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推薦度:
-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4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薄⒎e累文言詞語。
。病⒁龑(dǎo)學生辨析文中出現(xiàn)的常用詞語。
。、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shù)及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課文
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睔v代君主成就一番霸業(yè),身邊沒有幾位敢出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臣的是否賢明,二看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shù),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zhàn)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ò鍟簶祟};附帶簡單介紹劉向及《戰(zhàn)國策》的文字常識)
二、檢查預(yù)習
。、為正音。
。、為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正音:(幻燈片)
昳(yì)朝服(zhāo)衣冠(guān)孰(shú) 弗如(fú)間進(jiàn)期年(jī)
三、學生朗讀全文,糾正斷句錯誤的地方,如“今齊地方千里”
四、重點詞語釋義(幻燈片)
修八尺有余
熟視之
旦日
明日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入朝見威王
臣誠知不如徐公
今齊地方千里
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后聞
寡人之耳者
五、完成課后練習二,完成常用文言詞語
“質(zhì)”“及”“甚”“少”“異”“為”的辨析。
六、再讀全文
七、品味賞析
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于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lǐng)悟所含哲理。
通過以下問題引導(dǎo)學生品味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shù)。
。薄⑧u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lián)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么?
。、妻、妾、客是如何回答鄒忌的,有何不同?為什么?
。场⒚鎸ζ、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贊美,鄒忌的態(tài)度如何?
。础⑧u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5、諷諫的結(jié)果如何?
以上問題由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稍加點拔即可。
附板書:
鄒忌 齊王
妻──(私)──宮婦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內(nèi)
家事──類比──國事
八、再讀課文。引導(dǎo)學生思考討論
。、發(fā)放臧克家的《納諫與止謗》這篇讀后感,學生快速閱讀之后,引發(fā)學生討論:鄒忌與齊威王的故事千載而下令人景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請同學們想想,我們今天的干部對上級領(lǐng)導(dǎo)如果都像鄒忌那樣,委婉諷諫,我們的群眾都像鄒忌那樣對自己的上司,對自己尊敬的長者,對自己的同事、親朋好友提出批評意見,你是贊成還是反對?你認為這是社會進步還是倒退?
接下來的時間留給學生討論,教師加以引導(dǎo)啟發(fā)。
。、請同學們思考,古人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文章的'從同的角度切入可以得到不同的觀點。
如:“良藥爽口更利于行”“貴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善于接受批評”“不能由已之好惡左右作出正確的判斷”“要講真話”“講真話難。
九、奇異的“三”構(gòu)
本文的結(jié)構(gòu)層次從頭到尾一直用三層排比的手法來寫。妻、妾、客是三層;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層;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nèi)的百姓是三層;上、中、下賞賜是三層;令初下、數(shù)月之后、期年之后是三層;鄒忌早上、旦日、明日是三層;鄒忌的思想轉(zhuǎn)變也是三層:自以為不如、有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全部事態(tài)的發(fā)展也是三層:鄒忌諷諫、齊王納諫、諸侯入朝。
十、發(fā)放課后練習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戰(zhàn)國策》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4、理解文中設(shè)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ǘ┻^程與方法
1、用自學、質(zhì)疑、答疑和討論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學習課文,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已的見解.
2、引導(dǎo)學生在反復(fù)朗讀中加深對文章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lǐng)悟.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要有勤于思考和自知之明的精神.
