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5個生字,1個多音字,會寫4個生字,查閱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3.體會這首詩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唐代李商隱曾經有一首詩描寫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傳誦的美好詩句:“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爆F(xiàn)代著名詩人戴望舒也寫了一首這樣的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在天晴了的時候》。
2.讀課題,請學生談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了解課文的內容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2)相互交流。
三、再讀課文
4.默讀全詩,想想課文哪些詩句寫出了雨過天晴時的景物,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5.朗讀全詩,體味詩句之美。
四、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文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教師板書)
小路
小草
小白菊
鳳蝶……
二、交待目標
這首詩描畫了一幅清新的雨過天晴圖,讓我們繼續(xù)欣賞這幅圖,來品味詩中的語言,感受詩中的美景,記住這首詩。
三、品味詩句、練習背誦
(一)引導學生品讀詩句。
1.指名讀描寫小路的詩句。
2.為什么小路會是涼爽又溫柔?學生討論匯報交流。
3.引導學生想象畫面。
4.背誦詩句。
5.小結學法:
。1)朗讀詩句,理解詞語。
(2)展開想象,再現(xiàn)畫面。
。3)聯(lián)系積累,豐富畫面。
。4)有感情地朗讀,練習背誦。
。ǘ┳詫W課文再交流討論。
你喜歡哪句詩,說說為什么喜歡?(在討論中引導學生結合重點的詞句來說)進一步體會詩句的美好,想象畫面練習背誦。
(三)你還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說一說。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模仿這首詩的寫法,把你觀察到的雨過天晴的景象寫出來。
《在天晴了的`時候》作者簡介
戴望舒(1905—1950),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國現(xiàn)代著名的詩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9年4月,第一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其中《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早期詩歌多抒寫個人的孤寂心情,感傷氣息較重,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后期詩歌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情感和對未來的熱烈向往,詩風顯得明朗、深摯。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主動關愛別人和珍惜被愛都是幸?鞓返母惺。
3、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教材分析:課文《荷葉傘》是一優(yōu)美的文章,再加上插圖,會讓你找到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字里行間總能讓人看到生活的美:美的人、美的事物、美的場景,很適合低年級孩子閱讀。課文容易理解,是一對孩子進行教育的好文章。
教具準備:光盤、圖片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動畫片,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特別好的禮物,你們肯定特別喜歡,一定要安安靜靜地欣賞哦,因為還
有一個小問題等著你們呢!
<播放動畫片《寶蓮燈》片斷>
師:剛才看動畫片時,我們看到了沉香和母親團聚了,我們?yōu)樗麄兏械礁吲d,問題也就出來了,他們團聚時,看
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師:說得真不錯,他們看到了美麗的蓮花,綠綠的荷葉,這一切太美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關于荷葉的文章
《荷葉傘》。
<板書《荷葉傘》>
二、講授新課
師:在講課之前,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下雨的時候上學會怎么辦呢?
<生自由說>
師:恩,說的很好,那你們想知道下雨的時候生活在池塘的小動物是怎樣做的嗎?
生:想!
師:那好,請把書打開,我們現(xiàn)在就看看它們是怎么辦的。
1、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
。2)師:現(xiàn)在知道的同學誰來說一說?
<指名說>
。3)師:原來他們也有傘!其實在傘下面不光藏著這些小動物,還藏著其他東西呢,請看
<出示生詞,要求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
。4)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5)開火車讀詞語
2、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生字
(1)展示生字,問下同學們除了課文外,還在哪些地方看見過,他們怎么讀,領大家讀一讀。
。2)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讓同學們讀讀>
(3)做識字游戲
3、熟讀課文,做到讀通讀懂
。1)自由讀
。2)同桌聽讀
。3)齊讀
4、畫一畫你頭腦中想象的下雨時池塘的景色。
第二課時
一、導入課文
師:上節(jié)課老師叫你們畫了畫你們心中下雨時池塘的樣子,有的同學畫得特別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欣賞下小畫家的作品吧!
<展示作品>
師:老師這里呢,也有一幅好看的畫,你們想不想看呢?
生:想!
<出示圖片,要求學生觀察圖上都畫了什么?那里的.景色怎么樣?注意把話說完整>
二、讀課文,理解課文
1、師范讀,生思考從文章中你知道了什么?
