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初中籃球課教案

      初中籃球課教案

      時間:2024-10-15 20:12:0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籃球課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籃球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籃球課教案

      初中籃球課教案1

        籃球課教案

        一、課的內容:

        1、學習搶籃板球技術。

        2、復習上節(jié)課技術。

        3、教學比賽。

        二、課的目標:

        1、通過學習搶籃板球技術,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達到初步運用技術動作。

        2、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技術,達到熟練運用技術動作。

        3、通過教學比賽,提高學生比賽能力。

        三、課的重點、難點:

        1、搶籃板球技術。

        2、教學比賽。

        四、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個,籃球若干個。

        課的教學組成

        1.準備部分

        10′

        課前常規(guī)。

        體育委員集合隊伍,檢查人數(shù)。師生問好。

        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宣布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熱身運動:全班成一路縱隊沿籃球場邊底線慢跑4圈。徒手操:頭頸運動(4×8)擴胸運動(4×8)體側運動(4×8)體轉運動(4×8)踢腿運動(4×8)腹背運動(4×8)轉腰運動(4×8)轉膝運動(4×8)

        ♀♀♀♀♀♀♀♀

        ♀♀♀♀♀♀♀♀

        ♀♀♀♀♀♀♀♀

        ♀♀♀♀♀♀♀♀

        轉手腕腳踝運動(4×8)2.基本部分

        60′

        15′ 學習搶籃板球技術。

        比賽中雙方隊員在空間爭搶投籃未中的球稱為搶籃板球。當進攻隊投籃未中,自己或本方隊員換搶在空間的球,稱為搶進攻籃板球或前場籃板球。對方投籃未中,防守隊員爭搶在空間的球,稱為搶防守籃板球或后場籃板球。

        動作要點:搶籃板球技術是一項較復雜的技術,它一般是由搶占位置、起跳動作、空中搶球動作、獲球后動作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A 搶進攻籃板球:進攻隊員首先準確判斷,然后向相反方向側跨步,搶占有利位置,及時起跳,跳至最高點搶籃板球。落地時兩臂彎曲,重心放在兩腳之間,兩肘外展將球持于胸腹之間。搶獲球后,可根據(jù)防守情況再進行投籃、傳球或運球。搶進攻籃板球應強調一個“沖”字。如圖2所示。

        B 搶防守籃板球:防守隊員首先準確判斷球的方向和落點,搶占有利位置,運用移動和轉身動作,合理地“擋住”對手向籃下沖跑的路線。起跳時,蹬地提腰向上擺臂,手向球的方向伸展。落地時應保持身體平衡,側對前場,將球置于胸腹之間或頭上,以便運用傳、運、突等技術。搶防守籃板球應強調一個“擋”字。如圖3所示。易犯錯誤:不注意搶占位置;獲得球后對球的保護不夠;獲得球后以及隨后的動作銜接不好。組織教法與要求:

        組織:集中講解,分組練習。教法:

        ①講解示范,使學生建立完整的技戰(zhàn)術動作概念,初步掌握技術動作。②徒手模仿練習1:學生成體操隊形,根據(jù)教師口令做徒手原地雙腳起跳,模仿單、雙手搶籃板球動作進行練習。

        ③徒手模仿練習2:學生成體操隊形,兩人一組相距一步,面對面站立。根據(jù)教師信號,前排學生做前轉身后轉身擋住后排學生。連續(xù)數(shù)次后交換練習。④自拋自搶球練習:學生成體操隊形,每人一球,向上拋球后,上步起跳,用雙手或單手搶球。

        ⑤搶籃板球對抗練習:學生在球籃兩側45度角成縱隊站立,排頭學生背對球籃。練習時向籃板擲球,排頭學生迅速轉身擋人起跳搶籃板球,搶到球后將球回傳給,站到各自隊尾,各隊排頭再背對籃依次練習。如圖4所示。⑥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動作。教學比賽。

        30′

        組織教法與要求:

        組織:集中講解,分組比賽。教法:

        ①教師簡單介紹比賽規(guī)則與裁判要求。

        ②學生自由組隊進行教學比賽,每節(jié)比賽分別換上不同的`裁判進行裁判實習。③先勝5球的隊為勝隊,失敗的隊下場,再換上另一個隊,繼續(xù)進行比賽。④教師巡視,給失敗的隊出謀劃策,增強學生的信心。

        3.結束部分

        10′ 組織:四列橫隊如右圖。教法:口令指揮,集體練習。

        放松運動 ♀♀♀♀♀♀♀♀ 上肢放松練習 下肢放松練習

        4×8 4×8

        ♀♀♀♀♀♀♀♀

        ♀♀♀♀♀♀♀♀

        腹背放松練習

        4×8

        小結本次課內容。還器材,師生再見,下課。

        ▲ 4

      初中籃球課教案2

        籃球急停投籃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1)籃球:急停投籃(2)跑:耐久跑。

        2、教材分析:上述兩項內容分別選自市編體育高三教材體育實踐部分中的第七部分籃球和第一部分跑。這二項內容既有著重上肢的練習,又有著重下肢的練習,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協(xié)調性,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符合高三學生的身心特點,也符合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原則。

        籃球急停投籃是本次課的新授教材,它是籃球運動中最常用的一種投籃方法,急停投籃是后面籃球教學內容的基礎,同時,它又是前面所-球急停急起和投籃的一個技術綜合,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急停腳步動作與接球和運球手的協(xié)調配合,難點是上、下肢的協(xié)調配合。

        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是復習教材,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fā)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為第4課次的越野跑作好準備。

        3、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三年級理科班的學生。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已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并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chuàng)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呼吸與跑的節(jié)奏不相一致的狀態(tài),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4、教學目標:

        根據(jù)高三學生的體育能力現(xiàn)狀,針對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急停投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以及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跨步急停投籃的動作要領;5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急停投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8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xié)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奮發(fā)向上的品質。二、說教學方法:

