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我想……》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我想……》有感 12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我想……》有感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我想……》有感 1
成長便猶如冬日后抽出的第一根新芽,它會慢慢長大、成熟,最后綻放,成為一條條嫩綠的柳枝。-----題記
《我想長成一棵蔥》是常新港寫的一片勵志成長小說,它講了這么一個故事:獨生子潘春春不愿做溫室里的花朵,他想長成一棵“草”,但后來古盛京問他夢想時,他卻說想長成一棵蔥。中間發(fā)生了“你行,你就試試!”“奶奶的糖”“虛偽就是一種討厭的齜牙動物”等事情,這一件件大事小事,也讓他明白了很多,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孩子長成一個有見識、有主見的少年。
看完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如,虛偽是什么?其實它就藏在我們身體的某個地方,它在等,等一個適合的時機出來咬我們一口,因為它咬過之后不會留下痕跡,所以我們會覺得它并不存在。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發(fā)生很多事,這些事有大、有小,遇到它們,遇到任何不順心的事,有些人會選擇破口大罵,有些人會選擇報復他人,有些人會選擇默默承受、一聲不吭......如果是我,我想我會選則漸漸淡忘將它塵封在心底的某個地方,將它遺忘,便不會再感到心煩。在大事、小事之間,人們一般下意識地選則大事,拋棄小事,可我覺得,這樣做并不怎么好。就好比這砌墻需要一個一個疊磚塊一樣,大事也要小事來鋪墊,石頭空一個會不穩(wěn),小事少一件也就成不了大事。
在成長的時光里,還有一個孩子的'“天敵”,那就是父母。全天下的父母幾乎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但常常也因這個愿望,家長要孩子聽命于他們,每天做著那堆積如山的作業(yè),但有些孩子天性不是這樣,會背著父母做其他事。所以對待子女應時嚴時松,多給一些自由空間,否則,結果經常適得其反。我們越長越大,要選擇的事也原來越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因為一個錯誤帶來的后果可能是無法估量的,可能是自己意想不到的。
成長的路上會有許多風風雨雨,但只要咬牙堅持,挺過了,風雨之后定是陽光一片!
讀《我想……》有感 2
寒假里,媽媽帶我去超市里買了一本《我想長成一棵蔥》當時,我看到這本書時,感到很好奇,為什么書名叫《我想長成一棵蔥》呢?不管了,反正看完就知道了。
回到家,我立刻閱讀起這本書。書中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我感到很有趣。主人公潘春春是一個活潑,可愛,還有點別扭的小男孩。他還是家里的小皇帝,全家人的希望都在潘春春身上,所以潘春春的壓力很大。其中有一段寫爸爸、媽媽都很想讓潘春春一個人獨唱?墒,他唱得太快,所以老師只能讓潘春春當一棵蘋果樹,爸爸、媽媽一開始不同意,后來,他們想到只要能上舞臺,都已經很好了。潘用行動證明了自己是一棵草,不是一朵花,不過是一棵稱職的.樹。
看完這本書,我想到我有一次考試沒有考好?吹椒謹岛螅矣悬c灰心:難道我不如別人嗎?后來,我想到我也有比別人好的地方,比如說,珍惜時間,不打架,尊重老師,孝敬父母,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等雜物,愛護花草樹木和小動物,環(huán)境保護意識強。語文弱了一點,但數學總是領先的,英語也不錯。當然了,我也有缺點,比如說,課外書看的太少,每次寫作文就頭疼。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跟潘春春一樣,有的人能上臺唱歌,有的人不能上臺唱歌,但是可以做好一棵蘋果樹的。不管是花,還是草,努力做好自己就行了。并不是只有花才是美麗的,小草也有屬于自己的芬芳。
讀《我想……》有感 3
其實,相片里的影像是自己沉靜的一面先前就有提到。拋開了內心的復雜情感,呈現在鏡頭前、留在相片上、被別人看到的只能是有棱角的情感寄托品,如:微勾的唇角、緊皺的眉頭等。在如此變幻不息的世界里,我們就停頓在那一個點。沒有經歷過那一刻的人,即使是陪你經歷了那一刻的人,都不能獨到地領悟你當時內心的感受。所以,單憑那樣的一張靜止畫,根本不能囊括鮮活的生命本體。
別人通過相片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的自己;蛟S那個自己不上鏡,不像平時看到的模樣,但那還是我沒有錯。我需要相片來幫我保留記憶、留下證據,但我也要相信,最真實的自己不僅僅局限于相片這一載體,更需要一起經歷生命中的溫暖與悲涼才會被讀懂。
