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4-08-25 13:48:2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中班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中班教案集錦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背景

        《狼來了》這個故事:正在忙碌的季節(jié)里,放羊的孩子為尋自己的開心,不顧后果一次又一次的欺騙大人,從此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

        活動目標

        讓小朋友知道說謊的壞處

        教學重點、難點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誠懇對待別人,不能夠拿別人來尋自己開心,這樣是一個不好的壞習慣。

        活動準備

        1、《狼來了》的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xiàn),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小朋友,你們想聽故事嗎?!現(xiàn)在老師放《狼來了》的故事給你們聽。

        你們聽了《狼來了》知道故事是講什么的嗎?!這個故事是講,有講一個小孩子子在山上放羊的時候,他感到無聊,然后他就朝山下正在工作的'大人們喊“狼來了,狼來了”正在工作的大人們放下手上的工作就跑上山,沒看到狼,就問那個小孩子“狼呢?!”小孩子就說“我是騙你們的,”第二天他就故伎重演,大人們又跑上山,結(jié)果沒有看見狼……

        又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那小孩急壞的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可是這一回正在工作的大人們以為他又是騙人的,所以沒有上來……

        教學反思

        《狼來了》的故事反思

        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說謊是一個不好的行為,即不尊重別人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我們應該培養(yǎng)誠懇對人的良好品質(zhì)。

      中班教案 篇2

        目的要求:

        1.根據(jù)圖片大膽猜測,并清楚地講述恐龍媽媽藏蛋的幾種辦法

        2.能看圖講述故事,體驗編構(gòu)故事結(jié)尾的樂趣。

        材料準備:

        布置場景(草叢樹洞沙灘鵝卵石泥土)圖片掛圖恐龍蛋若干

        指導要點:

        1.以玩藏蛋的游戲。體驗藏的方法,知道怎樣藏不被人發(fā)現(xiàn)。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個東西。你們看看是什么?”(雞蛋)“我們一塊來玩藏蛋的`游戲“一些小朋友來找蛋。”“你們要看那些地方藏蛋,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

        師提問:“你把蛋藏哪了?你為什么要這樣藏?”

        2.教師出示圖一圖二。引導幼兒圍繞恐龍媽媽怎樣藏蛋進行看圖講述。并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恐龍媽媽藏蛋的辦法。

       。1)教師提問:恐龍媽媽要去找東西吃?伤峙碌按蛩椋銈儾虏驴铸垕寢寱胧裁崔k法?

        教師出示圖一問圖上畫著誰?是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請小朋友來幫助恐龍媽媽找一找圖上哪些地方可以藏恐龍蛋?

        (2)當幼兒說出藏的地點時。組織幼兒討論這樣藏蛋會安全嗎?你認為應該怎樣藏蛋會更好?學習詞語“四處尋找”“又大又圓”并體驗四處尋找心情和樣子。

        (3)師問“恐龍媽媽最后會把蛋藏在那?你覺得這個辦法好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恐龍蛋又大又圓和鵝卵石的樣子很像,恐龍媽媽認為不會被人發(fā)現(xiàn)。)

        教師出示圖二證明小朋友的猜測。并和幼兒一塊把圖一圖二連起來講述。

        3.提出懸念“恐龍媽媽把蛋藏好后,就離開了。那后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請小朋友討論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訴大家。(可讓幼兒派代表回答)

        4.教師出示圖三圖四圖五問幼兒說“你們說得不錯。那我們看看這幾副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1)幼兒邊看圖片教師邊提問“圖上有誰?他在干什么?小熊把恐龍蛋當作什么?學習詞語“砌”。如句子:砌圍墻是用石塊砌.

       。2)小熊睡著后被誰的聲音吵醒。他會怎么做?并引導幼兒看圖四問“小熊床上的小恐龍是哪來的?小熊的表情如何?學習詞“驚奇”幼兒模仿驚奇的表情體驗驚奇的心情。

        (3)幼兒猜測第二天小熊會和小恐龍去干什么?

