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認識升教案

      認識升教案

      時間:2024-08-19 13:29:0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認識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升教案

      認識升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p.10~12。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nèi)容包括初步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這是學生學習過長度、質(zhì)量、時間及其計量單位后,認識的又一類量及其計量單位,這對于豐富學生對量及其計量單位的認識是十分有益的。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2、使學生初步了解測量、比較容量的方法,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3、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yīng)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教學容量。

        1、(1)老師取兩個大小明顯有區(qū)別的容器,問:這兩個容器,哪個可以裝得更多?

        在學生回答的時候,教學生用容量來說一說,指出:這個容器所能裝的.液體的多少,可稱之為容量。

       。2)拿兩個差不多大的容器,讓學生猜一猜哪個容量比較大。

        當有分歧的時候,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來驗證猜想?(可裝水倒一倒)

        實驗,(略)得出結(jié)論。

        想象一下,如果反過來倒水,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說明了什么?

        完成書上的練習(1)和(2)

        分別讓學生把圖的意思說一說,再得出某個結(jié)論。

        (3)議一議:小紅家水壺裝滿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壺可以裝滿后可以倒4杯。你認為哪家的水壺更大?為什么?

        在學生說理的基礎(chǔ)上,得出:要用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因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來比是不合適的。

        二、認識1升

        說說你通過昨天的預習,知道關(guān)于升的哪些知識?

        1、計量液體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單位

        2、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正好可以裝1升水

        拿出該正方體,從里面量它的棱長。問: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jié)M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學生帶來的常見的容器來認識1升

        (1)請學生把從家里帶來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分別指名問一問: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別請這部分學生舉起該容器,其他同學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約是幾升。

        可結(jié)合2.5升的可樂瓶,請學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

        老師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約是多少?(實驗得出:1升多一點)

        想象:以它為參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較接近,大約是幾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畫一下,像電飯鍋大約有2個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臉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臉大約要用幾升水呢?(實驗得出:2升)

        以這一臉盆為參照,估計一下,邊上的這桶水大約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這桶純凈水有多少升呢?(18.9升)這桶水你拎得動么?

        介紹: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約是這樣的幾杯呢?

        分別取幾個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夠了么?

        4、練習,完成(3)和(4)

        三、全課總結(jié)

        說說今天的學習,讓你明白了哪些知識?

        布置實踐作業(yè):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別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

      認識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容量”的概念,體會“容量”的含義,通過操作讓學生體會采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容量單位“升”。

        3、了解“一升”的實際意義。

        二、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加深對“升”的認識

        三、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四、教學過程

        桌子上的杯子瓶子有什么用途?

        可以用來盛水、油、飲料等物體,這些器皿都叫容器。(板書:容器)

        (一)認識容量

        1、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要生存可離不開水,現(xiàn)在請你仔細回想一下,你每天大約要喝幾杯水?杯數(shù)多一定就喝得多嗎?

        大杯子比小杯子能盛得水多,大杯子的容量較大,小杯子的容量較小。(板書:容量。)

        2、觀察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觀察(容量差別較大的容器),哪一個容器的容量較大?為什么?

        3、實驗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兩個容器(容量相差較小)。

        提問:這兩個杯都是空的,猜一猜,哪一個的容量較大?你能想辦法驗證嗎?

        教師引導學生比較選擇較好的方法,并根據(jù)學生匯報演示實驗,把甲杯倒?jié)M水,再把甲杯的水倒入乙杯比較兩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教師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倒水實驗操作的方法推測比較容量的大小。

        4、比較三個容器容量的大小。

        在每小組里有3個容器(容量較接近),分別是高腳杯、水杯和塑料杯,哪個容量最大,哪個容量最。空垖W生先猜測,然后學生交流怎樣驗證。

        驗證是可能出現(xiàn)三種情況:先倒?jié)M容量最大的、容量次之的、容量最小的杯子。

        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比較多個容器的容量。

        5、按要求找出容器。

       。1)老師這兒有一個可樂杯,你能在桌子上找到比它容量大的容器嗎?和它容量相等的容器呢?比它容量小的容器呢?

        (2)你能找到和老師手中容量相同的容器嗎?