2、男女分段讀,體會下課文所反映出來的美
3、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其他同學評一評。<用這種方法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同時鼓勵他們互相幫助>同時讓學生說
說課文哪個地方給你的印象深,為什么?
4、口語訓練
(1)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你們看,小魚,小蜻蜓,小青蛙他們也出來了,他們想和你們做朋友呢<出示幾種動物的
頭飾>,理解“游過來”“飛過來”“跳過來”幾個動作。
(2)自由選擇其中的一種小動物,試著說說他們在傘下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3)荷葉姐姐聽到他們說的又會說些什么呢?自由說說
三、表演課本劇
1、小組內表演
2、全班表演
四、說一說
1、你喜歡荷葉姐姐嗎?為什么?
2、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誰像荷葉姐姐這樣愛幫助別人呢?說說看
五、課外積累
把今天學到的好詞語寫到你的小本本上。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
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 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 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二.教學重點: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三.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四.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讀書發(fā)現(xiàn)--質疑問難--組內合作--組外協(xié)作)、感悟發(fā)現(xiàn)法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 談話,板題。
2. 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 導入3、4自然段。
二、觀看錢江潮錄像,感受壯觀 。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三、小組合作,感悟壯觀
1. 談話激發(fā)學習興趣。
2. 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
3. 組建合作小組
4. 組內合作學習
5. 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 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fā)現(xiàn)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
四、聽聽讀讀,發(fā)現(xiàn)作者觀潮順序
1. 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 感悟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 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五、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樂、畫面,激發(fā)背誦興趣
3. 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yōu)橹院,為之(驕傲)?/p>
六、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匯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匯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沙眮頃r,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盡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W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
3. 師生共同評價
七、結束語 板書
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墻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4
一、單元主題及單元概述
本教學內容源自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八冊教材,本單元是圍繞“紀念日”展開綜合性語文學習的開放單元。紀念日凝聚了多少人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進程。開展紀念日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教材以五月為例,列舉了各種紀念日,有政治方面的,有社會生活方面的,有生產、科研方面的,有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有文化藝術體育方面的,有屬于偉人名人的,也有屬于大眾的……教材57頁下面丁丁、冬冬的對話,還將學生關注的對象,引到自己家庭和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中。
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開展紀念活動,要求全體學生全程參與,充分發(fā)動學生,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巧妙創(chuàng)設情景,各個教學階段中,盡可能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相互對話的機會,使紀念日活動開展得深入人心,切實起到紀念的作用。讓每個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得到鍛煉,提升語文的綜合能力。
課前鼓勵學生采取多種形式(如上網、查閱圖書、請教別人等)收集有關紀念日的資料。課堂上讓學生圍繞“你知道關于紀念日的哪些知識?”談收獲、提問題,進行交流。然后引導學生立足實際暢談視野中獨特的紀念日,對日歷下方的“空白”進行補充,擴展紀念日的范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臨近紀念日紀念活動,制定計劃、開展活動、排演節(jié)目。其中主題的確定、計劃的制定可在課內完成,開展活動、排練節(jié)目可在課外完成,教師應給予指導。并指導學生對資料進行進一步整理,讓紀念活動有所連續(xù),有所落實。最后學生以日記、作文、紀念日歷、學生演示文稿、學生網站等形式記下這次活動,鍛煉學生的組織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實踐能力。
二、單元學習目標
1.搜集有關紀念日的資料,讓學生認識并了解重大的紀念日,利用教材留白,暢談學生視野中獨特的紀念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2.識記紀念日的時間,交流不同紀念日的來歷及特定含義,提升對祖國、人民及社會生活的熱愛,激發(fā)強烈的紀念意識。
3.開展臨近紀念日的紀念活動,燃起學生紀念的熱情,形成紀念氛圍,鍛煉學生的組織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實踐能力。
三、課程框架問題
。ㄒ唬┪业幕締栴}:該如何理解“開展紀念活動如同點燃一支火炬? ”
。ǘ┪业膯卧獑栴}:關于紀念日,你了解多少呢?
(三)我的內容問題:
1.開展紀念活動有什么意義?
2.你都知道那些紀念日?
3.五月都有哪些紀念日?是怎樣的來歷?有什么意義?人們以什么方式去紀念呢?
4.你還知道那些紀念日?(家庭、班級、學!瓏遥
5.這么多有意義的紀念日,你最喜歡哪個呢?為什么?
