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
教材簡析
這篇介紹科普知識的說明文講述了人類探索海底世界的過程和所使用的潛水工具,介紹了海底美景和海底生物。作者采用多種修辭手法來表現海底世界的美,讓讀者認識到海底是個景色奇異、海洋生物繁多的世界。
設計理念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大膽表達、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使他們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探究,從中學到知識,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人類探索海底世界憑借的工具,了解奇異的海底世界,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鯨、猾、伺”等7個生字,自選和積累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海底世界的奇異和美麗。
教學準備
搜集人類探索海底世界的資料、圖片,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大海的畫面,學生仔細觀賞。
2.同學們,浩瀚的大?偰芙o人帶來美的享受。你們想知道神秘的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在就讓我們去探索美麗奇異的海底世界!(板書課題)
[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明確任務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要求認識的字。
2.讀文前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自由讀文前提示,讀后交流,提示告訴了我們學習本文要了解哪些內容?
3.請幾名同學分自然段接讀課文?次恼聦懥四膸撞糠謨热?
4.讀后交流。(1)人們潛海用的工具;(2)海底的生物;(3)海底的美麗景色。
[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文前提示,明確學習任務,然后從整體入手,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人類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
大海是美麗而神秘的,它深不可測,可自古以來,人們對探海就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人類是怎樣來探索海底世界的呢?
1.小組內自學第一部分(1、2自然段)。
2.匯報交流。
(1)最初、后來、近代的潛水工具都有哪些?(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2)從這些潛水工具的研究過程中,你能看出什么?(看出人們渴望探究海底世界。)
(二)學習第二部分(3自然段)。
走進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我們會看見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海洋生物。
1?學生自由讀文,初步了解海洋生物。(板書:海洋生物)
2?課件出示海洋生物,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觀賞海洋生物。
3.深入認識海洋生物。
(1)抓住生物特點,認識海洋生物。
①通過閱讀和觀察,你們喜歡這些海洋生物嗎?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②作者在描寫這些海洋生物時用了什么樣的手法?這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2)再讀這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根據“纖細、龐大、高貴、婆娑、伺機、狡猾、笨重、慢條斯理”等詞語,了解各種生物的特點。
(3)老師引導學生讀好排比句。
(4)排比句具體、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生物的豐富,這么多的海洋生物能用什么樣的詞來概括?(各種各樣)
(5)作者先告訴我們海底生物的品種多之后,舉例說明有哪些,這樣寫就是總分的寫法。下面老師讀總起的句子,同學們讀分述的句子,注意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海洋生物的特點。
[抓住描寫海洋生物特點的詞語,可將各種海洋生物的形狀特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能夠在讀出形的同時也能讀出情來。]
(三)學習第三部分(4自然段)。
豐富的海洋生物給海底帶來了無限的活力,海底的迷人景色一定會讓你心曠神怡。(出示課件:海底世界美景,板書:海底美景)
1.學生自由讀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來描寫海底世界的五彩繽紛和綺麗神奇的?
2.學生匯報交流。(珊瑚和魚群)
3.再讀課文,填空。
珊瑚的顏色(),形狀(),把海底點綴得像();魚群穿梭(),上下(),變幻(),蔚為壯觀。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5.說一說你還見過海底哪些美麗的景色?
[讓學生自主學習,分層次閱讀。通過讀一讀,賞一賞;讀一讀,想一想;讀一讀,填一填等方式加深對海底景色的印象,讓學生品嘗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我們飽覽了豐富的海洋生物,欣賞了美麗的珊瑚和魚群,讓我們帶著探索海底世界的熱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2.課文用兩個問句總結全文,會給我們留下怎么樣的思考?
四、合作識字,自主積累
1.組內交流、合作識字。
2.認讀生字卡。
3.摘記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五、總結延伸,鼓勵讀書
海底世界是神秘的、誘人的,這節(jié)課我們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你們有了淵博的知識就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為了更好地了解海底世界,大家課后可以找《海洋深處的秘密》《海底兩萬里》兩本書來讀一讀。
板書設計
探索海底世界
探索 潛水 工具 面罩、氧氣袋等
水肺
潛水器
海底世界 海洋生物
海底景色 ()的世界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計劃
一、教學大綱對本年級的本學科的基本要求:
1、學習習慣:繼續(xù)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yǎng)成習慣;繼續(xù)掌握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yǎng)朗讀的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背誦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課外閱讀的興趣,養(yǎng)成勤查字典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專心聽別人講話的習慣;能夠當眾說話,聲音響亮,態(tài)度大方養(yǎng)成愛護學習用品的習慣;繼續(xù)學習寫鋼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yǎng)成習慣;繼續(xù)學習寫毛筆字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并養(yǎng)成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留心觀察的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閱讀課外書籍,培養(yǎng)讀書做記號的習慣;繼續(xù)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能夠做到愛護圖書,并養(yǎng)成習慣。
2、漢語拼音:繼續(xù)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學習普通話。3、識字寫字:能準確認讀283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默寫生字184個,能按字的結構特點把字寫端正、寫勻稱;繼續(xù)練習用鋼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繼續(xù)練習寫毛筆字,寫得端正紙面干凈。
4、口語交際:能當眾說話,愿意與別人進行口語交際,做到語句比較通順,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能就所聽所讀的內容,用普通話回答問題。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5、閱讀:繼續(xù)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課文。能復述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繼續(xù)學習默讀課文。學習按要求預習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語言環(huán)境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提出疑難問題。能憑借語言文字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景,知道課文的大意。
6、習作:學習有順序地比較細致地觀察圖畫和事物,寫出通順的短文。學習從內容、詞句、標點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對教材體系和內容的簡要分析:
1、按主題劃分為7個單元,為“園丁之歌”、“自然的奧秘”、“故事集錦”、“無私奉獻”、“祖國各地”、“百折不撓”、“走進名著”等。
2、教材選文力求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題材、體裁、風格豐富多樣,難易適度。選文力求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視野開闊,盡可能吸納多種文化。課文體現以下特點:(1)提供豐盛的情感大餐,(2)充盈厚重的文化氣息,(3)洋溢獨特的語言魅力,(4)飄溢濃郁的語文味兒,(5)傳遞深切的人文關懷。
