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著》讀書筆記 推薦度:
- 活著讀書筆記 推薦度:
- 活著的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活著的讀書筆記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活著的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1
從生而為人到行將就木不過須臾之間,洪荒之間萬事萬物皆變得渺小。生而為人,我們都是第一次,所謂幸事!
生命的延續(xù)就像是腳下的土地一樣,帶給我們無數(shù)的希望和落寞,我們憧憬著它再一次的繁衍,見證著生命的輪回。即便遭受著來自生活帶來的打壓,但仍打心底里覺得活著真好,像守著一方土地一樣守著生命。
初讀《活著》一書,它不僅給我?guī)順O大的震撼還給了我深刻的思索!讀完《活著》,我不禁為福貴的命運而噓唏。他的人生就像是起起伏伏的過山車,過山車的終點是游戲的目的地,可他的終點可能是無盡的死亡。若僅從福貴家人的層面來解讀福貴,我真心覺得他是一個失敗的人。站在父母的角度,他敗盡了家產(chǎn),使年邁的父母被迫搬到茅屋;對于一個妻子而言,他也不是一個良人;就他的一對子女來說,他更加不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如果說福貴的父親去世只是一個序幕,那么他的人生悲劇才剛剛開始上演,因為他的親人們在慢慢的離他而去!痘钪分袨槲覀冋宫F(xiàn)了福貴的大半輩子,他由一個沉迷享樂的人逐漸變成一個垂暮的老人,他的身體和性格在生活中慢慢的改變。一個皮膚黝黑的老人在農(nóng)田來驅(qū)趕著老牛耕地,這是多么常見的景象,黃昏中不知疲倦的他,一人一牛!
在書中,我最喜歡鳳霞這個角色,她是一個悲劇的'角色。在鳳霞的身上我看到了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那種勤勞樸實的品質(zhì),她對于自己的這個家庭真的是全身心毫無保留的付出。小的時候一場大病使她成為了聾啞人,她無法用言語來表達(dá)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在父母把她送出去省下錢來給有慶讀書的時候,她連哭都是無聲的,眼淚成為了她唯一的表達(dá)方式。等鳳霞長大成人之后,由于身體的缺陷沒有人上門提親,那時的她對于愛情的向往就像是太陽一樣的炙熱,她看到新娘子出嫁的場景,從田地走到田埂上,走到新娘子的旁邊,她只能用行動來表明。好不容易結(jié)婚了總算可以幸福的生活下去,最后卻死于難產(chǎn)。鳳霞,像霞光一樣罩著這個家庭的女子。
生活就如同一本沒有完結(jié)的小說,讀者永遠(yuǎn)不知道接下來會是怎樣的結(jié)局。但活的久了,你所鐘愛的故事,都會有一個金石為開的結(jié)局。
從抗日戰(zhàn)爭時期到后來的新中國,福貴一家在生活的挫折中積極的活下去,即使家人后來相繼的離世,福貴還是在堅強的活著。“福貴”是中國廣大底層人民的一個縮影。在生活的重壓下苦苦掙扎的底層人民,在困難面前即使不會微笑但還是反復(fù)的站起來,其實我們都是平凡人,我們可能會屈服于現(xiàn)實,會遭受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壓,事若求全何所樂,不完整的人生,有些許意外的生活才會令生命更加的精彩刺激。無論如何,對生命報以一定的崇敬,多一點熱情。
“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福貴的娘對福貴說道。我非常的認(rèn)可,沒有什么比活著重要了,活著真好!
