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音樂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音樂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于模仿小樂手,在玩小樂隊游戲中學唱歌曲“小指揮”。
2、嘗試分角色唱歌游戲,體驗和朋友共同游戲的快樂。
重、難點:唱清歌曲不同樂器唱歌的歌詞和旋律。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ppt、樂器(小鈴、沙球、木魚)
2、經(jīng)驗準備:掌握樂器的打擊方法、熟悉歌曲旋律、交流過和同伴一起玩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說說喜歡玩的游戲——有節(jié)奏地說說喜歡的游戲,回憶和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
PPT出示新朋友樂樂:想想我們玩過一些什么游戲。請你有節(jié)奏地告訴樂樂。
小結:小朋友愛玩的游戲真不少,和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時候是最快樂的。
二、玩玩“小樂隊”游戲——學唱歌曲,嘗試游戲,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1、熟悉歌曲,模仿樂器演奏的.聲音和動作。
。ㄍ暾蕾p)樂樂想和我們一起玩一個什么游戲呢?
。ㄍ暾蕾p)小指揮說了些什么?
(欣賞教師清唱)小樂器分別是怎么唱歌的?
重點:分段聽辨旋律音樂,猜猜唱唱三種樂器唱歌的歌詞和旋律。
2、學唱歌曲,嘗試玩“小樂隊”游戲。
。1)集體學唱歌曲。
(看PPT)跟樂樂一起唱歌。
跟琴伴奏唱歌。
重點:聽清前奏唱歌,唱清歌詞旋律。
(2)分角色演唱,玩“小樂隊”游戲。
老師做指揮,和幼兒共同游戲。(幼兒自主選擇樂器)
樂樂做指揮,和幼兒共同游戲。(幼兒交換樂器)
小結:小指揮和小樂手一起唱歌游戲,現(xiàn)在我們小樂隊多熱鬧呀!
三、跳跳快樂舞“快樂在一起”——進一步激發(fā)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經(jīng)驗分享:讓孩子快樂歌唱。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感受音樂節(jié)奏和滑稽可愛的音樂形象,體驗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
2、訓練手指動作的協(xié)調性,在唱歌曲的同時手指能夠做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活動前做手指游戲“大拇哥”,音樂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兒歌結束后,做手指操,教師喊節(jié)拍,幼兒跟老師一起做。)小朋友們都聽過《白雪公主》的故事嗎?里面就有幾個和我們的'手指差不多的小人人,——七個小矮人,今天老師又請來了三個小矮人,一共有十個小矮人來我們班唱歌,跳舞,小朋友們想不想和這十個小矮人一起跳舞,唱歌?老師把十個小矮人請出來。(老師來演唱《十個小矮人》的兒歌。
二、聽一聽 唱一唱1、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來享受歌曲帶來的音樂形象。
2、讓小朋友跟著錄音機一起來唱,理解歌詞。
三、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1、教師示范表演手指游戲,幼兒全部扮演小矮人,欣賞教師表演。
2、幼兒聽音樂拍節(jié)奏,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教師帶領下,按照歌詞中一到十的順序做相應的手指動作,并且可以完整的唱下歌曲。
四、節(jié)奏與動作的協(xié)調性兩手握于胸前,手心向外。從右手小拇指開始數(shù)數(shù),數(shù)到幾便伸直幾個手指。當唱到“小矮人”時,伸出的手指隨著音樂彎曲(一拍),伸直(一拍),然后接著數(shù)。
活動熟悉后,可要求幼兒閉著眼做,使想象和動作統(tǒng)一起來,體會其中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1、每位幼兒一種樂器,讓幼兒跟著《十個小矮人》的音樂節(jié)奏,進行敲打樂器的練習。
2、語言:教師帶感情講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讓幼兒認真聽,并且使幼兒可以口述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
附兒歌:十個小矮人一個兩個三個小矮人、四個五個六個小矮人、七個八個九個小矮人、十個小矮人!
