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集合7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1
說來也真是慚愧,人到中年才開始努力讀書,才開始學習自我管理,40歲的分水嶺讓我看到了前半生的平平淡淡,本該奮斗的年齡卻選擇了安逸。而后半生本該在安逸中度過的,卻不想白活一遭,期望通過自我管理通過讀書讓自己的后半生更有獲得感。
40歲了,我的時間都去哪了?讀了《小強升職記》這本書,才讓我明白了為什么40歲前的人生會沒有獲得感成就感,才明白明明和別人擁有相同的時間,為什么最后的結果卻不同。
《小強升職記》這本書是我目前讀過的自我管理類書籍中對我觸動最大的一本書,它可以讓我檢視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諸多不足,讓我反思在成長的過程中諸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赐辍缎娚氂洝,我明白了,人到中年的我,應該學會過高效率慢生活。
01對工作對生活的盲目,是阻止我們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
成功的人每天都在忙碌,平庸的人每天也在忙碌,成功的人的忙碌卻可以讓自己事業(yè)有成,平庸的人的忙碌卻是讓自己碌碌無為。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忙碌,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忙碌的狀態(tài)。
特別是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人,他們往往受到同事和領導的優(yōu)待,整天忙碌于瑣事之中,無暇做更長遠的打算。
我認識一個朋友,他從剛畢業(yè)就在一家私營企業(yè)工作,至今快20年了,老板換了一個又一個,而他卻我自巋然不動,從行政到倉儲再到客服,整天忙忙碌碌的雖說熬成了資深老員工,薪水卻還和幾年前沒啥區(qū)別,他說這樣挺好,換了公司也不知道干啥,至少在這家公司已經熟悉了。
而有人對成功人士做了一個統(tǒng)計,發(fā)現他們中大部分都很有目標感,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在工作生活中也都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
而整天忙碌卻碌碌無為的人,卻對工作生活比較盲目。這種盲目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小強升職記》的作者鄒鑫在書中做了解析,可以對照原因自我檢視一下。
第一,在這個人生的關鍵時期,我們被迫完成角色的轉變。
第二。我們還來不及構建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人生目標。
第三。我們不具備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第四,我們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對照這四個原因我認真檢視自己,發(fā)現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前半生沒有構建適合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以及人生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要成為什么樣的人,隨波逐流,順其自然。就是因為沒有目標,才會讓自己疏于學習,不具備職場核心競爭力。
二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上班忙領導交辦的瑣事,下班忙追劇刷手機。跑步,讀書,培養(yǎng)興趣,提升工作技能之類的,之前來沒有行動過。
這本書中提及想要改變這種狀態(tài),就需要一個自己的核心系統(tǒng)。當我們親手做出一個小雪團即自己的核心系統(tǒng)之后。放在雪地里一滾,這個小雪團就會負責吸收周圍很多的雪,我們最終將獲得一個大雪球。而如果只是漫無目的的在雪地里跺步。走的再勤快,我們的.收獲也只有鞋底的一點點雪而已。
所以擅長滾雪球的人比較容易成功,成功的關鍵在于構建自己的核心系統(tǒng)。
02學會記錄和分析時間日志
之前也看過很多時間管理類書籍,很早就學會列工作清單。說實話,讓我引以為傲的是從2001年參加工作的第一天,每一天都對當天做的事項做了記錄,十幾本記事本整齊地躺在我的抽屜里。這其中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從被動記錄到提前計劃,從記流水賬到具體工作完成情況,這些不同形式的記錄,也顯示我在學習時間管理上的不斷進步。
記得前幾年的筆記本,都是快下班時,把當天做的工作記錄下來。后來演變成每天上班前五分鐘,把當天計劃做的工作一項項記錄下來。雖然這種改進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項進步,但這對提高工作效,構建價值觀卻幫助不大。
用本書中分享的查找時間黑洞的方法,不妨可以做個統(tǒng)計,看看究竟在時間管理上是否科學。統(tǒng)計方法是統(tǒng)計下一周“集中精力工作、無意義浪費時間、真正的休息”的比例。
集中精力工作,指心無雜念,進入忘我狀態(tài),效率很高。這種工作狀態(tài)我大概1天可以保持集中2個小時,1周就是10個小時。
無意義浪費時間,指的是網上瀏覽網頁、逛淘寶、看股票漲幅、在辦公室聊天、吃零食煩躁不安,或者邊工作邊聊天邊看社交軟件等。大概1天4小時,1周是25個小時。
