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讀后感(合集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城南舊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城南舊事》讀后感1
走過院子,看到那吹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合上《城南舊事》,我沉浸在英子的童年歲月里無法自拔,那一個個凄婉的小故事令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一部自傳體短篇小說,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和《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部分,描寫了英子七歲到十三歲時住在老北京城里發(fā)生的事。其中我最喜歡《惠安館》這個故事了。
《惠安館》講的是在椿樹胡同里有個女人,人人都稱她瘋子,純真的英子卻與她成為了朋友,隨著她們友誼的發(fā)展,英子了解到;瘋子原來叫秀貞,秀貞被男朋友拋棄了,狠心的母親還把她的孩子小桂子扔在遙遠的齊化門。于是英子決心幫秀貞找回孩子,正在她尋找之際,發(fā)現(xiàn)妞兒的經(jīng)歷和小桂子一樣,妞兒或許就是小桂子。于是英子偷拿了母親的一只金手鐲,帶著妞兒交給秀貞。秀貞萬分開心,帶著妞兒和金鐲子準備乘坐火車去找男朋友……大家都希望她們能找到幸福,但事與愿違,秀貞母女卻葬身在火車的巨輪之下。
秀貞與妞兒的悲劇令人刻骨銘心,在這本書里還有許多這樣的小人物:斜著嘴笑得蘭姨娘,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不理我們小孩子的德先叔叔,還有藏在草堆里的小偷。這些人和事,都形象的反映了當時老北京的人情風貌和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社會現(xiàn)象,也閃爍著勞動婦女們的善良、勤勞的光輝。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哼著這首悲傷的《送別》,我心中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一部小說,還是一部英子成長的紀錄片,那些點綴在英子成長道路上的人和事,就這樣悄悄的遠離了,但卻深深地烙在她的記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舊事,那就是我們的童年,那就是我們自己的成長印記。
《城南舊事》讀后感2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一首透露著幽幽離別之情的歌謠總是不經(jīng)意地在我翻閱《城南舊事》時隱隱約約地在我耳旁回響。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集,初版1960年。全書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與沉沉的相思,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本書的每一個篇章的主角最后似乎都離開了英子,比如:《惠安館》里被人稱為“瘋子”的秀貞和好玩伴小桂子離她遠去;《我們看海去》中被認為是“小偷”的男人不知所蹤;“四眼狗”德先叔和蘭姨娘在《蘭姨娘》中離去;多年陪伴的宋媽、爸爸也相繼離英子而去……每當離別的時候,小小的英子卻總能用冷靜的心境去勇敢面對別離,使自己的內(nèi)心一點點強大起來,讓自己做一個小大人,勇往直前!
每每讀至此處,我便不由自主地回憶起以前的趣事:小時候,每當要從山清水秀的老家回到充斥著鋼筋水泥的廣東時,我的內(nèi)心總是拒絕的。哭著賴在地上,不肯起身,一想到要和相處友善的小伙伴離別,心中別提有多失落和傷感!所以,每次都是紅著雙眼,淚汪汪的.坐在車上,看著親人,故鄉(xiāng),漸行漸遠,直到模糊了雙眼……現(xiàn)在,我長大了,也懂事了,漸漸地知道離別既有李白的“仰天大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瀟灑;也有高適對董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祝福;既有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傷感;也有柳永“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彷徨;更有徐志摩再別康橋時的悄悄……況且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離緒千種,我們還能期待著下一次的重逢。
縱使匆匆地相逢,匆匆地離別,但短促的生命歷程中我們擁有著永恒,讓離別的淚水,為記憶的長河增添新的浪花;讓離別的祝福,為再一次相聚拉開了序幕,讓我們勇敢的面對離別。
《城南舊事》讀后感3
《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記錄的小小主人公——林英子小學畢業(yè)前的幾件事情,又或者說,記錄下的幾個人物關系:妞兒——“瘋子”、“賊”——其弟弟、爸爸、德先叔——蘭姨娘、宋媽——宋媽家人。四個故事,在林海音的筆下,以一個孩子的視角,娓娓道來,勾勒出一幅民國時社會生活的畫面。更多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無著,幾多艱辛。為了生存,為了向往更好的生活,而成為“賊”,成為“瘋子”,甚至拋棄家庭,在外討生活。
事實上,林英子,作為小說的主人公,串起了四個故事,使之按序發(fā)展。從她幫助妞兒時的那種笨拙、本能,到撮合德先叔與蘭姨娘的狡黠、心計,我們看到了小女孩的歷煉;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到最后小學畢業(yè)考第一,在爸爸臨死前的表現(xiàn),我們看到了小女孩的長大;蛘,每個人都是這樣長大的呀!