3、閱讀教學訓練重點根據《課標》的階段性目標確定,采用“三維整合,統(tǒng)籌安排,因課設練,多次反復,螺旋上升”的編排方法。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除了朗讀、背誦等常規(guī)訓練外,本階段的訓練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1)、提高默讀速度,學會瀏覽。(2)、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3)、揣摩表達順序,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4)、學會閱讀敘事性作品、詩歌和說明性文章。4、“習作”7篇,每個單元安排1篇。要求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表達需要,分段表述。習作教材內容為:(1).寫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師;(2).以“秋天的樹葉”為題,寫一篇作文;(3).向大家推薦自己難忘的經歷(一本書、一個地方、一種游戲、一道菜等),再寫下來;(4).(對親人、老師或朋友)寫自己的心里話;(5).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6).想象事情結果,把連環(huán)畫補充完整,再寫下來;(7).從提供的內容中選擇一個或自命題寫一篇作文。
5、“練習”7個,每個單元安排1個。每個練習分成“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誦讀與欣賞”或“誦讀與感悟”)、“寫好鋼筆字”、“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等幾個板塊。
另外,教材開篇安排“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讀書做筆記;隨時使用工具書。安排一個“學和做”(語文綜合性學習)——“說名道姓”,向課外拓展,與生活結合。
三、對本班學生情況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人,男生人,女生人。經過八個學期的學習,絕大多數學生對語文這門學科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態(tài)度較端正。本班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學習,掌握了基本的學習方,初步學會獨立識字。能運用學過的詞語造句說話,會給部分學過的詞語找出近義詞和反義詞。能聽懂別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主要內容,并能復述。能正確朗讀課文,會默讀課文,能說出一個自然段主要講什么,理解課文,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大部分學生對短文能靜下心來認真細讀,對文中的詞句能有意識地深入的體會和理解,知道抓住關鍵詞句感情其內涵。
但因為學生年齡差異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還欠培養(yǎng),書寫馬虎,學習懶惰,怕吃苦,依賴思想嚴重,學習方法不夠科學。特別是習作能力有待提高。從整體來說,動筆前的構思還不夠,作文缺少創(chuàng)意。行文中,出現不具體、不生動,沒有個性的張揚,公式化較嚴重。個別文章空洞無味,后進生的習作語句不通、不連貫,作文水平還停留在中年級。因此在這學期,我將積極尋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習作上一個臺階,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維空間,使學生的習作求真、求實、求新。
四、改進教法提高質量的設想:
1、準確把握教學目標,不隨意拔高或降低。
2、扎實進行語言訓練,本學期著重進行分段的訓練,但仍應繼續(xù)對學生的識字、寫字給予重視,幫助他們積累詞匯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達方法。課堂教學中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朗讀、默讀和做其他各種練習的時間。要設計有效的方法,擴大訓練面,努力讓全班學生人人參與訓練,保證學生有足夠的個體活動時間。教師應嚴格要求,及時反饋和矯正,講求實效。
3、注意聽說讀寫的聯(lián)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學表達,從讀中學寫。在作文訓練中,要充分運用課文中學到的表達方法,鼓勵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4、落實各單元訓練重點,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閱讀教學中,要以訓練點為重點組織教學。課文教學時,要著重考慮怎樣讓學生掌握閱讀基本技能,避免字、詞、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內容分析,忽視訓練重點。在進行閱讀重點訓練時,要根據課文的特點,適時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5、繼續(xù)做好培優(yōu)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課時分配: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9)3課時課文1~2680課時習作1~714課時
練習1~721課時共計:118課時
六、教學進度:
教學要求:
1、結合平時的教學,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做讀書筆記的重要性。2、使學生懂得平時要認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習慣。
3、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圖畫,使學生了解小學階段應哪些工具書和為什么使用這些工具書。
4、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和使用工具書的好習慣,指導學生使用工具書解決實際問題。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3
課時目標:
a)按時間順序或事情發(fā)展順序或方位順序寫紀實作文。
b)能合理想象寫出有創(chuàng)新的作文。
c)能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d)能主動閱讀欣賞他人優(yōu)秀作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8次作文內容。
1、學生翻閱習作,整理歸納。
2、交流整理學生認為困難的作文類型。
二、指導寫讀后感和活動的文章。
1、再此閱讀《開國大典》《難忘的一課》
2、閱讀欣賞班機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交流寫作方法,談聽后收獲。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習作。
三、全班欣賞課外優(yōu)秀習作。
四、修改習作。
1、講授正確修改符號。
2、運用正確修改符號修改作文。
3、背誦自己滿意的習作。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所、牧、捕、蟬、閉、立”6個生字,會寫“童、立”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背誦古詩。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振”、“意欲”、“忽然”的意思。
2、深入體會“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的含義。
3、理解詩意并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學過程:
課前聽音樂、看圖片,交流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ㄒ唬┱勗拰。
1、師:剛才我們聊了同學們看見、聽見了什么,這是同學們的“所見”,老師看見同學們坐得端端正正,聽同學們回答問題聲音響亮,這是老師的“所見”。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古詩,詩的題目就叫——《所見》。
2、板書課題。指名讀,讀準“所”的平舌音,再全班齊讀。
3、這首詩是清代一個著名詩人寫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板書:袁枚),正音“枚(méi)”。
。ǘ┬率。
1、一讀:讀準字音。
師:那詩人袁枚的“所見”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02頁,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古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注音的生字詞,指名讀,帶讀。
所(suǒ)見(jiàn) 牧(mù)童(tónɡ) 捕(bǔ)鳴(mínɡ)蟬(chán) 閉(bì)口(kǒu)立(lì)
。2)去掉拼音認讀。開火車讀。
。3)去掉詞、讀生字。師:請同學們來認識今天的生字寶寶。男、女賽讀。
所、牧、蟬、捕、閉、立。
、偎悍治鲎中停八弊肿筮叺钠允恰皯簟钡淖冃,表示與房屋建筑有關。
、谀粒号c“枚”區(qū)別辨認。
③蟬:課件展示圖片,簡單介紹。俗稱“知了”,屬于昆蟲類,雄性的腹部有發(fā)聲器,會發(fā)出叫聲。
、懿丁㈤]、立:引導學生做相關動作來學習。
3、二讀:讀通詩句。師:調皮的生字寶寶回到詩中,你們還會讀嗎?注意讀流利。
4、三讀:讀出節(jié)奏。師:中國古詩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節(jié)奏感、韻律美,所以,要把古詩讀好,不僅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還要讀出節(jié)奏。下面聽老師讀一讀。(課件出示:畫好節(jié)奏線的古詩句。)(點名讀、齊讀)
5、聯(lián)系插圖,想想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
交流,讀詞,貼生詞卡片。如:牧童、黃牛、林、鳴蟬
(1)“鳴”左邊一張口,右邊一只鳥,根據字型,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嗎?(生:鳥叫)這里是指誰叫呢?(生:蟬叫)這就是“鳴蟬”。
(2)預設學生沒有說到“林樾”。師:觀察插圖,圖上還有什么呢?(生:樹)找找詩中哪個詞有樹的意思。(生:林樾)對,這兩個字的部首都是“木”,說明與“樹木”有關。一棵樹叫林嗎?密密麻麻的樹,一棵挨著一棵,形成了綠色的樹蔭,這就是“林樾”。
6、逐句品讀,整體感知詩的意境美。
(1)品讀:牧童騎黃牛。
瞧!一個牧童騎著一頭老黃牛慢悠悠地走來了,這就是—牧童騎黃牛。牧童天天放牛,和?捎H了。他騎在寬厚的牛背上,搖呀搖,晃呀晃,那感覺怎么樣?(生:開心、快樂、自在、悠閑)
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像成小牧童騎在牛背上,讀出“騎”牛自在、悠閑的感覺。
(2)品讀:歌聲振林樾。
小牧童騎著黃牛,慢悠悠地走著,走進了什么地方呢?(生:樹林里)
那樹林會有什么呢?(生:樹、草、花、蜻蜓、蝴蝶)
看到這樣的美景,小牧童的心情會怎樣呢?(生:歡快、高興)
多美。《嗍娣!小牧童忍不。ㄉ撼鸶鑱恚
那歌聲怎么樣?
