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的作文集錦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今天,我讀了《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裝》。
故事說了一個皇帝很愛穿新衣服,他把錢全拿去買衣服,他去看戲、駕著馬車去樹林游玩,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衣服,他每天一小時換一件。
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騙子夸贊自己織衣服的技術(shù)很高,皇帝就給他了很多金銀財寶,騙子就架起了兩臺織布機,裝模作樣的織了起來,實際就沒有織東西,皇帝派大臣去監(jiān)看,大臣怕別人說他愚蠢,他就說值得很好,皇上又派人前去監(jiān)看,這位大臣跟那位大臣說的一樣,說:“織得很好!碑斈翘,皇上去街上散步的時候,平民百姓都說:“皇帝的新衣很漂亮,很好看。”可是有一位小男孩兒看見了,小男孩兒給別人說:“皇帝可沒有穿衣服呀!”人們小聲的把小男孩兒的話傳開。最后,所有人都大聲喊起來:“皇帝什么也沒有穿!”
皇帝覺得人們是對的',但又想:我得把游行大典進行到底。于是他裝作更高傲的樣子,宮廷侍臣跟著,托著其實并不存在的后裾。
我不喜歡這里面的皇帝、大臣、平民百姓因為他們太虛榮了,明明沒有看到新衣,卻怕別人說他愚蠢,就裝作自己看到了。我最喜歡的人是小男孩兒,因為小男孩兒很誠實,他看見了皇帝沒穿衣服,他就說了出來。我今后要做一個像小男孩兒一樣誠實的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手絹上的花田》是日本著名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講述的是郵遞員受酒窖里的老奶奶之托,幫她保存一個神奇的酒壺。他可以享用酒壺帶給他的美酒,但是要保守秘密信守承諾——不可以讓外人看見小人,或是用小人兒釀的酒賺錢。如果違背了諾言,就會發(fā)生很可怕的事情。他的`妻子經(jīng)不住金錢的誘惑。把小人們釀的菊花酒賣給了料理店的老板。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財富,也受到了懲罰,變成了小人,和釀酒的那一家小人成了鄰居。
有的人在利益的誘惑中丟失了諾言,這讓我明白了我們要信守諾言,不能貪圖一時的利益,而導致一連串不好的影響。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一時的利益影響而差點導致不好的后果。有一次,我感覺寫作業(yè)很累,便打算去休息。我愜意地躺在床上,感受著空調(diào)吹來的習習涼風,舒服得令人不想爬起來繼續(xù)寫作業(yè)。我就這樣躺著,想著學校里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想著書本上看到的笑話,也想著此時的“利益”——休息而不寫作業(yè)。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還是沒有意識到自己被一時的利益影響而快要導致不好的后果,反而快要睡著了。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手絹上的花田》告訴我的道理:不能貪圖利益而釀成大禍。我一下子爬起來,繼續(xù)認真寫作業(yè)。過了好一會兒,我忍了由于自己坐姿不對帶來的腰酸背痛,寫完了作業(yè),終于可以沒有壓力地躺著休息了。
一個簡單童話告訴了我們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我會時刻記住并遵守它。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讀海子的詩歌,我能莫名的感動,不知不覺被海子詩里透漏出的對生命,對自然的熱愛所深深折服。記得剛剛讀《活在珍貴的人間》時,我莫名的哭了。確實是這樣啊,我們活在人間,活在自然中。享受著自然賜予我們的一切。里面的這樣幾句話,我覺得所述道理尤為深刻。他說: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一層層白云覆蓋著,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干凈的黑土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面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讀完這首詩,我覺得生命是如此溫暖、純潔而親切;钪切腋5,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給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多是他的大愛,博愛的思想。我覺得當今世界正是缺乏這種思想,人人都為了自己的有一點蠅頭小利,忽視了人際關系的培養(yǎng),忽視了熱愛這個世界。所以當我讀到《五月的麥地》時,我徹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個性!段逶碌柠湹亍肥呛W拥囊皇赚F(xiàn)代詩歌。這首詩寄托著海子的.烏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內(nèi)皆為兄弟,大家相親相愛,互尊互敬,并且過著甜美的生活。他說:全世界的兄弟們,要在麥地里擁抱,東方,南方,北方和西方。海子的內(nèi)心世界是十分復雜而矛盾的。