        5.教師引導幼兒將五副圖連起來講述。

        6.幼兒分組講述。并派代表講述。

        7.幼兒給故事取名字。

        8.幼兒將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9.活動延伸。表演這個故事。

        附故事:

        恐龍媽媽藏蛋

        恐龍媽媽生了一個又大又圓的蛋,她想:把這個蛋藏到哪里去呢?

        藏在樹洞里?不行!不行!樹洞里曬不到太陽,是孵不出恐龍寶寶來的。藏在泥土里?不行!不行!泥土里太臟,我的寶寶一出世就會被弄成大花臉的。藏在草叢里?不行!不行!大蛇把蛋吃掉怎么辦?

        最后,恐龍媽媽想:我的蛋和鵝卵石很像,沒有人回對鵝卵石感興趣的。于是,恐龍媽媽就把但藏在海灘邊的石頭堆里。

        傻小熊要造新房子,他到海邊去揀石頭,一眼就看中了一塊又圓又大的“鵝卵石”。傻小熊把“鵝卵石”搬回家,砌在墻里。溫暖的太陽一天又一天照在“鵝卵石”上。一天晚上,傻小熊被一陣風吹醒,發(fā)現(xiàn)墻上有一個大洞,砌在墻上的鵝卵石不見了。一直小恐龍睡在小熊身邊!傻小熊這才明白,自己從沙灘上撿來的不是鵝卵石,而是一個恐龍蛋。

        第二天一早傻小熊就帶著小恐龍去找恐龍媽媽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本月的主題活動是“傘”,通過前面的學習孩子們已初步了解了生活中“傘”的形狀、結(jié)構(gòu)。為了進一步讓幼兒更全面的認識傘了解傘的作,所以安排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 了解傘的多種功能。

        2. 初步嘗試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仿編兒歌。

        3. 感受運用語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嘗試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仿編兒歌。

        2.感受運用語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兒歌:《傘可以做什么》

        2. 幼兒帶來的各種傘

        3. 螞蟻,小鳥,長頸鹿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教師展示幼兒帶來的各種傘。問:小朋友知道這些傘可以用來做什么嗎?

        幼兒回答(遮雨,遮太陽)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傘還可以做什么?(如:可以用傘柄彎鉤取東西,當拐杖等。)

        2. 教師展示螞蟻,長頸鹿,小鳥的圖片。問:如果螞蟻,小鳥,長頸鹿有一把這樣的傘,它們會把傘當做什么呢?(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自由的`想象。)

        幼兒充分想象,(比如:小鳥可以把它當做鳥窩,長頸鹿可以把它當做帽子等。)

        二.欣賞兒歌《傘可以做什么》

        1.教師范讀。

        2.鼓勵幼兒有感情的跟念兒歌,并做動作表現(xiàn)出來。

        三.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1.在熟悉了兒歌《傘可以做什么》的基礎(chǔ)上,讓幼兒試著把書上的兒歌變得更長。(如:傘可以做什么?傘可以當鳥窩······)

        2.師幼互動,教師念“傘可以做什么?”幼兒回答:“傘可以······”

        3.分角色練習,男孩子與女孩子以一問一答的方式反復練習。

        4.教師小結(jié)孩子們仿編的兒歌。

        四.拓展活動

        讓幼兒帶上自己的傘到戶外游戲,體驗傘可以做什么。

        教學反思

        1. 整堂課的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合理,重點突出。

        2. 全班幼兒基本能念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了解了傘的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3. 幼兒的參與面較廣,但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4. 在仿編兒歌時,幼兒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注重孩子語言表述,還有語感的培養(yǎng)。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聞和親身體驗。

        2.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創(chuàng)編農(nóng)民收獲時的各種動作,并能根據(jù)音樂節(jié)奏有力地表現(xiàn)出來。

        3.感受農(nóng)民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萌發(fā)熱愛勞動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觀農(nóng)場的錄像。