我近日在閱讀楊照的作品。比如他寫給女兒的《我想遇見你的人生》。書中的第五部分提到:他女兒拍的沙龍照里右眼明顯比左眼小,她問為什么照片看起來會跟平時不一樣,于是父親回答“因為平常我們是在動態(tài)中看你,你臉上有表情,整個人有動作,照片卻是把人凍結起來變成靜態(tài)的,所以感覺就不一樣了”。
是的,我們這一代不知道拍了或者被拍過多少照片,從嬰兒到現在。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不上鏡的那一類,照片里顯現的自己一點都不像大家平?吹降奈,或者說,一點都不像我認為的別人眼中的自己。所以越長大越不愛拍照,越覺得那不是真實的自己。
但楊照的文字讓我有種頓悟感。照片,只是通過鏡頭記錄下來的片段,展現的.本就是我們當時當地某個狀態(tài)的沉靜的一面。而這些只是停滯的時間留給我們的紀念,用以證明我們到過某地或者經歷過某事存在的證據,以供我們日后的追憶。實際生活中的自己因為有動態(tài)的動作,顯得更加靈動,所以并不是說相片里的就不是你自己,那就不是真實。
記得家里那本厚厚的相冊里,有泛黃的黑白照片。那種邊緣上有細小的凹凸有致的花紋的照片,十分具有年代感。母親尤其喜歡跟我講那幾張黑白照片的故事,說那時候的她還在讀小學,邊上的誰誰你還從來沒見過,有的估計見了現在也認不出來了。我問她還不到過年為什么就照全家福,她說自己也記不清了。我分明記得照片上母親的笑容是那樣天真赤誠,那種讓人看見就會受到感染的力量是如此的真實,但是,她卻不記得拍照的原因了。
我想,照片真的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留給你實物來懷念與追憶,懷念過去的美好景致、追憶停滯的似水年華。但時間卻是更有魔力的一方,它于分分秒秒中細碎流淌,卻看似仁慈地在某一個環(huán)節(jié)留下停滯的畫面,以至于連相片的主人都忘記了那是出于什么原因才照的。
從未如此沉淀下心情來凝視過這些相片,此番一停頓果然有平日里來不及生發(fā)的體悟;蛟S我們這一代,真的就如楊照所說的那樣“從小就活在復制的影像里”,正是因為數不清到底拍了多少相片,也不知道究竟看了多少次相片中的自己,才會不那么認真地看任何一張相片,所以更不可能認真思考相片影像和真實之間的關系。
而現在,那些停滯的時間片段卻讓我思考,平常的自己在別人眼中是什么模樣,我們希望別人如何看見最真實的自己。
讀《我想……》有感 4
在這一個充實而又快樂的暑假中,我滿懷著高興的心情讀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寫的一本書,名字叫做《我想長成一棵蔥》。我特別喜歡看這本書,因為它像磁石一樣緊緊的吸引著我,使我愛不釋手,可真想一口氣就讀完。
這是一本關于勵志成長系列的書,是一部反映現代孩子成長的長篇小說。它里面講的是:一個名字叫做潘春春,他從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路途是十分“艱辛”的。爺爺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媽媽加在他身上的“東西”就更多了。大人們把他們的理想都強壓在了這個男孩身上,所以導致他的成長路程異常的“艱辛”。家長們都認為他是一朵奇葩,覺得在他身上有著他們遺傳給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長成一棵蔥,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靜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讀了這個故事之后,我感覺到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管得有些太嚴了,太重視孩子了。在各個方面都關注著孩子,看著他(她)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她)的心情,什么事都管著他(她),不讓他(她)去做,孩子會受不了的,也會透不開氣的。不過,有些時候,家長也是關心我們,為了我們好,為了我們著想,我們也不要去惹他們生氣,這樣也是不對的。
有一次,在一個很平常的夜晚,我因為好幾道數學題弄得心里十分煩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這時,媽媽推開門慢慢地走了進來,看到我正在這兒費盡心思而又絞盡腦汁地想時,便輕輕地說:“孩子,你這樣做是不對的,做題既要有思路,還要有竅門”。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沒好氣的說:“說什么說,我知道!”說罷,我便一下把媽媽推了出去。事后,我覺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實媽媽也是好心的,我的心里是無限的后悔和內疚。
!媽媽,對不起。不過,我想對您說:我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大姑娘了,您不要為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請您給我更多的空間讓我自由自在的生活著吧!
