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案范文集錦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峽》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峽》教案 篇1
【學習目的】
。薄⒗首x課文,落實字詞,疏通文意,熟讀成誦。
2、品析課文,展開想像,領略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揣測課文,品味語言,感受作品創(chuàng)設的意境。
4、在誦讀中深入體味作者對三峽獨特美的贊賞之情。
【學習重點】
課文誦讀,文意疏通,語言品味,感受體驗。
【學習時間】
二課時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了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查找有關三峽的資料或圖片,查找作者酈道元的有關資料。
【優(yōu)秀教案】
一、三峽風光,感受引讀
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幅長江三峽的風景圖吧!
同學們,我們看了長江三峽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是啊,美麗的三峽吸引了多少人為之而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長江的俊美。而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就以其精妙的筆法揭開了三峽神秘的面紗,下面就讓我們隨著作者酈道元的筆端,去游一游那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吧。(板書課題和作者)
作者簡介:酈道元,字善長,北魏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二、熟讀成誦,積累理解
。、讀一讀:
⑴ 教師范讀古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 學生學讀古文,結合書下注釋把語句讀通順,注意文中停頓:
、 學生放聲朗讀,體會感受贊美之情。
。、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 略無闕處(毫無)
⑵ 重巖疊嶂(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 夏水襄陵(漫上)
、 不見曦月(陽光)
⑸ 或王命急宣(有時)
、 雖乘奔御風(這里指飛奔的馬)
、 不以疾也(認為,覺得)
、 絕周讞多生怪柏(險峻的山崖或山峰)
⑼ 素湍綠潭(急流的.水)
、 飛漱其間(沖刷)
⑾ 良多趣味(很)
、 屬引凄異(連續(xù);延長)
⒀ 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 林寒澗肅(寂靜)
。、背一背: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試著背誦課文。
。、說一說:讀完課文后,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交流。
三、合作探究,品析美景
。、同學們,三峽很美,哪你覺得三峽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峽的____ 美,你看 ”的句式說一說嗎?
例:三峽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峽,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遮蔽天空,擋住陽光。
山──奇險
水──急流回旋
夏──急猛水──春冬──清幽
秋──凄涼
2、這樣美的三峽,作者僅用150余字就描繪得如此傳神入化,其語言之美,其筆法之妙,實在不能不令人稱奇。下面請同學們來說說文章哪些地方寫得美,寫得妙。(可從語言、結構、描寫的角度等方面著手)
例:課文的描寫手法美,正面描寫了“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寫出了兩岸連山,群峰對峙的雄姿。同時又從“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這一句側面烘托了三峽峰巒綿延,隱天蔽日的山勢。
四、體驗,比較拓展
。薄⒙(lián)想體驗: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展開想像,感受心中的三峽美景,并用我們自身的話來描述一下。
。、比較拓展:
、 同學們,小學里我們一定學過《早發(fā)白帝城》這首詩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背誦一下吧。
《早發(fā)白帝城》與《三峽》都描繪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那你能找出詩句中與課文相對應的、寫相同景致的句子嗎。
文章的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示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時的猿鳴;文章第一段則與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 同學們,三峽工程正在實施中,有人認為這將會破壞三峽的美,請你談談自身的看法。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薄⒖偨Y存儲:
作者先寫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了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加點的詞,把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示了出來。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豪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病⒄n外延伸:
、 背誦翻譯課文。
、 做好《語文作業(yè)本相關練習》
⑶ 嘗試寫一篇游記散文。
《三峽》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了解一些文言知識,積累一些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寫的三峽的自然景觀,感受三峽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過程和方法:
1.誦讀法。酈道元的《三峽》抓住了三峽這一自然景觀的特點,描繪了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壯麗景色,語言精美,描寫生動。教師可指導學生以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在誦讀中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達到熟讀成誦。可引導學生利用提綱背誦法快速背誦,在板書中教師最好給學生提供背誦提綱。
