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繪本《好餓的毛毛蟲》
活動目標(biāo):
1.感知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了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2.學(xué)說語句“星期X,吃了X個xx”。
3.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活動,體驗(yàn)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的樂趣。
活動重點(diǎn):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毛毛蟲的生長過程。
活動難點(diǎn):與同伴一起表演故事情景。
活動準(zhǔn)備:
1.繪本《好餓的毛毛蟲》PPT。
2.《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故事里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毛毛蟲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師:孩子們,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位新朋友。瞧瞧是誰呢?
2.對啦!它就是毛毛蟲。在它身上發(fā)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吧。
二、幼兒自主閱讀。
1.幼兒集體觀看PPT。
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2.教師再講述故事從“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覺得舒服多了”。
師:毛毛蟲都吃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三,吃了三個李子,可是,肚子還是很餓;
星期四,它會吃幾個草莓呢?(幼兒討論)
星期五,它又會吃幾個橘子呢?(幼兒討論)
3.播放PPT,師幼一起驗(yàn)證食物的數(shù)量。
師:你們真厲害!都能猜到毛毛蟲吃了這么多東西。接下來,它還吃了好多其他的東西呢!(播放PPT)
4.一起學(xué)說“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
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毛毛蟲吃過的東西吧!
“星期一,吃了一個蘋果;星期二,吃了兩個梨子......一片西瓜!
。ê⒆觽冊趯W(xué)說時,教師邊把對應(yīng)的手偶套在手指上。)
三、毛毛蟲蛻變蝴蝶。
1.播放PPT,繭的圖片。
師:快看看,這是什么呀?
師:原來毛毛蟲吃了很多很多好吃的,就長大啦!它做了一個小房子,這個小房子叫做繭。它在里面住了兩個星期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熡子懻摚
2.播放PPT,蝴蝶翅膀一支的圖片。
師:呀!原來毛毛蟲在里面住了兩個星期以后,它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啦!
毛毛蟲可真神奇,它從一顆小小的卵變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
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那我們一起用手偶表演這個故事吧。
。ǜ鶕(jù)幼兒對故事的理解,選擇他們喜歡的故事角色進(jìn)行表演。)
【中班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相關(guān)文章:
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教案03-18
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教案10篇03-18
好餓的毛毛蟲繪本教案(精選12篇)10-26
小班繪本《好餓的小蛇》教案04-01
中班好餓的毛毛蟲語言教案03-28
《好餓的毛毛蟲》教案02-04
《好餓的毛毛蟲》教案05-19
(精華)《好餓的毛毛蟲》教案06-10
《好餓的毛毛蟲》小班教案03-07
《好餓的毛毛蟲》教案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