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美德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美德讀后感1
讀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集以后,我對匡衡鑿壁借光這個故事印象極其深刻?锖馐俏鳚h著名的經學家,他一直很勤奮,可是由于家境貧寒,家里買不起燈油,一到晚上他就無法看書。但是他天生非常聰明,他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借助鄰居家的燈光看書。于是,他在墻角偏僻的地方處鑿了一個小小的窟窿,頃刻間,燈光流入房間,匡衡連忙湊到那一小塊寶貴的亮光處,專心的看起書來。從此以后,他白天看書,晚上就盤腿坐在地上學習。他博覽群書,終于成了一代學者。
中華民族的強大就是因為無數勤奮刻苦的人成就了自我,進而成就了國家,年輕的學生也一定要重視學習,打好基礎,為中華民族的昌盛而努力學習。
現在社會的.物質條件很好,可以為我們的學習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我們不愁吃不愁穿,更不用像匡衡那樣鑿壁借光,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我們不用像匡衡一樣白天干活,晚上學習。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去專研學習。我們在家里就像一個個小皇帝或小公主,家里人對我們唯一的期望就是好好學習。這樣我們更不應該辜負家里人和社會對我們的期望。
匡衡的故事不僅教會了我要努力學習,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遇到困難不退縮的人。作為新一代的學生,我們肩負著為現代事業(yè)而奮斗的重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我們每個學生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中華美德讀后感2
你是一位少先隊員嗎?如果是,那么你有沒有為社會出過一份偉大的力氣呢?我就出了,當時我感到為社會出力是多么快樂·多么榮幸啊!
記得那是不幾天天前,冬日的一天,我正慢吞吞地走在道路上,忽然一條樓道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們把目光轉向那條不起眼的樓道,一個鐵罐頭,一張紙巾······倘若在樓道的角角落落,一堆黑煤色萎了的.葉子被微風吹到東南西北。沙子灑在地面,大風一吹,“飛”了起來。還有些說不出的臟東西滿樓道都是。我見了呆住了,于是下定決心今天一定要把這打掃干凈,為小區(qū)出一份力。我似箭般跑回家,取來了又粗又大的竹掃把。
開始做工了,我拿著掃把,不停地擺動,灰塵開始不停,我不停地掃著,一些垃圾成了一堆,我把注意力提到了最高,不放過一點兒垃圾。我認真地打掃,在角角落落消滅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垃圾軍團”。不會兒時間,我就滿頭大汗·筋疲力盡了。我不放棄,心中里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我再次站起來,用“堅定”的雙手拿起了掃把,繼續(xù)打掃樓道,無論“飛”起的沙落入眼中;還是多累多臟,我都不放棄,因為我心中只在想:第一次為社會出力,我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的。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打掃,原來惡心的樓道,現在已干干凈凈的了。我看著我這勞動的結果,開心地笑了。我看著我這勞動的結果,開心地笑了,因為我為社會做的第一件事是那么地完美。
我想只要每一個人都為社會出一份小小的力,那么我們的家園,我們的世界將會更加美好更加潔凈!
中華美德讀后感3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大禹治水”、“完璧歸趙”和“孟母三遷”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這篇故事講了洪水淹沒了農田,禹決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帶領下,他們吃盡千辛萬苦,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全身心無私地奉獻到了治水事業(yè)中。洪水終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大禹。因為他堅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撓、信念堅定,和老百姓們一起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歡的故事是“完璧歸趙”。講的是趙王得到了一塊絕世寶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個城與越王交換。趙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會給十五個城,但還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藺相如用自己的膽量和智慧,將寶玉和氏璧送還趙國。
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藺相如,因為他既忠誠又聰明。他猜到秦王會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讓步。
我第三喜歡的`故事是“孟母三遷”。講的是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孟子。孟子小時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鄰居家的小孩把學辦喪事當做游戲玩。因為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連搬了兩次家,最后搬到學堂附近,以保證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其中我最喜歡孟子,因為他很聰明。明白孟母把織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學東西要持之以恒,從而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歡孟母,因為她很關心孟子,為了他的學業(yè)做出很大的犧牲。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時寫了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德。我們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學習先人的精華,這些中華傳統(tǒng)美德,是幾千年的道德精髓,對我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用處。
中華美德讀后感4
在中華傳統(tǒng)美德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且最喜歡的一句話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句格言的意思是:誰說小草的心意,能報答的了春天的陽光呢?
