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05-26 05:38:5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教案模板錦集九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51~54頁主題圖、例1、例2及課堂活動第1~3題,練習十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學難點:

        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準備:

        木條制作的長方形和三角形、不條、三角板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1.請兩位學生到黑板前學交警指揮交通車時的各種動作姿勢。

        2.指名兩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剛才所觀察交警的手與手、手與身軀構成的角。

        3.指名學生將角的兩邊上取兩點,再將兩點連接起來得到第三條線段,并說出是一個什么圖形?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形狀是三角形的物體,讓學生觀察后,你想探索三角形的哪些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

        板書:意義、特征、特性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三角形的.意義

        1.學生用小棒任意擺出一個三角形。

        教師出示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圖形:

       。1)(2)(3)

        學生討論三個圖形,是不是都是三角形?為什么?

        剛才大家在判斷上述三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時,都注意到三條線段,圍成等這些重要條件(板書:三條段、圍成),誰能說說什么是三角形嗎?(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2.練習

        (1)舉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三角形。

       。2)判斷下列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并說明理由。

       。1)(2)(3)(4)(5)

       。ǘ┨剿魅切蔚奶卣

        (1)雖然三角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誰能說說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分組討論)

       。2)小組指定代表說說討論的結果。

        板書:邊——3條

        角——3個

        頂點——3個

       。3)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三角形的特征。

        學生閱讀教材上的內容。

        多媒體出示三角形,讓學生指出三角形的邊、角、頂點。

       。4)學生指出三角板上的邊、角、頂點。

        (三)探索三角形的特性

        多媒體出示電線桿、自行車、貨柜架等實物圖,讓學生指出其中的三角形。

        提問:為什么這些部位要做成三角形?(分組討論后,指定學生回答)

        學生操作:用木條釘成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然后用力拉、推,讓學生觀察,大家會發(fā)現什么?

        這說明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穩(wěn)定性)

        舉出生活中見到哪些物體的哪些部位是做成三角形的。

        三、練習。

        1.任意畫一個三角形。

        2.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不同的三角形。

        3.折一折:把一張紙對角對折,能數出幾個三角形?再對角對折,又能數出幾個三角形呢?

        4.說說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三角形的特性?

        四、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探討了三角形的哪些問題?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特性

        意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三角形。

        特征:邊——3條

        角——3個

        頂點——3個

        特性:穩(wěn)定性。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給小明過生日這個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性趣.

        2.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體會減法的含義,理解得數是零的減法算式.

        3.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減法得數是零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chuàng)造情境

       。ㄒ唬┏鍪緢D片:生日圖1

        教師談話: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給他過生日來了,小明不僅準備了生日蛋糕,還準備了小朋友們愛吃的東西.他知道小朋友們最愛吃的'是魚,于是,他就去河里釣了一兜魚,(出示圖片:生日圖2)回到家中,把魚倒進了盆里.(出示圖片:生日圖3).

        二、活動二:觀察思考學習新知識

       。ㄒ唬┙處熖釂枺赫埻瑢W們仔細觀察畫面,你們猜想到什么?

        (二)根據盆里魚的條數和小貓吃的魚,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看哪個組列的算式多,并說一說每個算式的意思.

       。ㄈ┬〗Y:我們通過猜想畫面的意思列出了這么多的算式,那么這些算式都是減法算式,利用減法我們解決了還剩下多少的問題,這充分體現了你們善于思考問題的結果.

       。ㄋ模┙處煟好恳唤M同學都有-=0這個算式,這個算式表示盆里沒有一條魚了.這時,小明又急又氣,只好讓爸爸、媽媽到超市再買幾條魚.(出示圖片:生日圖4)

       。ㄎ澹┙處熣勗挘哼@時小明和小朋友們下樓做游戲去了.(出示圖片:套圈圖)

       。ǔ鍪緢D片:吹泡泡)

        教師:請同學們觀察他們在做什么游戲?在這些游戲中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教師:我們在玩游戲中也學到了一些數學知識,可見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活動三:結合實際鞏固啟發(fā)思維

        (一)小朋友們正玩的高興的時候,這時爸爸媽媽把美味餐準備好了,招呼小朋友們上樓吃飯.