        (1)教學觀念:興趣是的老師,挖掘能引起興趣的因素,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本課以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通過教學,使學生既懂又會,掌握靈活的運動學習方法,提高體育教學的智育因素,為終身體育服務,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培養(yǎng)學生互相幫助,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2)教法設想:急停投籃采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原地投籃比較的過程中得出急停投籃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chuàng)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耐久跑采用分組想不同的練習方式進行練習,使內容豐富,增加自主性和趣味性。

        采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成果得到表現(xiàn)和肯定。整堂課采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3)學法指導:

        本課采用“嘗試---比較---討論----創(chuàng)造----練---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象、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堂常規(guī)1分鐘

        2、球操4分鐘

        運球進場,繞場一周成圓后采用教師提出動作名稱,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動作,教師進行指導和提示并糾正錯誤,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既活動了身體,又熟悉了球性,為本課的新授教材奠定基礎。

        3、小比賽5分鐘目的是既熱身,又以此引出課題,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激發(fā)其改進技術的-。4、急停投籃18分鐘

        采用的組織形式是分組不輪換,動作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完成急停投籃。具體教學步驟如下:

        (1)徒手兩步急停練習

        (2)拿球自拋自接兩步急停

        (3)由小組長負責組織投籃練習

        (4)小比賽

        學生練習時,教師巡回指導,結合學生示范進行學生自評和互評,教師對示范的學生表揚鼓勵并糾正錯誤。

        5、耐久跑8分鐘

        分四組進行練習,由小組長負責與組員一起商討耐久跑方式,教師觀察指導。

        6、放松操2分鐘

        教師提議,學生創(chuàng)造動作進行放松,音樂伴奏,使學生在身心上得到充分放松,愉快地結束本課。

        7、總結,收回器材,下課2分鐘

        四、教學流程圖:

        熱身→球操小比賽

        ↓→教:示范并講解技術要領、巡回指導、觀察糾錯

        新授教材∣

        (急停投籃)→

        ∣→學:看、聽、練、論、創(chuàng)、演。

        復習教材→教:傳授知識、觀察指導、講評練習。

        (耐久跑)→∣

        ∣→學:圖形跑練、定時跑練、反饋評價。

        整理———→放松(音樂)、小結、作業(yè)。

        下課———→回收器材。

        五、教學效果的預計:

        因在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中,對教材的特點、重、難點、學生的情況等進行了比較透徹的分析,教法與學法的選擇遵循了教學原則和學生生理、心理特點,預計會順利地達到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參與各項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情感融洽。預計平均心率為120—130次/分,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40--50%,練習強度較大,耐久跑時強度達峰。

        六、場地器材:籃球場兩塊以及周邊自然地形,籃球50個,跳繩4根。

        本文句子鏈接: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后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上一篇:

        下一篇:

      初中籃球課教案3

        為迎接市小學生籃球賽,特組織中心小學籃球集訓隊,相關事項如下:

        一、訓練任務:

        培養(yǎng)學生頑強拼搏、團結互助、共同提高的良好風氣。以技術訓練為重點,同時抓戰(zhàn)術配合意識及運用到實戰(zhàn)當中去,樹立新的隊伍形象,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二、訓練原則:

        1.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

        2.訓練工作中突出狠抓思想作風,注意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3.狠抓基本技術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基本技術,為今后繼續(xù)提高打下扎實的技術基礎。

        4.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提高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能力。(身體、戰(zhàn)術、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能力)

        5.每天的訓練時間為1小時。(時間可安排于晨操和下午課外活動)

        6.全隊戰(zhàn)術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個人戰(zhàn)術訓練,以及全隊的默契配合。

        三、訓練內容:

        1.身體訓練:

        (1)力量:四肢力量與腰部力量為主。

        (2)速度耐力:專項素質結合快速運、傳接球練習、球場各種跑與防守訓練。

        2.投籃:

        (1)罰籃

        (2)近距離籃底擦板投籃。

        (3)三分線外遠投。

        (4)中鋒要掌握轉身投籃動作。

        (5)各鋒、衛(wèi)隊員要有自己的熟悉投籃點。

        3.籃板球:

        (1)強化籃板球意識、掌握原地起跳搶籃板球動作。

        (2)提高彈跳力,學會先擋人后搶籃板球。

        (3)注意搶到籃板球后第一傳的處理能力。

        4.積極防守:

        (1)提高個人防守能力,不斷提高封堵快攻路線、積極搶斷、補位、調位的防守技術。

        (2)掌握各種防守步伐練習,防守重心要降低,移動速度要快,學會揚開雙手去擴大防守控制面積,做好防投、傳、切的準備。

        (3)掌握半場、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的.方法及-方法。

        (4)注意戰(zhàn)術的變化,鞏固和提高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5.快攻和防快攻: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發(fā)動快攻的時機,并打成功率。(搶到籃板球后的發(fā)動、對方得分底線球和發(fā)邊線球出現(xiàn)緊逼的情況)

        (2)長傳快攻和短傳快攻相結合。

        (3)造成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一傳的接應與前鋒快下位置選擇的配合。

        6.陣地進攻:

        (1)增強個人進攻能力,首先要敢主動進攻。

        (2)陣地進攻內外結合,以外線為主,大膽突破及中遠距離投籃。

        (3)多運用小配合練習(掩護、策應)。

        (4)組織后衛(wèi)的發(fā)動配合。

        四、訓練重點安排:

        1.第1——2周:

        (1)討論和制定計劃。

        (2)恢復性身體素質訓練、熟悉球性練習。

        (3)個人投籃與防守技術訓練。

        (4)熟練掌握各種傳球技術訓練(原地、行進間)。

        2.第3——4周:

        (1)柔韌性練習。

        (2)半場小配合練習(掩護、傳切)。

        (3)罰籃、三分球練習。

        (4)小力量訓練。

        3.第5——6周:

