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橋教案范文集錦9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橋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橋教案 篇1
《盧溝橋的獅子》(第九冊)是一篇進行讀寫訓練的好范文。作者合理的章法布局、細致的觀察態(tài)度、傳神的表達技巧都是值得向?qū)W生介紹的。居于此,本課的讀寫訓練可以由以下三步完成。
一、著眼全篇,區(qū)分詳略主次
在初讀課文、嘗試分段并概括段意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問:課文共分幾部分?哪部分寫得最詳細?你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嗎?通過對課文的初步了解,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全文共分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重點,寫得最詳細。因為文章題目是“盧溝橋的獅子”,以寫物為主,所以介紹獅子特點的部分理應是全文重點。學生明白這層關系后,教師再追問:那么你們說,我們學習本文,應重點學哪一部分?(答:重點段。)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花最少的功夫,完成一、三兩部分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讀課文,說一說:
讀了第1部分,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了第3部分,我又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jié):在一篇文章中,作者會把主要部分寫得很詳細,而次要部分就簡略些,這樣才能突出重點,F(xiàn)在,讓我們到第二部分去看看盧溝橋的獅子到底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寫好的?
這樣處理,使得教師在第一個整體教學(即初讀課文、初步感知)階段就收獲匪淺:既讓學生理清了全文脈絡,了解了文章大意,又向他們滲透了讀書與.寫作的基本技法。寥寥數(shù)語,就將讀文與訓練落到了實處。
二、切入段落,摸清構(gòu)句方法
當學習的車頭被直拉到重點段之后,可以這樣讓學生理清本段的層次關系。
1.自由讀第二段。邊讀邊想邊畫,找出能概括盧溝橋獅子特點的語句,并做上記號。(這些獅子真有意思;盧溝橋的獅子大小不一,形態(tài)各異,很難數(shù)清楚。)
2.這兩個語句分別位于本段的什么位置?
3.那么中間部分又寫什么呢?(具體寫獅子大小不一和神態(tài)各異。)
4.由此可見,這一段作者寫獅子,先( )寫,后( )寫,再( )寫。
5.能給中間的這部分分層嗎?看看在這里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并出示習題:在具體敘述時,又先寫( )再寫( )。
小結(jié):用總———分———總的方法.寫作,可以使文章條理清楚,結(jié)構(gòu)嚴謹。板書:條理清。
三、品讀詞句 學習觀察表達
第二段要重點講解的是要讓學生仿寫的部分,除了要字求其義、句求其旨外,更要明白作者是怎樣觀察獅子,并把他看到的獅子寫下來的。具體操作如下:議一議。
(1)課文是怎樣具體描述“大小不一”的'?(大的幾十厘米,小的幾厘米,甚至……也看不清———列舉數(shù)據(jù),作對比。)
(2)讀讀具體寫“神態(tài)各異”的句子,看看作者用“有的”共寫了幾類、幾種樣子的獅子?
