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驚蟄》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赡苣悻F(xiàn)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驚蟄》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驚蟄》有感1
你是否想象過,穿著草鞋像小舟劃過河道般走入這茫茫的草原?你是否想象過這天夜晚的星星是不是閃爍著眼睛如同在夢境中一般?你又是否想象過,夏夜清涼的風輕輕在你身旁嬉戲,然后為你吹出一大片綠色的波浪,欣喜地滾向未知地?本是踏著余暉出門,直到天幕變成深藍色的絲綢在你頭頂,在你心上緩緩地鋪展開來。就這樣滿心歡喜,呼吸著的空氣充盈著濕潤的青草香氣。從此刻出發(fā),全身心的融入自然之中,自由的如同在宇宙中漫步。這時你才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我們本是自然之子,只是回到母親懷里,感受她溫柔的擁抱。
當你走累了,你可以躺下來,呈大字狀或者別的姿勢都行,閉上眼感受,草地里不斷活動的小蟲發(fā)出唧唧的怪叫聲,所有的植物都在按次序?qū)⒈P旋蔓延的根系接觸大地吸取著水分和其他養(yǎng)料。萬物都在按其軌跡向前,努力地生存,感受生命的喜悅,多么令人感動的一切。讓我們一起隨著時間漫步在廣袤的星空下,找尋心靈的花園。
詩人綠原給我們描繪的正是這樣一個清涼充滿夢幻色彩的驚蟄之夜。整首詩流溢一種年輕人的夢幻和憧憬,語言清澈,節(jié)奏明快。給人以無窮的遐想,還未喪失的童心給予他的詩以純真的感情,童話似的境界,新奇的想象,俏麗的語言,在那一般化的作品中放射著異彩!扼@蟄》中有“藍色的海的泡沫”一樣的草原和雪白的羊群,一個孩子的無言的孤寂也化作了人與星空的對話,化作了對生存旅程的奇妙的想象。以真情實感撥動讀者心靈。
綠原所選擇和描繪的意象,十分恰切精巧且生動美妙。那么,詩人是憑借什么建構(gòu)了如此迷人的意象世界呢?那就是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他所描繪的夢幻世界的渴望。他從未失去兒童一般敏銳的審美觸覺。在他的夢幻世界里,傍晚意味著“羊隊面向柵欄辭別了曠野/向日葵畫完半圓又寂寞地沉落/遠航的船只卸卷白帆停泊了/城市泛濫的燈光像火災”只有對生活極為細致的觀察下,才能夠聯(lián)想起眾多美麗意象。而潮濕的草原在詩人心里 變成了“藍色的 海的泡沫/藍色的 夢的車輪/藍色的 冷谷的野薔薇/藍色的 夜的鈴串”多么美麗。
但是詩人用豐富奇特的想象所建構(gòu)的童話世界并不完全是美好的,其中會不時映照出時世的艱辛與現(xiàn)實的殘酷,這和詩人兒時所經(jīng)歷的種種艱辛和不幸不無關(guān)系。這也反映了作家心理對作品的深切影響。于是在“藍色的冷谷的野薔薇”般的草原上卻也有“被監(jiān)禁在云的城墻和云的'樓閣里”的“星”,“當星逃出天空的門檻/向這痛苦的土地上謝落/據(jù)說就有一個閃爍的生命/在這痛苦的土地上跨過”,而詩人正是十九年前逃出天空門檻的眾多星星中的一顆。