我們的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父母的愛既溫暖,又偉大。父母往往是那么令人敬佩。無論何時,無論何事,他們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的愛是那春天的陽光,不讓我們受到刺骨的寒風給我們帶來的寒冷;父母的愛是一把傘,這把傘不讓傾盆大雨淋濕我們;爸爸是船,媽媽是帆,他們讓我們游遍大江南北。我們在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逐漸長大,母愛是一滴清水,滋潤著我們的身心,讓我們不受一點污染。
長大后,我們應該好好地報答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但是,有些人不懂得珍愛自己的生命,經常為一點小事而想不開,想放棄自己的生命,放棄自己的前途。這時,你們可曾想到父母。常言道: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如果沒有父母,世界上就不會有如此唯一的.你,我,他。這使我想起一首歌:“世上只有爸媽好,有爸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爸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笔前,有父母多好,但有些人卻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高興時,對父母是何其的任性,放肆。即使如此,父母也從未有一絲放棄我們的念頭,而是加倍努力的教導我們。他們一心只想著:我要讓我的孩子幸福。
在我們中國,孝順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我們不能讓祖國失望,不能讓父母失望!我們要發(fā)揚這種美德就要從生活中的種種孝順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難道我們只有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嗎?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孝敬我們可親可愛的父母,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吧!
中華美德讀后感5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中國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陸績懷橘、溫席侍母、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每一個故事都能讓人深受啟迪。
這本書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都有自己的美德:在閔騫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為了照顧小閔騫,就又娶了一個妻子,誰知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閔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后母終于被王祥的孝心感動了。
讀了這一個個故事,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想想自己平時在學校里,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弟弟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fā)生不愉快。和書里的閔騫、王祥比起來,我想,我的心胸真是太狹窄了!
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fā)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美德讀后感6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啟發(fā)和教育特別深。讓我明白很多很多從未明白的深刻道理!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不倦的精神?鬃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眾不同,別人總是囫圇吞棗馬馬虎虎渾水摸魚練完一首新曲子,便迫不及待的要學另一首新曲,總是做不到有始有終,往往一首曲子兩三天?煽鬃訉W一首曲子埋頭一臉就是十來天,明明已經練得滾瓜爛熟,還不肯換新曲。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細細的揣摩出曲子耐人詢問的感覺,在大腦中想象出主人公的人品,個性?鬃拥腵好學精神,深深的感動了他的老師,在老師的心中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同時也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
想想自己,感到非常的慚愧。記得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不管怎樣反復的讀題,做題,都做不出來。這是一個壞念頭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的參考書上有這道題的完全解答,想著想著手情不自禁的拿起參考書,不懂裝懂的把正確答案抄了上去,并且交給了老師。第二天,作業(yè)翻開來,我得了優(yōu),老師表揚我夸我聰明,但是我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反而心中忐忑不安,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F在,翻開書仔細一看好像優(yōu)的旁邊多了一個小黑點,仿佛在質問我:“你真的懂了嗎?”我越想越難受。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很久了,但他在我心中永遠留下了烙。
讀了這個故事是我是我深有感觸: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成功的基石,但是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現在我們正在讀書,就更應該好好學習,努力學習!