       。3)觀察容量相等的這兩個容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ǘ⒔沂菊n題: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容量和容量單位升。板書:認識容量和升。

       。1)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明確常用的容量單位是升和毫升。本節(jié)課先認識升,升可以用大寫的英文字母“L”表示。

       。2)課件出示生活中常見的容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標有容量單位升,你知道圖中的這些容器盛的.水、油、飲料各是多少?明確:計量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飲料通常用升作單位。

       。3)這里的凈含量是什么意思?為什么用凈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凈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關(guān)系呢?“凈含量”是指某種容器中實際容納物體的多少。如,一瓶飲料的凈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裝的飲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會比1升略大,因為通常不會裝的滿滿的。

       。4)、感知一升有多少。

       、僬J識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趯嶒瀸⒗忾L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倒?jié)M,倒入量杯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實踐活動。

        學生活動一: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兩升水,其中的1升可以從食物中獲取,剩下的1升需要喝水補充。1升水可以倒在不同的水杯中,桌上有好多杯子,想想看要驗證1升水可以到在多少個可樂杯中,需要準備什么,在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請選一個杯子試驗一下,看1升水可以倒幾杯。

        學生活動二:師: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把1升水倒在這些容器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估計這些容器的容量嗎?

        估計老師手中的容器的容量大約是幾升?

        (四)布置作業(yè):回家動手量一量一些容器是多少升或毫升?

      認識升教案3

        活動目標:

        1.使學生能估計一些常見容器的容量,培養(yǎng)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計能力。

        2.使學生聯(lián)系實際,在具體的觀察、操作中了解凈含量的意思,初步感受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同。

        3.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與樂趣。

        活動準備: 杯琴6套,常見容器若干,飲料若干瓶,臺秤一部,量杯6只,植物油、水、牛奶各1升。

        活動過程:

        課前活動玩杯琴

        (1)練習:各小組自由玩杯琴。

        (2)表演:同學們,玩杯琴玩得開心嗎?能不能給大家齊奏一曲?

       。3)介紹:真好聽!這么美妙的杯琴是如何制作成功的呀?

        生:我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杯子里裝的水不同,敲出來的聲音就不同。于是,我們經(jīng)過添水、減水的反復調(diào)試,得到了1~7七個不同的音。有了這七個音就能演奏了。

        小結(jié):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裝上不同量的水,敲擊以后會發(fā)出不同的音。美妙的杯琴就是根據(jù)這個原理制作而成的。

        一、估一估

        1.導入:生活中,由于人們的需要不同,各種液體本身的用量也不同,因此,我們的生活中便有了形狀各異、大小不一的容器。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個估計容量的能力大比武,把你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jīng)驗都用上,比比誰的估計本領(lǐng)強。ㄓ行判膯?)

        2.集體估計,掌握估計方法。

        教師出示若干個容器,指名估計容量,說說估計方法。

       。1)980毫升光明房型牛奶

        生1:這盒牛奶和我們前面數(shù)學課上認識的1升的伊利牛奶差不多大,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升。

       。2)250毫升統(tǒng)一冰紅茶

        生2:我們知道1瓶AD鈣奶的容量是100毫升,這盒冰紅茶大概有兩瓶AD鈣奶那么多,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0毫升。

        (3)20毫升的小酒杯

        生3:數(shù)學課上我測出了我一口大約喝10毫升水,這個小酒杯如果裝滿水,我感覺我兩口能喝完,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20毫升。

       。4)教室里的紅色水桶

        生4:教室里的純凈水1桶19升,這個水桶比純凈水的桶稍微小些,所以我估計它的容量大約是15升。

        小結(jié):在前面認識升和毫升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觀察、測量、估計等活動,已經(jīng)知道了一些容器的容量。將這些已知容量作為標準記在腦子里,在估計時,與它們進行比較,可以幫助我們估計得比較準確。

        3.小組內(nèi)估計,鍛煉估計本領(lǐng)。

       。1)為了能在今天的估計能力大比武中有好的表現(xiàn),許多同學都回家練習了一翻,能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練習的嗎?

        生1:我回家找了很多容器估計,還邀請爸爸、媽媽和我一起比賽,然后看上面的凈含量,看看誰估計得比較準確。

        師:能告訴老師你們的家庭大賽誰獲勝了嗎?

        生1:大多數(shù)是我,有的時候是媽媽,因為許多東西是媽媽買的,她已經(jīng)記住了它們的容量。

        師:看來學習和實踐都很重要!