2.拓展閱讀法。選擇與三峽有關的詩文進行拓展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閱讀能力。
3.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充分體現學生閱讀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欣賞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畫面美。
2.抓住精彩的寫景段落,仔細揣摩畫龍點睛的詞語,把握作品景物描寫的特點。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描寫景物生動、傳神,語言精美的特點。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2分鐘
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壯美,無數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輝的瑰寶,妝扮著中華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歌唱。我國北魏時期著名的地理學家,面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為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游記散文,《三峽》就是其中的一篇。去過三峽的同學,可能會因那兩岸倒江懸崖峭壁而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會因江面上飄浮著的白色垃圾而憂慮人類環(huán)境的污染,還可能會因新建的三峽工程而驚嘆科學技術改造大自然的偉力,你也許會讓思緒倒流,追溯三峽的過去,想—睹她在歷史上的真容:學習了酈道元的《三峽》之后,我們將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2分鐘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鹿人。做過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職,治政嚴整,執(zhí)法峻刻,為權豪所憚。他生性好學,歷覽群書,撰《水經注》40卷,是為魏晉時代無名氏所著的《水經》一書所作的'注釋!端洝肥且徊坑涊d全國水道的地理書,記錄得非常簡略。酈道元收集了有關全國水道的記載以及自己游歷各地跋涉山川的見聞為《水經》作注釋,對《水經》中的記載加以詳細闡明和補充,引書達四百多種。
三、朗讀課文,正確把握節(jié)奏,感受作品的音韻美1.學生初讀課文,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句。①
。2)以小組為單位,解決疑難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讀,把握節(jié)奏、韻律及情調。
(2)教師提示朗讀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1段,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第2段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絕
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
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第3段
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絕/多生怪柏
清/榮/峻/茂
第4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
。4)學生齊讀課文,根據朗讀提示,努力讀出最佳效果。
四、理清背誦思路
根據文章想象三峽壯景,把握各段的寫景重點及景物特征,體會文章整體布局的巧妙。
學生分組交流,每組負責一個語段,然后選四位同學全班交流。
1.學生明確:第1段重點寫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突出群山連綿的特點。“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是說一層層的懸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說明江面狹窄,兩岸雄峰相連,峭壁對峙,只看見一線天。突出峰巒重迭,雄峻險拔的山勢。
教師根據學生講述板書:
山 兩岸連山 隱天蔽日
學生齊讀第1段,想像群山連綿,高聳入云的三峽美景。
2.學生明確:第2、3、4段寫水,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
第2段寫夏季三峽情景!跋乃辶,沿溯阻絕”是說夏天水漲,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絕,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漲。“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笔钦f有時皇帝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才會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點。
教師根據學生講述板書:
水 夏水襄陵 乘奔御風
學生齊讀第2段,想像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3.學生明確:第3段寫三峽春冬之景!八赝木G潭,回清倒影”是說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麗風光!敖^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說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山靜、泉飛、柏怪、水奇,構成一幅挺拔超脫的畫面!扒鍢s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用極為精練的四個字狀寫四種景物,總結全段。
教師根據學生講述,板書:
春冬 素湍綠潭 懸泉瀑布 清榮峻茂
學生齊讀第3段,想像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悠美。
4.學生明確:第4段寫三峽秋景!懊恐燎宄跛,林寒澗肅”是說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充滿凄清肅殺的氣氛!俺S懈咴抽L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是說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諘绲纳焦葌鱽碓程涞幕芈暎褶D,很久很久才消失。寫秋峽以代表性事物猿來表現,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教師根據學生講述板書:
