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撰寫觀后感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千萬不能認為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橋》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xiàn)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shù)據(jù)成就,紀錄片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
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五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yè),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xiàn)代七大奇跡”。
影片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今后我會繼續(xù)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2
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jīng)濟最發(fā)達的經(jīng)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還有生態(tài)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chuàng)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jié)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jié)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尋遍全球不可得,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fā)出大國重器“振華30”,而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滄海成坦途!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fā)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沙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fā)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jīng)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zhàn)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yè),勤奮堅持,不畏艱難困苦,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為公司爭光,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3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觀看《港珠澳大橋》這部電影,看著看著,我不由地發(fā)出感嘆;港珠澳大橋真是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驕傲,更是中國工人科技創(chuàng)新,勇于拼搏的見證,這就是中國力量,厲害了,我的國。
蔚藍的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海上航道,空中航線,加上生態(tài)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chuàng)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jié)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jié)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全球都找不到,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fā)出大國重器“振華30”。
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chuàng)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fā)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戰(zhàn)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fā)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jīng)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zhàn)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電影結束后,我望著一碧如洗的天空,此時明媚的陽光灑滿廣袤大地也映照著我們燦爛的笑臉。我想:港珠澳大橋——這條騰飛的巨龍,展示了我們的大國風范。我不禁為默默付出的中國建設者們點贊,為中國力量點贊。厲害了,我的國!
5月17日晚上,我們全體項目員工一起在影院觀看了港珠澳大橋記錄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設者們在工程建設中表現(xiàn)出來的聰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們不懼困難,百折不饒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梁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中交人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大橋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也成了我們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強項之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橋,被英國人稱之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跡之一。
六百年前,當文天祥一身枷鎖,被忽必烈的軍隊押著從這個地方經(jīng)過,回中原赴死時,他滿腔的愛國情懷中有多少悲憤與痛苦呀?那時的亡國恥辱與現(xiàn)在國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讓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對祖國,對中華民族那份愛的情懷卻是一樣的。
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不僅只是眼前的奇跡,通過完成這樣一座大橋。我們中交集團建造跨海大橋的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期盼著有一天在臺灣海峽上也能夠修筑起一條這樣的大橋。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在將過去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行,同時也會將時空的距離越拉越小。一個個割開血脈和親情的天塹將不復存在。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大灣區(qū)經(jīng)濟帶將在這里形成,它將成為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一塊熱土。
我們是一群建設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們創(chuàng)造的不僅是實體的奇跡,更是在修筑起祖國繁榮強大的基石。我們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擔當,在用林鳴那樣的敬業(yè)精神,與億萬中華兒女一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實現(xiàn)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4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梁創(chuàng)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正在中國的江河大海上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大橋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橋梁大國和強國。
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跨徑斜拉橋、大跨徑的懸索橋和跨海大橋中,中國建造橋梁分別占5座、6座、6座。而且,我們新建的斜拉大橋、懸索橋、跨海橋,從技術含量、技術水平以及使用的普遍性方面,毫不遜色。
全球最高的100座橋,有81座位于中國。如都格北盤江大橋全場1341.4米,橋面到谷底的距離為1853英尺(約合565米),相當于200層樓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橋。
四川干海子特大橋,世界第一座全鋼管混凝土桁架梁橋,最高鋼管格構橋墩達117米;鸚鵡洲長江大橋,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創(chuàng)四項世界第一。丹昆特大橋(165公里長)這是京滬高速鐵路丹陽之昆山段的特大鐵路橋,全場164.85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橋,第一高鐵長橋。而放眼未來,世界跨度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滬通長江大橋預計20xx年通車;主橋設置雙層雙向10車道、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楊泗港長江大橋20xx年也將建成。
未來,我們還有一大批世界級的橋梁正在路上,我們國家的橋梁建設,正在從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近幾年,從橋梁、高鐵、電力等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高速發(fā)展,充分說明了我們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小康社會新時代時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時代要求我們在新時代中共同努力,為中國榮耀增光添色!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橋》的電影。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橫跨在廣闊無垠的伶仃洋上,這條長長的巨龍把珠海、澳門和香港連起來了。
