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俗世奇人》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世奇人》讀后感1
五年級語文下冊有篇文章叫《刷子李》,故事新奇,是馮驥才《俗世奇人》的其中一篇。
終于放暑假了,我去圖書館借書,幸運地發(fā)現(xiàn)了《俗世奇人》,借回家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這本書主要寫了清朝末年至民國初期天津衛(wèi)市井里的奇人異事。書中,給我印象深刻的還有“蘇七塊”、“泥人張”等人。
我先說說第一篇的奇人“蘇七塊”。他是醫(yī)生,專治骨頭病,原名蘇金散,因為看病時,無論病人窮富,診金一律收七塊銀元。你會覺得白晃晃的銀子七大塊,看病比現(xiàn)代還貴吧,可是蘇大夫的技術真是高,只要他手微微轉動,病人還沒察覺到痛時,斷掉的胳膊就接上了。他可以讓病人少受痛苦折磨就能一把將骨頭接好,七塊還是值得的。因此盛名遠揚,人人稱他蘇七塊,他也不辭辛苦地長期為病患治療骨頭病。
除了蘇七塊外,泥人張也是這本書里令人難忘的手藝人。泥人張原名叫張明山,他捏泥人的技術能將第二名甩到十萬八千里。為了能捏出更鮮活的泥人,他經(jīng)常去戲院聽戲,去天慶館吃飯,只為觀察各種各樣的人的神情、動作。有天下雨,他在天慶館飲酒,一邊留意四下里吃客的模樣。忽然進來一個大官家的少爺,人稱張五爺,他見到泥人張,張口就取笑,泥人張也不反駁,而是從上到下快速打量了一眼少爺,便從自己的鞋底扒下一點泥巴,和著酒水,閉著眼睛捏出一個泥人,放在桌上,離去。食客們湊近一瞧,一個活生生的泥巴張五爺,哄笑起來。
我好欽佩故事里兩位奇人的高超技藝,想想他們要把自己的特長練到這種程度需要消耗多少時間和精力呀。而我呢,在生活中,我從沒像他們那樣長時間堅持做一件事,事情干得不是虎頭蛇尾,就是缺胳膊少腿,前年,我先放棄了學了三年的'圍棋,又放棄了學了一年的吉他。要是人人都像我這樣,世界豈不是糟糕透了!馮驥才說了:“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有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呆著!
一個人沒有絕活,那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我讀完了這本書,深刻地記住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就必須有絕活,有活下去的技能,而技能不是“躺平”就能有的,絕活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學會的,而是經(jīng)過許多年不厭其煩練出來的。我以前輕易放棄愛好,實在不應該,從今天開始,我要繼續(xù)堅持那些我還沒有放棄的愛好,還沒有放棄的課程,一天又一天,我想,最終我也會有肉吃,有絕活的。
《俗世奇人》讀后感2
感受到了天津衛(wèi)碼頭的豐富多彩,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如平凡的世界中總有與眾不同,我們要想在這個俗世中活得無可替代,就得努力奮斗。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刷子李》。老師告訴我們,這篇課文選自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從那時起,我便對這本書有了濃厚的興趣。
《俗世奇人》這本書寫了天津碼頭上一些手藝人的高超技藝和軼事傳聞。天津人喜歡把人們的姓和其出色本領連在一起來為這些手藝人命名,比如:泥人張、刷子李、快手劉等等。這些人都身懷絕技且深藏不露,很是令人佩服。
泥人張,大名張明山,令我十分感興趣。他捏泥人的技藝幾乎無人能敵。這與他經(jīng)常出入天慶飯館和各大戲院有關。在那些地方,他能見到形形色色的人,并對他們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揣摩。所以自他手里出來的'泥人總是形態(tài)畢肖。人們提到他捏的泥人時,總是說:“臺上的嘛樣,捏出來的就嘛樣。”在面對海張五的嘲笑時,他絲毫都沒有動怒,而是十分沉著冷靜地用捏泥人的方式賤賣海張五,有力地回擊了海張五的狂妄與囂張。其出色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藝令人欽佩之至!
蘇七塊,大名蘇金散,是一位骨科大夫。他醫(yī)術極好,但卻愛財勝命,他定了個奇怪的規(guī)矩。那就是前來看病者必須拿七塊銀元放在臺子上,他才來給病者看病。但他也只是表面如此,實質上心地很善良。當華大夫悄悄地把自己的銀元借給別人拿去讓他瞧病時,他表面收下了,晚上又悄悄地給華大夫送了回去。在他心里,善良與同情并未泯滅,但定下的規(guī)矩卻無論如何都不能打破。在我心里,他是一個高人,卻也是一個怪人!
再說燕子李三,他名叫李三!把嘧印眲t只是他的一個綽號。說起這個綽號,還有一番來歷。燕子李三是一個罕見的飛賊,他武功極高,能在房檐上、水面上自如行走。他專偷富豪大戶,每偷一家,就在旁邊畫一只燕子做個標記。他自尊心很強,很要面子,但卻始終謹記一個原則:劫富濟貧。于是,人們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這位飛檐走壁的大俠。
還有例如喝酒海量的甄一口,力大如牛的張大力,手藝奇巧的風箏魏……一個個俗世之人,技藝高超,品性善良,他們當之無愧地詮釋著“德藝雙馨”四個字的獨特內涵!