        (二)老師:我們?yōu)樾∶鞒皇咨湛鞓犯璋桑。ǔ鍪緢D片:數學故事)

        從這幅畫面中你發(fā)現了什么問題?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四、本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高興!你們一樣高興,因為通過給小明過生日,我們學到了數學知識,而且能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緊密結合學生熟悉實際生活的特點,大膽構思,重新創(chuàng)設課件。創(chuàng)設了給小明過生日生活情節(jié),巧妙地將小貓吃魚這個課題加入這一情節(jié)中,從而形成了這一完整的數學故事情境。讓學生通過這個情境,體會減法的意義,理解得數是零的減法算式的實際意義。教學時采取緊密結合畫面,讓學生觀察、猜想、推理、探索的方法,并采用小組合作、集體交流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從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的。

        探究活動

        雞毛信

        游戲目的

        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競爭意識及集體觀念.

        游戲材料

        45封雞毛信.

        制作方法

        在45張硬紙卡片上分別寫上5以內所有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并在左邊畫片雞毛.

        游戲過程

        1.將雞毛信平均分發(fā)給參加游戲的學生.

        2.出示六個信箱,英文字母為信箱代號.

        3.學生按要求投送信件:

       。1)把得數是5的信投入A;

       。2)把得數是4的信投入B;

       。3)把得數是3的信投入C;

       。4)把得數是2的信投入D;

       。5)把得數是1的信投入E;

       。6)把得數是0的信投入F.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熟練的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的整十數加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比100多1的數是99。 ( )

        53和35一樣大。 ( )

        97前面的數是98,后面的數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鄰的數是71和72。 ( )

        從61到73中間有12個數。 ( )

        一個數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51。 ( )

        78個是由7個一和8個十組成的。 ( )

        39和41的中間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創(chuàng)設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愿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出示主題圖)小猴是個“數學迷”,他發(fā)現每盤都有10個果子,看到這么多的.果子,他馬上就想提一個數學問題。你知道小猴子會提什么問題呢?

        (1)同桌說一說。(2)指名交流。

        2、光會提問題還不行,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2)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說算法和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20+30=50。30+20=50。

        3、小結: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數都叫加數,“=”后面的數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猬望著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里打了一個滾。瞧,(出示主題圖的右邊圖)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現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并說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小組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6、請學生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四、鞏固提高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游戲。(玩開火車游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只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3、出示果園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教師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每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乘法。

        2、使學生能夠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較為復雜的綜合性題目。

        教學重點:

        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教學難點: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學設計學生的'活動教學反思

        一、復習。

        1、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

        3、一位數乘兩位數(進位)

        二、第7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

        2、提出問題:他們交的錢數夠嗎?

        3、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完成。

        4、組織學生交流算法。

        三、第8題

        1、出示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

        2、提出問題:怎樣租車劃算?

        3、學生討論:應該怎樣做?

        4、教師可以適當提示:先作成表格樣式,看看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

        5、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可以先說說需要多少大車,多少小車,再比較那種方案劃算。

        四、小結: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 還需要在什么地方改進?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先認真觀察圖片及表格,從中獲得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義。

        認真思考找出解題方法,并獨立完成。

        與同伴進行交流。

        學生先看圖,從中獲取數學信息。

        獨立思考后與同伴交流怎樣計算

        先算出需要幾輛大車幾輛小車,然后再比較哪一種劃算。

        學生互相說一說,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幫助。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分配等等。小學生分數乘法的數學教案,我們來看看。

        教具、學具準備

        1. 根據例題制作的掛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 每個學生準備一張長15 cm、寬10 cm的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談話,以學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裝修新房等學生身邊的實例引入。

        出示粉刷墻壁的畫面,給出條件:每小時粉刷這面墻的1/5。

        師: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提問題,教師板書。

        以分數乘整數的問題作研究內容,如“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怎樣列式?(板書1/5×4)

        師:列式的依據是什么?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讓學生計算,并說說怎樣計算。

        師:我們解決了4小時粉刷多少的問題,那么1/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出示問題)怎樣列式?依據是什么?