        (1)半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2)全場人盯人攻守練習。

        (3)五點投籃練習。

        (4)罰籃練習。

        4.第7——8周:

        (1)加大運動量,進一步抓專項身體素質訓練。

        (2)防守步伐練習,看手勢方向練習防守動作。

        (3)半場、全場一打一、二打二練習。

        (4)速度、力量、耐力訓練。

        (5)區(qū)域聯(lián)防(2——3、2——1——2)。

        5.第9周:

        (1)半場各種運球突破上籃技術。

        (2)半場一打一、二打二、三打三。

        (3)罰籃、五點投籃。

        (4)教學比賽。

        6.第10周:

        (1)籃板球訓練。

        (2)強調后衛(wèi)、前鋒與中鋒的配合。

        (3)-聯(lián)防訓練:如1——3——1進攻打法。

        (4)教學比賽。

        (5)罰籃。

        7.第11-12周:

        (1)陣地進攻,強調配合訓練。

        (2)快攻路線訓練。

        (3)進攻多打少訓練(二打一、三打二)。

        (4)教學比賽。

        (5)五點投籃。

        8.第13周:

        (1)全面進行戰(zhàn)術準備,以迎接上級有關比賽。

        (2)保持訓練水平,積極、認真投入到今后的訓練比賽中去。

        五、訓練實施方式:

        1.每天上午07:00至07:30體能訓練

        2.下午16:30至18:00技戰(zhàn)術訓練

        3.課程:籃球技戰(zhàn)術訓練、籃球專項體能訓練

        4.輔助訓練安排體第一階段輔助訓練:(時間可安排于晨操)

        周一:投籃訓練(定點投籃以20個計算命中率;移動投籃20個,多組數(shù)重復訓練,每人300個)。

        周二:敏捷訓練(禁區(qū)步伐環(huán)繞、跳繩、半場折返跑、禁區(qū)對角、快跑、梅花樁折返跑)。

        周三:運球訓練(全場椅子障礙物運球通過、一對一運球攻守、假動作切入)。

        周四:防守訓練(空手背手防守步伐、切斷防守步伐、前進后退防守步伐、半場移動防守步伐)傳接球訓練(全場7次、5次、3次)兩人互傳上籃;全場雙手長傳上籃、各式傳球訓練

        周五:越野慢跑5000米法克雷克(運用學校附近山區(qū)鄉(xiāng)間道路作放松式慢跑)。

        第二階段體能:

        周一:間歇訓練:邊線七點來回沖刺15趟(注意心跳最高220次減去年齡數(shù),沖刺完成后以慢跑、慢走恢復至心跳120次左右

        再作第二回合,共作15-18次)。

        周二:循環(huán)訓練:設8至10個站,計有雙腳并攏前后左右跳躍、伐船式前后弓身、左右手上伸跳躍、180度轉身跳躍、俯臥弓身、等。

        周三:肌力訓練:抬膝碰胸、登階、背部伸展、伏地挺身、雙杠推撐、二頭肌卷舉、等。

        周四:速度訓練:舉腿跑、原地立姿擺臂、雙腳跳耀前進、全場沖刺、半場沖刺、等。

        周五:爆發(fā)力訓練:低障礙物側向跳躍、雙腳原地跳躍、原地觸板跳、跨步跳躍、跳繩、單腳連續(xù)跳、跳碰胸、等。

        周六:重量訓練:蹲舉、高拉、直立雙手上賻、屈膝舉手上賻、腿部推舉、負重登階、俯臥腿后肌腿卷舉、部伸展、立姿單腳腿后機卷舉、腿部伸展、大腿內收、大腿外展、、等。

      初中籃球課教案4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籃球》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籃球具有集體性、競爭性、趣味性等特點,深受廣大中學生喜愛。通過籃球運動,可以發(fā)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單手肩上投籃是籃球運動中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全隊進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學習各種技術和戰(zhàn)術的基礎。此項技術教材要點是: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領切莫忘,蹬伸屈撥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一個技術動作,且要做到準確、熟練就必須正確掌握持球手法、手型等基本技術。為了能使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該技術,本次課是初中學生學習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新授課的第一課時第一次課,主要學習單手肩上投籃持球手法和手型。重難點:

        持球方法的掌握和投籃動作手型固定,持球時手心空出、手型正確。

        教學背景:

        籃球運動很普及,有著廣泛綜合性很強的健身娛樂游戲。它能有效培養(yǎng)參與者的高度協(xié)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識,它是在規(guī)則約束下進行的,有利于養(yǎng)成遵規(guī)守紀的行為習慣,有利于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籃球運動是體育與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學生分析: 初中學生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處在過渡時期,他們思想活躍、好奇、多動,不愿受到約束。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敢于表現(xiàn)自我,不喜歡古板教條的教學方式,渴望能與教師平等的相處,在課堂中能與同學相互交流和溝通;@球運動深受學生的喜愛,但是籃球水平參差不齊,各項籃球基本功不夠扎實,身體素質發(fā)展還不平衡。體育鍛煉習慣尚未形成小組合作能力,團隊精神有待培養(yǎng)。

        設計理念:

        根據(jù)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方法為中介的教學思想,我選用“學、教、練”教學序列組合。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過程的能動性,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等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設計思路:

        一、開始部分。

        1、課堂常規(guī):(1)集合整隊清點人數(shù);(2)師生問好,宣布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及要求;(3)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目的:明確學習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2、準備活動:

        教師組織帶領學生進行熟悉球性練習。(1)原地單手、雙手彈撥球和繞球練習;(2)原地運球過渡到行進間運球復習;(3)投準游戲。

        目的:使學生各關節(jié)得以充分活動,逐步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學生的身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做好準備,為學習主教材做好鋪墊。

        二、基本部分。

        這一流程是本次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xiàn)本次課的教學目標,依據(jù)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把本次課的內容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推進教學。

        1、學習持球手法;

        2、游戲比賽。(定點投籃比賽)

        3、課課練——身體素質練習。(原地深蹲跳起)

