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繪本《我》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繪本《我》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繪本《我》讀后感1
今天,我拿到了一本雜志,翻開目錄,一篇文章的題目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照著頁碼翻開了。
文章的題目叫《石頭湯》,故事是這樣的':有三個和尚分別叫阿福、阿祿、阿壽,他們又饑又渴,來到了一個村莊,村民們都不愿給他們食物,他們便撿起三塊石頭放進鍋里說可以煮湯,村民都來觀看,于是,和尚們就向東家要點食材,西家要點佐料。最后,“石頭湯”在大家的分享下煮成了,大家載歌載舞,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
讀完這篇文章,我情不自禁地臉紅了,因為我想到了上星期的事情:那天,媽媽買了一盒我最喜歡的蠟筆,我一拿起來就愛不釋手,這時候,表妹來我家了,要知道,她可是十足的野蠻,看見什么就將什么“粉身碎骨”,我正想將蠟筆藏起來,她就來到我面前了,這次,她沒有將我的蠟筆“粉身碎骨”,而是讓我分她幾根,我竟小氣地將蠟筆奪回,還對表妹破口大罵,F(xiàn)在想想真不應(yīng)該。還有一次,在考試時,同桌的鋼筆沒水了,他向我借鋼筆,我搖了搖頭,考試時間到了,他只能將白花花的考卷交了上去,后果可想而知。
讀完這篇文章深有感觸,原來分享這么快樂,試想一下,我如果將蠟筆分給表妹,那么一份快樂將變成兩份快樂;我如果將鋼筆借給同桌,那么他將考出好成績。
快樂通過分享就會一點一點地增多,苦惱通過分享就會一點一點地減小,分享就是一種快樂,讓我們記住這個道理,一起和他人分享吧!
繪本《我》讀后感2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坐在沙發(fā)上一起讀了《愛心樹》一文,這篇文章使我深受觸動。
?愛心樹》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與一棵大樹之間的故事,男孩小時候,大樹陪他一起玩耍;長大后,大樹讓男孩摘下自己的蘋果賣了去買玩具;成年后,大樹讓男孩砍下樹枝和樹葉去蓋房子;中年時,大樹讓男孩砍下樹干去造船遠航;男孩老了,大樹就讓他坐在樹墩上休息。
文中的大樹為男孩付出了一切——自己的果實、樹枝樹葉、樹干,即使變成了樹墩也想著為男孩做點什么,大樹是多么愛男孩啊!他的.愛是多么偉大啊!而男孩卻只知道索取,并不懂得回報。每次拿走自己想要的,就很長一段時間不理大樹,只有在自己需要的時候才會再來找大樹,實在是太不應(yīng)該了。
生活中我也有一棵這樣的愛心樹,就是我的媽媽。她總是默默地為我付出,夾菜時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每天都給我洗衣服、做飯,總是盡全力滿足我的愿望。記得有一個下雪天,早上媽媽騎著電動車送我上學,地面結(jié)冰很滑,突然前面有一個人摔倒了,媽媽為了躲避她一打方向,我們也跟著摔倒了。媽媽的腿被壓在車下動彈不得,她卻沒有管自己的腿,而是連忙扭頭用關(guān)切的眼神看著我,問:“你摔到哪兒沒?”我說沒有,媽媽才放下心來,緩慢地推開車子艱難地站起來,打電話讓爸爸送我去上學。晚上回到家我才得知媽媽的腿摔骨折了,我十分感動。在媽媽養(yǎng)傷期間,我總是找機會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端飯、倒水、拿拖鞋,媽媽說沒白疼我。
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愛心樹”,去愛護并報答他們。
繪本《我》讀后感3
看一本好書,如同認識一位良師益友。書在生活中必不可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更是精彩絕倫。 《西游記》是明代大文學家吳承恩筆下的作品。本書大概講的是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輔保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jīng),師徒四人一路搶灘涉險,降妖伏怪,歷經(jīng)八十一難,取回真經(jīng),終修正果的故事。告訴世人磨難是成功的基石 ,盡管路上艱難險阻,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這部著作中,人物刻畫的各有特點。師傅唐僧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他誠心向佛、嚴守戒律,目標明確、意志頑強,不怕困難,但是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頑固執(zhí)著,容易聽信于別人,以至于他在取經(jīng)路上吃了不少苦頭。大師兄孫悟空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足智多謀,智慧卓絕,變化多端、敢于斗爭,愛憎分明、自強不息,對師父更是知恩圖報、忠心耿耿。二師兄豬八戒雖說他貪圖安逸、偷懶散漫,也因為他的無知,致使師傅多次懷疑悟空,但是他身上也有閃光點,那就是他的那份純樸天真,以及不畏艱難、勇敢堅強的精神。三師弟沙和尚是一位個性憨厚、穩(wěn)重踏實、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人物。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章,師徒四人成功見到佛祖,完成八十難,九九八十一,還有最后一難,看到在絕望中尋求光明的師徒四人,我不禁鼻子一酸 。為他們執(zhí)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的精神感動了,努力過的人,上天從來不會虧待。
西游記中的真經(jīng)就猶如每個人的追求;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就猶如身邊幫助你前行的父母、老師和朋友;八十一難可能很多,但也可能不多,困難雖然可怕,但只要有要有虔誠的信念,樂觀的心情,成功每個人都能做到!
繪本《我》讀后感4
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叫《父與子》,這本書雖然一個字都沒有,但它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從那一幅幅幽默、富含哲理的畫面中,我很清晰地看到了有字一樣的內(nèi)涵,每個閱讀《父與子》的人都無不為這一對從不安分,總得惹出點兒事來的父子發(fā)出由衷的發(fā)笑,并從中獲得快樂。
?父與子》由他們平常點滴生活開始,他們過著快樂的.生活。車子壞了用腳蹬著走。父親吸煙被兒子以為著火了,馬上就取一桶水潑過去。兒子打翻了墨水瓶,父親要打他,可他發(fā)現(xiàn)兒子褲子破了,就先幫他縫補褲子,兒子以為沒事的時候,縫補完了還是照樣打他。還有一個讓家長簽字的絕招,兒子問父親:“你能蒙著眼睛寫自己的名字嗎?”結(jié)果父親上當了,兒子把試卷給蒙著眼睛的父親簽字,簽完了父親還在為自己能蒙著眼睛簽字而驕傲。
在看這本書時,我會不時發(fā)出咯咯的笑聲,也可以說出其中大概的內(nèi)容,這就說明我能夠看明白圖意。說到這,你們肯定會問,不是說這書沒文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是的,正因為這書沒文字,才讓我看著圖上生動形象的畫面,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不僅培養(yǎng)了自己的觀察能力,而且還能把他內(nèi)在的語言轉(zhuǎn)述給別人聽,發(fā)展了語言思維,真是一舉兩得。
我要謝謝這位德國作家卜勞恩:“是你帶領(lǐng)著我們走進了幽默漫畫的世界!
【繪本《我》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繪本教案02-10
繪本的教案01-26
大班繪本教案《我做哥哥了》11-12
我是霸王龍繪本教案03-05
驚蟄繪本教案02-26
小班繪本教案08-11
繪本教學心得06-27
關(guān)于繪本的教案02-13
大班繪本教案01-01
繪本《樹》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