秋 林寒澗肅 高猿長嘯
學生齊讀第4段,感受秋峽蕭瑟凄涼的氛圍。
五、學生齊讀課文,根據板書所顯示的詞語提綱,嘗試背誦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1.個體抽查。
2.集體齊背。
二、根據課文內容,想像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和課文對照,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三峽奇景,其余同學點評。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扣住山水,扣住季節(jié),扣住景物特征,如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等。
2.提問:本文對三峽的描寫比較客觀,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沒有用語言直接表述出來,但從字里行間我們可以體會得到,請結合文章試作分析。
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分析。
明確:作者描繪三峽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如寫群山連綿,高聳入云,體現了作者欣賞贊嘆的情感。他 驚嘆自然的神奇,盛贊夏日三峽的奔放美,春冬之時的清幽美,秋日三峽的凄婉美,“良多趣味”作者直抒其懷,體現其獨特的審美觀。特別是秋日三峽,水枯氣寒,猿鳴凄涼,讀來使人不覺潸然淚下,那悲涼的漁歌,使人覺得作者是在嘆人生多舛,百姓艱難?傊,步入酈道元筆下的“三峽”,似乎也走出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三、揣摩語言,品味作品獨特的語言魅力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3.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學生涵詠品味寫景的妙處。只要學生能說出一點,教師即應給予褒揚。
明確:1.正面寫山“連”的特點,粗筆勾勒,輪廓分明!半[天蔽日”,山隱于天空,遮住太陽,側面烘托山“高”。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寫出了山高嶺連的特點。
2.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觀遠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屬俯視江中所見,動靜相雜,色彩各異,相映成趣!敖^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屬仰觀遠景,以“絕”狀山,以“怪”寫柏,繪形寫貌,形神兼?zhèn)!肮职亍憋@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堅強的意志,給山水之間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頓覺生意盎然。
3.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渲染猿鳴幽凄,山谷空曠,既從正面摹聲,又從側面引用,以漁歌的凄涼來寫猿鳴,手法多變,搖曳多姿。
學生齊讀這三句話,感受其語言美的特質。
四、拓展閱讀
閱讀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一詩,請說出它和本文內容上的聯(lián)系。
早發(fā)白帝城
李 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學生讀詩,思考,明確:《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為游記散文。文章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五、課堂小結
《三峽》向我們展示的是一軸三峽四季景色的山水長卷,讀來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奇險、清秀,我們仿佛置身于那險拔清幽的三峽盛地。酈道元用文筆裝點三峽,科學家用智慧改造三峽,親愛的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走近三峽,用自己的獨特歌喉贊美三峽,將來,我相信,三峽古老的歷史畫卷上會留下屬于我們的一筆的!
六、布置作業(yè)
A(學優(yōu)生):完成練習冊
B(中等生):背誦課文,理解內容
C(后三分之一學生):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三峽》教案 篇3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咱們安陽是漢字的故鄉(xiāng),中國的每一個漢字都有著豐富的內涵。比如"峽"字,從字面上看,你看到了峽中有什么?(生答"山"。)往深層里想,你聯(lián)想到峽中還有什么?(生答"水"。)對,詞典上解釋:兩山夾水的地方稱之為"峽"。水因山而活潑,山因水而靈秀。今天,我們就要一起去欣賞中國的峽中極品--長江三峽。
。ò鍟}目及作者:三峽 酈道元。)
二、出示目標
心中有目標,學習效率會更高。讓我們一起來明確今天的學習目標。
。ㄍ队俺鍪緦W習目標,齊讀)
1.領略三峽景色之美。
2.揣摩作者筆法之妙。
3.感悟作者三峽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讀好三峽文
我們已經接觸到的幾篇文言文,那么讀好一篇文言文要做哪幾步:讀準、讀懂、讀美。下面我們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我來挑戰(zhàn)
讀準 齊讀:屏顯 讀準字音我能行。
認讀生字:襄陵? 沿溯 素湍? 屬引? 淚沾裳(釋“裳”齊讀)
讀懂 齊讀:屏顯 準確解釋我能行
1.掌握下列文言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自 闕? 奔 霜? 絕? 三(釋“通假字”“一詞多義”現象)
2.重點點撥下列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三生分)
讀美:疏通了文意,大家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誰愿意把課文美美的讀一遍?一生朗讀(配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認真聽,把聽到的內容轉化為美的畫面。這位同學讀得真美。大家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是不是像屏幕上顯示的一樣美呢?(畫面一組)
過渡,如此美不勝收的風景,怎能不讓我們佩服造化的鬼斧神工呢!
(二)讀賞三峽景
1、(尋找美)思考:1)本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幾種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2)你能各用一個詞概括出每種景物所體現出的美的意境嗎?
