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雞兔同籠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雞兔同籠教案 篇1
時間:20xx年12月3日
地點:大會議室
主備人:崔xx
參加人員:六年級全體數(shù)學教師
教研內(nèi)容:“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shù)學趣題,了解有關的數(shù)學史。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在現(xiàn)實情景中,讓學生初步體會畫圖、列表、假設等多種解題策略,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能用列表法和畫圖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結合圖解法理解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重難點突破:借助已有數(shù)據(jù)利用列表嘗試(枚舉法)解決問題從中體會數(shù)據(jù)之間的變化特點,有意識的為下面的方法做好鋪墊,通過適當?shù)?引導和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讓學生在嘗試、探索、交流中農(nóng)動“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結構,經(jīng)歷不同的方法結局問題的過程形成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模式方法:提出問題——列舉嘗試——觀察發(fā)現(xiàn)——討論交流——尋找解法。
作業(yè)設計:有淺入深“雞兔同籠”的基本題型多練。
組內(nèi)教師討論要點:
1、引導學生理解提議,找出隱藏條件,幫助學生初步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
2、列表雖然繁瑣,但是一種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方法,是解法的基礎,是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從中體會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
3、假設法是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方法,要讓學生準確的說明算理,體會為什么假設的與所求的結果不是一致的道理。
4、列方程解時要借助實例,體會設X的技巧,因為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局限性,讓學生體會設其中只數(shù)多的兔為X的道理,方法是設出一部分,根據(jù)總數(shù)列出方程(易列難解)
活動總結:
全體教師針對研究主題進行研討,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結合自己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探討重點難點的突破方法,以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讓全體教師對刺客的教學內(nèi)容有明確的思路。
雞兔同籠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在解決“雞兔同籠”的活動中,嘗試通過列表舉例、畫圖分析、嘗試計算、列方程等方法解決雞兔的數(shù)量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現(xiàn)實情景中,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思想的運用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進而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二、教材分析:
。ㄒ唬┰O計意圖:
通過向?qū)W生提供了現(xiàn)實、有趣、富有挑戰(zhàn)的學習素材,借助我國古代趣題“雞兔同籠”問題,使學生展開討論,從多角度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題,學生可以應用作圖法、列表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設法、列方程解決問題。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ǘ┰O計思路:
遵照《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課程設置中強調(diào)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的現(xiàn)實情景,讓學生投入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經(jīng)歷數(shù)學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體會到假設的數(shù)學思想的應用與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關系。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數(shù)形結合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學習中應注意鼓勵每個學生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學生之間交流,使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把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設計:
<一>、提出問題
師:(出示主題圖)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jīng)》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書中說:“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
問:這段話是什么意思?(生試說)
師:這段話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里,從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94只腳。問籠中雞和兔各有幾只? 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雞兔同籠問題,如何解決這個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nèi)容。
。ò鍟n題:雞兔同籠問題)
<二>、解決問題
師:說明為了研究方便,我們不妨先將題目的條件做一個簡化。
。ㄕn件出示)例1:雞兔同籠,有8個頭,26條腿,雞、兔各有幾只?(同時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
師:同學們不妨先討論一下,看能不能給大家提供一種或幾種解這道題的思路,讓其它的同學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這道題。(學生討論)
學生初步交流,教師提煉:可以用畫圖的方法、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假設法、還可以用方程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先認真思考,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看看你們小組該選擇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再把你們的想法,你的思考過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學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來小組討論、交流、爭辯。(老師參與其中,啟發(fā)、點拔、引導適當,師生互動。)
小組活動充分后進入小組匯報、集體交流階段。
師:誰能說一說你們小組探究的過程,你們是怎樣得出結論的?雞兔各有幾只?
