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音樂教案模板集合9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名稱:
手腕花
領域:藝術領域
課程設計的起源:
生活中,小班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動作,學表情,打節(jié)奏。因此,我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能夠大膽表現(xiàn)的空間。在幼兒初步了解民族舞的基礎上,本節(jié)活動就是通過學習維吾爾族舞蹈的簡單手型——手腕花,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欲望。在創(chuàng)編出不同的手位后,鼓勵幼兒大膽表演。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腕花的基本動作。
2、初步學習創(chuàng)編動作,并隨音樂即興表演。
活動準備:光盤、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預想小目標
活動過程與指導
適宜的材料
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讓幼兒初步感知音樂
讓幼兒通過看光盤,了解手腕轉動,激發(fā)幼兒大膽嘗試、表現(xiàn)的欲望。
運用幼兒常見的事物學習手腕花。
一、幼兒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隨音樂一起來吧!”
二、欣賞舞蹈
1、教師獨舞,幼兒欣賞。
教師:“咦,音樂變了,你們看老師在干什么?”
教師隨音樂跳舞,幼兒欣賞并鼓勵幼兒隨音樂自由表演。
2、觀看光盤。
教師:“你們喜歡跳舞嗎?”(喜歡)“你們知道老師跳的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嗎?”“我們中國有許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維吾爾族舞蹈!
在觀看的`過程中提醒
幼兒注意:
。1)小姐姐的手是怎樣動的?
。2)她們的手都在哪里動?
。3)鼓勵幼兒邊看邊模仿。
三、學習手腕花
1、照鏡子
。1)教師:“你們看到小姐姐的手是怎樣動的呀?誰來學一學?”請幼兒做一做
。2)教師:“好像在做什么呀?”“好像照鏡子”
教師和幼兒一起模仿動作并進行個別指導。
“玩具進行曲”音樂
音樂1遍
光盤反復
邊做邊跟隨音樂
預想小目標
活動過程與指導
適宜的材料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手位理解學習手腕花,融入各種小動物的游戲情景,引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拍手以外的動作,在幼兒基本掌握手腕花和小律動的基礎上一起進行表演。
2、創(chuàng)編不同手位。
教師:“我們的小鏡子可以照在哪?”
引導
幼兒相互照各個不同的位置,鼓勵幼兒自由想象,創(chuàng)編。
3、學會新本領
教師:“大家做的都很好,我們來看看孫老師的手像什么呀?”引導幼兒理解像是一朵花開了。
教師:“這就是今天學的新本領—手腕花”
四、創(chuàng)編律動
1.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邊拍手邊做動作。
“噔!噔!小鹿來了!比谌胄÷褂螒蚯榫,引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
鼓勵幼兒根據(jù)音樂分節(jié)想象情景,創(chuàng)編不同動作。(游戲、跳舞、生氣、和好、喝水、吃樹葉等。)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
2.教師:“小朋友們,可以像兩只小鹿,還可以像什么呀?”教師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一起做。
3.教師:“孩子們,我們除了拍手還可以動哪兒呀?”(拍肩、拍腿、跺腳等)“來,我們一起做!
五、教師和幼兒一起跳舞
教師:“小朋友們高興嗎?可是,孫老師聽見小腳在說‘我不高興!’是呀,小手在表演,它也想和小手一起表演呀!小朋友們快起來和我們的小手小腳一起表演吧!”
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自由表演。
本次活動在幼兒表演中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唱出親切、活潑的情緒。
2、通過玩手指游戲和身體動作來熟悉歌曲,培養(yǎng)唱歌的興趣。
3、積極參與活動,學習與同伴進行情感交流。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手指木偶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享受歌唱活動的樂趣。
難點:根據(jù)歌詞和節(jié)奏大膽表現(xiàn)并遷移自己的`情感與人交流。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指木偶,引出課題。
二、玩手指游戲,熟悉歌詞。
1、老師朗誦歌詞并示范用兩個手指分別為兩個朋友做碰指、繞指、彎指關節(jié)活動。
2、 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試著玩手指游戲,教師邊玩邊念歌詞。幼兒熟悉歌詞。
三、幼兒學唱歌曲
1、 教師繼續(xù)出示新的手指木偶,邊玩手指游戲邊范唱。
2、 幼兒自己邊玩游戲邊學唱歌曲。
四、遷移情感,結伴游戲,完整地表現(xiàn)歌曲。
1、幼兒與教師邊玩邊唱。
2、 與同伴兩人玩手指游戲。邊玩邊唱歌。
3、 幼兒自由結伴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體驗快樂的情感。
4、 邀請客人老師邊玩邊唱。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對唱式歌曲樂句的結構特點,以小鈴的連續(xù)演奏表現(xiàn)對唱式樂句;
2、游戲中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不同形象的動物,學會師生對唱;
3、體驗對唱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頭飾(母雞、小雞、貓、狗各一)
樂器:小鈴幼兒人手各一,小鑼、響板、鈴鼓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感受樂曲,理解對唱式樂句結構
1、小鑼和小鈴互相問好
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樂器朋友,在你的小椅子下面,把它請出來,告訴我它是誰?