        2.幼兒熟悉《加油干》音樂、背景音樂《秋天多么美》。

        3.遮陽帽、圍兜、小方巾、袖套等若干。

        4.沙子染成各種顏色,事先請幼兒在大彩紙上畫好秋景的輪廓線(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

        一、介紹農(nóng)村,表達對秋天的喜愛。

        1.孩子們,我們前幾天去參觀了農(nóng)村,你們開不開心?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分享彼此的快樂。(放錄像幼兒回顧)

        2.說說你在參觀農(nóng)村時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本領(lǐng)?先自由介紹,再請個別幼兒介紹。

        3. 秋天的農(nóng)村真美呀,各種農(nóng)作物都豐收了,我們一起來跳個豐收舞吧。(集體隨《秋天多么美》音樂表演律動,老師用兒歌提示:一片片稻田金燦燦,一棵棵果樹紅彤彤,一朵朵棉花咧開嘴,一個個南瓜樂翻天。蘿卜小姐羞紅臉,花生寶寶抱成團,玉米公公胡須長,紅薯奶奶肚子大。金色的秋天真美麗!)

        二、創(chuàng)編動作《加油干》,體會農(nóng)民勞動的辛勞和喜悅。

        1.復習歌曲

        聽是什么聲音?(放吆喝聲)原來農(nóng)民們正在勞動,我們一起唱起來為他們加油鼓勁吧。(放歌曲伴奏,幼兒唱一遍)

        2.幼兒自由打扮

        你們想不想學做小農(nóng)民?那我們先去打扮打扮。(幼兒自由打扮,戴上草帽、袖套等)

        3.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

        (1)裝扮好的小農(nóng)民隨音樂做各種勞動的動作。

       。2)請個別幼兒表演動作,老師引導幼兒完善動作,集體學習挑擔、割稻、刨紅薯、搬南瓜等動作。

       。3)完整表演動作,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不同的動作。

        四、作畫游戲:篩谷子,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

        1.小農(nóng)民們真能干,我們再一起把美麗的秋天畫下來吧。今天我們要用沙畫的方法來畫,(出示篩子和秋景輪廓圖)教師提出作畫要求:

       。1)選擇喜歡的顏色,篩完一種顏色再換一種顏色,要讓沙子從網(wǎng)眼里漏出來,這樣才能灑得均勻、漂亮。

       。2)可以兩人一起篩沙,一個推、一個拉,也可一個篩、一個添沙?茨男┬∨笥押献鞯米詈。

        2.幼兒作畫游戲。(放背景音樂《秋天多么美》)

        3.把沙畫豎起來,抖掉一點沙,互相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雙腳向上縱跳的技能。

        2.發(fā)展跳躍動作,增強腿部肌肉力量。

        3.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感受小袋鼠摘果子的快樂。

        活動重點:了解雙腳向上縱跳動作要領(lǐng)。

        活動難點:掌握雙腳向上縱跳的技能。

        活動準備:水果圖片若干、袋子若干、水果若干、袋鼠頭飾一個

        活動環(huán)節(jié):

        一、組織幼兒以談話的`形式引出小袋鼠。

        提問:什么動物跳得最高最遠,你們見過嗎?它長什么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二、教師戴上頭飾扮袋鼠媽媽,幼兒扮袋鼠寶寶,媽媽帶著寶寶隨音樂進行熱身運動。

        三、袋鼠媽媽帶著袋鼠寶寶練習雙腳并跳。

        1.寶寶們,你們都長大了,我們一起來練練本領(lǐng);

        2.要求寶寶掌握動作要領(lǐng);先屈膝再向上起跳,使雙腳離開地面,然后腳尖腳后跟依次輕輕落地。

        四、袋鼠媽媽啟發(fā)袋鼠寶寶練習向上縱跳。

        1.孩子們,我們練習了雙腳并跳,還會怎樣跳;

        2.示范講解向上縱跳的要領(lǐng),屈膝垂直向上起跳;

        3.寶寶每人一個大口袋,隨節(jié)奏進行向上縱跳。

        五、集體游戲《小袋鼠摘果子》,鞏固練習向上縱跳。

        1.寶寶們學本領(lǐng)這么認真,現(xiàn)在一定餓了吧,現(xiàn)在媽媽帶你們?nèi)フ映試D!