現(xiàn)實與理想、物質(zhì)與精神,在他的詩歌中,呈現(xiàn)出一種不和諧的對抗狀態(tài)!拔矣幸凰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以理解為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這個世界單純而美麗,浩淼而開闊。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詩歌還有好多,好詩也還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讀后會很有感觸的,建議大家去讀。也許我還讀不懂海子,但從他身上我確實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關于海子的臥軌,歷年來總是眾說紛紜,我不知道該信服哪一種說法。我只知道,我喜歡的海子,就是那個喜愛自然,心中有著大愛的詩人……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今天我從《愛的教育》這本書中讀了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叫《小抄寫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2歲的男孩,名叫裘里亞,因為家庭生活困難,父親被迫兼職兩份工作,除了正常工作之外,還要當抄寫員,每寫500張字條,才能得到3里拉的報酬。裘里亞為了減輕父親的負擔,想幫爸爸抄寫,爸爸不同意,裘里亞只有每天晚上偷偷地幫爸爸抄寫,這嚴重影響了裘里亞的睡眠,一個月下來,裘里亞早上常常起不來,學習成績也下降了,為此,爸爸開始批評他,后來索性就不管他了,這使裘里亞非常傷心,但是裘里亞并沒有說明真相,仍然偷偷地幫爸爸抄寫。最后終于累病了,他意識到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一個晚上,他想幫爸爸最后再寫一次,卻被爸爸發(fā)現(xiàn)了,爸爸終于明白了,非常后悔也非常感動,與裘里亞緊緊擁抱在了一起。
裘里亞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與裘里亞比起來,現(xiàn)在的孩子是怎樣做的呢?
裘里亞的家庭非常貧困,全家人都靠著父親微薄的收入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裘里亞還非?炭嗟膶W習,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秀,而與裘里亞相比,現(xiàn)在有些孩子家庭條件要好的'多,可是他們的學習卻很不用功,甚至把學習當成了一種負擔;裘里亞是個有愛心,懂得關心、體諒家人的好孩子,他看到父親非常勞累,便想與父親一起分擔養(yǎng)家糊口的重任,而現(xiàn)在有些孩子,在家里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絲毫不懂得關心體諒家人,有些孩子甚至連父母的工作都不太清楚,他們將來長大了還能關愛其他人嗎?
裘里亞這種關愛他人,刻苦學習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的嗎?
讀后感的作文 篇5
今天,爸爸交給了我一本書,書的名稱是《班長下臺》。
作者按照自己童年的生活進行創(chuàng)作,幽默搞笑。在小節(jié)《粉筆和毛筆的戰(zhàn)斗》中,搗蛋鬼向作者扔了幾發(fā)粉筆“導彈”,作者又將自己的粉筆準確無誤的扔進了搗蛋鬼的`嘴巴里,搗蛋鬼將粉筆吐出,大喊兩聲:“呸呸!”又將墨汁畫在了作者心愛的衣服上。這件事被老師知道了,打了那個搗蛋鬼一頓,真是罪該萬死。
在故事《班長下臺》中,身為班長的作者竟然考了三門不及格,在選班長時主動棄權(quán)。一個人的誠信比地位更加重要,不要被暫時的地位而沖昏頭腦。作者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讀后感的作文 篇6
暑假里,我讀過了許多書,其中最令我感動的一篇故事名字叫做《摔碎的心》。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孩子,她從小就體弱多病,五歲時患了一種被醫(yī)學上稱為“法樂四連癥”的先天性心臟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難醫(yī)治好的一種病。盡管如此,他的父母一直帶著他四處求醫(yī)。十六歲那年,她知道了自己患的.是一種近乎絕癥的病,就決定自殺。那一夜,父親哭了。從那以后,父親經(jīng)常接觸一些危險性較高的工作,父親說,那些工作的薪水高。直到有一天,孩子發(fā)現(xiàn)父親接觸危險性較高的工作是為了用自己的死亡把心臟捐獻給孩子。后來,父親出了意外,從五樓墜下,而父親墜下后,還緊緊地用雙手捂住胸口……最后,心臟還是沒移植給孩子,因為心已經(jīng)摔碎了。
聽完這個故事誰不為之感動呢?文中父親為了孩子而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孩子的生命令人感動,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讓孩子死去。是什么讓父親如此大的決心?而原因,只是因為她是自己的孩子。
人們都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可以無私地奉獻”,可人們漏了父親,雖然,我們許多人都對父親的印象不佳,在孩子犯錯時不像媽媽那樣耐心教導。但你曾想過,父親這樣做也是為你好,面對危險時也跟媽媽一樣!朱子清寫的《背影》又有多少人真正能讀懂他對父親的感激之情呢?
