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認識鐘表教案

      認識鐘表教案

      時間:2024-08-10 09:28:51 教案 我要投稿

      認識鐘表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認識鐘表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鐘表教案范文集錦十篇

      認識鐘表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認識鐘表的面,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和半時數。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準備:

        教 具:自制課件,實物鐘。

        學 具:每小組一張情境圖及每人一張時間表示圖,每人一個學具鐘。

        三、教學重點:會看鐘面的整時和半時數

        四、教學難點:會看半時數,

        五、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愿望。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好朋友,想知道他是誰嗎?仔細聽。(電腦放歌曲)

       。ǖ梧梧,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

        2、師:猜猜它是誰?

        3、師:鐘表王國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們想去鐘表大世界看看嗎?(課件出示各種不同的鐘表)

        4、師:喜歡這些鐘表嗎?那我們現在就和他們交朋友吧。ò鍟n題)

        5、師:你已經了解了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你還想和小伙伴交流有關鐘表的哪些知識?(學生自由說)

       。ㄔO計意圖:將好聽的兒歌,作為課的開始,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動機。各種各樣的鐘表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播出,拓寬了學生對各種鐘表的認識,使學生能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另外,老師通過對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了解,可以較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

       。ǘ┞撓瞪,感知鐘表面。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要變了,(從課件演示的鐘表中抽象出鐘表面圖)睜開眼睛,這些都是鐘表的面,觀察一下,鐘表面上有些什么?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向你的同桌交流你對鐘表面的認識情況。

       。ㄓ械纳脤W具鐘,有的看屏幕上的鐘面……)

        學生匯報(得以下答案):①有1~12個數字(點擊閃爍)。②有2根指針,長針和短針。(點擊閃爍),配有畫外音:我的身子長,我叫分針,我的身子短,我叫時針。③若有學生匯報發(fā)現時針和分針走的方向是一樣的,課件就演示。

       。ㄔO計意圖:這一層次安排了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兒童的思維特點,使學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鑒、互相補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ㄈ┮劳薪涷灒灾魈骄,認讀整時、半時。

        1、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鐘表的面,哪鐘面上所表示的時間又該怎樣認呢?請同學們看圖:

        屏幕依次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景圖:

        師: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書上90頁的圖。)仔細觀察這些圖,請你在小組里試著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你是怎樣看鐘面上的時間的。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和半點。

        2、師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六個鐘面。

        師:哪些組的同學愿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

        生匯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師:同學們認識了這些鐘面上的時間,(師手指黑板上的鐘面),你認為這些鐘面可以怎樣分類呢?

        (學生到黑板前整理鐘面)

        師:你是怎樣分類的呢?

       。ㄕ麜r的分一類,半時的.分一類)

        4、師: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半時的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匯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5、結論:分針指著12,(點擊閃爍),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點擊閃爍),分鐘指著6(點擊閃爍),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點擊閃爍)。

       。ㄔO計意圖:有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認識針表的經驗,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一情況,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整個過程由小組討論,分組匯報,觀察思考,得出結論。較優(yōu)秀的學生充當了小老師的角色,一部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得到幫助,輕松愉快地獲得知識。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構建自己的認識體系,同時,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6、反饋練習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鐘面,現在就讓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1)屏幕出示,蘋果鐘:“我的朋友在哪里”(鐘面指著2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小貓鐘:“我的朋友在哪里”(指著11時)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2)師用實物鐘撥一時間,問:“我的朋友在哪里”(3時半)

        生:“你的朋友在這里”(用學具鐘撥同一時間)

       。3)接著:讓同桌的兩個學生互相出題撥鐘,并相互評價。

        (4)小組撥鐘練習:一人說時間,其他三人進行撥鐘練習,并相互檢查。

       。ㄔO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鐘面上整時和半時的認識,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

        (四)認識時刻表示法。

        1、示范時刻表示法:

        師:6時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6時,6:00)

        7時半可以怎樣表示呢?(板書7時半,7:30)

        2、找朋友游戲

        師:每個同學都有一張表示時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個鐘面是好朋友呢?你就把他站在這個鐘面下。(開始吧。

        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放找朋友的音樂)大家找到了朋友,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只有一個同學找不到朋友。

        師:你怎么啦?(生找不到這張卡片的朋友。)

        師:大家?guī)退艺铱,黑板上有這張卡片的朋友嗎?(沒有)

        師給生一個實物的鐘面,問:你能撥出這個時間嗎?(生撥時間)

        師:你這個鐘面跟黑板上的哪些是同一類的?你應該把這個鐘面貼在哪里呢?(該生把鐘面貼在黑板上相應的位置)

       。ㄔO計意圖:這部分內容如果按部就班地逐個教學時刻表示法,學生必然興趣不大,因此,從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使學生在游戲中樂于學習,使課堂充滿著輕松愉快的氣息。除此,這個環(huán)節(jié)設置了一個學生找不到對應時刻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體驗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問題的意識。)

       。ㄎ澹┰⒕氂跇罚⒕氂谏。

        1、師:今天同學們學得很認真,所以老師想獎勵大家,給大家講一個公雞和小豬的故事。

        電腦講故事:看,公雞在打鳴,這是早是幾時?(生答):6時。小公雞喊小豬:“嗨,快起床吧。”小豬說:“再睡一會!

        這是幾時?(生答):7時半。小公雞問:“我們一起去上學吧!毙∝i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中午幾時?(生答):中午12時半。小公雞說:“我們一起去教室做作業(yè)吧。”小豬嘟著嘴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幾時?(生答):4時。小公雞說:“我們一起去勞動吧。”小豬說:“再玩一會吧!