林海音的筆觸,平淡卻又細膩,她以女性特有的'感觸,把小女孩的心思、行動,描繪得絲絲入扣、引人入勝,讓人讀之不忍釋手。難得的是,她的文字卻是平淡而淺顯,背后閃亮的,卻是珍珠般的思想。
在四個故事里,爸爸雖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然而因英子大雨天不愿上學賴床不起暴怒,痛打英子后,卻又趕到學校送衣、送錢;自知不久人世,對英子的留言,無不呈現(xiàn)了“父愛如山”這句話。宋媽,一心一意地為英子家的小孩操持,從英子直到四個妹妹、兩個弟弟,那要走的夜晚,那種失魂落魄,直把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說,林海音用平淡的筆墨,寥寥的描述,就能刻畫出一個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說明了作者深厚的文字與功底,細致入微的觀察與概括能力,體現(xiàn)了她極高的文學修養(yǎng)。
《城南舊事》是老師推薦閱讀的。以前也曾聽過,但未曾讀過。這次利用假期細細品讀后,感覺心靈受到震撼。應該說,四個故事,大多的是悲劇色彩的罷,然而,那種“哀而不傷”的精氣神,卻讓我們向往著美好的生活。誰說不是呢?
《城南舊事》讀后感4
這個周末,煙雨連綿不斷,閑在家里沒事,兒子推薦我一本他剛看完的書——林海音的《城南舊事》。作品是分了五個片斷,以回憶的方式講述的。
六歲的小姑娘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她結交的第一個朋友是瘋女人秀貞。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戀,并生下一個女兒,但女兒剛生下就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對她非常同情,一直幫她尋找女兒?删驮谛阖懪c離散六年的女兒相認的當晚,母女倆慘死在火車輪下。
后來英子一家搬去新簾子胡同。英子又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年輕人。兩人還相約要一起去看海?刹痪媚贻p人因為偷竊被警察抓走。接著,蘭姨娘來到英子家,英子對蘭姨娘的一切都很著迷。同時英子也發(fā)現(xiàn)爸爸對蘭姨娘的態(tài)度不對勁。于是英子想了辦法,讓德先叔和蘭姨娘相愛。最后他們一起乘馬車走了。一直照顧英子的奶媽宋媽也是英子很喜歡的一個人。可宋媽也有悲慘的身世。她的兒子淹死、女兒又被丈夫送人。宋媽對她的丈夫一再隱忍,小小的英子很是同情她。英子就這樣以充滿童真的眼光觀察著周圍的人和事并且一天天長大。更不幸的是爸爸在她小學畢業(yè)之際也因病去世了,家里的`頂梁柱沒有了,媽媽又是那么軟弱,英子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
合上書,心情沉重。兒子問怎么了。我說:“英子好可憐啊,她遇到的也盡是些可憐人!眱鹤诱f:“是啊,那是在過去,現(xiàn)在,誰會為了生活而去行竊,去賣女兒啊?”我說:“你看你現(xiàn)在也六年級了,馬上也快告別童年了,我希望你好好珍惜你擁有的一切!眱鹤又刂氐攸c了點頭,說:“我知道了!”