        學生討論匯報。(根據“4小時可以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的列式類推出,或根據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可以列出1/5×1/4)。板書算式。

        師:(結合板書講解)我們已經知道求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4個1/5是多少。求1/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課題:分數乘分數

        二、操作探究計算算理

        1?筆合旅嫖頤搶刺教址質?乘分數怎樣計算。我們每人準備了一張紙,把它看作這面墻,先在紙上涂出1小時粉刷的面積,應該涂出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學生操作。

        學生交流是怎樣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紙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圖)

        師:我們已經知道,求1/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組討論一下,應該怎樣涂?

        小組匯報(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學生自己涂色。

        師:從涂色的結果看,1/5的1/4占這張紙的幾分之幾?1/20

        師:我們可以得到1/5×1/4=1/20。根據涂色的過程,你能說說是怎樣得到的嗎?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歸納(用多媒體或投影片演示涂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5份,1份是這張紙的1/5,又把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這張紙的1/20。由此可以得到(板書)。

        三、遷移延伸,歸納法則

        提出問題: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

        師:“3/4小時粉刷這面墻的幾分之幾?”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樣計算?

        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與前面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書)

        根據板書的兩個計算算式討論歸納計算方法。

        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乘分數,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饋提高,鞏固計算

        出示例4,讀題。

        師:怎樣列式?依據什么列式?

        由學生討論得到:根據“速度×時間=路程”,列出3/10×2/3。

        讓學生獨立計算。通過請學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學生的演算過程及結果交流計算情況,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乘,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并結合學生的演算情況說明約分的書寫格式。

        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分數乘分數怎樣計算?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分數乘分數的算理,從而掌握計算方法。

        2. 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推理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112頁圓的周長。

        【教學目標】

        1、認識圓的周長,能用滾動、線繞等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2、在測量活動中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理解圓周率的意義用圓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正確地計算圓的周長,能運用圓的周長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發(fā)現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

        2、運用圓周長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1、每小組一根小繩、一個米尺、三個大小不同的圓片、計算器。

        2、課件1:阿凡提與國王比賽A、B

        課件2:圓的周長與直徑的商的關系

        課件3:祖沖之有關資料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阿凡提的故事。 國王多次受到阿凡提的捉弄,非常惱火。有一天,他又想出了一個新招,想為難阿凡提。國王從全國精選出了一頭身強力壯的小花驢要和阿凡提的小黑驢賽跑,并且規(guī)定小花驢沿著圓形路線跑,小黑驢沿著正方形路線跑。(課件出示小花驢和小黑驢賽跑)

        50米

        師:同學們看,比賽開始了 緊張的比賽結束了。今天的比賽誰獲勝了?

        生:國王的小花驢獲得了勝利

        師:可是,對于這場比賽小黑驢覺得很委屈,阿凡提也大喊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師: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他們的小毛驢跑的路程不是一樣長。

        師:那到底他們的路程是不是一樣長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判斷一下呢?

        生:量一量就知道了,

        師:誰能說說正方形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有怎樣的關系?

        生: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

        師:也就是說只要測出正方形的一條邊長就可以 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是嗎?那小花驢圍著圓形路線跑一圈的長度又是圓的什么呢 ?