獨立思考,同桌交流展示,品讀 明確? 提示
山:怎樣的山? 連綿高峻 高峻美(雄壯美)
夏水:有什么特征 兇險迅疾(師范讀指導)? 奔放美? 《早發(fā)白帝城》春冬:景色如何?? 清靜幽美 清幽美
秋景:給你什么感覺? 凄涼寂靜 凄婉美
2、(欣賞美)在酈道元的筆下三峽景色千姿百態(tài),風格迥異,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除了抓住特點寫景之外,還采用動靜結合的筆法,使文章顯得張弛有度,舒緩自然。你能具體說說嗎?可以用下面的格式
?“我發(fā)現了三峽的----是靜態(tài)美或動態(tài)美,你看-------------------------------------。他(她)多像一個--------啊。”
有一定的難度,啟發(fā)、歸納、思考寫出來,展示欣賞
? 例 :我發(fā)現了三峽的山是 靜態(tài)美,你看,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高聳入云,遮蔽天空,擋住陽光。他多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
山---高峻美? 夏水---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 秋景---凄婉美
男子漢? 英雄漢?? 美少女 怨婦
頂天立地?? 風風火火? ?? 清秀文靜 憂傷孤獨
高大壯實?? 闖九州 色彩艷麗 望穿秋水
平靜舒緩 激烈緊張? 靜中微動 靜寂憂傷
? 過渡:動靜結合,美妙無比
(三)讀透三峽妙
好文章總是百讀不厭的,再看課文,你認為作者的寫作筆法之妙還體現在哪些方面呢?給大家分享一下。(小組交流展示)
例:文章結尾去掉引用的漁歌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明確:融情于景;突出三峽漁夫的悲慘生活;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也渲染了三峽秋景凄涼肅殺的特點。)
(四)讀懂三峽情
動靜結合,寫作筆法靈活多樣,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文似看山不喜平”,這在酈道元的筆下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我提議大家把這篇美文美美的再讀一遍,再領略三峽的無窮魅力,男生讀前兩節(jié),要讀出陽剛之美;女生讀后兩節(jié),要讀出陰柔之美。
非常棒,男生讀的氣勢磅礴;女生讀的宛轉悠長,把老師都陶醉了,(掌聲鼓勵自己)我只想說:此景未必天上有,人間只應三峽尋,本文寓情于景,字里行間洋溢著對三峽的熱愛之情,作者酈道元在文中也有一句直接抒發(fā)情感的句子,大家找一找(明確:良多趣味),正是作者對三峽的真誠贊美,熱愛之情,才成就了這篇流傳千古的佳作。
(五)拓展延伸
如今的三峽可以說是高峽平湖,景象更加壯美,想看看嗎?大家來欣賞一組圖片,看后為三峽寫一則廣告語。
是呀,我們的祖國自然美景比比皆是,有張家界的索溪峪,桂林的漓江,還有五岳、黃山……數不勝數,老師想起了省實驗中學顧少強老師那封最具情懷的辭職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說:中國那么美,我想去看看。我們大家呢?歡迎到內黃游玩,感受棗鄉(xiāng)風情,祭拜人文始祖。
《三峽》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積累實詞和理解文意。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品味語言。
4.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感受三峽的美,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之情。
教學重點
積累實詞、品味語言、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兩個句子。
2.品味語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安排: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長江,我國最長的河流,全長6300多公里,流經四川盆地東緣沖開崇山峻嶺,奇路奔流形成雄奇壯麗,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長江三峽。
欣賞“三峽風光”(多媒體展示),觀察山與水的特點,說說你的感受。今天,我們就隨著北魏的酈道元一起走進1500年前的三峽。
二、酈道元和《水經注》
酈道元是一個忠于國家/忠心耿耿的人。汝南王元悅趁雍州刺史蕭寶夤企圖反叛之機,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去做關右大使,被拒.途中,蕭寶夤派人把他和他弟弟道峻及兩個兒子一同殺害。
酈道元是一個治學求真的人。他收集大量資料引書437種,輯錄了碑刻350種左右,采錄了不少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傳說故事等,并分析研究,實地考察,尋訪古跡,追根溯源。
。▽W生根據故事評價酈道元其人)
《水經注》:1.是對《水經》的注釋,注:解釋說明。
2.《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還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酈道元以飽滿的熱情,深厚的文筆,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祖國的壯麗山河。(以上內容幻燈展示。)
讓我們懷著對酈道元的崇敬之情來讀《三峽》。
三、朗讀訓練
1.根據多媒體上的字音提示,學生自讀課文,正音。
2.教師范讀,生聽、注意哪些地方的斷句和你讀得不同?
