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4-08-30 14:37:49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音樂教案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音樂教案集錦十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讓幼兒了解上行與下行。

        2、讓幼兒在欣賞中感受美,在游戲中獲得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木方塊 小動物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1、引言:寶寶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變個魔術,你們高興嗎?看!……這象什么呀?(樓梯)讓我們一起數(shù)數(shù)吧!再變一變,又變成什么了呀?(滑梯)

        2、小動物們玩滑梯

        1)小猴子看到這么可愛的滑梯,跑來滑梯了。

        教師示范,邊念兒歌,邊玩滑梯。(小滑梯,真好玩。一步一步,慢慢爬。)

        2)小烏龜也來了,喲!還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呢。(師放音樂兩遍,放低聲音念兒歌。

        3)小青蛙也會跟著音樂來玩滑梯的呢。(聽音樂做兩遍)

        二:分析音樂的上行與下行

        小動物們是怎樣玩滑梯的呀?(先爬坡 再滑下來 還有音樂……)

        小動物們聽到什么音樂才開始爬坡的?什么時候滑下來的?(欣賞音樂 小朋友手語爬坡動作和滑梯的動作)

        告訴小朋友爬坡前的一段音樂叫間音

        我們一起用小手來玩一玩吧。(放兩遍音樂)

        三:創(chuàng)編動作

        1、 寶寶看,老師的身體也能變一個滑梯呢!(討論這個是從那里爬上去的又從那里滑下來的呢?)

        2、 寶寶也變一個和老師不一樣的滑梯,說說自己的滑梯是什么樣的?

        四:隨著音樂玩滑梯

        1、跟著音樂玩一玩用身體變的小滑梯,

        2、跟著音樂,有自己喜歡的動作快樂的玩一玩虛設的.大滑梯(滑出好玩的姿勢,有直下的;有旋轉的……)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理解媽媽的親切、辛苦,知道要關心、熱愛媽媽。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中媽媽的親切、辛苦,知道要關心、熱愛媽媽。

        2、學習用親切的語調唱歌,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3、聽完琴聲的前奏再演唱歌曲。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獨立歌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活動準備

        茶杯一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聽音樂節(jié)律,做動作。

        二、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

        1、介紹歌曲名稱。

        教師和一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我和媽媽。

        2、教師一邊表演,一邊進行范唱。

        3、提問:媽媽下班回家,她的孩子對媽媽說什么?

        他為媽媽做什么事?

        4、按歌曲節(jié)奏學念歌詞。

        5、幼兒學習歌曲3-4遍。

        每一句歌詞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你們來試試。

        提醒幼兒注意聽琴聲演唱歌曲。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教學反思

        《我的.好媽媽》是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典兒歌。在班級里開展此次教學活動時,自己坐在幼兒中間,心和情感離幼兒很近,有種師生互動的感覺。然后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親切、自然,這樣迅速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接下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可以說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使音樂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在平日教學中緊密相連,是孩子們較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讓孩子們充分發(fā)揮了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和生活聯(lián)系緊密。同時,還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使音樂教學滲透到其它學科,成為一整體。本堂課,幼兒在認知水平、藝術實踐能力及情感三個方面都得到了發(fā)展。但少部分幼兒的參與意識還不夠,導致課堂氣氛不夠熱烈,在以后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有待加強。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曲調,會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2.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

        3在表演過程中知道如何熱情待客和有禮貌地做客。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事先編排好的情景表演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平時你們去過別人家里做客嗎?別人也到過你家做客嗎?

        2.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二段表演,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小姑娘是怎樣去別人家做客的,在自己家是怎樣做主人的,來招待自己的小客人?

        二、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朋友們看完了,客人來的'時候她是怎么做的呀?

        師:那她是怎么說的呢?

        幼:阿姨請喝茶。

        師:客人要走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師:那她是怎樣的一個小朋友呀?

        三、學唱歌曲

        1.邊做動作邊范唱。

        師:剛才我們看了客人來了,現(xiàn)在老師把客人來了編成一首歌,先聽老師來唱一遍。

        2.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唱。

        3.引導幼兒跟著老師邊表演動作邊唱。

        四、初步集體表演。

        集體邊表演動作邊唱歌曲。

        師:以后家里來客人了,小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該做了呀!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知道音樂變化的時候,教師就以體態(tài)提示他們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活動準備:

        1、剪輯音樂,加入捉螃蟹的音樂。

        2、自制一只螃蟹網。

        活動過程:

        1、學習A段動作。

        (1)指導語:你們見過螃蟹嗎?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腳,你們有嗎?伸出一只腳,動一動。

        (2)指導語:“螃解的'小腳可多了,這兒還有一只,

       。ń處熓痉渡斐鲆恢荒_)它可以怎么動?”

