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班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動名稱:《真好玩》
二、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感受紙的特性,體驗玩紙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的投擲、鉆爬、跳躍、奔跑等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引導幼兒用廢舊報紙玩出多種游戲。
三、活動準備:
盛有舊報紙的筐子4個,四散放在場地周圍。
紙棒、紙球、紙條等紙制玩具若干。
支架一副。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自由玩紙。讓幼兒利用舊報紙自由探索各種玩法,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出不同的玩法。
n基本部分: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玩法,教師可示范幼兒未發(fā)現(xiàn)的玩法,激發(fā)幼兒再玩的興趣。
幼兒再次玩紙,鼓勵幼兒玩出新花樣。
根據場地和材料,教師綜合各種游戲,開展玩紙游戲比賽。
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區(qū)角活動中,教師投放各種紙,讓幼兒繼續(xù)玩紙。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折紙,學會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線對折等方法折飛機。
2、培養(yǎng)幼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yǎng)幼兒空間的知覺,引導幼兒養(yǎng)成有條理認真做事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過四角向中心折、沿中心線對折的技能。
2、每人一張正方形紙。
三、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教師出示圖片,上面有各種各樣的飛機造型,與幼兒一起欣賞。
2、引出主題:教師拿出范例紙飛機,引起大家想學的興趣。
3、教師示范折法,教折紙飛機。
教師指導語:
。1)長方形紙一張,長邊和長邊找朋友,對齊壓平;
(2)展開找到中線,它像一條小河在中間
(3)找到一條短邊上的兩個角,向中線折
。4)找到飛機尖尖的一個角,向它對面的一條邊彎彎腰,壓壓平,露出一個尖尖小角
(5)找到這個尖尖角,回頭再點點頭,壓壓平,還是露出一個尖尖小角
(6)找到中線,對折,飛機的翅膀合上了
(7)用手捏著飛機的尖頭,兩個翅膀撲下來,向下折壓壓平,飛機折好了。
4、戶外游戲:鼓勵幼兒飛一飛自己的.紙飛機,比一比誰得飛機飛得高。
四、活動延伸:
1、紙飛機比賽:比一比誰會折的飛機種類多,誰折的飛機飛得最遠。
2、其他折紙活動。————周妙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進行“我們的身體”這個主題活動時,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對自己的長大、長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說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現(xiàn)在穿不上了,有的說現(xiàn)在能夠到以前夠不到的東西了。于是,我有意識地投放了量身高的測量紙,結果孩子們很感興趣,關于自己長大、長高的話題也越來越多,因此我覺得有必要開展一次集體活動,讓孩子們一起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同時,我把比較高矮及排序的數(shù)活動整合在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通過和同伴量一量、比一比,積累一些比高矮的方法以及按高矮排序的方法,進一步體驗長大的快樂。我還通過做游戲、欣賞散文等多種方式,萌發(fā)幼兒想長得更高的愿望,努力實現(xiàn)整合的教育目標,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目標:
1.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體驗自己在長高,并為自己在長大而高興。
2.樂于與同伴分享和交流,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成長的樂趣。
準備:
幼兒收集有關證明自己在長高的資料,實物投影儀。
過程:
一、交流分享
1.現(xiàn)在你們上中班了,都說自己長高長大了,請問你們是怎么發(fā)現(xiàn)自己長高的呢?(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適時小結和提升,并運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相關資料,讓幼兒體驗長大的自豪感。)
2.你們有的高,有的矮,比一比到底誰高誰矮好嗎?
二、比高矮
1.幼兒自由結伴比高矮,并說說誰高誰矮。
2.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比的`?(幼兒介紹比高矮的方法:背靠背、面對面、眼睛看、看參照物等。)
三、游戲:排排隊
1.想不想和更多的朋友比?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排排隊的游戲,看看誰最高誰最矮。
2.請5名同伴比高矮并按高矮排隊。討論:誰最高?誰最矮?某某小朋友是高還是矮?(原來高和矮是比出來的。)
3.分小組比高矮。
四、產生想長得更高的愿望
1.你們喜歡高還是喜歡矮?
2.請幼兒欣賞散文詩《長高》(見附)。
3.引導幼兒思考:怎樣使自己長得更高?