摟著懂事的兒子,看著窗外浙止的雨,笑容在我的臉上輕輕地漾開來。
《城南舊事》讀后感5
近日,讀了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寫的《城南舊事》一書,讓我感觸頗多,深受感動。
書中敘述了小姑娘林英子從6到13歲的在北京城南的胡同里所發(fā)生的五個故事。那一件件趣事,蘊含著對逝去年華的感慨和堅強面對生活的信念;那一句句言語,都深深感染著我,仿佛身臨其境:東陽下的駱駝隊,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蹲在草叢里的厚嘴唇小偷,漂亮愛笑的蘭姨娘,井邊的小伙伴妞兒,爸爸的好友德先叔,和英子朝夕相伴的宋媽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父親。他們都和英子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英子記憶里深刻的人物。在這同時,小英子童年也就提早結束了,她長大了。
讀著讀著,讓我感動的是“英子的鄉(xiāng)戀”,講了“童玩”,“童玩”二字,印象最深的“冬生娘仔”,它是那時孩子們唯一的布娃娃,它像一個書包、一本書、一張圖畫一樣珍貴。使我深深體會到了英子童年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不禁讓我品位自己的童年,有許多夢一樣的.故事。記得七歲那年暑假,外婆陪我去游泳館,我興高采烈地到了游泳區(qū)更衣室,換上泳衣后走進游泳池,哇塞!水好清澈呀,我有點躍躍欲試。站在跳水臺上,往下一跳,真好玩,水里起了許多泡泡,我一不小心張了嘴,連嗆了好幾口水,頭腦發(fā)脹,但水的涼爽和舒適,讓我忘記這一切。我開始向前游,沒想到我的游泳速度竟然加快了,令我非常高興。我邊玩水邊游泳,先是蛙泳,又是自由泳,玩得很開心。時間很快就到了,真是意“游”未盡!
童年的事快樂、有趣、美好。當我合上書的最后一頁,房間里飄著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每一種感覺我都不會忘記,最值得回味。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五年級了,即將告別我快樂無憂的童年。正如冰心所說:“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蓖甑臅r光是珍貴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城南舊事》讀后感6
我有一本愛不釋手的書,那就是《城南舊事》。
這本書是作者林海音的兒時回憶,林海音,小名“英子”。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孩子的童真和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生活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胡同里的`英子,在那里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有一次,家里突然來了一位客人——“蘭姨娘”,那位才十六歲的小姑娘可漂亮了:圓圓扁扁的臉兒,一排潔白的牙齒,還有她那俏皮的麻花髻,更是引人注意。她一來呀!英子家就熱鬧了。德先叔也來了,因為快到放燈節(jié)了,蘭姨娘和英子商量著做西瓜燈。到放燈節(jié)了,英子跟著蘭姨娘和德先叔去放燈了。自從放燈節(jié)后的第二天,德先叔和蘭姨娘就開始遞書,第三天就傳紙條,第四天就去看電影了。那時每天都過的很有趣。直到過了好多天,他們就決定要遠行了,那天我們準備了很多菜肴為他們送行。
長大了的林海音,回憶起了她那充滿童趣的童年!靶∧_兒娘”,就是用洋火棍,幾塊小小的碎花布做成的,可以讓英子玩上一整天。他們還可以養(yǎng)蠶,就像照顧小寶寶似的,先把桑葉洗干凈,再擦干,最后再撕一塊一塊兒的給蠶吃。還可以抓“吊死鬼兒”,只要一個空瓶子和一雙筷子,就可以去大榕樹下抓,看它們在瓶子里蠕動,很是肉麻。雨后的白墻上,會爬著一個個淺灰色的蝸牛,它們爬過的地方都會留下一條條銀亮的線,那是它們的黏液。只要輕輕一碰,蝸牛就會落在地上,頭立馬就縮回去就像縮頭烏龜一樣,在地上一動也不動,過了好久才會羞答答的冒出頭來。
這本書,使我回憶起了有趣的童年生活。
《城南舊事》讀后感7
清晨的露水滋潤了童年懵懂的渴望,朝陽的光輝照亮了窗外朦朧的世界。
純真童年,如夢境一般晶瑩剔透;如夢境一般令人沉醉,但似乎只需要一瞬間,一切都變成了過去,化作白霧,現(xiàn)在人生的秋日風景之中。