活動反思:
《十個小矮人》這首歌曲是午間操的音樂,對于我們班級的小伴侶來說是耳熟能詳,因此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玩音樂游戲上,從而培養(yǎng)幼兒能聽辨音區(qū)的崎嶇,并能用舉措表現(xiàn)。在玩音樂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表現(xiàn)出了出人意料的熱情與樂趣,并能激發(fā)出創(chuàng)新游戲的火花,可以說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借助樂曲體驗小烏龜克服疲勞,戰(zhàn)勝困難的心理過程和意志行為。
2、學唱歌曲,區(qū)分節(jié)奏的快慢,并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片,磁帶、小烏龜沮喪和開心的圖片、烏龜胸貼紙、場地布置。
三、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扮小烏龜在場地上游戲。
1、教師要求和孩子一起念兒歌,有節(jié)奏的爬。
2、在爬的累的時候,用“嗨嗨呦”給自己加油。
。ǘ⿲W唱歌曲。
1、出示圖片背景及小烏龜,分段了解烏龜上山坡時和到達山坡后的心理過程、情緒變化。
2、一起來欣賞兩段音樂的不同節(jié)奏,感受不同節(jié)奏帶來的不同心理表現(xiàn),拍拍節(jié)奏。
3、范唱歌曲,再次欣賞。
4、幼兒初步跟唱,難點:第一段“爬呀爬呀用力爬”,節(jié)奏緩慢,第二段“爬呀爬到山坡上”,輕松愉快。
5、再次跟唱歌曲,要求唱清歌詞、節(jié)奏,唱出兩段不同的.情緒。
。ㄈ┲w動作表現(xiàn)。
1、師:我們一起來做做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吧。(在過程中幫助孩子用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體現(xiàn)小烏龜戰(zhàn)勝困難后的喜悅心情。)
2、小結:遇到困難要象小烏龜學習,克服疲勞,勇敢地去戰(zhàn)勝它,我能行!
(四)戶外延伸。
聽音樂邊唱歌邊游戲,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二泉映月、玩具兵進行曲,體會快慢不同的的音樂情感,能用身體語言表現(xiàn)出來。
2、根據(jù)音樂的不同找出與之相適應的顏色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色拉兄弟圖片 磁帶
活動過程:
1、律動:去郊游
2、出示紅色拉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我嗎?我是紅色拉來自動畫城 你們看到我紅紅的樣子有什么感覺?(討論)小朋友們好,(出示黑色拉)我是黑色拉你們看到我黑黑的樣子有什么感覺呢?(討論)小朋友在色拉王國里每種顏色的色拉都有一首表示自己顏色的音樂,可是我們兩個分不清表示自己的音樂了,小朋友幫我們好嗎?
3、欣賞樂曲《二泉映月》(!)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想到了什么?
4、欣賞樂曲《玩具兵進行曲》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到了什么?
5、這兩首曲子那首是表示紅色拉的?那首是表示黑色拉的?(討論)
6、
。1)再次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表示誰的音樂?為什么?
(2)再次欣賞《玩具兵進行曲》這首曲子是表示誰的音樂?為什么?
7、小盆有謝謝你們幫我們找到了表示自己的音樂,我們想請你們來我們家做客好嗎?介紹紅色拉和黑色拉的家。小朋友當聽到表示紅色拉或黑色拉的音樂小朋友就到紅色拉或黑色拉家并用動作表示出你的心情。--聽音樂表演
活動延伸:
色拉心情站--紅色和黑色的晨檢帶,幼兒早晨來幼兒園時可根據(jù)自己的心情選擇不同的心情站放自己的心情卡。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秋風起,樹葉飄,飄來飄去像舞蹈,沙沙沙沙唱歌謠”。秋風中舞動的大小、顏色各異的樹葉總是最吸引幼兒的目光。不同大小的樹葉在風中“唱歌”的聲音是不同的,而不同大小的風吹來時,樹葉“跳舞”的樣子也是不同的。如何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充分挖掘各種樹葉在風中“歌唱”、“跳舞”時蘊含的音樂元素,讓幼兒在看、聽、說、唱及游戲中充分感知音樂旋律及其音的強弱、高低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幼兒喜歡的音樂活動“樹葉唱歌”。
【活動目標】
1.在觀看手飾演示、分段聽辨音樂的基礎上,嘗試用輕快、柔和和緩慢、沉重的唱法表現(xiàn)小、大樹葉隨風飄落的形象。
2.能積極參與游戲,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各種樹葉在不同的風中的舞動姿態(tài)。
【活動準備】
1.布制大樹葉一張。
2.手飾:小樹葉(顏色淺黃綠),大樹葉(顏色深黃綠)。
【活動過程】
1、游戲“風和樹葉”,初步感受音樂變化。
(1)出示折疊的布制樹葉,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一起拉開看看,是什么?