學生匯報探究的方法和結論:
1:畫圖法:(學生展示畫圖方法及步驟)
、傧犬8個頭。
、诿總頭下畫上兩條腿。
數(shù)一數(shù),共有16條腿,比題中給出的腿數(shù)少26-16=10條腿。
、劢o一些雞添上兩條腿,叫它變成兔.邊添腿邊數(shù),湊夠26條腿。
每把一只雞添上兩條腿,它就變成了兔,顯然添10條腿就變出來5只兔.這樣就得出答案,籠中有5只兔和3只雞。
2.列表法:
。ㄕ故緦W生所列表格)
學生說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驟:
學生匯報:我們先假設有8只兔這樣一共就有16條腿,顯然不對,再減去一只雞,加上一個兔,這樣一個一個地試,把結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雞、5只兔。
雞 8 7 6 5 4 3 2 1
兔 0 1 2 3 4 5 6 7
腳 16 18 20 22 24 26
雞 8 7 6 5 4 3 2 1
兔 0 1 2 3 4 5 6 7
腳 16 18 20 22 24 26
學生匯報:我們組得出的結果也是只3雞、5只兔,但我們不是一個一個地試,這樣太麻煩了,我們是2個2個地試。
雞 8 6 4 3
兔 0 2 4 5
腳 16 20 24 26
雞兔同籠教案 篇3
學情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一類數(shù)學妙題,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具有訓練智能的教育功能和價值,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教材呈現(xiàn)三種解題思路:列表嘗試法、假設法和方程法。列表嘗試法能直觀反映數(shù)據(jù)的變化,學生容易接受,但數(shù)據(jù)較大時比較繁瑣不宜采用;假設法是一種算術方法,計算比較簡便,但理解算理有一定難度;方程法容易建立數(shù)量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但求解過程對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較難。因此,本課設計的重點放在理解假設法的算理上。列表嘗試法雖然有局限性,但它是假設法和方程法的基礎,因此在引導學生用列表嘗試法解決問題時,就要有意識地作好鋪墊,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在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后,引導學生反思提升,通過雞兔同籠問題與生活中類似問題的比較,幫助學生建立“雞兔同籠”結構特點和解決模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雞兔同籠”問題的結構特點,掌握用列表法、假設法、方程法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使學生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體會到“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會用列表法和假設法解決問題的優(yōu)越性。
教學難點:
理解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以史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數(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它可以讓我們的頭腦越來越聰明。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喜歡數(shù)學并且研究數(shù)學,早在1500年前就有一部數(shù)學著作《孫子算經(jīng)》,那里面記載了許多有趣的數(shù)學名題,今天我們就一起研究其中的雞兔同籠問題。(板書:雞兔同籠)
二、獨立探索,構建新知:
。ㄕn件出示例題,指名讀)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
你從這道題中,找到了什么數(shù)學信息?
(雞的只數(shù)+兔的只數(shù)=20只,一只雞2條腿,一只兔4條腿,雞的腿數(shù)+兔的腿數(shù)=54條……)
這樣一道1000多年前的數(shù)學名題要大家短時間內(nèi)找到答案,確實不容易,就讓我們先來猜測猜測。(板書:猜測)
誰先來猜一猜,雞可能多少只?兔可能多少只?(雞8只,兔12只)
能說說你猜測的依據(jù)嗎?(雞的只數(shù)+兔的只數(shù)=20只)
有了猜測的依據(jù),還有誰想繼續(xù)猜?(……)
給老師一個機會,我猜雞是1只,那兔有幾只?(19只)
怎么知道我猜得對不對?(通過計算來驗證)
。ò鍟Ⅱ炞C)計算的腿的條數(shù)是78條和實際的腿的條數(shù)不相符,說明我的猜測怎么樣?(失敗了)
雖然我的猜測失敗了,但如果繼續(xù)猜測下去,我的這次失敗的猜測和驗證對以后的猜測有什么啟示和幫助嗎?(因為78條腿比54條腿多,這就說明兔的只數(shù)多了,再猜測應該減少兔的只數(shù),增加雞的只數(shù)。)
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在你的練習本上,繼續(xù)老師黑板上的猜測,如果你有更簡單的猜測方法,也可以重新列舉一個猜測。
雞兔同籠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使學生體會代數(shù)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假設法和列方程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用假設法的算理并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1、采取直觀形象的方式,讓學生探討不同的方法。
2、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一、歷史激趣,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介紹一部1500年前的數(shù)學名著《孫子算經(jīng)》,你們想了解嗎?里面記載著許多有趣的數(shù)學名題,其中有這樣一道題請看:(出示以下情境圖)
師:你能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嗎?(說明:雉指雞)出示: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35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歷史趣題“雞兔同籠”的問題。(板書課題)