A.清/榮/峻/茂
。▎我粼~,一個字等于一個詞,甚至等于一個句子的含義)
B.沿/溯/阻絕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峽》語言的特點,簡潔.語言簡潔,表意十分豐富,酈道元不愧為擅寫山水的大家。
3.學生練讀
規(guī)則:不讀破詞義,不讀斷韻味。
4.指名讀課文
四、學生自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小組合作)
1.不會譯的、拿不準的、有疑問的寫在黑板上,或請老師幫寫在黑板上。
2.全班討論解疑。
實詞積累:闕、沿溯、襄陵、疾、絕讞、飛漱、屬引、傳響
難解詞義:峽:兩山這間從水 澗:夾在兩山之間的水溝
懸泉:從山上流下的山泉,小的叫懸泉,大的叫瀑布。
。ㄌ崾荆航柚⑨尲幼值,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重點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兩句合為一句,既精簡了字詞,又保持了愿意)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波,綠潭映倒影)
師總結:兩句均為合敘句。
五、思考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其間千二百里”如何翻譯?這個問題可由學生提出,注意注釋3的提示。
第二課時
一、釋題導入
指名解釋“峽”字及“三峽”兩字的含義。
二、理清結構
1.指名讀課文,其它學生思考:本文寫了三峽的哪些景?(山、夏水、春冬景、秋景)
2.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寫“山”、“水”、“春冬景”、“秋景”特點的詞?
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用簡練的字概括:連、高、峻、奇。
師:山高峽窄,這就是著名的景觀“一線天”。有感情地齊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山的高峻與雄奇。
水:急語速略快,讀出水的雄渾急速。
春冬:趣音色富于變化,讀出山水之美,山水動靜之趣。
秋:凄語調哀婉低沉,突出其凄厲。
情由境生,秋的清幽,猿鳴使人備感傷心。
學生總結出一條,我就趁熱打鐵,讓他們把自己的理解變成聲音。
讀出來,邊思邊讀,加深體會,升華主旨。當然,學生讀不到位的,教師示范,指導學生去休會,尤其是春冬之趣一段,較難)
三、品味語言
多媒體提示:1.從描寫角度:正面與側面動態(tài)與靜態(tài)。從聲、色方面等到多角度品析作者寫山水的高明。
例如寫山的正面: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障 隱天蔽日
側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也可以說從哪個詞或哪一處景能打動你?例如“飛漱”飛流沖刷,具有動態(tài)美。
小結:三峽四季之景,了解如此全面,描寫卻又如此細膩,可見酈道元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才給我們留下一個1500年前美麗而又神奇的三峽。讓我們和酈道元一樣懷著一顆愛國之心,陶醉在祖國河山的美之中。
四、拓展:多媒體:讓學生們下課到網上了解“三峽懸棺”“三峽工程”和“今日三峽的景色”等內容,把課堂的余趣延伸到課外。
教學反思:
一、朗讀
朗讀是易于記住字形和字音,默讀易于理解,記住字的義,讀的多了,一些經典的散文、詩歌、片斷也會背了。每拿到一篇課文,我總會先大聲朗讀幾遍,每次上語文課我都會或多或少讀上一段;我的學生都很喜歡朗讀,也能大聲大膽地朗讀。讀是有魅力的,或充滿感情,或清晰流利,或有激情和震撼力,讀得多了,即使最枯燥的議論文和說明文,也能讓最調皮的學生常常目不轉睛的陶醉于我的朗讀中。
我在語文課上讀的特別多,我特別講究讀出韻味,我常常設計出不同形式的.讀、設計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嘗試讀不同風格的作品,讀幫助我提高了文素養(yǎng),也使我在語文課上牢牢的抓住了學生的眼、口、心。
二、研究作者和時代背景
語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人文人文,文亦離不開人,畢竟是人的文吧!很多作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他們的故事和經歷本身人格的感召,可獲得精神的升華。借助作者的資料和時代背景來解讀文本,我在《聽潮》,《右溪記》,《小石潭記》,《故鄉(xiāng)》等課文中得到成功的嘗試,學生對主旨的理解更深刻,古人高尚的人格慢慢滲入到他們的靈魂中,“知世論人”,“知人論文”這種解讀文本的方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使他們對文學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有了正確的方向。
三、課上生成的一個問題
“自三峽七百里中”
“其間千二百里”如何翻譯?