        這是晚上幾時?(生答):8時。小公雞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而小豬卻還在忙著趕作業(yè)呢!

        2、師:同學們,你們說小公雞和小豬誰做得好呢?

        3、師:小公雞每天都按時起床、學習、勞動和休息,養(yǎng)成了非常好的生活習慣。你能把你一天是怎樣安排的,說給同桌聽一聽嗎?生交流匯報。

       。ㄔO計意圖: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數學知識教育與人文思想熏陶的和諧統(tǒng)一。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作息要有規(guī)律,要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嵺`活動

        師:看來同學們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挺合理,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安排星期天的時間吧!請拿出“快樂星期天”的情景圖,四人小組合作,在圖上寫出合理的時間。

        (學生交流、討論,在情景圖中寫時間)

        師:哪一組愿意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安排星期天的。

        各小組匯報。

       。ㄔO計意圖:在情景中應用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由此,對數學產生興趣和親切感,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ㄆ撸┤n小結

        師:這節(jié)課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很多有關鐘表的知識,希望你們今后能用好時間,珍惜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ㄔO計意圖:成功的體驗是學生健康情感發(fā)展的基礎,師生在交流中國共產黨享著學習的快樂。)

      認識鐘表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認識鐘表》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結合生活經驗,使學生認識鐘面并學會認、讀、寫整時以及大約幾時。

        2、數學思考:在觀察、操作、對比討論等活動中,會獨立思考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

        3、問題解決:在認整時和大約幾時、記錄時間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表達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識。會正確區(qū)分整時和大約幾時

        4、情感態(tài)度:感受數學與生活有密切聯系,能傾聽別人的意見,嘗試對別人的想法提出建議。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認、讀、寫整時以及大約幾時。

        教學難點:

        掌握看整時、大約幾時的方法,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掛鐘,板書卡片。

        學具: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認識鐘面

        1、聽一聽:知道這是什么聲音嗎?揭示題目:認識鐘表(板書)

        2、欣賞各式各樣的鬧鐘。問:從鐘面上你看到什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3、看一看:鐘面上的針是按什么方向轉動的?

        4、認一認:7時、3時、6時

        1)引導學生完整說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2)對比普通記時法和電子表計識法的寫法。

        3)練習,寫出整時的兩種寫法。

        4)、比一比:觀察三個鐘面,有什么相同或不同?

        二、過1小時、前1小時

        1)、學習過1小時和前1小時是幾時。

        2)練習,寫過1小時和前1小時。

        3)練習,補時針和分針。

        4)練習,找規(guī)律

        三、大約幾時

        1、學習大約幾時。

        2、說一說,撥一撥大約幾時。

        3)練習,寫一寫大約幾時。

        4)練習,找規(guī)律

        5)練習,改錯。

        四、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為自己設計星期天的.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這節(jié)課重視了學生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因此,課堂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fā)現、去再創(chuàng)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的思維拓展空間。通過讓學生發(fā)現、思考、討論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拓展了學生視野,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具體事例,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時刻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認識鐘表教案 篇3

        單元教學目標:

        1、 結合學生日常作息時間,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 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半時,體會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到整時。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課程標準中相對的知識技能目標:能認識鐘表,了解24時記法,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小明的一天(1課時)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 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會認讀整進、半時。

        教學難點:

        通過對比,認識整點與半點的特點。

        教學準備:

        鐘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教師先出一個謎語,讓學生猜一猜。

        2、 出示各種漂亮的鐘,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

        3、 拿出實物讓學生辨整點與半點時鐘分別是如何敲的?

        二、說一說。

        1、 說說課本當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過的?結合小組討論。

        2、 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樣度過的呢?

        三、認一認。

        具體地說說小明幾點在干什么?

        一、 比一比。

        引導學生討論,發(fā)現半時和整時的區(qū)別,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討論完后請小組長代表發(fā)言,最后教師作出總結。

        二、 結合實踐。

        1、 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自己是怎么安排時間的。

        2、 引導學生合理安排時間,樹立珍惜時間的觀念。

        三、 練一練。

        1、 第1、2題都是鞏固鐘表的認識.

        2、 小調查是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來說一說,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作為一次家t作業(yè),第二天來進行組織交流。

      認識鐘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認識鐘表上的整時數和大約幾時。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第一個例題先讓學生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弄清楚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再以認識7時為例,認識鐘面上的整時,使學生感悟到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接著安排試一試讓學生認識幾個鐘面上的整時數。第二個例題教學認識接近整時的時間,在學生表述7時不到一點和7時剛過一點的基礎上,指出這些都是接近7時,可以說大約7時,從而理解大約幾時的含義。

        想想做做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建立時間觀念,并注意通過觀察和操作,鞏固鐘面上整時數和大約幾時的認識。還讓學生通過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思考,了解一天中有兩個10時,滲透一天有24個小時。最后還安排了電子表和電視機屏幕上整時數的認識,認識幾時的另一種表示方法(6:00)。

        設計理念:

        數學課堂情境有效創(chuàng)設的研究學生只有對數學課堂有興趣,才能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在課的開始階段就能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使他們進入到教學內容中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初步認識鐘面,知道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數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整點的`時刻。

        教學難點:認識接近整點的時刻。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鐘面的教具,鐘面的學具。

        2、學生課前了解:⑴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⑵每天的8時、12時、4時在干什么。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談話:許多地方都有報時的鐘樓,為我們準確報時。(音樂響過后,當、當兩聲)小朋友們,聽了剛才的聲音,你知道是幾時了嗎?

        2.(音樂響過后,當、當七聲)你知道,剛才報的又是幾時呢?

