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的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能大膽地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2、能用自然聲音演唱歌曲,并進行簡單創(chuàng)編。
3、喜歡歌曲表演,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母雞頭飾、沙蛋各四個、母雞道具一個,
2、各種孵蛋的圖片,
3、鴨蛋、鳥蛋各一個。
4、音樂
活動重點:
能用自然聲音演唱歌曲,大膽地用身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活動難點:
合作表演孵蛋游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聽,這是誰的聲音?”(母雞)“母雞在干什么呢?我們趕快去看看吧!”聽鼓聲入場,圍成半圓坐好。
2、師幼問好
二、基本部分
1、歌曲第一遍(教師扮母雞),感知歌曲旋律。
師:我是雞媽媽,聽聽看雞媽媽是怎么孵蛋的?(放音樂)
2、歌曲第二遍,進一步熟悉歌曲。(教師運用道具母雞表演唱,幼兒有節(jié)奏的擺動雙手)。
師:母雞生了幾個蛋?一起數(shù)一數(shù)?(1、2、3、4)
3、歌曲第三遍,學唱歌曲。
師:這次聽歌曲時,用手指表示雞蛋的個數(shù),并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注意數(shù)蛋的時候也是有節(jié)奏的.。
。ㄕ堄變郝牭綌(shù)字幾時,伸出幾個小手指,并按節(jié)奏數(shù)一數(shù)。)
4、歌曲第四遍,嘗試發(fā)明歌表演動作。
(1)用不同的方式表現(xiàn)出蛋的個數(shù)。(幼兒發(fā)明拍手、跺腳等動作,幼兒合作發(fā)明拍手、碰屁股等動作。)
。2)用不同的姿態(tài)表現(xiàn)母雞孵蛋。幼兒發(fā)明坐著、蹲著、轉(zhuǎn)手等動作孵蛋
5、歌曲第五遍,進行孵蛋游戲。
。1)簡單介紹游戲中的角色,請幼兒嘗試怎么做才能把我們的身體變得更像一個雞蛋。
。2)教師示范, 提醒扮演母雞的幼兒在歌詞唱到“孵出()個蛋”的時候記住輕拍扮演雞蛋的小朋友,這個動作的意思是母雞已經(jīng)從雞蛋里面孵出小雞來了。
。3)分組游戲。
三、結(jié)束部分
1、欣賞兩種蛋,并嘗試創(chuàng)編歌曲。(逐一出示鴨蛋、鳥蛋)
師:你知道它是誰孵的呢?試試把它唱出來。
如:嘎嘎嘎嘎, 母鴨在孵蛋;
嘎嘎嘎嘎, 孵出一個蛋。
2、出示各種其他蛋的圖片,請幼兒邀請客人老師創(chuàng)編
中班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序地收拾各類玩具
2、與同伴分享自己收拾玩具的方法及共同合作玩具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幾個小筐子。
活動內(nèi)容:
一、出示教具,提出問題。
1、小朋友,看看老師的籃子里有哪些玩具呀?
2、可是它們很不開心,因為這里呀太多玩具了,找不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朋友你們來說說看,怎樣去區(qū)分啊?
3、好了,你們知道怎樣去找它們的好朋友了。我請一位小朋友幫幫找找吧。
二、請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的小朋友或者教室里的物品,找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三、打開幼兒用書或觀看掛圖,完成練習。
1、看看圖上都有什么?
2、 我們可以把它們像剛才那樣分類,用不同的'顏色的筆把它們?nèi)ζ饋怼?/p>
中班的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diào),初步掌握附點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nèi)容匹配的圖標若干,節(jié)奏圖譜一張,配套音樂。
2、大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歌曲的興趣。小朋友開學了,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班級啦?那我們就是中班的小朋友了。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曲調(diào)。
1、初次欣賞,初步欣賞曲調(diào)。
我們來一起聽一首專門為我們中班小朋友寫的歌曲。
2、第二遍欣賞,請幼兒隨音樂哼唱做動作。
喜歡這首歌曲嗎?請小朋友跟著音樂聲一起哼唱,還可以做一些你喜歡的動作。
三、進一步熟悉歌曲,學習歌詞。
1、說一說歌曲的旋律、感受。
聽了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呢?這首歌曲是快是慢?怎么聽出來的`?2對照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我們在聽一聽音樂,你都聽到了什么?(隨音樂出示圖譜)我們來跟著音樂一起唱一唱吧!