        具體采用:聽講解——徒手練——拿球練——討論練——創(chuàng)造練——比較練——評價練——鞏固練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chuàng)造學習的方法。

        目的:基本掌握運動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播放華爾茲音樂,全體師生在動聽的音樂和優(yōu)美的舞姿中,提高修養(yǎng),穩(wěn)定情緒,調節(jié)身心。

        2、課堂小結:以表揚為主,指出不足。最后提出課后思考:鼓勵學生利用各種媒體獲得有關籃球運動的體育信息,拓展知識,同時將體育從課堂引入生活。

        3、回收器材,宣布下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多數(shù)的學生能夠掌握籃球單手肩上投籃持球手法和手型;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場地器材:

        籃球場兩塊、籃球41只、大籮筐8個、立柱4根、自制籃球架4副、錄音機1臺、小黑板1塊、掛圖1幅。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調動情緒。

        師在小黑板上寫下這樣一句話“I like this game” 師:同學們你們在什么電視節(jié)目上見過這句話? 生:(大多數(shù))NBA。

        師:同學們能列舉幾個你喜歡的籃球明星嗎? 生:(七嘴八舌)姚明、阿聯(lián)、科比、奧尼爾

        師:同學們講得很好!本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項新的籃球技術——單手肩上投籃,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科學訓練,將來一定能為班隊、校隊的籃球隊員。[有的學生還在為自己所喜歡的'明星而爭論,有的學生若有所思憧憬著美好的藍圖,有的學生已經躍躍欲試了,達到了調動情緒的目的。]

        二、身心準備,誘發(fā)興趣。

        1、熟悉球性的練習;強調運動安全。

        師:在上籃球課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熱一下身熟悉一下籃球,好不好? 生:好!

        師:現(xiàn)在每人拿一個籃球跟我一起做動作。

        學生每人拿一個籃球跟我一起在籃球場上做動作。

        [這一活動指在讓學生熟悉球性,發(fā)展左手運球技巧,增強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為進一步下一個動作做好準備。]

        2、“投準游戲”。

        師:下面請同學們來做一個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要求及注意事項,特別強調安全。學生分四大組分別在四個半場區(qū)域進行游戲。

        學生很急切地拿起球跟著教師一起做游戲。

        游戲一:學生距離籮筐3——4米,可以用任何姿勢將球投進籮筐中。

        游戲二:學生距離籮筐3——4米,可以用任何姿勢將球投進籮筐中。但球必須從標志線上方通過投進籮筐中。

        師:好!剛才同學們都練習得很好,同學們回答我那種要求更容易把球投進籮筐中。生:游戲一。

        師:兩個游戲對同學們出手點有什么要求? 生:游戲二要求投球時出手點高。

        師:下面我就教同學們在籃球比賽中一種常見的投籃動作——單手肩上投籃。

        三、循循善誘,掌握技能。

        師:同學們能不能模仿我的投籃動作。(師示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生:簡單了。(絕大部分學生能完成。)學生分成四組進行投籃練習。

        師:很好,接下來,我講一下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要領,請同學結合我講的動作要領進行練習。(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領切莫忘,蹬伸屈撥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

        學生分成四組又進行投籃練習。教師來回巡視。

        師:好!剛才同學們都練習得很好,但是,是不是練習效果不好?有同學發(fā)現(xiàn)問題了嗎?

        生A:我投球時老使不上勁。生B:我明明瞄準了,可老投偏。生C:我總是投得很低。

        師:很好!同學們提的問題很好,說明大家是動了腦筋的,出現(xiàn)這些問題主要是:

        1)持球手型不正確,掌心未離球體,手指端未貼在球體,持球不穩(wěn)。

        2)肘關節(jié)外展,致使上肢各關節(jié)運動方向不在一條線上。3)投籃時,肘關節(jié)過早前伸,形成拋物線偏低。4)投籃出手時,抬肘伸臂不充分,缺乏隨球跟送動作,出球動作僵硬。

        5)雙手投籃時,兩手用力不平均,肩關節(jié)緊張,手臂伸展不充分,食指、中指撥球動作不明顯。

        師:好!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掛圖。

        師講解答疑,出示圖解并進行示范,指出并糾正學生的錯誤,改進技術動作,學生認真聽講、觀察、相互討論,指出相互間存在的不足,小組練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基本掌握了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

        四、鞏固技術,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想不想檢驗剛才的學習成果,下面我們來比賽一下。

        游戲比賽(定點投籃比賽)

        游戲比賽規(guī)則:以籃圈中心的投影點為圓心,(男生4米、女生3米)為半徑,畫弧,在弧線外每人進行一次投籃,以哪隊投中的次數(shù)多為勝。

        組織:教師講解示范,將學生分為四組進行比賽,[這一環(huán)節(jié)指在鞏固技術,拓展能力,展現(xiàn)自我。同時,學生在游戲中鞏固了技術,磨煉了頑強拼搏意志品質,培養(yǎng)了相互合作的團隊精神,弘揚了優(yōu)良的體育道德風尚。]

        師:由于本次課主要是上肢的練習,為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我們來進行一下下肢練習(原地深蹲跳起)。

        要求:動作始于腳止于頭,身體做上下運動。[引導學生課后自覺鍛煉身體,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注意科學鍛煉的方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終身體育的意識。]

        五、整理放松,恢復身心。

        師:同學們,讓我們隨著華爾茲音樂一起跳吧!在動聽的音樂和優(yōu)美的舞姿中,提高修養(yǎng),穩(wěn)定情緒,調節(jié)身心。

        學生們圍成一圈跳舞,身心愉悅,模仿動作,完全放松。教師小結,點評。學生自評、互評。

        教師布置課后內容,安排器材回收。學生有序歸還器材。

        課后反思:

