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稀缺》讀書筆記通用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稀缺》讀書筆記通用,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稀缺》讀書筆記通用1
這本書主要討論了稀缺對于大腦造成的影響,有些部分讀來還是頗有些震撼——“無能可以導致貧窮,貧窮也可以導致無能”、心理賬戶等。
回想起來具體都看過什么總是很難,這個讀后感就不知道從何寫起,作者說的很多東西都很有道理,很有啟發(fā),對于個人來講,最難的不是看不懂道理,而是認清自己的現(xiàn)狀。在別人看來也許一個人被生活所累,大腦帶寬被嚴重占據,那么在他自己看來是否是這樣呢,根據我的經驗來看怕是未必如此。
從概念來說,我的理解是人的精力,腦力是有限的,被一些東西占據了你的大腦,那么勢必會錯過另外一些東西。從貧富來說,顯然窮人要花費更多的精力來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富人則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分配到更遠大,效益更高的事情上面去。從銷售的角度來講,如果一個銷售把心思都花在如何處理客戶抱怨上,那么他是沒什么精力去開發(fā)新客戶,滿足新的業(yè)績增長了。
想要改變稀缺,重要的工作是留出余閑,余閑的金錢,余閑的時間,余閑的精力等等。但這一切談何容易,書中救助印度貧民的實驗也證明了要改變這一切并不容易。給了啟動資金的貧民在經過一年后并沒有如同學者所設想的改變生活面貌,走向富足生活,而是絕大多數(shù)重新回到了舉債做買賣的日子。并且在那個階段穩(wěn)定下來。
究其原因就會發(fā)現(xiàn),被救助者對于改變自己生活的難度并沒有清醒的認識,救助金短暫的改善了他們借債做生意的窘境,贏得更大利潤,可也讓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更加放松,親友送禮出手變得闊綽,不懂得儲蓄,保險,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和其他意外情況很快會讓他們重新墜入貧窮。
話說到這里其實很明白了,對生活的認識不發(fā)生改變,認知水平不提高,生活永遠不會有大的改善,哪怕有意外之財,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還是會很快跌落到相對應的認知水平上面去。同樣,通過貧民救助實驗,也可以看清楚要改變自身的處境到底有多困難,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清晰計劃,不能抵御外界聲音對自己的困擾,還要加上一些運氣,才可能完成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階層的跨越,真想要有徹底改變,可能需要兩三代人的不懈努力。
回到身邊的`例子,出身于內地貧困縣農村的出身,讓我看到了很多活生生的例子,真正能夠改變自己家庭處境的人,都經歷了遠超一般家庭的困難。農村要供養(yǎng)一個大學生太不容易,眼看著跟自己情況差不多的家庭,蓋房子,添新家電,新家具,買摩托車等等,可供養(yǎng)大學生的家庭基本上把所有的收入都用在了孩子的學業(yè)上。自己家里多少年的家具,家電沒有更新,也沒有新添。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抵擋這種誘惑,而且讀了大學之后到底是什么樣的未來,對于他們來說也許無異于一場賭博,僅靠樸素的理念支撐著這一切。所幸,從我周圍的少量樣本來看,生活水平都還是得到了明顯改善。
對于個人來說,最難的不是明白稀缺,余閑等這些概念,而是徹底認清自己的現(xiàn)狀和和想要改善的目標。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幸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钡拇_是這么個道理,李笑來在自己的書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我的看法是,不管處在什么的環(huán)境,人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稀缺,這是人生路上永遠存在的東西,對于大家來說,重要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認真想清楚,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取舍了,至于達到目標消滅稀缺這種事情,那是想都不要想了,總會有各種稀缺在前方等著你。加油!