父愛無形,有時令你感受不到。但你也要知道,父親也是很愛你的。所以,在我們感恩母親的同時,也要感恩父親!
讀后感的作文 篇7
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么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xiàn)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群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后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么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nèi)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jīng)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jié)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yǎng)》中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yǎng)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書中談到這樣一個問題: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啊!是啊,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談論“我忙,沒有時間啊!逼綍r我也這樣地抱怨。試想:每天都要備課、課前準備、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后輔導,現(xiàn)在還要抽出時間來搞課題研究。教師和所有的人一樣,要做家務,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這些都需要時間。那么教師的時間到底從那里來呢?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解決了這個時間問題,答案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不至于把備課變成單調(diào)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多讀書。確實,我們在自己所教的那門學科里,學校所發(fā)的那本教科書里包含的那點基礎知識,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知識的海洋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里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只是滄海之一粟。原來,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教師進行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好比一條大河,要靠許多小的溪流來滋養(yǎng)它。怎樣使這些小溪永遠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斷的流水,這是我們安排時間時應該首先考慮清楚的。
讀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29條<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我深有啟發(fā)。把控住學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引發(fā)學生積極思維,調(diào)動內(nèi)部誘因的最精細的工作之一。
要使學生學起來有趣,必須調(diào)動頭腦中的經(jīng)驗知識,新舊結(jié)合,才更利于“新芽的營養(yǎng)生長和機體內(nèi)養(yǎng)分的充分供給”。對于首次接觸的新知,該放開孩子手腳,推薦給他們相關的書籍,教給有效的方法,引導他們先去自主了解,獲取有關的“經(jīng)驗知識”,在學習新知時,再將儲存的意識加以調(diào)動出來,再次感知,理解,針對事實現(xiàn)象進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從而輕松學習。在第四節(jié)中蘇霍姆林斯基就講過:只有當隨意注意、隨意識記與不隨意注意、不隨意識記結(jié)合起來時,才能點燃學生意識中的“思維引火線”。
簽于此,感覺自己在平時“預習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上,相對來說把握得還是比較適合一些,淺談點滴:在講新課之前,我一般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大體弄清楚教材中要學習什么內(nèi)容,這些知識跟已學的哪部分知識是相聯(lián)系的,教材上的解題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樣的。對于自己搞不懂的問題,拿出來跟同學討論或者在聽老師講課的過程中,著重注意,將課堂講授的與自己預習的相對比,這樣反復識記,學到的知識是很難忘記的。而且經(jīng)過預習的新課,上起課來比較輕松,學生勁頭也足,當然,這一環(huán)節(jié)上還有待于提高和加強。
但要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還是要教會學生學習,讓他們憑借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使學習成為一種思考活動,這樣在聽課時才能攏聚他們的注意力,有一種真正的情感體驗,從而主動探索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在學困生方面,以往,面對學生的“不會”,我經(jīng)常會責怪學生:“都已經(jīng)講過了,你為什么還不會呀!”、“同坐在一個教室里,別的學生都會了,你為什么不會呀!”等等。有時候想想,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差異,這種現(xiàn)象是很正常的,但再想一想,就認為這是不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呀,小學這么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會的。但是看了第一頁到第二頁的一段話,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弊x完這段話后,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給學困生更多的關心和愛,從尊重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與學生談心,讓他們體會到老師是真心幫助他進步,并通過談心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所在,制訂出符合孩子自身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目標。然后從基礎的內(nèi)容學起,一步一步地幫助孩子,并讓孩子從中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消除對學習的畏懼,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這樣慢慢便成達到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那樣:“學生就不會把教師單純地看成嚴厲的監(jiān)督者,也不會把評分看成一種棍棒。他可以坦率地對教師說:某某地方我沒有做好,某某地方我不會做。他的良心是純潔的,他不可能去抄襲別人的作業(yè)或者考試時搞夾帶。他想樹立起自己的尊嚴!