(3)作者為什么既要寫到大獅子,又要寫到小獅子?(這樣才能讓我們知道盧溝橋的獅子有大有小,大的威武,小的淘氣。)
(4)“好像朝著遠方長吼,好像專心聽橋下的流水聲!边@些是比喻句嗎?(不是。這是作者根據(jù)石獅的樣子想象出來的。)
(5)小結(jié):正因為作者給不動的石獅注入了動作與情感,使它活起來了,所以絕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為這兒寫得最有趣。由此可知,看圖作文也好,寫物作文也好,我們都要展開豐富的想象,把靜的寫成動的,把無生命的寫成有生命的,把黑白的寫成彩色的,這樣文章才生動形象。
演一演。盧溝橋的獅子這么活潑、威武,教師可請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分別學一學這樣的形態(tài)。也可以指名上臺表演。一演勝千言,在表演中學文,在表演中讀文,在表演中記文,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寫一寫。演完五種姿態(tài)后,教師提醒學生:盧溝橋的獅子只有這些形態(tài)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省略號。)盧溝橋的獅子確實是姿態(tài)萬千,各不相同,那么還會有哪些形態(tài)呢?你能想象出來嗎?這樣一提醒,學生興趣盎然,立刻會展開熱烈的討論,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最后,要求學生從自己及同學的表演中選擇最喜歡的一兩種“獅子”,把它的大小及動作、神態(tài)描寫下來。這一安排,把課堂的所讀、所演全部融入到所寫之中,完成了“讀為基礎,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讀寫任務。整堂課憑借了“課文”這一教學的例子,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與講與練相結(jié)合,做到舉一反三。學生除了讀懂課文,更練習了“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方法”(葉圣陶)。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簡潔生動的說明語言。
2.學習打比方等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3.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科學的想像力,認識科學幻想與現(xiàn)實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谋扔,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學生能夠合理、科學地想像。
2.形成廣泛而形象的認識,進行合理、科學的想像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導語: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34頁,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明文《橋梁遠景圖》。
2.解題造境:請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遠景圖?
利用課文來學習一下 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時對橋梁的未來情況的設想。
二、朗讀感知
1.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檢查閱讀效果:
(1)讀詞述文:承載 顛簸 袖珍 小巧玲瓏 水漲船高 勝似 閑庭信步
(2)文章主要寫了有關橋梁的哪些內(nèi)容?
2.要求學生重點研讀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內(nèi)容。
3.指導學生劃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
(1)請概括你研讀的那個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過渡段,具體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歸納,劃分文章層次。
三、解讀體會
1.順勢提出:將來的橋會有哪些變化?將來造橋會有哪些變化?
2.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
3.補充介紹打比方這種說明方法:現(xiàn)在我們學習的是說明文,那么這種比喻的修辭手法已經(jīng)是一種說明方法了,這就要給它改個名稱,應該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說明方法。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說說使用這種說明方法的好處。’
4.文中還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從文中找出來,具體說明。(指導學生讀文,尋找使用說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課小結(jié)
本節(jié)課我們仔細閱讀了課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nèi)容,也了解了作者對未來橋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說明結(jié)構(gòu)和說明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分析文章的語言和句式。
第二課時
一、誘思導學
1.分析文章生動準確的說明語言。
(1)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動,文中還有許多句子寫得也很生動,請學生找出。進行分析。
(2)引導學生觀察下列句子,說一說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A.幾乎是才聽說造橋,就看見“一橋飛架”了!
B.架橋時,全用電腦控制的各種機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勞動力。
2.分析文章中運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學生仿造句。
指導學生仿造句式,進一步認識雙重否定句與反問句的表達效果。
二、科學幻想
1.提出問題:作者的想像不亂想?請說出理由。
2.要求學生結(jié)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同時參照課文前的彩圖,理解科學的幻想與現(xiàn)實的密切關系。
3.要求學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時作者的設想已變?yōu)楝F(xiàn)實的資料介紹給同學們。
三、輻射閱讀
1.要求學生閱讀輻射文《大腦移植的幻想與現(xiàn)實》
2.提出問題:本文在語言上與課文有什么相似之處?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問題:結(jié)合兩文說一下你對科學的幻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關系如何理解?