花開幾個輪回,花謝幾個時光,總有留不住的人,留不住的事,也有到不了的岸,嘗不到的樂;钪钪孟窬兔靼琢,不如淡定看待,豁達(dá)待之。面對匆匆人生,我們始終要有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的瀟灑!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2
人為什么活著,這真是一個非常大的哲學(xué)問題。現(xiàn)在的好多人都在討論這個問題然而至今未果。不過這個問題也的確需要著重討論一下。雖然這種討論可能到最后也得不出一個結(jié)果來,但至少能夠更新一下自己的認(rèn)識從而勉勵自己。
在這里,王小波至少說出了以下幾個觀點:人活著總要面對死亡;人活著也不能全然為別人,那樣完全就把生活過得像一個宗教儀式了;也不能全然為了自己,這樣把自己與物質(zhì)等同起來,也是不太正確的;人不應(yīng)該忽視自己,應(yīng)該無愧于心,好好愛自己;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很美好。
我覺得這幾個觀點應(yīng)該算是比較坦率和自然的觀點了吧。生離死別是人之常情,人總要有一天會面對死亡,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其他人的。對于這樣一個情況我們無能為力,如果在面對死亡的時候沒有一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我想你的人生也是不快樂的。人生中有意外、有磨難,唯一不能被改變的.只有你的那顆一如既往追逐一切的心;钤诋(dāng)下,過好每一天才是最最要緊的事情。
人活著不能全然為別人。對啊,哪里有別人而活的道理。不管是為了他們?nèi)ネ瓿梢恍┳约旱哪繕?biāo),或者是為了他們?nèi)兔ψ鲆恍┳约涸静恍枰龅氖虑,最最能使我們感到非常開心的還是活出自己。每個人的方向盤都是由自己所掌控的,如果全部都是由別人指使或者把控的話,不說飆車,還容易脫軌甚至器械散落,而這就是不太值得的事情了。雖然說每個人也不能真正了解自己,但是生而為人,總該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這一點,誰也不能幫你做到。
人也不應(yīng)該全然為了自己,這樣的人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那就是自私自利。他們都是沒有遠(yuǎn)見卓識的人。就像一只邪惡的小老鼠,目光所及只有自己的需求,就那么一點點距離,然而就這點距離他們也不愿意自己去爭;亦或是一只驕傲的小青蛙,就生活在自己的井里,認(rèn)為他頭頂所能看到的就是全部的世界,他不會想要出去。因此,他們的利益,就只能獲得眼前的一部分,就只能咬著套在自己脖子上的那一點餅,不會再多了。
人不應(yīng)該忽視自己。關(guān)于忽視什么這個問題,應(yīng)該是不能忽視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欲望。永遠(yuǎn)不能強迫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歡的,或者毫無用處的事情。人應(yīng)該有勇氣去關(guān)注一下自己了。是的,都需要用“勇氣”這個詞了。這世間有那么多無所謂的、進(jìn)展極快的事情,他們幾乎占領(lǐng)了我們的全部視線,大家都在拼著,每個人的面前都是一面密不透風(fēng)的隱形之窗。沒有人停下來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連停下來的欲望都沒有。而停下來去了解自己,恰恰是較為重要的一步。