6.我們選擇一個喜歡的節(jié)日來開展一次紀念活動,好嗎?
7.這次紀念活動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把它寫下來,好嗎?
四、涉及的學科領域
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涉及品德與生活(社會)、歷史、地理、音樂、美術、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等學科領域,活動范圍深而廣。
五、所依據的課程標準
。ㄒ唬┚C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4.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ǘ┓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ㄈ┡ㄔO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六、教學和學習過程
。ㄒ唬┑谝浑A段:(一課時約35分鐘)
1.使用教師演示文稿,將本次語文實踐課的.主題告訴同學,并向學生提出單元問題:關于紀念日,你了解多少呢?將研究設想(五月有哪些紀念日?家庭、班級,學校,國家都有哪些紀念日?紀念日的來歷、意義及其紀念方式)提供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家長、書籍、電視、網絡等渠道查找收集相關資料。
2.同學們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指南自行形成小組,確定方案與時間表,分工協(xié)作。
。ǘ┑诙A段:(一周課余時間)
學生利用家庭、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整理資料。
。ㄈ┑谌A段(兩課時約80分鐘)
1.多媒體播放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的盛大場面。學生談自己看后的感受。(自由發(fā)言)
2.識紀念日――談紀念日――想紀念日。
識紀念日:
。1)多媒體出示五月的日歷,讓學生通過看日歷,了解重大的紀念日及其相關知識。
。2)交流資料,談紀念日的來歷、意義及其紀念方式。
談紀念日:
你還知道關于紀念日的哪些知識?向大家介紹你喜歡某個紀念日的原因。
想紀念日:
。1)讓學生圍繞“我家也有自己的紀念日”進行交流。
。2)為班級、學校、社區(qū)設定值得紀念的日子。
。ㄋ模┑谒碾A段:(一課時約35分鐘 )
引導學生把獲取的知識整理,按照興趣分組,小組合作擬定紀念日活動計劃,填寫活動計劃表,推選負責人,對活動進行分工。
。ㄎ澹┑谖咫A段:(一周課余時間):利用課余小組合作按照活動計劃收集資料、排練節(jié)目,準備活動、分組開展模擬紀念日活動。
第五階段(兩課時約70分鐘)
觀摩模擬紀念活動
如:“五一”勞動節(jié)紀念日活動:
學生扮演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說自己工作特點及收獲。
國慶節(jié)紀念活動:詩朗誦,歌舞表演,手抄報展
植樹節(jié)――小品《植樹》及表演唱《小樹,快長大》。
(六)第六階段 (兩天課余時間)
1.這次紀念活動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們把它寫下來,好嗎?
(學生以日記、作文等形式記下這次活動。)
2.把優(yōu)秀習作裝訂成冊,作為本單元實踐活動的資料保存。
3.學生在家制作紀念日歷、學生演示文稿、學生網站。
七、活動預計時間:
。ㄈ軙r間)
八、前需技能
(學生在開始此單元前必須掌握的知識或技能)識或
1.學生需要有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操作,例如鼠標、鍵盤的使用、打開/關閉程序和保存文件等。
2.學生需要會上網瀏覽或檢索。
九、所需資料
印刷資料: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第二學期課本、日歷、各類介紹紀念日的報紙、書籍、雜志和學生制訂的活動計劃。
輔助材料:和紀念日相關的圖片、音樂、課件。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喜歡經典文章,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為熟讀成誦奠定基礎。
2、初步掌握經典誦讀的方法,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
3、基本了解誦讀內容,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理解“一粥一飯……物力維艱”
教學難點:
理解誦讀內容,能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朗讀。
過程設計
一、簡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學者朱柏序所作,雖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卻飽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三百年來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常誦讀這些經典,不僅能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文化積淀,而且能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誦讀《治家格言》。
二、教師有感情、有節(jié)奏、有韻味地范讀
要求:
1、學生看教材認真傾聽,標記出生字、新詞、難點。
2、結合譯文初步感知誦讀內容。
3、體會教師誦讀的節(jié)奏和韻律。