課文注釋3告訴我們,古代“里”這個單位比現在的“公里”和“里”小得多!白匀龒{七百里”其實相當于現在的兩百公里左右。我們是按現在的“里”或“公里”來翻譯,還是按古代的“里”的單位來翻譯呢?
有的同學認為要換算,也有的同學認為不換算,在全文翻譯結尾做一個注釋就可以了。例注1:當時的七百里,相當于現在的兩百公里左右。
本來,我是贊同翻譯時,換算成現在“里”的單位的。聽學生做注釋一說,覺得妙極,真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呀!
《三峽》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用簡潔語言描繪景物特征
3、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自修階段)
[1]熟讀課文,讀準字音。
嶂隱蔽晨曦襄上溯御湍揣喘潭漱口峻竣浚駿茂盛元旦山澗屬引凄涼衣裳巫峽重疊疾風鳴叫朝
[2]查找資料,解釋詞句。
略無闕處疊嶂:重疊的山峰。自非:假如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陽光。襄:上。
陵:山丘。沿:順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絕:阻隔不通(斷)。哀轉久絕:消失;颍河袝r。
宣:宣布君主的詔諭。朝zhao:早晨。暮:晚上。雖:即使。奔:代快馬。御:駕。疾:快。
回清倒影: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飛漱:飛流沖刷。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茂。
。ㄇ宄;欣欣向榮;峻峭,山高而陡;茂盛。)良多:很多。旦:早晨。林寒澗肅:寒靜,
夾在兩山之間的水溝,肅穆。(寒峭:形容冷氣逼人)嘯:拉長聲音叫。屬引:連續(xù)不斷。
[3]試直譯全文。
參考譯文: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山連山,簡直沒有空缺中斷的地方。層層重疊的巖石和山峰,遮天蔽日,假如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丘,順流逆流都阻隔不通。有時帝王的命令緊急宣布,早晨從白帝城出發(fā),晚上到達江陵,兩地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快馬,駕著輕風,也不如這樣快。
春冬季節(jié),就是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深潭,清波回旋,物影倒映,高峻的山峰上長著許多奇特的柏樹,懸泉和瀑布,飛流沖刷在山巖之間,山高水清,樹木繁茂,確有很多趣味。
每當初晴時分,霜后清晨,林間寒峭,山澗肅穆,常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叫,連續(xù)不斷,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最長,猿叫三聲使人淚濕衣裳!