中華美德讀后感7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fā)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品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風貌?鬃拥暮脤W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突然想起一本參考書上有這道題的答案,就不懂裝懂地把答案抄下來交給了老師。第二天,作業(yè)發(fā)下來了,我得了優(yōu)秀,老師表揚了我,夸我聰明。可是,現在翻開本子一看,好像多了一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仿佛在問我:“你懂了嗎?”我越想越難過。今天我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作為一名學生,在對待學習時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應虛心向老師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奮好學,實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美德讀后感8
《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故事》是我最喜歡的讀物之一。因為里面告訴了我許多美德,所以,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如:要尊老愛幼,要刻苦學習,要謙虛禮貌……但,令我深有感觸的是尊老愛幼這篇故事。
這篇故事講了一個叫子路的孩子,他家里很窮,平時靠吃粗糧野菜度日。有一次,子路年老的父母想吃飯,可家里沒一點兒米,子路便翻山越嶺,走了幾十里路去親戚家背回一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噴噴的飯時,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都子路是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閱讀了這篇故事,我感到非常愧疚。因為有一次,媽媽買了一條新連衣裙,我見自己卻沒有,便很不開心,媽媽的裙也是幾年前的了,而我自己有幾條新裙呢!讀了這篇故事后,我非常后悔,媽媽每天都起早貪黑,自己卻一點也沒為她自己想。更不要說什么孝順了與故事中的`子路比,我還差得遠呢。我應該向子路學習。
從今以后,我要孝順父母,尊敬老人,做爸爸媽媽的小棉襖,做爺爺奶奶的小拐杖。不讓家人操心。
當我看到有人在撿垃圾,擦墻磚時,我多么想對那個人說:“謝謝您,您為我們美化了家園,您是愛環(huán)境的使者。我們讓人人都因向您那樣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
當看到窮孩子背富孩子笑時,一位男子挺身而出,保護那個窮孩子,自己卻遭嘲笑,還被人打得遍體鱗傷,我多想對他說:“謝謝您,保護弱小的窮孩子,自己不怕疼痛,您值得我們學習。要是大家都向您那樣,生活會變得如此美好。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美德,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
同學們,我們用行動來踐行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吧!
中華美德讀后感9
作為一個中國人。首先具備的就是中華美德了。
從古至今亦是如此。我想孔融讓梨的故事都不陌生。說的是父親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長幼順序分給兄弟?兹谡f:“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于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就像前幾年的汶川大地震更加讓我們認識到我們中華美德的偉大。多災多難的2008年,大自然和內外反華勢力把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強加到我們頭上,然而災難不但沒有引起某些人預期的人民的分裂,反而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越來越強。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哪怕毫不足道的。在為自己的國家做著點什么。
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中華美德讀后感10
讀了《汶川載大愛中華揚美德》一書后,我深受感動。我完全被震撼了,原來,那么多人,為救人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生命。我要感謝他們,在他們救人時,心里只有一個信念“多救一個是一個”。這句話雖然簡單,但是能喚起災民們的心聲。
許多消防官兵不顧自己的安危,徒手去扒開堆在一起的石塊,每當救出被困者時,盡管他們的手血肉模糊,他們還是非常滿足,根本來不及顧自己。我非常敬佩他們,在這里向他們致敬。
還有一些老師,在地震來臨時,是他們告訴孩子們臨危不懼,又是他們把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我想說,他們好偉大。有的為了救孩子,被無情的災難奪走了生命,有的受了重傷。太悲壯了!太令人震撼了!他們也有孩子!可在災難面前,他們卻選擇了救學生,而放棄了自己的親生兒女。這是一種怎樣的抉擇。侩y道他們不愛自己的兒女嗎?不,絕不。
醫(yī)生們也24小時奮斗在振災現場。他們每一個人都隨時面臨著危險,可他們不怕,因為,救人要緊。在他們的詞典里,根本找不到“放棄”這個詞。
還有很多小英雄呢!有很多只是在上小學,就把同學或朋友給救出來了。他們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全國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美德。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感動,讓我震撼。
中華美德讀后感11
最近,我看了《中華美德》這本書,書上有很多故事,比如英雄文天祥的愛國故事,醫(yī)學泰斗李時珍敬業(yè)奉獻的故事,大書法家王羲之持之以恒的故事……其中,讓我最敬佩的是晏殊誠實守信的品格。
北宋著名文學家晏殊,自幼聰慧,素以誠實著稱。在14歲入殿參加考試時,晏殊很快完成了答卷。兩天之后,進行的是詩、賦、論的考試。晏殊發(fā)現試題是自己練習過的.,于是,他如實上奏真宗:“我曾經做過這些題,請用別的題來測試我!彼握孀诜浅P蕾p他的真誠和才華,便授其秘書省正事,留秘閣深造。
在一次語文考試時,我認真地做著題目,一題、兩題、三題……許多題目都被我輕松地答了出來。我仿佛是一個大將軍,打敗了一個個“敵人”。正得意時,我卻被第八題難住了,怎么也做不出來了。我只好先做后面的題目。過了一會兒,整張考卷就剩下這一題了,眼看著考試就快結束了,我真是心急如焚!
