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能辨別聲音,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聽好聽的聲音。
活動準備:
1、各種玩具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若干。
2、課件(各種各樣的聲音)
3、小白兔頭飾一個,(雞、鴨、貓、狗、羊、牛、鳥)頭飾各一個。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正確識別各種聲音
2、活動難點:區(qū)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過程:
1、通過辨別小動物的叫聲,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興趣。
。ǔ鍪拘“淄妙^飾)今天,小白兔過生日,它請來了許多小動物與它一起慶祝生日,聽,他們來了。(放課件:雞、鴨、貓、狗、羊、牛、鳥的叫聲)。讓幼兒聽一聽并猜出動物的名字,師隨之一一擺放頭飾。
2、出示各種玩具,讓幼兒自由玩,感受聲音的奇妙,并能辨別不同事物發(fā)出的.聲音。
(1)小動物們?yōu)樾“淄脦砹嗽S多禮物,我們看看,都有什么?(出示各種玩具)聽小動物們說,這些玩具都能發(fā)出奇妙的聲音,那它們到底怎樣發(fā)出的聲音呢?能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我們和小白兔一起玩玩吧!(幼兒自由玩玩具后,請幼兒來說說。)
你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樣讓它們發(fā)出聲音的?(請幼兒演示)它們發(fā)出的聲音一樣嗎?當你不敲時它還有聲音嗎?
小結(jié):每一種東西所發(fā)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只有當它們產(chǎn)生振動時,才能有了聲音。
。2)現(xiàn)在,我們玩?zhèn)《誰的耳朵靈》的游戲,看誰能猜出這些聲音是哪種玩具發(fā)出的?(師敲、拍、打玩具,幼兒猜)
。3)引導幼兒感受各種聲音的奇妙。
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聽到哪些聲音?現(xiàn)在,我們來聽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放課件:雨聲、雷聲、喧鬧聲、船鳴聲、火車開聲、鞭炮聲、車喇叭聲)
3、引導幼兒學會保護聲音。
(1)剛剛那些聲音,你是怎樣聽到的?如果我們沒有耳朵會怎樣?(到處一片安靜,什么聲音都聽不到)那耳朵用處這么大,我們應該怎樣保護?、
小結(jié):不要隨便挖耳朵,也不要把東西放進耳朵。當聽到聲音大時,要張大嘴巴或捂住耳朵。
(2)引導幼兒辨別樂音和噪音。
。ǚ耪n件)提醒幼兒當聽到噪音捂耳朵,好聽的聲音拍手。
4、活動延伸:感受周圍環(huán)境的聲音,并教育幼兒不要制造噪音。
小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探索欲強,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喜歡動動這個玩玩那個,根據(jù)孩子的這些特點,設(shè)計這個活動,引導孩子的探索欲望,讓孩子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在這樣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經(jīng)驗、既讓孩子享受了過程,獲得了快樂,又能培養(yǎng)他們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物品裝在罐里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2、學習制作響罐
【活動準備】:
1、收集石頭、黃豆、大米若干,并分類盛放。
2、廢舊透明塑料瓶子若干
【活動過程】:
導入:談話引入,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呀我們班來了不僅來了兩位老師,還來了一位神秘的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呀?(想)現(xiàn)在請所有的小朋友把你們的小眼睛閉上,小客人要來嘍,不許偷看呦!
過程:
1、出示帶有哭臉的空瓶子,引導幼兒觀察。
師:3、2、1、看,是誰來啦?(瓶子),睜大你的小眼睛仔細看我的小瓶子他怎么啦?(它哭啦)那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會哭嗎?引導幼兒說說
師:那我們來問問他吧,小瓶子你為什么哭呀?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師將瓶子靠在耳朵旁,故作神秘狀:恩,我知道啦,小瓶子剛才告訴我說:他呀想去參加唱歌比賽,可是呢,它不能發(fā)出聲音,所以現(xiàn)在很傷心。它讓我問問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辦法能讓小瓶子發(fā)出聲音?
幼兒自由交流各自的辦法,教師總結(jié)。
2、出示材料,引導幼兒制作
師:我這里有很多的東西,他們呀聽說這件事也想幫助小瓶子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依次介紹,你們覺得他們能幫助小瓶子唱歌嗎?我們來試試好不好?
請幼兒上臺進行操作,教師給予指導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XX的小瓶子現(xiàn)在會不會唱歌?幼兒用力搖瓶子
哇,好棒呀,XX的小瓶子會唱歌啦,看,我這里呀,還有很多小瓶子,他們也想唱歌,你們愿不愿意幫助他們?