        3.揭示課題。

        談話:小朋友們說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這時的鐘面是什么樣的?(出示鐘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鐘表。(板貼課題)

        二、 探究

       。ㄒ唬 認識整時的時刻

        1.認識鐘面。

       、耪勗挘何覀兘洺?寸娒媪私鈺r間。大家仔細觀察這個鐘面,把你知道的關于鐘面上的知識和同桌說一說。

        ⑵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

       、侵该f說關于鐘面的知識。教師相機板書:鐘面上,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

       、日勗挘簞偛胚有小朋友說鐘面上有12個數。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讀一讀。

        2.認識7時。

       、耪勗挘涸僮屑毧匆豢,這時的鐘面上是幾時?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說一說。

       、平涣鳎虹娒嫔鲜菐讜r?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2個學生上去指著投影說。

       、强偨Y: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7,就是7時(板貼:7時)。

        3.教學試一試。

       、沤處熢阽娒嫔蠐艹1時,并提問:你知道這個鐘面上是幾時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上來指著投影說。

       、茊l(fā)談話:如果想撥5時,應該怎樣撥?指名回答,然后師生一起撥(實物投影)。小結:時針撥向5,分針還是指著12。

        ⑶談話:請小朋友在自己的學具鐘上撥出11時。指名到實物投影上交流撥的過程。

        4.交流小結。

        出示以上幾個整時的鐘面,提問: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誰能說一說1時、5時、11時,以及一開始認識的7時,鐘面上的哪根針是一樣的?指名3-4人說,引導說出:鐘面上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5.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4題。

       、耪勗挘耗隳軗艹3時、9時、12時嗎?請你選擇一個時刻撥一撥。

       、茖W生操作。

       、侨嘟涣,教師評價: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9,就是9時;分針、時針都指著12,就是12時。

       。ǘ 認識接近整時的時刻

        1.7時不到一點。

       、沤處煶鍪6時的畫面。談話:這是幾時?

       、铺釂枺豪^續(xù)撥動哪根針,就能從6時走到7時?

        ⑶教師撥到6:30的時候,提問:到7時了嗎?

       、冉處煋艿6:45的時候,繼續(xù)提問:到7時了嗎?

       、僧敺轴槗艿11、12時,停住提問:現在到7時了嗎?追問:為什么?

       、蕩熓觯号,原來時針雖然好像指著7了,但分針還沒到12,就不能說是7時,只能說是7時不到一點(板貼:7時不到一點)。

        2.7時剛過一點。

       、沤處熇^續(xù)撥,分針指向12時,提問:現在是7時嗎?

       、平處熇^續(xù)撥,分針轉到12和1之間。

       、僬勗挘喊パ剑蠋熞徊恍⌒挠謩恿艘幌路轴。提問:現在還是7時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谔釂枺撼^得多嗎?(一點點)

       、壅勗挘含F在,是7時剛過一點(教師板貼)。

        3.辨析。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蘇教版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二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蘇教版數學《認識鐘表》教學設計二⑴出示教材中的兩個鐘面,提問:這兩個鐘面是7時嗎?為什么?(分針都不指著12。)

       、普勗挘哼@兩個鐘面雖然時針都好像指著7,但是只有7時的鐘面上分針指著12,是真正的7時;而這兩個鐘面,一個分針不到12,一個剛過12,它們都只能說是接近7時。像這樣接近7時的情況,都可以說成大約7時(板貼:大約7時)。

        2.及時鞏固:想想做做第3題。

       、懦鍪静坏8時、剛過9時、剛過5時三個鐘面。

       、普勗挘赫埿∨笥延^察這三個鐘面,它們都正好是幾時嗎?

       、翘釂枺哼@三個鐘面上大約是幾時?同桌互相說一說。

       。4)全班交流。提問: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5)小結:這幾個鐘面,雖然它們的時針已經指著幾時了,但分針都沒有指著12,都是不到幾時或剛過幾時的情況,都只能說成是大約幾時。

       。ㄈ┱n堂小結。

        1.談話:學到這兒,老師想問問大家,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認識了鐘表。你學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談話:你覺得哪種時刻容易辨認?哪種時刻比較難辨認?你有什么好方法嗎?

        4.談話:其實,不管是正好幾時還是大約幾時的時刻,它們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時間,熱愛祖國,好好學習。

        過渡:下面,老師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時間的好同學。

        三、 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談話:誰來說一說你早上幾時起床,晚上幾時睡覺?

       。2)指名回答后小結:小朋友應該按時起床和休息,這樣才能成為安排時間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題

       。1)談話:說了自己,我們再看看他人。

        (2)多媒體逐一第2題圖片。談話: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每天的這幾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4)交流后小結:如果小朋友合理安排時間,你就會取得好成績。

        3.想想做做第5題

        (1)談話:下面,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考考大家。

       。2)多媒體出示3個鐘面。談話:請小朋友仔細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結:對,這三個鐘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針,有的缺少時針。

       。4)談話:你會把缺少的針畫出來嗎?畫之前,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嗎?

       。5)指名回答。小結:畫時,要先看清楚該畫什么針;畫時針應該短點、粗點;畫分針就長點、細點。

       。6)學生完成,教師巡視。

        (7)全班交流,教師評價,全畫對的小朋友表揚自己。

        5.想想做做第6題

       。1)談話:小朋友太厲害了!老師只能考大家最難的題目了!

        (2)同時第6題出示兩幅圖。談話:請小朋友看圖說一說鐘面上是幾時,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回答。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追問:怎么會這樣?