這時,我無意發(fā)現前面的同學已經把題目全部做完了,正悠閑地檢查著。我扭頭看了看周圍,沒人注意到我。我把脖子伸到了前面,悄悄地看了看前面同學的試卷,剛看清試卷上的字就立馬把頭縮了回來。我在心里默念著第八題的答案,卻遲遲沒有動筆把它寫到我的試卷上。我知道,如果我把答案寫了上去,可以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但這樣不但欺騙了老師,還欺騙了自己。
我想起了晏殊的故事,誠實是做人之本,考試只是在檢驗我們,這次考得不理想可以下次再努力,而誠實卻是每一個時刻都需要做到的。直到考試結束,我也沒有把答案寫上去。那次考試,雖然我只得了八十幾分,但是這個成績是我自己努力的成果。
中華美德讀后感12
我現在正在讀一本書,它的名字就叫做中華美德的故事。這是一本寫著很多美德的故事,是我應看的一本書。正在寫得是本書的讀后感受。下面就是的了,請你們接著往下看吧。
中國的美德故事有很多的從古代到二十一世紀一直有著很多的美德故事,我不好一個一個的`講給你們大家聽,可是我可以從中選出一兩個故事寫給我們看的接下面看我寫的一個故事,一個小孩的故事。孔融讓梨
那時候,孔融家里面不是很富有,但是他的哥哥有很多一共有4個哥哥再加上他一個就他家有孩子,有一天孔融的爸爸從外面帶5個梨子,孩子們問他這梨兒是從哪兒來的,他們的爸爸說這是朋友給我孩子的5個梨。爸爸讓孔融先拿梨子,孔融走來到例子面前,從盤子里面的5個梨子當中挑了又挑,選了又選,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最后從盤子里選出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走到爸爸的身邊,然后爸爸就問他:“你為什么不拿打的或者是最大的呢?”孔融說:“我是我們家最小的孩子就應該拿最小的,把最大的或大的給哥哥他們,因為他們都比我大,就應該拿大的。爸爸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又對孔融笑了。
你們大家從這個故事里面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對就是這個道理,我來告訴那些不知道的人們吧。道理是這樣的,只要你比別人小,但有兩個東西一大一小,那你就必須拿那一個小的,因為必然是你的上一輩,應該叫長輩吧。我們應該就像孔融那樣子只想著別人的利益而不像著自己的利益。中華美德,還有別人的道理你們大家自己親生去探索吧,這才是真正的道理。
中華美德讀后感13
今天,周老師給我們讀了傳承中華美德共圓美麗少年夢的文章,我深受感觸。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臥薪嘗膽》一文。文中的主人公,越國國君勾踐,為了報仇,從皇宮里搬了出來,搬到了一個又破又爛的'小茅屋里。屋頂上垂下一顆大苦膽,每天嘗一口苦膽的味道,過著窮苦清淡的日子,用以鍛煉自己的意志,不忘過去的恥辱。與國人們同心協力,經過了十年的強政勵治,推動了國家各方面的能力,振大了勢力,終于打敗了吳國。
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做事要有恒心,要有毅力,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才能戰(zhàn)勝困難打敗困難。在生活中,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有一次,我在彈鋼琴,那首曲子音很多,我剛彈到一半,手就又酸又痛,簡直不能動了。那一瞬間我真的想放棄算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平時老師常對我們說,做事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堅持到底,就可以取得成功!于是我忍耐著酸痛,繼續(xù)努力彈鋼琴。終于,我在鋼琴老師那里通過了這首曲子。我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欣喜不已。
從這次事件中,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做事有恒心有毅力的重要性。讓我明白了,只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放棄,有恒心有毅力,最終都可以成功!所以,我們要向文中主人公學習,用自己的恒心自己的毅力,到達成功的彼岸!