4.同學們的年齡正是幻想的好時候,再上加這兩篇文章的學習,你難道不想讓自己的幻想將來成為現(xiàn)實嗎?行動起來,查閱有關資料以“……遠景圖”為題寫一篇短文,展望一項技術今后的發(fā)展趨勢。
板書
22、橋梁遠景圖
茅以升
“板凳” 將來 / 什么樣 怎樣造
打比方 科學幻想---現(xiàn)實
反思:
希望同學們學完這兩篇文章以后,能夠喜歡這種科學幻想的文章,能積極探索科學奧秘,在生活和學習中能夠大膽而合理的想像,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為現(xiàn)實,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
一、以“研究性學習”貫穿始終
將“研究性學習”引入了語文課,班級中以四個同學為一個研究小組,新授之前讓學生搜集有關橋梁的資料,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對學習此篇課文的興趣;新授后讓學生再去搜集各類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科學故事。然而對這些資料的搜集工作就由學生自己去做,并分門別類地加以分析、研究、歸納、整理,最后在課內(nèi)交流,達到知識共享。通過“研究性”學習,不僅能使課內(nèi)外知識有機地結(jié)合,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知識形成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以德育、智育、美育于一體進行教學
由于本課內(nèi)容比較抽象,為此我們在兩堂課上力求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方式多樣化。第一堂課上,教師出示茅以升未來橋梁設想的圖畫,在聽錄音的同時對八種橋有個感性的認識。設計“小蜜蜂勤采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質(zhì)疑、釋疑、交流、總結(jié)中體會科普作品的特點。第二堂課,學生在介紹自己設計的未來橋梁時,配上了相應的圖畫,達到圖文并茂的效果;采用“歌唱”的形式結(jié)尾,從美妙的音樂中進行情感的教學,再次領悟文章中心,升華主題。
三、注重口語訓練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在這兩堂課上,我們緊緊圍繞二期課改的精神,注重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如介紹茅以升的生平;“說古道今”對橋的知識交流;通過“小小辯論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等等。
因為《橋梁遠景圖》本身就是一篇對未來橋的想象,所以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自然成了教學的重點。我們同樣的,讓學生以研究小組開展學習,在第一堂課上,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述說橋的模擬圖;在第二堂課上,請學生設計除書上以外的未來橋梁,來一個“金點子”發(fā)布會;圍繞“將來的橋梁”這個話題進行想象說話。我們力求在共同合作的過程中,既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能使小組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橋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學習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根據(jù)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仿編歌詞。
3、積極參與歌唱活動,感受音樂的樂趣。
重點:熟悉歌曲,用工整替換的方法創(chuàng)編歌詞。
難點:能完整的演唱自編的歌曲。
準備:圖譜、小兔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引出課題。今天,李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來猜猜看,它是大家好我是小兔子,很高興來到xx班做客。今天啊,我要給你們一個
家?guī)砹艘皇缀寐牭母枨,你們聽~~~
(二) 學唱新歌。
1、 教師范唱第一遍,幼兒傾聽
師:聽了這么好聽的歌曲,誰能來給這首歌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小兔子)
師:那小朋友知不知道小兔子它都有些什么特征?(兩只長耳朵、兩雙紅眼睛、一條短尾巴)
2、 教師范唱第二遍,邊唱邊做動作
好,接下來請小朋友聽一聽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和小朋友們說的是不是一樣?
師:誰聽清楚了歌曲里面的小兔子它有什么特征?兩只長耳朵、兩雙紅眼睛、一條短尾巴)邊總結(jié)幼兒的回答我邊出示圖譜
3、 出示圖譜,尋找問題
師:請小朋友們來看一看,這圖譜里面有什么圖片你是看不懂得?(教師用歌詞來回答幼兒的問題)
4、幼兒看著圖譜學唱好,接下來請小朋友看著圖譜用美妙的聲音來唱歌。
5、情景表演
(1)恩,小兔子剛才悄悄跑來告訴李老師說,小朋友的聲音有點兒輕,我還沒聽請就唱完了。你們說,我們要不要幫幫小兔子用好聽又響亮的聲音來唱歌,好不好?
。2)小朋友剛才呀也看見了,小兔子不僅會唱這首好聽的歌曲,還會做好看的`動作。我們也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子,邊做好看的動作邊用好聽的聲音來唱歌。好,立正,準備~~~請坐
(三) 創(chuàng)編歌詞,情景表演
恩,我們都知道了小兔子是跳、跳、跳著唱歌的,有誰知道別的小動物還會怎么唱歌?恩,誰能來說說看?(說一個小動物,教師出示一張圖片進行粘貼,再用語言總結(jié),最后用記號筆畫上符號)如:小鳥會喳、喳、喳的唱歌。喳、喳、喳,我是一只小小鳥~~~恩,真棒!誰還有不同意見?還有什么動物也會唱歌?(舉例三個到四個)
(四) 活動延伸
恩,小朋友們都很能干,李老師相信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也會用很多不同的方法來唱歌,那我們啊下一次再把它們都請出來吧!