       。4)交流后總結:一天里有兩個10時,一個在上午,是上午10時;一個在晚上,是晚上10時。

        6.想想做做第7題

       。1)談話:小朋友這節(jié)課學得真認真!下面,我們再來認識一下其他的鐘面。

       。2)出示電子表、電視屏幕等標有不同時刻的畫面。提問:你知道上面各是幾時嗎?

       。3)指名回答。提問: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表示方法?

       。4)師述:其實,這是某一時刻的另外一種表示方法。

        板書:

        認識鐘表

        鐘面上,短針是時針,長針是分針

        7時不到一點7時剛過一點

        大約7時

      認識鐘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guī)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yǎng)幼兒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熱愛科學的意識。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整時、半時,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2、 整時、半時時鐘面指針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在鐘表店里》音樂磁帶。

        2、創(chuàng)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鬧鐘。

        4、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播放音樂《在鐘表店里》,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游戲進入活動室(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觀察活動:

        1、 教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鐘表,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字、格子、針).

        2、 這兩根表針有什么特點?(一根粗一根細)

        師: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3、 你能指給大家看嗎 ?(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4、 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師重點指導幼兒觀察 3、6、9、12這幾個數。

        三、嘗試活動.

        1、 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每人手里一只時針、分針都指向12的表)

        2、 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針撥一圈,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3、 教師小結:當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也就是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

        1、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1點),教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

        2、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半、1點半) ,你又發(fā)現了什么?(分針都 指向6 )

        教師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就是幾時半。

        3、 游戲:我說你撥。

       。1)教師出示幼兒一日生活內容圖片(起床7:00 上學7:30 午飯12:00 午睡1:30),教師說幼兒撥。

        (2)幼兒互相說(整點、半點)。

        (3)每組選一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得又對又快。

        五、教師總結全課。

        六、理解鐘表的功能 ,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1、教師問:小朋友,你家有鐘表嗎 ?你還在哪兒見過鐘表?(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鐘表的`用途)

        2、教師總結: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候?我們應該做什么事情。它還可以培養(yǎng)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就可以做到按時起床, 按時入園了。鐘表是我們的好朋友。

        七、活動延伸:嘗試設計鐘表。

        1、小朋友,這些鐘表是那么漂亮,讓我們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自己嘗試設計各式各樣形狀、不同時間的鐘表)。

        2、作品展示(教師幼兒進行評價,優(yōu)秀作品予以獎勵)。

        八、播放音樂《時間像小馬車》結束課。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fā)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fā)展和協調精神的培養(yǎng)。

        小百科:鐘表是一種計時的裝置,也是計量和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 鐘表通常是以內機的大小來區(qū)別的。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80毫米、厚度超過30毫米的為鐘;直徑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稱為懷表;直徑37毫米以下為手表;直徑不大于20毫米或機心面積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稱為女表。手表是人類所發(fā)明的最小、最堅固、最精密的機械之一。

      認識鐘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時鐘的表面結構及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在學會看整點的基礎上,學會看半點。

        2.教育幼兒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猜謎:一張大圓臉,有腿沒有嘴,有腿會走路,沒嘴會說話。(時鐘)2.出示圓形時鐘,讓幼兒觀察鐘面。師: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師: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列的?

        師: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的?(長短、粗細)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加深鞏固)

        3.在熟悉時針和分針的基礎上,探索分針和時針的運動關系。(看課件)

        (1)師:小朋友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可簡單講述故事大意)鐘表上的分針和時針就像故事中的兔子和烏龜。課件拔鐘,引導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運動:分針(兔子)跑得快,時針(烏龜)跑得慢。

        (2)小結:在龜兔賽跑故事中,雖然兔子跑得快,烏龜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路程是一樣的。在鐘表上,雖然分針跑得快,時針跑得慢,但是它們走的時間是一樣的。

        4.復習整點,認識半點。

        (1)出示課件,認識時間,復習整點。

        提問: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師總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看課件,你知道這是幾點嗎?你發(fā)現了什么?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師總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分針指6,時針后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12點除外。)

        (3)復習鞏固。(看時鐘認半點)

        5.分組活動。

        (1)第一組:游戲“我的一天”。

        請4——6人站成一排,教師舉起鐘面讓坐著的幼兒看鐘上的時間一起大聲報時,如“早上6點半”,站著的幼兒就做起床動作。依此方法繼續(xù)游戲(早上8點上幼兒園,下午5點離園,晚上9點睡覺等)。

        (2)第二組:按要求拔鐘。

        兩名幼兒一組,一幼兒任意出示整點的電子鐘卡片,另一幼兒用學具時鐘拔出相應的時間,然后互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3)玩游戲“我說你撥”

        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相互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每組推舉1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的又對又快。

        6.聽小故事,培養(yǎng)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師:聽完故事你喜歡誰?為什么?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

        教師歸納: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就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小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你們記住了嗎?

        活動反思:

        作為青年教師的我參加了幼兒園組織的公開教學活動,“課前準備、內容的選擇、環(huán)節(jié)的準備”我絲毫不敢懈怠,此次活動讓我又經歷了一次專業(yè)化的成長,現將我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教學內容的選擇:

        鐘表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日常生活用品,對于即將步入小學的大班孩子來說,認識鐘表,加強時間觀念,懂得愛惜時間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組織了《認識時鐘》這個科學活動,之后我發(fā)現幼兒對時鐘的學習興趣很濃,回顧整個教學過程,反思如下:

        二、教學過程的反思:

        準備階段:①為使幼兒更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在知識積累階段,我發(fā)揮家長的積極作用,讓幼兒事先對鐘表有初步的了解,并讓幼兒制作鐘表,為教學提供服務。 ②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