港珠澳大橋最難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長6.7公里的海底隧道?墒,當在沉放第15個沉管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工人們兩次嘗試將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見底的海水里時,都被勇敢的潛水員阻止了,潛水員說:“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笨墒枪と藗儾]有放棄,一個月后仍然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于,第15個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覺得工人們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6
“我建橋我驕傲”,把港珠澳大橋比作自己的情人,這些都是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建設者們的心聲,發(fā)自肺腑。影片沿著E30沉管作業(yè)為主線,演繹了國之重器、國之橋梁的高速發(fā)展以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對現(xiàn)實工作帶來了很大啟發(fā),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chuàng)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來對待。要把事情做對,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jīng)驗的'積累,數(shù)據(jù)理論一個都不能少,也離不開團隊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腳踏實際。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節(jié)約就是利潤的目的,嚴格控制制造成本,是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7
《港珠澳大橋》從港珠澳大橋的歷史、科技與人文情懷三方面生動講述了大橋建設的艱辛與豪情,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在高速發(fā)展中科學技術的飛躍和綜合國力空前絕后的壯大,讓人不由發(fā)出“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感嘆。
橋是中國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古時中國種類繁多品質精良的各類橋梁讓外國訪客贊嘆不已。但至近現(xiàn)代,橋梁建設發(fā)展落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中華人民憑著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冒著艱難險阻慢慢探索,在我黨的領導下一點點趕上了歐美發(fā)達國家的腳步,這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民族精神,這是相當值得歌頌的國家精神。如今,它的建成讓中國站在世界頂端傲視群雄,這就是創(chuàng)造了新歷史。
中國有著古老的橋梁建設文化。中國歷來各式精密的橋梁建造技術令人驚嘆,而港珠澳大橋對于工程技術又提出了世界級的新要求和挑戰(zhàn),不僅該橋是最長的跨海大橋,還是抗強震抗強風的'科技結晶。大橋從方方面面上來講都堪稱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工程,使今天的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領域足以傲視其他所有國家。
港珠澳大橋流露著濃厚的人文情懷。港珠澳大橋建設耗時十余年,凝結了無數(shù)人的心血。上至工程師,下至搬運工,在大橋建設期間住在施工現(xiàn)場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起早貪黑,早就把工友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工地當作了自己的家,大橋當作了自己的夢想,為的就是在大橋建成的那一刻,自豪的說一句“港珠澳大橋是我建的!”。這無比驕傲又無比真誠的一幕深深的觸動了我,雖然同為中交的工作人員,但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做項目的我卻很難以對項目有直觀的理解,尤其是對完成項目的困難、熱情、毅力、自豪和那一份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拼搏在第一線的項目建設者們有了崇高的敬意,也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為之努力的項目是為了造福世界人民,是要為他們提供基礎設施和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將為中交和中國的海外基礎設施建設事業(yè)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拋灑自己的年輕和熱血。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8
港珠澳大橋的完工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跡,這份奇跡的創(chuàng)造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夜以繼日的付出及精誠通力的合作。
《港珠澳大橋》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jié)沉管E30號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展示了大橋項目涉及地質、水文、環(huán)境、防風以及滿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復雜的建設難題,將大橋主體工程橋、人工島、隧道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世界領先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xiàn)出來,大橋的建設者孤島筑夢、奮戰(zhàn)七年的崢嶸歲月載入了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史冊,舉世矚目的大國工程閃耀伶仃洋上。
在成功的背后,一個個偉大而平凡的人為之付出了無數(shù)的努力與漢水,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后都會有意想不到的艱辛。
影片中最讓我影像深刻的是在E15沉管隧道兩次沉放失敗,第一次沉放失敗時總工程師林鳴緊緊握住自己顫抖的雙手告訴大家不要灰心,我們可以卷土重來;三個月后第二次沉放失敗時所有人都哭了,但林鳴總工程師強忍住已經(jīng)在眼眶打轉的淚水告訴大家我們還可以重頭再來;當?shù)谌纬练懦晒Φ南鱽砗,滿屋子的.寂靜,林鳴總工程師也終于將一直懸著的心放下了,他慢慢的坐下靠在椅子上,享受著這一份少有的平靜。
我作為祖國廣大建設者中的一員,會一直將您攻堅克難、勇于創(chuàng)新的奮斗精神傳遞給一代又一代最美建設者。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9
今年的10月24日,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了。這座歷經(jīng)6年調研和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的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了珠三角地區(qū)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影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jié)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艱苦。工程人員在造就大橋的雄偉壯麗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在施工期間的時候,曾經(jīng)遭遇了大概40場臺風,在去年臺風“天鴿”來臨的時候,緊急疏散了15000名施工人員。盡管臺風如此強烈,但由工程人員精心打造的大橋卻安然無恙。影片中的旁白說:“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闭且驗橛羞@種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和信念,施工團隊才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一個偉大奇跡。
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建設沉管隧道,一共由33節(jié),每節(jié)重達8萬噸。整個沉管建造工程經(jīng)歷了1400個日夜!吧詈8萬噸級的接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一件事了,重達8萬噸的巨型沉管在海底對接的誤差率只能在2—3厘米,為了將工作做好,要調動萬噸的巨無霸吊臂船隊,在沉管的關鍵期間,工作人員甚至幾天幾夜都不睡覺,對數(shù)據(jù)進行反復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在建第15節(jié)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淤泥天填平了歷經(jīng)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jīng)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困了而到底就睡,這一點令我們很是感動。
另外,很多大橋的建設者們在施工期間找到了自己的愛情,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影片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0
人們稱贊港珠澳大橋“騰空躍起一巨龍,三地從此無西東。根根橋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蕩歡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大嶼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門半島,是一座跨海大橋。由林鳴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跡”——港珠澳大橋。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讓我感受到大橋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淺。
開篇以茅以升建設中國第一座橋梁,讓我們認識什么是橋梁工程。接著播放新中國成立后建造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作比較。讓我看到了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飛速發(fā)展。
紀錄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jié)重8噸的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展開了建設情節(jié)。安裝E30號沉管時要將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E30號是海底隧道的第33節(jié)也是最后一節(jié),此項任務十分艱巨以及海底情況復雜。給隧道對接帶來巨大的困難,大橋建設者們絞盡腦汁開始安裝對接,他的成功關系到大橋的建設。對接成功后工程者歡呼雀躍,只有總工程師林鳴沒有絲毫笑意,他在等待對接漏差報表結果。當他得知漏差為16厘米時,他宣布需重新對接,最終落差不到2。5毫米,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奇跡!