        生2:我回家把上面寫著多少毫升和多少升的東西都看了一下,知道了很多常見物品的容量。

        師:觀察可以幫助我們積累經(jīng)驗,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生3:我還用自己在數(shù)學課上做的'1升和100毫升的瓶子量出了一些容器的容量。

        師:自己動手測量得到的結(jié)果在你腦子里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最深刻的。

       。2)通過回家的實踐,每位同學都選擇了幾個容器帶到了學校,接下來,我們就在小組里開展一個估計比賽。組長拿出一個容器,每人報0自己的答案,然后看看貼在底下的正確答案,比比誰估計得最接近。

        4.小組估計比賽,比試估計本領(lǐng)。

        估計得怎么樣?誰最厲害呀?誰準備的秘密武器最厲害呀?下面就請每組拿出一個你們覺得最厲害秘密武器,讓其他小組的同學來估一估(小組內(nèi)可以進行討論,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拿出統(tǒng)一答案)。比一比,哪個小組估計得最接近。

        5.交流活動感受,分享成功喜悅。

        通過剛才的估計容量能力大比武,你有什么想法嗎?

        生1:我覺得估計容量一點都不難,只要記住了1升、100毫升有多少,其它的和它們比一比就行了。

        師:是呀,大和小都是與標準相比較的。

        生2:我在估計時首先是確定它用毫升還是用升做單位,比100毫升小的就與AD鈣奶比,比1升大一點或小一點的就與1升的伊利牛奶比,再大一點的就與水桶比。

        師:就是先確定一個大致范圍,再進行具體比較。很好的方法。

        生3:我覺得看得多了,到后來很快就能估計出它的容量了。

        師:熟能生巧呀!

        二、量一量

        1.導入:為了更好地認識升和毫升,上周數(shù)學活動課,我們?nèi)ス淞艘惶藭r代超市。你們在超市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生1:本來我們以為液體應(yīng)該都是用升和毫升作單位的,但是洗潔精卻全是用克和千克做單位的,而鍋、碗、盆子、杯子也不是用升和毫升做單位,是用厘米做單位的。

        生2:我們在賣一次性杯子的商標上發(fā)現(xiàn),除了毫升,還有CC和盎司這樣的容量單位。

        生3:我們發(fā)現(xiàn)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

        生4:我們發(fā)現(xiàn)牛奶也是,有的用毫升和升做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

        2.對于你們的發(fā)現(xiàn),我也很感興趣。就像你們說的,容量單位除了升和毫升,還有CC、盎司等,我特意買了用CC、和盎司作單位的兩種一次性杯子。每組發(fā)兩個,請你們利用桌上的量杯和水,來研究一下它們與毫升有什么關(guān)系?

       。1)每組一個9盎司和300CC的一次性杯子,實驗研究。

       。2)你們是怎樣做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說明:CC其實是你們五年級將要認識的另一種計量單位立方厘米的英文縮寫,1毫升就相當于1CC。而盎司則是一種英美國家使用的計量單位,英制的1盎司大約是28點幾毫升,美制的1盎司大約是29點幾毫升,所以,盎司并不是一種國際通用單位。在我國,酒吧里喝洋酒會以盎司計量,而其他地方不常使用。

        3.剛才你們還提到,可樂和雪碧的瓶子里都沒有裝滿,上面還空了一截,其他飲料一般都是裝得滿滿的。那我就想了,這一瓶可樂明明應(yīng)該是600毫升,上面空了一截不是短斤缺兩嗎?

        生1:我覺得沒有,因為瓶上標的是凈含量,就是指里面的600毫升。

        生2:我認為600毫升就是指瓶子里一共能裝600毫升可樂。

       。1)什么叫凈含量?

        師:凈含量是瓶子里飲料的多少還是瓶子能裝多少飲料呢?可樂公司有沒有短斤缺兩呢?于老師從超市購買了一些飲料,供你們研究。

        (2)學生實驗研究。

       。3)交流實驗結(jié)果: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我們組的1瓶可樂沒有裝滿,瓶上標的凈含量是6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可樂剛好是600毫升。

        生2:我們組測的是220毫升的袋裝紅梅牛奶,凈含量確實是220毫升。

        生3:我們組測的是1瓶裝得滿滿的飲料,瓶上標的凈含量是500毫升。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是500毫升。

        生4:我們測的一瓶美年達飲料也沒有裝滿,但通過測量,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的飲料不但不少,還超出了它瓶上標的凈含量。

        師:確實,凈含量就是指瓶中液體的多少,而不是指瓶子能裝多少液體。比如這瓶可樂,凈含量600毫升,就是指里面的可樂是600毫升。那瓶子的容量是否剛好600毫升呢?大于還是小于600毫升?