2、初步講解附點音符、切分音的唱法。
這首歌曲的唱法和我們以前不一樣,×!痢/有一個小圓點的要延長,叫做附點音符。歌詞下面有橫線的符號是切分音,是加強語氣的要用力地唱。四、增加練習形式,提高歌唱興趣。
3、集體合唱我們變成中班的小朋友了,開心嗎?為什么?那我們一起開心地唱一唱
中班的教案4
文明禮貌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的行為規(guī)范與準則,良好的文明禮貌是人必備的基本素質(zhì)。然而我們中班的孩子年齡較小,多是生子女,受家庭的過多呵護,形成很強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使用禮貌語,有的孩子即使遇到自己班的老師也羞于開口問聲好。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將文明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滲透在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文明禮貌伴我成長”主題活動,我們將嘗試通過學習兒歌、童謠等,讓孩子們從中了解文明禮儀,促進好習慣的養(yǎng)成。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基本的禮貌用語,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2、通過開展“文明禮貌伴我成長”主題活動,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以教師為榜樣,帶動幼兒,影響家庭。
3、通過看看、說說、畫畫、玩玩的方式,助孩子懂得文明禮貌的重要性。
4、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并能用語言膽表達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
5、培養(yǎng)機智、勇敢、靈活及遵守紀律的優(yōu)良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1、各班通過講故事、看圖書等活動,了解雷鋒叔叔的事跡,體會助人為樂的精神。
2、以“我的家”為中心,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關(guān)愛,體驗與家人共處的快樂,懂得尊敬,關(guān)心父母,愿意為他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兒通過助爸爸、媽媽、奶奶、外婆做家務(wù)等實際行動體會長輩的辛苦,學會尊重長輩,每天使用禮貌用語問候長輩,并每天為長輩做一件小事,學會關(guān)愛長輩。
3、開展 “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巡查校園及小區(qū)環(huán)境,將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用自己的行動來感染家長和幼兒,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
4、“請你來我家做客” 讓幼兒樂意邀請朋友到家做客,學習一些簡單的主客禮儀,并用適當?shù)恼Z言向客人介紹家人、家里的環(huán)境。學習有禮貌地拜,有禮貌地招待客人。并與同伴分享去拜別人時好玩的事。
家園共育:
1、送孩子來園時,記得和孩子說“再見”;放學回家時拉著孩子的`手,記得跟老師、門衛(wèi)叔叔說“再見”。
2、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文明、安全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不抽煙、不亂扔煙蒂等。
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通過禮業(yè)通心靈,讓文明成為習慣,拉起小手,筑起愛,讓文明之花在家園盛開。
附:師生禮貌用語:
1、謝謝! 不客氣!
2、您好!早上好!老師好!老師早上好!
3、對不起!沒關(guān)系!
4、(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老師)再見!
5、(男孩)你好帥!(女孩)你長的好漂亮!
6、你很棒!你很優(yōu)秀!
7、你是一個聽話(懂事、愛學習)的孩子!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yīng)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zhì)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中班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能看圖講述故事。
2、學習理解動詞:跳、淌、爬。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關(guān)愛、相互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
出示小熊,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情感教育→引導幼兒看圖自己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覺得它是只什么樣的熊?到底是只什么樣的熊呢?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熊讓路》。
2、教師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1)師講述故事的前半部分(講到獅子點了點頭),讓幼兒初步感知小熊的霸道:故事里有誰?
(2)師:到底是只什么樣的熊?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3)師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設(shè)問:“大獅子到底會想一個什么辦法呢?一起來聽一聽!
(4)講故事的后半部分。
(5)大獅子想的是什么辦法?小熊為什么這次沒有讓大獅子讓路?
(15)師:小熊為什么會臉紅?
(16)師:小熊后來變的怎么樣了?
3、情感教育。
(1)師:如果你是這只小熊,你碰到這些小動物你會怎么做?