幼:布做的大樹葉。
師:如果一陣風吹來,樹葉會怎么樣?
幼:會抖動起來。
(2)傾聽“微風音樂”(音樂附后),集體游戲“微風和樹葉”。
師:風吹來了,我們來聽一聽是一陣什么樣的風?(鋼琴伴奏)。
幼:溫柔的、輕輕的微風。
師:微風吹來的時候,樹葉會怎樣晃動?
幼:會輕輕地動起來。
師:那我們聽著音樂,讓樹葉輕輕地動起來吧!
師生一起拉著“樹葉”的邊緣,聽音樂以小碎步慢慢行進,邊抖動邊旋轉樹葉,表現(xiàn)樹葉在微風中飄動的情形。
。3)傾聽“大風音樂”(音樂附后),集體游戲“大風和樹葉”。
師:聽,又有一陣風吹來了,聽聽是一陣什么樣的風呢?
幼:大風。
師:你們?yōu)槭裁从X得是大風?
幼:因為音樂是重重的、低低的、快快的。
師:大風吹來啦,樹葉快快地飄動起來!
師幼一起拉著“樹葉”的邊緣,隨著音樂抖動“樹葉”,表現(xiàn)樹葉在大風中飄動的情形。
(4)交替傾聽“大風音樂”和“微風音樂”,游戲“風和樹葉”。
師:仔細聽音樂,風是怎樣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的,我們讓樹葉隨著風快樂地跳舞吧!
師幼一起隨著音樂的變換,表現(xiàn)樹葉在大風、微風中不同的飄舞情形。
評析:通過游戲“微風和樹葉”、“大風和樹葉”、“風和樹葉”,充分調動幼兒感知音樂旋律及其音的高低、強弱的變化,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學唱歌曲做好準備。
2、學唱歌曲,嘗試用不同的聲音表現(xiàn)不同特點的兩段歌曲。
。1)用不同的語言節(jié)奏表現(xiàn)樹葉唱歌的聲音。
師:樹葉被風一吹,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
幼:沙 沙 | 沙 沙沙 | 沙-‖。
師:它發(fā)出的聲音,還有節(jié)奏呢!誰會像樹葉一樣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聲音?
幼1:沙沙 沙沙|沙—‖。
幼2:沙 —|沙 沙 |沙沙 沙沙 | 沙—‖。
師:樹葉的聲音就像我們?nèi)苏f話一樣,不一樣的節(jié)奏就好像在說不一樣的話。我們一起學學樹葉唱歌的聲音吧。ń處熁騻別幼兒唱出不同的節(jié)奏,幼兒模擬演唱。)
評析:幼兒在創(chuàng)造性的交流、練習、表現(xiàn)中,不僅初步感知歌曲的相關內(nèi)容,更有效地感受了語言節(jié)奏這一特有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
(2)完整欣賞,學唱歌曲。
、俳柚诛,感知、理解歌曲。
教師左、右手分別戴上大、小樹葉手飾,進行表演:
小樹葉和大樹葉相互打招呼:小樹葉遇見了大樹葉,它連忙有禮貌地用它那清脆的聲音打招呼:“沙沙!我是一片小樹葉!”(聲音高、細)。大樹葉見了小樹葉也用它低沉的聲音熱情地說:“沙沙!我是一片大樹葉!”(聲音粗、低)。小樹葉和大樹葉就這樣認識,在一起快樂地唱歌。
、诮處熗暾痉堆莩枨。
在手飾演示下,教師分別演唱小樹葉、大樹葉的歌。
師:我們聽一聽,是誰在唱歌呀?
幼:小樹葉。
師:為什么你們覺得是小樹葉在唱歌?
幼:小樹葉唱歌的聲音是高高的、細細的,象小朋友在唱歌。
師:聽聽大樹葉唱歌的聲音是怎樣的?
幼:大樹葉唱歌的聲音感覺是低低的、粗粗的,象老爺爺在唱歌。幼兒教育網(wǎng)
評析:樹葉手飾的演示能恰到好處地配合教師形象的演唱,使幼兒能更好地感知大、小樹葉的不同形象特征,有效地化解理解和演唱歌曲的重、難點。
、塾變悍侄螌W唱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樹葉唱歌吧!