        本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絕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了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技術動作,時間安排較合理,教學方法與手段比較科學,師生互動頻繁,示范講解的時機較適宜,學生人人參與,個個都動了起來。但在教學中也存在幾點不足,對新的體育教育教學理念的認識不深,還沒有完全打破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框架;語言講解不夠精煉,學生的主體性突出不夠;學生的思維還需進一步激活,學生之間與小組之間的自評和互評還需加強。

      初中籃球課教案5

        一、課的內容:

        1、學習搶籃板球技術。

        2、復習上節(jié)課技術。

        3、教學比賽。

        二、課的目標:

        1、通過學習搶籃板球技術,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動作概念,達到初步運用技術動作。

        2、通過復習上節(jié)課技術,達到熟練運用技術動作。

        3、通過教學比賽,提高學生比賽能力。

        三、課的重點、難點:

        1、搶籃板球技術。

        2、教學比賽。

        四、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個,籃球若干個。

        課的教學組成

        1.準備部分

        10′

        1.1課前常規(guī)。

        1.1.1體育委員集合隊伍,檢查人數(shù)。1.1.2師生問好。

        1.1.3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宣布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1.2熱身運動:全班成一路縱隊沿籃球場邊底線慢跑4圈。1.3徒手操:

        11.3.1頭頸運動(4×8)1.3.2擴胸運動(4×8)1.3.3體側運動(4×8)1.3.4體轉運動(4×8)1.3.5踢腿運動(4×8)1.3.6腹背運動(4×8)1.3.7轉腰運動(4×8)1.3.8轉膝運動(4×8)

        ♀♀♀♀♀♀♀♀

        ♀♀♀♀♀♀♀♀

        ♀♀♀♀♀♀♀♀

        ♀♀♀♀♀♀♀♀

        ▲

        1.3.9轉手腕腳踝運動(4×8)2.基本部分

        60′

        15′2.1學習搶籃板球技術。

        比賽中雙方隊員在空間爭搶投籃未中的球稱為搶籃板球。當進攻隊投籃未中,自己或本方隊員換搶在空間的球,稱為搶進攻籃板球或前場籃板球。對方投籃未中,防守隊員爭搶在空間的球,稱為搶防守籃板球或后場籃板球。

        2.1.1動作要點:搶籃板球技術是一項較復雜的技術,它一般是由搶占位置、起跳動作、空中搶球動作、獲球后動作等四個環(huán)節(jié)組成。

        A搶進攻籃板球:進攻隊員首先準確判斷,然后向相反方向側跨步,搶占有利位置,及時起跳,跳至最高點搶籃板球。落地時兩臂彎曲,重心放在兩腳之間,兩肘外展將球持于胸腹之間。搶獲球后,可根據(jù)防守情況再進行投籃、傳球或運球。搶進攻籃板球應強調一個“沖”字。如圖2所示。

        B搶防守籃板球:防守隊員首先準確判斷球的方向和落點,搶占有利位置,運用移動和轉身動作,合理地“擋住”對手向籃下沖跑的路線。起跳時,蹬地提腰向上擺臂,手向球的.方向伸展。落地時應保持身體平衡,側對前場,將球置于胸腹之間或頭上,以便運用傳、運、突等技術。搶防守籃板球應強調一個“擋”字。如圖3所示。

        22.1.2易犯錯誤:不注意搶占位置;獲得球后對球的保護不夠;獲得球后以及隨后的動作銜接不好。2.1.3組織教法與要求:

        組織:集中講解,分組練習。教法:

       、僦v解示范,使學生建立完整的技戰(zhàn)術動作概念,初步掌握技術動作。②徒手模仿練習1:學生成體操隊形,根據(jù)教師口令做徒手原地雙腳起跳,模仿單、雙手搶籃板球動作進行練習。

       、弁绞帜7戮毩2:學生成體操隊形,兩人一組相距一步,面對面站立。根據(jù)教師信號,前排學生做前轉身后轉身擋住后排學生。連續(xù)數(shù)次后交換練習。④自拋自搶球練習:學生成體操隊形,每人一球,向上拋球后,上步起跳,用雙手或單手搶球。

       、輷尰@板球對抗練習:學生在球籃兩側45度角成縱隊站立,排頭學生背對球籃。練習時向籃板擲球,排頭學生迅速轉身擋人起跳搶籃板球,搶到球后將球回傳給,站到各自隊尾,各隊排頭再背對籃依次練習。如圖4所示。⑥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動作。2.3教學比賽。

        30′

        組織教法與要求:

        組織:集中講解,分組比賽。教法:

       、俳處熀唵谓榻B比賽規(guī)則與裁判要求。

       、趯W生自由組隊進行教學比賽,每節(jié)比賽分別換上不同的裁判進行裁判實習。③先勝5球的隊為勝隊,失敗的隊下場,再換上另一個隊,繼續(xù)進行比賽。④教師巡視,給失敗的隊出謀劃策,增強學生的信心。

        3.結束部分

        10′

        3組織:四列橫隊如右圖。教法:口令指揮,集體練習。

        3.1放松運動♀♀♀♀♀♀♀♀3.1.1上肢放松練習3.1.2下肢放松練習

        4×84×8

        ♀♀♀♀♀♀♀♀

        ♀♀♀♀♀♀♀♀

        3.1.3腹背放松練習

        4×8

        3.2小結本次課內容。3.3還器材,師生再見,下課。

      初中籃球課教案6

        一、教學設計指導思想

        籃球運動是初高中學生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此運動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快速反應能力和身體的靈敏性和彈跳力?梢耘囵B(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拼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籃球活動的興趣,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本課以高中新課標為依據(jù),以學生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練為主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進步,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三步上籃是籃球技術中的基本技術之一,也是初學者較易掌握,較為實用的技術,對于其它技術的掌握也有銜接作用,掌握了三步上籃技術可以說為籃球的`進攻技術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初二(7)班學生。共有67人。大部分學生喜愛籃球運動。對籃球活動積極性很高。但對籃球活動的技術知識了解并不多。本節(jié)課復習運球技術,并通過比賽形式加以鞏固,同時學習三步上籃技術并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提高健康水平,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和終生體育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籃球三步上籃技術的學習,讓85%的學生能完成這一技術動作,15%的學生能了解動作的內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我評價能力,在學練中互相幫助、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一大二小三高跳的上籃動作。 難點:運球三步上籃動作的連貫性及穩(wěn)定性。