小兔子
1=d 2/4
5 5 │5 34│56 53│5— │4 4│4 34│ 跳 跳跳,我是 一只
小白 兔,跳 跳 跳,我有 54 32│3 —│5 5 │5 34│56 53│5—│4 4│ 兩只長耳朵。 跳 跳跳,我是 一只小白兔,跳 跳 4 34│54 32│3 —│5 5│5 34│ 56 53│ 跳,我有兩只紅眼 睛 。跳 跳跳,我是 一只小白5— │4 4 │4 34│54 32│1 —‖
兔, 跳 跳 跳,我有一條短尾 巴。
橋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能正確讀記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3、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教學過程:
一、了解課文題目的出處,引入新課
1、看到“小橋流水人家”的課題,你有什么感受?
預設:
我想到了有小橋,有流水,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我想,應該是個美麗的地方,像仙境一樣的地方。
我知道這是一首元曲中的一句話。
2、出示《天凈沙·秋思》,全班齊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是思鄉(xiāng)的佳作。這課文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正字正音
1、自學生字,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自主學習。
。3)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2、自主學習,共同研究。
3、生相互交流自學情況。
。1)正字正音。
。2)理解詞語。
三、深讀課文,把握課文主旨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課文向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家鄉(xiāng)景色?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ㄕn文向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鄉(xiāng)美景以及小橋流水人家的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
從中,你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愛戀和思念。)
四、交流、探究表達方法
1、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邊讀邊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3、交流探究,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舉例說一說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愛戀家鄉(xiāng)的情感的。
。ń處煾鶕(jù)學生的回答,出示文中的語句。)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fā)出悅耳的聲音!
(這段話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了溪邊飄動的柳枝、水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景物的喜愛與贊美。)
。2)“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ㄟ@段話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我”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以詩情畫意之感,令人神往。)
。3)“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
。ㄟ@句話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nóng)村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同學們體會得真好。作者或直接、或間接地抒發(fā)了對家鄉(xiāng)深深的愛。我們只要細細品味,都會感受到。
五、齊讀課文,摘抄優(yōu)美語句
讀出作者家鄉(xiāng)的美及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六、鞏固練習
打開“基礎訓練-《小橋流水人家》”,一起來闖關吧!
橋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2、品味本文優(yōu)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3、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4、德育:關注生活,關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難點】
1、品味本文形象優(yōu)美而又富的意蘊的語言。
2、學習一種新的審美視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lián)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chǎn)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2、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結(jié)合預習情況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哪?
(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歸納: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引導:文章主要寫了橋與環(huán)境的關系。文章寫了哪些橋?這些橋又處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中呢?