三、結合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重點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钡囊馑。
1、學生結合注釋理解該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
四、學生練讀
1、學生認真跟讀。
2、學生自讀。
(1)學生自讀,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朗讀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并隨時加以指導。
(2)同桌互讀。相互評價優(yōu)點與不足,通過練習加以糾正。
(3)同桌合作讀,一人一句。
3、小組交流。
4、指名讀,師生針對誦讀時是否正確、流利、有感情進行評價。
5、師生共同放聲齊讀。
五、課外延伸
1、與父母一起多形式誦讀。
2、與父母交流誦讀心得。
3、課外搜集資料,了解有關《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講給父母聽,到校后與老師、同學交流。
六、作業(yè)練習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會怎么做?當別人幫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5個生字,正確書寫5個生字。
2、 通過對課文的理解,初步學習詞語之間的搭配:( )的蘋果、( )的山楂、( )的葡萄,并能連起來說段話。
3、 正確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出感情。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第3小節(jié)。
4、 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熱愛秋天。
5、 能夠用幾句話從形狀、顏色、味道簡單對一種水果進行描寫。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由于學生所掌握的形容詞有限,所以詞語的搭配還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幫助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一些詞語進行練習。
2、 水果的寫話練習,必須基于學生口頭表達熟練的基礎上,否則很難達到預設效果。教師應當適當?shù)募右砸龑А?/p>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 師:你們還記的第四課是什么課文嗎?《四個愿望》 對了,課文里的小米佳好貪心哦,四個季節(jié)全都喜歡。那你們喜歡什么季節(jié)呢?
2、 師:我最喜歡秋天,因為秋天不冷也不熱,氣候宜人。而且秋天到處都是金色的,金色的莊稼,金色的落葉,好美!不信你們看(連續(xù)播放秋天景色的圖片)
3、 師:美不美?難怪我們的作者要用“迷人”來形容秋天的景色。 迷人:使人陶醉,使人迷戀 那就讓我們看著這美景大聲地朗讀課題。 全班齊讀課題。
二、體會課題,了解第一小節(jié):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思考:作者分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春天和秋天的。
。1)自由讀 (2) 指名讀 (3)(學習生字) 燦爛:(1)注意字形 (2)理解詞義 (3)搭配燦爛的(笑容、陽光、星光、春天) 固然:1 雖然 2 確實 選擇義項。
2、師:你覺得作者更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秋天)為什么?(“更加”)。
3、難怪作者要大聲贊嘆 :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呀! 指名讀 齊讀。
4、過渡:作者寫一派迷人的秋色到底寫什么迷人? 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語來概括呢?(板書:瓜果遍地) 完成練習: ( )的春天 ( )的秋天 。
5、接下來,老師就帶你們到秋天的果園里去感受一下,請看大屏幕。 (顯示圖片:瓜果遍地的秋景圖)。
6、這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非常美麗,非常迷人)喜歡嗎?
三、初讀感知
我們的課文又選擇了哪幾種水果來寫呢?是怎樣寫的?請同學們帶著這兩個問題去自由地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書中畫出這些水果的名稱
1、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不加字,不漏字,讀通句子。
。3).思考:課文介紹了幾種水果?用“﹏﹏”劃出。
2、自由讀
3、借助拼音讀好詞語
4、交流: 柿子 蘋果 山楂 葡萄
四、品讀感悟 抓住比較,學習第二小節(jié):
過渡:在作者筆下,這些水果到底是什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走進課文慢慢欣賞。讓我們先去西面山洼看一看。
1、師:說到秋天,我們不得不提到楓葉。唐朝的杜牧就曾經在《山行》中留下了著名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稍谧髡哐壑校褪翗浔染瓦d色了不少。
2、理解 “遜色” 。
3、看,這就是柿子。大聲朗讀第2小節(jié),你能用文中最美的`一句話來夸夸柿子嗎? 指名讀。
4、(學習生字):“簡”的寫法。
5、評讀 滲透比喻句 齊讀:讓我們一齊去夸夸它吧。
6、出示練習
五、深入重點,學習第三小節(jié):
1、過渡:紅得火一樣的柿子固然讓人著迷,可迷人的水果不止它呢。
2、自由讀第3小節(jié),想想自己最喜歡哪種水果,為什么?
