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珠心算:正確掌握握筆姿勢以及認讀算式題目
原計劃 調整、反思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使用算盤時正確握筆的姿勢的習慣;
2、讓幼兒認讀算式題目,了解加、減、等號在其中的作用。
設計思路:
學習使用算盤的同時要掌握好幼兒握筆的姿勢,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很關鍵的一步,不能忽略,必須強化化幼兒記住。
活動準備:
1、每人一支鉛筆以及大手一個算盤;
2、已認識“ ”號、“-”號、“=”號。
活動流程:
課前準備:
復習兒歌→學習握筆的姿勢→認讀算式題目→游戲:拔河。
活動過程:
調整、反思
1、課前練習:復習兒歌
指 導:課前可利用一些有趣的兒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穩(wěn)定好幼兒情緒后復習《算盤歌》、《筆資歌》以及《小朋友,我向你幾顆上(下)珠表示幾》等等。
2、學習握筆的姿勢
指 導:教師跟小朋友講解打算盤時,需要用到筆寫字怎么辦?
指導語:講解握筆的姿勢:伸出右手掌,打開呈上一下四的
樣子,再請小朋友將無名指和小指收回,變成上一下二
的姿勢,將筆放在靠近大拇指虎口的'位置,從手心下來筆芯夾在中指和無名指的中間,然后中指夾住筆,就OK了。
指 導:教師可檢查每個幼兒的握筆姿勢,如有不對的,應該立即糾正過來。
3、認讀算式題目
指導語: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幾道豎著的算式,讓幼兒跟老師念出來,老師從中講解加、減、等號的含義和作用。
4、游戲:拔河
指導:教師請剛才表現(xiàn)好的幼兒分組進行拔河比賽,老師為中間的繩子,游戲開始后老師被拔到哪一邊去,哪一組就為嬴家。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多練習握筆的姿勢。
中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ㄒ唬┍纫槐龋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臺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多媒體出示:蘋果和氣球;書和骰子)請同學們觀察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兀?/p>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jīng)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ǘ┎乱徊拢
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ㄒ唬┑嘁坏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可是當我們身邊沒有天平和蹺蹺板這些工具時該怎么辦?(用手掂一掂)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一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xiàn)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
。ǎ┖停ǎ┍
。ǎ┍龋ǎ┲
。ǎ┍龋ǎ┹p
。ㄕ3~4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最大,為什么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里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ǘ┝嘁涣
1。師:(出示課件)現(xiàn)在米老鼠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shù)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里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
誰的書包輕,然后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ㄈ┑跻坏
1。師:老師這里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么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2個2個吊起來比較;3。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我們已經(jīng)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
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學生動手實驗證明,并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說明這個物體最重。
4。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xiàn)在這樣時,你能說出誰比較重嗎?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jīng)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里看懂了什么?(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么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課后拓展練習:
小木箱一箱可裝4瓶飲料,大木箱一箱可裝8瓶飲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裝的飲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飲料的重量哪個重、哪個輕?
12×4=48(瓶)
6×8=48(瓶)
。ㄒ粯又兀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掌握兒歌的結構特點:什么是什么的家。
2、嘗試學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和嘗試精神。
活動重點:學習朗誦詩歌并能仿編詩歌。
活動難點:培養(yǎng)幼兒能大膽表達創(chuàng)編的詩歌。
活動準備:
1、畫有藍天、樹林、草地、河水、花兒、幼兒園大幅背景圖。
2、制作好的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小朋友貼絨學具。
3、小圖片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出課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看它們是誰呀?出示:白云、小魚、小鳥、花兒、蝴蝶、小羊圖
2、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的家,我們的小客人也有自己的家,那你們知道小客人們的家在哪里嗎?(幼兒自由議論)
3、師: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來聽聽這首好聽的詩。
二、出示圖片,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小朋友你聽見兒歌里說了什么,要用詩歌里面的話來回答。(幼兒回答一句,其他幼兒跟學一句)
2、你們知道小羊為什么喜歡住在綠綠的草地上?小魚喜歡清清的河里?……
3、集體完整朗誦詩歌一遍。
4、分角色朗誦詩歌。
5、請個別幼兒朗誦。
三、結合詩歌原有模式進行仿編。
1、師:藍藍的天空除了可以是白云的家,還可以是誰的家呀? 幼:燕子(提醒幼兒用詩歌中的話來告訴大家,說完整,什么是什么的家。)
2、依次類推仿編詩歌
3、師幼有感情地朗誦新編的詩歌。
4、請能力強的幼兒朗誦自編的詩歌.