        六、教學方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示范法,講解游戲競賽,引導啟發(fā)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學方法,并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互幫互學,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通過鼓勵,放手學生思考、討論、合作創(chuàng)新以及游戲競賽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目的。

      初中籃球課教案7

        學習階段:水平二

        學習目標:在練習中,相互激勵幫助,互相促進,體現(xiàn)勇于拼搏不言敗的良好風貌

        學習內容:籃球活動

        重點:幾種不同運球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難點:練習中能夠克服發(fā)酸的情況,與自己的伙伴密切合作

        學習步驟:

        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檢查學生著裝和身體狀況。

        2.組織學生繼續(xù)學習四列橫隊和二列橫隊轉換的退步練習。

        3.講解示范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組織學生進行游戲活動。

        學生活動:

        1.快速安靜集合隊伍,以飽滿的精神迎接上課。

        2.集中注意力,認真進行隊列隊型練習。

        3.積極進行游戲活動,從游戲中能夠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

        組織:練習隊型如圖:

        -----

        -----

        -----

        -----

        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點:幾種不同運球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難點:練習中能夠克服發(fā)酸的情況,與自己的伙伴密切合作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成圓型站立,進行運球和捅球的游戲,使學生知道,自己的運球技術還不夠,要虛心向老師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組織學生原地左/右手運球和左右交換運球練習(一人運球,一人觀察指導,并幫其記好個數(shù))。

        3.組織學生進行運球接力比賽,要求要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在練習中充分展示自己,為本小組的勝利而堅持到底。

        4.評價學生的練習情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體現(xiàn)和自己對技術的掌握)

        學生活動:

        1.掌握規(guī)則,全力投入游戲中去。

        2.與自己的小伙伴密切合作,積極進行運球練習,體現(xiàn)出相互激勵和促進的精神勁頭。

        組織:如圖:

        -----

        -----

        -----

        -----

        總結經驗、追求更快的進步

        教師活動:老師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總結出他們還存在的不足,鼓勵學生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運球水平。

        學生活動:在老師語言的啟發(fā)下,鼓組干勁,下定決心,一定要很快提高自己的運球能力。

        組織:四列橫隊

        場地器材:籃球場一片,籃球20個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學生的學練過程都以音樂為背景,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在舞臺上盡情的展現(xiàn)自己的'聰明才智,在這樣的美境中,學生的學習是快樂,是幸福的,教師也陶冶了情操。在比賽中我嘗試發(fā)給學生獎章,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我覺得獎章對小學生而言象征著光榮和自豪。本課我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參與等方面做了個全面的評價,以獎勵獎章為主線折射出師生間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真摯感情,到處散發(fā)出新課標的芳香和光芒。教學形式越是自主則越出現(xiàn)松散,這也將增加體育教學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學生在做各種練習時,教師要細心觀察,提醒學生注意安全,以避免發(fā)生意外的傷害事故。

      初中籃球課教案8

        初中籃球運球教案 教學內容 一.籃球:運球

        二.跑:障礙跑 重點 運球:臂腕指用力,體側運球;障礙跑:合理運用鉆、跨、繞 難點 運球:手眼身三配合;障礙跑:技巧與速度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全班建立運球技術表象,說出過障礙的3種方法和了解奧運會有關知識。2.技能目標:A 基本掌握原地運球技術,使50~60%的學生能在不看球的條件下運球10次,發(fā)展靈敏與協(xié)調能力。B 提高穿越障礙的.能力,發(fā)展奔跑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訓練快速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發(fā)揚奧運精神。4.負荷目標: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課的密度40~50% 教學時數(shù):13-18學時 教練:方月富 陳索 一 1. 整隊 2. 導入

        3. 明確內容、目標 師生問好 宣布本課內容、要求 整隊 快、靜、齊 集中注意力 二 玩球

        1. 情景:響應申奧,積極健身 2. 介紹玩球的幾種方法

        3. 巡視指導、參與 1. 慢跑至五環(huán)外沿2. 模仿練習3. 自創(chuàng)練習 1. 充分活動各關節(jié)2. 啟迪心智 先站環(huán)外沿,后散點練習 4’

        三 模擬籃球賽

        方法:進攻者運球中護好球,防守者搶球 思考:如何控制好球

        1.情景:苦練本領,立志參加奧運會 2.講解方法

        3.提示:采取哪些方法使球不容易被搶走 1. 環(huán)外學生還球2. 練中想3. 聽哨聲交換 1. 自由組合2. 練習中探索 2人一組面對面,各隊四人在環(huán)內,四人在環(huán)外 2’

        四 歸納要領:手的部位、落點、視野 設疑:球為什么容易丟?怎樣運好球 1. 典型學生示范2. 反思歸納 1. 引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2. 培養(yǎng)觀察分析能力

        五 鞏固練習:

        1.原地高低運球:口訣 五指自然分 上臂按拍球 臂腕指用力

        1.講解示范 1. 掌心空出,手指接觸球2. 體側運球3. 眼不看球1. 體會動作要領,解決三大弱點2. 手的部位:指根 送拉要協(xié)調

        2.上一步運5下,退一步運5下

        3.先由一個隊運球,同時回答問題,其余四個隊評價 2.提問:前5屆奧運會的舉辦地 3.球的落點在體側 4.視野開闊 六 自我升降評價

        方法:在五環(huán)基礎上,連續(xù)運10次以下者在環(huán)內原地運,超過10次者繞五環(huán)邊慢速運球,丟球退回到環(huán)內 1. 講解2.巡視指導 分層次練習 客觀評價 同二 1’

