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看見讀后感(通用)
當(dāng)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看見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看見”一詞,在《看見》這本書里,依我的理解,不單只是看到的意思,而是看見真相,看清社會。作者柴靜告訴了我們她所見的真相,依稀可見社會丑惡與悲涼的一面。
我也想看見這個國家最真實的樣貌,為什么?因為我想了解我的國家。國家不止是我們生活著的小圈子,它是一個需要我們?nèi)ヌ綄,去思索的領(lǐng)域,每個人都該試著去“看見”這個國家,并嘗試讓它變得更好。
柴靜在《看見》里面說,她關(guān)心新聞當(dāng)中的人。沒錯,看見不必大到一整個國家,可以從留心身邊的人做起。人,是國家最直接的反映。
我,在廣州小北路,看見過老婆婆被青年撞倒在地,夸張地大喊大叫,卻在被青年怒斥一通后罵罵咧咧地跑了;我也看見過在地鐵站前面的老乞丐,拼了命地磕頭,把自己的頭狠狠撞在地上,一刻不停,額上是一層厚厚的繭;我還看見過同學(xué)對天災(zāi)人禍的不以為意,不在乎他人的生命——“關(guān)我什么事,死的又不是我!”……城市并不總是我們以為的那樣花前月下,這就是真相。
我,在四川大涼山,看見了它的貧窮與無助。許多孩子嚴重營養(yǎng)不良,每天只能吃土豆和辣椒,沒有上學(xué)機會,失去雙親,感染了艾滋病毒……那些遭受種種不幸的孩子們用空洞呆滯的眼睛看著我。我惶恐地避開他們的視線,為自己的生活優(yōu)越和束手旁觀感到羞愧難當(dāng)。他們的悲苦與茫然,深深地刺痛了我。只是換一個地方,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甚至?xí)匆娺@樣截然不同的面貌。
你,看見了什么?
看一個國家,要看它的整體,看它的缺點,而非盯著它的優(yōu)點不放。在大多數(shù)人都贊頌自己國家表面的光鮮亮麗時,需要有人發(fā)出反對的聲音,揭露這社會的不光彩,甚至是丑陋。以色列有位記者吉登,記錄并報道了許多以色列占領(lǐng)區(qū)的巴勒斯坦人遭受的不人道待遇,以及存在部分以色列人對巴勒斯坦人的暴行,卻引發(fā)一些以色列人譴責(zé),招來仇恨,甚至被人威脅殺他全家。然而,吉登的做法喚醒了許多以色列人的良心。在《看見》中,柴靜提到已經(jīng)離世的央視媒體人陳虻的一句話:“批評你不可怕,對你失望才可怕!边@是在講人,卻也適用于國家。有人站出來揭露真相,批判社會,正是每個國家所需要的,否則這個國家不會意識到自己的缺陷,不會在真正意義上取得民主,不會拋棄仇恨與痛苦以迎接新生。因此,我希望我們能夠在開展公益助學(xué)幫助大涼山孩子們的同時,成為看見并敘述真相的人。
生活中存在整天都在抱怨批評自己的國家的人,存在只說不做、麻木不仁、直冷眼旁觀的人。我們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去譴責(zé)社會的冷酷,惟要一點一點地嘗試,連續(xù)三年不間斷課余勤工儉學(xué),傳遞給大涼山孩子每年數(shù)千元的助學(xué)款。我們嘗試用文字和語言,讓更多人去看見并了解大涼山的真相,同時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努力。也許我們透過讀書,行走中華不過是冰山一角,但只有真正關(guān)心,并參與改變世界的行列,才能對自己國家的進步感到自豪,乃至看見生命的美好,感知自己的存在。
【看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看見讀后感03-10
《看見》讀后感02-24
讀看見讀后感07-15
《看見》讀后感優(yōu)秀11-07
《看見》讀書筆記范文07-07
《看見》讀后感(15篇)03-14
《看見》讀后感15篇03-07
柴靜《看見》讀后感04-05
看見讀后感(15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