小鈴是你們的樂器,那我的樂器是誰?(小鑼)
來,讓我的.小鑼向你的小鈴問好吧
師:小 鈴 小 鈴|你 - 好 - |
幼:小 鑼 小 鑼|你 - 好 - |
2、小鑼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過程同上)
3、響板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
4、鈴鼓和小鈴隨樂互相問好
二、欣賞舞蹈,理解對唱式歌曲的主要內(nèi)容
就在我們敲得叮叮鐺鐺的時候,有幾只可愛的小動物偷偷地溜出家門,看著看著就忘記了時間,這可急壞了它們的媽媽,讓我們看看是哪個小“調皮”?
1、說唱中,老師表演幼兒欣賞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舞蹈內(nèi)容
。1)剛才,是誰出來找寶寶的?[雞媽媽]
。2)雞媽媽一邊找寶寶,一邊又是怎么說的?[小雞小雞|在哪里-]
。3)寶寶是怎么回答的?[嘰嘰嘰嘰|在這里-]
3、音樂中,老師第二次表演,幼兒欣賞
三、幼兒扮演小動物,游戲中學會師生對唱
1、小雞在哪里
2、小狗在哪里
3、小貓在哪里
四、小貓坐火車去玩耍
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輪唱的活動,并學習用生動的表情進行演唱。
2、初步學習分角色進行演唱的方法以及學習用輕聲高位進行演唱的方法。
3、感受與同伴輪唱的愉悅情緒。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過程】
1、律動:豬小弟
2、練聲曲:小烏鴉
指導:
A、幫助幼兒感受并使用輕聲高位的方法進行演唱。
B、引導幼兒用連貫和跳躍的不同的'方法進行演唱。
3、歌曲:春天
指導:
A、引導幼兒用連貫的方法演唱第一段、用比較跳躍的方法演唱第二段。
B、提示幼兒用輕聲高位的方法進行演唱。
4、表演輪唱:春天
指導:
A、提示幼兒用生動、愉快的表情進行演唱。
B、幫助幼兒選擇適當?shù)念^飾進行扮演活動。
C、提示幼兒要仔細聆聽同伴的演唱,輪到自己演唱時就要大膽進行演唱。
5、律動:蝴蝶飛
【環(huán)境材料】
柳樹、花、蝴蝶、蜜蜂、小白兔頭飾若干。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隨音樂用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大膽地猜測故事情節(jié),感知食物變化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跟隨音樂探索用身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
難點:自主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認識棉花糖,了解棉花糖的制作過程,故事音樂《棉花糖》、輕音樂一首,語言CD故事《小佳的棉花糖》。
活動過程
小佳的棉花糖
回憶關于棉花糖的經(jīng)驗。
小朋友,你吃過棉花糖嗎?棉花糖是用什么做出來的?是什
么味道的?
你見過會變的棉花糖嗎?
聆聽音樂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小佳在老爺爺那兒買了怎樣的棉花糖?
棉花糖先變成了什么?像什么一樣大?它變得越來越大,又
像什么?
隨風變形的棉花糖
猜測棉花糖在風的作用下產(chǎn)生的變化。
一陣風吹來了,棉花糖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它可能變成了什
么?
棉花糖可能變成了好吃的東西、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動物……
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如果你是小佳的.棉花糖,你會變成什么呢?
聽,風來了,棉花糖變咯!
奇妙有趣的棉花糖
跟隨故事音樂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小佳來買棉花糖咯,棉花糖寶寶們準備好吧!
棉花變成了籃球,變得像汽車一樣大,變得比大樓還要高、還要大……
突然一陣風吹來,棉花糖開始搖搖晃晃了,哇,發(fā)生了奇妙的變化。
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棉花糖的變化。
天空中的棉花糖變成了……
太陽出來了,小佳的棉花糖慢慢地融化了。
拓展故事,重復進行游戲。
我們再做一些不一樣的棉花糖,和風姑娘做游戲吧!想一想,你想變成一個怎樣的棉花糖?