        2.幼兒學袋鼠跳,把吊在樹上的"果子"摘下來。

        六、游戲結(jié)束,放松身體,并請寶寶分享勞動果實。

        活動反思:

        我以游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中,去學會縱跳觸物的動作要領(lǐng):雙腿屈膝,使勁向上跳起,同時伸一只手臂高高舉起。這次活動的形式與上星期的體育活動形式是一樣的,只是幼兒需要掌握的技能不一樣。本次活動重點主要是指導幼兒練習縱跳觸物。我先讓幼兒自行探索,再通過示范。我會吸取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注意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

      中班教案 篇6

        中國的勞動節(jié)介紹中國人民慶祝勞動節(jié)的活動可追溯至1918年。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向群眾散發(fā)介紹“五一”的傳單。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yè)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蕩蕩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集會。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jié)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陳獨秀也為慶祝這個節(jié)日發(fā)表了《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一文,揭露資本家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真相。陳獨秀又在上海船務(wù)棧房工界聯(lián)合會作了《勞苦者的覺悟》的演說,闡明了“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的觀點。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傳,散發(fā)《五月一日勞工宣言》,喚起工人為反對剝削、爭取自身權(quán)利而斗爭。這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jié)。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知道5月1日是國際勞動節(jié)。

        2、知道身邊的人都是勞動者,他們用勞動為大家服務(wù),有尊敬和熱愛他們情感。

        準備:

        1、掛歷一本、幼兒帶家長工作照一至兩張。

        2、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教師、科技人員、司售人員、服務(wù)人員的工作錄像片斷。

        活動與指導:

        1、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

        (1)教師請幼兒認讀5月1日,提示幼兒想一想為什么字是紅色的?是什么節(jié)日?誰的節(jié)日?

        (2)講解“五?一”節(jié)的來歷,告訴幼兒這是全世界勞動、工作的人都過的一個節(jié)日。

        2、認識誰是勞動的人,他們都做哪些工作。

        (1)觀看錄像片斷,邊看邊穿插提問和引導,啟發(fā)幼兒理解勞動者是用自己的勞動為大家服務(wù)的人。

        (2)談?wù)勛约荷磉叺膭趧诱。請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拿出家人的照片說一說他們都是干什么的。教師引導孩子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關(guān)系,引導幼兒尊重他們。

        3、師生共同布置“勞動的人最光榮”的展覽,將家長工作照裝飾后張貼在上面。

        活動反思:

        為迎接“五一勞動節(jié)”的到來,讓幼兒對“五一勞動節(jié)”有了深刻的認識,引導幼兒認識周圍的勞動人民,萌發(fā)幼兒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勞動人民的成果。我們大二班在節(jié)日前夕開展了“勞動人民最光榮”的主題活動。希望通過此活動,教育孩子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練好本領(lǐng),長大了用自己的勞動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為社會服務(wù)。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夠聽口令,準確找出終點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并繞過障礙跑向終點給小動物送食物。

        2、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小猴等動物的生活習性。

        3、培養(yǎng)勇敢愛護關(guān)心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用紙盒瓶子制成兔子、小猴、小狗等動物形象。

        2、不同質(zhì)地的紙做成桃子、胡蘿卜、骨頭等。

        3、設(shè)置好有障礙的跑道。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模仿小動物走路。

        幼兒圍著教師站一個圈,教師說高個進來,孩子們踮起腳尖走向圈內(nèi);教師說小個子進來,孩子們蹲著走向圈內(nèi);教師說小烏龜進來,孩子們匍匐進來;教師說小鴨進來,孩子們模仿小鴨走進圈內(nèi);教師說小兔進來,孩子們學小兔跳進來。

        二、情景游戲。

        1、情境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冬天到了,一些動物都準備好足夠的食物過冬了?墒,有幾只小動物因為貪玩兒忘記準備食物了,它們肚子餓了,怎么辦呢?