在對接E15號沉管時,林鳴和他的團隊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因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們不得不退回去,三個月后,再次對接依然無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又過了一個月再次“出征”,終于安裝成功!現(xiàn)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大橋建設同時保護好中華白海豚,實現(xiàn)“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橋建設者的承諾。大橋建設“讓道”于中華白海豚,橋梁工程施工設計優(yōu)化最終兌現(xiàn)了他們當初的承諾。
自20xx年出提出構想后20xx年12月開始建設,到20xx年10月正式通車,歷經(jīng)整14年。在這14年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奮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了這14年,才有了這座“圓夢橋”;有了這堂課坎坷的14年,才有了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以橋、島、隧的方式貫通香港、珠海和澳門。它記錄了中國的力量,展現(xiàn)了當代中國的風采。在遠處看,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世界東方。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1
20xx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wèi)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chuàng)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chuàng)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道,被英國《衛(wèi)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chuàng)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chuàng)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世界首創(chuàng)橋―島―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難度深水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自主創(chuàng)新助推攻堅克難。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chuàng)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xiàn)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體現(xiàn)了勇創(chuàng)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島隧工程項目是港珠澳大橋工程難度最大的地方。20xx年,韓國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在主持安裝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當時每一節(jié)沉管安裝的時候,會有56位荷蘭專家從阿姆斯特丹飛到釜山給他們安裝。中國考察團到釜山去考察時,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上去看一看,被當場拒絕。于是考察團在距橋三百多米的海面上,開船用卡片機拍了幾張照片。
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找到當時世界上在沉管安裝領域最好的一家荷蘭公司,對方開出天價1.5億歐元(約人民幣15億人民幣)。經(jīng)過多次談判,談判員提出3億元人民幣,卻遭到荷蘭人拒絕,他們說:“我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你們去找上帝吧!北欢啻尉芙^后,林鳴帶領團隊自主攻關,解決了多個世界難題,最終實現(xiàn)了工程設計零借鑒、安裝零失誤。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fā),科研創(chuàng)新可謂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題中之義。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2
《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令人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靜。港珠澳大橋歷經(jīng)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地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qū)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珠港澳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xiàn)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閆東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正如電影中的旁白所指,“比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shù)據(jù)成就,電影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五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不少工程人員的青春,便放在了這大橋建設上。有人從二十多歲干到三十多歲,也有三十多歲的,現(xiàn)在已成中年男子。從前的單身漢,轉眼成家立業(yè),卻不忘了穿著婚服在即將竣工的大橋上走走拍拍,有人攜妻帶眷到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為大橋奮斗......一座橋,有汗水,也有淚水。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yè),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xiàn)代七大奇跡”。
最令我感動的,并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建造過程中的挫折。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敗更能展現(xiàn)出工作人員對大橋所付出的心血。在建E15號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歷經(jīng)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jīng)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這令我們很是感動。大橋的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yè)。有工作人員打趣的說,大家都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大橋這個項目。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電影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今后我會繼續(xù)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3
《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令人心情起伏,久久不能平靜。港珠澳大橋歷經(jīng)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地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qū)串在了一起,對付匆匆進珠港澳地區(qū)的經(jīng)濟成長具有緊張的戰(zhàn)略意義。