        實施階段:在活動過程中我采用了探索操作法、觀察法、游戲法、說學法等幾種教學方法。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我認為活動是成功的,幼兒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身心獲得了發(fā)展,主要體現在:

        一、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

        為了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動的一開始,我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交談進行導入:“你在家中喜歡做什么事情?引出孩子們喜歡的少兒節(jié)目《智慧樹》,并提出問題“怎么樣才能準時收看?做哪些事情還需要看鐘表?”(提問把幼兒的思路引發(fā)到鐘表上,很自然的就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激發(fā)幼兒學習情趣和學習動機,促進幼兒主動去探究新知。)

        二、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fā)現、表達的機會。

        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出示實物鐘讓幼兒很輕松的認識了時針、分針。又通過演示課件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了時針、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并在此基礎上鞏固整點、認識半點。(觀看幻燈片幫助小動物看時間的情景中,通過讓孩子觀察、發(fā)現、比較得出: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整;分針指6,時針后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顒又姓c到半點的過渡不清晰,也沒有具體讓幼兒實際用表撥一撥,缺少的是讓幼兒充分感受時間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和對時間重要性的探究。在課程的中難點把握上,也有所欠缺。因此在第二課時中我就將認識半點做為重點重新安排并組織了一節(jié)活動,并且充分利用了自制時鐘來輔助這一教學活動,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孩子們也充分掌握了相應的知識經驗。)

        三、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學習方式。

        第三環(huán)節(jié)是幼兒動手操作練習。我以幼兒的實際能力分為4個組:畫一畫、連線、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我說你撥。(準備材料時我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通過層次不同的四組操作材料使每個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孩子們在操作中跳一跳,夠得著,因此非常的投入,寓教于樂中激發(fā)了他們探究事物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結尾小故事。(又把此次活動推向了**,通過故事讓孩子一下就能明白他們喜歡有時間觀念的小狗,讓孩子自己用語言表述作息時間重要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要遵守時間并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加強了幼兒的時間觀念,思想教育很到位。)

        我的體會:我認為每一次活動結束,教師都應該針對自己的感受,體驗進行反思,提出調整、改進的方法。而且幼兒園的一課多研會出許多優(yōu)秀的教育活動,活動中許多有經驗的教師給我提出了寶貴的建議,如在目標的定位上怎么樣就準確、活動的重難點把握等,這些意見都給了我很好的啟發(fā),也使我認識到反思確實需要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如果能把個人反思和集體反思相結合的話,那無疑會錦上添花。

      認識鐘表教案 篇7

        課題:認識鐘表

        教學內容:

        義課標實驗教材一冊第91~95《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知識點: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

        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時針走一格時,分針要走一圈。)

        掌握整點的含義;

        知道整點時鐘面指針的規(guī)律。

        2.訓練點:

        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比較熟練地認鐘面表示的時刻。

        3.創(chuàng)新點:

        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教學重點:

        熟練的認時刻;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難點:

        整點和半點時鐘面指針的規(guī)律。

        教學環(huán)境設計:

        1、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2、反映學生一日生活內容的作息時間表(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3、動畫課件一個,教具鐘面模型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嘗試欲望,揭示課題

        1.引入:小朋友,喜歡看動畫片嗎?請看大屏幕。

        2.出示雄雞打鳴的動畫。猜猜,雄雞打鳴了人們會干什么呢?

        3.揭示課題:雄雞打鳴可以告訴人們時間,還有什么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鐘表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

        二.認識鐘面的自主活動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1)用獎勵的形式發(fā)給每個小組一個鐘來玩。(鐘面只有刻度、時針、分針、秒針)

        (2)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么?再撥動鐘后的按鈕,看看你又發(fā)現了什么?開始玩吧。

        2.學生自主玩鐘,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匯報玩鐘時的觀察結果。

       。1)剛才小朋友玩了鐘,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2)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學生自己展示)

        4.小結: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發(fā)現了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跟我說:時針。較長的——分針,說一次: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撥動鐘后的按鈕,還發(fā)現了鐘面上的時針跑得慢,分針跑得快。

        5.鞏固認鐘面:真能干!指針說名稱。

        三.整時的教學

        1.區(qū)別鐘面:換一個有12個數的鐘。

        這個鐘面和剛才的鐘面比較,多了什么?對,這個鐘面上多了12個數,它們是用來記錄刻度的。

        2.認識實物鐘面上的時刻。

        鐘由12點轉到1點,提問:你發(fā)現了什么?(時針走一格,分針走一圈。能說出來更好,不能說出也沒有關系。)鐘面表示的時刻,你知道嗎?

        鐘由1點轉到2點,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3.出示3個模型鐘面,進行整時認識。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3點也是3時。(同時板書)8時、11時。

        4.整時的書寫: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可以記為“3時”,還可以這樣寫:先寫一個3,然后寫2個小圓點,最后寫2個“0”。

        你會用這種方法表示8時、11時嗎?(抽生板書,其他的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心書寫。)

        集體訂正。

        5.整時的特征:

       。1)剛才我們認的3時、8時、11時,它們都是整時。請仔細觀察一下,整時鐘面上的指針有什么共同點?

       。2)學生自由匯報。小結:對,分針指著12的鐘面,肯定表示整時。

        (3)整時特點的介紹:看看,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時針指著8,就是8時;時針指著11,就是11時。

        那么也就是說: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四.小明的.時間安排表

        1.過渡:你們會用這種方法認鐘表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認認小明的時間安排表。

        2.出示動畫。小明出場,提問:

       。1)小朋友,你能說出我什么時候干什么嗎?

        (2)對其中特殊鐘面提問:7時(什么時候的7時?)