        幼兒積極討論,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給小動物送食物。

        2、介紹玩法和游戲規(guī)則。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們,去給它們送食物?墒侨バ游锛业穆飞嫌泻芏嗾系K,我們要勇敢地繞過障礙,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送到小動物的.家。

       。1)請個別幼兒試一試。(提醒幼兒注意,不要送錯了,小狗愛吃骨頭,要把骨頭送到小狗家。而且過河時要踩在石板上,不能掉進河里。)

        (2)請兩個孩子來比一比,看誰送的又快又好。

        3、給小動物送食物。

        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游戲,看哪一組又快又好。(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結(jié)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幫助了那么多小動物,給他們送去了愛吃的食物,小動物們可感謝我們了,還邀請我們下次去做客呢!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nèi)容。

        2.能根據(jù)散文進行仿編,大膽的想象和表述。

        3.有關(guān)心、幫助別人的愿望。

        活動準備:

        1.場景布置:一棵大樹,花園。

        2.創(chuàng)編活動:幼兒每人一個水果底板(有蘋果、桔子、梨形狀),一個盤子,內(nèi)放小動物和小樹葉圖片。

        3.自制圖書。

        4.大班幼兒學會表演散文。

        5.視頻展示儀、電視機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樹葉,引出課題。

        師:看,這是什么?(小樹葉)

        師:秋風吹來,樹枝不停的搖擺,小樹葉發(fā)出了沙沙的聲音,好象在和我們說話,那么今天小樹葉想對我們說什么呢?我們一一看、聽一聽。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請幼兒表演散文。

        師:剛才你們聽到小樹葉說了什么?

        三、借助圖書,引導幼兒理解散文內(nèi)容。

        1.教師翻閱圖書完整朗誦散文,幼兒欣賞。

        2.借助圖書,引導幼兒理解,分析作品。

        提問:

       。1)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2)散文里的我是誰,長在哪里?

       。3)風過來對我說了一件什么事?

       。4)于是,我是怎么做的?

        3.第二遍完整欣賞散文,充分感受作品的美。

        (1)教師再朗誦一遍散文。

        師:你喜歡這片小樹葉嗎?為什么?我們再來閉上眼睛再來聽一聽。

        (2)教師提問:你喜歡這片小樹葉嗎?為什么?

        4.幼兒與教師一起朗讀散文一遍。

        師:這散文很美,大家都喜歡小樹葉,讓我們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吧。

        四、組織幼兒積極想象,仿編散文。

        1.教師引導幼兒一同創(chuàng)編。

        (1)出示小鳥和樹葉降落傘。

        師:小樹葉幫助了別人心里可高興拉,小樹葉十分愿意幫助小動物們?矗@回它變成了降落傘,幫助了小鳥(出示降落傘和小鳥的圖片),你們有誰知道小樹葉為什么變成降落傘幫助小鳥嗎?

       。2)幼兒仿編散文

        師:誰能把樹葉幫助小鳥的事情也變成好聽的.散文。(教師利用圖書來演示操作)

        2.交代創(chuàng)編要求。

        師:小樹葉還會變成什么幫助小動物呢?老師請每個小朋友想一想、編一編、說一說。在后面桌子上,筐子里有樹葉、動物,筐子里還有各種水果卡片,我們小朋友可以把樹葉和動物后面的雙面膠撕掉,然后貼在水果上,撕下來的雙面膠放在筐里,好,去吧。

        3.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自由仿編散文,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為幼兒講解思路:想想我是誰?風過來對我說什么?于是我是怎么做的?

        4.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仿編的散文。

        五、延伸活動

        師:等一會兒老師把這些水果卡片用線串起來把它門做成不同的水果型的書放在閱讀區(qū),好嗎?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中班教案中班教案02-23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05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12-31

      中班教案01-01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2

      中班教案01-13

      中班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