        2、創(chuàng)編、學習B段動作。

        (1)指導語:螃蟹最喜歡在河里干什么?提議:我們一起來吹個大泡泡吧。

        (2)指導語: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幼兒示范后,大家站成散點學習螃蟹橫行的動作。

        3、創(chuàng)編、學習C段音樂。

        (1)指導語:哎唷,哎唷,(老師做撓癢癢動作)我怎么了?

        (2)幼兒從不同方位創(chuàng)編多種“撓癢癢”的動作。

        (3)指導語:我們想一個辦法,把動作做得整齊一些,好看一些。

       。ㄒ龑в變号膬上率郑贀习W癢。)

        4、聽音樂完整練習動作。

        (1)指導語:大家聽好音樂,看著老師我們一起來跳個螃蟹舞。

        (2)指導語:螃蟹還可以對著誰吐泡泡呢?引導幼兒練習吐泡泡動作,注意提醒幼兒看著對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動作。

        5、傾聽并感受尾聲音樂。

        (1)指導語: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興,忽然,誰來了,他來做什么呢。幼兒傾聽捉蟹音樂。

        (2)指導語: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別在什么地方?教師手執(zhí)網,跑到椅子后問幼兒:“我跑到這里,你們應該往哪兒躲呢?”

        6、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1)教師向幼兒交待:在轉換動作時,教師會用體態(tài)提示,并做兩個體態(tài)提示動作。

        (2)做完后教師小結,提醒在躲閃時不碰撞別人。

        (3)再次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清歌詞,能用歡快的節(jié)奏進行演唱。

        2、將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創(chuàng)編到歌詞中去,并用動作大膽表現(xiàn)卡通人物。

        活動準備:

        卡通草、花、南瓜房、車、馬和布娃娃的圖片

        磁帶兩盤:一盤速度慢反復的音樂,一盤速度逐漸加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進入歌曲情境。

       。1)“小朋友,你們喜歡看卡通片嗎?你們都看過哪些卡通片?里面都有誰?”引起幼兒興趣。

        (2)“老師也喜歡看卡通片,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卡通的世界,聽一聽這個卡通世界里有什么?”教師用較慢的速度清楚地示范念兒歌。

        2、引導幼兒逐步熟悉歌詞。

        (1)“剛才你們聽到老師的卡通世界里有什么?”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應的卡通圖片。

       。2)教師帶領幼兒用較慢的速度念歌詞,教師用圖畫作為提示。

       。3)“剛才小朋友念得真好,我們的錄音機也等不及了,它也想和朋友一起念一念。”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兩遍。

        (4)“錄音機覺得小朋友念得真好,它現(xiàn)在想和小朋友一起比比賽了,看看小朋友能不能像它一樣越念越快!睅ьI幼兒跟著節(jié)奏越念越快,鼓勵幼兒堅持到底。讓幼兒體會“念得飛快都念不清了”的幽默情緒。

        3、引導幼兒將歌詞加入到音樂當中去。

       。1)教師用正常速度范唱一遍!澳銈冃菹⒁幌,我來念給你們聽一聽。聽完了告訴老師這一次老師念得跟剛才一不一樣。”

       。2)帶領幼兒用較慢的速度唱歌1-2遍。

        (3)跟著音樂唱1-2遍,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邊做動作。

        4、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1)“我們今天學會了這樣一首好聽的卡通世界的歌。那你們想不想到卡通世界去玩呢?可是卡通國王說了,你們要想去卡通世界,必須唱一唱自己喜歡的卡通小朋友。老師喜歡的卡通小朋友是誰啊?那你們呢?你們喜歡的卡通小朋友是誰?”

        (2)幫助幼兒將卡通人物創(chuàng)編到最后一句,并且讓幼兒大膽地做一做卡通人物的動作。

       。3)帶領幼兒跟著音樂唱自己喜歡的`卡通歌,間奏引導幼兒用卡通人物的動作表示。

        5、發(fā)放卡通世界通行證,結束活動。

        “卡通國王聽了我們的歌非常高興。瞧,這是他給小朋友的通行證。有了這張通行證小朋友就可以到卡通世界里去,可以看到更多的卡通片,還有更多我們喜歡的卡通小朋友!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帶領下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按簡單的規(guī)則快樂的游戲。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教學準備:

        一套釣魚的玩具,海底魚群圖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襪子,水果圖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釣魚”

        1.出示釣魚桿: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師玩釣魚,幼兒說說釣了幾條魚?(一條魚)小魚長的怎樣?