最后,你要愛自己,換句話說就是,不要自卑,不要認(rèn)為自己不行。沒人說你不行,就不要輕易否認(rèn)了自己。在沒到終點之前,沒有人可以決定你,更何況人生本來就是一場馬拉松,誰知道終點在哪里呢?愛自己,你才會有信心去為自己而拼搏,而不在乎那些有的沒的,你想要的那些才會在不遠(yuǎn)的未來等著你。
以上是我針對他的觀點所進(jìn)行的解讀。這個問題也恐怕和其本身的內(nèi)涵一樣,要用一生的閱歷去體會和感受了。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3
《活著活著就老了》是馮唐的一本隨筆集?戳诉@題目真有意思,是的,隨著歲月的流失,漸漸的我們每個人都會衰老。馮堂是一個特別的人,因為他不需要以字謀生,所以字里行間就多了幾分囂張。翻看他的文章,不難看出他的才思敏捷和霸氣側(cè)漏,挺有意思。
這本書集合了他近十年的文章,分為四個部分:那些書,那些人,那些事兒,那些地兒。開篇就說這本小說整體水平低下,吸引好奇的你讀下去。講到好小說的標(biāo)準(zhǔn),他說結(jié)構(gòu)好的文章遠(yuǎn)比辭藻華麗的文章好的多,但是如果一本書能讓你感動,那么文字、結(jié)構(gòu)、才情神馬的就都不重要了。我仔細(xì)回想了一下,貌似中文小說里面我最喜歡的作家應(yīng)該是張愛玲,國外的作家是村上春樹,其余的只能談得上某本書,談不是某個人了。不過,我個人好像閱讀中文小說偏多,是不是意味著我“整體水平低下”呢?呵呵,我想閱讀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有不同的妙處,不過我也確實需要補充一些外國優(yōu)秀小說,因為我最近也發(fā)現(xiàn),國外經(jīng)典小說的結(jié)構(gòu)都還是很不錯的。
書里有一段是說馮唐他想趁年輕看完《二十四史》,這是我這大半年來聽到的關(guān)于傳統(tǒng)文化最清新的一句話——這才是文化積淀!黨員看講座,看來看去都是《弟子規(guī)》,敢情古人幾千年就孕育出這么個東西,書店上架還得放成功學(xué)的柜子上。學(xué)問不是這么做的,背一句“首孝悌,次謹(jǐn)信”就能做到的話還要警察做什么。急功近利必然適得其反,得慢慢地煲,不是說要煲出個“出口成章”,而是要煲出“學(xué)以致用”。
我之前看《戰(zhàn)國策》,感覺就像在看兩塊五一本的.《故事會》,到后來有時遇到個什么事,會忽然想到哪本哪本古書里有寫過這么一段,該怎么做、有什么后果都寫得明明白白。人生苦短,能遇到的事也就那么多,古人都總結(jié)好碼成字了,這是單說史,要是再看些散文、詩詞,什么人啊、情啊、景啊也就沒跑了。周國平在《經(jīng)典的理由》里面說:“我反正不能一輩子生活在與人生無關(guān)的某個專業(yè)小角落里,懷著囊括人類全部知識的可笑的貪欲,我選擇了哲學(xué)這門凌駕于一切面對一本隨筆集是很難寫出框架式讀后感的,況且也沒有這個必要,畢竟是一些感性的文字,寫在這里好像僅僅只是為了紀(jì)念:看了這題目,我就情不自禁想讀完了此書。
最后要說的是,這本書值得再細(xì)讀一邊,為了體會那些有趣的句子、體會到精彩的人生。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4
人為什么活著?為什么而追求?為什么而奮斗?答案是熱愛生活,善待他人,懷有追求,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就是因為外祖母告訴他:“人活著有一萬個理由!蹦菚r,因為作者好奇,真的去籌集了一萬個活著的`理由。直到他有一天他明白了“活著 的一萬個理由”,可是她的外祖母卻病危了,外祖母臨死前告訴她:“我在聽心跳的聲音!