四、游戲:送它們回家。
請小朋友拿起自己椅子下的圖片,想一想它的家在哪里?用圖片仿編一句詩歌,再把它送到家里。
課后反思:
《家》這首詩歌語言樸實、淺顯易懂,巧妙地運用了疊音,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于為幼兒喜愛和接受,而且還符合中班語言教學目標中提出的“讓幼兒理解簡短的文學作品內容,初步感受其語言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因此這次優(yōu)質課我選擇了這個語言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以歡迎小客人來做客,并讓幼兒幫助小客人找家來引出詩歌,這個環(huán)節(jié)小朋友表現(xiàn)得非常棒,許多平時不舉手的孩子也紛紛發(fā)言,他們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小鳥、小羊、小魚等與樹林、草地、小河等之間的歸屬關系。在讓孩子們學習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急,將孩子們的能力高估了,在孩子們還沒有完全掌握詩歌的情況下,就急切的轉換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以至于有些孩子們仿編時出現(xiàn)不會編的情況,這也是我沒有考慮周全,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強的孩子,而要顧全大局。
活動中,孩子們在表達時不會自覺地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特別是在疊詞方面,有些孩子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后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提醒才會運用疊詞。在仿編詩歌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多孩子想得也非常好,如綠綠的草地是是小馬的家,高高的天空是太陽的家等,但孩子在活動中表達得并沒有這么完整,甚至只會說“小蜜蜂的家在花朵里,花朵是紅色的”等諸如此類的語言,自己還不會總結詩句,孩子還不習慣句式的轉變,還需老師的提醒。游戲《送圖片回家》時,孩子們的情緒已經(jīng)十分激動了,在還沒聽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開始行動,大多數(shù)孩子能理解各種事物之間的關系,能貼到相應的家里去,但就是沒有把話說完整就去貼,以至于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本活動我把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放在重點,時間占了很多,聽了其他老師的反饋,我也覺得對中班幼兒來講創(chuàng)編可以適當放低要求,不要作為一個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來做可能更合適。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探索氣候、地形與房子的關系。
觀察特殊房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房屋圖卡、環(huán)境圖卡。
活動過程
1 帶動唱:我家門前有小河……。熟練后亦可改編歌詞,玩創(chuàng)作游戲。
2 展示不同房屋圖卡:高腳屋、石板屋、地下屋〔附〕,請幼兒分享是否看過這些屋子,在哪e看到的。
3 請幼兒想一想槭顫N他們的房子要那樣蓋?有什N特殊的功能嗎?讓幼兒自由發(fā)想。
4 取出海邊強風、山上、下雨淹水三張環(huán)境圖卡〔附〕,請幼兒說出每一張圖卡的環(huán)境特性。
5 將環(huán)境圖卡貼在白板上,請一位幼兒拿著房屋圖卡比對,想想看自己所拿的房屋,適合蓋在什N樣的環(huán)境中,就把房屋圖卡貼在它的下面,
并說明原因;接著讓每位幼兒都輪流拿圖片去比對及說明自己的想法。
6 老師公布答案,并取出地球儀指出蘭嶼的.地理位置,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四面環(huán)海的地理環(huán)境,海風大,所以需將房子蓋在底下,防風又涼爽;
再取出山上圖卡及石板屋圖卡,說明山上石板取材方便,住起來冬暖夏涼;最后講解在容易淹水的地區(qū),住高腳屋可以防水患,另一方面防止毒蛇及毒蟲靠近。
7 開放一小段時間,讓幼兒分享曾經(jīng)看過的特別房子。
1 能指出地形或氣候和房子的關系。
2 對特殊房子感興趣。
活動結束:
請幼兒L集各種特別房子的照片,攜帶來園與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2、能想辦法把報紙變成紙球,并能探索出固定紙球的方法。
3、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報紙若干、小簍子、橡皮筋、透明膠布、雙面膠、固體膠、乒乓球拍、籃球架、剪刀若干。
活動過程:
一、自由玩報紙,積極探索報紙的不同玩法。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報紙,我們要和報紙一塊兒做游戲。等會兒每個小朋友拿一張報紙,找
個空地方和報紙去玩一玩,看看報紙可以怎么玩?比比誰玩報紙的方法多!(不過在玩的時候有個小小的要求是不能把報紙弄壞)
2、幼兒自由玩報紙。(折疊、拋、投、跨跳、頂在頭上玩等)
3、交流報紙的玩法。
請小朋友把報紙放地上回到小椅子上坐下來,誰能說說剛才你是怎么玩報紙的?