讀《我想……》有感 5
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小作者的爸爸、媽媽和爺爺之間爭執(zhí)的事。有一次,她的爸爸和爺爺還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無助、脆弱的小作者不得不跪在他們面前,苦苦哀求,希望他們不要再打架了,F在的小作者心中充滿了哀愁,因為找不到有效的辦法阻止他們再次發(fā)生沖突。
讀完這篇文章,我深刻意識到我的不是。我有一個美好、快樂的家庭。有對我千依百順的爺爺奶奶,有對我愛護有加的爸爸媽媽。我竟然還不滿足,整天就想著吃好、喝好。跟小作者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她那支離破碎的家庭深深地傷害著她,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家庭和睦。
小作者堅強的心靈吐撒著她的心聲,她的心聲讓我感動。我意識到,一個美好的家庭需要每個人來維持,不能因為一點點小事而發(fā)生爭吵。做每件事都要寬容點,否則就會導致小作者家那樣的狀況。
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孩子來維持,孩子聽話懂事,是家庭之福氣;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老人來支持,老人的慈祥和藹,是家庭之福氣;一個幸福的家庭,需要當家的來維持,當家的持家有道,是家庭的福氣。
我為小作者感到可憐,我為小作者擁有那樣一個家庭感到悲傷,我為小作者的家人悲嘆,他們?yōu)槭裁床荒芡V埂皯?zhàn)爭”,他們?yōu)槭裁床荒荏w會到一個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的孩子的心聲呢?
幸福家庭,應由每個家庭人員共同努力;幸福的家庭,應從我做起!
讀《我想……》有感 6
我想長成一棵蔥,因為蔥不與其他爭美;我想長成一棵蔥,因為蔥有一種信念,不斷向上爬......
是啊,蔥的這個優(yōu)點,讓我想到,有些家長,比如我本該是草的孩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栽,我其實只想做一顆向上長的蔥,卻被放錯了地方,不斷與那些艷麗的花朵比較!比誰的學習好,比誰會的古文多,誰畫的`畫好......書里的主角也是如此,他被栽在花盆里,所以長不長!
我喜歡這本書,好像看到了現實,在一個個故事里,有很深刻的道理!體會最深的是“攀比是一場沒有裁判的競賽”!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白鼠的故事,他講訴了主角給三個人各一只白鼠,結果一只被藥死,一只被涂上了紅顏料,一只很好!藥死的那個人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說他怎么怎么喜歡白鼠,怎么樣和白鼠想依為命?可是后來白鼠死了,讓我想到了“虛偽”!虛偽是一種討厭的呲牙動物,藏匿在每個人的身上,可怕的是你不會知道它的存在!
這本書里還有很多很好看的故事,你如果喜歡,也可以欣賞閱讀!
讀《我想……》有感 7
父母總把我們作為他們今生最大的希望,總將他們兒時的夢想寄托在我們身上,每天反復念叨“好好讀書”、“上課認真點”、“作業(yè)及時完成”,諸如此類的話。
《我想長成一棵蔥》中的主人公潘春春也是如此,父母和爺爺將所有夢想都加壓在他弱小的身軀上,但他卻早有了自己小小的夢。
由他,我想到了自己,父母每天念叨的也不過如此,也是將他們的夢加壓在我的身上。
小時候,懵懵懂懂的我想當老師,慢慢長大,直到現在,我的夢發(fā)生了改變,漸漸有了自己不變的夢想,想當醫(yī)生的夢想深深扎根在心中。從此,我有了自己奮斗的目標。
可是,媽媽認為女孩子應該當老師,爸爸卻認為我應該去從事航天業(yè)?墒撬麄兩畈恢乙呀浻辛藟粝。
我的夢來源于一部電視劇。里面的醫(yī)生爭分奪秒,治病救人,面對病人家屬的無理取鬧,是那么從容。他們遇事不驚,讓我從心底里佩服。我心想:我也要有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天,也要向他們一樣治病救人,挽救一條又一條生命。
我一直期待著自己正式成為醫(yī)生的那一天。
在一節(jié)體育課上,自由活動時,朋友們突然暢談起了自己的理想。
當我聽得津津有味之時,一個朋友問我:“你長大了之后想干嘛?”