心跳的聲音何嘗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呢?生命是多么的輝煌燦爛,多么值得我們?nèi)フ湎В?/p>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活的精彩嗎?只有努力過了,才知道結(jié)果,沒有試過,又怎能確定自己必輸無疑呢?人生就要過得精彩,過得豐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jié)果。既然努力過了,不管他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必須要讓它開花結(jié)果。辛辛苦苦把一棵幼小的樹苗澆灌成一棵參天大樹,可他卻不能開花結(jié)果,這不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嗎?應(yīng)該鼓起勇氣,想辦法讓他開花結(jié)果,雖然開花結(jié)果后會枯萎,但這一生就會輝煌了。
人活著,就是要讓生命之花開的絢麗,燦爛!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5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無論是恒星、行星還是彗星都有其運轉(zhuǎn)的軌道;包羅萬象的大千世界中,無論是花鳥魚蟲還是山川湖海,都有其生存演化的規(guī)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而這些生存法則中無不透著生存的智慧。
生存的智慧是身處逆境卻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扒トf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巖竹在石縫中求生存,根須緊緊抱住巖石,任憑風(fēng)吹雨打,不移分毫!安皇且环畯毓,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獨自盛開,傲雪枝頭,任憑寒冬的侵襲,在銀裝素裹的世界里,散發(fā)著陣陣幽香。
生存的智慧是擁有博大的胸懷。“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山高海深皆是因為它們有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方顯出山之巍峨,海之遼闊,生命之可敬。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面對廉頗的惡語相向,一再忍讓,才成就了“將相和”的千古美談。
生存的智慧是面對屈辱時的隱忍。“苦心人,天不負(fù),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忍辱負(fù)重,被俘吳國,他絲毫沒有放棄,沒有心灰意冷,而是臥薪嘗膽,靜待時機,終成復(fù)國的夢想。孫臏苦心研究兵法,雖遭奸人嫉妒陷害,卻隱忍茍活,終于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歷史上留下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等名篇,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躺在輜車上的軍事家。韓信面對他人的惡意挑釁,堪忍胯下之辱,這不是膽怯,而是洞明世事的睿智。
生存的智慧是堅守自我的自信與豁達(dá)。李白追尋自我,對權(quán)貴不屑一顧,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感嘆,因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寄情山水之間,終成一代詩仙。
人生路漫漫,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守住最真實的自己。只有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活出別樣的精彩,品出生存的智慧。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6
人為什么而活著?人的一生到底在追尋著什么?金錢、名譽、快樂、自由還是生命的價值?我在《活著的一萬個理由》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
記得在書中讀過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孩子因為外祖母告訴他:“人活著有一萬個理由!彼,孩子就真的去開始籌集一萬個活著的理由。不知不覺中,一本本子記滿了,再換一本。直到有一天她長大成人了,才突然明白“活著的一萬個理由”因人而異,各人有各的看法,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希望。但是在這時,她的外祖母病危了,她去看外祖母,卻見外祖母睜著眼,側(cè)著耳,陶醉地聆聽著什么。她問外祖母,外祖母笑著說:“我在聽心跳的聲音。”最后孩子把這句話永遠(yuǎn)地記在了心中,并當(dāng)成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
起初,我看到這句話時很不解,心跳的聲音怎會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呢?后來反反復(fù)復(fù)讀了幾次,我才明白:聽著心跳的聲音,也就等于看著自己生命中的一點一滴,回憶自己曾經(jīng)的記憶,于是便產(chǎn)生了對生命的總結(jié),對生命不同于兒時的理解。短短一句話“我在聽心跳的聲音”卻能反射出老太太是多么享受人生,雖然她沒有高文化水平,但她卻體會到了平常人所不能體會到的東西,實現(xiàn)了那份生命的價值。有些人忙忙碌碌地工作,卻始終不知道自己這么忙是為了什么?而有的人只是坐在涼椅上,卻能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為什么而做……
心跳的聲音何嘗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呢?生命是多么的輝煌燦爛,多么值得我們?nèi)フ湎О?
