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開端》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開端》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部以時間循環(huán)為題材的劇集——《開端》,正在熱播。它講述的是一樁極具現(xiàn)實感的事件——“跨江大橋公交車爆炸案”。劇中的男女主,一次次在公交車上死去、醒來,就是為了拯救一整車人的生命。
直擊社會現(xiàn)實
這部劇以時間循環(huán)的方式,放大了一輛公交車上乘客存在的時間,為觀眾展現(xiàn)了一個精彩的故事。我們追劇,就是想知道,這場悲劇的“開端”,到底在哪里?兇手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是與非?
最后,我們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詞語——網(wǎng)絡暴力。
劇中,一個女孩在跨江大橋上要求公交車司機停車,下車后被貨車撞死,被網(wǎng)友大罵“死得好,誰讓你去拉方向盤”;
男主為了拯救全車人與“炸彈客”搏斗,在他捅傷“炸彈客”之后,被網(wǎng)友扒出身份,發(fā)現(xiàn)他正在開發(fā)的游戲中包含暴力元素,因而被叫做“殺人魔”;
在爆炸案中喪生的乘客之一“直播一哥”,因為生前是主播,在死后,卻被網(wǎng)友在他過往的視頻留言大喊“死得好”……
這些,映射著現(xiàn)實中一些社會新聞下的評論百態(tài)。
劇中,“炸彈客”的作案動機,就是他們的女兒在意外死亡后受到網(wǎng)絡暴力傷害,他們由此心生絕望,并選擇報復社會。一個生命的意外終結,成為網(wǎng)絡“噴子”的剪輯素材;而對他的家庭來說,是無法承受之痛。
這部劇讓觀眾作為旁觀者,看到了男女主一次次拯救全車人的努力;看到了“炸彈客夫婦”失去女兒后的傷心;也看到了女孩下車原因中被忽略的事實;觀眾在反復代入不同角色的視角里,體會到社會的復雜性。
劇情之外的反思
追劇之后,我們都要捫心自問,“我是否曾經(jīng)成為一個網(wǎng)絡施暴者?”社會上的許多事情,沒有那么簡單,只看眼下的是非對錯,很難去“主持正義”。網(wǎng)暴的參與者,除了別有用心的人,也許還包括不經(jīng)意的你和我。
我們在鍵盤上敲下的每一個字,都有可能影響別人的一生,甚至影響社會的走向。當一個人犯了錯,自有法律的懲罰,誰也無權無止境無底線地去加以指責,不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在虛擬的網(wǎng)絡中。
披著“主持正義”的外衣,去宣泄自己的情緒,在客觀上成為一雙推波助瀾制造悲劇的手,這不僅是錯,也是罪。
涼薄之外的溫暖
壓倒女孩父母、使他們成為兇手的最后一根稻草,無疑是人情的涼薄。但我們仍能發(fā)現(xiàn),在這場悲劇中,也藏著無數(shù)溫暖。
司機看到提著炸彈的妻子上車,那一刻他有猶豫;在女主說自己被壞人侵犯要下車時,他也會開門,這距離車毀人亡只有幾分鐘,在這關鍵時刻,他的心是有溫度的。
車上,帶藥的阿姨和仗義的主播一哥,體現(xiàn)出了普通人的善良,對他人多一份幫助,就是為自己種下善根。
給女兒湊學費的大叔告訴我們,見義勇為不一定都是為了名利,草根就算一無所有,也依然保留一份赤誠之心。
江警官對師父的崇敬,張警官對群眾的信任,以及男女主對正義的理解,無不在刻意傳遞著一個信息: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有愛,人間就有愛!
【《開端》觀后感】相關文章:
《勞動的開端》說課稿03-22
勞動的開端教學反思04-22
《勞動的開端》教學反思03-28
《勞動的開端》教學反思12篇04-16
讀《勞動的開端》有感04-23
讀《勞動的開端》有感5篇04-27
初一觀后感:《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二作文-觀后感作文01-11
《風雨哈佛路》觀后感風雨哈佛路觀后感11-20
童夢奇緣觀后感《童夢奇緣》觀后感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