。ㄉ喉懥粒⿵脑娭心膫詞知道他的歌聲響亮呢?(生:振)
這就是—歌聲振林樾。請同學們讀出歌聲的響亮。他的歌聲這么響亮,連樹上的葉子也聽到,它們一片一片把歌聲帶到更遠的地方,歌聲在樹林間回蕩。請同學們再讀讀,讀出歌聲的回蕩、悠長……
。3)品讀:意欲捕鳴蟬。
正當小牧童唱得高興的時候,樹林中另一個天才音樂家也高聲唱了起來,你們聽,它是誰?(生:蟬)
它的歌聲多么得意呀!看看插圖,小牧童這時有什么表現呢?(生:呆了、愣住了)
他為什么發(fā)呆呢?(生:被蟬的歌聲吸引了)
他還會想什么呢?(生:想要抓住蟬)
對,這就是—意欲捕鳴蟬。小牧童非常想捕到這個鳴蟬,請同學們讀讀,讀出想要捕蟬的緊張、急切。
。4)品讀:忽然閉口立。
牧童想捕到這只蟬,那還能唱歌嗎?(生:不能)
所以他就(生:停止歌唱,閉口立)。
從唱歌到閉口立,這個動作變化快還是慢呢?(生:快)
從哪個詞看出來?(生:忽然)
這就是—忽然閉口立,請同學們讀讀,讀出停止歌唱的迅速。
既然是停止歌唱,我們還要讀出安靜、無聲的感覺。再讀讀吧。
7、多可愛的小牧童!這一切看在詩人的眼中,于是詩人把一切都寫進了詩中,讓我們也記住這個可愛的小牧童吧。接下來,通能老師黑板上的提示,試一試,能不能把這首詩背下來呢?(自由背、個人背、全班齊背)
8、古詩不僅讀起好聽,唱起也很好聽呢!下面我們跟隨音樂一起來學唱歌曲《所見》吧。
9、指導書寫:立、童。
。1)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想想怎樣才能把它寫好?要注意什么?誰來給大家提個醒?
。2)看老師寫,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書空。
。3)在自己的田格本上寫一寫,每字寫一行。(教師巡視)
。ㄈ┩卣埂㈡溄。
這首詩的作者袁枚,又叫隨園老人。他的作品大多寫對日常生活的感受,風格清新自然,語言通俗流暢。下面老師向大家推薦一首。(老師帶讀)
題畫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鮮。
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ōu)眠。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要求。
1.認識2個生字。讀讀記記“姿態(tài)、迷人、至少、鄰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飄十里”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自讀自悟和與同學交流,體會作者思戀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并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二、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談話:同學們,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難忘的,回憶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種享受,充滿了樂趣。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賞美麗的桂花雨。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桂花的名句。
因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歷代文人墨客經常用美好的詩詞歌頌它。你們讀過哪些有關桂花的名句來跟同學交流一下好嗎?我們卻從未聽說桂花會下雨。
2.抽名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
3.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回憶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幫媽媽搖桂花的事!肮鸹ㄓ辍笔侵负枚喙鸹湎聛,就像下雨一樣。
三、自讀自悟細讀悟情。
1.自讀自悟(出示思考題)
默讀2──6自然段,看看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勾出有關的詞句。
2.細讀悟情(討論交流)
重點理解句子: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薄叭,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一個“浸”字,形象地寫出了桂花的香氣,桂花不僅花開時香,晾干了泡茶、做餅也同樣香氣彌漫。桂花,永遠香在人們的心里。它的香,已掙脫了季節(jié)的束縛,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們的生活。
(2)為什么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3)畫出“我”搖桂花的句子。
、倮斫狻斑@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為什么說桂花紛紛落下來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讀體會。
1.“八月桂花,十里飄香。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墒悄赣H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蓖枪鸹ǎy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為什么?
母親這句樸素的話,與“月是故鄉(xiāng)明”如出一轍。母親每年都聞著桂花的香氣,關注桂花,收獲桂花,體驗著饋贈桂花的快樂,吃著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間。家鄉(xiāng)院子里的這棵桂花樹,是唯我的,是母親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還會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沒有區(qū)別的,問題是母親不是在用嗅覺區(qū)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體味它們。一親一疏,感覺自然就涇渭分明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家鄉(xiāng)在母親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xiāng)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板書設計
7x、桂花雨
桂 花 飄 香 十 里
搖 花 真 像 下 雨
愛 花 賞 花 拾 花
仿 佛 回 到 故 里
教學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鏡頭”、“絡繹不絕”、“相容相安”、“截然不同”的意思,同時在句子中體會“安然、安靜”的不同含義。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抓住關鍵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在閱讀中通過尋找描寫動物的動詞感受動物之間友愛相處的溫暖,初步感悟人與人之間也應該和諧相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經歷過許許多多愛的故事。我們在愛的陽光下成長,我們在愛的溫暖中感受快樂,感受生命的意義。同樣,在動物王國里,也有這樣的愛,雖然它們不會用言語來表達,但它們以自己的方式去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感人的課文。
2、板書課題:無言的愛
3、師:誰來讀這句話。出示:最近有兩組鏡頭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感人。
(個別讀齊讀)
師:這句話中有一個詞語“鏡頭”,為了弄清它的意思,老師查了詞典,詞典中有3個解釋,請你結合句子,選擇正確的義項。(出示解釋,理解“鏡頭”)
4、指名回答,讀解釋
5、師:課文冠以這些畫面,這些充滿情趣的鏡頭為——無言的愛(出示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通過預習,你們知道課文具體描寫了幾組充滿情趣的鏡頭?
板書:鏡頭一、鏡頭二
2、師:打開書本,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這兩組鏡頭分別講了什么?可以借助這樣的填空說一說。
出示填空:
四只小狗滿院子亂跑,母狗繞圈狂叫,花貓銜來小狗,喂奶。
麻雀和另一種比它身體大兩三倍的鳥,共同銜草造窩,不分彼此,喂養(yǎng)兒女。
3、學生自由輕聲讀,準備填空。
4、交流、板書:
師:這兩組鏡頭里出現了:
板書:小狗、母狗、花貓
板書:麻雀、大鳥
三、精讀課文:
1、過渡:動物之間的愛是無言的,但鏡頭是有聲的,這兩組鏡頭就很好的記錄下了這些動物之間的愛。讓我們再次讀課文2、3、4小節(jié),思考:鏡頭中的哪些畫面感動了你?用“——”劃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
鏡頭一:
師:讓我們一起先來關注第一組鏡頭。在這組鏡頭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個畫面?