2、認識除蔽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ㄒ唬┲攸c:掌握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
。ǘ╇y點:體會鄒忌勸諫的技巧。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dǎo)入新課
中國歷史上不乏忠臣進諫的故事,但他們的命運都各不相同:比干勸商紂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蹇叔勸諫秦穆公不要出兵伐鄭而被嘲諷羞辱,屈原勸諫楚懷王連齊抗秦而被放逐,伍子胥勸諫吳王夫差除掉勾踐而身為戮沒,但鄒忌勸諫齊威王卻收到成效。這是什么原因呢?讓我們從今天要學習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整體把握
1、簡介《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等,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zhàn)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zhàn)國策》,全書共33篇。至于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zhàn)國策》主要記述戰(zhàn)國時代策士們的言行和主張。其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善于運用一些諷喻性的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等!稇(zhàn)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簡介鄒忌
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3、簡介齊威王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王,據(jù)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為淫樂,不理政事。后來聽從謀臣的勸諫,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4、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掌握字音及節(jié)奏。
[疑難字音]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間(jiàn)進朝(cháo)于齊
。2)學生自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句,翻譯課文。
以四人學習小組為單位,共同探討翻譯中的疑難問題,教師巡視,答疑解惑。收集共性問題以供全班討論交流。
。3)檢測學習效果,開展文言知識競賽。
將全班同學分為A、B兩組,每組底分為100分,錯1題扣10分,每組單數(shù)題由A組代表完成,雙數(shù)題由B組代表完成,教師及時公布正確答案。
。ㄕn件顯示以下各題,顯示一題完成一題)(附參考答案)
▲說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詞義。
、俳颀R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處所
、趯m婦左右古義:國君旁邊的近臣
今義:表方位
、勖魅眨旃珌砉帕x:第二天
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苄薨顺哂杏喙帕x:長,高
今義:修理
、菟轿乙补帕x:偏愛
今義:自私
⑥鄒忌諷齊王納諫古義:委婉規(guī)勸
今義:諷刺
▲解釋加點詞的意義,注意詞類活用現(xiàn)象。
①朝服衣冠:名詞用作動詞,穿戴。
、谌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名詞用作狀語,當面。
、畚崞拗牢艺撸阂鈩佑梅,“認為……美”。
、艹贾匏匠迹好~用作動詞,偏愛。
⑤聞寡人之耳者:使動用法,“使……聽到”。
▲判斷一詞多義。
①朝于是入朝見威王:朝廷
朝服衣冠:早晨
、谑胛遗c城北徐公孰美:代詞,誰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同“熟”,仔細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鄒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谑胍曋,自以為不如:“孰”通“熟”,仔細
。4)根據(jù)兩組答題情況,師生共同評議,評出優(yōu)勝組,予以表揚。
。5)全班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句讀,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三、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研讀第一段
(1)[學生活動]課本劇表演:學生分別扮演鄒忌、妻、妾、客、徐公,請一位學生做旁白。
。2)思考:①他們表演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谄、妾、客在表述及語氣上有何細微不同,可否找出?
、蹫楹纹蕖㈡、客都夸鄒忌好看?
、茑u忌從這些回答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葸@一段與諷齊王有什么關(guān)系?
。3)[學生活動]四人學習小組討論,選派代表全班交流討論結(jié)果。
(4)教師點撥。
。5)指導(dǎo)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朗讀指導(dǎo):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后的自得又不自信之心理。
妻之答,要讀出濃濃的愛戀之情;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情;客之答,要讀出其阿諛奉承之情。
。6)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共同評價,全班齊讀。
。7)小結(jié)本段。
2、研讀第二段
鄒忌與徐公比美的事情為諷齊王納諫埋下了伏筆,鄒忌比美的事與我們所要講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究竟有何關(guān)系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段。
(1)思考:鄒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于他,那么齊王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呢?
。2)學生討論探究,交流探究結(jié)果。
。3)教師點撥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妾畏我→鄒忌受蒙蔽→朝廷之臣畏王→齊王也受蒙蔽
客求我四境之內(nèi)求王
這種推理方法叫類比推理,這種設(shè)置或借用一個寓言、故事或自然現(xiàn)象來說明一個抽象道理的方法叫做“設(shè)喻說理”。
。4)有感情地朗讀,在誦讀中體會類比推理、設(shè)喻說理的妙處。
[提示]本段是鄒忌用現(xiàn)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jié)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
四、課堂討論,拓寬延伸
1、前面我們說過,鄒忌勸諫齊威王收到成效。讀完全文,請你談?wù),鄒忌勸諫成功有哪些原因。
2、進諫難,納諫也難。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簡述理由。
五、板書提示,指導(dǎo)背誦
妻→私
三問三答妾→畏→鄒忌受蒙蔽
客→求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三比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類比推理齊王也受蒙蔽
客求我→四境之內(nèi)求王
家事設(shè)喻說理國事
六、布置練習,課堂檢測
1、辨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見課本P176第二題)