讀完這本書,我充分感受到了天津衛(wèi)碼頭的豐富多彩,增長了不少見識;同時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如平凡的世界中總有與眾不同,我們要想在這個俗世中活得無可替代,就得努力奮斗,練就一手絕活,成為新時代的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3
《俗世奇人》這本書寫了清末民初天津衛(wèi)的奇人們、發(fā)生的奇事。這些是我們生活中所見不到的,作者馮驥才就將它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眾多奇人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shù)刷子李了。因為我覺得刷子李的刷墻技術真是太高超了。
你看這一句“別不信,他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guī)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彼⒆永顚ψ约阂蔡量塘,您說,這刷墻的人無論是蘸漿還是粉刷,總會掉一兩滴在身上,而且又沒人規(guī)定刷子李必須保持衣服干凈,他還給自己立下這樣的規(guī)矩。實在難以理解。
曹小三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音,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上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曹小三驚得目瞪口呆,連我都覺得不可思議,這哪是一個粉刷匠在粉刷呀!
可事情好象并不如此,“當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墻坐下來,曹小三給他點煙時,竟然過自已精湛的`認牙、看牙技藝,幫助偵探們抓住了犯人。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人做任何事都要細致和認真。它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關于我自己的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的畫畫班里舉行畫人速寫比賽。老師在講臺上講著作畫要求:要把眼睛畫對稱,鞋底要有厚度……大家都在認真聽講,而我一個人坐在那里,迫不及待的開始了作畫,心想:哎,老師又在老生常談了,這還不容易,啰嗦半天只會浪費時間。我先用鉛筆把人的輪廓勾畫出來,接著畫頭發(fā),五官……不一會兒,好了!大功告成了!看著周圍的同學們還在理頭苦干,我心里可高興了。我一邊美滋滋的想著:老師肯定會為了效率吃驚,一邊得意揚揚的把作品交給了老師。老師看完了畫,皺著眉頭,指著作品說到:“怎么這么不細心呢,頭發(fā)方向要一致、眼睛要對稱呀,畫前講的要點要注意!回去重新畫一幅吧!蓖瑢W們聽到了老師的點評,紛紛停下畫筆看向了我,我頓時感到不好意思,也非常羞愧,心想:哎,早知道就該認真聽講了。我回到座位上,靜下心來,細細回想老師講的注意事項,然后認真的把厚度、頭發(fā)、眼睛、鼻子、嘴巴這些小細節(jié)都細心的按老師的要求重畫了一次,等我再交給老師時,她才滿意的點點頭,臉上綻開了如花一般燦爛的笑容。我回到座位上,窗外的陽光明媚,鳥兒們歌聲優(yōu)美動聽,是呀!只要認真,細致,什么事都難不倒我。
這一次讀到這篇故事后,讓我更加深信一個人只要努力細致,必能學有所收獲!
《俗世奇人》讀后感4
《俗世奇人》,它仿佛一幅畫卷,向我們展現(xiàn)著能人的種種;同時,又一幅畫卷在我腦海中徐徐打開,它所呈現(xiàn)的是一架平衡的天平,左邊是利,右邊是情。越發(fā)越模糊、混亂......蘇七塊篇——認錢不認人
蘇七塊的言行,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也帶來了疑問與思索——為什么他明知銀元是華大夫的,還裝作不知?為什么他最后還是幫助了那個來看病的人?為什么......一個個問號在我心中盤旋不去。不過文中幾個字眼引起了我的深思——認錢不認人。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不就是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嗎?錢乃身外之物,為什么一定要追求金錢呢?世界上還有真善美,還有高尚的道德精神。錢,雖然在物質世界搭起一座座美好的橋梁,卻也在破壞著精神世界的橋梁,而物質的重要性和精神相比,孰輕孰重大家一定一清二楚。
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
酒婆篇——奸商的悲劇
讀完這個看似戲劇性的'故事,我不禁也發(fā)出了一聲嘆息,一面是因為酒婆的悲劇,一面是因為奸商的悲劇。奸商一直以來濫竽充數(shù),最后下定決心,不再以次充好,反而害死了一位?汀U媸窃旎,冥冥中告訴他:“晚了!”搭上一個人的性命不說,還弄得奸商進退兩難,這不正是奸商的悲劇嗎?無論怎么改變,那奸商最初的印象仍印在大家的腦子里。也算是“惡人自有惡人磨”吧!早知于此,何必當初啊。其實罪魁禍首還是利益。不過官員們有法律管,奸商,說不定被民眾的唾沫淹死了!各位奸商朋友,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啊。
我相信,奸商一定是悲劇的。
小達子篇——高科技小偷
唉,現(xiàn)在小偷泛濫,我們家的電瓶車就屢遭“黑手”。不禁又讓我想起了《俗世奇人》中的小達子,那段啼笑皆非的故事。令人驚奇的是,如今小偷手段層出不窮,甚至有些高科技小偷連偷汽車都不在話下,人類發(fā)明了高科技,小偷卻用它來謀取非法利益,真是喪心病狂。究其原因還是利益,如果說百分之四五十的利益就可以讓人鋌而走險的話,更別說百分之一百的利益了,那不是要把法律踩在腳下嗎?但是,這些人能成功嗎?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我相信,正義一定會戰(zhàn)勝邪惡。
上面那么多,都提到了利益,如今這個利益化的社會,里面的人也會被漸漸同化,最終變成只為利益,只會交易的行尸走肉。而克制利益化的捷徑,就是“情”之一字,不單指親情、友情,還有一些高尚的道德之風。當然,也不能對“情”太看重,要不然只能生活在自己和其他少數(shù)人的圈子里。唯有“情”和利益互相平衡,人們才能真正幸福。這種平衡太難做到,可以說根本不可能,但是,還是那句話:我相信,我們不會被利益支配!