(2)師:你喜歡故事中的小熊嗎?為什么?
(3)師:請你幫助這個故事取一個好聽的名字。(4)師:學了這個故事后,你應(yīng)怎樣對待你的朋友?
(4)師總結(jié):我們要做個相互關(guān)愛,相互謙讓的好孩子
4、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胖胖的小熊、大眼睛的.熊、睡懶覺的熊。
幼:小動物在一起玩的故事。
幼:故事里有小熊、小兔、小羊、小猴、大獅子……
幼:故事里講了小熊不給小兔、小羊、小猴讓路,后來大獅子想辦法讓小熊讓路了。
幼:小東西,快給我讓路。
幼:小熊很壞。
小兔從路旁的草叢中爬了過去。幼:小羊一聲不響地從路邊的水溝中蹚了過去。
幼:小猴很遠就爬到了路旁的小樹上
幼:小兔、小羊和小猴,一起去找大獅子,請大獅子來治小熊。
幼:大獅子的辦法好的。
幼:大獅子走到小熊跟前,站在路邊說:“小熊,你先過去吧!”
幼:小熊看見大獅子走過來.心想:這可不得了,我得趕快讓路,它站在小路旁,請大獅子先走。
中班的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按數(shù)匹配實物,按實物找相應(yīng)數(shù)量的數(shù)。
2、復習7以內(nèi)的數(shù)字,正確感知和判斷7以內(nèi)的數(shù)量。
3、培養(yǎng)幼兒學數(shù)的興趣,發(fā)展思維力。
活動準備:
教具:果園背景圖一幅,水果七盆,1-7數(shù)字卡七張,1-7的大數(shù)字棒七個,小狗、小羊、小熊、小老鼠、小雞、小兔、小貓圖片各一只。
學具:1-7不同的實物卡片人手一張;1-7數(shù)字小卡片、實物卡、數(shù)字杯人手一份;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覺引導、激發(fā)興趣
請小耳朵幫忙一起玩游戲 :教師敲鈴鐺,幼兒說出鈴聲響了幾下。
二、參觀果園
1、 俞老師上次去動物園玩的.時候,看到小猴家里有一個果園,他在果園里種了很多果樹,俞老師看到小猴的果園很漂亮,于是就把它畫了下來,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小猴的果園呀?(想)
2、那我們來看一看它的果園里有些什么呀?
小朋友你們看桃樹上有幾個桃子?石榴樹上有幾個石榴?桔子樹上有幾個桔子?葡萄樹上有幾串葡萄?梨樹上有幾只梨?蘋果樹上有幾只蘋果?櫻桃樹上有幾顆櫻桃?
幼:桃子樹上有1個桃子,石榴樹上有2個石榴,桔子樹上有3個桔子?葡萄樹上有4串葡萄,梨樹上有5只梨,蘋果樹上有6只蘋果?櫻桃樹上有7顆櫻桃。
三、感知數(shù)量7
1、 果園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們一個一個摘下來,摘了七盆水果。
師: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七盆是什么水果?
。ㄓ祝旱谝慌枋翘易,第二盆是石榴,第三盆是桔子,第四盆是葡萄,第五盆是梨,第六盆是蘋果,第七盆是櫻桃。)師:第一盆有幾個桃子?一只梨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幼:第一盆有1個桃子,一個桃子可以用數(shù)字1來表示。)‖師:第七盆有幾顆櫻桃?七顆櫻桃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幼:第七盆有七顆櫻桃,七顆可以用數(shù)字7來表示。)
四、分水果
小猴非常高興,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這些水果分給他的好朋友吃,讓大家一起來嘗一嘗。
1、看!小猴先來到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狗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狗?
(幼:有1只小狗。)師:小猴請小朋友幫他想一想,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狗,才是正好給小狗,不多也不少呢?
。ㄓ祝盒『锇烟易臃纸o小狗吃。)師:為什么把桃子分給小狗呢?
幼:因為正好桃子和小狗一樣多,都是 1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狗和小猴很高興。
2、看!小猴來到小羊家,他想把水果分給小羊吃。小朋友看看有幾只小羊?