3、解決詞語問題:著名的近義詞 什么是一串。
4、 依次分析:紅香蕉蘋果、大金帥蘋果、山楂、葡萄。
。1) 紅香蕉蘋果:那么那么那么(讀出三個“那么”不同的語氣)。
。2) 大金帥蘋果:金光閃閃、黃澄澄(復習ABCC、ABB式的詞語)。
。3) 山楂:比喻句。出示瑪瑙(強調“綴”字,表示果實累累,沉甸甸的) 比較句子:一顆顆 強調多和沉 。
(4) 葡萄:自己大聲朗讀,把形容葡萄的詞語用( )表示。 “水晶”葡萄:長長的、綠綠的、晶瑩透明。 “紅玫瑰”葡萄:紫中帶亮、圓潤可愛。
小結:
同學們,當我們走出葡萄園,回頭望去,你發(fā)現(xiàn)作者是抓住了這些水果的什么來寫的呢? (顏色 樣子) 是呀,這些水果的顏色多美,它們紅得像火,黃得耀眼,綠得像玉石,紫得發(fā)亮。樣子也美,有的像瑪瑙,有的像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的,還有的像珍珠。
原來,不止春天有著鮮艷的色彩,秋天的色彩也那么明艷動人,怪不得作者不是以迷人的秋天為題,而是以迷人的秋色為題。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這迷人的秋色吧。
5、全班齊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
6、小結文章的結構。
六、復習鞏固,說說練練:
1、讀詞語。
2、用學過的詞語說一說:( )的蘋果 ( )的山楂 ( )的葡萄,
3、小組合作說一說: 瓜果遍地的秋色真令人欣喜。」麍@里有_____,有______,還有______。哦!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4、全班齊讀課文(配樂)。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動物世界的奇妙與情趣,認識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對自然科學研究的志向。
2.學習本課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學習明白“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干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笔钦n文重點段的濃縮,與下文形成對應關系。通過抓重點句“這是多么奇特動人的情景!”把握重點段的學習。
4.通過對重點段的學習,掌握金蟬脫殼的過程和每一過程的特點。
5.在學生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加強默讀訓練,邊讀邊思,邊讀邊想象。
6.學會在領悟課文內容,了解表達方法、理清表達順序、掌握關鍵詞句的基礎上,練習背誦,熟讀成頌。
7.學習作者觀察細致的好習慣,描述細致的表達方式,培養(yǎng)觀察能力。
二、教學流程:
(一)練習激趣,揭示課題:
1.同學們,大家積累了許多成語,愿意來做個小練習嗎?
2.出示練習:
守株待( ) 金( )獨立 九( )一毛
膽小如( ) 萬( )奔騰 畫( )點睛
。1)讀一讀,把這些成語補充完整。
。2)想一想,再說幾個這樣的成語。
3.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成語,我們一起來看——金( )脫殼
4.一起來讀這個成語——金蟬脫殼。
5.正音。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在成語中讀qiao,在課文其他句子中讀ke。我們一起來讀。
6.相信同學們一定已經在《三十六計》和《三國演義》中讀過“金蟬脫殼”的故事。我們也了解到了這個詞的.比喻義: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今天我們一起和作者一起去觀賞大自然中的“金蟬脫殼”。
。ǘ┏踝x課文,理清脈絡。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耳傾聽,課文“金蟬脫殼”主要講了什么?
2.同學們,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金蟬脫殼的情景。作者用了兩個詞概括了這個過程的特點,能從文中找出來嗎?
3.板書“神奇有趣”、“奇特動人”!敖鹣s脫殼”的過程究竟
4.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課文,思考課文哪些章節(jié)完整地寫了金蟬脫殼的過程。
5.課文緊抓住重點段,分三部分給我們介紹了金蟬脫殼的過程。
。ㄈ┖献魈骄,展開研讀。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
三至五小節(jié)按照“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的順序向我們展示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
板書: 脫殼前(3)
脫殼中(4)
脫殼后(5)
2.蟬脫殼前是什么樣子呢?
。1)同學們自己讀讀第3自然段,畫出第3自然段中描寫蟬脫殼前樣子的語句。
。2)課件出示:“突然,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正沿著柿子樹往上爬。當爬到一個枝丫上時,它用腳緊緊抓住樹皮上的一處裂口,停在那里不動了!
。3)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4)蟬蟲停下來不動,就是要脫殼了。
3.大家都很想知道蟬是怎樣脫殼的吧?讓我們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這個過程的神奇所在吧!
(1)請大家默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
、儆弥本畫出第一句話,這句話和下面的內容是什么關系?