……
《俗世奇人》讀后感5
《俗世奇人》這本書從小學開始就有了,一直到現(xiàn)在。這本書在初中好像還是必讀書目,現(xiàn)在再次閱讀了這本書,給我?guī)聿灰粯拥母惺堋?/p>
書本的封面很樸實顏色很素,就像書中介紹的人物一樣雖平凡,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技。封底有這么一行字“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出現(xiàn)各種空前絕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說里的人,不奇?zhèn)鞑怀,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書中的正骨醫(yī)生蘇七塊對于來看病的人,無論貴賤親疏,必須先拿七塊銀元放在桌上,不然他不給他們看病,連理都不理睬;粉刷匠刷子李刷漿時必定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沒有一個白點,若有,則白刷不要錢;藍眼關燈看畫,也能夠看出真假,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等等。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與文人氣息撲面而來,這聽起來神乎其神,可他們是真實存在過的。
平凡世界里面的人不平凡。故事發(fā)生在光緒年間,西方列強的入侵,天津被迫開為通商口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典型城市。西方的文化習俗漸漸在天津和當?shù)氐拿耖g習俗融合在一起?赡芫褪且驗檫@種社會狀況才會涌現(xiàn)了這么多奇人。馮驥才筆下的奇人們有些生活在天津的上流社會,也有些混跡于市井之中。他們?yōu)榱松,不斷學習新的本領,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最后只剩下真正技藝高超的人適應了時代的發(fā)展成為生存的實力。他們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并且獲得了他人的欽佩。但是不管命運怎樣,終歸也是平凡人。
“生活可以平凡,但是不可以平淡”得有真本事,才更夠有資本把生活過的不平淡!沒有本事,那不僅僅就是平凡,生活會越來越糟糕,F(xiàn)在的我們就是很平凡,學習生活困難也是特別特別的枯燥平淡,但是我們要做一個不甘于平凡的人要自己創(chuàng)造快樂,讓生活變得不平淡,讓自己變的不平凡。我們所需的才華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讓自己足夠強大足夠有才華。有才華的人是不怕遇不上伯樂的,適者生存,弱者淘汰。這是大自然永恒的定律,人生就是這么殘酷。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有生下來就很有本事,他們是在不斷的探索、追求中,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會有如今的作為。若想成為生活的'強者,必須擁有賴以生存的實力,而實力離不開勤奮刻苦和持之以恒,不但要勤奮、刻苦的學習,而且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任何妄想著不勞而獲的人,最終只會淪為俗世俗人被歷史所淘汰。
作者馮驥才在書中說的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得有絕活。”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學的一技之長。
在俗世中堅守著自己最初的信念,愿我們都能成為俗世中那個不俗的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6
前不久重讀了馮驥才的《神鞭》與《三寸金蓮》,到女兒家又翻出一本馮老師寫的《俗世奇人》,薄薄的小冊子,故事引人入勝,一鼓作氣半天讀完。
《俗世奇人》的短小故事,都是市井民間的奇人趣事,反映了天津衛(wèi)水陸碼頭五方雜處的眾生相與“集體性格”。佳篇首推《刷子李》,這位粉刷匠整日刷漿,偏愛著皂衣黑鞋,干活利落瀟灑,從來滴白不染,令人稱奇。某日,細心的小徒弟居然發(fā)現(xiàn)師傅褲子上有個白點,以為藝高膽大的師傅這回玩兒砸了,卻不料師傅主動抖包袱──抽煙不慎把褲子燒了個洞!接下來一篇,寫《泥人張》,鞋底摳泥,餐桌下“盲”捏出惟妙惟肖的'海張五,讓財大氣粗蔑視藝人的土豪當眾出丑,不得不花高價成批買斷泥塑作品及泥模子。釣者《大回》擅長釣魚,號稱“魚絕戶”,最終卻死于魚(被運魚車軋死),故事情節(jié)驚悚;《死鳥》,一只學話的八哥讓刻意逢迎溜須拍馬的官員在大庭廣眾之下得罪頂頭上司,幾乎喪命!毒破拧,嗜酒如命的老嫗喝假酒過馬路挺清醒,安然無恙;忽一日,奸商偶然天良發(fā)現(xiàn),不再干酒里摻水的缺德勾當,酒婆卻真的醉倒街頭,死于非命。道德悖論!短K七塊》,接骨神醫(yī),明碼收費,自己立的規(guī)矩絕不能改,寧可私下退費。特立獨行!恶T五爺》《絕盜》《小達子》都是小偷故事。有的是手段高超,防不勝防;有的是大偷在神偷面前栽了跟頭。《藍眼》《蔡二少爺》,說的是字畫古玩行里遍地陷阱,水深莫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家里手也難免受騙上當!墩J牙》,牙醫(yī)專心醫(yī)牙“目空一切”,對患者熟視無睹,最終配合破案,靠認牙而不認人!稄埓罅Α,大力士舉起店鋪前無人敢問津的沉重石鎖,卻沒有獲得銘刻其上“招賢榜”承諾的巨額賞銀,原來以此為噱頭做廣告招徠顧客的設局者料事如神,在石鎖底部提前刻字聲明,將張大力排除領獎人之外。出乎意料的精彩結尾讓讀者忍俊不禁。