。ㄓ祝河2只小羊。)師:小猴該把哪一種水果分給小羊,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石榴分給小羊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羊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師:為什么把石榴分給小羊?
幼:因為石榴正好和小羊一樣多,都是2。
師:小朋友你們分對了,小羊和小猴真高興。
3、逐一給小熊、小老鼠、小雞、小兔、小貓分水果(方法同上)(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老師讓水果與動物匹配,讓幼兒逐步認識并感知數(shù)物匹配。)
五、游戲:找朋友
。ㄅ湟魳罚┈F(xiàn)在俞老師還想請小朋友玩一個游戲,叫做找好朋友。等一下每個小朋友拿一張卡片,先數(shù)數(shù)你的卡片上有幾樣東西,如果是
1、那等等聽著音樂走,音樂一停,趕緊跑到1前面站好,如果是
2、音樂一停就趕緊跑到2前面站好...但不能擠,要站在對應(yīng)數(shù)字的線上。(和好朋友交換卡片,再次進行游戲一次)
六、小組活動
第一次,給實物卡送數(shù)字卡;
第二次,給數(shù)字杯子送禮物。
七、幼兒操作
中班的教案7
今天,我要自己洗襪子。我先用盆打上水把襪子放進去,再把洗衣粉灑到襪子上用倆手對著使勁搓,搓一會展開襪子看一下,把不干凈的地方灑些洗衣粉接著搓,直到干凈為止,然后把臟水倒掉,換上干凈水把襪子涮干凈,最會把洗干凈的襪子搭在晾衣架上。襪子是洗干凈了,可把我累的滿頭大汗,手也有點疼。
我想媽媽每天給我做飯、洗衣服、輔導功課所做的一切多辛苦呀!可她卻從沒喊過累,我還以為做家務(wù)很簡單,通過這次洗襪子這件小事,我才真正體會到媽媽的艱辛與不容易,我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幫媽媽分擔家務(wù),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好孩子。更重要的'是我要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
中班的教案8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鳥,知道小鳥各組成部分的名稱。
2、嘗試在泥板上制作立體的小鳥。
3、在制作中感受陶藝的樂趣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各種小鳥的圖片,人手一份陶泥。
經(jīng)驗準備:對小鳥的各部組成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師:今天我們班級里來了幾個小客人,看看是誰?(小鳥)小鳥們在干什么?
小結(jié):有些小鳥停在樹枝上,有些小鳥天空中飛來飛去
二、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師幼共同在泥板上展現(xiàn)小鳥飛翔
1、師:我們在泥板上做小鳥,小鳥有哪些部分組成呢?
小結(jié):小鳥有頭、身體、翅膀、羽毛、嘴巴、眼睛、腳組成
2、師:今天我們要在泥板上制作小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小結(jié):是的,我們先可以做個圓圓的小球,那是小鳥的腦袋,接著再做個橢圓形的身體,腦袋和身體一定要緊緊地連接在一起哦。做完小鳥的身體,可以做小鳥的翅膀,翅膀有很多的做法,可以是折疊起來的,也可以是展開翅膀的哦。最后再來做小鳥的小眼睛、小嘴巴和小腳吧?,可愛的小鳥完成了。
3、師:在泥板上除了可以制作小鳥,還可以做點什么呢?
小結(jié):還可以做片草地、做棵果樹、做個大大的太陽
三、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幼兒開始制作,教師個別指導
師:小鳥可以是在天空中飛翔的,也可以是停在樹枝上,或者停在草地上的呢,就連小鳥的姿勢也是可以不同的
四、欣賞與評價
中班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理解相反的含義。
2、 體驗游戲的愉悅感,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 能準確找出意義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相反的。
活動重點、難點:準確找出意義相反的事物,感知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特征是相反的
活動準備:
1、 實物:箱子,皮球(大。,棍(粗細)線繩(長短)純凈水(冷熱)書(厚薄)裝豆子的飲料瓶(多少)磁鐵和泡沫(輕重)。
2、 圖片:白天、黑夜;胖瘦;開門關(guān)門;哭笑;上樓下樓。
七、活動過程:
(一)、放<高人走矮人走>音樂入場。師:音樂響起來了,我們一起做高人走,矮人走,好不好?邊走邊說:高人走,矮人走,高人快快走,矮人慢慢走。
(二)、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相反的含義。
1、導入活動:游戲:摸箱子。
出示奇妙的箱子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走,不小心碰到箱子:“咦,原來是一只箱子,我們把它推到中間,我來摸摸看,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的東西!睅熋∏,和孩子探索小球的光滑、軟。教師再摸大球,(為什么說它是大球?)再和孩子探索大球的硬和粗糙。
通過箱子中的實物,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其不同,并積極用語言表述。皮球(大小;硬軟;粗糙和光滑)
小結(jié):像這樣大和小,硬和軟,粗糙和光滑意思反著的詞語就叫相反。
(三)擴散思維活動:游戲“找朋友”
師:“這個百寶箱中還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我請小朋友每人摸一個,看看誰和誰是一對相反的`好朋友?”