3、交流,出示句子:
不料花貓見狀,竟飛奔而去,把四只亂跑的小狗一個個銜到狗窩里,自己拖長身子躺下,讓四只小狗吸它的奶。(指名朗讀,2人)
4、師:花貓和4只小狗毫無血緣關系,但花貓竟——,把——,自己——讓——;ㄘ埌4只小狗當作是自己的孩子,還讓它們吸它的奶,花貓的行為是感人的,也是出乎眾人的意料,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課文中用了一個字——“竟”(媒體把“竟”變紅)(再一起讀)
5、師:那么,花貓究竟看到了什么呢?讀讀上文,來說一說。
出示:
花貓看見,竟飛奔而去,把四只亂跑的小狗一個個銜到狗窩里,自己拖長身子躺下,讓四只小狗吸它的奶。(生個別答)
6、出示句子:
4只小狗滿院子亂跑,母狗急得在樹下繞圈狂叫,小狗卻聽而不聞,散開去往草叢里鉆。母狗的叫聲更見焦慮,不住地用力,也掙脫不了套著它的繩子。
7、師:4只小狗剛學會走路就滿院子亂跑,這可急壞了它們的母親,你看母狗——
(板書:繞圈狂叫)好像在喊——,可是小狗卻——,聽見了像——,散開去往草叢里鉆。這可如何是好,母狗不住地用了,想掙脫套著它的繩子,可怎么也——,只能干著急,母狗的叫聲更見——(齊讀)
8、師:不料花貓見狀,竟——生讀:飛奔而去。
再快一點,否則小狗寶寶就要找不到了。花貓馬上——生讀:飛奔而去,
把四只亂跑的小狗——生讀:一個個銜到狗窩里。
溫柔一點,不要傷了寶寶們;ㄘ埌阉闹粊y跑的小狗——生讀:一個個銜到狗窩里,
自己——生讀:拖長身子躺下,讓四只小狗吸它的奶。
9、師:此時,4只小狗把花貓當作母親,乖乖的不跑了;ㄘ埌苍數厥┱怪笎。
(板書:施展母愛)而此時的母狗無法近前,但看到4個兒女安然地撲到花貓的懷里,它也就安靜下來了。
10、體會句子中的詞語:
母狗無法近前,但看到4個兒女安然地撲到花貓的懷里,它也就安靜下來了。
你能結合文章內容說說“安然”“安靜”能否相互調換嗎?
學生交流,(齊讀鏡頭一的內容)
11、師:小結:母狗從繞圈狂叫、焦慮到安靜下來的情緒變化使我們感到它母性的愛;而花貓更是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了它對4只小狗不分界線的愛。
12、師:事有湊巧,那天剛好是母親節(jié),那時專門歌頌母親的節(jié)日,主持人看到這組鏡頭,說:(出示:今天是母親節(jié),到底誰是母親呢?)話語簡短但不失風趣,節(jié)目里傳出一片溫馨的笑聲,所有的人都被這動物之間無言的愛所感動了。
鏡頭二:
1、過渡:鏡頭二中讓你感動的地方又是什么呢?
2、學生讀課文,交流:
1)出示:奇怪的是4只父母鳥來去銜草,造的卻是同一個窩!
師評價:是啊,這兩種不同的鳥兒卻在為建造它們共同的家園而忙碌著,它們要同處一窩,共同生活。(板書:同處一窩)
2)師:這種狀況從未見過,真是奇怪!但更讓人驚奇的是:
出示:兩只體態(tài)、羽毛截然不同的母鳥都在窩中產卵、孵小鳥,但相容相安、從不互侵互斗。
理解:“截然不同”——文中是指(麻雀和大鳥的體態(tài)、羽毛一點也不一樣。)
師評價:雖然他們長相不同,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鳥,但它們卻能同處一窩,平平安安,從來不你斗我,我斗你,這就是——(板書:相容相安),你看,作者用了“相容相安,從不互侵互斗”一正一反的詞語,把兩種鳥和諧相處的意思表達得十分貼切。
3)出示:幼鳥出殼了,父母鳥都銜食來喂幼兒,感人的是它們不分彼此,誰都不只喂自己的兒女!
師:它們不分彼此,也就是說——(板書:不分彼此)
對于這個片段,文章還了詳細地描述了麻雀喂食比自己體積大好多的幼鳥的情景。
4)媒體出示:
體大的幼鳥嘴巴也大,每次從麻雀嘴中取食,把麻雀連嘴帶頭都含在自己口中,而麻雀送下食物,把頭從它口中拔出,沒有一點痛苦的樣子,次次都是如此。(個別讀)
師引導學生質疑:此刻,你就是這只麻雀,當你把頭伸進比自己大許多的幼鳥口中時,你會是什么感覺?(不舒服、難受、喘不過氣來、害怕大幼鳥會咬自己)是啊,因為此時你的頭被幼鳥——(生讀:含在口中)(媒體“含”變紅)而把頭從幼鳥的口中拔出更需要使出全身力氣,(媒體“拔”變紅)可麻雀卻沒有一點痛苦的樣子,次次都是如此。讀到這里你有什么要問的嗎?
學生交流回答:麻雀把大鳥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麻雀愛它們……
3、師:大家說的真好,帶著你們的一份感動,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4、師小結:就這樣,麻雀和大鳥同處一窩,共同生活著,它們相容相安,不分彼此。這奇特而又感人的情景很快在鄰里間傳為佳話,每天來這里觀看的人很多,文中用了一個詞——生:絡繹不絕,
出示:一天,主人……招待大家。
5、師:同學們,這個場景其實寫的是“鄰里觀鳥”,作者選取這個鏡頭,他想說明什么?(生交流)
6、師:兩種不同的鳥都能這樣相親相愛,我們人類還分什么你我呢?這是主人發(fā)自肺腑的感慨,這是主人出自真心的行動。
四、升華情感:
1、師:課文就像攝像機,記錄了這兩組真實而感人的鏡頭。相信大家一定和課文中的人們一樣,在感動之余有所感悟,那么你在日常生活中、電視里、報刊上也看到過這樣感人的鏡頭嗎?
2、媒體出示:
鏡頭中xx深深打動了我,它讓我感悟到xxxxx。(課文中、同學間、鄰里間、看到的、聽到的……)
3、交流。
評價:這是你的閱讀體會。你真正明白了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美好愿望。
對啊,動物尚且如此,我們人類更應該互幫互助,和諧相處。
4、師:最后,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用心體會這一份無言的愛。
媒體出示一首小詩:
愛是最美好的語言
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
我們都在愛心中孕育生長
再把愛的芬芳灑播到了四方
我們要在愛心中大聲地歌唱
再把愛的幸福帶進每個人的身上
愛會帶給你無限溫暖
也會帶給你快樂和健康
整體板書:
母狗 繞圈狂叫
鏡頭一 小狗
花貓 施展母愛
無言的愛
麻雀 同處一窩
鏡頭二 相容相安
大鳥 不分彼此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寓言故事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寓言的深刻寓意
3、想象故事情節(jié),排成課本劇
4、擴寫寓言,教育學生留意觀察生活,抓住動作寫人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熟悉寓言內容,理解寓意
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寓意
引入寓言《狐貍和葡萄》
師:說起狐貍,大家都很熟悉,在很多故事中都有它,如:兔死狐悲、狐假虎威、狐貍和烏鴉等,在你的印象中,狐貍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學生談感受),今天咱們再來看一個發(fā)生在狐貍家族里的故事,(讀課題),狐貍和葡萄之間會有什么故事呢?