當贊的還有書后所附作者《題外話》。馮老師答日本新銳作家南條竹則問,承認他這些篇作品深受馮夢龍影響。具體體現(xiàn)在三方面,一是傳奇。傳奇主要靠一個絕妙的故事。要學古人把故事寫絕了的能耐。二是雜學。雜學是生活,也是知識。地道的雜學需要日常廣泛收集深厚積累,雜學是小說的肉,只有情節(jié)骨架、沒有雜學筋肉的故事干巴巴,難以流傳。心里沒跟的事情不寫。三是語言。小說語言受散文影響。寫小說要十分講究文字功力,用字要反復推敲,文章要多遍修改,力求字字珠璣,精當。這些都是名家體會經(jīng)驗之談,對初學寫作的新手大有裨益。此書書名和各篇名字體稚拙,由孫伯翔先生題寫,借民國《醒俗畫報》插圖,彰顯風格特色。陳祥其
《俗世奇人》讀后感7
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這是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寫的一句話。書中天津衛(wèi)的手藝人各個有絕活,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在這么多精彩紛呈的小故事里,我最喜歡的便是《蘇七塊》這個故事。
蘇七塊是一個大夫的名字。乍一聽,還真有點不明白,咋還有個這樣的名字呢?原來是因為他有個特別的規(guī)矩,那就是給人瞧病,無論親疏貧富,必得先拿七塊銀元扣在案上,他才肯瞧病,否則絕不搭理。所以蘇七塊這個稱號就在愛起綽號的天津人嘴里傳開了,真名真姓倒是沒什么人知道了。
有一天,一個車夫因摔壞了胳膊,去找蘇大夫醫(yī)治。雖然疼的夠勁,但因為他拿不出來七塊銀元,蘇大夫只是打牌,對他的痛苦和哀求視而不見。好一個狠心的講原則的蘇七塊。
而心善的牙醫(yī)華大夫看不下去了,背地里塞給了車夫七塊銀元。有了銀元,蘇大夫攪起袖子,幾下子就把車夫的`胳膊接上了,還送給了車夫幾包活血的藥?吹竭@里,我十分佩服蘇大夫的醫(yī)術,幾下捏骨,左拉右推,上頂下壓不一會就治好了一個人,簡直是妙手回春。同時我也在心里罵這蘇七塊真是個見錢眼開的無良醫(yī)生。
等人散后,蘇大夫卻把銀元還給了華大夫。還說了: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底不善,只是我這立的規(guī)矩不能改。
這下我可看不懂了。說蘇七塊他吝嗇,嗜財如命吧;他卻將銀元還給了華大夫。說他自私冷漠吧;但他卻慷慨地送了車夫幾包藥。真是個怪人。
但后來我細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
首先,他有些有原則,他立的規(guī)矩人人都要遵守,人人平等。規(guī)則立出來可不就是讓人遵守的嗎?如果遇到可憐人,同情心泛濫,破了規(guī)矩,那規(guī)矩的設立就沒了意義,因為它以后也可以被各種各樣的原因理由破壞。只有講原則才能保護規(guī)矩的執(zhí)行。
蘇醫(yī)生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他體諒車夫,知道車夫再也沒錢付藥錢了,就體貼地直接送車夫幾包藥。他體諒華大夫,怕華大夫幫人的事傳出去,會有很多無賴讓華大夫無償行醫(yī),所以他等人散后才與他說。
因為他的有原則,所以他會給人一種冷漠,不講情面的感覺,而事實上他的內心是極富同情心的。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島田洋七的《佐賀的超級阿嬤》中的一句經(jīng)典句子:讓人察覺不到的體貼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關切。
蘇七塊給了我一種非常熟悉,非常親切的感覺,感覺他好像生活在身邊一般。因為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的外冷內熱的好人,他們講冷冰冰的原則,但同時也會給人以溫暖的幫助;蛟S就像老師說的:看人物角度不能太單一,因為每個人物都是立體的,多面的,要把人物寫得看得見摸得著才好而蘇七塊就是這樣一個具有多面性的立體的人。馮驥才真不愧為一個大作家!端资榔嫒恕返墓适挛疫會繼續(xù)讀下去。
《俗世奇人》讀后感8
《俗世奇人》講的是天津的一個小碼頭的奇人妙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小故事,每個小故事都在這個碼頭上流傳。碼頭上的人都有一個綽號: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刷子李則是我最敬佩的一個。刷子李專門干粉刷這一行,最讓人叫絕的是他刷墻時總穿一身黑衣服,干完活,身上一個白點都沒有。他還給自己立了個規(guī)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一天,刷子李收了個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當然聽說過師傅的絕活,一直半信半疑。所以想要親眼看看。
這天,刷子李戴著曹小三去刷一座洋房。一間屋子,一個頂,四面墻,先刷屋頂后刷墻。刷子李可厲害了!一拍在屋頂,一滴不沾。曹小三看傻了。師傅剛刷完一面墻,就得喝茶,吸煙,曹小三意外地發(fā)現(xiàn)師傅的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刷子李看著曹小三,于是,他把黑褲子往上一提,白點就沒了。曹小三一看才知道,原來師傅里面穿著白褲子,剛才抽煙時把黑褲子燙了。師傅說:“你以為別人的.名譽都是假的?那是你自己騙自己,好好學吧!”曹小三第一次學的可能別人一生都沒學過。