這一本圖文并茂的《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自傳,記錄了民國十二年的老北京,記錄了英子天真目光中的點點滴滴;英子在這座老城中逐漸成長的歡樂與憂愁。這本書通過孩子天真的目光和口吻,展現(xiàn)出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說不出的略帶悲傷的復雜情緒。
在惠安館里,英子與幾乎沒人搭理的秀貞成為了朋友,并對他的處境深表同情;搬家之后找到草叢里的小偷卻不認為它是壞人,并經(jīng)常來找他;看到街上拉在車上的囚犯,便是疑惑與同情。
在英子的世界里,似乎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在英子的世界里,似乎有著那么多對這個世界的.不解與好奇,這大概就是小孩們心中那種好奇的心吧。英子在這樣的世界里,逐漸成長,內(nèi)心也愈加堅強。
在《城南舊事》的最后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通過畢業(yè)典禮穿插著的許多回憶,淡淡地寫出了父親的去世。英子得知這個消息之后,成熟地往醫(yī)院趕去,從此,英子的童年已經(jīng)逝去,將要擔上生活沉重的擔子。
是的,童年只是人生中的一個短暫瞬間,我的童年早已離我遠去,在我的心中它的記憶似乎也并不清晰,只是依稀記得某些瞬間——美好的或痛苦的。
從瘋女人秀貞,一同玩耍的妞兒,草叢中蹲著的小偷,到緩緩地駱駝隊,緩緩地馬車,緩緩地歲月,這一切隨著童年的時光,告別了英子。只有童年的這段回憶,卻在英子身后的影子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成長中,終究會得到一些東西;也終究會失去一些東西,不足為奇。
一切悲歡離合,都融在了時間的流里,悄無聲息的離去,但它在時光上留下的火光卻永不熄滅,伴隨著我們抬起頭,向著明天勇往直前。
《城南舊事》讀后感8
一種委婉的詩意,一片寧靜的意境,近乎一副素雅、淡泊、簡約的水墨畫。
合上《城南舊事》的扉頁,回想英子在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她對北京那刻骨銘心的鄉(xiāng)思和沉甸甸的懷念都滲透在這本書中,她以樸素的寫實風格展現(xiàn)了上世紀20年代北京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百態(tài),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永恒的價值。
無論是第幾次閱讀《城南舊事》,總會使我產(chǎn)生共鳴。從《城南舊事》這本書中,我能學會堅強,領悟智慧,品味那純潔無暇的美好和孩童待人的'純真善良。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不知不覺地感受書中美好的情感,精深的智慧的熏陶。本書以一個孩子的視角,以樸實純真的筆調(diào),以夢境般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充滿老北京風味的童年,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朦朧,令人余味無窮。這本書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于它能喚醒人心靈深處最柔軟的地方,使忙碌于生活的成年人也能回憶起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從英子身上找到自己年幼時天真可愛的影子,在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世界對我們來說和成年的時代迥然不同,童年時代的太陽熾熱得多,草要茂盛得多,雨要大得多,天空的顏色要深得多,而且覺得每個人都有趣得多。
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只有歡聲笑語還必定要經(jīng)歷一些歷練。在書的最后,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英子真正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責任,盼望長大卻又對長大充滿恐懼,懷念被周圍人當成孩子對待的日子,這正是每一個孩子長大過程中特有的苦惱,雖然有些人都隨著我們成長的痕跡,不見了影子?晌覀兊耐瓴]有失去,童年的種子在未來歲月中將會成熟,成為一首美麗的詩,美和善的東西是永遠不會被忘記的。他們永遠活在故事和歌曲中。
成長伴隨的傷痛記憶風干在時光里,成長有好時光,有壞時光,但未來總是充滿希望,年少雀躍的心總是向著陽光!