4、游戲:站報紙。
我們小朋友很會動腦筋,想出很多玩報紙的方法,現(xiàn)在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在報紙上玩一個新游戲:站報紙。怎么站呢?就是按照老師的要求站到報紙上去。老師說1,小朋友就一個人站在報紙上,說2呢,就兩個人站一張報紙上,說3呢?現(xiàn)在小朋友跟老師一個接著一個邊唱邊走,音樂一停,看老師的手指頭的數(shù)字站報紙,看誰站得又快又對。
二、探索報紙變紙球的方法。
1、剛才我們用報紙玩了很多的游戲,有的把報紙……有的把報紙……的玩,那想不想把報紙變成球來玩呢?你用什么辦法把報紙變成球呢?你想把它變成什么樣的球?每個人拿一張報紙我們來變一變吧。(供足夠的報紙,可以變成大小不等的球如:乒乓球、籃球、足球等)
2、幼兒探索報紙變成球的方法。
3、說說你把報紙變成了什么樣的球?
4、小朋友,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乒乓球拍、小籃球架等,我們帶著自己的球來玩一玩吧。
5、幼兒自由玩。教師巡回指導。
三、探索固定紙球的不同方法。
1、玩了這么長時間,看看你的紙球有沒有發(fā)生什么變化?(散了,不怎么圓)
2、紙球玩了之后就有點散了,沒有原來那樣圓了,那怎樣才能讓你的`紙球變得緊緊的、圓圓的,可以更好的玩呢?我們用什么來固定紙球呢?
3、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固定紙球的方法,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哪些材料,一一出示透明膠等材料,這些材料能用來固定紙球嗎?我們來試一試吧。比比誰的球固定得又快又好。紙球固定好后,再去玩一玩,看看你的球是否固定好了!
4、幼兒探索固定紙球的方法。
5、帶領固定好的小朋友再去玩一玩投一投籃等。
四、師生共同游戲:投籃
剛才小朋友投籃的那個架子是不動的,小朋友球一投就進去了。現(xiàn)在老師來做籃球架(老師把簍子放在胸前),我在前面跑,你們把球投到我這個簍子里來,看看誰能把球投進去,好嗎?(有個要求就是不能把球打在老師的臉上)
中班教案 篇6
重難點
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與夸張的特點。
活動準備
故 事 圖 片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與夸張的特點。
知道“逃”“鉆”“吼”“寂寞”等詞的意思。
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有一個故事叫《轟隆隆來了》,誰能猜出轟隆隆是誰呢?
二、邊看圖邊復習故事。
1、為什么大家叫這只恐龍轟隆隆呢
2、轟隆隆來到馬路上,人們怎么樣了?來到原野上,大家都怎么來到游樂場,大家又怎么樣了?
3、 這時候轟隆隆有什么感覺?理解“寂寞”的含義。
4、小兔帶轟隆隆參加游藝會,市長為什么發(fā)火法?幼兒學學它的喉聲。
5、轟隆隆為什么覺的興趣呢?
三、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轟隆隆再次來到馬路上,原野、游樂場、會場會出什么事情呢請每個小朋友想一想。幼兒自己講述。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鞏固立定跳和側跳動作,發(fā)展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場地及器材如右圖。在地面上一
活動目的
1、鞏固立定跳和側跳動作,發(fā)展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
2、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對緞煉的興趣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培養(yǎng)團隊精神。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場地及器材如右圖。在地面上一隊
放有5個圈。
活動流程:
1、做準備
2、運動,
3、活動身體
師:小朋友們,等下我們就要進行一個比賽,現(xiàn)在大家跟著我活動一下身體,等下才能表現(xiàn)的更好。(帶領幼兒抖抖手腳,練習立定跳,在原地跳躍)
4、介紹游戲規(guī)則
師:老師要介紹游戲規(guī)則了,小朋友要認真聽。我們今天游戲的名字叫跳圈比賽。一聽名字大家就知道了,我們今天比賽跳圈。四組同時進行,老師要提游戲規(guī)則了。跳圈要雙腳同時落地。(教師示范)大家聽老師的口令,第一個小朋友跳過去后就跑回來,第二個小朋友就接上去。老師要看那組的小朋友最厲害,最后一個小朋友到了終點就把手舉起來。老師要要求你們,不能大喊大叫,要保護嗓子。而且不要推來推去,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
5、游戲過程
。1)讓幼兒比賽一次,
(2)老師進行觀察,
(3)對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幫助
1老師對幼兒的`比賽進行評價。
師:有些小朋友沒有遵守老師的游戲規(guī)則,比如****,我們再來一次,大家要雙腳同時落地,最重要要注意安全。
。4)變換游戲規(guī)則,
。5)立定跳改為側跳。
6、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師:到底是哪組的小朋友最厲害呢?小朋友為他們鼓鼓掌。大家都有點累了是吧?和老師做做放松運動。(做一些舒展的運動)等下就要回教室,大家記得下樓梯要注意安全,不準推來推去的。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選擇(合作伙伴、各種圖形、記錄的方式)。
2、發(fā)展觀察、動手操作、小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認識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半圓形
2、汽車圖形5個及各種圖形小拼圖若干。
3、貼有圖形的帽子每人1頂。
4、記錄筆、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觀察發(fā)現(xiàn)
這幾天,小朋友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汽車,今天,老師也帶來了5輛汽車,看一看,是什么車呀——有轎車、卡車、公共汽車、大吊車、還有火車?纯次业.汽車有什么問題?(上面有許多圖形)
我的汽車,還有許多零件沒有拼裝好,所以今天我要請幾個朋友幫幫忙,把我的汽車拼裝好,讓我的車漂漂亮亮地開到馬路上去。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的忙嗎?
