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鄭和下西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1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遠洋航行。如今,幾乎無人不知鄭和這個名字。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偉大榮譽的背后是多么艱辛的道路,能走過這條道路的人當然能創(chuàng)造出萬世奇功。
鄭和幼時就成了太監(jiān),但他忍辱負重,時刻牢記自己的夢想,他輔佐燕王君臨天下,接著七下西洋,在這期間,他克服了無數(shù)艱難險阻,歷盡常人無法忍受的磨難,最終實現(xiàn)了夢想,創(chuàng)造了奇跡。他以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了沒有過不去的路,只要你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堅持不懈,努力奮斗,就可實現(xiàn)抱負,走向成功。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不可輕言放棄,霍金雖全身癱瘓,卻仍然努力奮斗,思想走向了無窮的宇宙,神奇的'黑洞。鄭和也沒有因自己是太監(jiān)就喪失信心。因而,能否成功主要在于人的意志。
事業(yè)上取得一定成就后,如果驕傲自滿,不思進取,也不能成就大業(yè)。鄭和在五次下西洋獲得了大量成果后,并沒有好大喜功,而是看到了國家潛在的隱患,并繼續(xù)披荊斬棘,努力奮斗。在他以后,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者滿足于已有的輝煌,閉關鎖國,以所謂天朝盡善盡美自欺,終使中國落后于世界,處處被動挨打,
鄭和的精神給我們以巨大鼓舞,同時又警示我們不能放松警惕,要在榮耀的背后看到威脅,不斷努力奮斗,繼往開來。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2
前不久我們學了《鄭和下西洋》這一篇課文,文章講的是:明朝時期的三保太監(jiān)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因為他知識淵博,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zhàn),具有軍事指揮才能。而且他刻苦勤奮,精通航海造船,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所以深得皇上的賞識。被明朝皇帝派遣出使西洋。鄭和率領船隊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船隊里有62艘大船足有幾十層樓房那么高,仿佛是62座水上的小島,十分的宏偉壯觀,船上的儀器都是當時最先進的。
古代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科技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這是我國古代勤勞人民的智慧結晶。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比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還要早87年,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鄭和每到一個國家都會把國書遞交給國王,那是代表明朝皇帝想和各國友好交往。船隊里還帶了許多我國的土特產(chǎn)品,有:絲綢、茶葉、瓷器……用它們?nèi)Q取外國的`香料、珊瑚等。鄭和的出使增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人民之間的互相了解,促進了我國與亞非許多國家的經(jīng)濟交流和有好往來。在航行途中他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危險。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風浪就像脫韁的野馬,仿佛要把船只撞翻;兇惡的海盜也在虎視眈眈地盯著船隊,一心要把船上的寶物全部搶光。
可是有勇有謀、機智聰明的鄭和總是鎮(zhèn)定自若,指揮船隊奮勇向前,一次次化險為夷。他那百折不饒、不畏艱難險阻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鄭和是航海事業(yè)上的一顆明珠。也是航事業(yè)上的一塊里程碑,鄭和更是一位懂得如何“閱讀海洋的人”。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3
今天早晨,我看了一本關于愛國方面的歷史故事書--《鄭和下西洋》。
書中寫到:鄭和是我國的和平大使,他七下西洋,為我國增加朋友,讓我國與別的國家相處得更加親近。鄭和七下西洋,給外國人民送去了當時中國天工巧奪的瓷器和光潔絢麗的絲綢,得到了外國人民的喜愛與信任。許多國家還向我國回贈香料、煙草等物品,以表謝意哦!當然,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也遇到許多危險,比如說:鄭和在途中遇到了海盜的船只,可他鎮(zhèn)定自若,料到海盜會在晚上偷偷侵入,于是,他事先讓隨從做好周密防范,當晚,海盜真的來了!他們便將入侵的.海盜團團圍住,使他們不能動彈……
看完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鄭和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之所以被人們千古傳頌,是因為他以頑強的毅力與以和為貴的信念為國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我們雖然不能像鄭和一樣為國家做大事,但是我們也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遇事沉著冷靜、和同學友好相處、認真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為國家多做貢獻!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4
六百年前,誰掌握著世界上最尖端的航海技術?誰領導著世界上最強大的遠洋艦隊,在大海中縱橫自如?誰給沿海各國帶去了豐富的物產(chǎn)和先進的技術?是他!一個苦難的穆斯林少年—鄭和。
鄭和(1371—1433),原名馬三保。出身云南咸陽世家。1381年(洪武十三年)冬,明軍進攻云南。10歲的馬三保被擄入明營,受宮成為太監(jiān),后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在靖難之變中,在河北鄭州(今河北任丘北)為朱棣立下戰(zhàn)功。1404年(永樂二年)明成祖朱棣認為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名為和,任為內(nèi)官監(jiān)太監(jiān),官至四品,地位僅次于司禮監(jiān)。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1431年(宣德六年)欽封鄭和為三寶太監(jiān)。
鄭和也是一個偉大的航海家、外交家,他前后共下過七次西洋,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使命,他共去過30多個國家,給那些國家?guī)チ酥袊S富的物產(chǎn),同時也換回了許多貴重禮物。鄭和每到一處不是去侵略他國,而是帶去和平帶去友誼。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鄭和是一個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人。即使有很多人反對下西洋,但是鄭和下西洋的`意志很堅定,他認為下西洋絕對不是勞民傷財之舉,而是促進各國友好的最佳方法。
我也要向鄭和一樣,與同學和平相處,大家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在學習上要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按照自己的目標前進!
【《鄭和下西洋》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比較》說課稿08-12
《鄭和遠航》說課稿06-29
《鄭和遠航》教案02-23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07-12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15篇07-15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15篇)02-19
《鄭和遠航》教學反思合集15篇04-06
《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讀后感04-28
二年級語文-《鄭和做舟》說課稿06-19
《地板下的小人》讀后感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