誦讀寓言故事:
盛夏酷暑,一群口感舌燥的狐貍來到一個葡萄架下。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掛滿枝頭,狐貍們饞得直流口水,可葡萄架很高。
第一只狐貍跳了幾下摘不到,從附近找來一個梯子,爬上去滿載而歸。
第二只狐貍跳了多次仍吃不到,找遍四周,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利用,笑了笑說:“這里的葡萄一定特別酸!”于是,心安理得地走了。
第三只狐貍高喊著“下定決心,不怕萬難,吃不到葡萄死不瞑目”的口號,一次又一次跳個沒完,最后累死在葡萄樹架下。
第四只狐貍因為吃不到葡萄,整天悶悶不樂,憂郁成疾,不治而亡。
第五只狐貍想:“連個葡萄都吃不到,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呀!”于是找個樹藤上吊了。
第六只狐貍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罵,被路人一棒子了卻了性命。
第七只狐貍抱著“我得不到的東西也決不讓別人得到”的陰暗心理,一把火把葡萄園燒了,遭到其他狐貍的`共同圍剿。
第八只狐貍想從第一只狐貍那里偷、騙、搶些葡萄,也受到了嚴厲懲罰。
第九只狐貍因為吃不到葡萄氣極發(fā)瘋,蓬頭垢面,口中念念有詞:“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另外幾只狐貍來到一個更高的葡萄架下,經過友好協(xié)商,利用疊羅漢的方法,成功共享,皆大歡喜。
領會寓意:
思考:1。這些葡萄究竟酸不酸?好吃不好吃?為什么狐貍說“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2.“他想盡了各種辦法去夠葡萄”“他”會想哪些辦法呢?
3.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說明狐貍想盡辦法的結果。此時此刻,狐貍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可他又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這樣說?
4、齊讀最后一句話,這句話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5。生活中有這樣的例子嗎?師: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像狐貍這樣的人很多,這些人——(引讀文章結尾,揭示寓意),平時我們還習慣用另一句話來形容這些人,多媒體出示“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試著填好這些句子
①麗麗今天穿了件很漂亮的連衣裙,同學都說好看,芳芳見了卻撇撇嘴說:“有什么好看的,像只花蝴蝶似的,俗氣!”真是
小結:
師:學習了這則寓言后,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請把你要說的話寫在課文下面吧。
1、學生寫話
2、學生交流體會。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知識: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技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從閱讀課文第二段中受到感染,從小養(yǎng)成愛科學、愛自然的志趣。
2.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三.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課文錄音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請你們把手放進口袋,說一說你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現在有一個人,他的口袋里道了昆蟲,你們奇怪嗎?
這個口袋里放了昆蟲的人是誰?他是哪兒人?他為什么要把昆蟲放進口袋里?大家讀一讀《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就知道了。
2.板書課題。(個別讀、齊讀)
。ǘ┏踝x課文。
1.自學課文。(按要求自學)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詞正音。
萊昂小溪紡織娘厲聲垃圾鳥棲蟲居蠕蟲嗬蝸牛
。2)釋詞。(討論交流)
小溪縱橫鳥棲蟲居甜滋滋厲聲褲兜中毒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ǘ├砬逦恼旅}絡。
1.各自輕讀課文,想一想文章的哪一部分是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
2.讀后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序號。
第()自然段交代法布爾出生的時間、地點及他所居住的村子的自然環(huán)境。
第()自然段具體寫法布爾對昆蟲的著迷。
第()自然段對全文進行總結。
。ㄈ┲笇懽。
1.出示生字,指導觀察。
2.指名交流難寫難記生字的記法和寫法。
“溪”,右邊中間不是絞絲旁。
3.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4.展示評議。
。ㄋ模┳鳂I(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示,從小養(yǎng)成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
3.了解本文的命題方法和一般命題常識。
二.教學過程:
。ㄒ唬┚x第一段。
1.讀第一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交流)
2.聯(lián)系全文想一想:這篇文章是緊緊扣住這段話中的哪句話來寫的?
3.齊讀第一段。
。ǘ┚x第二段。
1.過渡:課文是怎樣具體寫“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著迷”的呢?我們現在就來學習第二段。
2.各自輕讀第二段,看看這一段可以分為幾層,各自寫的什么內容。(第一層:2、3自然段,第二層:4——10自然段。)
3.學習第一層。
。ǎ保┲该x第二層,你從中體會到什么?(各自談體會)
(2)重點研讀第二層。
、佥p輕讀第4——10自然段,思考:這一部分哪里概括寫法布爾對昆蟲的入迷,哪里寫的是典型事例?
、谀x第4自然段,畫出法布爾對昆蟲入迷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
、壅f說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幾個過程來寫的。(裝——扔——裝)
④具體說說各是哪幾個自然段。
⑤讀讀第5自然段!斑@一天,他還揀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訴我們什么?有沒有具體寫呢?是怎么寫的?
⑥畫出描寫法布爾喜愛昆蟲的語句。
⑦指名朗讀第5自然段,引導體會法布爾當時的思想感情。
(3)過渡:法布爾滿載而歸的時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況,結果怎樣呢?
、佟皾M載而歸”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的是什么?
、谒麧M載而歸的時候,心情怎樣?請你畫出有關的語句并朗讀。
、邸案改竿蝗缙鋪淼呢熈R”指的是怎么回事?
、苷n文是怎樣寫法布爾扔掉他口袋中的東西時的情景的?這些描寫充分表現了法布爾的什么心情?
、菸覀儚牡谑匀欢蔚哪男┰捴锌梢钥闯龇ú紶枌ハx非常入迷呢?
⑥畫出相關語句后朗讀。
4.復習閱讀第二段,找出寫法布爾對昆蟲非常入迷的語句并閱讀。
(三)精讀第三段。
齊讀第三段,談談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ㄋ模┛偨Y談話。
1.這篇文章主要寫的是誰?突出寫了他的哪一個方面?
2.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討論:這篇文章為什么要用“裝滿昆蟲的衣袋”做題目?
4.“裝滿昆蟲的衣袋”是用一個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題目的。此外,還有什么命題方法嗎?
。ǎ保┯萌宋锏脑捳Z做題目。
。ǎ玻┯萌嗣鲱}目。
。ㄎ澹┎贾米鳂I(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利用課余時間觀察昆蟲的活動,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設計:
15 裝滿昆蟲的衣袋
著迷
迷戀
濃厚興趣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9
復習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3.能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樣子填空:“為了……我們可以……”
5.鞏固練習4中的題目,復習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6.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重點:
1.認讀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2.照樣子寫詞語、寫句子。
3.會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5.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時間:
二教時
復習過程:
一、生字詞語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詞語。
申請銘記效率情況持之以恒
青睞碼頭鍛煉興趣爐火純青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樣子寫句子。
、購土暰毩4第3題。②做練習冊第55頁第四題。
2.造句。
、儆绕洹
、趩⑹尽
③滴水穿石——
3.照樣子填空。
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我們可以訂一個讀書計劃。
開闊眼界,
四、省略號的用法.