        12時(咦!怎么12時的鐘面上只有一根指針呢?)喔!原來12時,時針躲到分針后邊去了。

        6時(6時鐘面的分針和時針有什么特點?)6時鐘面的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3.小結時間表的作用: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順序呀!這樣的一天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那么你們的一天又是怎么安排的呢?同組的小朋友說說。

        五.撥鐘表練習

        1.過渡:大家都說得很好,那么你們能把自己早上起床的時間用鐘表撥出來嗎?

        2.學生撥鐘表,展示匯報。

        如果出現學生有半點的情況,可以提問:這是整點嗎?為什么?對,當分針指著6,時針指著6和7之間,就是6時半。這種半時我們以后要學習。

        3.請撥出晚上睡覺的時刻。展示匯報。

        六.畫鐘面

        1.過渡:大家學得很好!老師準備了小禮物送給大家。猜猜是什么?對,那么看這個鐘面,你發(fā)現了什么?

        2.請大家畫出時針、分針,表示出自己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的播出時刻。

        3.展示評比。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

        今天我們認識了鐘表,那你們知道鐘表的由來嗎?請看:

        古時候沒有鐘表,人們根據太陽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時間。后來又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以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

        關于鐘面上和時間的知識還有很多,今后我們還要繼續(xù)學習。有信心學好嗎?

      認識鐘表教案 篇8

        教學科目:數學

        教學課題: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二冊70~72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及自身的嘗試活動認識鐘面;初步了解時針、分針。

        2。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掌握整時在鐘面上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練認讀這些時間。

        3。結合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時間,感受時間的重要性,建立時間觀念,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熟練地認識時間;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難點:整時鐘面指針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實物鐘)、學生(實物鐘)

        教學過程:

       。ㄕn前談話,聯系師生情感。)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fā)認知需要,揭示課題

       。ㄒ唬┬⌒≌{查,引入課題:早上你是怎么起床的?(課件統(tǒng)計)

        1。學生回答:某某叫的、自己醒的、用鬧鐘鬧的、我看時間(表)、其它……

        2。教師歸納幾種情況,進行統(tǒng)計。

        3。從我們的統(tǒng)計中可以看出,怎樣起床的人最多?怎樣起床的人最少?

       。ǘ┱勗捊沂菊n題:

        我們能自己按時起床的小朋友可真能干!他們是用什么知道時間的?(用鬧鐘、看表知道時間。)大家愿不愿意和他們一樣,也通過認鐘、表來知道時間,能夠自己按時起床,都成為生活中的小能人。ㄔ敢猓。┻@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板書課題)

        二、細觀察、勤操作,多種感觀參與認識

        (一)認識鐘面

        1。尋找生活中的鐘表

        (1)請同學們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鐘表的?

        生:家里、商店里、學校里以及人們的身上……

        (2)同學們,看看你周圍老師,找一找、問一問,他們身上有沒有表示時間的鐘表?你有什么發(fā)現?(生匯報)

        (3)有些什么形狀的?

        生答:有圓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正方形的……

        (老師利用課件,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

        2。認識鐘面

       。1)組織小組玩鐘,提出觀察任務。

        要求:在玩的時候,可以看看鐘面上有什么?(板書:鐘面)再撥動鐘后的按鈕,看看你又發(fā)現了什么?把看到的、知道的、想到的說給同桌聽一聽。ㄉ篮献鲗W習)

       。2)學生反饋交流結果。

        A:剛才小朋友玩了鐘,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B:你能指給大家看看嗎?

       。▽W生自己展示)注重引導認識到指針長短、大小等不同的特征。(及時給以肯定、用實物對照)

       。3)小結:生活中的鐘表各式各樣,它們都是用來表示——時間!有通過小朋友玩鐘,我們發(fā)現有的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較長的——分針;還有又細又長的'——秒針。(板書:時針、分針)而有的鐘面上只有2根針。我們認時間主要認時針和分針。

       。4)指針小測查:指針說名稱。

       。ǘ┱麜r的教學

        1。合作學習,初步認知

        那些小朋友已經認識時間了?請舉手!真不錯!你能不能用你手中的小鐘,轉一個時間,告訴大家,是多少?

        生:3點、5點、4點40、2點半……

        (1)口頭語言,書面語言

        小朋友們知道這么多時間,太能干了。不過,老師有一點要告訴大家,我們平時說的幾點鐘,那是口頭語言(平常的話),在書上,我們叫什么呢?有小朋友知道嗎?——幾時。

        如:平時說的5點,書上是叫——5時。這種時間叫整時。(板書:整時)

       。2)自主學習,互幫互助

        老師想請認識時間的小朋友當小老師,教一教不會認的同學,讓大家都會認識整時。行不行?

        行。ㄐ〗M合作學習)

        2。引導學習,強化認知

        你是怎樣認整時的?分針和時針是怎么指的?

        生:我是看分針指向數字幾,時針指向數字幾……

        3。小結要點,鞏固認知

        規(guī)律: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板書:12、幾、幾時)

        4。糾錯練習

       。1)(出示實物鐘,2:40)提問:這是3時嗎?為什么?

        (2)(出示實物鐘,8:15)提問:這是8時嗎?你會撥8時嗎?請同學們自己撥一撥。

        5。操作練習、深化認知

        (1) 學生撥鐘表,展示匯報。

       。ㄕn件出示圖片)請撥出7時、12時。

        *6時、12時的指針特殊性。

        (2)大家做得很好!現在,你能撥出一個你最喜歡的整時嗎?

        A:給大家說你那時在做什么?

        B:你周圍的人在干什么?

        6。整時的書寫

        A:我們要把自己喜歡的時間記下來,怎么辦呢?