        說明:根據(jù)國家對定量產(chǎn)品包裝的規(guī)定,包裝上必須標明凈含量。假如實際量低于所標凈含量,則視為短斤缺兩論處。只要是合格的商品,它的實際量不但不會少于所標凈含量,有是還會超出凈含量。

        三、稱一稱

        1.剛才還有同學說到,牛奶有的用升和毫升作單位,有的用克作單位。那牛奶是否也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呢?

       。1)提出猜想:這三個燒杯里分別裝有1升水、1升牛奶和1升油。你認為它們的重量相等嗎?

       。2)學生猜想,說說想法。

        生1:我覺得牛奶和油應(yīng)該和水一樣,1升就是1千克。

        生2:我認為牛奶和油都比水重,因為牛奶和油都比水粘稠。

        生3:我認為油應(yīng)該比水輕,因為油總是浮在水的上面的。

        2.實驗驗證:將三種液體分別稱一稱。

        3.交流實驗結(jié)果:1升水的重量正好1千克;1升牛奶的重量大于1千克;1升油的重量小于1千克。

        小結(jié):不同的液體,容量相同,重量不一定相等。

        四、活動總結(jié)

        今天,我們圍繞升和毫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進行了估一估、量一量、稱一稱等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嗎?

      認識升教案4

        教學目標

        1. 結(jié)合實例在具體情境中體驗容量的含義,體會計量容量需要有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

        2. 結(jié)合觀察在具體操作中體驗、了解升的實際意義,加強1升的空間感知。

        3. 估計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間大小的量化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冷水壺1把,茶杯,水,飲料瓶,量杯等。

        教學過程

        一、 理解容量的意義

        1. 出示兩個大小有明顯區(qū)別的空杯:這兩個杯子哪一個能盛比較多的水?

        學生討論并匯報結(jié)果。

        指出:左邊這個杯子能盛的水多,也就說明這個茶杯的容量比較大。

        2. 出示兩個容量差不多的杯子:觀察這兩個杯子,哪個杯子的容量大一些?

        學生猜測,猜測的結(jié)果不同。

        提問:怎樣才能知道到底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呢?你有什么方法?

        學生回答后演示往杯子中倒水。

        提問:通過倒一倒,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容量。

        3.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通過討論明確:中間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大,最后一個杯子的容量最小。

        二、 感受容量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

        1. 對話解讀。

        談話:小明聽說好朋友小亮家新買了一套茶具,打電話詢問了茶具的有關(guān)信息。下面是他們的對話內(nèi)容。先連一連,再說說哪一句是回答水壺的容量的。

        什么顏色的? 一個冷水壺和四個茶杯。

        有幾個? 裝滿水后能倒?jié)M5杯。

        有多高? 淡藍色的。

        冷水壺的容量是多少? 15厘米。

        2. 談話:小明說:我家有一個黃色的水壺,這個水壺能倒幾杯呢?

        通過演示,得出:黃色水壺能倒?jié)M7杯水。

        3. 提問:小明家的黃色水壺能倒?jié)M7杯水,小亮家的藍色水壺能倒?jié)M5杯水。小明認為他家水壺的容量比小亮家水壺的容量大,你們同意他的看法嗎?

        學生小組討論,認識到杯子可能不一樣。

        4. 第二次演示:教師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壺內(nèi),重新?lián)Q大一點的杯子倒一倒。黃水壺里的水能倒?jié)M5杯。

        5. 提問:這個黃水壺的容量到底是幾杯?從這兩次倒水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明確:同樣一壺水倒入容量不同的杯子,能倒?jié)M的杯數(shù)不同。要使用同樣的水杯才便于比較水壺容量的多少。

        談話:同學們的想法很好。為了準確測量和計算容量的多少,我們要使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板書:容量單位)

        三、 感受容量單位升

        1. 出示超市平面圖:我們到哪里去會找到容量單位?