[4]或許你還不能自己把文章字字句句翻譯準確,但相信你一定已經在熟讀全文的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字詞的理解想象到了各段文字所描述的三峽風光,不妨把你頭腦中的三峽用一段文字描述出來。也可完成課后練習一。
課上導學(自助、自新階段)
[1]簡介作品,導入課文
《三峽》選自《》,作者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人,我國著名的____________家。
《水經》是記述我國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書。
課文節(jié)選的部分著重寫了三峽的山勢及四時的景色,文句簡潔,意境優(yōu)美,是《水經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2]學生問答,教師解惑,了解內容。
1、齊聲朗讀,師生問答,檢查有注釋和學過字詞的掌握情況。
2、逐段朗讀,學生提問,學生答疑,對學生有疑惑之處進行引導明確。
3、指名逐句直譯全文。(看誰譯得正確而且流暢)
4、自選段落,速背比賽,(看誰背得多)
[3]梳理層次,想象情境;
1、 分別用一個詞或短語概括各段所寫的主要內容。A地形地勢B夏景C春冬景色D秋景
2、作者選取了哪一景物寫三峽的地形地勢的?所選景物有什么特點?表現出三峽的雄偉氣勢。明確:山;連,高。
3、 完成下表。說說你想象中的三峽是什么樣的?(可參照課前預習[4]和課后練習一)
季節(jié) 所選時間 所選景物 景物特點 給人的____________感覺
夏季 水漲之時 長江行舟 洶涌湍急日千里快 奔騰壯觀水勢磅礴
春冬季節(jié) 風平浪靜之時 急流深潭清波物影山巒柏樹泉水瀑布 潔白素湍碧綠綠潭回旋回清倒映倒影極高絕獻奇特怪柏高懸懸泉飛瀉飛漱 水清清澈樹榮繁茂山峻峻峭草茂茂盛如詩如畫清幽宜人明朗閑靜良多趣味
秋季 初晴下霜的早晨 樹林山澗高猿山谷 寒靜肅穆長嘯凄異空寂傳響 悲涼凄清哀涼氣氛令人感傷三聲淚下
[4]討論交流,概括特點
1、 作者在寫作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討論交流。
2、請概括文章描寫景物的特點,寫成一段話。
[參考]作者構思精心,描寫生動。
本文主要寫的是三峽的形勢和景色。先寫高山重疊,表現山勢雄偉,這是全景;后分寫四季景色。作者不循時序,先寫夏季,濃墨于江水暴漲時的湍急,展現長江奔騰的氣勢;再寫春季和冬季,重彩于風平浪靜時水清、樹榮、山峻、草茂的畫境,展現三峽清幽閑靜的山光水色;最后寫秋季,落筆于晴初霜旦之時的林寒澗肅、水少谷空,更添高猿長嘯、屬引凄異,渲染出峽區(qū)寒靜肅穆,哀涼凄清、令人傷感的氣氛。不難看出作者匠心獨運,四時之景,各具特色,循環(huán)變幻,奇景迭出,為我們勾畫出一幅奇麗多彩的三峽山水圖。
具體描寫手法多樣,形象生動。開頭大筆勾勒全景:山連,高到“略無缺處”;山高,高到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不見曦月”。這是三峽獨有的自然景觀,描寫十分形象。寫夏季江水之奔騰咆哮,放棄直接描寫,而是虛擬一葉扁舟,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寫路遠、時短、行速襯托水流的洶涌與湍急。寫春冬之清幽宜人、良多趣味,一連排出八個極富特色的山水景象,烘托出清榮峻茂的優(yōu)美境界,讓人應接不暇,如臨其境。寫秋景,作者先概括一般特征:林寒澗肅;然后緊緊抓住最具特色的“猿嘯”極力加以渲染: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這不僅讓人看到三峽凄清的景色,還讓人聽到凄異哀轉的猿叫,勾起人們的悲秋之感。最后引用漁歌襯托三峽深秋的清幽寂靜。
酈道元地理學家的'目光探尋自然,以文學家的心靈感受自然。因此,他筆下的山川草木不只有美的形色,而且?guī)е鴰追朱`氣。他筆下的三峽就像一位魁偉的男子,有盛夏的熱情奔放,春冬的俊逸和閑遠,秋日的憂傷和嘯嘆,整個形象豐滿而多情。
[5]積累描繪山光水色的詞語
1、 本文語言極為精致洗練,請將下列詞語積累到自己的資料本上。
重巖疊嶂回清倒影素湍綠潭懸泉瀑布林寒澗肅高猿長嘯空谷傳響
2、 簡單說說它們的意思和使用環(huán)境。(看誰釋得準、好)
課后鞏固(自立、自給)
[1]課后作業(yè):自由寫作訓練,可任選一題來做。
1、 選一個季節(jié)描寫三峽風光,整理到作業(yè)本上。
2、 近不用上課,你一定常出去游玩,請將你看到的自然美景描寫出來。
[2]反饋練習:
1、解釋加點詞的意義(10分)。良多趣味晴初霜旦
略無缺處屬引凄異哀轉久絕絕多生怪柏沿溯阻絕
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屠自后斷其股
2、翻譯句子(2分)。雖乘奔御風不以及也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3、 回答下面的問題。(13分)
(1)《三峽》中描寫兩岸懸崖陡峭雄偉險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峽》中從側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雖乘奔御風不以及也”和“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分別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修辭方法。