看完后,大家可能都認為我敬佩的是刷子李高超的技藝,但我更敬佩的是刷子李那學有所成,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誰能知道刷子李練就這門絕技的頑強。這是多少人練就一生的練不出來的?吹竭@,我又想起了我自己。
在平時,我總是認為我敲鼓十分厲害,總不會給自己定一個更好的目標,老師再怎么加強我也只能原地踏步。直到一天,顏老師來到我們學校給我們排練,我才敢于精益求精。
那天,顏老師給我們排練,我十分不服氣,心想:“就這樣一個禿頭的老師也能當上中國二級演員?心中又是懷疑又是輕視?僧斉啪毻旰,顏老師在我面前大顯身手。他緊握鼓棒,有力的敲打起來,這些節(jié)奏在我眼前編制出了一幅畫面首先看見了兩只小老虎在打鬧嬉戲,左蹦右跳。后來大老虎也來了,他們向天上一聲一聲的吼叫,這聲音直入云霄。天上的龍好像得到了召喚,在天上歡騰。一會電閃雷鳴,一會艷陽高照,各顯自己的神力,他們與老虎一起玩耍打成一片。就這樣,中間的一段打擊樂獨奏就完成了!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情不自禁鼓起掌來。這才是真正的大師。⌒闹胁唤袊@!就這樣,我成了顏老師的徒弟,一心一意的跟著老師學,老師也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其中最為有益的就是要學會精益求精。真是這樣,我才有今天的技術,這得多虧老師啊!
這不僅是我從書上得到的道理,更是老師教誨中領悟的道理。
《俗世奇人》讀后感9
書伴隨著我,不論何時,我身邊總有書,放了寒假也一樣,寒假里我結交了一個朋友--《俗世奇人》。這本書中,作者馮驥才描繪了許多天津生活的奇人,奇人 有的現(xiàn)身于上流社會,有的混跡在市井民間,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們又不是普通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 他們中間既有憑著一把釣竿把魚釣絕的大回,也有只認七個銀元不認人的骨折醫(yī)生蘇大夫;既有專會溜須拍馬的死鳥賀道臺,也有摳團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張。雖然這里的俗世被解釋為人世,但我有時又想,這里的俗世會不會指天津呢?我又想起天津的背景:天津衛(wèi)是天津的古稱,當年,它既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矚目的開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
這大概就是《俗世奇人》的'來源了吧!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泥人張那一段:只見人家泥人張聽也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玩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里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后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臺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wèi)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里。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chǎn),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三天后,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jù)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看完這段,我深有體會,體會到當時人們懼怕有錢人,又勢力,也敬佩泥人張的魄力和高尚的品德,不怕有錢人,不勢力,還敬佩馮驥才的才華,能把泥人張和那些人作出如此鮮明的對比,實在出神。
《俗世奇人》讀后感10
“真正的愛慕,往往是從對方身上感觸到自己人生理想的準則開始”馮老所描繪的天津還是晚清光緒年間的它。這段歷史在每本書里都免不了些狼狽沉重與不堪,但在馮驥才筆下的天津卻不失活力與時間的沉重。于是在我的記憶中的天津,大街小巷里各種小販的叫賣聲橫沖直撞,那賣藥糖的走著八字步,被人群和掌聲圍個水泄不通。再往記憶深處走,狗不理包子的香氣從街東頭飄到街西頭。燈火萬家城西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也許這就是馮驥才的語言魅力所在,他的筆仿佛有種魔力,一兩句便能點其靈魂,立其精神。在書中翱翔,我看見了刷子李的神,黑頭的忠心,胖廚子的精,楊巴的伶,甚至還有馮五爺?shù)挠亍J篱g萬物紛雜,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能將手藝精益求精,我們稱他為成功者。而若有人能堅守初心,善良與寬容,我們就稱他為好人。就像蘇七塊一樣,表面上的規(guī)矩看似鐵墻般不可更改,但是骨子里的溫柔卻使我們溫暖異常,蘇七塊是奇人,更是我們平常人。