此外,反思學生在課堂上調(diào)皮、做小動作等現(xiàn)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學生,而要學會反思自己,從自身找原因: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而學生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看電視、打電腦、玩游戲時卻那么專心致志,是不是自己的課堂不夠生動,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不是自己的某些做法學生不滿意,從而引起學生對自己的課堂的討厭等等。寫到這里,我又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記得在一次數(shù)學課上,一位平時表現(xiàn)一直不錯的女孩子竟然看起了課外書,在課后找這位學生談話時,她竟然無辜地說:“老師,我一直舉手,你都不讓我發(fā)言!倍嗝磫渭兊南敕,竟然想到用這種方法來引起老師的注意。但是,班級那么多人,老師也不可能一一叫到,當我向她解釋這種情況并告訴她舉手更重要的目的的是告訴老師自己會了以后,這位學生在接下來的數(shù)學課堂中一直表現(xiàn)優(yōu)秀,而且對待作業(yè)也更加認真了。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關注課堂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面對學生的問題,要善于蹲下身去傾聽孩子的想法,并及時、認真地反思并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讓每個孩子都把上數(shù)學課看作一種樂趣,并能在課堂中獲得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作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坐下來,深入地思考。確實,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的儲備,使自己的知識海洋變得越來越寬廣。
只有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營養(yǎng),才能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無物可教”的尷尬境地!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
書中第二十二條講到“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么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zhì)才會得到發(fā)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fā)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啊,作為老師,最希望的就是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只有這樣,學生才有興趣學才可能學好!
如何讓學生喜歡你的學科呢?它所需要的條件太多了,教師靠高尚的人品,積極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藝術(shù)吸引了學生,學生喜歡你,自然會愛烏及屋,從而喜歡了你教的這門學科。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議,他希望你去爭取自己學生的思想和心靈,跟你的同事們——其他學科的教師來一番競賽。在我們的教學中,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下課后,學生快樂的圍繞著老師身邊,和老師交談著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討論著有關課堂上的問題。當然,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對你這門學科特別感興趣的學生,以至于他們可能因為喜愛這門學科而會把這門學科當成自己將來從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學生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他們對一切都感到漠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惱和感到擔憂的,就是這種無動無衷的精神狀態(tài)。
那么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教師一方面要在教育學生的同時不斷學習,提高課堂效率,是學生真正成為”自己的學生”,使課堂成為學習知識的樂園。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也給了我們建議:“接近那種無動于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苯處煻家伎,是什么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里,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于有一天發(fā)現(xiàn)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guī)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
早就從各種渠道聽說過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這本《給教師的建議》,也曾對其中的內(nèi)容有過涉獵,然而在自己真正擁有了這本早想擁有的“教育寶典”,懷著無比虔誠的心情認真拜讀之時,心靈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請記。簺]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這一條目中,蘇氏給我們指出了一個教育教學中很是常見的一個現(xiàn)狀,他說:為什么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xiàn)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因而教師干脆對他放棄不管的學生呢?這是因為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里,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tài)度的緣故。學生的基礎不一,接受能力有差異,因此我們就不能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學生!翱梢园呀虒W和教育的所有規(guī)律性都機械地運用到他身上的那種抽象的學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對所有學生都一律適用的在學習上取得成就的先決條件!弊鳛榻陶,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如果我們硬是要以同樣的標準來要求不同的學生,用自以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學方式來教育所有學生的話,那只能出現(xiàn)一種結(jié)果:一部分學生的自信被摧毀,一部分學生的能力被扼殺。