真正的休息,喝杯茶,打個盹,散散步。工作時間出去散步的情形也不多。不完全統(tǒng)計算1個小時吧。
這個時間統(tǒng)計是8小時工作時間,但也不完全準確,專注工作2個小時,但是有緊急工作時也要加班。一周4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用于專注工作的是10小時,占25%;無意義浪費時間或者說效率不高的工作時間是25個小時,占62.5%;剩下的時間是無法定義的,悄悄從手中溜走的時間。
提高工作效率是有技巧的,重新審視自己的時間日志,它其實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在工作日,給自己的一天規(guī)劃幾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應根據自己工作性質來確定,并且一定要按照這個準則來度過每個工作日。
第一步,收集工作任務。將所有的任務放入工作籃。不論是誰在什么時候交的任務,通通放進工作籃里。
第二步,篩選工作任務。將可以置之不理的任務清除掉。將必須在當天處理或者需轉交別人處理的任務拿出來,列在當日工作清單內。將可以在兩分鐘之內的完成的任務,立即完成。
第三步,記錄時間日志,確定工作時間段及類型。
比如:上午9:00——9:30雜事時段:處理OA上的通知事項,檢查回復郵件,打開辦公通訊軟件等。
上午9:30——10:30工作時段:關閉所有聊天工具和瀏覽器,從工作籃挑出一項工作完成。
上午10:30——11:30電話溝通時段,將所有需要打的電話在這個時段一次打完,將當天需要與別人溝通的事項一次性溝通完畢。
午飯午休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下午1:30——4:00工作時段:專注寫材料。
下午4:50——5:00雜事時段:處理當天還未處理的雜事。
下午5:00——5:30思考時段:思考下步的工作和個人的發(fā)展。
8小時工作時間按輕重緩急安排完畢,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嚴格按規(guī)則執(zhí)行。對于不是自己職責范圍內其他人交辦的工作,也學會婉轉地拒絕,確保自己工作任務高效完成。
03學會找到自己的職業(yè)價值觀
高效的工作也從側面反映一個人的價值觀。每一個在職場上成功的人,都是與自己競賽的勝利者,都是職業(yè)生涯的規(guī)劃者,都是人生規(guī)劃的實踐者。
職業(yè)價值觀,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即管理、成就感、社會交際。
管理,工作的目的和價值在于獲得對他人或某事物的管理支配權,能指揮和調遣一定范圍內的人或事物。
成就感,工作的目的和價值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取得成就,不斷得到領導與同事的贊揚,或不斷實現自己想要做的事。
社會交際,工作的目的和價值在于能和各種人交往,建立比較廣泛的社會聯(lián)系和關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結識。
明白了管理、成就感、社會交際,具體指的是什么?我們的所思所想和哪項最為相近,基本上就很容易確定職業(yè)價值觀是什么或哪種類型的。
在找到了職業(yè)價值觀后,在處理工作中的事物時就得心應手多了。比如在同時面對兩件事情時,應該如何解決它們的優(yōu)先級呢?假設一件是解決一個公司所有人都沒有辦法搞定的技術難題。另一件事主持一個新項目的管理工作。
這兩件工作處在不同角色的人,選擇可能也不同。如果是公司的技術骨干,估計會選第一項任務;如果是公司的管理層,估計會選第二項任務。同一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對相同事項的抉擇也會不同。
價值觀是有可能由于經驗的積累,環(huán)境的變更,而不斷調整。每個人應該學會把握自己的價值觀,因為他是影響人一生的關鍵因素。
04學會養(yǎng)成良好工作生活習慣
時間不是節(jié)省出來的,而是創(chuàng)造出來。人生就像是在雪地里行走,向后看是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向前看是白茫茫的一片,而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是陪伴自己一生的。
養(yǎng)成一個習慣,確實很難。比如,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可能能堅持兩三天。有的時候鬧鐘一響,就爬起來了。有的時候,還要在床上再賴一會兒。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有時候還要做激烈的思想斗爭,要不要起床,后來這個習慣就不了了之了,是欲望戰(zhàn)勝了邏輯,邏輯說服了自己,絕不早起。
其實培養(yǎng)習慣的秘訣是少慢,而不是多快。比如,養(yǎng)成收集的習慣,就用的到課少和慢的秘訣!鞍严氲降氖虑閷懴聛怼,這是一個明確而又單一的習慣,并且因為一開始并沒有苛刻的要求自己“必須把所有想到的事情都寫下來。否則就什么什么”。所以反而成功了。
有時候,會采取制作表格打卡的方式告訴自己,必須每天怎么樣怎么樣?這個承諾看似非常有力量,但至剛則易貴。一旦某天失敗了,這個承諾就會被打碎,習慣無法養(yǎng)成。
比如早睡早起的習慣,可以讓自己先養(yǎng)成早起的習慣,并且每個月早起超過25天就好,偶爾放自己一馬,這樣做習慣反倒容易養(yǎng)成。
首先我們養(yǎng)成習慣,然后習慣改變我們,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如何培養(yǎng)習慣呢?