        2.出示魚群圖片: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魚呢?(許多魚)幼兒學說“許多”這個詞 二、學唱歌曲

        1.老師唱歌,幼兒自由做小魚游的動作

        2.安靜的坐在小椅上聽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3.幼兒跟老師學唱歌曲兩遍三:玩游戲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襪子學小魚游師:小魚是彩色的,想個什么辦法使我們的小手也變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兒發(fā)一雙襪子,自己動手套在小手上,聽音樂邊唱歌邊學小魚游2.套小魚游戲師:在唱到最后一句“趕快抓住時“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沒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師的小圈套住。

        游戲1~2次3.認水果圖片游戲師:被老師套住的小朋友,要說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

        游戲1~2次三、邊玩游戲邊帶幼兒到室外去玩,活動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集體協(xié)作能力。

        2、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3、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集體來演奏。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

        2、大鼓一個、手鈴若干、響筒若干。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認識自制大鼓、手鈴、響筒。能感知對比鮮明的聲音強弱與快慢的變化。

        活動難點:

        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集體來演奏。

        活動過程:

        導入:通過模仿大象和小蚊子來到自己的座位上。

        孩子們,我們來學一學大象走路吧,伸著長長的鼻子,轟轟地走著,F(xiàn)在咱們再變成一只小蚊子,嗡嗡地飛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好!小朋友們表現(xiàn)真棒!

        一、開始部分

        認識大鼓、手鈴、響筒. (以聽辨三種不同樂器的聲音,并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

        1、玩游戲“小鼓會唱歌”,感受聲音的輕與重和快與慢。

        師:小朋友們,聽誰在給我們唱歌?你們認識它嗎?——小鼓!(直接出示小鼓)

        師:“下面小鼓要唱兩首歌,大家要仔細聽一聽,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唱得是不是一個樣?”

        幼:不一樣。第一首快,聲音輕;第二首重,聲音慢。

        2、聽聲音,感受樂器的音色,認識新樂器——響筒。

        師:接下來又是誰呢?請小朋友聽一聽這種聲音。老師告訴小朋友:這件樂器叫響筒。(并讓幼兒再次欣賞響筒的聲音,并仔細地觀察其外形)。

        3、師:“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拿的是什么?手鈴要講故事了,請你們仔細聽一聽,手鈴在故事里變成了什么?小鼓和響筒在故事里又變成了什么?”

        二、基本部分

        故事《大象和蚊子》。

        1、教師結合樂器響筒、手鈴、小鼓講述故事。(伴隨樂器講故事,不僅能夠吸引幼兒,而且能夠讓幼兒了解到樂器的使用方法。)

        提出問題,鞏固故事。

        師:“故事里面講的是誰和誰的事情?”(是大象和小蚊子)

        2、以樂器在故事中發(fā)出的聲響為線索,引導幼兒回憶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師:“咚——咚——咚——的小鼓聲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它在做什么?”(是大象在走路,它在散步)

        師:“呱——呱——呱——的呱呱筒聲在故事里是什么聲?是誰在做什么?為什么要那樣做?”(是大象在甩尾巴,它要趕走蚊子,不讓蚊子叮自己)

        師:“在故事里,小鼓最后為什么發(fā)出了‘咚!咚!’兩下重重的聲音?”(大象生氣了,使勁跺腳呢)

        師:“大象跺腳后,發(fā)生了什么?是什么樣子?”

        (幼兒回答并表演蚊子暈倒的樣子)

        3、老師和幼兒一同表演演奏。

        師:小朋友想自己來演奏嗎?那么老師扮演大象,需要用小鼓和響筒;小朋友扮演小蚊子需要什么呢?(手鈴)。

        4、老師講故事,幼兒集體演奏。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演奏的'都非常好,現(xiàn)在這些樂器要回家休息了,咱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去吧。(播放音樂)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投放樂器,鼓勵幼兒在表演區(qū)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教學設計: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個打擊樂的教學活動,其形象幼兒比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兒已知經驗的基礎上提升現(xiàn)實水平。整個的活動設計是由各種打擊樂引出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讓幼兒感知打擊樂與故事的融合,然后讓幼兒親身體驗演奏的樂趣,大大激發(fā)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

        幼兒反應:

        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在剛開始了解各種打擊樂的時候,孩子們就表現(xiàn)的很認真,因為他們對聲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興趣,想自己能試試。第一遍老師講故事個別幼兒配樂演奏時,孩子們能夠積極配合,慢慢進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時有的幼兒已經能夠自己邊說故事情節(jié)邊配樂,可以說孩子們都樂在其中,積極參入,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

        不足和改進:

        首先我們的打擊樂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數(shù)量較少,這是需要克服的問題。

        在讓個別幼兒表演之前應該先集體進行空手練習,等孩子們完全了解故事情節(jié)再演奏,為后面的集體演奏打下基礎。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洗澡的動作,并能與音樂合拍。

        2、幼兒喜歡洗澡,體驗洗澡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沐浴用品若干;音樂磁帶等。

        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愉快進場

        幼兒在洗澡音樂伴奏下手拿小臉盆進活動室。

        2、引出話題,大膽想象洗澡的各種動作。

        “寶寶們,你們的小臉盆里放的都是什么呀?”