人自出世以來,便比動物多了一種思想——價值觀。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活得更精彩嗎?連嘗試都不敢的人,失敗都輸不起的人,能有什么作為呢,更別談要活得更精彩了。只有努力過了,才會知道結(jié)果,一次都沒有試過,又怎能確定自己必輸無疑呢?人生就要過得精彩,過得豐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jié)果。既然努力過了,不管它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必須要讓它開花結(jié)果。辛辛苦苦把一棵幼小的`樹苗澆灌成一棵參天大樹,可它卻不能開花結(jié)果,這不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嗎?這時應(yīng)該鼓起勇氣,想辦法讓它開花結(jié)果,雖然開花結(jié)果后可能會枯萎,但這一生就曾輝煌過了,給生命的樂章記下了重要的旋律。
也許等我老了,我也會聽著心跳的聲音,回憶自己曾經(jīng)的輝煌。謝謝你,《活著的一萬個理由》……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7
《活著》讀書筆記書名:《活著》作者:余華內(nèi)容簡介:《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jīng)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xù)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dāng)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rèn)識所有的事。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了荒唐事,,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 他活著,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yīng)該說是生活,為了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了目標(biāo)。句段欣賞:“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了。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jīng)生死,成了俘虜后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lǐng)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dāng)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jīng)想開了,認(rèn)命了。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是啊,經(jīng)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著,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薄叭兆泳瓦@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 那時有慶已經(jīng)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
有慶嘴唇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說:'心跳都沒了。'醫(yī)生也沒怎么當(dāng)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chǎn)房救縣長的女人了。”看到這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么會如此荒唐 怎么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 真是什么樣的人心 也許這就是當(dāng)時社會的沉重吧;仡^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jīng)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jié)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喔夤搅似邭q,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了。"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讀后感:《活著》并不是要告訴我們應(yīng)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jīng)努力過。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喬峰抱著她的尸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后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后,當(dāng)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jīng)歷,澆鑄而成的。數(shù)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對,我不敢說。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么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nèi)心與現(xiàn)實的強烈。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只要活著,人生就有希望。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8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xué)名著,流行小說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dāng)成故事來看,看完感嘆一番也就丟下。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余華寫的小說《活著》,《活著》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著作者平實的敘述中,經(jīng)歷著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赐旰笱诰沓了迹瑑(nèi)心沉重,感覺有說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jīng)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主人公身上。想著主人公的經(jīng)歷,禁不住疑問: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么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干盡荒唐事,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迷途丈夫,撐起日后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后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著,接受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說:"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著的意義并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佃戶,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yīng)該說是生活,為活著,一家人的活著,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著也似乎有目標(biāo)。用書中的話說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里反到踏實。他想著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fā)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戰(zhàn)場。在戰(zhàn)場上歷經(jīng)生死,成俘虜后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lǐng)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著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xiàn)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土地改革,買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qiāng斃,真當(dāng)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jīng)想開,認(rèn)命。用家珍的說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是啊,經(jīng)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钪,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wěn)的過去。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yī)院里的人為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菚r有慶已經(jīng)不行,可是出來的醫(y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有慶嘴唇都青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去叫來醫(yī)生,醫(y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聽說:'心跳都沒。'醫(yī)生也沒怎么當(dāng)會事,只是罵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chǎn)房救縣長的女人。"?