1.培養(yǎng)習慣首先找到驅動力。
有個在IT公司做項目的養(yǎng)成的習慣是“每天閱讀一本書”,進行了378天,看完429本書,寫了379本書的簡評。他在養(yǎng)成這個習慣時,不是去打印什么表格,而是問自己,我為什么要養(yǎng)成這個習慣?
他給自己找了三個理由。強烈的好奇心,消滅買了沒看的書,還有實踐讀書方法。最終在這種目的的驅動下,養(yǎng)成了每天讀一本書的習慣。
驅動力>約束力,養(yǎng)成習慣就是打開一扇從里面鎖住的門。有約束力,在外面猛砸猛砸,有時也管用,但不如用驅動力,從里面打開,那樣優(yōu)雅,有效。力量來自于我們的內心,所以培養(yǎng)習慣首先要找到驅動力。
2.培養(yǎng)習慣要學會給自己獎勵。
完成一個任務的時候要給自己獎勵,一個項目結束的時候要一起去慶祝,任何東西的價值,來自于賦予它的意義。培養(yǎng)習慣時,再微不足道的成就也要大肆的慶祝。培養(yǎng)習慣,要學會適時給自己獎勵。
3.可以找同伴一起培養(yǎng)習慣。
現在網絡上很多社群,比如早起打卡群,每天運動群,早餐不重樣群。這些社群的人都是一起培養(yǎng)一個習慣。自律即自由,一群人一起自律,更有感染力和號召力,因為培養(yǎng)習慣不是一個人的事。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工作習慣后,可以用九宮格平衡自己的人生。人有五大需求,分別是心靈健康,情感,心智,財務。這些需求的平衡、滿足才是富足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的規(guī)劃中,要滿足五大需求,才能平衡人生,讓自己達到心靜如水的感覺。優(yōu)秀的人有優(yōu)秀的系統(tǒng),普通的人有普通的系統(tǒng),失敗的人沒有系統(tǒng)。我們提高工作效率,養(yǎng)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建立自己的核心系統(tǒng),那高效率慢生活就離我們不遠了。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2
這幾天讀完了《小強升職記》這本書,今天寫一下這本書的讀書筆記,說一下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從而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小強升職記》這本書中,小強在提升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方面,采用了許多時間管理技巧,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方法和建議:
1. 制定清晰的目標和計劃。
制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明確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這是進行時間管理的第一步。
2. 分解任務和優(yōu)先級排序。
面對繁忙的工作時,我們可以將任務分解為小的、具體的部分,然后根據優(yōu)先級進行排序。這樣做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高效地完成任務。
3. 時間塊管理。
時間塊管理是一種時間管理技巧,它將時間分為塊,并將每個塊分配給一個特定的任務或活動。書中小強采用了這種方法,通過將時間塊分配給不同的任務,他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時間,并且更容易專注于任務。
4. 避免過度工作。
書中強調了避免過度工作的重要性,如果一直工作,時間很容易流失,而工作效率也會下降。小強通過定期休息和鍛煉來避免過度工作,從而保持高效率。
5. 利用科技。
書中也提到了利用科技的重要性,例如,小強使用了一個待辦事項應用程序來跟蹤任務和時間表,并利用電子郵件和社交媒體來保持與客戶和同事的聯(lián)系。
很多人聊天的'時候,都會說自己是“窮忙”一族,天天加班到很晚,過個周末是奢望,手里總是有干不完的活。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停下來,做一下自我反思,每天忙碌的自己,每時每刻是否都在高效率的工作?