明確:舉了四個例子:烏鎮(zhèn)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xiāng)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云南、貴州山區(qū)的風雨橋。
3、研讀賞析:
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jié)構(gòu)、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重點研讀第④小節(jié)。)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 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 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 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chǎn)生憋悶感;間或出現(xiàn)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里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fā)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jié)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tǒng)一。
長橋一般建筑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diào)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
出現(xiàn)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整個環(huán)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 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gòu)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tǒng)一的角度來判斷。
4、美句賞析:
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nèi)绾斡谩懊缹W”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就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以下語句:(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師精講點撥。)
⑴ 茅盾故鄉(xiāng)烏鎮(zhèn)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xiàn)一座石橋時,仿佛發(fā)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賞析:其實,葦叢不會“發(fā)悶”,也不會做“深呼吸”,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這表現(xiàn)了作者與周遭環(huán)境已融為一體。
⑵ 早春天氣,江南鄉(xiāng)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賞析:楊柳拂橋是江南常見的景色,作者將時間限定為楊柳剛剛返綠發(fā)芽的早春天氣,將橋限定為石橋,兩種景物之間的反差與對比,形成特殊的美感!皸盍叮瑫燥L殘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這里說“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是強調(diào)細柳與石橋構(gòu)成的美景本身已夠動人,不再需要別的東西來烘托了。
、 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xié)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賞析:這句話的意思是,橋橫跨在水面上,與橋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錯;同時,橋的顏色與流水的顏色也相互映襯。橋與流水如一支樂曲一樣是一個整體。
、 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
賞析:橋的美就是對橋的存在的一種大聲宣告,橋的美也像樂曲一樣有著和諧的韻律,這吸引著畫家總是追尋著橋的身影。
5、積累遷移:
請同學們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小組討論后交流,明確。)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zhì)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xiàn)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里橋美在何處,隨后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為規(guī)范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并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fā)感情,文字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6、課堂小結(jié):
橋是美的,但只有橋的美還不夠。美是需要發(fā)現(xiàn)的。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太多的美被我們錯過了。隔著河的兩岸需要用橋來溝通,人與人之間需要用心來溝通。希望同學們能用心地架好與他人之間溝通的心橋,同時,自己也要珍惜好這美好的青春,用我們的辛勤和汗水為自己鋪就一條通向美好未來的橋梁。
7、作業(yè)設置:
、 仔細觀察一座橋,從橋與不同環(huán)境的聯(lián)系中發(fā)觀美,完成一篇作文。(全做)
、 收集有關橋的詩歌、對聯(lián)、謎語、俗語、諺語成語等。(A組同學負責查找)
橋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橋?在哪里見過?快把你見過的橋說給同學、老師聽。(學生自由答)
2.課件(出示不同橋的圖片)邊播放邊向?qū)W生介紹: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的巨大的作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趣的'課文(板書課題),課文里所講的橋會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二、初步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蘭蘭跟爺爺過了幾種橋?各是什么橋?
(1)你是從課文的哪個地方找到這個答案的?
。2)鼓勵引導:你很會讀書,請再往下讀課文,看看爺爺是怎么告訴蘭蘭的。
3.課文的哪段寫潛水橋?誰來讀讀?
4.課文的哪段寫塑料橋?誰愿意讀讀?請舉手的學生齊讀。
5.再讀全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蘭蘭過了哪兩種橋?
二、朗讀感悟
1.學習課文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你喜歡哪種橋?(指名說)請喜歡潛水橋的同學讀讀描寫潛水橋的第一至四自然段。
(2)看圖體會,小組討論:為什么喜歡潛水橋?(引導學生從橋的特點,從橋上可以看到什么來回答)
。3)再讀、感受潛水橋的神奇。
2.學習課文五至九自然段。
。1)朗讀課文五至九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幾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橋?
。2)蘭蘭剛開始看到的塑料橋是什么樣的?讀出課文中的句子。過橋后,把塑料橋怎么辦?讀出課文中的句子。
(3)說說塑料橋有什么特點。
(4)多媒體課件演示塑料橋使用的過程、方法。(遇小河給管子打氣過橋放氣疊放)
3.學習第十自然段。
。1)齊讀第十自然段,思考:爺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2)爺爺真會變魔術嗎?
三、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課文
1.朗讀全文。
2.課文中蘭蘭過了哪兩種橋?潛水橋和塑料橋各有什么特點?
