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史記》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史記》讀書筆記1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開始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司馬遷,字字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愿望沒有實現(xiàn),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愿。后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后,終于完成。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在史記中,我最喜歡“五帝本紀第一”。
其中記載的是五帝的傳說。五帝有黃帝、顓頊、堯、舜和禹。 黃帝,是少典族的兒子,姓公孫,明軒轅。生下來就神異,幾個月大就能說話,幼年心智周遍、聰明伶俐,長大后敦厚勤勉,成年時就見識廣博,通曉天下大事。 顓頊帝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寧靜深沉而有智謀,疏曠通達而明曉事理,養(yǎng)才育物以便充分開發(fā)利用土地,依照四時季節(jié)辦事以順應自然規(guī)律,憑借對鬼神的.盡心敬事來制定禮儀法度,治理四時五行逆順來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十分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墒,屈原的才華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了屈原。德才兼?zhèn)溆智甯吖掳恋那,懷著悲憤的心境,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最終跳進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后我才明白,原先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如果沒有那“品”不正的王,必須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都是因為社會腐敗、墮落的現(xiàn)象,導致有些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才是最重要的吧……
《史記》讀書筆記2
這是一本能豐富頭腦、補充知識的神奇的書,也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紀傳體通史。這部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多字。此書也開創(chuàng)了紀傳體史書的形式,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上有重要地位。
這本書無論在中國史學史還是中國文學史上,都堪稱是一座偉大的豐碑。史學方面姑且不論,文學方面,它對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散文,都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首先,從總體上來說,《史記》作為我國第一部以描寫人物為中心的大規(guī)模作品,為后代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基礎和多種可能性。《史記》所寫的雖然是歷史上的實有人物,但是,通過互見即突出人物某種主要特征的方法,通過不同人物的對比,以及在細節(jié)方面的虛構,實際把人物加以類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學中,都有這樣的現(xiàn)象,這是人類通過藝術手段認識自身的一種方法。只是中國文學最初的類型化人物出現(xiàn)在歷史著作中,情況較為特別。由此,《史記》為中國文學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說、戲劇中,所寫的帝王、英雄、俠客、官吏等各種人物形象,有不少是從《史記》的.人物形象演化出來的。
除了人物類型,它的體裁和敘事方式也受到《史記》顯著影響。中國傳統(tǒng)小說多以傳為名,以人物傳記式的形式展開,具有人物傳記式的開頭和結尾,以人物生平始終為脈絡,嚴格按時間順序展開情節(jié),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評論,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淵源于《史記》。
《史記》仿佛讓我做一次足不出戶的歷史旅行,領略了那個時代的一切,回顧了各種另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體會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感情。
《史記》仿佛是一本有趣的故事書。生動形象的歷史人物有聲有色的為你講述他們身上發(fā)生的有趣的餓故事,帶領你進入他們的世界。
《史記》仿佛讓我和一個歷史學家面對面的談話。深深的被他那準確到位的語言所打動。在不知不覺中也增長了必要的歷史知識,豐富了頭腦。
《史記》讀書筆記3
我有許多課外書,其中《史記》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要問為什么?那是因為數(shù)的作者給了我心靈的震撼。
《史記》的作者是漢代史官司馬遷。當年,他被打入大牢,義憤填膺想自殺?墒撬X得自己就這樣死的話,輕于鴻毛。
于是他振作精神,用自己的血淚鑄就了《史記》這本著作。
我讀完了他的故事,不由陷入了沉思: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種頑強拼搏的精神,F(xiàn)在的孩子,物質條件非常的優(yōu)越,吃得好,穿得好,樣樣都能得到滿足?墒菂s承受不住任何打擊。報紙上、電視上、廣播里報道孩子自閉、自殺的消息屢見不鮮。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如果一點點壓力夜承受不了,那么將來的重任如何擔當?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雖然還不能跟司馬遷相提并論,不過我卻在努力鍛煉自己的意志。
我長的比較胖,每次上體育課,我總是累得氣喘吁吁,每次體育測試,我也是勉強過關。為了增強體質,提高自己的體育成績,我定下了鍛煉身體的計劃,同時我也下定了鍛煉自己意志的決心。每天早上,我堅持6點起床跑步,跑45分鐘。做一件事情也許很容易,但是堅持做一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夏天還好,可是冬天就比較困難了。每當我思想懈怠時,我就用司馬遷來鼓勵自己。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堅持了一年多,身體結實了,自己覺得做事夜有毅力了。
我想,只有從點滴小事做起,逐漸鍛煉自己,才能做一個頑強的人!讓我勇敢面對現(xiàn)實,努力拼搏吧!