學會時間管理,高效工作,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8小時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也有時間去進修,提升自己。
《小強升職記》這本書,很脫俗易懂,我們可以借鑒里面的時間方法,開拓自己的思維,走出思維定勢,找到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方法,告別“窮”忙一族。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3
時間管理通常是個很枯燥的理論,對于初學者來說,學起來并不容易,這本書則以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和例子,很形象地用很多小故事的形式來闡述時間管理的種種秘籍。下面是我的一些讀書筆記:
一、四象限法則:
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進行了劃分,基本上可以分為四個“象限”:既緊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
優(yōu)先解決重要且緊急的工作,制定計劃去做重要但不緊急的工作,不重要但緊急的工作交給別人去做,盡量別去做不重要且不緊急的工作。
二、衣柜整理法:
衣柜整理法的五個流程是:收集、整理、組織、執(zhí)行、回顧。
1、收集:通過盡量少的工具(手機、便簽等)收集一切未完成的工作。
2、整理:將收集的條目進行分類,分為可以執(zhí)行和不能執(zhí)行兩種。可執(zhí)行的任務分為:
兩分鐘之內可以搞定的事——立即去做
需要多個步驟搞定的項目——分解成任務-下一步行動
指派給別人完成的事——把猴子甩到別人身上
可以直接做的事——有空的時候搞定
特定時間做的事——寫在日程表里
3、組織:將分類的條目重新儲存,形成一個日程表和三個清單。
日程表:“特定時間完成的事情”,可用Google日歷同步到手機日程表。
將來清單:將來或可能的清單;
項目清單:需要多個步驟才能完成的項目;
待辦事項清單:每天可以立刻做的清單。
4、回顧:計劃和目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定期進行回顧,可以對計劃進行更新和完善。
回顧“將來清單”,可以將一些不感興趣的事情和一些時機和條件不成熟的刪去。
回顧“項目清單”,可以去了解項目進展的進度,也可以去考慮各個項目中需要增加或者刪除哪些流程,以確保項目的高效的執(zhí)行。
回顧“待辦事項清單” ,了解哪些事情是否及時處理。
5、行動:執(zhí)行我們的行動。
三、SMART法則:制定目標的五個原則
1、明確:你想實現一個什么樣的.目標
2、可衡量:怎樣才算成功實現了這個目標
3、可實現:目標是否可以實現
4、相關性:實現這個目標的目的是什么
5、時限:實現這個目標的截至期限
四、總結:
四象限法只是區(qū)分了事情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從而確定了事情處理的優(yōu)先順序,衣柜整理法其實也是四象限法的一種延伸,它不僅能區(qū)分事情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同時也告訴我們應該對于不同的事情遵循不同的處理流程。
用SMART法則制定目標,用思維導圖梳理計劃,用甘特圖掌握進度。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4
昨晚一氣看完了《小強升職記升級版》,沒有紙筆做筆記,總想寫點什么,就著情緒高漲,催出一篇長文,微博有限制,只好用長微博,看來我的長微博處女貼給了這本書。
就著曹方的歌,花了2個小時把《小強升職記升級版》看完了。首先感嘆一個,這版本的干貨非常多,基本上,把我所學習GTD過程中所接觸的知識,做了非常好的融會貫通,看得酣暢淋漓。同時也發(fā)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也找到自己的很多問題所在的原因,鄒鑫老師在這一塊很有心得,用小強的故事做了很好的引導去解決這些問題。
很抱歉的是,由于沒有紙筆,沒做筆記,只好就著新鮮勁,把腦子的東西,用手機敲下來,就算做了點自己的筆記。由于向來寫東西信馬由韁慣了,盡量寫的有邏輯些,不跑題。
首先原則在高效率,慢生活的基礎上,又學到做事靠系統(tǒng),不是靠感覺。因為這一直是我想學到的境界,但是發(fā)覺自己過于求成,缺少更多自己的實踐跟思考,所以磕絆很多,不得不再次從頭做起,去更好的理解與實踐,形成自己的系統(tǒng)。
一,時間日志是我一直想去更好實踐的內容,也是我缺失的一面,上來用時間記錄軟件,盡管學了很多,但是很難去把握和貫徹,所以修成大法前,根基的東西都沒打扎實過,就談不上修煉了。因此我就買了效率手冊,加上便貼紙做了自己的改進,希望能更好的實踐與貫徹。
二,四項限法則,這一塊了解的足夠多,猴子解決第三象限的東西,當初看小強升職記的時候,第一次看到這個,就非常有收獲,還有重點放在第二象限等,就不多累贅了。