里面有一句話讓我們感觸很深,“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站著!碧旖蛩坪跏莻神奇的地方,大小人物皆匯集于此,無數(shù)奇聞故事在這里生長。在那個貧瘠而又艱苦的時代,故而成了普通人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好像蘇七塊所言,不是我心地不善,只是我自己立下的規(guī)矩不能改。誠如斯言。一粒種子可以無聲無息地在泥土里腐爛,也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一個人可以碌碌無為的在世上虛度光陰,也可以衍生出生命耀眼的光。
天上星河轉,人間簾幕垂。初讀時是個小女孩,再讀時已經(jīng)物遷人變,卻依舊驚嘆于馮驥才爺爺?shù)恼Z言之精煉。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日。那馮驥才爺爺筆下天津街市上熙熙攘攘亦在耳畔,寫書人的赤子之心還在流傳。一生釣魚無數(shù)的大回,最終被載著魚的車壓死,世人都道因果報應,天道輪回,魚來向他索命來了。觀遍此書,這樣的故事還有好多個,善飲酒的酒婆之死,善養(yǎng)鳥的賀道臺最終被鳥拆了臺等等。能人仗著一身手藝行走江湖,博得一席之地,難免會有沾沾自喜的時候。讀罷此書,除文中故事個個稱奇令人津津樂道之外,難免還會引發(fā)一陣思考,讓人領悟了點什么。
俗與雅在須臾之間,俗的無畏,雅的輕狂,還不都是副臭皮囊。我也想成為一個俗世奇人。窗邊的天空干凈的沒有一朵云,只剩下徹底純粹的藍色,張狂的渲染在頭頂上面。也愿你我都是心中的那個“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讀后感11
在馮驥才先生《俗世奇人》這本書中,塑造了很多個個性鮮明的角色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劉道元活出殯》中的主人公劉道元了。
劉道元是一個文混混,憑借過人的文采,以幫人寫訴狀為生。但他幫富人打官司,賺了很多的錢,又會悄悄地施舍給有困難的百姓,并且不接受別人的感恩。等到他年事已高,以為看透了人世間的事,就突發(fā)奇想“死”一回,看一下死后人們的反應?伤麤]想到,這一次“死”,使他平凡的生活變得驚瀾起來,讓他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
他以為“死”后,受過他恩的人,自然會很悲傷地去吊唁,可是恰恰相反,前來送別的人群中并沒有他施舍過或幫助過的人,反而是大都與他素不相識,而且毫無悲傷之情,似乎只是出于好奇。更有甚者,跟劉道元平日里稱兄道弟的鐵哥們的“一枝花”,在他死后非但沒來吊唁,反而在出殯時索要財物!故事在劉道元爬出棺材,仰天長笑中結束。
我仔細品味這個故事后,明白了“樹倒猢猻散”的道理:當一個人得了勢,那些毫無作為的人就瘋狂地巴結他,為的只是謀取利益,還美其言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可等到那個人“死”了,那些依靠他的人,就會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甚至背信棄義,去巴結其他得勢的人。這種世態(tài)炎涼的現(xiàn)象,在古時候有,在現(xiàn)代社會也有,甚至有時候更令人發(fā)指。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本來,這只是一句調侃,可現(xiàn)在,很多時候卻是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當一個人有權有勢時,有些人會拼命地把你往天上捧,好像把你當活神仙似的;你一“死”了,他們的假笑馬上就消失了,一轉臉罵你豬狗不如。所以,我覺得,劉道元最后爬出棺材,仰天大笑,不是精神崩潰的笑,是對那些懦弱無能人的嘲笑;是對社會現(xiàn)狀的.苦笑;是領悟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冷笑!
反觀自己,雖然年紀還小,尚未踏入社會,但是有時也會感覺到生活中的真真假假,也能感受到他人并不真誠的行為,甚至,自己偶爾也會因為一些原因撒些小謊。等我們慢慢長大,也將要去面對這些社會的現(xiàn)象,那將是多么悲哀和沉重的一件事!我希望,我們的生活能夠簡簡單單充滿陽光,所以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真誠的人,積極傳播正能量,以善良的心態(tài)對待每一個人,讓“假作真時真亦假”永遠停留在小說中。
《俗世奇人》讀后感12
中國有句俗話:高手在民間,亦有語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端资榔嫒恕氛f的就是在天津民間的各類奇人高手。相比詳盡、通俗的人物傳記,《俗世奇人》短小精悍,每篇不過寥寥數(shù)語就將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華奇事描繪得栩栩如生,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短短十八篇小文,生動地展現(xiàn)了當年天津衛(wèi)的熱鬧非凡和藏匿于街頭巷尾的能人異士的奇聞趣事。
書中的手藝人都是各路行家,如刷墻不落漆的刷子李、去偽辨真的藍眼、手藝高妙的泥人張以及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等等。他們從事的`行業(yè)都關于民生實際,故而因好手藝被人熟知。然而,書中在強調各位能人手藝精湛的同時,也濃墨重彩的描述了不同能人迥異的性格特征,而這些性格差異所產(chǎn)生的奇聞趣事才是這些能人名聲遠揚或流傳的關鍵。這不禁讓人思考性格與能力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不同的性格對個人能力的樹立有著怎樣的化學效應?