。4)《三峽》一文引用漁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三峽》一文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
(6)本文語言精致、洗練,用語俏麗、貼切。請選取文中一處做簡要分析。(3分)
示例:描寫三峽春冬一段中,因為潭水澄碧,深沉寧靜,故以“綠”字飾“潭”。
《三峽》教案 篇6
教學本文要達到的課標要求:
1.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文中描寫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動靜結合,情景交融。
教學方法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對文章的朗讀、體味。
教學步驟
。ㄒ唬┱勗拞l(fā),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都很喜歡旅游吧?你都到哪兒旅游過?能不能給大家談一談?
【設計說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入新課。
師:(根據學生發(fā)言情況進行引導)大家小小年紀,游覽過的地方還真不少。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歷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今天我們就來做一次免費的旅游,去欣賞一下長江三峽的美麗風光,好嗎?
。ǘ┎シ拧度龒{風光》光盤
師:自古以來,三峽以其壯麗的風光激發(fā)了眾多文人的靈感,留下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篇,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有關的詩文呢?
【設計說明】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生參與補充,增加學生的語文積累。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位北魏時期的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筆下的`三峽是怎樣一番景色。
。ㄈ┎シ耪n文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
師:這篇課文雖然短小,但生字比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難,把它讀得自然流暢?遇到困難時,可以在小組內互相請教,也可以和老師交流。
【設計說明】既擺出困難,又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
師:大家剛才自己讀的都不錯,哪些同學能給全班同學讀一讀?
【設計說明】可通過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體會文章精煉的語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ㄋ模⿲W生理解課文內容
1.師:大家通過剛才的朗讀,已經初步體會到了作者筆下描述的三峽的美,下面,我想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文中的內容,為游客編一篇介紹三峽風光的導游詞,看哪一組同學編得最好。對文中詞句理解有障礙的小組,可以請其他組幫助,也可以與老師交流。
【設計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旨在將比較枯燥的文言文翻譯生動化,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以小組為單位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可視學生提問情況幫助學生解決重點和難點詞句。如:“雖”、“屬”、“兩岸連山,略無闋處”、“清榮峻茂”等。
2.各小組展示所編的導游詞,教師視情況進行評點,學生推選出最佳小組。
3.分析體會文章寫景特點
提問:大家剛才在寫導游詞的過程中,是否注意到了這篇文章的寫景有什么特點?哪些句子是你認為寫得最美的?能不能給大家分析一下?
。ù谁h(huán)節(jié)的設計在于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寫景順序,如:按照景物先寫山,后寫水;按照季節(jié)由夏——春冬一秋。學生分析詞句時,教師可伺機點撥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等寫作特點)
。ㄎ澹┰俅尾シ拧度龒{風光》光盤
讓學生學習文中的手法描述自己在屏幕上所見到的景色,或談談觀看風光片與讀酈道元的《三峽》的不同感受。
。┎贾米鳂I(yè)
1.寫一段文字描述家鄉(xiāng)的美景或你所游歷過的山川名勝。
2.喜歡繪畫的同學可以根據課文畫一幅三峽風光圖。
【《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教案01-06
三峽的教案05-19
《三峽》教案05-22
《巴東三峽》教案03-07
《三峽之秋》教案02-19
《三峽》教學教案05-19
《三峽之秋》教案02-14
三峽之秋教案02-08
《三峽》優(yōu)秀教案06-25
《三峽》教案優(yōu)秀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