三,這一塊好像是講衣柜整理法,我看書不愛看標題的,所以不確定,()故事里的老付用這個做了引子來敘述,東西很多,這一塊之前也有學到好多,易仁永澄也講了很多,包括他推廣的doit軟件,現在還在用著,但是不敢說就把握了精髓,畢竟我第一步基本功都沒做扎實。這里面最大的收獲就是,行動,項目跟任務的區(qū)別,我在項目跟任務這一塊之前沒有更好的理解,造成理解的誤差。
四,番茄工作法,這是我想多講兩句的地方,之前聽李參老師講了好多,未能更好的利用,覺得不太適合我這慢性子的人,但是看了鄒鑫老師的實例講解,改善了我的好多想法,這真真是個好東西,怎么這里有種對不住李參老師的感覺,白學了?磥砣狈`活,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再說說拖延跟精力管理,拖延之類的書之前也看了不少,豆瓣也有關注高地清風的拖延癥小組,也看過他們翻譯的書。個人理解覺得自己目前沒有太多拖延癥,只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還有精力管理,我一直想找到解決方法,不得其法。鄒鑫老師在這一章講了好多實用的干貨,受益匪淺,先這里謝謝了。臣服精力/環(huán)境/天性,好像是這些,有學到慢就是快,就像那本書《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還有要事第一,這個上版本有講,就不廢話了,對了,里面用游戲來說明目標,規(guī)則,及時反饋,自愿參與等,非常好。比我常常拿來勸說自家屋孩子的舉例,來解釋時間的重要性,如何去珍惜時間來說明一些問題,比如沉迷網絡游戲等,要有干貨的多。
六,這里可以說說臨時事件的處理,這里更有干貨,發(fā)現后面很多雞湯開始用真人舉例了,很好,特別那李參老師做演講,插板被服務員用茶水報銷,等一系列事,著實讓我震撼了一下。這里面有講一個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這點非常好,因為你任何一點不認識,犯下的錯誤都會成為后面的定時炸彈。這也是我所在行業(yè)的基本要求吧。
七,最后好像講了習慣養(yǎng)成,也聽了好多,就不多說了。就記錄些雞湯吧,還不錯。不要問該往哪走,只要回答:看自己想往哪走,用自己的雙腳去書寫歷史,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看的拾腳印的鬼故事。養(yǎng)成習慣,習慣就會改變我們?档碌淖月删褪亲杂。實用點的就是培養(yǎng)習慣要給自己獎勵,這一點我好像沒做過。最后有張如何成立成長俱樂部的思維導圖,干貨啊,直接拍照保存,當初學李參老師的時間管理,就一直有個想法,一旦我形成了自己的東西,就在當地組織個線下俱樂部,分享一下個人成長,學習方法,心路歷程,心理學等方面的,其實現在看來我要做的很多,更多的需要積累,在看自己適合當發(fā)起人不。
八,哦,對了,smart,差點忘了,時間太久了,就不多說了,絕對的`干貨,里面有愿景的高度。有些話一直想給李參老師說,就說最重要的那句話吧,您可能不知道,您給了我多大的改變。因為您說過,之前的浪費掉的時間不算什么,大學算上研究生也不過七八年之類的,你還有時間去學習你喜歡的,還有那一萬小時理論。之前一直都在惋惜過去丟失的那好幾年的時光,覺得自己一直在落后,中間想趁自己還小,一直努力的往自己的目標掙扎,學了好多東西,心也累,也沒有方向感,最后居然就懈怠了,日子也開始無聊了,周邊的人也覺得我當前的環(huán)境不錯了,覺得我現在是瞎折騰,難聽點就是好高騖遠。卻忘了看看以后的時間,我不應該把這時間也浪費了,如果繼續(xù)得過且過的話。后來看于娟的博客(《此生未完成》作者),發(fā)現自己對時間的感觸有點偏執(zhí),沒有人會在意你丟失了多少時間,晚幾年達成你的想法又有什么關系呢,人生還是有很多可能的。希望現在還不晚。繼續(xù)感恩,至少我現在是充實有動力的,不再是混日子的了。再次感謝當前路上給我?guī)椭娜恕?/p>
用evermemo打了好多,看看時間用了一個小時多了,睡覺早起。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5
看到《小強升職記》的第一眼,我當時又驚又喜,作者的寫作風格讓我對此書興趣倍增,書中主人公小強走的每一步都是人生中必須經歷的,而不只局限于職場。即使第一遍以看小說的心態(tài)看完了它也不禁要感慨:我能做到該多好!當再次讀閱時,我才發(fā)現它不只小說那么簡單,按照小強搞定生活搞定工作的方法,我決定從此刻開始改變自己的習慣,達到“心如止水”的.超然狀態(tài)。
說實話,一直都非常喜歡看勵志類的書,看看成功人士如何成功的,他們成功的秘訣。很多書都是教條式的講述,把我們耳熟能詳的道理不厭其煩的闡述著,給我們灌輸無止境的人生哲理,但是這本書不一樣,真的讓人耳目一新,簡單的故事,淺顯的道理,笑一笑的同時,也讓人發(fā)現——咦,前幾天我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我要是也能這樣就好了!