        七 各隊自后往前從胯下地滾球 1. 情景:萬眾一心迎奧運2. 講解示范 掌握方法 配合緊密 各隊到障礙跑起點,排頭持一球 2’

        八 過規(guī)定障礙 1. 情景:初選五大城市2. 講解方法、規(guī)則,強調注意事項3. 示范 鉆欄架,繞積木,跨藤圈,通過轉折點,返回,跑至排尾,地滾球 1. 遵守規(guī)則2. 加強團隊精神3. 注意安全

        九 過自設障礙 1. 情景:五大城市根據(jù)自身需要,調整障礙2. 指導3.調節(jié)學生情緒 1. 小組討論方案2. 自設障礙,組內研究活動方法 1. 啟智

        2. 氣氛活躍,積極參與。十

        1. 評定:各類優(yōu)勝 2. 布置作業(yè) 3. 收回器材

        模仿致意 在輕松愉快中結束 同上五列橫隊 5’ 器材 籃球30只,球筐5只。

        欄架5付,積木15塊,轉折標志5只 預計生理負荷曲線 略 預計心率:130~140次/分 運動密度40

      初中籃球課教案9

        一.教學背景

        本課教學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方針,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學生個性、寓德育于體育與健康教學中為指導思想,激勵學生主動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力,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在興趣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掌握動作,在掌握動作中提高運動能力和發(fā)展身體素質。結合八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發(fā)展技能的同時,能夠在歡快的氣氛中愉悅身心、增強體質,從而使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興趣,個性得以發(fā)展,并逐步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二.教學課題

        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本課練習以進一步讓學生了解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為主要目的,創(chuàng)設樂學情境,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造性和獨立性。 三.教材分析

        本課主教材是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它是籃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初中籃球教學重要組成部分,是更好地學習其它技戰(zhàn)術的基礎,傳接球技術好壞直接影響到集體力量的發(fā)揮和戰(zhàn)術配合的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習和掌握這一技術。第二個復習籃球雙手頭上傳球,通過復習的'形式,讓學生充分掌握雙手頭上傳球技術要領。 四.學情分析

        本次課所授班級為初中一年級學生,每班有60人左右,體育基礎水平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及班級的學習氛圍濃厚。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語言啟發(fā)、模仿練習,小群體學習,游戲。 學法:完整法、分解法,合作學習。六.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技術的規(guī)范性

        難點:傳接球時機與整體配合意識 七教學策略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主要采用教師啟發(fā)指導,學生反復練習的教學策略,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靈活多變手段,做到身心結合,努力達到教學目標。

      初中籃球課教案10

        《籃球》興趣課教案

        課的內容:

        1、原地運球練習

        2、游戲:運球接力賽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籃球的一些基本運球技術。

        2.技能參與目標:初步學習原地運球技術,讓學生明白原地運球的動作技術要領。

        3.心理健康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遵守規(guī)則、團隊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及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教學重難點:

        1.技能參與目標:初步學習原地運球技術,讓學生明白原地運球的動作技術要領。

        2.心理健康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遵守規(guī)則、團隊合作能力增強集體榮譽感及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教學用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練習廣播操。同學們好!

        2、用簡明語言闡述游戲方法并提出要求。聽老師口令,師生共操

        3、老師好!

        4、稍息、認真聽講思想集中積極反應

        5、在老師的帶動下,跟著老師一起做廣播操練習,同上 快、靜、齊精神飽滿,積極回答問題,反應迅速,注意力集中,動作協(xié)調、優(yōu)美。

        6、自由體會原地運球動作

        方法:學生分散練習,原地自由體會運球,在老師的提示下注意上、下肢的動作。原地練習單手正、側面運球。

        方法:兩腳前后站立,兩膝微屈,重心在兩腿之前,五指自然張開,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向下壓,球的位置控制在身體左/右側。雙手體前交替運球

        方法:兩腳左右站立,兩手左右來回運球,球的落地點控制在兩腿中間。

        7、啟發(fā)學生原地練習,積極思考問題,老師引導學生做示范,師生互評,老師再示范、講解正確動作方法,學生練習,讓學生在一起對照進行練習,自己體會,積極回答問題,根據(jù)學生、老師做示范講解,學生練習進一步提高,自由選擇同伴進行,學生之間相互鼓勵。

        8、散點站立 自己認真體會原地運球動作,注意手腕動作,大臂帶動小臂,手腕下壓,運球時的手腕動作和球的落地點。

        9、游戲:運球接力賽

        方法:全班學生按四路縱隊集合,每組第一位同學拿球,聽到老師口令后,拿球同學迅速將球通過障礙物運到前方,然后拿球跑回給下一個同學,依次進行,先到的組為勝 游戲方法、規(guī)則,組織比賽并為學生加油,了解比賽的方法及規(guī)則,積極參與比賽,靈活運用所學運球技術,團結合作競爭(1、遵守游戲規(guī)則

        2、注意安全)。

        10、學生自由練習。

        11、整理器材。

        12、師生再見。

        初中九年級籃球課教案初三(2)班 40人 執(zhí)教人:黃 俊 教學內容:1.原地—行進間傳接球。2.原地—行進間運球。3.原地—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 4.游戲。教學目標:1.讓學生鞏固籃球技術動作......