附:
我剛生下來的時候,只有小老鼠一般高,后來我和貓咪一般高,F(xiàn)在我比企鵝還要高,將來我會像斑馬一般高。慢慢地我會像長頸鹿一般高,也許最后我會比恐龍還要高。
媽媽說我在做夢,爸爸說我在吹牛。我不是做夢也不是吹牛,我真的是這樣想,想起來就覺得快樂。
爸爸媽媽,讓我想想行嗎?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躲閃的能力,發(fā)展幼兒靈敏素質。
2、發(fā)展幼兒的判斷能力及誠實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大灰狼透視1個、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1、模仿機器人動作
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機器人的各種動作。如走步、抬腿、彎腰、跳躍等。
2、玩:“機器羊”游戲
(1)確定角色:幼兒扮小羊手拉手成圓圈站好,選一名幼兒做大灰狼,背向圓圈站好,大家一起說兒歌:“我是小山羊,說話咩咩叫,頭上兩只角。身穿白棉襖,不怕登高處,最愛吃青草!痹谡f兒歌時,教師順圈外尋找“機器羊”,用手點一下幼兒后確定。
(2)狼捉小羊:兒歌念完,“大灰狼”跳轉身大喊“我要吃羊啦!”即追逐羊群,羊群四散跑開。如果“大灰狼”抓住了“小山羊”,便可把它帶回自己家中,再去捉其它“小羊”。
。3)“機器羊”捉浪:在“大灰狼”捉“羊”的過程中,若捉到的“機器羊”,“機器羊”就會發(fā)出“咩——”的叫聲,立刻反過來去追“大灰狼”,“大灰狼”趕緊跑開,此時“狼”仍可捉“小山羊”,(捉到時拍一下后背,“小山羊”自己下場)。若“大灰狼”捉到的`又是“機器羊”,兩只“機器人”同時捉“狼”,直到把狼捉到,游戲結束。
重點指導幼兒跑動時記住自己的角色,提示“大灰狼”既要躲閃,又要追捉。根據幼兒的活動量確定游戲的次數(shù)。
結束時,教師可以扮成牧羊人,領著小羊去吃草,放松身體,吃完草后回家休息,活動結束。
活動建議:
1、在玩此游戲之前,教師可給幼兒講“機器羊”的故事,以便幼兒理解角色之間的關系及玩法。
2、開始玩時,可多選幾只“機器羊”,待幼兒熟悉游戲后,“機器羊”逐漸減少,“大灰狼”逐漸增多。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照片介紹自己的媽媽的情況。
2、傾聽故事,感受媽媽懷孕的辛苦。
3、通過講講說說,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胎兒的發(fā)育過程
2、幼兒和媽媽一起拍的照片若干,媽媽懷孕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介紹自己的媽媽
1、幼兒拿著照片向同伴和老師介紹自己的媽媽。
“我的媽媽叫什么,在哪里工作,這張照片在哪里拍的!
2、教師予以指導,介紹好的給予表揚。
二、出示圖片
1、教師:小朋友都介紹了自己的媽媽,介紹的很好,我發(fā)現(xiàn)照片上的媽媽都是抱著你們拍的,
你們的媽媽關心你們嗎?那你們愛不愛你們的媽媽呀?
2、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得嗎?
3、請幼兒觀看媽媽懷孕的圖片,仔細觀察,圖片上的媽媽有什么不一樣。
4、教師:小寶寶在媽媽的肚子里,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在媽媽肚子里干什么呀?
三、傾聽故事《肚子里的家》
1、教師以寶寶的語氣講述故事
2、講到重要地方時,教師減慢語速,讓他們對故事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
四、提出問題,了解故事大概內容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小白,小沙和小紅在討論什么呀?
3、為什么老師的肚子在一天天長大呢?老師是怎么對小朋友說的.啊?
4.后來老師為什么離開幼兒園了,她去干什么呀?
5、老師走了后,小白、小沙和小紅又在討論什么呀?
6、教師再次講故事,加深印象。
7、課件演示
我們小朋友在媽媽的肚子里是怎么樣的?
8、幼兒小組討論,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情況,請他們互相輕輕的告訴。
五、擴展延伸
1、請小朋友上前來表演,一位小朋友扮演媽媽懷孕的場景,另一位幼兒輕輕來撫摸媽媽的肚子,讓幼兒的情感得到抒發(fā)。
2、在愉快的交流中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教幼兒學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3、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了解生病給身體帶來的不適,學會預防生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
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學習刷牙的方法。
活動難點: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準備:
1、聽過故事《小熊拔牙》;
2、小熊頭飾一個,并請一位老師扮演小熊;
3、牙齒模型圖片;幼兒人手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只杯子;
4、兒歌《刷牙歌》。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老師:小朋友,你們聽過小熊拔牙的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請來了那只可愛的小熊。
小熊: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要和你們一起做游戲。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討論不保護牙齒的害處。
老師:小熊因為不注意保護牙齒,牙齒被拔掉了。你能告訴我不保護牙齒還有哪些害處?
、儆變河懻,交流。
、诶蠋熜〗Y:牙齒如果生病了,會影響我們吃東西。牙疼得不想睡覺,不想吃飯,影響了我們的身體健康。牙齒拔光后說話不清楚,而且也不好看。
小熊:我現(xiàn)在知道要保護自己的牙齒了。不亂吃零食,每天早上和睡覺前堅持刷牙,牙齒就會很健康。可是,我不會刷牙怎么辦呢?