中華美德讀后感14
《周易大傳》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一個中國人,讓我們倍感自豪和驕傲的就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和民族精神。人定勝天、銳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等,始終是我們民族脊梁們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逐步積累起來的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以危機感為基礎,寄托著以天下為己任的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從而匯聚成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的東方。最近,我們班全體同學共同閱讀并背誦中華傳統(tǒng)美德格言,這些格言是從《論語》、《史記》、《后漢書》等著名書籍上摘選的,讀完后,使我受益匪淺。
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經過五千年的文明發(fā)展,歷代流傳下來的。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這句話是出自石成金的《傳家寶。俗諺牧民》,意思就是:人從小就要培養(yǎng)遠大的志向,心中如果沒有理想,即使活一百歲也是白活?梢娎硐、志向在人的`一生當中是多么的重要!我們要有一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長大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會一輩子碌碌無為。我們現在處于青少年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美德對青少年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傳統(tǒng)是現代的根基,青少年、大學生,我們首先要掌握先進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加強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美德的學習,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中華美德讀后感15
我們中國有著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美德,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節(jié)省節(jié)儉、道德修養(yǎng)……無不讓我敬重。為了我們更深入地了解美德,于是學校發(fā)放了《中華美德小故事》這本書。當我翻開第一篇故事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被古人的精神所吸引了。
在這眾多故事當中,我最喜歡的`就要數《張良拾鞋》、《胸懷大志》了。這兩個故事分別讓我懂得了兩個很重要的道理!稄埩际靶分v述的是兒時的張良在橋上散步時,一個老人走了過來,把鞋子往下一扔又叫張良幫他去撿,還要給老人穿上。當這之后,老人又讓他五天后天剛亮時來這里,并傳授給他《太公兵法》。從此,張良刻苦鉆研,成為了一位非常著名的謀士。而《胸懷大志》講述的,則是韓信青年時所受的胯下之辱。一個流氓讓韓信把他的頭砍下來,要不就從他的跨下爬過去。韓信選擇了第二者。原因是,他胸懷大志,不屑與那個沒有教養(yǎng)的年輕人爭斗,殺了他也沒有任何意義。從這兩個故事中分別可以看出謙虛和修養(yǎng)的存在。張良可以選擇不幫老人撿,并轉身離去,但他并沒有這樣,他認為尊重老人是做人的基本,為老人撿一下鞋子也是應該的。而韓信則是有著遠大志向的人,那些小人是不明白的。
《中華美德小故事》真是本好書,不但讓我懂得許多道理,還坦平了我人生的路……
【中華美德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美德頌“孝”03-20
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活動總結06-07
中華美德讀后感05-28
《中華美德》讀后感11-29
中華傳統(tǒng)美德心得體會02-03
少年傳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活動總結06-07
中華美德頌讀后感03-26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04-10
《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讀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