不用經過大腦思考,吐口而出:“當醫(yī)生!不然干嘛!”
“可是當醫(yī)生可累了呢,有時候遇上不講理的病人家屬還會很難搞,特別麻煩,有時候還得值夜班,還要進手術室,多少恐怖啦!要是在一家好的醫(yī)院,還會有艾滋病之類的患者,搞不好還會被傳染。咦……想想就恐怖!彼龓е鴺O其厭惡的.語氣說道。
“對呀!當醫(yī)生本來就會這樣的!”有一個女生附和道。
“沒事!我不怕!我是一定要當醫(yī)生的!”我堅定的說。
是。∮辛俗约旱睦硐刖筒荒茌p言放棄,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得朝之而發(fā)展,我們的未來本該由自己來做主,由自己來創(chuàng)造。
同學們,我們應該做自己夢想的主人,未來是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讓我們一起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吧!
讀《我想……》有感 8
錢,有錢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在遭遇苦難的時候,需要錢沒有錢,大概知最大的無奈和絕望。
文中有句話說:“當一個人的夢想超越他的家庭時候,我們沒有資格去要求父母什么!
這讓我想起曾經的一個故事,讓人心酸。
小小年紀的小A,在別人過著無憂無慮的童年,有學可上有書可讀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她小小年紀輟學,承擔起家庭的重擔,賺錢養(yǎng)家,繁重的家務活,家庭條件不好,父親好賭成性,母親全然不顧家,生活的重擔全由她的小肩膀扛起。十幾年如一日,為家庭付出,大字不識,如果說父母親能為子女著想,至少在艱苦的條件下她依然無怨無悔,但你無法想像生長在一個沒有任何關懷的家庭里十幾年如一日會是什么樣感受,因為沒有窮沒有錢,無法上學,沒有知識,每天都要辛苦的奔波勞累。
生活里,每個人都有著美好憧憬,例如春節(jié)時拜年,大家都會互相祝福身體健康,平安快樂。
我們?yōu)槭裁磹坼X,錢能幫助我們追逐夢想,能生病及時就醫(yī),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像小時候我們沒錢買的東西,長大后我們有錢買卻再也不稀罕,那份情懷它只存在小時候,長大后已經不再需要。
有錢,能上學,能不被昂貴的學費牽絆住,有錢,可以塑造更好的自己,輔導班特長班需要錢。發(fā)達區(qū)和貧困區(qū)的區(qū)別就在于經濟的發(fā)展,留守兒童為什么會成為留守兒童,因為他們的父母需要工作,需要向更好的地方發(fā)展,賺錢給他們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和生存環(huán)境。
也許你經常聽過這樣一句話,理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就像文中所說的“因為貧窮,輕如鴻毛的災難,就能輕易見一個人擊垮,太多最苦最難的日子,都只是沒有錢。”
讀《我想……》有感 9
最近抽空,看了一本書,名叫《我想長成一棵蔥》。這故事里的主人公名叫潘春春,因為是家里的獨生子,所以全家都極其寵愛他,他是別人眼里的名貴花卉,但是春春卻總是說自己是一棵錯養(yǎng)在花盆里的草。春春在他的成長路上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和事,比如學校里的同學、神秘的畫家、失蹤的朋友……這些經歷讓潘春春更渴望能獨立,他想長成一棵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蔥!
看完這本事,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懂得了虛偽就像一種齜牙咧嘴的動物,藏匿在每個人的身體里,看準時機咬人一口,還不露痕跡,所以很多人都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在成長的過程里,我們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每個人表達情緒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人會破口大罵,有些人會報復別人,也有些人會選擇爛在心里,將它遺忘,那你呢,你會選擇什么方式?
人們在選擇做大事和做小事上,下意識會選擇做一件大事,驚天動地的大事。但是我卻覺得每件小事就好比螺絲釘,大機器即使有了雛形,沒有螺絲釘,也沒辦法運作,少一個小環(huán)節(jié),都成不了大事!
在成長的道路上,孩子面臨的最直接的“天敵”就是父母。全天下的父母仿佛都有一個愿望,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人,所以在很多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采用瘋狂的舉動,報沒完沒了的興趣班,布置堆積如山的課外作業(yè)…可是家長們你們曾經也被你們的父母要求著,你們有成為人中龍鳳嗎?你們的孩子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孩子也應該有選擇的空間和機會,我也想長成一棵蔥,因為蔥不需要跟別人爭美,因為蔥有一種頑強的韌性,孤芳自賞卻勇敢向上。
讀《我想……》有感 10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后,感到非常奇怪,主人公為什么想要成一棵蔥呢?我?guī)е闷嫘,迫不及待地閱讀起這本書。
“你行,你就試試!”這是一句吸引了我。這是父母、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在潘春春的身上會發(fā)生怎么樣的故事呢?