教師以手飾等方式提醒幼兒注意小樹葉、大樹葉唱歌聲音的不同:小樹葉的歌聲是輕快、柔和的,大樹葉的歌聲是緩慢、沉重的.。
3.游戲:“風和樹葉”,進一步感受、表現(xiàn)音樂。
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用不同的肢體動作分別表現(xiàn)樹葉隨大風、微風“跳舞”的姿態(tài)。
評析:在輕松、愉悅的游戲中,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音樂的不同變化,使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進一步加深,同時也合理地體現(xiàn)了音樂活動動靜交替的原則。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精妙之處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1.巧妙誘趣。我們以擬人化的方式,巧妙地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態(tài)式、情景化、游戲性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幼兒始終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持,融入活動中,使活動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2.巧用音樂。雖然活動中出現(xiàn)了四段音樂:微風音樂、大風音樂、小樹葉的歌 、大樹葉的歌,但細聽音樂會發(fā)現(xiàn)其旋律結構其實是相同的,只是在調式、速度上作了變化處理,這樣有效地減輕了幼兒感知、理解音樂的負擔,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3.巧化難點。在活動過程中,以大、小樹葉手飾讓幼兒形象地感知音樂的不同性質,各音樂元素被充分地挖掘,幼兒多種感官被充分地調動,如在模仿樹葉發(fā)出歌唱聲時,幼兒不僅節(jié)奏感得到了鍛煉,對音的高低、強弱等也有了一定的感受。
4.巧設環(huán)節(jié)。我們采用了游戲的手段,從開始部分利用布制的大樹葉做“風和樹葉”的游戲,到中間部分借助樹葉手飾學唱歌曲,再到最后部分幼兒獨立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樹葉隨大風、微風跳舞的情形,活動環(huán)節(jié)巧妙生成、有序開展、層層遞進,體現(xiàn)了活動設計的獨特匠心,使整個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生動演繹。
附音樂:
微風音樂:
1=C 2∕4 輕快柔和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 ||
大風音樂:
1=A 2∕4 緩慢沉重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3 4 | 2 2 | 2 4 3 2 | 1 — ||
歌曲:樹葉唱歌
小樹葉的歌
1= D 2∕4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4 5 | 2 2 | 2 4 3 2 | 1 — ||
沙 沙 我是 一片 小樹 葉 沙沙沙沙沙 沙 沙 沙沙 沙沙 沙
大樹葉的歌
1= A 2∕4
1 1 | 2 4 3 2 | 5 5 5 | 5 6 4 5 | 2 2 | 2 4 3 2 | 1 — ||
沙 沙 我是 一片 大樹 葉 沙沙沙沙沙 沙 沙 沙沙 沙沙 沙
中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初步感受和表現(xiàn)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
2、能運用動作大膽表現(xiàn)歌曲,并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3、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撓癢癢》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練習,初步感受附點音符。
這里有誰呀?一陣風吹來,大樹媽媽唱起了好聽的歌:沙·沙沙沙|沙沙沙|
大樹媽媽唱得好聽嗎?是怎么唱的?(原來這里有個附點音符,第一個音要唱長一點,你們會嗎?)我們來學學大樹媽媽唱歌的聲音(集體念節(jié)奏)
大樹媽媽在唱歌,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幫她打節(jié)奏呢?(拍手、拍肩、拍腿、跺腳)
二、了解歌曲內(nèi)容,大膽表現(xiàn)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
大樹媽媽一個人在這里太孤單了,我們怎樣讓大樹媽媽開心起來呢?(幼兒想辦法)
1、創(chuàng)編扭的動作
你們想的辦法真好!瞧,誰來了?毛毛蟲是怎么來的?(扭出來的)毛毛蟲是怎么扭的呢?(創(chuàng)編扭的動作)
毛毛蟲扭的動作真漂亮,它還會有節(jié)奏地扭呢。(教師示范)
這個節(jié)奏和大樹媽媽唱歌的.節(jié)奏是一樣的,你們會嗎?(有節(jié)奏地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扭的動作)
2、創(chuàng)編撓癢癢的動作
毛毛蟲扭呀扭,扭到了大樹媽媽的手臂上,它在給大樹媽媽撓癢癢呢。你們會撓癢癢嗎?