綠原的童話詩中不只有美麗的夢幻,更“跳動著時代的脈搏”,反映了當時殘酷的社會現(xiàn)實。晴朗的“夜”是美好的,夜空中有“星星”和“月亮”,但是“雨夜”卻是凄冷的,而童話詩中出現(xiàn)較多的正是“昏眩的”“潮濕的”“雨夜”。美好的夢想與丑惡的現(xiàn)實相互比照,于是夢想更加美好,現(xiàn)實更加殘酷。雖然悲哀著自己的悲哀,但是十九歲的年輕詩人依然希望在這廣闊的大草原上歌唱,“將雷聲滾破了人類喧嘩的夢 ”,希望讓他閃爍的生命在這痛苦的土地上跨過,為黑暗的大地帶來一絲光明與歡愉。這是雖在黑暗中痛苦掙扎卻仍想要以自己的詩歌把眾生喚醒,拯救這個世界的偉大夢想。
詩人用他年輕勇敢的心澆筑的夢幻之花,在黑暗的大地為人們指向光明的所在。如此年輕卻如此勇敢。多么令人敬佩。
讀《驚蟄》有感2
孤陋寡聞的我在作協(xié)年會上才聽說南部的著名作家杜陽林,也在何希凡教授的解讀里對他的作品很是向往,于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迫不及待拜讀起來,整整一夜眼淚打濕了枕頭好幾遍。
看見云青五歲時用破碗跑來跑去給父親墳頭澆水,期待能長個爸爸出來時,我為他的可憐而淚流滿面?匆娫魄嘁患冶淮灏匀垏鷼獣r,我同情的眼淚奪眶而出。看見云青因為腿疾而拖累了全家,連最愛他的媽媽都說氣話叫他去死時,他的絕望讓人眼眶酸了又疼?匆娝痪司讼訔,不到十二歲的他靠給別人做工走幾千里路回家,還把節(jié)省的糧食帶回家,他的善良又讓人熱淚盈眶。最讓我泣不成聲的是搶收糧食的情節(jié),小小的他背著高高的背篼,沉重的糧食壓的他滾下了陡峭的山坡,眼睛腫成一條縫又滿身傷的他還必須跑著繼續(xù)工作,這完全是我媽媽的童年翻版啊。
在牙齒張開都看不到顏色的黑夜,她一個人背著高高的苞谷桿從深山頂摔滾到溝溝里,醒來已是滿身霜霧的清晨,沒人來找她,沒人關(guān)心她的死活,她痛哭了一場又背著回家。在泥巴路熱的燙腳的夏日正午,她背著沉重的糧食獨自走幾百里去交稅,路邊的枯草也不能減輕半點赤腳的灼痛,她就這樣頭暈腦脹的一趟又一趟來返著。在電閃雷鳴的暴雨夜,她赤腳挑著大水桶,滑落在深不可測的'堰塘里,幸虧鄰居家路過才撿回了她的命。小小的她在高高的門檻上打瞌睡摔破了頭,瘦弱的她整夜整夜背著哭啼的弟弟妹妹在院子里來回哄著,疲憊至極的她躲在高大的桑樹底下獲得片刻的解脫,饑餓不堪的她嚼著從家里偷拿的干玉米粒差點噎住…
云青的故事是根據(jù)杜作家親身經(jīng)歷改編的,我同情的回想著那個四十多歲的男人模樣,幸虧如何教授所言“當年的苦換來了今天的幸福,上天沒有辜負每一個努力向上的人!”很久之前就想把媽媽的故事寫下來,她如杜作家那般勵志,也是僅讀了一年書,就靠自學考取了教師,她用自己所有的苦換取了孩子們幸福的現(xiàn)在,她沒有成為名人,卻成為了最稱職的老師和最好的母親、奶奶和姥姥。我多想通過文字回到她那些苦難的日子,給她緊緊的擁抱和濃烈的愛,告訴她外婆很愛她(外婆老年癡呆后只記得媽媽的名字),未來的孩子們很愛很愛她。
何教授說,好的文章能夠反映社會,讓人共鳴,給人希望。在這本書里我全部感受到了,我看到了云青的苦難,感受到媽媽的酸楚,相信了天道酬勤的真實。
這確實一本能觸及靈魂深處的好書,值得推薦給大家。也很期待他的《立秋》早日出版。
感恩遇見良師、好書與我偉大的母親!
【讀《驚蟄》有感】相關(guān)文章:
驚蟄小班教案03-16
小班驚蟄教案03-16
驚蟄故事教案02-26
大班驚蟄教案02-26
驚蟄大班教案03-18
有關(guān)驚蟄教案03-04
關(guān)于驚蟄的教案03-01
驚蟄中班教案03-01
驚蟄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