活動延伸
1.將音樂及幼兒涂鴉的棉花糖圖片投放到表演區(qū),吸引幼兒根據(jù)圖片進行自由想象,進行表演游戲。
2.在生活區(qū)投放棉花糖機,指導幼兒自己制作有趣的棉花糖。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樂器——碰鐘
2、能用不同的方式演奏樂器
活動準備:
小碰鐘、碟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課題
教師出示小碰鐘,先敲擊幾下,讓幼兒聽,讓幼兒感受音樂的樂趣;
2、教師拿出光碟,播放光碟
請幼兒觀看圖片,看一看圖中都有些什么?他們都在干些什么?他們都用了些什么東西?
3、請小朋友們模仿一下這里面的動作,所做的動作
4、請小朋友用拍打來敲擊,并有節(jié)奏的讀兒歌
讓小朋友們多動手鍛煉幾次,讓幼兒體會音樂中的節(jié)奏感。
5、教師帶領幼兒一起玩游戲,并能夠通過游戲,感受其中的'樂趣。
游戲規(guī)則:
。1)、小朋友們自由結伴,分別都找到一個好朋友,互相拍手;
。2)、教師播放音樂,讓幼兒仔細的聽,同時能夠有節(jié)奏的和好朋友對手拍掌,在拍掌的過程中,教師先示范,幼兒在第一次游戲的過程中,只需拍手,教師念兒歌,慢慢的等熟練了以后,就請幼兒領讀兒歌,反復的鍛煉,以便加深幼兒的印象。
6、教師小節(jié):針對幼兒所學的加以鞏固。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知道糖能溶化使水變甜,愿意和同伴分享。
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棒棒糖攪拌的動作,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過程
一、甜甜的棒棒糖
1.觀察故事畫面:小兔有根棒棒糖。
2.交流:這是一根怎樣的棒棒糖?
3.甜甜的糖有各種各樣的味道、形狀,我們都喜歡甜甜的`糖,可是多吃會蛀牙。
二、一根棒棒糖
1.邊聽故事,邊看故事畫面。
2.交流:朋友們都想吃棒棒糖,可是只有一根,怎么辦?一根棒棒糖怎樣和許多朋友分著吃?
3.演示:小兔將糖溶化在水中的辦法。
4.交流:糖會溶化在水中嗎?水會有什么變化?
三、快樂的棒棒糖
1.操作:幼兒將棒棒糖放在杯中。
2.模擬:
(1)我是一根棒棒糖(幼兒用肢體動作扮演棒棒糖)。
(2)會攪拌的棒棒糖:
欣賞音樂——棒棒糖是怎樣攪拌的?
動作再現(xiàn)——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棒棒糖的攪拌(有節(jié)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
故事穿插——幼兒多次表現(xiàn)。
四、甜甜的河水
操作品嘗:水變甜了嗎?——嘗嘗我們的水。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小白兔、獅子、大象的主要特征。
2、根據(jù)音樂能用動作表演出相應的動物角色。
3、樂于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三張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今天來了這么多客人老師,我們回過頭向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客人老師說了今天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表現(xiàn)的最棒!今天森林里面也來了三位神密的小客人,他們是誰呢?我們一一看。
二、咱們先請出第一位神密的.小客人:
出示圖片1(小白兔)
師:這是什么?
長長的耳朵是誰來了?
咱們來看看究竟是誰來了?(唱:長長的耳朵,長長的耳朵,誰來了,誰來了?)
引:咱們來看看第二位小客人是誰!
出示圖片2(獅子)
師:蓬蓬的棕發(fā)是誰來了?
咱們來看看究竟是誰來了?
唱:(蓬蓬的棕發(fā),蓬蓬的棕發(fā),誰來了,誰來了?)
引:咱們來看看第三位小客人是誰!
出示:第3張圖片(大象)
師:長長的鼻子是誰來了?
唱:(長長的鼻子,長長的鼻子,誰來了,誰來了?)
咱們來看看究竟是不是在大象呢?
三、今天小白兔、大獅子、(教案來源:)大象給我們帶來了一段好看的舞蹈,我們一起來仔細的看一看。
。ㄟ吙蠢蠋熯呑鰟幼鳎
師:你們想不想學一學?