        “你們?yōu)槭裁匆丛枘??/p>

        “你們在家里是怎么洗澡的?”

        3、幼兒創(chuàng)編洗澡動作

        “你們洗澡的辦法可真多呀。剛才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出了一身的臭汗,我們快來洗洗澡吧。拿起我們的小浴擦,座進我們的小浴缸。小心浴缸有點滑,動作稍微慢一點。我們開始洗澡嘍!

       。1)、幼兒嘗試在音樂伴奏下作出各種不同的洗澡動作,教師觀察并及時表揚動作有創(chuàng)新的幼兒。

        (2)、幫助幼兒提升洗澡的動作。

        “你們洗澡的動作可真多,能不能把剛才洗澡的動作告訴我們大家呢?”

       。3)、幼兒再次在音樂伴奏下洗澡。

        “你們洗澡就好象在跳舞,我們再來洗一遍!

        4、結束。

        活動反思:

        在小班韻律活動的組織中應以培養(yǎng)完整兒童為目標,在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的同時,注重幼兒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的表演,充分感受韻律的美和快樂。通過此活動使幼兒喜歡洗澡,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小班音樂游戲:水果在哪里

        ?谑兄行挠變簣@李佩錦

        活動目標:

        1、學做簡單的`音樂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愉快情緒。

        2、初步學習為歌曲改編新詞。

        活動準備:

        1、果樹若干。

        2、菠蘿、芒果、香蕉等海南熱帶水果頭飾若干(總數(shù)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

        二、學唱歌曲。

        1、完整學唱。

        2、采用多種形式練習歌曲:教師問、幼兒答;一名幼兒問,全體答或全班分成兩組,一組問、一組答,再進行互換。

        三、講解玩法:幼兒分別扮演菠蘿、芒果、香蕉等水果,躲在果樹后面。教師唱歌曲的1—4小節(jié),幼兒唱5—9小節(jié)。當唱到“菠蘿菠蘿,你在哪里?”時,扮演菠蘿的幼兒邊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哈哈哈!边呴_心地從樹后跑出來,以此類推。

        四、幼兒互換角色玩游戲2—3遍。

        五、簡單講評。

        延伸活動:

        嘗試改編歌詞后進行游戲,如可把西瓜、橙子等水果編到歌曲里。

        附歌曲:

        水果在哪里

        1=C 2/4

        5 | 5 | i | 5 —|

        菠 蘿 菠蘿 你 在哪里?

        芒 果 芒果 你 在哪里?

        香 蕉 香蕉 你 在哪里?

        3 1 —||

        我 在 這 里 ,我 在 這 里 ,哈 哈 哈。

        我 在 這 里 ,我 在 這 里 ,哈 哈 哈。

        我 在 這 里 ,我 在 這 里 ,哈 哈 哈。

      小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傾聽音樂,嘗試在情境中用模仿走路、由小變大、睡覺的音樂形象。

        2、借助故事情節(jié)仔細觀察媒體畫面,并且大膽地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小螞蟻來了

        1、演示課件(出示小螞蟻):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是誰呀?

        2、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螞蟻。

        二、進入情境——感受表現(xiàn)

        1、演示課件:今天小螞蟻帶著我們要到處走走,它走呀走,來到了一片大樹林里,它看到很遠的'地方有個咖啡色的東西,你覺得這會是什么呢?

        2、小螞蟻也非常想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它決定走過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

        3、播放課件,欣賞音樂:我這只小螞蟻是怎么走路的?我們也來學學小螞蟻走路吧。

        3、演示課件:我們離那個東西越來越近,那個東西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是怎么變大的?

        4、欣賞音樂:一起聽著音樂做慢慢變大的動作。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5、這個越變越大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

        6、演示課件:那個東西是什么?它在干什么?你怎么會知道它在睡覺呢?

        7、欣賞音樂:它是怎么睡覺的呢?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8、幼兒和老師一起聽著音樂,玩游戲2遍。

        三、律動——和小熊跳舞

        1、演示課件:它到底是誰呀?我們一起叫醒他它,和我們一起跳舞吧!

        2、復習律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05-20

      小班音樂教案01-29

      小班音樂教案04-19

      小班音樂教案【精選】07-10

      小班音樂下雨教案02-23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06-13

      小班音樂教案【精】06-12

      小班音樂教案【熱】06-13

      【推薦】小班音樂教案06-13

      (實用)小班音樂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