二、經(jīng)驗遷移
讓幼兒按意愿每3人組成一隊后,發(fā)給每人一頂帽子,(進車間要戴安全帽,仔細看看你帽子上有哪個圖形寶寶)要求幼兒說出自己的帽子是什么圖形。
三、探索操作
要求把汽車拼裝好后記錄各種圖形的總數(shù)。教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四、交流分享
各小組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表,說說你認為哪種記錄方法最好, 為什么?
五、延伸活動
幼兒把拼裝好的汽車圖片裝飾走廊環(huán)境,體驗成功的快樂。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特殊的電話號碼(119、110、120)感興趣,在活動中感知它們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樂意學習撥打特殊電話并正確描述情境,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海報背景圖三幅,正面分別寫著110、119、120,背面貼有雙面膠的卡片若干,活動記錄表張。
2、自制課件,不同的電話機、手機。
活動過程:
一、感知辨別
1、引出特殊的電話號碼
師:最近,我們收集了許多不同的電話機和手機。小朋友在介紹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時發(fā)現(xiàn),家里的電話號碼有8位數(shù)字,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有11位數(shù)字。黃老師還知道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只有3位數(shù)字,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碰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使用的,你們知道是哪三個號碼嗎?(110、119、120)
小結:我們班有小朋友知道這三個電話號碼。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或緊急情況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個數(shù)字,這樣記起來容易,撥起來也快。
2、配對游戲
課件中出示房子著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場景圖與三個電話號碼,請幼兒仔細觀察每一幅圖。
師:這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幼:著火了。/有人生病了。/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師:發(fā)生這樣的危險和緊急情況該撥打什么電話?房子著火了該打哪個電話?
幼119。(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將號碼119與著火的房子相配。)
師.原來,發(fā)生了火災要打火警電話119。那有人生病了該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120。(根據(jù)幼兒回答操作課件,110與病人的圖片配對失敗,120配對成功!課件中響起歡呼聲、)
師.這次對了。原來有人突然生病或受傷了要撥打急救電話120。那馬路上有人打架要撥打哪個電話號碼呢?
幼:110。(配對成功。)
師:對l如果有人打架,周圍的人可以打報警電話110。
拉拉(幼兒喜歡的卡通形象、天線寶寶拉拉j.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知道為什么說這三個電話是特殊的電話號碼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回答。)
幼.因為這三個號碼是三個數(shù)字的。/因為這三個號碼是人們在危險時用的。/因為這三個號碼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
師:哦,我也有一個理由,這三個電話號碼在我們國家的每個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時我們不能隨意撥打這三個電話。拉拉,我們說得對嗎?
拉拉小朋友和黃老師都說對了,告訴你們,之所以說這三個電話特殊,還因為它們都是免費的。好了,現(xiàn)在我們起跟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做個“誰不見了”的游戲吧(教師播放課件,先同時呈現(xiàn)三個號碼.點擊讓其中一個突然消失,請幼兒說出消失的是哪個號碼,目的是讓幼兒進一步熟悉并記住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
拉拉、黃老師,你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三個特殊的電話號碼,那么你們會用這三個電話號碼嗎?
二、模擬實踐
1、學習撥打火警電話119師:拉拉問我們會用這三個號碼嗎?你們會嗎?讓我們試試吧
師:(播放課件,幼兒園大門口的真實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門房間著火了?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誰愿意來打電話?
師:記得要像上次火災逃生演習一樣快,要不小火很快就會變成大火。(播放課件,出現(xiàn)電話的圖像,請一個幼兒用真實的電話機邊說邊拔119。幼兒撥完后,課件里的電話鈴響起,消防員出現(xiàn)在畫面中。)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么? 心里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yōu)槭裁措y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么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 那怎么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 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 結束: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2
【精選】中班教案08-26
中班教案01-06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