師: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學一學。
獅子是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學一學。
大象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一起學一學。
。ㄖ笇в變号懦梢豢v隊,師生一起學習小動物走路)
四、咱們聽著音樂一起學一學。
五、師:王老師、孔老師也想學一學他們的樣子,我們一一看老師怎么做。
師:小朋友想做不想?
我們也來學一學。分角色游戲。
結束語:今天小朋友玩的開心嗎?我們一起進教師的小朋友一起玩吧!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和表現(xiàn)歌曲風趣、活潑的情緒,體驗與同伴表演快樂。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茶壺紙質教具,音樂、小茶杯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2、對,是小茶壺,這還是一只會唱歌的小茶壺,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ㄔu:3~6歲的幼兒有意注意保持的時間較短暫,因此活動的開始部分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具體的學習內(nèi)容、明了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的推動活動的開展。)
二、感受歌曲,熟悉歌詞
。ㄒ唬┓冻枨谝槐椤
你聽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ǘ┓冻枨诙⑷。
聽一聽歌曲里的小茶壺它長什么樣?(用動作模仿小茶壺的樣子)
(三)范唱歌曲第四遍 歌曲中的小茶壺在說什么?
(評:幼兒要想學會歌曲,必須理解歌詞,熟悉旋律,教師的范唱是最好的引導。通過多遍的范唱呈現(xiàn)給幼兒的是一種完整的印象,讓幼兒逐步加深對歌曲的理解,熟悉歌詞,不同側重的提問使幼兒更專注于傾聽教師的范唱,對歌曲的難點部分,則通過形體動作表現(xiàn)的方式,既增加了幼兒表現(xiàn)的機會,又加深對歌詞的內(nèi)化。在多次的范唱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運用自己的眼神、動作、語調等具有感染力的演唱調動幼兒的興趣,帶動幼兒的情緒,使孩子產(chǎn)生積極學習歌曲的愿望。)
三、學唱歌曲,游戲激趣
1、幼兒集體學唱歌曲2遍。
2、幼兒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3、扮演角色表演唱。(師幼互動、幼幼互動)
(評:學唱歌曲反復單調,小班幼兒容易疲勞,于是針對歌曲動作性強的特點,可以在歌曲演唱的過程中配以簡單形象的動作,孩子們邊說歌詞邊表演,來調動教學氣氛,加快學習歌曲的速度。而游戲環(huán)節(jié)則使得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達到另一高潮,讓幼兒不僅自主演唱而且通過自身的形體動作能大膽表達表現(xiàn)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反思:
作為一個日常的集體歌唱教學,本活動我在多次參與工作室歌唱教學,觀摩名師的課堂實踐后,對名師歌唱教學模式進行了模仿與嘗試。主要通過導入激趣—感受理解—學唱鞏固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實施本次教學。
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思路還是比較清晰,過渡比較自然。整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符合小班幼兒學習的特點,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首先感受環(huán)節(jié),教師安排的傾聽欣賞歌曲都是在無伴奏的情況下,注重培養(yǎng)幼兒欣賞音樂的習慣和喜愛音樂的情感。通過教師的表演以及茶壺圖片的展示,抓住茶壺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嘗試用動作表示“小茶壺”。為之后的`表演環(huán)節(jié)奠定基礎,同時也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學唱歌曲及表演環(huán)節(jié)中,我把學習歌曲與動作表演進行了整合,給予孩子比較自由的表現(xiàn)空間,幼兒在學唱歌曲的同時,進行了肢體的模仿。因為孩子們是好動的,而通過肢體模仿也是讓孩子理解記憶歌詞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時,也解決了動作表演,可謂一舉兩得。最后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游戲快樂。先是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扮演茶壺和茶杯,然后是個別幼兒與其他幼兒分角色扮演,最后讓幼兒自己找伙伴兩兩合作分演角色。這一系列的表演歌曲中,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參與演唱表演,盡情體驗活動的樂趣。
但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幼兒小班的孩子在互動表演的時候,往往只記得表演而忘了演唱歌曲,我想是否可以在的活動中,先從獨立的個體表演出發(fā),再延伸到與他人的合作上,也許效果會更好些。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4-19
小班音樂教案05-20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10
小班音樂教案01-29
小班傘音樂教案05-21
小班音樂教案模板05-17
實用小班音樂教案04-25
小班音樂下雨教案02-23
小班音樂《汽車》教案02-22
小班音樂夏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