(1)請個別幼兒給老師撓癢癢(教師做出夸張的動作)
。2)教師去給小朋友撓癢癢
。3)小朋友互相撓癢癢
被別人撓了癢癢會怎樣呀?(笑起來)
3、掌握大樹笑的節(jié)奏
大樹媽媽被撓了癢癢,也笑了起來,它是怎么笑的呢?(教師唱: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三、感受歌曲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毛毛蟲給大樹媽媽撓癢癢時還唱起了好聽的歌呢,我們來聽一聽。
1、教師范唱歌曲。
2、學唱歌曲。
毛毛蟲是怎么唱的?(用動作表示)個別幼兒演唱、分組唱、集體唱
大樹媽媽又是怎么唱的呢?
3、完整演唱歌曲,并大膽用動作表現(xiàn)。
我們把這首好聽的歌完整地唱一遍,好嗎?
四、游戲“撓癢癢”,體驗合作交流的快樂。
1、示范表演,了解游戲玩法。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玩“撓癢癢”游戲,好嗎?你們做大樹,我做毛毛蟲。(教師與幼兒進行互動)
毛毛蟲什么時候撓大樹媽媽癢癢的呀?(在歌曲的間奏處給大樹撓癢癢)
2、分角色表演唱。(男小朋友扮演大樹,女小朋友扮演毛毛蟲)
五、替換角色,嘗試創(chuàng)編歌曲。
1、毛毛蟲和大樹媽媽玩得真開心。小花貓來了,它也想和毛毛蟲玩游戲呢!我們怎樣把小花貓也唱到歌里去呢?(教師和幼兒共同嘗試創(chuàng)編)
2、小花狗也來了,誰會把小花狗唱到歌里去?(請個別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
3、我們變成一條大毛毛蟲,去找別的小動物玩“撓癢癢”游戲,好嗎?(和大樹媽媽、小花貓、小花狗再見)
附歌曲:
3·55|3·55|3·5i7|6i5∣6i656i65|356i55|356i55|
毛毛蟲毛毛蟲扭扭扭扭扭扭扭
6·65|3·55|6·531|251〢
樹媽媽笑起來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內(nèi)容。
2、在游戲中能有節(jié)奏地演唱,配上相應做動作,并大膽創(chuàng)編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旋律,有意識地摸鼻子、拍手
歌曲:摸摸鼻子拍拍手
1=C 2/4
5 53 1 | 5 53 1 | 6 6 | 5 - | 5 53 1 | 5 53 1 | 4 4 | 2 - |
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拍 手,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
5 53 1 | 5 53 1 | 6 6 | 6 - | 5 53 1 | 5 53 1 | 2 3 | 1 - ||
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摸摸 鼻子 摸摸鼻子 拍 拍 手。
1、教師用夸張的動作摸自己鼻子、拍拍手。你們看到老師在做什么?
2、老師除了做拍手動作,還在做什么動作?
3、現(xiàn)在請跟著我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二、學唱歌曲
1.熟悉歌詞。
2.教師示范唱歌曲,幼兒輕輕跟唱。
三、創(chuàng)編歌詞與動作
教師:對了,剛才我們摸了鼻子拍了手,除了這些動作,還可以做什么動作?
我們怎么這些動作放進歌曲里呢?