結合談話引入,給數(shù)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shù)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探究交流,嘗試解決問題。
1.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題目里的數(shù)字改小一點!盎\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shù),有8個頭;從下面數(shù),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說明:為了便于分析時敘述,把“26只腳”改成了“26條腿”出示)
2.我們一起來看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讓學生理解: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出示)
3、我們先來猜猜,籠子中可能會有幾只雞幾只兔呢?學生猜測,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學生猜測,老師板書
4、怎樣才能確定你們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于26。)
。ㄒ唬L試列表法
為了研究老師把所有的可能按順序列出來了,我們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就是有8只雞和0只兔,也就是假設籠子里全是雞,)那籠子里是不是全是雞呢?(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雞來計算了,那把一只4條腿的兔當成一只2條腿的雞來算會有什么結果呢?(就會少算兩條腿)(出示:把一只兔當成一只雞算,就少了兩條腿。)
(二)、假設法
1、假設全是雞
8×2=16(條)(如果把兔全當成雞一共就有8*2=16條腿)
26-16=10(條)(把兔看成雞來算,4條腿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算,每只兔就少了兩條腿,10條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設全是雞,是把4條腿的兔有當成兩條腿的雞。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當成一只雞就要少算2條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當成雞算就會少10條腿呢?就看10里面有幾個2就是把幾只兔當成了雞來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數(shù)。)
8-5=3(只)雞(用雞兔的總只數(shù)減去兔的只數(shù)就是雞的只數(shù),8-5=3只雞)算出來后,我們還要檢驗算的對不對,誰愿意口頭檢驗。
2、假設全是兔
我們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籠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不是)也就是假設籠子里全是兔。那把兔當了雞在算。那就是把里面的雞也當成兔來計算了,那把一只2條腿的雞當成一只4條腿的兔來算會有什么結果呢?(就會多算兩條腿)(出示:把一只雞當成一只兔算,就多了兩條腿)
先用假設全是雞的辦法解決了這個問題,現(xiàn)在假設全是兔又應該怎么分析和解決這個問題呢?同學們能自己解決嗎?如果有困難可以同桌邊或小組討論。
小結:
剛才我們假設都是雞或都是兔,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假設法。這種方法能化難為易,是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一種基本方法。(板書:假設法)
雞兔同籠教案 篇5
雞兔同籠問題最早出現(xiàn)在我國古代的一本數(shù)學書《孫子算經(jīng)》中,原題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該書給出了一種典型的解法,即:兔數(shù)=腿數(shù)÷2—頭數(shù)(94÷2—35=12),雞數(shù)=頭數(shù)—兔數(shù)(35—12=23);也就是教材中介紹的抬腳法。雞兔同籠問題,二、三年級的學生奧數(shù)學過,五、六年級的學生教材中安排在數(shù)學廣角中學,到了初中還要學。我也曾不禁想過:雞兔同籠問題怎么有這么大的魅力,讓不同年齡層次的孩子們都爭相去學,其中蘊含了怎樣的數(shù)學思想呢?可今天自己就要上這一課了,于是就帶著問題研究本課教材,收集有關本課的材料,認真設計并實踐了本課。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參考了幾位專家的教法,結合自己班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的教案在實踐中得到良好的教學實效,現(xiàn)反思如下:
一、關注每位孩子的成長是成功的前提
雞兔同籠問題既然作為奧數(shù)的內(nèi)容,那它的思維含量必然很高,然而雞兔同籠問題又作為六年級數(shù)學廣角的內(nèi)容,勢必讓每個孩子對這類問題都應有各自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掌握,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最優(yōu)化的方式。課堂上從列表的枚舉法入手,接著利用嘗試法再到假設的算術法,不僅從思維上層層遞進,更關注每個孩子的學習起點和成長體驗,是本課收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
二、關注課堂的互動、生成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礎
