那些小工具開始行動起來。有堆雪人的、有拿小桶扣雪饅頭的,當然更多孩子喜歡鏟雪,準備鏟出一條路來讓大家通行。
在我們的'帶領(lǐng)下,孩子們開始一起堆大雪人。身子堆好了,雪人的頭遇到了困難,王千惠堆了好幾次頭還是沒法固定。“老師,我不會了!”“那咱們想個辦法吧!”有的孩子用手攥了個雪球放在上面“太小了”,后來,我們用小桶扣了個雪饅頭,放在了上面。雪人的鼻子是用小叉子做的。雪人堆好了,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
活動反思:
幼兒高興之余,我們又進行了一次延伸活動就是粘貼小雪人,為了讓幼兒更深的記住雪人的樣子和玩雪的樂趣。
雪人趣聞: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設(shè)法堆一個最大的雪人對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然而科學(xué)家卻樂于承擔另一個棘手的任務(wù),英國科學(xué)家日前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雪人,經(jīng)測量這個小雪人只有0.01毫米寬,是普通人頭發(fā)絲的五分之一。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愿意做個好寶寶,高高興興上幼兒園!
2、學(xué)說禮貌用語:老師早、媽媽好!
3、知道在幼兒園應(yīng)該和小朋友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zhì)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dǎo):
1、導(dǎo)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dǎo)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yīng)該說什么?”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毙∨笥褌冎鲃雍托∧九荚僖。
教師總結(jié):
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再見!
(2)“鈴、、”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dǎo)說:“我現(xiàn)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找?guī)酌憩F(xiàn)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绷硪幻蟀嘟處熐瞄T。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毙∨笥眩骸澳愫谩
、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1)教師組織幼兒到中、大班逐一做客參觀。
。2)活動中做有禮貌的孩子,主動向中班小朋友說:“你好”“再見”
a、幼兒會主動運用禮貌用語。
b、是否積極參與交往。
教學(xué)反思:
這節(jié)課的可取之處是通過情景教學(xué)和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樂中,在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達到教育過程的最優(yōu)化。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
小班教案 篇10
目標:
1.分段欣賞故事,理解“粉紅鴨怕羞”和“遇到危險”的情節(jié),懂得怕羞的害處。
2.逐步克服怕羞心理,樂意和同伴一起玩。
準備:
數(shù)學(xué)掛圖:小圖書人手一本。小白鴨和粉紅鴨的圖片各一張(大小一樣)。
過程:
一.出示小白鴨。
這是誰?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吧。ㄐ“坐啠愫茫。 教師模仿小白鴨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保ㄕf完躲到黑板后面)。
這只小鴨怎么了?它為什么要躲起來?
二.分析欣賞故事。
1出示粉紅鴨,講故事第一段。小白鴨怎么會變成粉紅鴨的'?
2出示圖片一,引導(dǎo)幼兒觀察圖片。粉紅鴨碰到了誰?它會怎么說,做些什么?
3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粉紅鴨這么怕羞好不好?為什么?
4出示圖片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快幫粉紅鴨想想怎么辦?(引導(dǎo)幼兒用語言尋求幫助)
5出示圖片三。誰來幫助粉紅鴨了?如果粉紅鴨不叫朋友們來幫忙,它會怎么樣?粉紅鴨得救了,它會怎么說?
6出示圖片四。它們在干?什么粉紅鴨玩得開心嗎?怎么樣才能交到朋友?
7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段。
三.翻閱圖片,再次聆聽故事。
四.談話結(jié)束。
1.你怕羞嗎?你交到好朋友了嗎?誰是你的好朋友?
2.和好朋友抱一抱,聊一聊。
附:
粉紅鴨
有只小白鴨,特別怕羞,從來不敢和陌生人大招呼,也不敢交朋友,還動不動就臉紅。時間長了,她就變成了一只粉紅鴨啦。
這天,粉紅鴨一個人在樹林中玩。有一只小花貓到樹林里來乘涼,看見了粉紅鴨。小花貓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闭f著就逃到草叢里去了。小兔子正在草叢里才蘑菇,看到粉紅鴨跑過來,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 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說著就躲到水塘邊去了。小烏龜正在水塘里游泳,看到粉紅鴨跑過來,高興地打招呼:“粉紅鴨,你好!”粉紅鴨羞紅了臉說:“別看我,我不要你看!闭f著就躲到大石頭后面去了。
粉紅鴨一個人蹲到大石頭后面,忽然看見一條花花綠綠的大蛇向它游過來,還吐著紅紅尖尖的舌頭,真可怕!粉紅鴨很害怕,它急著忘記了怕羞,大聲地喊起來:“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快來幫幫我呀!” 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都跑來了,它們拉著粉紅鴨飛快地逃走了。粉紅鴨得救了,它拉著朋友們的手說:“謝謝你們,你們真是我的好朋友! 小花貓。小兔子。小烏龜高興地說:“粉紅鴨終于愿意和我們交朋友了,我們一起玩吧!”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
小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