四、合作表演
1.請幼兒每人找個朋友,香香兩個好朋友可以做什么動作,然后進行表演。
2.換一個好朋友,再一起表演不一樣的動作。
友情提示
此活動的準備主要是幼兒的.知識經(jīng)驗,在日;顒雍陀螒蛑,可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動作和相關動詞如:跳、摸、捏、轉、蹲、抱、扭、、、等;顒又薪處煹慕逃龣C智也非常重要。
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還可以試著把歌詞改成“摸摸耳朵拍拍手”、“摸摸肩膀拍拍手”、“摸摸肚子拍拍手”等等,回家還可以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游戲。
活動反思
這首歌主要是讓幼兒邊唱邊跟隨音樂一起進行交友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和交往的快樂。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思路十分清晰,孩子們都配合的很好,教學目標也完成的不錯。
不足:
在歌曲高音部分,教師沒有特意強調,導致部分幼兒沒有很好的掌握。教師的肢體動作過于僵硬,不具有親和力,而且缺乏趣味性。 活動中只注重關注前面的孩子,忽略了旁邊的孩子,導致個別孩子出現(xiàn)走神現(xiàn)象。
這次活動,我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教學策略,感覺自己正在慢慢的成長。我相信,經(jīng)過不斷的學習,自己一定能在幼教這片新天地上譜寫出華美的樂章。
中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幼兒懂得用自己的長處去幫助別人的基礎上,進行歌詞創(chuàng)編。
2、培養(yǎng)幼兒從小養(yǎng)成關心別人、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好品德,并體會與同伴互相配合的樂趣。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雞、小鴨木偶。
2、錄音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進場:快樂的小動物
教師:小動物們都找一位好朋友,聽著音樂,去參加快樂音樂會,好嗎?(要求與好朋友做律動時,有眼神、感情及動作的交流)。
二、練聲:小動物的歌聲
教師:聽,是誰的歌聲真美妙!(1=C,從C調練聲至E調,要示幼兒在進行發(fā)聲練習時,聲音要提高、打開,唱出小動物的歡快情感,唱出跳躍音)。
三、舞蹈《早上好》
教師:小動物們見面真高興,跟你的好朋友說:“早上好”,來一段快樂的集體舞吧!(要求幼兒舞蹈時,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創(chuàng)編歌詞《我們都是好朋友》
教師:小動物,請你告訴我,好朋友之間應該怎樣?(團結友愛、互相幫助)那我們一起來唱《我們都是好朋友》。
1、教師與幼兒共同唱《我們都是好朋友》歌曲。
2、根據(jù)《小雞和小鴨》的`故事改編歌詞內(nèi)容。
、俳處熍c幼兒共同回想《小雞和小鴨》的故事大意
教師:小雞和小鴨聽了我們唱《我們都是好朋友》真高興,它們也想請我們幫它們編一首有關小雞和小鴨團結友愛的歌。
②提問:誰和誰,來到哪里?在玩什么?
教師組織語言:小鴨子呀,小公雞,來到草地玩游戲。
提問:當小鴨子不會啄小蟲時,小公雞怎樣說?當小公雞掉下河時,小鴨子怎樣說?
教師組織語言:咦,小鴨子,我來幫你啄小蟲。哎,小公雞,我來背你過小河。
、鬯鼈儍蓚好朋友呀,團結友愛,真快樂,我們都是好朋友!
3、教師組織歌詞內(nèi)容,并范唱一次(邊操作木偶教具)
教師:剛剛小動物們真開動腦筋,我把歌詞編成一首歌,唱給小雞,小鴨聽,看看它們喜不喜歡。
4、幼兒集體表演歌曲一次。
五、結束:快樂的小雞、小鴨舞
天黑了,我們的音樂會也將結束了,我們和小雞,小鴨共同跳一個快樂的舞蹈吧!
中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欣賞,使幼兒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蘇南地區(qū)的民歌,使用了薩克斯演奏。
2、根據(jù)圖譜感受樂曲ABA結構,并能感受 A段音樂的起止,能按音樂的節(jié)奏用動作來表現(xiàn)。
3、鼓勵幼兒樂意與同伴合作,分角色進行表演。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圖譜、錄音機及磁帶、薩克斯
活動過程
。ㄒ唬╇S《新疆舞》的音樂跳入場。
師:剛才我們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覺得新疆舞的音樂聽起來怎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新疆舞的音樂很歡快,很高興)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爸爸老師,我們掌聲歡迎,爸爸老師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們知道嗎?(不知道),那請爸爸老師告訴我們吧。(這是薩克斯)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問爸爸老師呢?(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問問題)
(二)欣賞樂曲,感受樂曲ABA結構。