其實,看完全文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奇人如何練就了一身絕技:是天賦高超還是后天以勤補拙?18個小故事、18個不同的行業(yè),白道、黑道。遂再次翻閱、細細品味。未料到,作者在開篇就已經(jīng)告訴了我們答案——“好好學本事吧!”原來,好本事是學出來的!文中沒有交代能人們是如何學得了這些個好手藝,但是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他們必然屬于立長志的那類人,選擇了一個行業(yè)就把它做到了最強最精,受到社會的認可。反觀現(xiàn)代社會,由于信息大爆炸和分工的日益細化,很多人常立志,這山望著那山高,已然沒有了精心鉆研、干一行愛一行的那份心境了,哪里還會“好好學本事”?
對能人們的性格描述,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莫過于《大回》章節(jié)中的那句“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八励B”賀道臺、藍眼江棠,敬古齋的黃老板、小達子或多或少都是這句話的應景。他們都因為自己的好手藝享受了好處,最終又因為各自性格敗在了手藝上,甚至不得不放棄了賴以生存的技藝,另謀生路。他們多少有些剛愎自負、固步自封,認為沒有人比自己更厲害。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不斷創(chuàng)新進步才能長足立于不敗之地。而這些人的失誤/失敗,又往往在于忽視了對自我性格的調整對能力的影響。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然而一個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應該能夠時常反思自我的性格特征對所在行業(yè)所需的能力培養(yǎng)中的影響,并及時做出調整的。正所謂能力決定飯碗穩(wěn)固程度,而性格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俗世奇人》是一本具有濃厚中國風的書籍,短短篇幅,讓人盡看世間冷暖和民間技藝,雖然說的是晚清光緒年間的市井人物,但其語言精練,內涵豐富,使人常看常新,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俗世奇人》讀后感13
初看這本書,題目就很吸引我,俗對雅,題目中的俗,意思是平庸、庸俗;奇的意思是奇特的、奇妙的、與眾不同的,這樣的對比會有怎么樣的故事呢?讀完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俗和雅對應得更有深意,只有在平庸的世界里,才能突顯出這些人的奇特,奇妙,與眾不同。
書中講述了十幾位俗世奇人的故事,他們個個身懷絕技,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道理和良好的品質。在書中,我發(fā)現(xiàn)了幾句貨真價實的、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話:“各行各業(yè)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有什么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兒,靠邊兒待著!
從中我想到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班級,班級就是一個小小的社會,班里每個人都應有自己在班里立足的特長,有的'同學學習好,是學霸;有同學體育好,是運動健將;有同學嘴巴利索,是當說客的料……而我有什么在班里立足的點?我有什么特長?我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是一個值得去深思熟慮的問題。
以前,我在足球隊,足球算我一項特長,但是五年級我退出了。我開始很沮喪,不過我很快被機器人社團老師招入機器人社團,并通過選拔,參加了幾次比賽。鮑勃?馬利有一句名言“一扇門關閉了,另一扇門總會隨之打開”,如同《神鞭》的主角傻二,清朝滅亡剪頭發(fā)把他的“神鞭”那一扇門關閉了,卻為他打開了使用洋槍北伐的門。我可以學習傻二的知變通和不張揚,踏踏實實的在機器人社團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
英語也是我的一項特長,可是考試成績總不能讓我滿意,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雖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的幕后黑手——馬馬虎虎,可是我總擺脫不了它。我要學華大夫記牙,蘇七塊治骨病——做事干凈利落有質量,才會受人尊敬。以我的英語基礎,如果再認真踏實,我一定會脫穎而出的。
努力是每個人應做的,刻磚的遠不止刻磚劉一人,可為什他最出名?因為他可以做到精益求精。做到精益求精可不容易,正如王國維先生所說的人生三境界,努力鉆研最后才能成為大師。
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現(xiàn)在我還沒有明確的志向,但是我現(xiàn)在清楚的知道,無論什么志向,想要成功,dou要踏實努力,精益求精。
《俗世奇人》讀后感14
讀完了《俗世奇人》這本書,我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感慨: 這本書實在是太精彩了!而且它還告訴了我一個深刻的人生道理(不長,但會令人回味):人得講規(guī)矩!
在天津衛(wèi)碼頭,手藝人必須得有絕活。也更得講規(guī)矩。正如馮驥才老爺爺說的:“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fā)蔫,靠邊呆著。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碧热舨恍牛闱啤
天津衛(wèi)碼頭上各行各業(yè)都有幾個活神仙,最讓我喜愛與佩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七塊”——蘇金散大夫了!蘇金散是一名“神醫(yī)”,他手下的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他立了個規(guī)矩——凡是來看病的人,無論貴貧親疏,都得拿七塊銀元碼放在臺子上,他才肯看病。
有一次,他請了兩位牌友到他家里打牌,正玩在興頭上,忽然三輪車夫李四來看病,他捂著手臂,臉上流露出了痛苦的神色,明顯是骨折了。蘇大夫沒理他,繼續(xù)打自己的牌。李四知道是那七塊銀元的關系,可三輪車夫都是干一天吃一天,別說七塊,就是一塊也拿不出來。于是他哀求著蘇金散說:“蘇大夫,這七塊銀元我暫時拿不出來,你行行好,把我先治了,以后我會還你的!彼f話時還夾雜著斷斷續(xù)續(xù)地呻吟聲,可蘇大夫就像沒聽見一樣,理也沒理他。牙醫(yī)華大夫是出了名的心善,他推辭說要上廁所,走出后院悄悄交給李四七塊銀元,沒等李四感謝,就悄悄地走了回去。
李四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把七塊銀元“嘩”的'一下撒在柜臺上,這下比按門鈴還快,蘇大夫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柜臺旁,李四咬著牙,準備重重挨幾下,沒想到蘇大夫卻說:“治好了!本突厝ゴ蚺屏。
打了一會兒,人都散盡了,華大夫正準備離開,突然,蘇大夫伸出手攔住他,交給他七塊銀元,在華大夫的驚愕中說道:“有句話,還得對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不善,只是我立的規(guī)矩不能改!”