讀后感寫的很是蒼白,主要是記得的內容實在有限,對于我這種腦子不太清楚的人來說,這本書值得一讀,通過這本書,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稀缺》讀書筆記通用2
這本感覺挺普通,沒什么特別之處,整本書我歸納成三句話的話就是:調整稀缺心態(tài)、不要有管窺之見,規(guī)劃和管理好“帶寬”。老外的書就是這樣,論點的提出會有非常多的論據和例子佐證,所以用掉了大量的篇幅,說句大言不慚的話,我拎出來的筆記已經對觀點進行了歸納匯總,如果你認可書內的這些觀點并理解的話,就沒必要看這本書了,重點還是操作層面的問題,如何實踐、如何更好地指導工作和生活,我準備采用李笑來《把時間當做朋友》書里的一個方式,就是除了記錄每天做的事情之外還要對所做事情消耗的時間做一個記錄,通過記錄及歸納幫助我們調整稀缺心態(tài)。前段時間和同學討論一個贏家路徑依賴的問題,他說贏家最可怕的就是路徑依賴,會導致盲目自信,其實我覺得不光是贏家的路徑依賴可怕,普通人的路徑依賴更可怕,因為我們會陷入忙碌且浪費時間的陷阱而不自知,周而復始地重復而不打破,希望我們每個人都不要陷入自己營造的陷阱。
1、稀缺是一種心態(tài)。當它俘獲我們的注意力時,就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影響我們的決策和行為方式。當稀缺俘獲大腦時,人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資源上,從而會經歷一個短期獲益,長遠看會付出代價的過程。
2、認知具有高度的相對性。雖然相對性認知是大腦處理信息時的固有特征,但經驗與專業(yè)技能還是能讓我們擺脫這一限制。專業(yè)技能,也就是對某一領域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夠對認知形成改變。
3、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為了獲得某件東西而需要放棄什么,那么就很難想清楚這件東西的成本和價值。余閑以及權衡的缺失意味著我們無法擁有對物品進行價值判定的`簡單、直接的方法。(機會成本的概念)4、當今天的資源,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能在當下為你帶來比未來更大的利益時,借用就是行得通的做法。而當我們有了管窺之見時,借用就會超越得失均衡的限度。當面臨稀缺狀況時,我們的借用,從長期來看通常是不合理的。管窺心態(tài)會限制每一個人的視野。當有了管窺心態(tài)時,我們就只能局部地、暫時性地解決問題。
5、數(shù)十年的研究顯示,在資源最為充裕的時期,而且特別是在這樣的時期,我們尤其容易犯下拖延的毛病。(從大時代到小個體都要引以為戒)
6、許多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都以余閑的存在為前提。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閑庭信步般輕松愉悅地處理事務。因為真正重要的是,將有效的帶寬最大化,而非將工作的小時數(shù)最大化。
7、你以為保持靈活度是在幫自己,但卻讓自己產生了拖延和分心。(小聰明難敵大智慧)
8、逃離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爾表現(xiàn)出來的警醒,而是持續(xù)、永恒的警醒——一種在任何時間里都能抵御所有誘惑的能力。(最喜歡的一句壓軸)
《稀缺》讀書筆記通用3
古人云,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窮。嫌與不嫌是會相互轉換的。有奶吃是娘,沒奶吃長大了就變成了白眼狼。這樣的故事想必也聽過不少吧。
那一個人天天面對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日子時,他已經失去了選擇的權利,如何有口飯吃,就是最大的事情了。丑與窮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斤斤計較的'人,表面上看是小氣,摳門。他會為了省5毛錢,走一里路去搶購打折的超市雞蛋。但他也會為了給孩子過生日,去KFC吃漢堡薯條。
斤斤計較的人,更加對價格變化敏感,他也會謹小慎微地選擇真正需要的物品。而不是為了折扣而瘋狂地塞滿購物車。
書中講到,一個富人買菜為了5塊錢,也會討價還價半個多小時。而在買車時多了500塊無所謂。原因是二者在他消費時所占的比重不同。此時評價富人到底是節(jié)儉,還是奢侈,都不太合適。只能說不同的消費選擇前,他少了一點理性。
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做一些傻事。同樣是優(yōu)惠5元,原價10元的物品你會心動,原件1000元的物品你卻無動于衷。為何呢,你覺得1000之5不值得你去多花時間去做,但它也是真真正正地為了省了5塊錢。
這種非理性的消費認知,就是人們沒有計較對地方,該計較絕對值時,只記得計較比重了。生生的一種浪費。
計較往往與講義氣是相左的。講義氣,說的是跟著我有酒喝,有肉吃,大哥派頭十足。但誰都知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在大哥那里天天混吃混喝久了,早晚會還的,說不定是自己的命的代價。
計較也是一把尺子,對于正在奮斗的人來說,它可以鞭策你做事更守時,更嚴謹。因為吃到的代價、錯誤的懲罰,都是奮斗的人生活不能承受之重。
多一點計較,讓你更珍惜時間,讓你更善用資源,讓你更多一些思考,讓你做出多一點理性的選擇。
【《稀缺》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如何讓“職場狀元”不再稀缺_新聞資訊05-08
稀缺讀后感05-01
《稀缺》讀后感04-28
(優(yōu)選)《稀缺》讀后感2篇01-11
經典讀書筆記_讀書筆記09-09
讀書筆記與讀書筆記范文09-23
讀書筆記古代文學讀書筆記09-06
經典讀書筆記02-16
讀書筆記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