幼兒每人從箱子中摸一件物品,通過看,摸,掂等比較方式自主探索,自己發(fā)現(xiàn)藏在其中的相反面,找出與自己手中所拿物品相反的另一個幼兒成為好朋友,并大膽積極的運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有一瓶熱水,我有一瓶涼水,我的書厚,我的書薄……“
找完后,再讓幼兒放回百寶箱:我請涼和熱的小朋友放回百寶箱,我請輕和重的小朋友輕輕的放回來,重重的走回去!
(四)圖片游戲“找相反“
師:剛才你找相反的朋友找的那么好,老師獎勵你,給你帶來了許多好看的圖片,我們一起看看是什么?啟發(fā)幼兒觀察圖片,思考選出那兩個是反著的,并用身體部位適當表現(xiàn)。
。ㄎ澹┙Y(jié)束活動:說相反
師:“你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相反的東西,對我們的幫助可大了,你想想有哪些相反的朋友?(延伸---你怎樣把壞事情變成好事情呢?如把噪音變成好聽的樂音,引導幼兒向積極方面進行換位思維。)
(六)活動延伸:師幼互動游戲“說相反”,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師:我們來做一個說相反的游戲,我舉左手,你舉-----,我閉上眼睛,你-------,我伸左腿,你伸-------,我快快的跑,你------,我輕輕的走,你----------。我張開胳膊,你--------。走出活動室。
中班的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體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恢,處處有微笑。
2、知道微笑時尊重別人的一種表現(xiàn),體驗微笑可以給別人帶來好心情,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體態(tài)語言。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面小鏡子。
2、微笑表情圖一張,故事圖片一張。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跟客人老師打招呼。導出微笑。
T:今天啊,來了好多的客人老師,來我們小朋友一起跟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
幼兒打招呼。
提問:你們剛剛是用什么樣的表情跟客人老師打招呼的?(微笑)
2、故事:
俞老師這兒有個故事,題目就叫《微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故事里都講了些什么?
(1)出示故事圖片,教師講故事。
(2)教師提問:故事里有誰?幼兒回答;他們分別在做些什么?幼兒回答;小蝸牛怎么了?幼兒回答;后來又怎么了?幼兒回答;家是怎么夸小蝸牛的?幼兒回答。(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家。)給家?guī)砹丝鞓贰?/p>
3、幼兒對鏡子練習微笑,相互間練習,手機拍照。
(1)我們小朋友會微笑嗎?拿出你們的小鏡子來練習一下吧。幼兒練習。教師巡回指導(微笑是沒有聲音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臉上在笑,心靈也在笑。)
(2)來,露出你們最美的微笑,俞老師你們拍下來。
(3)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微笑。
4、情感提升:
(1)小朋友們,你們會在什么時候微笑呢?(好朋友分享食物,收到朋友的禮物,送朋友禮物,和家人一起旅游等都會微笑)
(2)看到別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覺呢?