《城南舊事》讀后感9
《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的童年回憶,從冬天的駱駝隊當引子開始回憶她的童年。小英子童年的驚心動魄,充滿著奇妙和悲傷的經(jīng)歷,讓我覺得有趣和親切。
英子認識了“瘋子”秀貞,跟她成為了朋友。慢慢英子知道了秀貞根本不是瘋子,而是丈夫被婆婆強硬的逼回老家,女兒剛生下來就被自己的父母扔了以后被所有人誤認為瘋子的;英子發(fā)現(xiàn)她最好的朋友妞兒不是她父母親生的,她居然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英子帶著妞兒去找秀貞,大雨中看著她們倆去趕火車,追不上,哭,然后就昏迷了。生了一場大病后,英子搬家了;搬家以后,英子下了學在草堆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男人,接下來的日子英子總去找那個男人聽他講故事,但在一天中午,英子看見那個男人被警察抓走了,因為他偷東西;后來,蘭姨娘來了,她非常和氣漂亮,引起了爸爸的注意,但英子很巧妙地把蘭姨娘和德先叔拉在了一起;跟英子很親的宋媽因為兒子死了,女兒也被賣了,回了老家;隨后爸爸也在她小學畢業(yè)那一天因病去世了。英子說“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城南舊事》是一本很感人的書。書中老北京南城讓我感到親切。姥姥家現(xiàn)在還住在菜市口沒有改造過的老胡同里,媽媽也是從小在那兒長大的,我也經(jīng)常在那里面穿梭,玩耍。所以我對《城南舊事》里的提到地名,情景都感到熟悉和親切。那一條條胡同交織在一起,風輕輕地吹著一棵粗大老柳樹的柳枝,讓它們碰到了已經(jīng)破舊了的窗戶。陽光灑在小小的跨院里,照著一簇掛著晶瑩剔透露珠的紫羅蘭……通過英子的悲歡離合,我體會到了人歡聚時的`欣喜若狂,離別時的依依不舍,掉下來的眼淚和互相長久的思念盼望。英子童年的短暫快樂與珍貴讓我知道了家庭的意義:一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城南舊事》把老北京城帶到了讀者們的眼前,讓它鮮活了起來。離別把整本書連在了一起,讓它帶著淡淡的憂傷。就像它的主題曲《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
《城南舊事》讀后感10
林海音寫得故事里面總是包含著真摯的情感,她寫得《惠安館》里面的瘋子秀貞,有時候說話是有點不靠譜不沾邊兒的,但人卻是一副好心腸。秀貞帶著英子講故事,用指甲花涂指甲,到最后帶著小桂子離開。
剛開始讀的時候確實覺得有些沒頭緒,但是越往下讀,畫面就越清晰。故事寫得很細,連媽媽和宋媽奇怪的方言也了寫下來,她寫自己迷迷糊糊地生病時的這種感受,很貼切,也很真實。
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一篇《我們看海去》,從小英子去撿皮球發(fā)現(xiàn)這堆蓋著銅盤子疊得整整齊齊的物品再到發(fā)現(xiàn)這個人,她分不清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就像分不清《我們看海去》這篇詩篇里的'海和天一樣。
最后抓賊時,英子發(fā)現(xiàn)被抓的這個賊就是草叢里給她講故事的人,她怎么也不會相信。也許這個長相老實的小伙子是一個好人,為了供弟弟上學讀書,才被迫走上偷竊的道路。
因為從他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他并不壞,因為他斜靠在郵包袱上,給認識不久的小英子講自己和弟弟的故事,而且在林英子學長們畢業(yè)的時候,他的弟弟還當著全校同學的面為同學們領畢業(yè)證書,是他為弟弟出錢堅持上學,還期待他漂洋過海去留學呢。
可是當時是多么不公啊,也許因為當時社會條件又差,他找不到工作就沒法送弟弟去上學,就像現(xiàn)在大城市里打工的農(nóng)民工們,為了自己的孩子們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陌生的城市,幾年也回不起一次家,拼死拼活的為家人賺錢,真是好辛苦。
所以林海音看社會很真實,有真情實感,也寫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城南舊事》讀后感11
《城南舊事》是臺灣作者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以她7至13歲的生活經(jīng)歷為題材。全書用淡雅的風格,樸實的文字描繪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老北京。
《城南舊事》分為五個故事:《惠安館》《我們?nèi)タ春!贰短m姨娘》《驢打滾兒》和《爸爸的花兒落了》。主人公小英子用自然的筆調(diào),寫出了自己對童年的懷念,悠然的詩意中透露著悲哀。