        (平面圖上標有:蔬菜水果區(qū)、調(diào)味品區(qū)、五谷雜糧區(qū)、飲料區(qū)、奶制品區(qū)、服裝鞋帽區(qū)、收銀臺等)

        2. 視頻播放超市及商品商標特寫(色拉油5升、牛奶1升、飲料2.5升等)。

        提問:從這些商品的商標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升、L。

        再問:你們都是在哪些物品的包裝上看到這個容量單位的?

        小結(jié):計量水、油、飲料等液體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單位。可以用L表示。(讓學生讀一讀)

        3. 通過你知道嗎介紹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量器分為合、升、斗等,商鞅研制了標準量器銅方升,器壁刻銘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為一升。不過那時單位量值每升可比現(xiàn)在的升要小得多。此后的兩千年一直沒有大的變化。1858年以后,英、法等國侵略中國,加侖、品脫等容量單位隨之傳入,我國的度量衡從此趨于混亂。新中國成立后,度量衡逐步規(guī)范起來。1959年6月,國務(wù)院把公制定為國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為容量單位從而確定下來。

        4. 舉例。

        提問: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升這個容量單位的?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四、 感知1升的多少

        1. 談話:實際上,里面長、寬、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體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體的容器,用直尺示范從里面量長、寬、高都是1分米。

        提問:這個正方體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2. 引導:我們把這個正方體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看看。

        出示1升的量杯,邊說邊演示(注意指導學生看量杯的刻度)。

        3. 出示1升的飲料包裝(形狀不同,但容量都是1升)。

        比較:哪個飲料瓶的容量比1升多?

        4. 體驗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裝滿幾杯。讓學生用平時飲水的杯子倒一倒,說一說大約這樣的幾杯就有1升。

        5. 了解飲水的常識: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一天的飲水量為1升~1.5升。少年兒童一般在1升左右。要分多次飲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飲水。

        五、 應(yīng)用拓展

        1. 幸運1升。

       。1) 出示一些常見物品,讓學生判斷哪些物品是用升做單位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2. 快樂1升。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以猜容量多少的游戲進行:(1) 出示教材中的插圖,讓一個學生看清楚容器的容量,再由其他同學猜。(2) 先猜容量較小的容器,再猜容量較大的容器。

        3. 節(jié)約1升。

       。1) 出示動畫,一個滴水的水龍頭,提問:一個關(guān)不緊的水龍頭,20分鐘就會流失1升水。一小時就浪費多少水?一天呢?

       。2) 節(jié)約用水廣告短片欣賞。

        情節(jié):一個沒關(guān)緊的水龍頭小螞蟻集水運水澆樹字幕(請節(jié)約每一滴水)。

        小螞蟻說:我收集的水有多少升?

        小蘑菇說:這么少的水用升做單位合適嗎?

        談話:為了計量比較少的水,我們還需要一個比升更小的容量單位。

        六、 全課小結(jié)(略)

        設(shè)計意圖

        學生對容量和升的認識重在感受和體驗。本節(jié)課的設(shè)計從觀察入手,立足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在交流中感受。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shè)與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知識背景密切相關(guān)的、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中理解容量的意義,逐步體會容量單位統(tǒng)一的必要性及1升的觀念,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同時,教師注意認真挖掘知識背景,整合認知矛盾和情感因素,合理選取生活素材,實現(xiàn)教材幾個板塊內(nèi)容之間的無縫對接。首先在感受使用統(tǒng)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時,精心設(shè)計一個對話的場景,把對容量單位的認識放到計量單位重量、長度等熟悉的背景中,充分喚醒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整體感知。接著,在感受現(xiàn)實生活中容量單位升的應(yīng)用時,從超市平面圖物品分布區(qū)域的定位到容量單位史料的閱讀,借助互動的學習,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對容量單位清晰規(guī)范的認知。在最后的拓展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我最大程度地把練習內(nèi)容活動化,并穿插靈動的詞匯幸運1升快樂1升節(jié)約1升,來傳遞積極的情感。在猜容量多少時,構(gòu)建了活潑的游戲氛圍;在節(jié)水廣告的賞析之后,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整個過程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嚴謹而不失情趣,輕松而不失深刻。

        容量單位是什么?1升有多少?我們是否習慣了讓學生想像和記憶?課堂能否給予學生一些開放的思維和多元的體驗?我們期待:我們的學生對1升的感悟,從此開始;對一生的感悟,也從此開始。