從書名我們很容易想到《杜拉拉升職記》,之前我也曾看過,但在看過《小強升職記》后,我就明顯感覺到了不同,杜拉拉是在遠處的一個夢,但小強的每一步好像都發(fā)生在我身邊,只要我像他一樣走過,相信生活會不一樣的。
書中深入淺出的闡述各種讓復雜事情簡單化,難題容易化的諸多方法。時間日志,四象限法則,衣柜整理法和“3+1”清單系統(tǒng)等等,淺顯易懂,并且可以現學現用,類比到我的工作中,很多工作學習的煩惱如果能有效地采用上面說的方法,每天早上到達辦公室的第一件是就是好好整理一天的工作,分清主次先后緩急,大小任務合理安排,并做好計劃,定期回顧,做到心中有數,F在我已經逐步把書中的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讓自己慢慢受益于這本書,達到工作高效,學習帶勁,生活愉悅!
我要把它當做生活向導,改變過去一些不好的習慣,像小強一樣在老付的帶領下搞定我迷茫的生活,如果說杜拉拉讓我看到了希望,那么小強讓我找到了實現的道路,我會堅定不移的勇敢向前進!當工作學習生活狀態(tài)已經達到是這本生活向導的縮影,達到心如止水還會遠嗎?
去看看這本書吧,自己去體會,自己去領悟。也許,不經意間,生活和工作,將在自己的笑容中變得輕松!一本走到哪里都會讓你愛不釋手的——工作“圣經”!
心如止水,是一種心情,是一種狀態(tài),是一種境界。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6
一、為什么會拖延?
1、大腦喜歡做簡單的事。eg:刷微博比寫報告簡單,一般總是先刷微博
2、精力是有限的,持續(xù)工作時間越長,精力越少,內心越厭煩
3、大多數人傾向于及時滿足。eg:刷微博可得到及時滿足,讓你暫時放松,而寫報告需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而且完成了可能還需再修改
4、內心抗拒、逃避,內心覺得寫報告很難,總想著等晚點再說。
二、如何解決拖延?
★臣服經歷、環(huán)境、天性,更重要是找到自己的使命
1、番茄工作法
1992年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提出,將番茄時間設為25分鐘,專注工作,中途不允許做任何與該任務無關的事,直到番茄時鐘響起,然后短暫休息一下(5分鐘就行),如連續(xù)吃掉三個番茄休息15分鐘。
●如何做到番茄工作法不被打斷:
問自己“這些事情必須現在做嗎?”
→是,果斷重智番茄時間,去處理
→否,把事情放到收集籃中,稍后處理
注:如果番茄時間經常被外界打斷,可考慮縮短番茄鐘的時間
●如何解決番茄工作法的機械性,讓番茄工作法更有趣?
完成一個項目后給自己一些獎勵,eg:寫完一篇文章,本來是休息5分鐘,可以獎勵自己休息15分鐘。
2、“玩游戲”改變拖延:
、倌繕耍好鞔_目標(不能把事情目標明確寫出來,極有可能做不到),把終極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然后逐個搞定。
②規(guī)則:建立一兩個小系統(tǒng),并堅持把此養(yǎng)成習慣
、奂皶r反饋:建議一套自己的反饋系統(tǒng),適當給自己一些獎勵。eg:一星期堅持運動了3天,獎勵自己吃塊蛋糕
、茏栽竻⑴c:從“要我做”變成“我要做”的心態(tài),想辦法把任務變成自己的任務,或把任務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搞定。比如:在做事情的時也是在積累經驗,為自己以后創(chuàng)造機會
★總的說來可分為三步:
?使項目、事情明確、量化、可追蹤
?設置里程碑,相當于游戲中的boss
?些小搞定boss的獎勵,并一定要兌現它
●運用甘特圖作為指導工具
甘特圖又稱為橫道圖、條狀圖,1917年由亨利·L·甘特(HenrryL。Ganntt)先生提出,通過條狀圖來顯示項目,進度,和其他時間相關的系統(tǒng)進展的內在關系隨著時間進展的情況。
(甘特圖)
三、如何做到要事第一?