課堂是師生雙邊的交換活動,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活動。課上,教師與孩子們交流不耐煩,很是專制的強調(diào)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會限制學生的能動性和思維的發(fā)展,從課堂上來看,我與學生的交流是非常融洽的。從課前談話,故事到入、鋪墊,到雞兔同籠原型的展開,再到生活實例的引申,我們的交流都是在無負擔的、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在無形中,孩子們放開了思緒,生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讓人回味的結論和問題。再則,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以知道:正面的強化作用,對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思維都有積極的作用。因此,在評價方面我采取學生回答精彩時,及時有效的正面評價;學生回答不上來或回答不夠具體時,友好的提醒先想一想或聽聽同學們的意見,再交流……點滴的心語交流,讓孩子們沒有負擔的學習,同時發(fā)展性的評價,更促使孩子們高度關注學習的內(nèi)容,做到了良性的情緒循環(huán),促進了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正是如此,自然形成了融洽的課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關注數(shù)學思想的傳承是達成目標的保障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過程中蘊含豐富的數(shù)學思想,有繪圖的數(shù)形結合思想、有算術計算的假設思想,有方程代數(shù)的數(shù)學建模思想等。本人思考如果一節(jié)課把所有的思想內(nèi)涵都包容進去,平均分配學習時間和關注度,必定導致課堂內(nèi)容學習的擁堵和孩子們學習的不知所措。因此,我選取了適合孩子們認知的方式的,首先用一個詼諧幽默的雞兔玩游戲的故事引入,讓學生弄清雞兔各有什么特點?4只雞和3只兔一共有多少條腿?雞學兔走路,地上有幾條腿?多的幾條腿是誰的?兔學雞走路,地上有幾條腿?少的幾條腿是誰的?根據(jù)學生已獲得的知識,注意引導學生圍繞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進行深層次地思考,重點滲透以列表的一一對應思想和算術解決的假設模型等數(shù)學思想,并通過猜想、驗證,使學生應用所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知識進行判斷,很快掌握了用假設法解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并在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思想。
本課雖然沒有華麗的修飾,但已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愿望,完全吃透所學內(nèi)容,思維得到鍛煉。
雞兔同籠教案 篇6
第1課時 雞兔同籠
教學內(nèi)容:P116頁的練習二十五的第20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shù)學問題的趣味性。
過程與方法:能熟練用列表、假設等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復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邏輯推理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遷移思維的能力,進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熟練理解和掌握解決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再一次親歷列表法、假設法等解題的過程,深刻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性策略。
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shù)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熟練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具學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雞兔同籠”是一道有名的中國古算題。最早出現(xiàn)在《孫子算經(jīng)》中。許多小數(shù)數(shù)學問題都可以轉化成這類問題。
師:你知道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幾種方法嗎?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特點?
生1:列表法,適合數(shù)據(jù)較小的`問題。
生2:假設法,一般情況都適合,數(shù)量關系比較容易理解。
師:今天我們復習“雞兔同籠”問題。
二、自主探究
師:擺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用了19根小棒。(任意兩個圖形之間沒有公共邊)你能算出分別擺了多少個三角形和多少個正方形嗎?(學生回答)
師:星期日,小英一家八口人到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票價是成人每人30元,兒童每人15元,買門票共花去210元錢,其中兒童有幾人?(學生回答)
師:三年級(4)班48人去北海公園劃船,租了大船和小船共10條,每6人克坐滿一條大船,每4人可坐滿一條小船,且每條船都沒有空位,他們租大船和小船各幾條?(學生回答)
三、探究結果匯報
師:通過復習“雞兔同籠”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生1:借助列表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生2:我學會了化繁為簡的學習方法。
生3:用“假設”法解決問題的一般性。
四、師生總結收獲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總結得出: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可以先提出假設,如果假設后的情況與實際不符,這時就需要進行調(diào)整。我們可以借助畫圖、列表等方法幫助我們進行調(diào)整,從而推算出正確結果,最后還要對結果進行檢驗。(逐一板書:假設、調(diào)整、檢驗)
板書設計
雞兔同籠假設→調(diào)整(列表、畫圖)→檢驗
【雞兔同籠教案】相關文章:
《雞兔同籠》教案05-22
雞兔同籠教案07-14
雞兔同籠教案04-02
《雞兔同籠》教案02-16
《雞兔同籠》教案優(yōu)秀10-16
雞兔同籠小學教案03-27
《雞兔同籠》教案(精選17篇)01-27
雞兔同籠教案15篇02-13
有關雞兔同籠教案4篇04-07
實用的雞兔同籠教案四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