二、鞏固識字
1.學生識記生字,自由讀生字表中的字。
2.互讀、互查。
3.教師檢查讀生字,按序抽讀生字、齊讀、分組讀、個人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
三、書寫生字
教師范寫生字,師生共同突破重難點。
本課要求寫的字以上下結(jié)構(gòu)為主,提示:
坐
1.兩個人要寫小,注意捺變?yōu)槎c;
2.豎要寫長,寫在田字格的豎中線上;
3.下橫要寫長,以托住整個字。
四、練習
1.找朋友(圓圈里的字和方框里的哪些是好朋友)
2.照樣子,我會說。
又平又穩(wěn)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潛水橋架在水里,很像一幢長長的房子。
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
橋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列舉了對方哪些“新解”,又怎樣逐一加以反駁的。
2.學會如何欣賞詩歌。
[教學重難點]
學習編寫閱讀提綱,梳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層次。
[教學時數(shù)]
總計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解釋下列詞語。
考證:研究文獻或歷史問題時,根據(jù)資料來考核、證實和說明。
望文生義:不懂某一詞句的正確意義,從字面上去附會,做出錯誤的解釋。
膾炙人口(kuàizhì):美味人人都愛吃,比喻好的詩文或事物,大家都稱贊。炙:烤熟的肉。膾:切得很細的'肉。招徠:招攬。
無懈可擊:沒有可以被人攻擊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嚴密。
揆情度理(kuí):按照一般情理推測揣度。
索然無味: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牽強附會:把關系不大的事物勉強地址在一起。
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表示雖有缺點,但是可以原諒。
2閱讀全文,思考預習提示中的問題。
二、研讀課文。
1.速讀全文,給課文編寫閱讀提綱。
第一部分(l~2段):引用詩歌提出反駁的對象(楓橋夜泊)新解,認為,這首詩之所以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無論如何不在于如考據(jù)家所認為的在兩句詩中羅列了三座橋和一座山,而在于詩人以匠心獨運的杰出才能,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圖畫。
第二部分(3~7段):分別對“烏啼”“江楓”“愁眠”的新解進行反駁。
第三部分(8段):總結(jié),認為這樣的“新解”會使詩的意境全失,興味索然。希望文學研究者不要這樣做。
2提問:課文第里段提出反駁的對象后,為什么寫“初聽覺得很新鮮,同時也對自己過去望文生義的理解感到慚愧”然后文筆一轉(zhuǎn),又提出自己的疑問?
[明確]:因為考證的內(nèi)容是前人未說過的所以覺得很新鮮,同時,因為別人能提出新觀點,對古代的詩進行考證而自己卻未能做到感到很慚愧。然后文筆一轉(zhuǎn),又提出質(zhì)疑,這樣寫使文章波瀾起伏,曲折有致。
3提問:第1段連用了3個問句,起什么作用?
[明確]:連用3個問句引起讀者的深思。
4.提問:你同意作者在第2段對詩歌意境的描述嗎?為什么?
橋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編節(jié)奏的能力。
2、掌握集體舞中點踏步的動作要領,兩人動作配合協(xié)調(diào)。
教學重難點:舞蹈動作的協(xié)調(diào)。
教學準備:節(jié)奏卡、亮分牌、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鋼琴。
教材分析:《倫敦橋》是一首4/4拍的英國兒歌,全曲共4小節(jié)旋律。雖然配有五段歌詞,但旋律與歌詞都重復較多,十分簡單。根據(jù)童趣盎然的歌詞,將《倫敦橋》歌曲設計成雙人集體舞。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1、音樂進教室,并按創(chuàng)設好的位置入坐,做好上課準備。
2、學生跟著老師做拍手動作。
創(chuàng)設一種有利表演的美好,輕松的音樂教學環(huán)境。
1、坐姿游戲。
師:我已經(jīng)感受到同學們無比的快樂和幸福,現(xiàn)在跟老師來做一個小小運動,同學們先把眼睛閉起來,用耳朵聽,照老師的話去做,看誰做的最好。
2、節(jié)奏游戲(超級變變變)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超級變變變”的游戲,也來測一下同學們對節(jié)奏的掌握情況,男生女生來比一比賽。評委要注意觀察,然后給他們評評分。
3、男生女生比賽
。◣煟和瑢W們現(xiàn)在閉上眼睛,等老師說超級變變變,最后一個變說完了以后,你們就睜開眼睛,然后馬上把他們重新組合的節(jié)奏打出來,看看哪一組打的又準有整齊。)
1、閉眼睛跟著老師的口令進行坐姿游戲
2、把“節(jié)奏朋友”請進課室中間,每一個學生頭上帶一個節(jié)奏頭飾,站成一排,這樣就組成了一條節(jié)奏,請其余的同學拍一拍,一組完了以后,同學們閉上眼睛,老師喊123變,這樣就學生又隨意又組成了第二條節(jié)奏。
3、男生給女生出題,女生給男生出題。
4、評委給分,分出勝利組后,勝利組的那邊做一個勝利的姿勢。
以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融入到音樂課練習中,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步驟
。薄⒓w舞的含義
。◣煟和瑢W們,你們誰知道什么叫集體舞,你們想學習集體舞嗎?)