2、比較鄒忌三問和妻、妾、客三答句式及語氣的不同之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篇3
[開場白]
話說戰(zhàn)國時期諸侯林立,爾虞我詐,一批某臣策士周旋其間, 因勢據(jù)時為國君出奇策異智,轉(zhuǎn)危為安,運亡為存 鄒忌便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九課《鄒忌諷齊王納諫》。
[檢查作業(yè) ]
一.首先,讓我們來檢查一下預(yù)習作業(yè)
1:大聲朗讀課文三遍,疏通文章的 字,詞,句。大家給老師推薦一位嗓門較大的同學,請他為我們讀一下課文,(同學推薦,朗讀課文)
讀得不錯,聲音洪亮,語句流暢,看來是有備而來,但在某些字的讀音上還稍欠準確,其他同學能否幫他更正?(謗,bang讀第四聲;燕,yan讀第一聲)
二.很好,更正得既完整又準確。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幾組需要特別注意的字,詞,句的練習,檢驗一下自己課前預(yù)習得怎么樣(預(yù)習2):
朝服衣冠,窺鏡_______________
于是入朝見威王_______________
能謗譏于市朝_______________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________________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___________________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____
燕王私握臣手曰__________________
已令人持璧歸,間至趙矣_______________
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_______________
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_______________
上述這樣同一個字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其解釋不同,通常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一詞多義現(xiàn)象。)
翻譯以下各句,特別注意黑體的詞與劃線處的譯法。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孰與一詞在《廉》中已經(jīng)學過,溫故而知新)
2.忌不自信
3.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6.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7.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交流體會]
相信通過預(yù)習,我們對這篇文章一定有自己的體會,下面給大家?guī)追昼姇r間4
人一組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后自由發(fā)言。(2位同學進行了闡述)
[小結(jié)與引導(dǎo)]
剛才我們的同學各抒己見,有理有據(jù),談出了自己的想法,由于時間關(guān)系,還有一些沒有機會發(fā)言的同學,我們課后還有時間。一篇好的文章,能給人一多方面的啟示與感受,那么,老師有一個問題,提出來與大家商討:本書的編者將這篇文章放在第二單元,而不是高二,高三,同樣也沒作為課外讀物,我想并不是很隨意的,你們同意嗎?(深思片刻后點頭)
好,那么你們想想編者究竟要讓我們從這篇文章中學會什么?(互相討論,在座位上發(fā)言,大部分同學都能在短時間內(nèi)得出答案,讓我們學會品味語言)
非常正確,把書翻到單元主旨(打幻燈):
品味語言,除了要理解詞語的含義,體會它們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外,還要重
視句子的品味.句子是語言的`使用單位,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理解句子,
才能進而理解篇章的含義。
品味句子,對于看似平常但含義豐富的句子,要作深入的理解和辨析,要細
心體會它們所具有的表現(xiàn)力。
[示范閱讀]
史老師先來體會,把我在這方面對這篇文章感觸最深的部分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感受一番: 有感于鄒忌的三問
三問,鄒忌問了哪三個人,他們的回答分別是什么?
(問妻: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問妾:吾孰與徐公美?
問客:吾與徐公孰美?)
可千萬別小看這三問,先來體會
第一問:鄒忌修八尺有余,形貌軼麗-------修引申為身高;
1,八尺請問有多高?
(同學可互相討論)
八尺:1尺=10寸,但古代的尺寸比現(xiàn)代短(古代尺寸小),
1尺=7寸;1寸 ≈1.33厘米
所以,八尺=1.86米左右
形貌軼麗指容貌與體形光艷照人。由此可知鄒忌是個美男子
2,朝服衣冠,窺鏡。
試問一位相貌堂堂,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早晨起床,對著鏡子一照,問他的妻子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心里應(yīng)該是對自己的美貌充滿信心,并且并不用妻子回答便知道結(jié)果。
所以,這第一問的語氣應(yīng)充滿自信,沾沾自喜的。(模仿)
第二問: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
對自己的美貌略有懷疑,因此問此句的時候,應(yīng)帶有疑慮,并且急于知
道結(jié)果,另外,考慮到所問的對象是小妾,
因此,語氣是:嚴肅,疑慮,急切。(模仿)
第三問: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
設(shè)想一下當時的情景。客,外人,看問題可能更客觀,但問這樣的問題
似乎又不好意思,因此,即使問,也是試探著小聲問到。(模仿)
這三問,看似平常,普通,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我和徐公比誰美,但由于問的對象不同,問的背景情況不同,因此問的語氣與神態(tài)都會不同,細細品位這些語言,人物的形象更鮮明,能幫助我們進一步掌握文章。
老師就體會到這里,接下來,請同學們四個人一組,討論一下,文章中還有那些語言可供我們品味的。(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參與,時間10-15分鐘,按情況而定)
分別請同學發(fā)言:
學生1:既然剛才說的是三問,那么我來說三答
妻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妻,就像媽媽一樣,有哪個母親不喜歡自己的孩子的,即使孩子是最丑的,她也會說他是最好
看的。和丈夫待的時間長了,會有一種關(guān)愛。(或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妾,回答時自然要有所顧忌,否則的話可能會失寵,所以直接就用反問的語句加強肯定語氣。
客,他是有事拜訪,有求于鄒忌,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所以回答總得讓對方滿意,其實客人
是能分辨誰更美的,從他的否定句的語氣中能體會到這一點。
所以,這三句話的意思也是一樣的,但由于身份不同,想法不同,因此他們的回答,語氣與神
態(tài)也就有差別。(言為心聲)
老師:這位同學分析的很有道理,并且能運用日常生活的點滴體會進行論證,有理有據(jù)。為了進一
步體會人物的不同心理,不妨四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下,品味品味這些看似平常的語句所
體現(xiàn)出的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
學生四人一組投入朗讀
請四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老師讀旁白。
學生2:文章中除了一些看似平常的語句值得品味外,鄒忌進諫的話語同樣是非常值得細細品味
的。2句整句3個對照
鄒 忌 齊 王
妻------ ( )------宮婦左右
妾------ ( )------朝廷之臣
客------ ( )-- ---四境之內(nèi)
老師:好在什么地方?