1、師:今天,爸爸老師還給我們用薩克斯帶來了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2、師:你覺得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呢?(引導幼兒說出很流暢、很舒服、很優(yōu)美)師:這段音樂就是由薩克斯吹奏的一首蘇南地區(qū)的民歌《茉莉花》,蘇南地區(qū)的民歌聽起來比較慢,給人的感覺就向你們說的很舒服、很優(yōu)美。好,我們再來欣賞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畫筆,我們一起來畫音樂吧。(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3、師:你們畫的真不錯,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看,誰飛來了?(蝴蝶飛來了)它飛到我的花園里。(出示圖譜)(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師:你們發(fā)現(xiàn)我的花園圖譜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你覺得這段音樂說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飛,你還想到了別的什么呢?(讓幼兒自由地說,再請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
4、幼兒隨音樂自由地表演。(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三)欣賞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1、組織幼兒聽A段音樂,感受A段音樂的起止。
師:蝴蝶來到花園里,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讓我們來看一看它歇了幾次呢? (A段音樂1次、停止)
2、啟發(fā)幼兒用開花的動作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再來聽一遍,當蝴蝶飛到花上歇一會的時候,我們手中的花就開一次。(A段音樂1次、停止)
3、啟發(fā)幼兒用各種動作來表示A段音樂的起止。
師:我們除了可以用開花的動作來表現(xiàn)這八個樂句外,你們想想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xiàn)呢?(幼兒自由回答,并給予幼兒肯定。)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把你想的各種動作跳出來。(A段音樂1次、暫停)
。ㄋ模┬蕾pB段音樂,結合圖譜表現(xiàn)B段音樂。
師:花園里除了有蝴蝶飛,還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還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蝸牛)誰來做花?(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小動物們和花兒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樂一次)
(五)欣賞最后一段音樂,幼兒隨音樂表現(xiàn)。
師:天黑了,小動物們該回家了,它們飛一飛,歇一歇,飛一飛又歇一歇,高高興興回家了。(A段音樂一次)
。┩暾蕾p音樂。
師:今天,我們欣賞了用薩克斯演奏的一首蘇南地區(qū)的民歌《茉莉花》,讓我們聽著《茉莉花》的音樂一起去春游吧,來,坐上我們的小船,準備出發(fā)羅! (音樂一次、CD加薩克斯)
。ㄆ撸┗顒咏Y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茉莉花》這首樂曲非常優(yōu)美,它是一首廣為流傳的中國著名的江南民歌。但對于我們北方的孩子來說,他們對茉莉花的認識還是膚淺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讓幼兒欣賞,從哪方面欣賞?于是我們煞費苦心,認真分析歌曲內(nèi)容、旋律性質。最后決定從情感的熏陶入手,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態(tài)各異,充滿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動孩子們積極參與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做到了各領域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每個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得當,都有小結與教育意義。讓學生們喜愛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們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著急走流程,忽視了某些細節(jié)。在看圖提問枯萎茉莉花時,沒有引導幼兒表達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語言組織不是很精練。在以后的活動中,一定要沉下心來備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真正面對孩子,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考慮周到。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做個有心人、用心人。
中班音樂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能隨樂曲的節(jié)拍做手腕轉動的動作。