。病⒁魳沸蕾p
。◣煟郝犕旮枨院笥袥]有同學可以告訴我它是一個什么情緒的音樂?)引導學生選擇:是歡快的,憂傷的還是其它的什么?
3、舞蹈動作教學。
。、回答提出的問題。
。、基本舞步:
點踏步:兩拍一步,先出左腳,右腳立即跟著左腳點地。
基本動作:拍掌、兩人雙手手掌相壘,手向兩側(cè)擺動。舞步和動作是同時進行。
開始位置:兩人一對,面對面雙手相拉。
第一段:1~3小節(jié):點踏步加雙手在耳兩旁拍掌。
4小節(jié):兩人相互敬禮,女孩行提裙禮,右腳后點踏步半蹲,雙手提裙。男孩行右手扶胸禮,右手扶胸,左手背后。
第二段:1~3小節(jié):兩人面對面,雙手相互拍手。
4小節(jié):手保持姿勢不動,相互面對擺頭對唱。
第三段:同第一段。
第四段:同第二段。
第五段:一對小朋友原地站立搭起拱橋,其余的同學在下面小碎步穿過。音樂結(jié)束時,拱橋落下,套住一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就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唱歌、跳舞都可以。
教通過教師引導示范,讓學生自如的投入,體會舞蹈的樂趣。學形式靈活多樣,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題地位,教師充當“主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律動練習。
情節(jié)高潮
1、引導并協(xié)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動作。
2、播放
橋教案 篇9
一、學習目標
1、理解詞句,讀懂課文,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二、重點及解決辦法
、逯攸c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娼鉀Q辦法
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觀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趙州橋的特點。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自學課文片斷,小組討論交流,小組發(fā)言,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教具準備
趙州橋彩色投影片,趙州橋欄板的錄像帶,文字投影片,生字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ㄒ唬﹩l(fā)談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梁。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呢?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這就是課文中所描繪的那座橋,它的名字叫趙州橋(板書:趙州橋)
。ǘ┛磮D議橋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么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jié):投影片顯示出的趙州橋,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江面上,中間雖然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于何人之手?大橋建造于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么優(yōu)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
(三)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讀準字音。
2. 理解生字。
趙縣:在河北省,古代叫趙州。
隋朝: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離現(xiàn)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設計趙州橋的建筑師。
設計:在建橋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繪制圖樣,就叫設計。
沖毀:沖破。
3. 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4. 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jié)的生字卡讓學生讀。
5. 指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后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么說“趙州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睅е@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ㄋ模⿲W習第一自然段。
1. 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周橋的什么?