      認識升教案5

        教學內(nèi)容:

        認識更大的數(shù)

        教學目標:

        通過練習使學生更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等較大的計數(shù)單位,了解各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進一步的體會較大數(shù)字的意義。

        教學重難點:

        實際操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億位的數(shù),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十10個1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是多少,

        10個1000000是多少

        一億等于十個一千萬

        一千萬等于十個一百萬

        一百萬等于十個十萬

        二、親身實踐,鞏固新知

        1、指明學生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5萬,7個一千萬,教師強調(diào)認準計數(shù)單位

        2、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三千七百萬,然后一百萬一百萬的數(shù),數(shù)到四千二百萬。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引導學生歸納出“滿十進一”的原則。

        3、一千萬一千萬的`數(shù)數(shù)到一億。

        4、從九十五萬起一萬一萬的數(shù)數(shù)到一百一十萬;從八百六十萬一萬一萬數(shù)數(shù)到一千萬;從四千萬起,一萬一萬數(shù)數(shù)到一億

        借助計數(shù)器直接對抽象的數(shù)進行數(shù)數(shù),在抽象程度上使學生了解大數(shù),明白“滿十進一”原則

        5、十萬里有()個一萬

        一百萬里有()個十萬

        一千萬有()一百萬

        一億里有()個一千萬

        有關(guān)這個題,使學生了解各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guān)系

        6、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2345678,再說一說這個數(shù)是由幾個百萬,幾個十萬,幾個萬,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三、總結(jié)

        不管數(shù)有多大,都要記住每相鄰兩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還要記住億內(nèi)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

      認識升教案6

        教學內(nèi)容:

        p.13、14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一些常見容器的實驗,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并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檢查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對工作,檢查學生的口算完成情況。

        二、交流檢查學生昨天回家的實踐作業(yè)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個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較小的容器)

        1個電飯煲是2升多,1個大油桶是5升,一個水池30升,一個臉盆5升(較大的容器)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劃該容器的`大。唬2)繼續(xù)補充

        三、完成書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別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鍋的差不多,臉盆的1/5

        可繼續(xù)讓學生估一估,整個容器的容量大約是幾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約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這里的4張圖,可以讓學生先挑一個最有把握的說,并說清楚理由。

        再以此為參照,進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進行,但都要學生充分說理,不能是簡單的憑感覺。

        四、指導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guān)練習

      認識升教案7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教室氣球、粉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掌握球體、圓柱體這一名稱,感知它的特點,能找出與它相似的物體,能區(qū)分球體和圓柱體。

        2、發(fā)展幼兒分析、比較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辨別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區(qū)分球體和圓柱體

        活動準備

        皮球、圓形紙片、圓柱體小積木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圓形紙片,啟發(fā)幼兒說出它的形狀。

        2、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圓形紙片、一個小皮球和一個圓柱體小積木,讓幼兒自由的玩,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滾一滾、比一比,找一找它們的形狀有什么不同。

        3、組織幼兒進一步觀察、思考,討論它們有什么不同,讓幼兒掌握球體。

        4、再出示圓柱體小積木,請幼兒在教室中找出與其類似的物體。

        5、指導幼兒觀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狀,用手從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覺。

        6、組織幼兒討論觀察結(jié)果,老師總結(jié)。

        7、讓幼兒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球體和圓柱體。

        教學反思

        1、備課過程中對活動的安排過少,活動設(shè)計背景單一,幼兒在認識球體和圓柱體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課程,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切實掌握整個課程內(nèi)容。

        2、對過小的`幼兒認知能力考慮過于缺乏,如粉筆這個活動背景,物體小又較隱蔽,大多幼兒查找不到;顒又袘(yīng)帶領(lǐng)幼兒在教室及附近進行辨別、查找。

        3、整個活動效果還是比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兒配合較少,今后應(yīng)加大與幼兒的互動。

        4、如果重新上這堂課應(yīng)盡量考慮過小的幼兒認知能力,加大活動的范圍、時間以及互動效果。

      【認識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認識升教學反思05-16

      《認識容量和升》的教學反思07-02

      升和毫升的教案04-17

      幼兒升大班的教案12-27

      《我升大班了》教案03-08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認識容量和升》數(shù)學教案01-17

      認識比教案06-07

      中班社會《我升中班了》教案04-06

      我們升中班了教案及教學反思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