看到這里真是說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怎么會如此荒唐怎么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真是什么樣的人心也許這就是當(dāng)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著,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有慶而去,想著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下來,跟著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jīng)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jié)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鳳霞卻死。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著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著。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肉醬?喔夤狡邭q,發(fā)著高燒,幫著徐福貴在地里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不想回來后就發(fā)現(xiàn)苦根被豆子撐死。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誰知一過又過這么些年!@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很壓抑,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也許無所謂活著,塵世的苦難,活著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痘钪凡⒉皇且嬖V我們應(yīng)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說: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quán)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嘆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活著的事實,就改變活著的態(tài)度吧,只要活著,總有希望,態(tài)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著的狀態(tài),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jīng)努力過。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9
活著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巧的是讀了幾頁便發(fā)覺心這本書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jīng)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xù)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赡墚(dāng)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rèn)識所有的事。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世人講述一切。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喬峰抱著她的尸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后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后,當(dāng)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可能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jīng)歷,澆鑄而成的。數(shù)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對,我不敢說。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著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說不清到底該怎么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nèi)心與現(xiàn)實的強烈,盾,在這樣一個狀態(tài)下,我一面應(yīng)付著現(xiàn)實中的瑣碎,而在內(nèi)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脫,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盡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后天形成的反叛可能會導(dǎo)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10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老人的歌聲在空曠的傍夜像風(fēng)一樣飄揚。
隨著歌聲回到了過去70年所發(fā)生的一切災(zāi)難。是時間創(chuàng)造誕生和死亡,創(chuàng)造了平靜和動蕩,創(chuàng)造了記憶和感受。
徐家的老祖宗不過養(yǎng)了一只小雞,雞養(yǎng)大后變成了鵝,鵝養(yǎng)大后變成了羊,再把羊養(yǎng)大,羊就變成了牛,到福貴爹這手里,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福貴這,鵝變成了雞,現(xiàn)在雞也沒啦。福貴的人生代表了那個時代大部分中國人的命途:從身為地主的浮華到敗家后遭壓迫;從被國民黨逼迫去打仗到遇到解放軍回家團聚;經(jīng)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大煉鋼鐵,再到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zé)任制和改革開放。
富貴輸了100畝田,爹也在糞缸邊吹走了。家珍也被老丈人接走了,一個家成了砸破了的瓦罐似的四分五裂。鳳霞便安慰他,一張桌子四個角,削掉一個角,還有五個角五口人,福貴也開始新的`生活,一個落魄公子,看得見的時候福貴在田里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福貴還要下田。人活著總要有事情發(fā)生,讓人措手不及。福貴被要求跟上了一只往北去的炮隊。這時的生活他想跑,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連里每天都會少一兩張熟悉的面孔。
福貴回家了,娘死了,鳳霞聾了,后來,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兒子有慶身上。有慶五年級了,但在醫(yī)院的小房間里,卻被抽血過多而死了,福貴開始很生氣,后來卻發(fā)現(xiàn)縣長是曾經(jīng)的朋友。他埋了他,每天都去看他,去陪他。書里唯一的溫情,恐怕也只有一點點,一絲絲。鳳霞嫁了一個好人家,福貴因為敗家而躲過了土地改革,隊長又幫助他們。
可是這一點點溫情都是建立在虛偽的表面上的。
爹被氣死了。
娘也走了。
有慶死在那間小房間里。
鳳霞死在了那間小房間里。
家珍也走了。
偏頭女婿因工傷死在了那間小房間里。
孫子苦根兒因吃豆兒噎死了。
他親手埋了六個親人。
他只剩下了一頭牛叫福貴。
福貴活著,命大,一種幸運也是一種悲傷看著自己的親人一個個離自己遠(yuǎn)去;钪且环N堅強,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度過!拔沂怯袝r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這是福貴對自己的評價。在晚年落寞的生活圖景下孤獨的,但并不寂寞的他,這就是活著,這是斗爭與生存。其實福貴苦難的經(jīng)歷里存在著自己的溫情。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她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
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這是余華所得經(jīng)驗。
這本書中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這好像織就了一幅人性的掛毯。當(dāng)好運垂顧我們的時候,我們會欣然微笑。當(dāng)我們遭受厄運打擊時,我們又會黯然垂淚。也許活著就是命運,等待著生活給你的一切。也想起史鐵生的母親,讓他好好活兒,好好活兒。
有人稱《活著》是中國的《約伯書》,我認(rèn)為這更是中國的歷史。
在我的眼前仿佛有許多像福貴一樣的老人。他們臉上的皺紋里積滿了陽光和泥土。時常留著渾濁的眼淚。坐在石階上,等待著黃昏,霞光褪去。聽著老人粗啞的嗓音在空曠的傍夜風(fēng)一樣的飄揚。
活著的讀書筆記 篇11
我讀過很多書,但讓我讀到睡不著覺的只有兩本,一本是大學(xué)時候讀到的周鴻祎的<顛覆者>,另一本就是現(xiàn)在放在我床頭柜上的<活著>,每晚我泡腳的時候都會拿起來翻一翻.
在這本書里,活著的人們紛紛在故事中一一死去,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的讓我們跟隨著他冰冷的筆調(diào)來目睹福貴少爺?shù)幕恼Q人生,繼而又假惺惺的給我們一點點美好希望,讓福貴在戰(zhàn)亂中存活,讓鳳霞和二喜有了溫暖的家庭,讓書中的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在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沒有猶豫,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角色們在書中毫無征兆的以各種方式迅速死去,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dāng)場!所以每一次福貴困難面前的表現(xiàn)都讓我不由得想:如果我是福貴,我肯定接受不了這樣的現(xiàn)實,可是,我不是剛從一個自以為熬不過去的困難中熬過來的嗎?
