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城南舊事讀后感
當(dāng)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城南舊事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不曾去過北京,更沒有見過故宮和長城。即使早已看過各種圖片,卻總有一些微微的遺憾。但我在一本綠白皮的書里,找到了答案。
第一次看《城南舊事》,是在母親的威逼下讀完的。唯一記得的只有里面的驢打滾兒和掛落棗,是很好吃的。每一次看到這兒?家流一次口水,仿佛已經(jīng)吃到了似的。至于其他?故事早已忘了,甚至都讀不懂,只囫圇吞棗的過了一遍。
第二次看《城南舊事》是在我四年級的時候吧,這是的我依舊流連與驢打滾兒中,但也能稍稍讀懂瘋子秀貞和妞兒的事,可卻仍不明白為什么她們就死了,至于蘭姨娘,那就跟讀天書一樣,拆開的字我都認(rèn)識,但一合起來就云里霧里了。
第三次看當(dāng)屬這次了。這一次我終于明白了她筆下的北京城南。
惠安館里有個瘋子叫秀貞,為什么她瘋了?因為她的孩子小桂子被抱走了! 拔摇痹诰C子認(rèn)識的妞兒,總是挨爸爸的打。
當(dāng)我讀到“秀貞的臉上有兩個淺淺的淚窩兒,好像也有個人,像極了她!边@類似的話語時,我總會想起妞兒,那個文中也有著淚窩兒的女孩。
再翻過幾十頁,這個想法也得到了驗證。妞兒,果然就是小桂子,她是秀貞的女兒!
可是朦朧間,媽媽和宋媽的話讓我感到一陣寒意:妞兒,不,小桂子和秀貞死了,她們怎么就死了呢?
再后來,我們搬家了,搬到了新簾子胡同。我發(fā)現(xiàn)了蘭姨娘和爸爸、媽媽的復(fù)雜關(guān)系,也朦朧間懂得了什么。于是,我總是跟在蘭姨娘身后,攛掇他和德先叔……
還有,還有爸爸的夾竹桃所引出的一系列事。
一本好書,情感是事例根基,而表達(dá)方式就是上面的花瓣!冻悄吓f事》總能吊起我的胃口,牽引著我的情感。讓我因它哭或笑,也許這就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每當(dāng)我下筆寫時,我總能想起《城南舊事》,事例是干枯的,但語言的表達(dá)讓它生動感情為它增色! 18世紀(jì)19世紀(jì)的城南在那時并不奇怪,匆忙的人們不會注意街邊的驢打滾兒,但當(dāng)那濃郁的京城風(fēng)味兒,放到現(xiàn)在卻總能讓人駐足。
如果你現(xiàn)在空閑著,就拿起筆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和看法去記下這一件件事,這一件件關(guān)于自己的事。
若要說起“舊”這個字,什么東西舊的反而更值得懷念呢?想來想去,卻在一本散發(fā)著書香的字里行間找到了它。
包著黑糖的黃米面做成的驢打滾兒,還有一捧烤的倍兒干的掛落棗,都讓人感到一股濃濃的京城味兒。我來到了這里——20年代末時的北京城南的一個小胡同里。
走過惠安館,我看到了英子和那個瘋女人秀貞。秀貞的臉尖尖小小的,明明亮亮的,很討人喜歡,可為什么那張臉上總是布滿憂郁?是因為小桂子吧,剛生下來就不見了蹤影,真叫人憐惜。
來到西房,油亮的小雞正在啄著米粒。妞兒?我喊了一聲,沒人應(yīng)我,想必是在井窩兒吧……
提著蘭姨娘做的西瓜燈,漫步在這京城的街道里,這就是——
【城南舊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03-02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02-16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08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21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12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2-29
【精】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2-26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薦】02-26
【薦】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2-26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推薦】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