★要事是指重要但不緊急的事,要事與下一個目標直接相關
1、明確目標,謀定而后動:(明確目標/目的.→搜集相關資料→行動)
2、即時滿足:拆解任務,列出大綱/核心步驟,按照步驟去執(zhí)行完成能讓我們內心得到及時滿足
3、積極主動改變:從內心打破,去改變,找到自己的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段,把要事放在該時間段做
四、如何面對突發(fā)臨時事件?
★做事情前先整理出事情的流程、系統(tǒng),因為做事靠系統(tǒng),不要靠感覺。
1整、理好情緒,如果情況多糟糕,你在生氣、煩躁也無濟于事
2、有什么辦法能挽救事件
→有,下一步行動是什么?
→否,找出事故的原因,總結經驗。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7
近期讀了《小強升職記》這本書,這是Kyle強烈推薦的一本書。作者鄒鑫是一名收到GTD方法影響的軟件男,工作過程中不斷在時間管理和個人成長方面挖掘,3年內成為一名出色項目經理,并以“讓我們一起成長”為口號,匯集幾萬名忠實讀者交流時間管理和個人成長。通讀全書,仔細的品味,我發(fā)現這本書很有可能就是以作者為原型,通過藝術加工,把他對時間管理方面和個人成長方面的經驗娓娓道來。
通過書籍的閱讀,我把一個人的成功過程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一、明確目標與心中的期待強度
個人在某個方面能夠達到一定的成就,首先和他明確的目標有關,當他經過深思熟慮,你對你心中的`期待或者欲望有了深刻了解,你最期待的就是你最中的目標,當你確定這個明確的目標,你的內心深處會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與鼓勵,促使你不斷向目標前行。
選定奮斗目標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某件事達到什么水平,其次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這么做,如果不這么做對自己有什么嚴重后果,第三要分析自己怎么達到這個目標,通過什么方式來實現,第四要講目標一步步分解,明確每一個步驟的小目標,發(fā)現怎么實現,第五還要給目標定一個期限,最后,按照分解的任務步驟一步步的實現,過程中還要不斷地總結及糾偏。
二、正確時間做正確的事
這是你實現目標的過程控制,他直接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質量,工作與生活是否能夠平衡,這一步至關重要。對于大多數職場上人來說,第一項目標一般都是忙而不亂,盡量不要把工作中事情帶入到生活時間中來,因此提高上班時間內的執(zhí)行力是你最好的解決辦法。
以時間管理中經典的四象限工作分類法將個人工作中所有工作任務進行收集及分類,減少并逐步杜絕第四象限中的所謂不重要不緊急事件,制定計劃重點完成第二象限中重要不緊急事件,兼顧第一和第三象限中的事件,你講能夠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三、形成個人時間管理框架并養(yǎng)成習慣
在第二步中,通過任務收集籃、番茄鐘、下一步行動、每日總結每周回顧等針對性的訓練,逐步形成個人的時間管理框架,不同類型的人、不同工作內容的人的框架會有很多的不同,但是找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終目標,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自然而然就養(yǎng)成了習慣,習慣又推動你不斷前行,最終達到你的目標。
時間管理和個人成長的內容十分繁雜,本書中利用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將一些枯燥的理論形象的描述出來,具有很大的操作性,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按照書中的步驟逐步實驗。
愿所有想提高自己能力的同學穩(wěn)步成長。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小強升職記》讀書筆記08-09
小強升職記讀后感04-27
《杜拉拉升職記》讀書筆記02-24
杜拉拉升職記職場禮儀05-02
《學記》讀書筆記08-25
瑣記讀書筆記05-30
學記的讀書筆記09-13
學記讀書筆記06-16
《瑣記》讀書筆記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