引導幼兒:微笑很美,微笑很有禮貌,微笑給人溫暖,微笑給人帶來快樂等。主要就是微笑的作用。
5、結(jié)束:
以兒歌《微笑》結(jié)束整個活動。
還記得那首《微笑》的兒歌嗎?我們一起說一遍。說兒歌一遍。
好,下面我們就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動聽的兒歌,去給其他小朋友送微笑吧。
活動反思:
微笑是一個既簡單又富有深刻含義的表情動作,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都提倡微笑服務(wù)?梢娢⑿υ谏鐣姓加蟹浅V匾牡匚弧,F(xiàn)在的孩子都是生子女,在比較以自我為中心,都比較欠缺怎樣給別人送去微笑。所以我覺得上這節(jié)課很有必要,想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讓幼兒學會尊重,學會感恩,使他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每件事,會用微笑來表達對別人的尊重和感恩。
中班的教案11
幼兒園混齡體育活動:舞動乒乓球
設(shè)計意圖:
幼兒通過合作玩吹乒乓球的游戲,鍛煉肺活量,同時在游戲中感知乒乓球滾動的原理,哥哥姐姐可以在游戲中初步形成責任感,嘗試主動、友好、禮貌地與弟弟妹妹合作交流,學習解決交往中出現(xiàn)的簡單問題:弟弟妹妹通過與哥哥姐姐的接觸,了解他人的.存在,學習并體會站在哥哥姐姐的立場感受情境,理解哥哥姐姐主動關(guān)心自己的情感,
(一)看誰力氣大
游戲材料:
乒乓球、桌子、積木。
游戲玩法:
桌了兩端設(shè)置網(wǎng)兜,積木在桌子兩側(cè)圍邊,桌子正中間畫一橫線,球放線上,幼兒兩人一組(大帶小)蹲在桌子兩端,一方幼兒合作將球吹進對方網(wǎng)兜內(nèi),先進球者勝
游戲規(guī)則:
合作吹球過程中,手不可以幫忙;對方的球過了中線才可以將球再次吹回給對方: 延伸游戲:
1、變換軌道(桌面)的長度。
2、通過調(diào)整圍邊積小大小改變軌道(桌面)的寬窄度,越窄的軌道,游戲時難度相對越低
3、用積小搭建多種形式的“球門”,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中班的教案12
【活動目標】
1.會雙腳向前跳躍,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歡參與跳躍活動,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袋若干、筐一個、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熱身運動:今天袋鼠們要去參加森林運動會,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比賽?好,現(xiàn)在我就把你們?nèi)兂尚〈。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熱身運動吧。音樂聲音大,你們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樂聲小時你們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點活動下肢的各個關(guān)節(jié)。)準備好了嗎?
2.幼兒練習跳躍。
二、基本部分
1.導入: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本領(lǐng),學好了才可以去參加比賽。大家一定要好好學哦。"
2.教師用動作示范表現(xiàn)袋鼠跳。,幼兒探索嘗試跳跳跳。
你們知道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嗎?誒,是跳著走的。那你們學一學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么跳的。
雙腳并攏,膝蓋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準備要跳的時候,要雙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時,前面的腳掌先碰到地面,動作要輕點。
3.讓幼兒練習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連續(xù)向前跳動作要求:每次準備要跳時要先站穩(wěn)后再向前跳,不要著急,防止摔倒。
4.幼兒嘗試用跳袋練習袋鼠跳。
袋鼠寶寶們學得可真棒!我有禮物要獎勵給們,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這是什么?可以怎么玩呢?
雙手提著袋子的耳朵,一只腳踩進來,另一只腳再踩進來,然后拉緊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對其表現(xiàn)加以肯定并給予指導。
(2)提問:"剛才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會站在跳袋里雙腳向前行進跳了,可是還有些小朋友不大會跳,有的還差點摔倒。到底我們怎樣做才能跳得又穩(wěn)又好呢?'