2. 小組討論交流。
3. 小組代表發(fā)言,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周橋是世界聞名的,板書:世界聞名)。
4. 理解“世界聞名”先用查字典方法來理解。然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深入研究,為什么趙周橋這樣一座石拱橋卻聞名于世界?留在課文全部內(nèi)容學完之后再回答。
。ㄎ澹⿲W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
、胚@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寫趙周橋非常雄偉。第②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使用具體數(shù)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qū)挕删涠际菍憳蚍浅P蹅。?/p>
⑵讀③④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沁@樣的橋有什么優(yōu)點?讀⑤⑥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葘φ瞻鍟许樞虻卣f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么?(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后講了橋的優(yōu)點。)
導語: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紹,還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深刻理解語言。
⑴出示投影片:“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评斫狻皠(chuàng)舉”。字典中的解釋:開始做。
⑶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chuàng)。是沒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⑸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什么?(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干的……)
導語: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的人,贊美勞動人民)因此在朗讀時要讀出贊美之情。
3、朗讀訓練。
4、對照板書練習背誦。
六)總結(jié)
總結(jié):學習第1、2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并參加建造的。歷經(jīng)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么雄偉,那么堅固,真不愧為是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ㄆ撸┎贾米鳂I(yè)。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3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描寫了幾種龍的姿態(tài)?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1、2自然段,回顧這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
導語: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么特點?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
。ǘ⿲W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jié):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后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讀第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后邊內(nèi)容的關系
(第1句話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nèi)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么?(橋面兩側(cè)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一種工藝,本文指在欄板上、刻鑿圖案)
欄板上的雕刻也屬于石雕,在石頭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難度。
(一般的石匠是難以勝任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并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說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賞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出示投影或錄像。(電教手段可以超越時空,把學生帶到趙州橋上,使其身臨其境,親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圖案。學生在欣賞美,感覺美的同時自然也就會感到這一歷史遺產(chǎn)的珍貴。)
6、讓學生講述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在學生觀看了投影或錄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賞美”,“感受美”之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美”。)
7、研究書中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七@3幅圖案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之處:①畫的都是龍②畫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tài)不同。)
⑶欄板上只有這3幅圖案嗎?為什么選擇這3幅圖案?(欄板上有許多幅圖案。這3幅是最精美的。)
、茸髡咧幻鑼懥3幅是最精美的圖案,其它圖案雕刻怎么樣?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八坪醵荚谟蝿印笔亲髡叩南胂。因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靈活現(xiàn),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罢嫦窕畹囊粯印笔且驗榈窨痰奶懒,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nèi)容的總結(jié),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8、朗讀訓練,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yōu)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樣寫橋的美觀的(對照版書:先概括寫橋很美觀,然后具體寫欄板上圖案很精美,又寫了3幅最精美的圖案,最后寫所有的龍真像活的一樣。)
10、按這個順序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趙州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chǎn)!崩斫膺@句話,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干,歷史遺產(chǎn)。
智慧:聰明。
才干;才能、本領。
歷史遺產(chǎn):祖先,歷史上留下來的寶貴財富。
再引導學生面對全文思考這個問題。(①趙州橋設計的很有特色。②趙州橋雄偉、堅固,已有1300多年了還完好無損。③趙州橋美觀。都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趙州橋是祖先留下的寶貴財富,是后人引以為自豪的。)
3、造句練習:參加,而且。
。ㄋ模┛偨Y(jié)、擴展。
教師小結(jié):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筑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豎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筑師?梢娳w州橋的影響有多么深遠。
⑴朗讀全文。
、票痴b2、3自然段。
、菫槭裁凑f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⑷學習生字的字形。
七、作業(yè)布置
、逵懈星榈乩首x課文。
、娌樽值淅斫馍衷~
八、板書設計
橋長
雄偉
橋?qū)?/p>
沒有橋墩
趙州橋 堅固 一個大橋洞 創(chuàng)舉 既……又……
4個小橋洞
有的
美觀 精美圖案 有的 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樣
還有的
【橋教案】相關文章:
《橋》教案06-01
《橋》教案07-10
《橋》的教案02-24
橋的教案03-10
《橋》優(yōu)秀教案03-14
有關橋的教案03-13
《象鼻橋》教案03-29
橋教案模板03-26
奇怪的橋教案01-11
大班橋的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