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音樂活動《魚》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音樂活動《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小班的孩子社會性關系已不限于母親和親人之間,而是擴展到和同伴的關系上,他們很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像水中的魚兒一樣自由自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歡快的樂曲中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
2、使幼兒體會“憂愁”和“快活”的不同感受。
3、領會一,二,三條魚的含義。
4、使幼兒能根據(jù)歌詞的含義做出相應的動作。
教學重點、難點
難點一,幼兒對歌詞的咬字發(fā)音,尤其“愁”字。
難點二,舞蹈過程中1,2,3,數(shù)的互換角色上。
活動準備
音樂,小魚缸,三條小魚
活動過程
故事講述:有一條小魚,它沒有朋友,每天都是孤孤單單的游來游去,沒有別的魚兒和它說話,沒有魚陪它做游戲,它很傷心,(哀傷的音樂)。取出魚缸,小朋友發(fā)現(xiàn)一條魚在水里游真的很孤單。老師開始唱第一段歌詞邊做動作: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
老師提問:為什么這一條魚很孤單,他為什么會發(fā)愁呢?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它呢?
幼兒思考引出:小魚需要朋友。
老師取出第二條魚放入水中,老師提問,第二條魚放進去以后會怎樣,魚的感受是什么,小朋友的感受是什么,得到關鍵詞,快樂,高興,開心。老師唱第二段歌詞并表演動作: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老師提問,如果想讓小魚更加開心我們可以怎樣做?
老師再在魚缸里放第三條魚,一起數(shù)一數(shù),如果小朋友是最開始的那條魚,你會開心嗎?小朋友回答完,老師接著唱第三段歌詞:三條魚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歌詞隨著游戲的展開更加深刻,教師引領小朋友以表演的形式熟悉歌曲,在中間畫圓,小朋友依次表演,可分組進行。
教學反思
1、過程中幼兒對歌詞的理解很到位,也能準確地感受不同的情緒,但感染力欠缺。
2、老師將這個活動完成了,但沒有關注到孩子想象的空間,比如,孩子還會選擇更多的魚,4,5,6,7,8,100,1000,等等,孩子們還可以說說平時職到的魚類。
【小班音樂活動《魚》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活動魚教案03-30
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5-18
小班魚教案03-23
小班魚教案01-12
小班魚的教案01-15
小班音樂區(qū)域活動教案01-31
小班音樂游戲活動教案02-17
小班科學活動小鴨捉魚教案12-31
小手爬小班音樂活動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