英子用孩子純潔的眼睛來看北平。住在惠安館里,被大家稱為瘋子的秀貞;小伙伴妞兒;躲在草叢里的小偷;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著小驢回老家的宋媽……可是隨著英子的逐漸長大,這些人都離開了她,直到最后,她的父親也英年早逝,英子的童年就此結束了。從13歲起,她負起了不是一個小孩應該承擔的責任。
英子的童年里有許多人,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善良的小偷。英子和小偷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圍墻后的草叢里。小偷給英子講他弟弟的故事,讓她覺得小偷很老實、善良。雖然小偷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卻為了生活和家人做著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和英子的交談中,小偷也后悔過,想開始新的生活,但由于生活的迫切需求,不得不繼續(xù)以偷竊為生。不久后,小偷被警察抓住了,英子很傷心也很疑惑。年幼無知的她分不清天和海,分不清好人和壞人。
城南的舊事也讓我想起幼年時的事,學習金魚嘴巴一張一合的傻事仿佛就是從前的英子。我還想用搟面杖把一張照片搟成大海報,也只有那時的榆木腦袋才想得出來。天真和童年成了正比,讓它們倆成為好朋友吧,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本豐富多彩、同時又與眾不同的“城南舊事”。翻閱人生的書本,讀起那不一樣的“城南舊事”是每個人的喜愛。
《城南舊事》讀后感12
《城南舊事》的第一章寫得是主人公小英子剛到北京發(fā)生的故事。
小英子剛到北京對一切都十分感興趣。一次,她背著家人來到大人們口中說的惠安館。她認識了秀貞,聽她講了她的故事。她在雜貨店幫助了妞兒,與她成為了好朋友。有一天,小英子的爸爸買來新的筆和墨,還有一疊紅描字紙。每天晚上,小英子都要描一張。早上小英子去惠安館找秀貞,下午妞兒到西廂房來找她,晚上描紅字,日子就這樣過。后來,小英子發(fā)現(xiàn)妞兒正是秀貞日思夜想的'女兒。于是,這對母女重逢了。
我讀了《城南舊事》的第一章覺得小英子是一個活潑可愛,樂于助人,大膽的小女孩。小英子在雜貨店幫助了妞兒,讓她不受那些大人欺負。她還幫助了秀貞找到了她整天掛在嘴邊的女兒。我們在生活中也要經(jīng)常幫助別人,也許那個受到你幫助的人會和你成為好朋友。在別人需要幫助時,我們要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樣,當你遇到難題時,別人也會幫助你渡過難關。
小英子還很大膽,這一點是我沒有的,所以我更加要向她學習。小英子不像別的小孩遠遠躲開惠安館,而是大膽地進去探個究竟。我們也一樣,遇到困難,絕不能退縮,而是大膽地前進,克服這個困難。
回憶一下,自己有時不也是像小英子一樣幫助別人,大膽嗎?在同學遇到不便時,自己伸出援手幫助了他們;在自己遇到難題時,大膽地向老師,同學或爸爸媽媽請教。
童年,是美好的,快樂的。讓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美好的,快樂的童年。
傷心的事開心不了,開心的事傷心不了。
《城南舊事》讀后感13
《城南舊事》通過了天真的小英子的童眼和經(jīng)歷貫穿了整本書,以小時候生活在老北京城的點點滴滴的故事,全書分為《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個故事,而這本書里的每一位人物的命運都是悲慘的。
在《城南舊事》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瘋女人”秀貞。她苦苦尋找自己的孩子,從未放棄過,哪怕別人都以為她是瘋了,她也不以為然。秀貞給她的小桂子做了多少衣服啊!那都是一針一線縫出來的。那密密麻麻的針線包含的是濃濃的母愛,是血濃于水的親情,是對個人命運的無聲抗爭!因為她舉止反常,所以沒有人愿意跟她往來。但在英子看來,和秀貞在一起卻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兩人因此成為了好朋友。我為秀貞不惜一切——哪怕被別人指為“瘋子”,也要去尋找自已的愛女的執(zhí)著所感動;為妞兒從出生就與母親失散,成天被狠心的養(yǎng)父打罵的凄慘情景而嘆息;也對天真無邪的英子無比喜愛。妞兒后面有秀珍所說的胎記,在小英子的'幫助下,“瘋女人”秀貞知道了妞兒就是她的女兒,相認以后,她們便去找爸爸,丈夫,眼看就要團圓時,卻被火車壓死了。
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這篇文章,書里沒有寫失去爸爸有多么痛苦,小英子的爸爸去世了,小英子也不再是小孩子了。童年一去不復返,她長大了,畢業(yè)了,要承擔起家中長女的責任了。這個故事可以告訴我們:遇見困難要勇敢的去面對,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和經(jīng)歷的風吹雨打,才能茁壯生長,最后變成一棵參天大樹。