        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就可以寫成“幾時”,還可以像電子表一樣用數字記下來:先寫一個幾,然后寫2個小圓點,最后寫2個“0”。(板書:*:00)

        B:我們用這種方法表示7時:用手指在桌上畫畫、集體說。(先寫……再寫……最后寫……)

        三、課間活動

        反應游戲

        四、創(chuàng)設情境,實踐體驗,深化感知

       。ㄒ唬┡袛鄷r間

       。ㄕn件出示情境)沒有鐘表,怎樣來判斷時間。

        (二)我是小主人

        小朋友們學會認時間,還能安排時間,真行!你看,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如果他們想在石船玩一天,想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游一游石船公園、逛街買買東西,當然還要吃午飯和回家了,你作為我們石船的小主人,能不能安排一下他們的活動,他們幾時去干什么,幾時去那里玩呢?(學生匯報)

        五、根據板書小結全課

        六、拓展練習

        小朋友們,我們的前輩是多么聰明哪!這些鐘表是那么的漂亮!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小朋友也是將來的創(chuàng)造家,請你們商量一下,設計出自己喜歡的鐘表來!(時間充欲給以展示,反之則處理為課后作業(yè)。)

        教學板書:

        時針——幾

        鐘面 幾時(整時)

        分針——12 *:00

      認識鐘表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認識鐘面,學會認識整時。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時間概念,培養(yǎng)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想看看嗎?(出示課件)能告訴我謎底是什么嗎?(鐘表)小雪人告訴我們答對了。知道鐘表有什么作用嗎?(學生自由回答)嗯,鐘表的作用這么大,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咱們先看看它長什么樣吧。ǔ鍪菊n題)

        〔評析:抓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認識鐘面

        1.認識鐘面。

        a.在你們的桌上有一個漂亮的鐘面,拿起來仔細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發(fā)現說給小伙伴聽聽。(學生玩學具,教師指導。)

        b.你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請小朋友們放下手中的小鐘面,來看看我的超級大鐘面。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鐘面)

        *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 還有12個數,我們數一數。

        *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么?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ㄕn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 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評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說鐘面這個環(huán)節(jié),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

        三、認識整時

        1.認識。

       。ǚ赔徛暎┞,誰家的鐘表響了?(演示晶晶家)原來是晶晶的鐘表響了。還不起床快告訴她現在幾時了?(出示放大的鐘表)你是怎么知道是7時的?

        * 長長的分針指著幾?

        * 短短的`時針指著幾?

        *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著說,教師演示課件)

        2.鞏固。

        a.搶答: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8是幾時?指著4呢?

        b.真不錯,歡迎小朋友們到智慧屋來做客,看看誰最聰明,能發(fā)現這些鐘面時刻相同的地方。(出示8時、6時、1時)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像這樣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我們把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

        c.能很快說出鐘面上的整時嗎?這么自信,那好咱們來比一比看誰說的又對又快。ǔ鍪3時、4時、11時、12時)

        d.現在二人一組撥鐘練習。

        〔評析:教師注重讓學生主動去學習,自己去探究。注重提供有趣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合作學習,互相交流。如:互相說整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這樣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轉變了角色,成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投入到情境中去,在興趣的激發(fā)下,在情境中觀察、思考、口說、眼看、腦想!

        3.認識電子鐘。

        現在你們和有著分針、時針的鐘表成為好朋友了嗎?其實還有一種表,長得很奇怪,要不要看看?(課件演示早晨,晶晶的房間)看到了嗎?這是什么表?電子表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課件上演示7:00)

        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教師和學生唱“找朋友”。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問:“1:00,你的好朋友呢?”教師戴上1:00的頭飾,原來在這兒呢。

        〔評析:對于電子表的學習,教師采用了一個有趣的活動,既鞏固了新知,又放松了學生的身心,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

        四、練習

        1.小明的一天。

       。ǔ鍪編捉M畫面學生說幾時)希望小朋友們也像小明一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回家后制定一個作息計劃貼在床頭,堅持去做。希望你們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好好學習,好嗎?

        2.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

        我看小朋友們精神百倍,那咱們再來一個智力大比拼好嗎?

        〔評析:教師設計的練習部分:“小明的一天”、“智慧屋”溶練習于游戲中,讓學生在玩樂中鞏固知識。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了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

        五、總結

        歌表演《時間像小馬車》時間真的像小馬車一樣飛快的向前跑著,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讓我們都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嗎?

        〔評析:在數學課堂中,適時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滲透“惜時”觀念!

        總評:

        這節(jié)課的教學是一個愉快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學得饒有興趣,學得積極主動。

        1.學生在完整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認識鐘表”一課的教學對象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們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是設計教學的前提。教師設計了色彩鮮艷的課件,采用情境教學法,用統(tǒng)一的一個動畫形象和一個完整的故事將教學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的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課件所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學習。

        2.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設計時,教師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課件創(chuàng)設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早晨起床、中午吃飯、晚上睡覺等,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新知。由于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是要將他們日常生活的許多活動規(guī)范化,常識系統(tǒng)化,因此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數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這些“經驗”是學生的“數學現實”;同時,正是通過“經驗”,學生經歷一個從具體到逐步抽象活動的過程。一年級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經驗為基礎的認識過程,課件中所出現上午一些生活情境,學生是有經驗的。這對他們了解時間觀念、更好的認識整時有很大幫助。教師的設計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3.設計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參與數學活動。

        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同時,學生通過合作促進主體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意識。在教學中的說鐘面、說整時、課后的游戲練習都是教師有意設計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

      認識鐘表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91、92內容,練習十六1—3題。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2.學會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

        3.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鐘面,能準確、熟練的認出整時。

        教學難點:時刻的兩種記錄方法,認識刻度不全的表,讀法。

        教具準備:電腦課件,一個實物鐘,一個刻度不全的表,一個沒有刻度的表,一個電子鐘,作息時間表,畫于紙上的鐘面。

        學具準備:每人一個實物鐘和一個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聽這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些鐘表。

        2.今天,我們就來和鐘表交朋友。(出示課題“認識鐘表”。)

        二、教學新課:

        3.認識鐘面。

       。1)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鐘表,象我手上拿的是比較常見的鐘,你們也帶了小鐘,是嗎?這是一塊玻璃,玻璃里面是鐘面,請同桌兩人仔細觀察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些什么?鐘的背面有許多旋鈕,你可以撥一撥,動一動,有什么發(fā)現?