、谙s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脫殼的?用圓圈圈出各個部位。
。2)金蟬脫殼的順序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
幻燈出示:背—→頭—→腳—→尾
4.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最有趣的是哪一部分呢?把相關語句畫出來,然后給大家說說你的感受。
5.出示蟬尾出殼的內容。
。1)默讀思考:這段圍繞哪句話來寫?請在書上用“____”標出來。
。2)這一段是怎樣表現(xiàn)出蟬尾出殼過程的有趣?同學們注意到“使勁地抖動著、升著”、“騰空向后仰”、“敏捷地向前撲來”、“抓住蟬殼用力一抽”、“蟬尾就出來了”這些描寫動作的詞了嗎?不妨自己模仿蟬兒試一試。
。3)作者用一連串的動詞將這一過程刻畫得處栩栩如生。這一情景描寫生動,用詞精確,和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是分不開的。我們一起來讀蟬尾出殼的句子。
6.同學們,第4自然段有順序地描寫了蟬背、頭、腳、尾出殼的過程。我們一起來讀第四小節(jié)。
7.金蟬脫殼后,身體各部位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五小節(jié),完成下面的表格:
部 位
變 化
8.完成了嗎?我們來看正確答案。
9.齊讀第5自然段。
。ㄋ模┭菔具^程,直觀感受:
1.如果你親眼觀察到蟬出殼的完整過程,你的感受會怎樣?想不想看一看?
2.仔細觀察每一張圖片,用自己的話說說蟬脫殼時的變化。(幻燈演示金蟬脫殼的完整過程,加深學生對金蟬脫殼過程的理解。)
3.齊讀:這真是奇特動人的情景!(板書:奇特動人)
。ㄋ模┛偨Y全文,學法指導
1.課文記錄了金蟬脫殼的全過程,作者能將這一難得一見的情景描寫得如此具體、生動,靠的是什么呢?(一雙慧眼善于觀察)
2.對,靠的是仔細的觀察。課文中哪些詞語能表現(xiàn)出作者在“觀察”呢?
幻燈出示:搜索——發(fā)現(xiàn)——聚精會神地盯著——仔細地看著
3.前蘇聯(lián)著名的生物學家巴浦洛夫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觀察,觀察,再觀察。”由此可見,觀察是一切發(fā)現(xiàn)的基礎。
4.處處留心皆學問,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觀察的重要性,當我們進行觀察時應注意什么?
(1)有順序
。2)有重點
。3)有感情
。ㄎ澹┩卣寡由,學以致用.
我們生活在農村,可以觀察到許多動物,比如說公雞打鳴,母雞生蛋,小羊吃草,貓捉老鼠等等,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學會了觀察的方法,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小動物,進行細致的觀察,抓住一兩個重點進行描述,配上圖片,制成動物明星卡。
三、教學備注:
《金蟬脫殼》一文,緊緊扣住一個“脫”字,按照“脫殼前”——“脫殼中”——“脫殼后”的順序,運用細致生動的語言描摹了金蟬脫殼這一神奇有趣、奇特動人的景象。讀文本知過程,課堂教學的重點不是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通過抓住具體的描寫,品味生動的語言,感受蟬脫殼過程的神奇才是重中之重。教師可以抓住課后習題四作為線索,引導學生走進文本,主動揣摩,獲得體驗。
語文教案 篇8
一、導入:
同學們五月份我們就要參加區(qū)運會了,現(xiàn)在我們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參加訓練,很辛苦,體育世界。我想知道你們喜歡體育運動嗎?今天 老師就帶著你們走進體育世界。(出示課題)
二、新課:
下面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一版塊:運動場上的體育,讓我們一起喊:。。。。
運動場上的體育,對我們來說并不 陌生。你能說出你知道的體育項目嗎?(指名說)教師出示:跳遠、跳高、賽跑、滑板、游泳、競走。請你讀一讀,如果有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學生開始讀詞學字)
誰愿意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在這些體育項目中滑板、游泳、競走是出現(xiàn)在奧運賽場上的體育項目。請你再讀一讀。這里有你新認識的生字朋友嗎?你是怎樣記住他的?(記憶方法,并擴詞)
對了,我差點忘記,今天老師還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老朋友,你們猜她是誰?(樂樂)
同學們好,我們可是老朋友了。今天能和你們一起走進體育世界真的太高興了。剛才看到你們這么喜歡體育,知道那么多的體育項目我真的太佩服你們了?墒求w育不光出現(xiàn)在運動場上,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它也無處不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體育世界》。就讓我們到生活中去尋找體育吧。接下來我們就進入走進體育世界的第二大版塊:生活中的體育。。。。。!我可是體育迷啊,要和你們大家比一比的!