1.復習練習4第4題。
2.教師強調省略號的幾種用法:①表示列舉事物的省略;
②表示說話時語氣的.斷斷續(xù)續(xù)。
3.完成練習冊第56頁第六題。
六、。寫一板報稿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還要寫上作者的名字。
2.說寫一板報稿。(見學生各自的)
第四單元姓名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寫具體。
1.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3.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四、造句。
1.尤其——
2.啟示——
3.滴水穿石——
五、寫出下面句子中省略號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態(tài)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駱駝……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2.小冬邊劃著水,邊喘著粗氣對大伙兒嚷著:“我……我總
算……會……會游泳了!”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
2。學寫一板報稿。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要求:
1.會寫“洛、榆、畔、帳”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三首古詩詞,默寫《泊船瓜洲》《秋思》,激發(fā)學生在口語和書面語表達中引用詩詞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品味語言,積累并內化詩句,體會作者懷鄉(xiāng)思親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泊船瓜洲》。
一、激趣導入。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當導游,好不好?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鎮(zhèn)頭!边@首傳唱了千年的歌謠向我們介紹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長江水見證了瓜洲的興衰,瓜洲曾經是“江北重鎮(zhèn)、千年古渡”。
二、板書詩題,讀題。
1.過渡:為什么人們最喜歡這首詩呢?先去讀一讀吧。
2.用自己的方式讀古詩。
3.指名讀,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間(jiàn)、數(shù)重(chóng)山、照我還(huán)”
4.指名答。(我覺得它寫得很美、我覺得寫出了詩人想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三、詩句賞析。
1.你最欣賞詩中哪句呢?
剛剛同學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課件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一塊兒來讀一讀吧。齊讀。
2.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句詩嗎?指名答。
3.有同學說,這句詩寫出了江南美麗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說一說: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說什么。
4.同桌之間互相讀與練說。
5.小結:你們的回答很精彩!原來短短一句詩可以在人的頭腦中出現這么多不同的畫面,文字的魅力真是無法想象。
聽了同學們的描述,我仿佛看見了一派色彩斑斕的綺麗風光?蔀槭裁丛娭兄挥幸环N“綠”色呢?仔細觀察一下書上的插圖,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6.指名答。(在江岸兩邊大面積出現的是草地、樹木、青山……)
7.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見了──
練習題: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綠色的詞嗎?
近處( )的小草( )的柳樹,遠處( )的樹林( )的高山。
學生口述。
8.詩人此時正遇早春時節(jié),站在──(手指課題“船”字)(生答:小船上)舉目四眺,滿眼皆是──
(生答:綠色),讓作者那么明顯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了、來了)。
四、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xiāng)是指哪?引導從課題的船?吭凇肮现蕖薄扮娚街桓魯抵厣健钡忍幚斫。
五、布置作業(yè)。
學會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秋思》和《長相思》。
一、談話導入。
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納蘭性德他們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二、指導朗讀。
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首讀一讀,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題,你發(fā)現什么了?指名答。
4.那么,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三、品讀感悟。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xiāng)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課件出示兩首古詩。默讀,劃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睆倪@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哦,原來詩人來到了──(生答:洛陽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見──(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來的是陣陣──(生答:秋風),這秋風是那么的(生答:涼爽、舒服、愜意),讓他禁不住地提筆──(生答:寫家書),提起筆來才發(fā)現要寫的──(生答:要寫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這真是──(生讀: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小結:讀出詩人滿腹惆悵、心事重重的感覺。
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呢?指名答。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四、繼續(xù)品讀。
1.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2.這又一次的開封、密封的過程中,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掛念),這真是說也──(生答:說不完)道也──(生答:道不盡)。
3.就讓我們一起走入這理還亂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
4.王安石見明月而惆悵,張籍見秋風而感慨,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將情巧妙的藏與詩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嗎?
總結:讀詩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畫面就不同。我們不可能到達詩人生活當中去,不可能看到那個朝代詩人面前真實的景色,但是,詩人們那份濃濃的思鄉(xiāng)情,我想無論是誰都能感悟的到!因為詩中的字字句句無不包含著──(生答:對故鄉(xiāng)的想念、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讓我們一起再來背一背這么感人的詩吧。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泊船瓜洲》和《秋思》。
教學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1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了解AABB和ABAB的疊詞的特點,積累這兩類詞語。
3、學會5個生字,綠線中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掌握多音字“濟”,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落大意。
2、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課文的意境美,體會嫦娥的品質。
情感目標:
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感受課文的意境美。
媒體設計:
課文錄音、投影片
教學時間:
三教時
第一教時
知識目標:
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
能力目標: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能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落大意。
一、賞“月”吟詩,引入新課。
投影富于色彩感的《月之圖》。
在中秋的夜晚,看著一輪圓圓的月亮從水面升起,作為一個受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中國人,心中此時會不由冒出許多的詩句來,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比如……(讓生去補)
在四年級,我們還學過一首蘇軾在中秋之夜寫的詞……
引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師:是啊,在月圓的中秋之夜,天各一方的人們多么盼望能和自己的親人相聚在一起。這是一個多么溫馨而甜蜜的時刻啊。記得小時候,一到中秋的晚上,我常常倚在奶奶的懷里看月亮,看吳剛伐桂,看玉兔搗藥,聽奶奶講嫦娥奔月的故事。
學生齊讀課題,解題:奔,奔向。
“奔”是個多音字。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任務:
(1)讀要過關(正確地讀,流利地讀)
(2)自學好生字新詞(會讀、會寫、理解),常規(guī):比較組詞、課后描紅。
2、自學情況交流。
。1)認讀生字詞。
遠古昆侖山后羿逢蒙嫦娥
敬重*詐貪婪接濟寶劍時值中秋迫不及待
威逼翻箱倒柜灑滿銀輝焦急樹影婆娑企盼
。2)指名開火車朗讀課文,不足處及時指導練習。
。3)討論課文哪些自然段的意思接近,歸為一段。
討論交流后總結。
第一段(第1、2自然段):講后羿為民除害,射掉九個太陽。
第二段(第3—6自然段):講嫦娥為了老百姓不受苦,吃下仙藥,飛到月亮上去了。
第三段(第7、8自然段):講人們想念嫦娥,企盼團圓。
再讓學生試著用簡練的語言給三段分別列一個小標題,交流后板書: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想念嫦娥。
。4)看詞語串講課文。
師:列小標題,我們是把課文讀短了,這是本領;讀完課文,頭腦中留下了印象,這時能用自己的語言將頭腦的`印象生動地講出來,這也是本領。這節(jié)課先來個簡單的,請你用上黑板上的詞語將這個故事講出來。試試吧。
同桌共練→指名講述
三、布置作業(yè)
1、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弟弟妹妹聽;
2、采記“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有關中秋、月亮的傳說。
3、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教時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
精讀課文,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情感目標:
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教學過程:
一、從圖引入
1、今天我們繼續(xù)讀美麗的民間故事——(讀題)《嫦娥奔月》。提起“嫦娥奔月”,我們頭腦里就會出現一幅畫。什么樣的畫?
2、(課件出示)看,引說:藍藍的——天,圓圓的——月,衣帶飄飄的——嫦娥。感覺怎樣?(美)
3、課文中有一段話具體描寫了嫦娥奔月的這幅畫面,能找到嗎?
4、讀一讀。讀文字有什么感覺?(同樣“美”,板書)(激發(fā))向往美的同學一定爭著讀;心中擁有美的同學一定渴望讀)
5、老師也想讀:(老師讀,不同,我們來對照讀一下,到底有什么差別。)
飄飄悠悠——飄悠(更輕更柔、有一種飄蕩的美感)
碧藍碧藍——碧藍(喜愛的情感在里面)
二、揣摩人心
1、這段文字抽出來讀我們感覺很美,現在請同學們將這段文字送回文章里去,把課文整體讀一讀,留意一下,當你再一次讀到這段文字時,你還認為嫦娥奔月僅是畫面的美嗎?