小結(jié):我們先將雙腳站在布袋中,再用雙手緊緊抓住袋口兩邊的`把手,將布袋拉直,雙腳并攏,腿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這樣才能跳得又穩(wěn)又好呢,那你們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提醒幼兒在跳的過程中膝蓋要稍微彎曲,身體前傾但不能傾得太厲害,避免摔倒。
階段放松:針對腿部進行捶、拍等放松。
三、宣布游戲規(guī)則
分4人一組進行競賽游戲聽,這是什么聲音?森林運動會要開始啦!你們跟著媽媽一起跳著去參加比賽吧。
四、放松整理
1.教師小結(jié),并帶領(lǐng)幼兒坐下,將跳袋收到筐中。
2.師幼一起做放松運動。
中班的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接打電話的禮貌用語和注意事項。
2、感受接打電話的樂趣,愿意在接打電話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
3、體會與人正確愉快地交往。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電話機,一次性紙杯、毛線,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打電話》引出活動主題,引發(f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你們會唱打電話的歌曲嗎?我們一起來唱一唱。
2、你們知道歌曲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嗎?(兩個娃娃打電話的事情)
教師小結(jié):剛剛我們唱了一首《打電話》的歌曲,歌曲里唱了一件兩個小娃娃打電話的事情。
二、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打電話的經(jīng)驗。
1、你們平時打過電話嗎?你都和誰打過電話?
2、請你和好朋友說說,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
教師小結(jié):根據(jù)孩子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小結(jié)。
三、引導幼兒學習接打電話時的禮貌用語和注意事項。
1、老師在口袋里拿出一部手機,手機鈴響了:喂,您好,請問你找誰?……請稍等,我正在給小朋友上課,等下課后再打給你,好嗎?再見!
2、引導幼兒回憶并復述剛才老師打電話的內(nèi)容:小朋友,老師剛才在做什么?都說了些什么?
3、請幼兒說說打電話時應(yīng)該怎樣禮貌地與人交談(引導幼兒舉手告訴老師)
教師小結(jié):在接打電話時,主動撥電話的一方要先說自己是誰,再說要“請”誰來接電話;打錯了電話時,要說“對不起”;接電話的一方要說“請問您找誰、請稍等、對不起,您打錯了”等;雙方在接打電話時都要主動說“您好”,掛電話時都要說“再見”。
4、誰知道還要注意哪些打電話的問題呢? 引導幼兒說出:打電話的時間不要過早或過晚,以免影響別人休息;也不能在別人工作、學習或有事的時候打電話。
四、幼兒嘗試用禮貌用語兩兩結(jié)伴玩“打電話”的游戲。
1、剛才小朋友們都了解了應(yīng)該怎樣打電話了,那我們現(xiàn)在就把自己的一只手當做小電話,和身邊的小朋友來玩一玩“打電話”的游戲吧!
2、帶領(lǐng)幼兒玩打電話的游戲嘗試使用各種禮貌用語。
五、制作“電話”。
1、剛才小朋友們都學會了怎樣打電話了,可是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學做電話呢? 教師小結(jié):把毛線的一頭綁在牙簽上,將毛線的另一陀杯子上面的小洞穿過去后來出來,然后再穿過一個杯子,將毛線綁在令一個牙簽上,瞧!電話就這樣做好了。小朋友在區(qū)域活動時也可以去試衣試。
2、引導幼兒用毛線、一次性紙杯制作“電話”。
六、結(jié)束活動。
1、電話是方便人們相互聯(lián)絡(luò)的工具。在接打電話時,我們不僅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還要選擇適當?shù)膱龊虾蜁r間。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學做電話。
活動反思:
為了培養(yǎng)幼兒必要的禮儀、禮節(jié),禮貌習慣,增強幼兒禮儀意識,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
中班的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車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時應(yīng)走人行橫道。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2、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的小朋友在過馬路時是怎樣行走的?"
3、關(guān)鍵步驟:
(1)幼兒分辨出馬路上哪條是車道,哪條是人行道。
(2)幼兒同家長一道在馬路上行走時應(yīng)走人行道。
(3)幼兒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4、與幼兒討論
(1)有時我們在過馬路時,卻遇到了馬路上沒有人行橫道,想想看,這個時候我們應(yīng)該怎么辦?
(2)過馬路時,怎樣做才能保證交通安全?