學生2:一一對照。都是由于私,畏,有求。
老師:這些原因?qū)е碌淖罱K結(jié)果是什么?
學生2:受蒙蔽。
老師:很好。其實像這樣由此及彼,由私事推而諫國事,由小及大的設(shè)喻令齊王廣開言路,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方法,我們稱為
學生齊聲回答:諷
老師:書本上對諷字的解釋是什么?讀出聲來,
學生:用暗示,比喻等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
老師:很好。其實歷史上還有許多進諫的方式,我們對此了解有多少?(請同學交流)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認識齊威王納諫除蔽的積極意義;
。、了解諷諫(諷喻)的方法;
。场W習對話技巧和詳略安排;
。、掌握文學常識和文言知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設(shè)計】
自學輔導(dǎo)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定向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給領(lǐng)導(dǎo)提意見,古往今來,都要冒很大的風險。歷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屢次給領(lǐng)導(dǎo)提了意見,而且屢次被領(lǐng)導(dǎo)賞識,建議得以實施,又產(chǎn)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歷史上傳為美談。鄒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戰(zhàn)國時齊國的謀臣,曾萬事恒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謀善諫。一次,威王彈琴,鄒忌進門就說琴彈得好。威王認為他未仔細聽,是在說謊。鄒忌說,琴聲寬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輔,舒緩像政令,諧調(diào)暢適像四時。威王聽了,知道他在說治理國家的道理,極為贊賞,就拜他為相。課文所講的是在這之后的另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讀查疑
。薄⑦\用工具書,默讀課文,疏通文意;
2、齊讀課文,然后復(fù)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场⑼瓿烧n后練習一、二。
三、討論釋疑
。薄R讀段一:比美離題否?有何作用?
《古文觀止》有評語: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勘察,正欲于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謅君蔽,興亡關(guān)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評得好。
。病⒍我恢械娜龁柸饘懛ㄉ嫌泻巫兓?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了人物間的什么關(guān)系)?
提示:內(nèi)容都是說鄒忌的`美,語言只有一兩個字變化,卻反映了對話人物間的關(guān)系親疏遠近的不同。
板書:
妻→私:偏愛贊揚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齊讀段二)私事、國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諷諫?
。、(齊讀段三、四)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確實受了蒙蔽?(諷諫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為之的嗎?何以見得?)
三、延伸遷移
(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王之蔽甚矣一句,為何點到了卻不深說?
提示:善揣摩國君的心理。對于聰明有為的國君,不要說多余的話。
。、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內(nèi)容?
提示:哪些意見,如何來朝。
。、這個故事于今有何積極意義?
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勸諫、發(fā)揚民主、傾聽民聲等等。
。础⑷绾慰创稇(zhàn)國策》?
提示:由于《占國策》主要是記載戰(zhàn)國時代策士們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夸大了策士的作用。
【教案點評】
本文是一篇課內(nèi)自讀課文,語言較淺顯,可使學生讀讀、議議、通過自學達到教學目的。課前教師曾讓幾個學生粗讀課文,通過了解,學生對本文意思能夠基本了解,只有個別字詞難以確定其意義和用法,而對文章的思想意義和說理方法均未及考慮。據(jù)此,自學指導(dǎo)的重點可定為對文章的思想意義和說理方法的引導(dǎo)上,兼及重點字句的疏通。
同時,本文篇幅不長而語美理嚴,可通過多次朗讀,體會本文設(shè)喻的說理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9-21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6-16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02-26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精】02-02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15篇03-13
【精選】《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四篇05-05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三篇05-07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五篇04-12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案四篇04-08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