看到這里就知道蘇金散大夫并不是一個“認錢不認人”的人了,但他更是深知立的規(guī)矩不能隨便改,不然以后別人聽說了紛紛欠著,就不好辦了。所以只好硬起心腸不理張四。所以他也是迫不得已的。
正所謂“無規(guī)矩則不成方圓”嘛!
俗話說的好,“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城市的縮小版”。那么,一個城市便是一個時代的縮小版了。如果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講規(guī)矩,我們的城市不就秩序井然了嗎?那么我們所處的時代會不會達到古人所說的“大同”社會呢?看來人真得講規(guī)矩呀!
《俗世奇人》讀后感15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俗世奇人》,看著頗有趣味,細細品讀起來也有不少道理。馮驥才的文章感覺著是真真實實的、貼近我們的生活的?粗臅秃盟朴兄嗽诮o你講故事一般活靈活現(xiàn)、生動有趣。這個故事的舞臺,就在那小小的、不起眼的天津碼頭上,一群看似普普通通的人,發(fā)生了那么些不普普通通的事。
就像立下規(guī)矩的蘇七塊、力大無窮的張大力、賣東西賣成精的蔡二少爺以及機智勇敢的泥人張等等,我們不知道他們的住處,不知道他們的習慣,也沒真真實實地看見或聽見他們,但我們似乎能看見他們的容貌,聽見他們的聲音,就仿佛是活在我們的周圍一般,是平常打過招呼或擦肩而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即使是那些再普通不過的人們,也過著不普通的生活。不怕官,不怕商,他們憑借著自己的手藝吃飯,手藝人懷揣著自己的手藝,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有了一塊護身符,不怕?lián)尣慌聤Z,不像錢和權一般,有的多了便擔驚受怕。他們,是用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闖出了一片天。他們用盡自己的全身力量,在這偉大磅礴的宇宙里,散發(fā)出一片一片微小卻耀眼的光芒。
接下來不妨讓我給你講講我遇見的那些俗世奇人們吧。
紹興,安昌鎮(zhèn),河流旁的小路上。
來往匆匆的行人們,都路過老人們的身旁。河流潺潺的水聲,烏篷船悠悠的劃了過去,陽光溫和的照在老人的身上。老人身旁熬著的一鍋白糖散發(fā)出濃濃的香氣,晶瑩透亮的金黃色,像是吸收了陽光的溫暖,香氣十分吸引人。他終于決定站了起來,拿起大鐵鍋中滾燙的白糖,放到了木架子上,圍成一個圈,拉長,又重新在繞回去。不一會兒,透亮的金黃色變成了雪一樣的純白色,散發(fā)出麥芽糖的濃濃氣息,這一下子,許許多多的人都被吸引了過來,好多好多的小孩嘰嘰喳喳的想拿糖,原本寂寞的老人家一下子受歡迎了起來。塘棲,運河旁,一棵碩大的古楓樹下。每每都會有一個捏泥人的`,早就忘了他叫什么,他也早不來做泥人了。但就是他,陪伴我度過長長的童年歲月。在他那兒買來的泥人。也早已是數(shù)不過來,等到干裂了還是舍不得丟,所以至今我的桌子上還擺著一個唐僧,一個孫悟空,一只像會唱歌一般的鳥兒,還有一個小小的我。每一次,當我們沒有事情做的時候,那許許多多的孩子們就涌上了他的攤位,用積攢了兩天賣雞蛋餅的錢去買一個小小的泥人。有一次,他說他要走了,回老家了,臨走前,總要給我們些禮物,留個念想。他捏了每一個我們,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我到現(xiàn)在還是仍舊記著這段回憶。
更多更多的俗世奇人們,我想,我根本就講不過來,買兔子的人,蘸糖畫的人以及養(yǎng)花的爺爺,都是一個個的俗世奇人。
我想,每一個人抑或都是這樣,用自己的力量,煥發(fā)光芒,感染著身邊的我們。
【《俗世奇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俗世奇人教案12-20
《俗世奇人》教案03-01
《俗世奇人》教學反思03-10
俗世奇人教學反思03-15
俗世奇人教案15篇06-14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02-26
《俗世奇人》教案15篇03-12
《俗世奇人》教案(15篇)03-12
《俗世奇人》語文教案05-29
俗世奇人讀書筆記(經(jīng)典)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