2、學生輕聲讀課文。
3、人更美:心地的善良。能具體說說嗎?先默讀,把一些支持你想法的語句用線畫下來。
學生讀畫后:同學們一定把自己的認識化為了智慧的波浪線了,我們來交流。
先從總體上把握。體會在兩點上:一是接濟貧苦的鄉(xiāng)親們。二是不讓壞人逢蒙害人,不顧一切吞下仙藥。
(1)什么是“接濟”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樣接濟貧苦的鄉(xiāng)親們的嗎?
例:村東的王二家沒米下炊了,孩子們圍鍋臺餓得直哭,嫦娥知道了,就……
村西的李三家又添了一口,孩子是生了,卻一塊布來包裹,嫦娥知道了,就立即……
這種給以物質上的具體援助,就叫——“接濟”,像這樣事例說也說不完,所以鄉(xiāng)親們都——十分喜歡她。
。2)第二件事情是關鍵,這件事是因一個人而生,那個人就是——逢蒙。那是一個*詐貪婪的小人!*詐”(虛偽騙人)體現在哪兒?“貪婪”呢?(“把仙藥交出來!”)面對逢蒙的威逼,嫦娥是怎么做的?讀。
“周旋”,什么叫“周旋”呢?這樣,我們來演一演,我來演那個*詐貪婪的逢蒙,誰來演嫦娥?
逢蒙:快把仙藥交出來?
嫦娥:仙藥?什么仙藥?
逢蒙:別裝蒜了,你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得到的,那天,你丈夫把藥交給了你,是你藏起來了,說,藏在那兒了?
嫦娥:你一定聽錯了,那天是他采的草藥賣了錢當我藏起來的。逢蒙兄弟,你缺錢嗎?我送你一些。你先坐下,喝口水,我來給你拿。
逢蒙:哼,別跟來這一套,我不會聽錯的。(接著翻箱倒柜搜起來)
與扮演嫦娥者交流:你為什么要與逢蒙周旋呢?(照應課文中的“心想”)當周旋失敗后,你又為何一口吞下仙藥?(進一步強化“心想”)
多善良的嫦娥啊,誰來將第5自然段來讀一篇,再現那個驚心動魄的場面。
4、(接著學生),嫦娥吃了仙藥,突然身體就變輕了,飄飄悠悠飛了起來……(讀那段文字)
5、現在我們感覺這段文字美,是不是又多了一個理由,那是——因為嫦娥的心美。
6、嫦娥的心是美的,但嫦娥此刻的內心你能體會到嗎?你愿意成為的嫦娥的知音嗎?請你用一個詞語描述嫦娥此刻的心情。
。1)欣慰——可以讓鄉(xiāng)親們少受到傷害,救了鄉(xiāng)親
。2)遺憾——不能再為鄉(xiāng)親們排憂解難了
。3)留戀、不舍——留戀人間的生活,這人間有他的丈夫,那位勇猛無比的后羿。
7、如果當嫦娥身體輕起來,飛出了自己精心收拾的那個溫馨的家,飛離了自己曾經與鄉(xiāng)親生活過的村莊,越飛越高,心中涌起的最強烈的情感應當是什么?這幅圖有個細節(jié)是不是改一改更適當呢?(出示修改后的圖)——我們是不是也把這段文字改一改。(淚眼朦朧,不時回轉頭來遙望大地。)
三、升華情感
1、嫦娥深愛她的丈夫,她的丈夫呢?你從課文里哪些細節(jié)得知的?讀7小節(jié),我不想聽你說,我想聽你讀。(放音樂)
2、、后羿對嫦娥的情感,也是天地可鑒!版隙!嫦娥!”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對嫦娥說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有多少話要對嫦娥說啊。但萬語千言,一切均濃縮在這連聲的呼喚聲中,全體男生讀。
3、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她與丈夫……意味她美滿的家庭將……意味鄉(xiāng)親們再不能……現在再讀這段話(第六小節(jié)),你的心情怎樣?(交流后)讓我們帶著對嫦娥的敬意,帶著美好事物破裂帶給我們的無奈、傷痛再來讀這段話吧。
4、因為這樣的美好情感,也就產生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那就是——讀最后一小節(jié)。
四、引疑探究
其實,《嫦娥奔月》有許多版本,李商隱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學生講偷藥的故事。
討論:你喜歡哪個故事?為什么?(純潔的月亮,純潔的嫦娥——美)
師:我也喜歡,但課文的故事里,我也發(fā)現了問題(指導自相矛盾處),我曾經跟大家講過,編故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圓其說,怎樣才能把這個故事編得更完美呢,這個任務交給同學們課后完成。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掌握并會寫“灶、龐、煥”等生字;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
4、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中描繪的一座村莊、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讀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梢苑譃閹撞糠?
4、學生提出自讀是不明白的.問題,全班交流,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寫到黑板上。
(三)品讀-
1、這座村莊原來是什么樣?指名讀1、2小節(jié)。你能想象出當時的生活嗎?說說你的理解。
2、詩人開篇為什么用“昨天”而不說“過去”?(體會.深圳、祖國“變化”的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及社會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這句話?省略號起到了什么作用?
4、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昨天貧窮落后]
5、現在的村莊是什么樣子?默讀3----7小節(jié),體會詩人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詞句。
6、詩人為什么會如此驚嘆?到底村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4---7小節(jié)。
7、全班交流。4---7小節(jié)從哪些方面寫了村莊的變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8、是呀,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這一小節(jié)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齊讀課文。
2、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變化寫出來的?(讓學生學習文中作運用的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
3、原來的村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鞏固生字
1、區(qū)分形近字。
2、聽寫生字。
(三)根據詩歌的寫作順序,背誦課文。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3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這三則寓言的故事,能從寓意中獲得教益。
學習重點:能結合生活中的例子體會寓意。
學習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都很喜歡看寓言故事,那你們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點嗎?
2、查閱資料,簡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
二、初讀寓言、讀通讀順。
1、我們首先來學習《狐貍和葡萄》。提出初讀要求: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讀通讀順句子。
2、匯報初讀情況。學生說說自己對寓言內容的理解。
3、你認為哪些字的`讀音應提醒學生注意:
三、細讀課文,領會寓意。
1、自讀每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狐貍非常想吃葡萄? 自己先找出來讀一讀。師生交流。
2、小組合作討論:狐貍能想到哪些方法去夠葡萄?
3、“白費勁”說明了什么?你能想象出此時狐貍的神情嗎?
4、自讀第二段。思考: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狐貍在“白費勁”、“無望”的情況下,仍然對葡萄戀戀不舍?
6、同學們吃過成熟的葡萄嗎?是什么滋味?狐貍為什么說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默讀第三自然段。從上面的故事你能知道“無能為力”是什么意思嗎?你怎么理解這段話?
提示寓意對照前面的故事或生活中的事例把你所讀懂的道理講給同學聽聽。
四、積累遷移,自學寫字。
貍、葡、萄、饞、酸
《伊索寓言》導學案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則寓言《牧童和狼》。
1、自讀寓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想這則寓言講了什么故事?