《城南舊事》這本書也給了我許多的人生啟示,它教給我面對弱者時要有同情心,面對困難時要有責任心,面對挫折時要堅強勇敢,面對親情友情時要懂得感恩回報。本書是一本經(jīng)典自傳體小說,這本書內(nèi)容雖不多,卻反映了當時整個北京的面貌,讓我對當時的社會的風土人情有了一定的了解。
《城南舊事》讀后感14
“驢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鈴鐺,在雪后新清的空氣里,響得真好聽!边@是宋媽與英子分別時候的場景。宋媽是英子家的奶媽,一位勤勞、樸實、隱忍而又重感情的人。她在城里做奶媽,卻時刻掛念著自己的一雙兒女,給孩子們做了很多鞋子,給家里寫了很多信。她對東家的孩子也視如己出,傾注著全身心的愛,孩子們也一刻都離不了她,所以她四年不曾返家。
然而,四年后她得到的消息,卻是兒子在她做奶媽的第一年里就溺水而死,襁褓中的女兒也被狠心的丈夫送人,或是賣掉了。而她卻一直被蒙在鼓里。
為了繼續(xù)生養(yǎng),她不得不盤腿坐在驢背上,離開朝夕相處的乳兒們,只留下一串好聽的鈴鐺聲…
英子平日里并沒有感覺宋媽有多好,有時覺得她有些幸災樂禍,有時覺得她嘮嘮叨叨,讓人討厭。而當宋媽離開時,英子才發(fā)現(xiàn)宋媽的好。宋媽走的'那一刻,英子并沒有哭,仿佛沒有什么舍不得。但她還清楚的記得當時接宋媽走的那頭驢,記得驢脖子上套著的小鈴鐺,在雪后新清的空氣里,響得很好聽。
那頭驢,英子之前是非常討厭的,而宋媽坐在驢上,她卻喜歡起那驢脖子上的鈴鐺發(fā)出的聲音。英子留戀宋媽,只是年幼的英子,對這愛與不舍,還無法準確地感知。若干年后,當英子想起這個雪后的早晨,她會意識到,伴著好聽的鈴鐺聲遠去的,是怎樣一個重要的親人。
或許,宋媽明年會回來吧,抱著一個新娃娃,弟弟或者妹妹;蛟S,她從此不再出現(xiàn)在英子的生命里。
離別,不免悲傷。但也正是與朋友,與親人,與家,與童年的離別,磨煉了英子,使她成為一個堅強的、獨立的人。
《城南舊事》讀后感15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的是歡聚,唯有離別多!卑殡S著這悠揚的旋律,小英子的童年漸漸地被時光抹去了,而我們這些讀者,通過《城南舊事》目睹了林海音的童年。
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我久久難以忘懷,心潮洶涌,難以平靜。我發(fā)現(xiàn),每一篇故事的主角,最后都離小英子而去。斜著嘴笑的蘭姨娘,和那個“四眼狗”——德先叔叔——坐車走了;宋媽媽騎著小毛驢回了老家;秀貞和妞兒死在了火車站;藏在草堆里的小偷,被警察局的人帶走了;甚至小英子的爸爸也去世了。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陪伴著小英子童年生活的人物,都被時光帶走了,這對一個幼小的心靈是多么大的打擊!我不僅潸然淚下了。
我在代序里獨到了這樣一段話:一直到最后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親愛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童年結束了,那時我十三歲,開始負起了不是小孩子該負的責任。如果說人生要分幾個段落,那么,爸爸的死將是我生命中的重要段落。我托腮細想:我還真是幸福啊。爸爸媽媽都那么愛我,我的童年生活這么豐富多彩,充滿歡聲笑語,無憂無慮,小英子負起的責任,對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我同情她,又欽佩她,同時,更加珍惜起自己的生活來。
想到這里,我禁不住再次翻開書,走進那傳奇又傷感的北京城南,和林海音一起回憶那些往事......
。ㄒ槐竞脮且幻骁R子,走進去,看見別人豐富曲折的生活,走出來,會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城南舊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08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21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04-24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03-02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02-16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2-29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1-12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優(yōu))07-08
【優(yōu)】《城南舊事》讀書筆記07-08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熱門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