四、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
在戶外場地畫上行車線、斑馬線,請小朋友扮演司機或行人進行"行走"游戲。
2、幼兒操作練習:
翻看●儀教育幼兒用書》第五冊第45頁,請小朋友從書后找到"行人"和"騎車"的貼紙,貼在圖中相應(yīng)的位置上。
中班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了解秦腔中“唱、念、做、打”四種藝術(shù)特征。
2、知道秦腔是戲曲之母,是陜西獨有的戲曲藝術(shù)。
3、讓幼兒感受秦腔戲曲的魅力從而產(chǎn)生對家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活動重點:
了解秦腔中“唱、念、做、打”四種藝術(shù)特征。
活動難點:
知道秦腔是戲曲之母,是陜西獨有的戲曲藝術(shù)。
活動前準備:
1、發(fā)動幼兒家長一起搜集有關(guān)秦腔的臉譜、服飾、頭飾等圖片及影像資料。
2、搜集來的資料以“我眼中的秦腔”為主題進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3、為幼兒講解秦腔臉譜,行當?shù)慕巧2⒃谇厍黄涡蕾p中鞏固其知識。為下次活動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臉譜面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件1、《姥姥門前看大戲》舞蹈片段導入
看姐姐們都在干什么呢?
你從哪里看出來得?
姐姐們真開心啊都跳起來了,我想這場戲一定非常精彩,小朋友你們也想看嘛?那咱們一起去吧!
二、基本部分
1、出示秦腔《十五貫》片段。引導幼兒了解感受“唱”的表現(xiàn)形式。
你們對這種唱腔熟悉嘛?
聽聽它與平時我們唱的歌曲有什么區(qū)別?(有很長的拖音,聲音有高有低不一樣。等)。
那表情怎樣?(難過生氣)你們觀察得真仔細,有的小朋友剛才還小聲的和我一起在唱呢,那你們小聲和我一起來唱唱吧。
教師總結(jié):秦腔還是以“唱”為主,很多人把“演戲”說成是“唱戲”,這也可以說明,歌唱在秦腔中的重要地位。因而唱得好不好是品評一個秦腔演員的標準。在秦腔中有四種表現(xiàn)形式,剛我們模唱的那段就起名叫“唱”。也叫唱腔。
2、出示《教學》片段。引導幼兒了解感受“念”的表現(xiàn)形式。
聽起這段念白你覺得怎樣?(有趣滑稽等)
這段有唱嘛?(沒有,只有念說)
小朋友發(fā)現(xiàn)劇中的念白和我們平時的'對話一樣嘛?(不一樣,聲音有高低,節(jié)奏有快慢,語氣不同等)。
教師小結(jié):念也叫念白。他也是秦腔表現(xiàn)形式之一。
3、出示《柜中緣》片段。引導幼兒了解感受“做”的表現(xiàn)形式。
她在做什么?(穿針引線,縫衣服)
秦腔中縫衣服的動作和我們平時見到媽媽縫衣服是的動作一樣嗎?(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做”的特點秦腔中的動作柔美些,夸張些)
咱們一起來縫衣服吧。
教師總結(jié):秦腔中除了通過語言,而且要通過動作來展示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咱們把這種表演的技巧稱為“做”那它就是秦腔第三種表現(xiàn)形式。“做”就是身體的動作,
我要考考你們了,猜猜我在干什么?(教師表演開門,關(guān)門,喂雞等動作)
4、出示《白蛇傳》片段。引導幼兒了解感受“打”的表現(xiàn)形式。
他們在干什么呢?
熱鬧嘛?那他們打斗的動作和生活中的一樣嘛?為什么(像在跳舞等引導幼兒發(fā)揮)
教師小結(jié):秦腔中的打斗動作是中國傳統(tǒng)武術(shù)的舞蹈化,你看他們并沒有真的打在對方的身上而且動作有舞蹈的感覺。打也叫武打。別看他排行最小可他的本領(lǐng)卻很大。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
秦腔有“唱·念·做·打”四種表現(xiàn)形式。他們四個團結(jié)友愛,永不分離。在秦腔表演中缺少了誰都不行。秦腔它起源于我們陜西也是所有戲曲之母,我國還有很多地方戲曲都是在秦腔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秦腔更是我們陜西獨有的戲曲藝術(shù),是西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說不定在小朋友們中以后還能出現(xiàn)優(yōu)秀的秦腔演員呢。
延伸活動
今天咱們也來當一次秦腔演員,帶上你們的臉譜面具吧!教師帶領(lǐng)幼兒走武生和青衣的臺步。
【中班的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4
中班教案03-05
中班教案03-05
中班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