3、幼兒操作
幼兒邊操作,教師邊指導,提醒幼兒,一個一個裝,裝完蓋上瓶蓋
4、感受不同東西,發(fā)出的聲音不同
師:你的小瓶子做好了嗎?舉起來我看看,哇,好多小瓶子呀,那你的小瓶子現(xiàn)在會唱歌嗎?(會)
師:現(xiàn)在我要請坐姿最棒的小朋友給大家表演,我看看誰坐的最棒!我看到了,這個桌的'小朋友表現(xiàn)很棒,我請他們來表演。他們表演的好不好?那你們知道是誰幫助小瓶子發(fā)出聲音的嗎?(石頭)。石頭瓶子是怎樣唱歌的?(哐當哐當)
三組依次表演
5、“大合唱”表演
師:你們都太棒啦,都讓小瓶子發(fā)出好聽的聲音,現(xiàn)在我們帶著小瓶子去參加唱歌比賽吧!隨音樂進行表演
結(jié)束:送小瓶子回家
師:今天的唱歌比賽玩的好開心呀,小瓶子現(xiàn)在有點累了,我們一起把他們送回家休息吧。
提醒幼兒將同類的小瓶子放在同一個箱子里。
【幼兒反應】:
對于小瓶子很好奇,能夠積極大膽發(fā)言,愿意參與到活動中,能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表演,興致極高。
【活動評價】: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極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學會了用不同的物品幫助小瓶子發(fā)出聲音,在制作響罐時,知道一粒一粒得將石頭、黃豆等裝進瓶子里,學會自己制作會唱歌的罐罐。不足之處在于,活動剛開始時,教師引導的部分時間過于長,如果直接切入主題效果很更好一點,響罐制作完成后,教師只是讓幼兒兩樣物品進行比較,沒有進行三組更直觀的比較,讓幼兒深刻的了解到不同的物品放進相同瓶子里會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小班教案 篇3
音樂游戲
游戲時間:
8~10分鐘
游戲目的:
練習句型Where is…? I am here.
游戲規(guī)則:
當母雞邊唱“Chicken,chicken,where is chicken?”邊走到一種小動物身邊時,小動物就要馬上接唱“I am here”。如果小動物不是小雞,母雞就搖頭說“No”,如果是小雞,母雞就說“Oh,my baby”,然后換母雞繼續(xù)游戲。
游戲準備:
1.動物頭飾(小雞、小鴨、小狗、小貓和母雞),按幼兒人數(shù)而定。
2.歌曲“Where is chicken?”
Where is chicken?
1=C 4/4
1 1 3 3 | 2 2 | ― |
母雞:Chi - cken, chi - 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 - cken, chi - 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 - cken, chi - 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 - cken, chi - cken, where is chicken?
3 3 5 5 | 4 4 3 -|
小狗:Woof woof woof woof I am here.
小貓:Mew mew mew mew I am here.
小鴨:Quack quack quack quack I am here.
小雞:Piou piou piou piou I am here.
6 6 5 3 | 4 5 3 -|
母雞:Chi - cken,chi - 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cken,chi―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cken,chi―cken, where is chicken?
Chi―cken,chi―cken, where is chicken?
6 6 5 3 | 2 2 1- |
小狗:Woof woof woof woof I am here.(母雞:N0.)
小貓:Mew mew mew mew I am here.(母雞:No.)
小鴨:Quack quack quack quack I am here.(母雞:No.)
小雞:Piou piou piou piou I am here.(母雞:Oh,
my baby.)
游戲過程:
1.將游戲歌曲內(nèi)容編成一個故事,講給幼兒聽。
2.一名教師扮演母雞,另一名教師扮演各種動物進行示范表演。
3.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扮演四種小動物并分別躲在四個地方,教師扮演母雞共同游戲。母雞邊唱邊走到小鴨身邊: “Chicken,chicken,where is chicken?”,小鴨接唱“I am here.”母雞搖搖頭:“N0”。
4.母雞繼續(xù)邊唱邊走,走到小狗身邊:“Chicken,chicken,where is chicken?”,小狗接唱: “I am here”,母雞搖搖頭:“No”。
5.母雞繼續(xù)邊唱邊走,走到小貓身邊:“Chicken,chicken,where is chicken?”,小貓接唱: “I am here”,母雞搖搖頭:“No”。
6.母雞繼續(xù)邊唱邊走,走到小雞身邊:“Chicken,chicken,where is chicken?”,小雞接唱: “I am here”,母雞點點頭:“Oh,my baby”。
7.一幼兒扮演母雞,其他幼兒互換頭飾進行游戲。
小班教案 篇4
小孩子的安全是尤為重要的,遇到陌生人也要及時的避遠。小班常規(guī)活動教案不跟陌生人走,我們來看看。
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重點: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準備:
1.有關(guān)的圖片。
2. 請一位幼兒園不認識的老師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凍。
活動過程:
一.安全演練
教師扮羊媽媽,告訴幼兒要出去找好吃的,請幼兒在家等媽媽回來,如果有陌生人來,不要離開家。請一個陌生的老師扮老狼來引誘幼兒。
2.集體討論: (1):媽媽出門前怎么說的?
。2):老狼來了是怎么說的,寶寶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三.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苯又贸鐾婢呓o她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呢?應該怎么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動延伸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一:月餅真正多
主要涉及領(lǐng)域:科學
[活動目標]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食品,通過觀察和品嘗,知道月餅有各種各樣的。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
3.體驗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餅的快樂。
。刍顒訙蕚洌
1.幼兒每人一塊月餅(自帶、品種不一)。
2.教師準備蘇式和廣式月餅,水果刀一把。
。刍顒舆^程]
1.自由觀察盤子里的月餅,并和同伴進行交流。
★指導語:盤子里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聞起來感覺怎么樣?