        師:有的同學反映可真快,對!這就是圓的周長,這也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研究的內容。(板書課題)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圓的.周長?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得出: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叫圓的周長。

        二 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發(fā)現測量圓的周長的不同方法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準備的圓拿出來,那圓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同桌互相比畫一下。

        師:好,想一想圓的周長怎樣測量?(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師:把你的好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ㄉ吓_交流測量的方法)

        生:我們的方法是用線繞圓一周,然后量出線的長度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覺得直接用米尺繞圓一周就可以讀出圓的周長。

        生:我們把圓沿著尺子滾動一周,這一周的距離就是圓的周長,

        生:我們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我們是用線量出圓周長的一半在乘以2,就可以求出圓的周長。

        師板:線繞、滾動、拉直 化曲為直

       。2)探究發(fā)現圓周率和圓的計算公式

        師:我們同學真是太棒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找到這么多的好方法。那我們能不能用這些方法測量出圓形跑道的周長是多少?

        生:不行,圓太大了,測量不出來!

        師:哦,太大了不容易測量。那大家看,老師畫一個小圓,你能不能幫老師測量出來它的周長?

        生:有些圓的周長沒辦法用繞線和滾動的方法測量出來

        師: 那咱們能找到一種更簡便、更科學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我們知道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有關系,周長是邊長的4倍,那么圓的周長和什么有關系呢?

        生:圓的周長和圓的直徑有關系,直徑越長圓越大,所以周長也就越大,

        師:有道理!那大家來猜一猜,周長和直徑有怎樣的關系?

        生:周長是直徑的2倍, 生:他們一樣長, 生:我覺得這個圓的周長是直徑的3倍,(4倍)(3.5倍)

        師:大家猜得可真起勁呀!那到底圓的周長和直徑有什么關系呢?怎么才能知道?

        生:動手量一量,算一算,

        師:說的真好,這可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動手做來驗證一下。同學們想試試嗎?每組拿出大小不同的三個圓,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去測量。聽好要求:1、小組同學作好分工,選好測量員、記錄員、匯報員。2、記錄員要及時地把測量員測量的數據記錄在書上的表格里。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3、可以用科學計算器幫忙算一算周長和直徑的商。

        師:好,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實物展臺交流。

        師:大家仔細觀察分析,看能發(fā)現什么?

       。ɡ迕祝 圓的直徑

        (厘米) 周長與直徑的商

       。ūA魞晌恍担

        生:我發(fā)現了這三個圓的大小雖然不一樣,但圓的周長和直徑的商都是三點幾。

        生:所有圓的周長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

        師:看來大家的發(fā)現都一樣,那我們再來看看電腦小博士是不是也發(fā)現了這樣的規(guī)律?(課件直觀展示三倍多一點)

        生: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

        師:說得真好。圓不論大小,它的周長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這是個固定不變的數,!你們的這個發(fā)現和許多大數學家的發(fā)現不謀而合,

        師:人們通常把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這個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板書:圓的周長直徑=圓周率)

        師:關于圓周率,大家都知道什么?你說,

        生:我知道我國古代有個數學家較祖沖之好象和圓周率有關系,

        師:老師也收集了一些有關的資料,大家想看嗎?

        看屏幕,這就是祖沖之,(課件介紹祖沖之 )

        師:我們通過圓的周長除以直徑得到了也就是圓周率(板書:Cd=)你能通過圓的直徑求它的周長嗎?用字母表示出來。通過半徑能求圓的周長嗎?

        生回答、師板書:Cd= C= C=d

        d=2r C=2 C2=r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25~26頁的內容及練習。

        教學目標: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

        2.探索并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揭題

        1.引導操作:出示一張7等份的紙,讓學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個分數。

        2.引入并板書課題:分數除法(一)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提問:如果把這張紙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這張紙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該怎樣解決?

        3.引導歸納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數除法也有類似的規(guī)律嗎?

        5.填一填,驗證猜想。

        1÷4 1×1/4

        7÷3 7×1/3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26頁試一試。

        2.指導完成26頁練一練的1~3題。

        四、小結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小結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2)還有什么問題?