2、默讀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在“好幾次”和“后來”發(fā)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們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現?抓住重點詞語,讀懂課文。
3、體會:牧童兩次“大叫”時的不同情感,村民兩次聽到“大叫”的不同情感。
4、生活中你有經歷過或見過聽過類似的例子嗎?
5、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二、學習第三則寓言《蟬和狐貍》
1、還記得我們學過的《狐貍和烏鴉》的故事嗎?自己講一講。
2、初讀寓言《蟬和狐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想一想這篇寓言說了一件什么事?
3、想想《狐貍和烏鴉》和《蟬和狐貍》這兩個故事有什么相似之處,又有什么不同之處?
4、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蟬為什么沒有上當?
5、讀第五自然段,說說自己對寓意的理解。
體會蟬不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從同伴的災難中吸取教訓。(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例子)
三、積累遷移。
選一兩個你喜歡的寓言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當堂檢測
完成《練習冊》、《語文補充習題》作業(yè)。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詞句,發(fā)展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
3、體會法布爾對科學的熱愛,知道只有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 初識人物
他,1823年12月22日出生在法國南部的圣萊昂小村;
他,對昆蟲有著異常濃厚的興趣,度付諸于一生的努力;
他,是一位飲譽世界的昆蟲學家,其著作《昆蟲記》是不朽的傳世名著。
他是誰?
二、走進人物
1、法布爾生活的村子景致優(yōu)美,花草叢生,鳥棲蟲居,這里是小動物的天堂,也是法布爾的樂園。他從小就對昆蟲表現了非同一般的喜歡,也就是“著迷!
。ɡ蠋煱鍟
這些昆蟲令法布爾非常著迷,它們怎么會有如此美麗的外表?它們又為什么會有如此美妙的聲音?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著法布爾。請大家自由地讀課文2-3節(jié),試找出有關表現法布爾著迷的詞句。
找到了嗎?有哪些?在家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1:說的話
想一想,法布爾和媽媽說話時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這只會唱歌的蟲子是法布爾偶然抓到的嗎?所以在這句話中,作者用了哪個字?
三天前法布爾就注意到了花叢中有動聽的聲音,今天終于抓到了,心中是多么的興奮,自豪啊!
你再讀讀,注意在語句中體會出法布爾此時的心情。
2-3名學生讀書。
生2:“三天前……不知是誰在唱歌!
對于別人習以為常的昆蟲的鳴叫,法布爾卻聽出了別樣的精彩,他覺得這實在是太美妙了,簡直就像是唱歌,并幾天來一直留心觀察花叢中的動靜,由此可見法布爾對昆蟲非常的——著迷。
生3:現在,他終于……家。從這句話的哪個詞可以看出?為什么?
對蟲子的關注由來已久,今天終于如愿以償,個中喜悅之情無法比擬,讓我們一起來把第2節(jié)細細地品讀一下,感受法布爾內心的激動,體會他那非同一般的著迷。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是啊,自然界充滿著無數的奧秘,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法布爾在昆蟲的世界中感到了快樂。隨著年歲的增長,他對昆蟲的喜好也與日繼增。課文中又用了哪個詞語來形容他對昆蟲的喜愛?板書:迷戀
仔細地默讀課的4-10節(jié),找出哪些語句可以表現出法布爾的迷戀?
生讀課文后說一說,并說出如何理解?
生1:第4 節(jié)
父親 讓法布爾支放鴨子,但是飛舞的蝴蝶、穿梭的游魚把法布爾的心帶走了,蝴蝶、甲蟲、多姿多彩的水底世界使法布爾產生了深深的迷戀。
生2:他邊走邊用小手撲過去……
這是一只怎樣的甲蟲?
僅僅是一只甲蟲而已,可法布爾支高興極了!這句話應該如何朗讀呢?試試看。學生先同桌之間朗讀交流,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生3:他把……欣賞。
如此這般,簡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小心翼翼。對昆蟲的這般呵護皆源自對昆蟲的迷戀與鐘愛。這句話可以怎樣讀?試試看。
生4:這一天……
夕陽西下……
鼓鼓囊囊,形容袋里裝的東西非常多,都凸出來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法布爾的興趣非常廣泛。
滿載而歸,說明了法布爾今天收獲非常多,心里很開心,用了一個詞:甜滋滋。同桌之間相互把這兩句讀一讀,體會一下法布爾的心情。
這里要反映出法布爾的心情,作者用了兩個疊詞,你能照樣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鼓鼓囊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甜滋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5:第9節(jié)
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衣袋里裝的是他的最愛,然而父母之命難違,只好忍痛棄愛。即使這樣,作者選用了一個詞:放進。這里能改用成其他詞語嗎?如扔進、丟進……,說說看,放進是一種怎樣心情的放?如何放?
法布爾心不甘,情不愿,在這種難分難舍的矛盾之中,他輕輕地、無可奈何地把心愛之物放進了垃圾堆,他對昆蟲是多么地迷戀哪!
誰來讀一讀這句話?
一起來。
三、理解人物
1、法布爾為什么會這樣地難過呢?他的爸爸是怎樣責罵他的?
按理說媽媽最疼愛孩子了,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法布爾還只是八九歲的孩子,他的父母不愛他嗎?為什么又要責罵他呢?
在大人的眼中,法布爾帶回家的僅僅是“沒用的玩意兒”,他們不清楚法布
爾的興趣、愛好。自己的愛好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撿回來的寶貝還被勒令扔掉,心里別提有多委屈、多難過。禁不住,眼淚就刷刷地往下掉。
出示:
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默默地說:“_____________!
法布爾難過極了,眼淚刷刷地往下掉,他在心中堅定地說:“_____________。”
是的,盡管有父母的責罵,但法布爾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他仍然迷戀于他的昆蟲,仍估興致勃勃地撿沒用的`玩意兒。我們真該為他的這份執(zhí)著而鼓掌。讓我們一起把這一節(jié)有感情的讀一遍。
2、正是法布爾的執(zhí)著,正是他近乎瘋狂的著迷、迷戀,把法布爾引進了科學的殿堂。課文最后用了哪個詞語來形容他的這種極度喜愛?
板書:癡迷
沉迷其中,如癡如醉,不能自拔。
出示兩段補充資料。
這是一種怎樣的堅守與執(zhí)著,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動與付出,這又是一種怎樣的癡迷與鐘愛!同學們,面對這樣的一位科學巨人,我們心中由然而生的只有無限的欽佩和嘆服!后人為了紀念他,給他建了一座別樣的雕像。
生齊讀。
同學們,你們認為現在法布爾的衣袋中裝的是什么?
他的衣袋中裝下了他無限的迷戀,他對科學的熱愛,他鍥而不舍的努力和對未知之迷的久久期待……如果要在他的雕像下寫上一句獨白,站在巨人的腳下,我們能用一句什么樣的話來評價他呢?
學生一句話評論。
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不斷的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一段別樣的癡情,一個精彩的人生。
……
同學們,讓我們懷著敬仰、帶著感動,再一次有感情地把朗讀課文。
3、課后,繼續(xù)收集有關法布爾的資料,讀一讀《昆蟲記》。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20
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1-06
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2-29
五年級上冊語文《白鷺》教案03-28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1-11
語文五年級上冊人教版教案12-27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01-02
五年級語文教案上冊03-15
綠毛龜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4-04
最新五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