2.觀察月餅的餡兒,知道月餅是有各種各樣的。
。1)猜猜月餅的餡兒,激發(fā)進一步活動的興趣。
。2)觀察切開來的月餅,知道月餅的餡兒是各種各樣的。
★指導語:①仔細看看月餅里面是什么樣的?②你們有沒有吃過這些口味的月餅?說說它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經(jīng)驗,介紹自己見過或吃過的月餅。
★指導語:你還吃過什么樣的月餅,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
4.品嘗月餅,體驗和同伴分享的快樂。(引導幼兒知道月餅是中秋節(jié)人們喜愛吃的食品。)
活動二: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主要涉及領(lǐng)域:藝術(shù)
。刍顒幽繕耍
1.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感受歌曲的內(nèi)容和所表達的情感。
2.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刍顒訙蕚洌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情景表演:《爺爺和我一起過中秋》。
。刍顒舆^程]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指導語:聽完這首歌曲,有什么感覺?
2.再次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內(nèi)容。
★指導語:歌曲里說了一件什么事情,我們再仔細地聽一聽。
3.邊看表演邊聽歌曲,進一步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引導幼兒感受表演中爺爺對寶寶的關(guān)愛情感。)
4.嘗試用聲音、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三:做月餅
主要涉及領(lǐng)域:藝術(shù)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團圓、壓扁的方法制作“月餅”,并用輔助材料印出花紋。
2.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刍顒訙蕚洌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個,小盤子六只。
2.幼兒玩超市游戲用的貨架。
3.幼兒認識過月餅。
。刍顒舆^程]
1.由故事導入課題,引起制作“月餅”的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交流和討論。
★指導語:我們都見過月餅,誰來說說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3.觀察教師制作“月餅”,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過程。
。1)認識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觀察老師示范,了解制作的過程。
4.自由嘗試制作月餅。(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掌握團圓和壓扁的方法,提醒幼兒壓時不要過于用力,花紋要清楚。)
5.欣賞自己做的“月餅”,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并請幼兒把“月餅”送到“超市”。)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能在指定范圍內(nèi)躲閃跑。
活動準備
彩色布條平整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游戲開始:
1、幼兒想想怎樣玩布條。
幼兒到圓圈內(nèi)帶上自己的尾巴當“小猴子”,老師當“大老虎”要去抓“小猴子”的尾巴。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玩法,把布條塞進褲腰,讓對方揪出布條。
3、教師講解玩法規(guī)則:幼兒自由在圈內(nèi),教師數(shù)“一二三”,幼兒開始在指定的范圍內(nèi)四散跑開不被對方揪尾巴,但不得推拉,揪下對方尾巴就請回到“老虎”的家,幼兒繼續(xù)進行游戲。
4、教師提問:怎樣不被對方捉住尾而自己卻能保護好自己的尾巴?鼓勵幼兒快跑躲閃身體靈活動作要快。
二、幼兒自由玩揪尾巴
1、上局玩下來獲勝的小朋友換當老虎進行揪尾巴。
2、教師提問:要怎樣才能夠保護好自己的尾巴。
3、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玩法。
延伸活動
將幼兒探索的新玩法揪尾巴的游戲,回家后請家長與幼兒一起玩,共同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反思
《揪尾巴》這個游戲活動主要是訓練幼兒快跑活動中身體的'靈活性和快速躲閃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通過本次活動的訓練幼兒在游戲中還是比較靈活的。從而培養(yǎng)了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排列的次序制作彩旗、彩練。
2.感受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huán)境的活動。
活動準備:
剪裁好的彩旗、彩練實例或范例板。
活動過程:
1.提問:新年就要到了,怎樣把我們的活動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呢?鼓勵幼兒參加制作彩旗、彩練的活動。
2.討論彩旗、彩練的制作方法。
。1)觀看實例:這條彩旗用了什么顏色?這兩種顏色的.旗子是怎樣排列的?引導幼兒說一說。2)請2~3名幼兒上來示范一下,彩練是怎樣貼的?
(3)教師總結(jié)制作彩練的方法:先選好兩種顏色的皺紋紙條,一一交替連接成鏈狀,讓幼兒說一說排列規(guī)律。
3.幼兒自己選擇兩種顏色的旗子或兩種顏色的皺紋紙條制作殘器或彩練。
4.教師幫助幼兒把彩旗、彩練連接起來,師幼共同布置活動室。
活動反思:
由于孩子們的年齡小,好多孩子還不會使用剪刀,因此,我就重點準備好活動中所需要的彩旗和彩色紙條,在我講解演示了如何制作彩旗和彩鏈之后,就重點引導孩子們學習如何粘貼彩鏈,并編排了一個直白淺顯的順口溜“小紙條,套里面,一頭粘,繞一圈,貼個環(huán)。”孩子們一邊說著兒歌一邊很輕松地便學會了自己制作彩鏈。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小班教案07-28
(精選)小班教案08-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0
小班教案(精選)09-23
小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