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漁歌子讀后感
當(dāng)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漁歌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漁歌子讀后感 1
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了,她帶來了紅的美麗,綠的生機(jī),青的沉穩(wěn),藍(lán)的'活潑……一切都變得充滿活力,魅力四射!
瞧,那春姑娘給西塞山披上了綠衣裳,青而翠,多令人心曠神怡啊!有十幾只白鷺耐不住寂寞,偷偷的,不動聲色的在天空中展翅飛翔,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羨慕至極!
伴著微風(fēng)的大合唱,白鷺飛得時而高,時而低,時而快,時而慢,青春無限!桃花也羞答答地露出了笑臉,似乎在說:“這樣的場面怎么能缺得了我?”她使勁搖擺著自己的身子,在風(fēng)中地伴奏下翩翩起舞。流水不甘示弱,“刷——刷——刷”敲起小鑼鼓,鱖魚仍是那么好動,要么猛地一下浮出水面,要么慢慢沉入水底,所以個個長得肥肥胖胖,饞的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構(gòu)成了一幅“鄉(xiāng)村情趣圖”!
帶著青箬笠,穿著綠蓑衣的漁翁劃著小船兒,飲著那烈烈的燒酒,悠閑地垂釣,勾勒出一幅具有鄉(xiāng)村濃郁風(fēng)味的“垂釣圖”,反映了漁翁淡泊的情懷和對自然景物的熱愛!
突然,銀針?biāo)频呐qR雨落了下來,但漁翁沒有回家,也許鱖魚正肥,他釣魚興致正濃,不愿意回家;也許他認(rèn)為雨小,再說自己也有箬笠、蓑衣,沒必要回家;也許他被這美景深深沉醉,忘記了回家……
隨即作出一首《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西塞山,白鷺,流水,鱖魚,桃花,斜風(fēng)細(xì)雨用它們各有的特色,完美地畫出了秀麗的春天!
漁歌子讀后感 2
今天,我讀了《小學(xué)生必背古詩》中的一首詩——《漁歌子》,讀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眼前不由得浮出那美麗的風(fēng)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志和。查了資料后,我了解到:張志和十六歲時就參加了科舉考試,當(dāng)時的皇帝非常欣賞他的文章,賜他在朝廷做官,并賜名“志和”。我想這在古時候應(yīng)該是多么高的榮譽(yù)!《漁歌子》這首詩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我讀著讀著仿佛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景色:春天里的.陣陣細(xì)雨在微風(fēng)中斜斜落下,天空中白鷺高飛,兩岸桃花盛開,春汛水漲,肥美的鱖魚游在水中。一位戴著青色竹笠,穿著綠色蓑衣的漁夫在細(xì)雨中從容閑適垂釣,并不著急回家。詩中描寫的色彩豐富極了……
從資料中我還了解了張志和博學(xué)多才,歌、詞、畫都非常出色,我想這和他的勤奮是離不開的,如果只靠聰明,沒有認(rèn)真努力和踏實(shí)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是不會成為大作家的。
讀了《漁歌子》,我真是太佩服張志和了。這首詩雖然只有27個字,但就將美麗寧靜的春色躍然紙上,生動極了。想象著自己也能像那位漁翁一樣,一邊欣賞大自然的美麗,一邊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
漁歌子讀后感 3
春日初至,西塞山前的積雪也漸漸消融。柳樹抽枝,小草發(fā)芽,花兒開放。瞧!嬌艷的花兒已開滿樹梢,有的紅似火,有的黃似金,有的白似雪……