《史記》讀書筆記4
這一篇除了寫廉頗、藺相如外,還寫了趙奢、趙括父子及李牧。
廉頗成名最早,在趙惠文王十六年時就因大破齊國而被授為上卿。藺相如次之,因在完璧歸趙一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勇氣與智慧成名,被趙王拜為上大夫。完璧歸趙的故事應該很多人都熟悉,記得中學課本中學過,這里不再贅述;旧暇褪乔貒o趙國制造麻煩,以找借口攻趙。藺相如舍身幫處于弱勢的趙國挽回了面子,也使秦國暫時不好意思打趙國。
不過,一個國家會不會挨打不是光靠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勇氣就能決定的,最終還得靠實力說話。這件事后不久,秦國舉兵伐趙,攻下石城,第二年又攻趙,殺二萬人。然后秦王派使者傳話邀請趙王在澠池相會談談兩國友好建交的事。趙王畏懼,不想去,廉頗、藺相如都說“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只好去了,藺相如隨行,廉頗送他們,并說:你們這一去,估計路上行程加上面見秦王商談禮畢再回來,應該不超過三十日,如果三十天還沒回來,“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這話說得很是老成持國,不過不知道會不會對趙王有所得罪。
這一行,藺相如再次表現(xiàn)出外交智慧與勇氣,在酒席上與秦王針鋒相對,秦王借灑意要趙王彈瑟助興,藺相如則請求秦王擊缻“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藺相如近前跪請,秦王仍不同意,相如撥劍以自刎相逼,秦王左右欲殺相如,被相如怒目瞪回去了(這個,大概是因為相如離秦王較近,投鼠忌器吧),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缻。為什么雙方要為這件事這么較真呢?因為雙方都有史官在場,對趙王為秦王彈瑟助興,秦王為酒宴擊缻作樂都是要一一記錄在案的,事關國家體面,不能馬虎。后來秦之臣提出“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答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這個有點過分了,想要秦都給趙王的生日禮物。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直到酒席結束,秦王都不能在氣勢上勝過趙國君臣。其實最后這句最關鍵:“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這一頓鴻門宴后趙王與藺相如等一起回到趙國,“以藺相如功大,拜為上卿”這沒什么問題,問題出在后面一句“位在廉頗之右”,廉頗不服氣了,認為自己為大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功,藺相如不過靠口舌之爭立功,再加上藺相如出身卑賤,廉頗恥于居其之下。藺相如知道此事后,對廉頗種種回避,以免與廉頗發(fā)生沖突。藺相如的舍人不理解,認為藺相如懦弱,紛紛請辭,藺相如解釋道:我在強大的秦王面前尚且不曾畏懼,難道會懼怕廉頗嗎?躲他只是因為“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豈不會讓親者痛仇者快嗎?廉頗聽說了藺相如的.話,幡然悔悟,于是去藺相如家負荊請罪,然后就出現(xiàn)了將相和的一幕。然后廉頗兵伐齊、攻魏,得勝還朝,藺相如也帶兵攻齊,“至平邑而罷”。
嗯,這段將相和有點戲劇化了,藺相如那句“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笔欠裼悬c過于目中無人了?感覺廉頗與藺相如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就想把趙國的家當了一樣,趙王知道此事會想到什么?趙平原君又怎么想?……好吧,也許是我想多了。
【《史記》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史記》讀書筆記03-12
史記的讀書筆記03-10
史記讀書筆記02-10
史記讀書筆記03-08
史記故事讀書筆記02-26
[推薦]史記讀書筆記01-10
史記小學讀書筆記01-07
《史記》讀書筆記范文07-21
(精華)史記讀書筆記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