2、幼兒討論正確的刷牙方法。
、倮蠋煟耗銈儠⒀绬?你來教教小熊你是怎么刷牙的?(小熊到小朋友中間去)②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談談,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正確的刷牙方法。
(老師請幼兒用動作示范,老師以語言引導。)
3、老師示范講解正確的刷牙方法。
、偎⒀朗紫纫鍪裁?
老師:刷牙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一杯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著,我們開始刷牙。
、诶蠋熇醚例X模型圖片,邊示范,邊講解。
老師: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兩邊的大牙齒要由里往外來回刷。
③組織幼兒徒手練習。
、苡變盒〗Y刷牙方法。
4、集體練習刷牙。
、倮蠋煆娬{刷牙方法;②放音樂,集體練習刷牙。
三、結束部分
1、小熊小結刷牙方法。
老師:小朋友的牙齒都刷得很干凈。小熊,你有沒有學會刷牙的方法呢?
小熊:學會了。
老師:那你給小朋友講講吧。
小熊: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擠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滿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接著,開始刷牙。上面的牙齒從上往下刷,下面的牙齒從下往上刷。兩邊的大牙齒要由里往外來回刷。對了,小朋友一定要堅持早晚刷牙,吃飯以后要用水漱口。
2、放音樂,輕松一下教學反思:活動整體效果還算不錯的。這次的活動導入成功吸引了幼兒,活躍了課堂氣氛,《小熊刷牙》的故事加深了幼兒對不保護牙齒害處的認識。在幼兒討論正確刷牙方法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各抒己見,老師用語言引導效果非常好。在老師示范正確刷牙方法的時候如果能利用牙齒模型講解可能更為直觀。
教學反思:
我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幼兒熟悉的故事,以小熊這一角色貫穿課堂,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在制作教具過程中,利用泡沫制作了牙齒模型,讓幼兒對牙齒有直觀,具體的印象。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老師的示范便能很清晰的展示在幼兒眼前,易于幼兒模仿接受。讓幼兒準備杯子,牙刷,牙膏,在課堂上利用實物去實踐,對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有很大的幫助。聽課的老師普遍反映,認為這節(jié)課效果較新穎。老師也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主動的去學習,以后多上一些對孩子以后的發(fā)展有教育意義的課。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垃圾會污染環(huán)境,會給人們帶來煩惱。
2.幼兒有初步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排練情景表演。
2.布置場景:美麗的社區(qū)。
3.音樂錄音:鍛煉身體好。
活動過程:
觀看表演第一部分觀看表演第二部分觀看表演第三部分
感性感知體驗自有討論激發(fā)情感
在活動中將表演分成三個部分,逐段演。
。ㄒ唬└兄w驗:
教師和幼兒一同觀看演出,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設計提問:“剛才在表演中看到誰了?他們到這兒來干什么?為什么要到這來鍛煉身體?”讓幼兒體驗整潔的環(huán)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知道空氣新鮮街道整潔,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很舒適。
(二)自由討論:
安排了三個反面角色出場,反映了幼兒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呀?小熊怎么會摔跤?亂倒垃圾有什么不好?小兔小熊它們不能鍛煉身體怎么辦?”鼓勵幼兒自由討論,積極想辦法,知道亂倒垃圾會給人們生活帶來許多煩惱。
。ㄈ┘ぐl(fā)情感:
教師主動參與打掃環(huán)境,并設計安排反面角色小貓再次亂倒垃圾,小貓的偷懶行為,激發(fā)幼兒制止亂倒垃圾的情感,在幫助小貓的同時,也使自己再一次體驗到整潔的環(huán)境讓人感到舒適愉快!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目標進行,幼兒對垃圾和保持環(huán)境清潔有了一定的認識,討論內容較多,但都是他們常見的,活動氛圍較好。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了解生活中的勞動者,感知它們的勞動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培養(yǎng)尊敬勞動者,愛惜勞動成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幼兒訪問父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況。
2.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由來。
活動過程:
1.出示父母的照片,介紹父母及父母的工作情況,啟發(fā)幼兒關注父母的工作。
。1)教師簡要介紹自己父母或家人的工作情況。
。2)啟發(fā)幼兒說說自己父母是怎樣工作的。
2.結合課本第8頁,指導幼兒閱讀并思考:
。1)畫面上有許多叔叔、阿姨、它們是干什么工作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叔叔、阿姨的`工作,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方便?
(3)你還知道哪些勞動者?
3.組織幼兒討論:如果沒有叔叔、阿姨們的勞動,我們的生活將是怎樣的?