春日色彩中,怎會少得了桃花的應(yīng)?桃花在綠葉的襯托下,一點(diǎn)點(diǎn)的綻放。有的是個花骨朵兒,藏在綠葉身后,露出半個臉龐。有的有的含苞待放,像羞紅臉的少女。有的全部綻放,向人們訴說著她的美麗。
不知白鷺是嗅到了花的香味,也要揮舞著有力的翅膀到來。隨風(fēng)起舞。
活潑的鱖魚也從解凍的湖里探出頭來,不時吐個泡泡,與漂在湖水中的桃花瓣,時不時,做個游戲。
遠(yuǎn)山青翠,碧波蕩漾,白鷺飛翔,魚兒戲水,桃花盛開……
微波泛起的湖面,時而吹過徐徐的`微風(fēng),溫暖著臉,溫暖著身,溫暖著心。雖然有細(xì)細(xì)春雨,但不寒。細(xì)雨如牛毛,如花針,去打著心房。風(fēng)中卷蓋著的雨與花香,風(fēng)中掩著風(fēng)的親吻。
在這種詩如畫的風(fēng)景中,一位漁翁愜意的垂釣,帶著青色的斗笠,披著與青山般顏色的蓑衣,時不時捋捋胡須,感受風(fēng)雨吹拂。再悠然自得的垂釣,即使無獲而歸,也是舒暢高興的。
不過,斜風(fēng)細(xì)雨中的漁父好像不愿歸,是!雨小,魚肥。沒有人愿意回家。漁夫也沉醉于這詩情畫意中了。
山水不歸,魚鷺不歸,斜風(fēng)、細(xì)雨,人不歸。自然美好,生活愜意……
漁歌子讀后感 4
夢里的水鄉(xiāng),一定是住在雨中的。雨不必大,剛剛潤濕青石板的路面即可。夢里的水鄉(xiāng),一定是住在詞中的。詞中有潮濕的風(fēng),潮濕的橋,潮濕的白墻青瓦,潮濕的心緒隨著河道兩岸的依依楊柳,輕輕搖曳。夢里的水鄉(xiāng),一定是住在歌中的。你會在清麗明亮的歌聲中,看到青山白鷺,流水游魚,斜風(fēng)細(xì)雨,以及安然閑適、半釣半隱的漁者。
“漁歌子”,是個詞牌名,又名《漁父》。張志和是唐代詞人,自稱“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據(jù)說他生活一貫簡樸,不修邊幅,常效仿姜太公無餌垂釣。他的作品大多描寫自己隱居閑散的生活。
詞的一、二兩句,描寫的是西塞山前的美景。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吳興縣西。美麗的西塞山前,一只只白鷺上下翻飛,輕盈地劃過春水、青山,悠閑自在。桃花盛開,含春帶露,占盡風(fēng)光。春江水漲,煙雨蒙蒙,正是鱖魚最肥美的時候。
詞人用雨中的青山、空中的白鷺、岸邊的桃花、水中的鱖魚,營造出一個高遠(yuǎn)泊淡、悠然脫俗的美妙意境,令人神往。
詞的三、四兩句,寫的是漁夫雨中垂釣時的情態(tài)!绑梵摇保从皿柚竦捏、葉編成的'雨帽。因竹子多青色,故稱“青箬笠”!八蛞隆保盟虿莼蜃亟z編成的雨衣。因蓑草泛綠,故稱“綠蓑衣”。漁者戴上青箬笠,穿上綠蓑衣,在斜風(fēng)細(xì)雨中悠閑地釣著魚,哪里還用得著回家呢!
我分明從漁者的身上看到了詞人的影子。張志和年少有才,擅長音樂繪畫,曾在朝廷為官,后棄官歸隱,出家做了和尚!稘O歌子》這首詞,寄寓著詞人親近自然,高尚其志,逍遙自放的人生境界,以及在和自然山水對話中對審美化人生的自覺追求。一首清麗脫俗的詞,一位心無魚的漁者,一種逍遙自在的人生。
喜歡這些詩句,靜靜地讀著時,我感覺這些詩句化成了一條條鋪著青草、開著野花的小路,不知不覺間把我的目光引領(lǐng)進(jìn)了那些遙遠(yuǎn)的時光;這些詩句化成了一根根春天的枝條,搖曳著、美麗著我的目光。喜歡默默地咀嚼、體味著這些詩句,這些永不枯萎的文字,猶如一株株鮮嫩多汁的草,在我心里蕩起一層層綠。
【漁歌子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漁歌子》教案03-19
《漁歌子》教學(xué)反思02-25
漁歌子教學(xué)反思02-18
小學(xué)四年級漁歌子教案03-13
《拿破侖轉(zhuǎn)》讀后感_讀后感01-10
《阿凡提的故事》讀后感_讀后感01-10
禮記讀后感,禮記讀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