        2.布置預習:27~28分數除法(二)

        板書設計:

        分數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

        計算法則:分數除以整數(零除外),等于乘這個整數的倒數

      小學數學教案 篇8

        一、創(chuàng)設情境,呈現真實

        師:我們一起回憶一下,已經學過關于長方形的哪些知識?(出示長方形,并且讓學生回憶有關它的周長和面積的知識)

        師:今天我們來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里有兩個圖形,請大家先測量有關數據,再計算它們的面積。(圖略)

        生活動后匯報如下:

        長方形的長6厘米,寬4厘米,長方形的面積=6×4=24平方厘米

        (1)平行四邊形底6厘米,另一條底4厘米,它的面積=6×4=24平方厘米

        (2)平行四邊形底6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積=6×3=18平方厘米

        二、否定錯誤猜想

        1、師:計算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家有幾種不同的想法,可以肯定其中必定有錯誤。請大家看清楚,每種猜想的意思,然后作出判斷。

        你覺得哪種更合理?能不能舉個例子,證明哪種是錯誤的。

        生:我覺得可以用底乘底來計算。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如果把一條底邊拉直,就變成了長方形,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底。

        師:這位同學想到了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征。大家覺得有道理嗎?

        生:老師,我不同意這樣的想法,按照他的說法,如果把這個平行四邊形壓扁,它的面積難道還是24平方厘米嗎?

        2、師:(演示平行四邊形變形的過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平行四邊形在變形過程中,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什么始終沒變?

        生:我發(fā)現平行四邊形在變形過程中,面積邊了,而兩條邊的長度始終不變。所以用“底乘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錯誤的。

        師:在平行四邊形變形過程中,隨著面積的變化,什么也同時發(fā)生了變化?(再次演示長方形漸變成平行四邊形。)

        生:(興奮地)高!

        師:現在,你覺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

        生:我覺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高有很大的關系。

        3、師:用什么辦法可以比較它們的面積大小呢?

        生:把平行四邊形多出來的三角形剪下來,補到另一邊,看出長方形大,平行四邊形小。

        師:變成長方形后,面積大小變了沒有?

        生:沒有

        師:那么要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該怎么辦?

        生:要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知道長方形的面積,所以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是6乘3來計算,而不是6乘4。

        生:6是長方形的長,也是平行四邊形的底,3是拼成后的長方形的寬,也是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第二種猜想是正確的。

        師:這位同學把“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問題轉化成了“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利用舊知識解決了新問題。

        三、歸納計算方法

        師: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可以剪拼成長方形呢?請同學們任意拿一個平行四邊形,想一想,怎樣可以把它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根據學生反饋情況進行課件演示,出現幾種拼法(略)

        師:這幾種剪拼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

        生:都是先沿著平行四邊形底邊上的高剪開,再拼成一個長方形。

        生:在剪拼過程中,圖形的形狀變了,面積不變。

        師:為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以用“底乘高”來計算?

        生:因為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

        師:這個平行四邊形公式是不是適用于所有的平行四邊形呢?為什么?

        生:對任何一個平行四邊形,只要沿著底邊上的高剪開,一定都可以拼成長方形,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師:我們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底,用h表示高,那么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表示為S=ah。

        四、反思探究過程

        師:今天我們遇到了一個什么新問題?我們是怎樣解決的?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一些立體圖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體圖形之間的異同.

        2.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征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難點

        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已經復習了平面圖形的相關知識,從今天開始,復習立體圖形的知識.這節(jié)課,復習立體圖形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復習立體圖形的基本特征.

        提問:我們學習過哪些立體圖形?誰來拿出不同的立體形體,告訴大家各是什么名稱.

        出示立體圖形

        請你分別說一說每個立體圖形的名稱及各部分的名稱.

       。▓A錐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和長方體)

        它們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先來復習長方體的特征.

       。ㄒ唬⿵土曢L方體的特征.【演示課件立體圖形的認識】

        出示長方體:

        1.同學以組為單位一起回憶.

        a.長方體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從那幾方面對長方體的特征進行總結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02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7-27

      小學數學教案11-11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8-28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29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1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24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25

      小學數學教案06-2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