      初中籃球課教案11

        初中九年級籃球課教案

        初三(2)班 40人 執(zhí)教人:黃 俊 教學內容:1.原地—行進間傳接球。

        2.原地—行進間運球。

        3.原地—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4.游戲。

        教學目標:1.讓學生鞏固籃球技術動作。

        2.培養(yǎng)快速投籃的能力。

        3.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4.培養(yǎng)良好的體育素質。

        課堂常規(guī)

        教師:1.體育教師提前到場地檢查是否安全。2.師生問好。3.宣布本節(jié)課的內容及練習目標。4.安排見習生、整理服裝。

        學生:1.體育委員整理隊形,向老師報告人數(shù)。2.師生問好。3.整理服裝準備上課。4.見習生到指定的位置等待老師安排。

        組織要求:♀♀♀♀♀♀♀

        ♀♀♀♀♀♀♀ ⊙⊙⊙⊙⊙⊙⊙ ⊙⊙⊙⊙⊙⊙⊙

        1.要求:快 靜 齊 2.保持距離前后左右成直線。

        一.準備活動:

        1.老師帶領同學們進行“自由分子”的跳繩練習。同學們積極配合老師做各種練習。2.老師讓同學們按要求進行運球練習。同學們認真運球,控制好球。3.帶領同學們活動各肌肉關節(jié)。按老師的要求充分活動好,為上課作好充分的準備。

        要求: 1.動作舒展大方,有力度。2.動作協(xié)調、靈活

        二.基本部分:

        原地—行進間雙手傳接球: 1.讓同學們分成四組進行練習。

        2.進行巡回指導,激勵同學們要增加練習的質量和強度。小組長在練習過程中要協(xié)調指揮好同學們的練習質量。教學方式:♀♀→♀♀ ♀♀→♀♀ ⊙⊙→⊙⊙ ⊙⊙→⊙⊙

        原地—行進間運球:

        1.將同學們分成四組進行練習。

        2.讓同學們能夠更快更熟練的進行運球。原地—行進間肩上投籃:

        1.將同學們分成四組進行練習。

        2.指導和講解具體的`做法,讓同學們能夠較快的領會到如何進行原地—行進間肩上投籃。

        3.讓同學們進行創(chuàng)新表演。

        4.講評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動作,鼓勵同學們要積極創(chuàng)新,勤于思考,善于鍛煉,養(yǎng)成學習的良好習慣。教學方式:♀♀♀♀→ ←♀♀♀♀ ⊙⊙⊙⊙→ ←⊙⊙⊙⊙ ★

        在練習的過程中認真體會如何進行原地—行進間肩上投籃.動作正確到位出手有力注意手型。

        游戲:迎面運球接力:老師講解游戲的方法,規(guī)則,以及分組組織方法。同學們按照老師的要求分成四組進行游戲。方式:♀♀♀♀→ ⊕

        ♀♀♀♀→ ⊕

        ⊙⊙⊙⊙→ ⊕

        ⊙⊙⊙⊙→ ⊕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同學們進行積極的放松活動,使同學們得到充分的恢復身心。2.組織同學們進行民主互評。3.客觀評價本課的練習過程。4.安排見習生收回器械。5.布置課下練習任務。6.宣布下課,師生再見。

        課后反思:

      初中籃球課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習與了解籃球原地運球的技術原理。

        2.掌握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技術的動作要領。

        3.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75%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原地運球的擊球點,有40-60%的學生在一定速度中能正確運用運球技術。

       。ǘ┻^程與方法

        通過課堂練習,了解運球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提高學生技術能力,增強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自覺鍛煉的習慣,注重遵守紀律,關心他人的美德教育,培養(yǎng)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ㄒ唬┙虒W重點

        運球手法。

       。ǘ┙虒W難點

        運球的`落點控制及用力。

        三、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常規(guī)教育

        師生相互問好

        宣布課的內容及目標

        檢查服裝

        效果目標:收心熱身,愉悅心身

        2.繞圓圈抱球慢跑

        效果目標:熱身

        3.球操

        1球繞環(huán)

        2胯下“8”字繞環(huán)

        3向上拋球,并擊掌,看誰次數(shù)多

        4手指撥球練習:左右手撥球,單手肩上撥球。

        效果目標:熟悉球性,建立對籃球學習的興趣

        (二)基本部分

        1.籃球運球:

        動作要領:

        運動時應使用手腕和手指控制球。盡管你可以任意換手,但運球時只許單手觸球。應使用你的前臂、手腕和手指將球用力推向地面。要學會控制籃球彈起的高度和速度,練習時,從胸部到低于膝蓋,不斷變化球的高度。還應學會移動中運球,同時不斷換手及改變方向。

        當從站立姿勢開始運球時,中樞腳離地前必須使球先落地,運球時用手指感覺球。盡量避免掌心觸球。

        手腕的手指流暢地拍按球。注意不要猛力拍打球。你的手腕和手指必須十分靈活。

        當球彈起,張開手指以感覺來球。開始時應練習原地運球,這樣可以熟悉球感。

        練習方法:

        原地高低姿聽信號變化運球(改進提高原地運球技術動作及控制能力,重點強調手掌心不觸球,用手指、手腕控球)

        原地左右手體前換手練習(解決體前換手運球手的正確擊拍球的部位)

        體前換手運球的基本的分解練習:徒手練習、持球練習

        教師講解示范、教師指導、糾正錯誤

        效果目標:

        學生初步掌握原地運球五指自然分開,手指觸球,小臂柔和地隨球上下按拍,抬頭看前方的動作要領。

        2.行進間體前運球

        動作要領:

        正確的身體姿勢

        良好的運球時觀察前方的習慣

        練習方法:

        繞場運球

        對角線運球

        重點:運球時按拍球的部位

        難點:能控制球

        口訣:按球后上分用力;落點腳外側前方;人球速度要一致,球彈腰高看前方。

        效果目標:

        體會球的反彈規(guī)律,體會直線運球正確的擊拍球的部位,解放目光。

        體會行進間運球動作要領,在跑動中運球。

       。ㄈ┙Y束部分

        帶領學生做放松運動,總結動作要領。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協(xié)調性較差的學生可能難以完成動作,此時教師要及時鼓勵并適當降低練習難度,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初中籃球課教案】相關文章:

      籃球課教案07-31

      籃球裁判課教案09-20

      體育籃球課教案03-08

      體育課籃球教案03-09

      幼兒籃球游戲課教案06-17

      體育課籃球課教案15篇11-04

      體育課籃球課教案(精選20篇)09-19

      體育課籃球教學教案11-16

      籃球體育課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