        (2)把你的看到的和你的發(fā)現和同桌的同學交流一下。

        (3)哪個同學來匯報。浚ㄕ垖W生指著鐘面說)

       。4)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我們來聽聽鐘的自我介紹,好嗎?(課件出示一個動畫鐘自述。)

       。5)小朋友你們認識小鬧鐘了嗎?如果沒有小鬧鐘,在老師的鐘面上你能找到時針和分針嗎?把小鬧鐘放進抽屜,指著我的鐘面復習時針分針。

        時針最短,最粗,走得最慢;分針比較長,走得也比較快;秒針最長,走得也最快;有12個數字的刻度,時針走一格,分針走一圈,針按順時針方向轉,時針走得快、分針走得慢……

        我的鐘上還有一根針。(定時針)

        讓學生在欣賞鐘表的過程中,激發(fā)對學習的興趣。

        了解學生的起點,以便確定教學起點。

        通過獨立觀察,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用動畫鐘的形式小結知識,容易引起學生興趣。

        4.認識整時。

       。1)、小朋友真能干,老師這里有一張圖片,你認識嗎?(這是神舟六號飛船發(fā)射升空的畫面,你們知道是什么時刻發(fā)射的嗎?)老師這里有個小鐘能幫助你,這個鐘面表示的時刻是多少?

       。2)你怎么知道是9點鐘呢?

       。3)9點鐘是我們平時的說法,9點也叫9時(師板書)誰來讀一讀。

       。4)9時除了這樣表示,你還見過別的表示方法嗎?出示一個表示9時的電子表。9時在電子表上是這樣表示的。我們可以這樣寫:先寫一個9,然后寫2個小圓點,最后寫2個“0”。(板書兩種方法,并將9時的鐘面貼于黑板。保留板書。)

        (5)小朋友我們已經知道了神舟六號發(fā)射的時刻是9時,宇航員在太空中到中午要吃午飯了,看這是幾時?出示11時的鐘面。你認識嗎?請你在紙上用2種方法記下來。請你來做做小老師。

       。6)到下午宇航員要和地面工作人員對話,匯報情況,看這是下午的幾時?(出示鐘面)

       。7)請你幫鐘面上的時間找朋友。為什么你們連線可以又對又快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誰來介紹給大家。

        (8)師小結:對,我們先要看時針,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12,就表示整時。

       。9)判斷是否是整時?

       。10)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我們再來認一認,出示一個時刻不全的鐘面,F在你知道是幾時嗎?(5時)再出示一個無刻度的鐘。

       。10時)

        3.現在的鐘表除了幫助我們認時間之外,還有美化生活的'作用。出示一些時尚表,運動表等。

        三、鞏固應用:

        1.小朋友真能干,已經認識了整時,你們會撥出整時嗎?

        拿出鐘面我們來撥一撥,有小朋友起床7:00,中午吃飯12:00下午4:00放學,6:00吃飯9:00睡覺。

        2.畫鐘面。

        四、課堂小結:

        a)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b) 質疑:你還有別的問題嗎?

        3.課堂延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如何看時間,那么你在生活中見過時間嗎?電腦或投影出示生活中的時間。(如:商店的營業(yè)時間8:00—22:00,汽車站牌,作息時間表等等)

        以后請你去生活中找一找。

        學生會說9點鐘。

        學生獨立書寫,展示優(yōu)秀作品,集體評價。

        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3,就是3時;時針指著8,就是8時;時針指著11,就是11時。也就是說: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時針指幾就是幾,分針都要指12才對。

        對其中特殊鐘面提問:12時(咦?怎么12時的鐘面上只有一根指針呢?)喔!原來12時,時針躲到分針后邊去了。6時(6時鐘面的分針和時針有什么特點?)6時鐘面的時針和分針在一條直線上。

        學生自己舉例。

        先看時針,再看分針,為后面的教學做鋪墊。

        時刻不全的鐘在生活中很常見,數學應該和生活緊密相連。

        讓全班的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數學生活化,向課外的延伸。

        自我點評:

        本課設計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能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確定教學起點,對教材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通過獨立觀察,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3.設計中充分考慮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導入部分的鐘表欣賞,結束部分生活中的時刻,以及出示沒有刻度的裝飾表,無一不體現除數學生活化的思想。

        本節(jié)課的設計,從總體來看,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和突破了教學難點,又注重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和合作學習,體現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符合當前的數學教學思想。

      【認識鐘表教案】相關文章:

      《認識鐘表》教案02-07

      《認識鐘表》教案07-08

      認識鐘表教案08-04

      認識鐘表教案05-23

      數學《認識鐘表》教案02-20

      鐘表的認識教學教案02-26

      《認識鐘表》大班教案09-28

      《認識鐘表》教案(15篇)03-31

      認識鐘表教案(精選15篇)01-27

      認識鐘表教案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