貫穿整個片子的,是感情。盡管大橋是今世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歷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閆東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雄偉。正如片子中的旁白所指,”比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比較起數(shù)據(jù)成績,片子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五年去籌辦,用了八年去扶植,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不少工程人員的芳華,便放在了這大橋扶植上。有人從二十多歲干到三十多歲,也有三十多歲的,現(xiàn)在已成中年男子。早年的獨身只身漢,轉眼成家立業(yè),卻不忘了穿戴婚服在即將完工的大橋上走走拍拍,有人攜妻帶眷到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配合為大橋奮斗......一座橋,有汗水,也有淚水。無論是總工程師照樣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緊張的事業(yè),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豪杰”。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看眾的心中,讓人人每當疾馳于大橋上,隧道中,都邑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今世七大奇跡”。
最令我沖動的,并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建造歷程中的挫折。勝利雖然令人欣喜,然則遇上失敗更能展現(xiàn)出工作人員對大橋所支付的心血。在建E15號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歷經(jīng)重重艱苦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許多顛末多日勞頓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降服重重艱苦終于對接勝利后,許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這令我們很是沖動。大橋的'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yè)。有工作人員玩笑的說,人人都有兩個情人,一個是本身的另一半,另一個便是大橋這個項目。娶親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片子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扶植歷程中的許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動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艱苦,盡力奮斗,開發(fā)立異的精神。往后我會繼承向港珠澳扶植者學習,踏踏實實、奮發(fā)向上,在本身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度。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4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20xx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wèi)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穿行在海上云間,真正實現(xiàn)了一橋連三地的盛況。上午在廣州“嘆早茶”,下午“刷卡”過關去澳門吃個葡撻,晚上去維多利亞港欣賞香港夜景……這樣的美好憧憬,如今就要變?yōu)楝F(xiàn)實。往來粵港澳將如走街串巷般方便,“大灣區(qū)時代”加速到來。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奇跡,中交的奇跡,讓我們認識到了大橋背后的中交人們,在他們的堅持與努力下,這座大橋終得成立,在他們的付出下,我們看到了“最美”大橋,全世界造橋的標桿已然樹立在中國,而中交集團代表的是中國技術與中國速度。這座在中國交通建設史上被稱為“技術最復雜”的“世紀工程”,一次次挑戰(zhàn)著中交工程師們的智慧和建設者的勇氣。在挑戰(zhàn)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獲“中國標準”,填補世界空白,成為中國邁入橋梁強國的里程碑,我為自己是“中交人”而感到由衷自豪。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了香港、澳門和珠海,實現(xiàn)了三地的.互通互連。工程之浩大,費時之久,耗材之多,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高達42萬噸,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的修建過程,真實地記錄了中交工程師們?yōu)榇_保深海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所攻克的困難與挑戰(zhàn),以及下放海底沉管過程的艱辛,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中國工程師們所展現(xiàn)出的信仰,更是給我?guī)硪曈X的沖擊和心靈的感動。整個工程的開發(fā)和建成,離不開各方面的力量與支持,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奉獻。
那橫跨的大橋,是文化交流的紐帶,是黃金橋,是成功橋,更是發(fā)展橋!跋部唇袢章,勝讀百年書”今天我們每個中交員工都應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5
20xx年10月24日,是一個值得高興和紀念的日子,港珠澳大橋開通運營了,這項超級工程譜寫了中國橋梁史上的新篇章,也令世界橋梁專家為之驚嘆。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總長約55公里,耗資超過1200億。
為了向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學習,公司組織了觀看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活動。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港珠澳大橋的宏偉,也看到了奮斗在一線的大橋建設者。我印象最深的是總工程師說的.那句話,“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也正是這些大橋建設者,敢于擔當,不斷創(chuàng)新,堅持不懈地攻克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才讓這個被英國《衛(wèi)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屹立在伶仃洋上。很多建設者為大橋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就像他們所說,他們心里都有兩個情人,一個是自己的愛人,一個是港珠澳大橋。他們這種大國工匠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在工作中要勇于奉獻,敢于擔當,不斷創(chuàng)新,讓中國的工匠精神傳遍每個角落。
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嘆零丁”早已成為過去。如今,煙波浩渺的伶仃洋上架起了一條游龍似的長橋,伸向了三地、伸向了人民的心里。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人民獻給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禮物,也是中國人民在這四十年里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玉汝于成的象征;也是中國人民獻給世界的精美禮物,為世界橋梁史寫下了絕美的華章,永載史冊。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相關文章: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1-09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02-01
觀港珠澳大橋觀后感05-11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精選[15篇]05-21
《裝彩珠》教案02-17
中班社會快樂裝彩珠教案03-26
中班生成活動:美麗的申港03-25
防城港物流服務合同02-27
小班美術《花手帕珠滾畫》教案附反思04-05
連云港房屋買賣合同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