蘇霍姆林斯基明確告訴我們:學習上的成就這個概念本身就是一種相對的東西: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就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師要善于確定:每一個學生在此刻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這是教育技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類似的觀點在我國兩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則,只是我們往往口頭上無比的尊崇,而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卻一再地踐踏罷了。
學生是人,不是工廠里的產(chǎn)品。教者尊重學生不妨從尊重他們的現(xiàn)狀做起,為每一位學生確定適合他自己的“臨近發(fā)展區(qū)”,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信地發(fā)揮出他的力量和潛力,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并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并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狈此际墙處煶砷L和自我發(fā)展的基礎,教師從經(jīng)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fā),發(fā)現(xiàn)分析其中的問題,并通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fā)揮了教師自我導向?qū)W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diào)以問題為中心,著眼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反思強調(diào)“學以致用,學用結(jié)合”。因此,教師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由于教師是帶著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jié)合起來。教師通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
再比如,有些孩子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表現(xiàn)為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無精打采等,其實在抱怨孩子的同時我們應該想到:有些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讀了這本書,我們不妨仔細地反思一下自己,我們的課備得充分嗎?我們的課堂是不是激發(fā)了每一個孩子的探索知識的欲望?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是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有事可做?每天都這么想想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就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要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所設計的每一堂課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事可做,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這樣的課堂是令人向往的、師生互動的、氣氛熱烈的、和諧積極的課堂,這樣的課堂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雖然要做到這些不容易,但是只要堅持努力,真正動腦筋來設計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抱怨聲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少了很多。
另外,蘇霍姆林斯基在許多條建議中都提到,教師要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讀書,不斷地補充自己的知識。我想,今后,讀書將成為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來讀了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覺得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常讀常新,每次讀都有新的收獲與體驗。
有這樣一句話:教師的職業(yè)是平凡的,責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榮的,教師有教師的壓力,教師的痛苦,但也有教師的樂趣、教師的意義。要做一個好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善良的心、美麗的心,要有豐富的科學知識,敏銳的教育眼光,全面的教育技能,崇高的教育理想,陽光的教育行動。讓我們以此為目標做為對自己的鞭策。
讀后感的作文 篇8
在藍藍的大深處,居住者海國國王一家。
海王有6個女兒,她們和老祖母住一起。6位海公主都非常聰明美麗,最小的那個是他們當中最漂亮的。海公主們在海里生活過的.很快。
讀后感的作文 篇9
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有一只貓,它會笑,還記得嗎?今天我就讀了它寫的“日記”—《保姆狗的陰謀》。
冬日的翠湖公園景色簫殺,而兩只狗的出現(xiàn)更使這里充滿了陰謀和殺機。和牧羊犬親密無間的`臘腸狗,一直要置牧羊犬于死地。
一次,笑貓和他的朋友地包天去翠湖公園散步,忽然,它們看見了牧羊犬帥仔和它的保姆狗。
保姆狗是一只德國臘腸狗,在體形上,它比帥仔小,年齡卻比帥仔大,它強烈的嫉妒心使它喪失了理智,最終一步一步走向了罪惡的深淵。
它非常嫉妒帥仔,一心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除掉帥仔,因為主人只喜歡帥仔,不喜歡它。
它想出了各種陰謀:在地上放老鼠藥讓它吃,把它帶入山洞關在里面……,可陰謀都沒有得逞,因為地包天太喜歡帥仔了,所以一天不見它就想它,每次都識破了保姆狗的陰謀,最終主人把保姆狗走出家門。因為帥仔十分想念它,就去看它,可是保姆狗還是想把它除掉,就想用卡車壓死它,最終因為失誤自已死了。
看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臘腸狗很可悲,一生都在不服和嫉妒中度過,不僅錯失了一個真心朋友,還賠上了自已美好的人生乃至生命。其實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不要嫉妒別人,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以后我要讀更多的好書,讓心態(tài)變得平和。
【讀后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讀后感作文07-26
【經(jīng)典】讀后感的作文09-28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09-28
[精選]讀后感的作文10-22
(精選)讀后感的作文09-28
[經(jīng)典]讀后感的作文09-29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1-19
讀后感的作文【精選】11-18
讀后感的作文[經(jīng)典]10-05
(經(jīng)典)讀后感的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