2、能用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3、通過摘果子,體驗勞動的快樂,知道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二、活動準備
《拍手轉腕》音樂律動,果農(nóng)摘果子視頻,果實豐收圖片,音樂《摘果子》。
三、活動過程
。ㄒ唬┮魳仿蓜訜嵘,談話導入。
1、播放《拍手轉腕》音樂律動,幼兒隨音樂做律動進入教室。
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隨著音樂動起來吧!
2、談話導入活動。
大家表現(xiàn)的真棒,現(xiàn)在請坐下來,老師想問小朋友一個問題:“秋天來了,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你知道果園里哪些果子成熟了嗎?蘋果、桃,小朋友們知道肥城最有名的水果是什么嗎?桃子,肥城又被稱為桃都,我們的肥桃遠近聞名,很多人都來我們肥城品嘗肥桃呢,現(xiàn)在肥桃和其他果子都成熟了,農(nóng)民伯伯肯定忙壞了,我們一起去幫農(nóng)民伯伯摘果子吧!好,你會摘果子嗎?怎么摘?你來試一下,你來。
。ǘ┯^看果農(nóng)民伯伯摘果子視頻,學習摘果子動作。
1、播放果農(nóng)摘果子視頻,激發(fā)幼兒“摘果子”的興趣,學習摘果子。
觀看視頻后討論:農(nóng)民伯伯怎么摘果子?這樣摘,你來試一下,轉動手腕,小手腕要轉一下,為什么要轉一下手腕?這樣會很容易摘下果子,不會破壞果枝,我們一起試一下,教師巡視,你的小手腕轉的真漂亮,伸出手兒轉一下,紅紅的蘋果摘下來!伸出手兒,轉一下,甜甜的梨兒摘下來,伸出手轉一下,香香的桃子摘下來!我們隨著音樂一起來轉轉手腕摘果子吧,播放音樂,教師幼兒一起做一遍,你學會了嗎,自己來試一下吧!摘了這么多果子放在哪里呢?放在筐里,籃子里,你想怎么拿筐/籃子,提著,挎著,背著。現(xiàn)在拿好你的筐準備摘果子了。教師巡視,你是背著,你是拎著,你是抱著。我們開始吧!播放音樂,。好大的果子,轉轉轉轉,摘四次,間奏,小跑步換地方,我們來這邊摘,這邊的果子好多,轉轉轉轉。
我的筐裝滿了,你的滿了嗎?我來看一看,教師巡視,摘了滿滿一筐果子你高興嗎?高興,高興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笑一笑,你笑的真甜,跳一跳,拍拍手,小朋友們的表現(xiàn)方式真多,高興我們來拍拍手,我們隨音樂來慶祝豐收的喜悅吧!再來一次。我們學會了摘果子,現(xiàn)在來摘自己喜歡的果子吧!播放音樂,你摘的什么果子/摘四次,轉轉轉轉,摘滿了/做筐滿了動作四次,真高興/拍四次手;我們換棵果樹吧,好大的'果子呀/摘四次,轉轉轉轉,加油/摘四次,我的筐滿了/做筐滿了動作四次,太棒了/拍四次手。
2、摘不同位置的果子。我們摘了上面的果子,我們還可以摘哪個位置的果子呢?摘下面的,/老師蹲下來我們來摘下面的,還可以摘哪個位置的果子?摘前面的/演示摘前面的,摘后面的/演示摘后面的,演示摘旁邊的,我們一起來摘不同位置的果子吧!播放音樂,上面兩次,下面兩次,前面兩次,后面兩次,旁邊各兩次,筐滿了四次,真高興轉圈。重復一次。
3、同伴合作摘果子。兩人或三人或更多人一起摘果子,F(xiàn)在輕輕把筐放地上,摘果子快樂嗎?快樂。勞動真快樂!剛剛我們摘果子時,自己拿著筐,自己摘果子。我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摘果子嗎?可以,現(xiàn)在找個小伙伴一起摘果子吧!你們兩個怎么合作?誰摘果子,誰拿筐?現(xiàn)在拿筐的小朋友準備好,摘果子的小朋友也準備好。播放音樂,我們一起來摘果子吧,老師和一組小朋友合作,你拿筐嗎?好,我們兩個摘,/或者老師在整個場地走動幫大家摘果子。你摘的什么果子,摘了那個位置的果子。筐滿了,真高興/兩個人擊掌。兩個人換一下,你來摘果子,他來抱筐。一起合作真愉快!現(xiàn)在老師來抱一個這么大的筐,小朋友都來摘果子吧!播放音樂,你的小手轉的真漂亮,你摘的什么果子,你摘了那個位置的果子,遠處的果樹上有顆好大的果子,轉轉手腕,把它摘下來吧,小朋友們真能干,摘了這么多的果子,老師抱不動了,我們一起把它搬到中間慶祝一下吧!互相擊掌慶祝!
。ㄈ﹦(chuàng)編動作,豐富表現(xiàn)。
1、討論:摘果子時除了這些動作,還有哪些動作?
老師自然蹲下,摘了這么多果子,我都流汗了,現(xiàn)在來擦擦汗/擦一下,甩一下,你也來擦擦汗吧,你怎么擦汗?我這樣擦,我們摘果子時也可以加上擦汗的動作,誰想來試一下,好,你來吧!播放一半音樂,一個孩子表演,其他孩子打節(jié)拍。太棒了,我們摘果子時還可以加什么動作?好你來試一下,大約3個孩子表演。
2、播放樂曲,鼓勵幼兒隨樂曲節(jié)奏表演創(chuàng)編動作。
。ㄋ模┙處熣勗,知道幫助別人很快樂,體驗勞動后的喜悅。
小朋友們,你們幫助農(nóng)民伯伯摘果子,農(nóng)民伯伯高興嗎?高興,你高興嗎?高興。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以后要做一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今天小朋友們?yōu)檗r(nóng)民伯伯摘了這么多果子,為了感謝大家,農(nóng)民伯伯給小朋友們送來了好吃的果子,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回去分享吧!好,教師帶幼兒隨音樂離開活動室。
中班的音樂教案10-12
中班音樂教案06-19
[經(jīng)典]中班音樂教案07-29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音樂教案(經(jīng)典)07-28
中班音樂教案【經(jīng)典】07-27
中班音樂教案06-16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5
【經(jīng)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