那么老師就做栽判員行嗎?(行)咱們同學先說生活中的體育。指名說,時間是一分鐘,先給大家半分鐘的準備時間。(體育接龍)
那我們一起來看樂樂找到的生活中的體育:(出示詞語卡:登山、跳繩、劃船、滾鐵環(huán)、踢毽子、跳皮筋、蕩秋千、下棋。)讓同學們一起來讀詞卡。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比賽中,同學組獲勝!樂樂你要努力啊。樂樂:沒想到同學們對體育這么了解,我這個體育迷也是甘敗下鋒。不過,我想再和同學們比一比,我回我相信我一定能贏。你們敢接受我的挑戰(zhàn)嗎?(敢。。┖媚蔷妥屛覀冏哌M體育世界的`第三大版塊:球類體育,。。。。。!王老師還是請你給我們做裁判。(好,我很高興,樂樂,這回你要加油。。┱埬阏f出與球類有關的體育項目。還是有半分鐘的準時間,一分鐘的回答。不過你們34人對1人太不公平,我想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小組對抗賽你們同意嗎?好,開始!小組匯報(寫在一張卡片板上)匯報時舉起來讀給大家聽。記錄下對與錯。讓我們一起來看樂樂寫了幾個,(出示: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網球、排球、足球。)請你讀出這些詞語,我喧布,這場比賽**贏!讓我們給他們發(fā)一個乒乓球。你們知道,我為什么要給你們發(fā)乒乓球嗎?(國球,老師希望你們從現(xiàn)在開始,鍛煉好自己的身體,長大也能參奧運會,為祖國爭光)樂樂:同學們,你們對體育如此熱愛,看到了你們我就看到了中國未來體育事業(yè)的希望。我也祝你們在體育中強身健體,為國爭光!這次體育世界之旅,我很高興也同你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再見!我要去參加野外體能訓練了!
剛才我們與樂樂進行了兩場激烈的比賽,現(xiàn)在讓我們來做個游戲輕松一下好嗎?(好)游戲的名字叫:你做我猜。樂樂出示與體育運動有關的詞語,男女對抗賽,時間一分鐘:跳遠、登山、賽跑、劃船、滾鐵環(huán)、踢毽子、競走、游泳、滑板、籃球、乒乓球、網球……。看哪組猜對得多。
同學們本次的走進體育世辦就要結束了,你們在體育世界都學到了什么呢?老師希望你們有一天也能象體育健兒一樣馳騁在賽場上!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到這里下課。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會寫8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
2、利用邊讀邊想的辦法感悟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撈鐵牛時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鐵牛是怎樣一步一步撈上來的,并學習復述課文。
3、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培養(yǎng)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主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勞動人民勤勞聰明,比如我們曾經學過的《稱象》,講的就是人們用智慧稱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宋朝的歷史故事《撈鐵!,學習一下懷丙是怎么把鐵牛撈上來的`。
二、個性閱讀,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文時畫出生字。
三、自主學習
運用工具書及預習的內容,指導學生自學生字詞。
四、指導讀文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讀準字音。
五、鞏固生字詞
鞏固復習本課生字詞。
六、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自然老師曾經與大家共同探討了有關浮力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回憶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讀課文,概括大意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分析課文,理解內容
1、個別讀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問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討論:為了讓水把鐵牛送回來,懷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準備工作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么?第一步:潛水摸牛。第二步:船裝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繩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讀第四、五、六自然段,說一說懷丙是用什么辦法把鐵牛拉上來的?引導學生把浮力知識與本文有機結合。
4、齊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重點介紹了什么?(懷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學家。)
5、讓學生舉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浮力的知識。
四、教師總結,指導讀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練習朗讀課文
三、完成書后習題
1、鼓勵學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組詞。
2、指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內容。
3、根據第三自然段的內容填空。
四、作業(yè)
板書:老鐵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5-26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10-16
語文教案12-30
語文教案01-01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12
語文教案01-29
語文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