故事主要寫了:潘春春養(yǎng)白鼠的第一天,奶奶告訴他養(yǎng)白鼠的方法,于是,潘春春認真學,終于學會了。之后,潘春春把白鼠屎帶到學校里讓同學們猜,同學們都很好奇,馬驍銳說這是中藥,竟然想都沒想就把白鼠屎吞到了肚子里。大家?guī)е鴮Π资蟮南矚g,三個朋友都想要養(yǎng)一只白鼠玩。
最后,他們三個人決定每人養(yǎng)一個星期。從領養(yǎng)白鼠那天起,他們悉心照料小白鼠,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不容易,要學會珍惜。
讀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我媽媽也跟我說過:“你行,你就試試!”記得有一次,媽媽說我做事情都毛毛躁躁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媽媽想讓我靜靜心。媽媽就想到了一個主意:讓我去學寫毛筆字。我?guī)е囈辉嚨男那樘みM了書法班。好像也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難,我認真地學。逐漸地,我竟愛上了書法。
還記得有一次,數學老師叫我去參加奧數比賽,豐老師說:“你行,你就試試!”于是,我就報名了。雖然這次我沒有得到很好的名次,但是這一次的.嘗試,讓我增長了經驗。
每當我聽到“你行,你就試試!”時,我是多么地開心、激動!因為這是大家對我的肯定,這是老師、媽媽對我的信任。我要更加努力地去學習,豐富自己,做個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孩子!
讀《我想……》有感 11
媽我想讀對您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媽媽迷上麻將后,對“我”的關心少了,“我’也得不到應有的輔導和溫暖了,心情與成績也受到了影響。
作者把這些事,用很真實的文字變現了出來,感人肺腑,而結尾是一段作者充滿辛酸的渴望呼喊,能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力,相信作者的`媽媽看到后會悔恨交加,猛然醒悟的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感到很愧疚!同時,我也感到慶幸,慶幸我有一個從不打牌,處處為我著想的媽媽,而我為什么要愧疚呢?應該高興才對呀,這是因為我沒去珍惜我媽媽,如果有件事沒依我去做,或是對某件事不如意,就對媽媽大吼大叫,或者去賭氣.讀了這篇文章后,我知道自己是很幸福的,所以,我一定再也不對媽媽大吼大叫,再也不會隨便跟媽媽賭氣了,我會珍惜我現在的一切一切.相信我很快能改掉這個對媽媽大吼大叫和隨便賭氣的壞毛病,加油吧!
讀《我想……》有感 12
今天,我讀了《第三屆冰心作文獎》第196——198頁的《媽媽,我想對您說》一文很有啟發(fā)。文章講的是:作者每天都像快樂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向媽媽訴說自己的學習,媽媽總是認真傾聽著,分享著作者的快樂。而當作者情緒低落時,媽媽又總是輕聲細語地安慰、開導、鼓勵作者,教作者做人,激發(fā)作者奮發(fā)向上,可是自從媽媽迷戀上了麻將之后,這一切都成為了美好的回憶,小作者也像掉進了冰窟。
這么懂事,明理的女兒不愛,卻沉湎在麻將當中,這樣的母親實在讓人不解,為什么有一些母親有時喜歡玩麻將和打牌,難道玩麻將都比自己的'女兒重要嗎?說起打牌,我舅媽就很喜歡打牌,一晚上就輸了好幾百。她們不玩就不行,一看見別人玩就把兒子放在床上,自己去玩。
舅媽,您好糊涂啊,我多么希望你能快些醒悟,把這壞習慣扔在一邊,多疼自己的兒子一下嗎?
看了這篇作文,想想舅媽的兒子,我感到非常心疼。
五(5)班 杜雪 指導老師:吳永良
【讀《我想……》有感 】相關文章:
讀《我想……》有感04-22
讀《我想長成一棵蔥》有感03-29
《我想》教案02-25
我想的教案03-30
《我想》讀后感06-14
我想教案范文08-30
我想教學的教案02-23
中班教案我想01-29
我想長大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