4.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
5.啟發(fā)幼兒圍繞"如何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jié)日"談談自己的想法。
6.組織幼兒組成不同的活動小組,如:做賀卡小組、排練節(jié)目小組等,為叔叔、阿姨、爸爸、媽媽祝賀節(jié)日做準備。
活動建議:
啟發(fā)幼兒沖廢舊的報紙、圖書上剪下喜歡勞動者得畫片,貼在課本上,說說他們勞動的特點。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手勢所表達的含義并根據手勢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
2、引導幼兒看手勢創(chuàng)編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起幼兒學習各種手語的興趣。
活動準備:
表演臺、VCD、錄像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會說話的手”
①做簡單的手勢,知道表達的含義。
T:不光嘴能說話,手勢也能講話。
②做生活中常見的手勢,知道其表達的含義。
2、手勢像什么
、俳處熥龊唵蔚氖謩,讓幼兒聯(lián)想像什么。
T:有的手勢能讓你聯(lián)想到一些東西。現(xiàn)在我做一個手勢,你們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谡垈別幼兒做手勢,讓其余幼兒猜猜是什么。
3、看手勢編故事
T:手勢不僅可以說話,還能講故事呢!
、倏词謩荼硌莨适。
、谟變焊鶕謩葑杂删幑适隆
③講述故事。
4、聯(lián)系生活,學做手勢。
、俾(lián)系幼兒看過的手勢,提問:
T:還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勢來說話?
你還在哪里見過?
為什么要做手語?(激發(fā)幼兒關心聾啞人的情感)
②教師做手語,幼兒學做手語動作。
T:我也來用手說一句話,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兒學做)
5、結束部分
欣賞手語歌曲,幼兒邊看邊學做手語動作。
T:這兒還有一首用手語表演的歌呢,咱們一起來學一學、看一看吧!
《會說話的手》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知道不同的手勢能表達不同的意思,感知人們的非語言交往方式。在組織活動時,我重點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幼兒感知手語的趣味性。第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啞語表演,和老師學習幾個簡單的啞語動作,引導幼兒了解聾啞人是通過手語與他人交流想法,感知手語的趣味性。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特別是學習手語環(huán)節(jié),我們選擇了簡單的.日常用語如“你好、早上好、謝謝”,幼兒比較感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通過觀察圖片,了解生活中其他的手語形式,感知手語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重要性。
圖片中提供了交通警察、啞語新聞播音員、潛水員、裁判員,引導幼兒猜測他們的職業(yè),說說為什么要用手語。幼兒對這幾個職業(yè)都有所了解,所以大多數(shù)的幼兒都能說出他們的原因,在互相交流中幼兒知道生活中的手語。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游戲“我說你猜”。老師出示幾個簡單的手語,幼兒來猜測,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幼兒了解手語在生活中的運用,如安靜、勝利、暫停等。幼兒在猜測的過程中還能自己創(chuàng)造手勢動作,如小鳥飛、小魚游等,活動還是比較有趣的。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練習跑、跳、翻滾等動作,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
2、培養(yǎng)幼兒不怕困難,勇敢參與體育運動的精神。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活動準備
1、動畫片《西游記》,錄音機和《西游記》主題音樂錄音帶。
2、幼兒提前在活動區(qū)自制“孫悟空”的頭飾,掛歷紙做成“金箍棒”(同幼兒人數(shù))。
3、體操墊子擺成若干組(能使若干幼兒同時通過)。多功能滑梯布置成“水簾洞”。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教師戴“孫悟空”的頭飾,手拿“金箍棒”站在“水簾洞”前扮演猴王“孫悟空”;幼兒戴頭飾扮“小孫悟空”,大家一起自由嬉戲。
二、游戲“取經路上”
1、孫悟空:“猴兒們,以前我保護師父到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很多困難,我們都想出辦法克服了,所以取回了真經。這次,師父令我?guī)銈內ト〗,你們一定要勇敢,不怕困難,想辦法取回真經!
2、幼兒隨《西游記》的主題音樂做模仿動作。
走平川:猴王帶領小猴一邊跑一邊耍棍,圍繞場地跑三圈。
過草地和小溝:前面有草地和小溝,怎么辦?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提醒金箍棒的用處,可以鋪在小溝上跳過)
過大河:還用金箍棒架橋,跨跳過去。
過小山:(墊子):用滾翻的方法翻“筋斗云”過去。
最后一關:攻打魔王。孫悟空們揮舞金箍棒做打妖精狀,打死妖精取回真經。
3、孫悟空們取回真經,扛著金箍棒回水簾洞慶祝勝利。
放松活動:小猴子們互相擇虱子,嬉戲打鬧,放松全身。
戶外活動:玩金箍棒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非常開心,尤其得到了男孩子們的青睞,在游戲中鍛煉了身體,真正起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有一些平時不好動的女孩子在滾翻的時候有些猶豫,不過通過老師和小朋友的鼓勵也能順利完成。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典)中班教案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01-06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