我曾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去思考和議論福貴的人生,也時常在想,為什么作者要在那樣一種極端的環(huán)境中還要講述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間的輕微分界到底在哪里?后來我才慢慢理解,對于活在中國社會底層的人們來說,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他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就在于方向的不同,對這本書而言,幸存更多的是旁觀者對別人的看法,而生活往往是一個人對自己經(jīng)歷的感受,福貴雖然經(jīng)歷了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作者在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所以福貴的講述里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講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稱來敘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貴在讀者眼中就會是一個苦難中的幸存者,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么都沒有;可是當(dāng)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它苦難的經(jīng)歷里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jīng)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所以對于福貴,我寧愿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因為生活是屬于每個人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
讀完這本書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作者在書中也只給福貴一天的時間來講述這個屬于三代人的故事,在這里,時間隱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又掌握著許多人的命運,我們的閱讀無法撫摸它也無法注視它,可是我們又時刻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到來一樣,我們無法看見,只能渾身發(fā)抖的去感受它的存在.同樣在作者樸實的言語中,我無法感受到當(dāng)時大環(huán)境的惡劣,也無法感受到當(dāng)時人們的貧窮與苦難,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福貴在一次次絕望后的希望,我相信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福貴的苦難,更多的還是眼淚的寬廣與豐富,也是人們對生活的希望,當(dāng)然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很多時候文學(xué)就是這樣,它講述了一些作者意識到的,同時也講述著很多作者沒有意識到的,而讀者就是這個時候應(yīng)該站出來發(fā)言的.
人總是只有在經(jīng)歷痛苦的時候才能真正認(rèn)識自己,福貴就是在自己破產(chǎn)后被挑著的兩籮筐還債的銅錢磨破了肩膀的過程中認(rèn)清了自己,認(rèn)清了自己天生就是憫農(nóng)的命,脫下了絲綢衣服后竟穿不慣了!還有家珍死去時,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喬峰抱著她的尸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后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打擊,而多年之后,當(dāng)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jīng)歷,澆鑄而成的.數(shù)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能否勇敢的面對,我不敢說.
讀的是別人的故事,想的卻是自己的人生,或許是我讀的太入迷,我總覺得我跟福貴是相似的,或者說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跟福貴是相似的,又或者說福貴的一生是社會大眾的人生寫照,每個人都在看似苦難的生活中經(jīng)歷著幸福(每個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擁有不一樣的幸福,同時也會經(jīng)歷著不一樣的挫折和困難),不一樣的是每個人對待命運的方式,這才造就了社會中千千萬萬的自我個體!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并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實現(xiàn)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我喜歡與年邁的老者交談,因為與他們交談總能使我對人生多一份思考.已到暮年的他們,不是痛苦地與這個世界說再見,惶恐著死亡的到來,亦不是在生活的磨練中留下哀愁的容顏,抱怨著不公的昨天.相反我看到的是,歲月的磨練讓心靈在塵埃中洗盡鉛華,潔白純凈.游覽過萬千世界,經(jīng)歷過生命的傾盆暴雨,凝聚而成的卻是生命的一泓清水,給似水流年增添了柔和,讓生命在落葉中安享靜美.恬靜的年華里,他們不再問花開幾許,只問是否淺笑安然.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路口,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舍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fā)出的光華值得我們永世珍藏.
生活的路還很長很長,生命還得一路高歌,一路向前.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活著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活著的讀書筆記02-13
活著讀書筆記02-11
《活著》讀書筆記02-18
《活著》讀書筆記02-23
《活著》優(yōu)秀讀書筆記03-31
關(guān)于活著讀書筆記03-05
《活著》的讀書筆記范文06-09
關(guān)于活著的讀書筆記06-28
《活著》讀書筆記 (薦)07-06
《活著》讀書筆記摘抄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