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經(jīng)典完整版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各種制度頻頻出現(xiàn),制度泛指以規(guī)則或運作模式,規(guī)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guī)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經(jīng)典完整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目的
為加強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準確辨識安全風險,評價其風險程度,并進行風險分級,從而進行有效控制,實現(xiàn)事前預防、消減危害、控制風險的目的。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范圍內(nèi)安全風險的辨識、評價分級和控制管理。
3.編制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ǎn)法》
《XX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關于加強檢驗檢測機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4.術語和定義
4.1危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疾病、財產(chǎn)損失、工作環(huán)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tài)。
4.1危險源(風險點):危險源是指一個系統(tǒng)中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zhì)釋放危險的、可造成人員傷害、在一定的觸發(fā)因素作用下可轉化為事故的部位、區(qū)域、場所、空間、崗位、設備及其位置。它的實質(zhì)是具有潛在危險的源點或部位,是爆發(fā)事故的源頭,是能量、危險物質(zhì)集中的核心,是能量從那里傳出來或爆發(fā)的地方。
4.2風險辨識:識別風險點的存在并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4.3風險評價分級: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5.職責
5.1風險分級管控領導小組
5.1.1公司應成立風險分級管控領導小組,負責制定實驗室安全生產(chǎn)風險分級管理制度,明確相關責任部門、責任人員、管控措施。
組長: xxx
副組長:xxx
成員: xxx、xxx
5.1.2負責制定公司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全面推行開展安全生產(chǎn)危害辨識工作并指導、審查、批準;負責審查重大風險改進措施方案。
5.1.3安全辦負責指導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公司負責組織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組織重大風險改進措施方案的審查工作。
5.1.4檢測公司應確保公司參與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的人員有足夠的培訓,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開展檢測室的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檢測室負責人在日常工作中應不間斷進行危害識別和風險評價工作,開展隱患治理工作。安全員負責編制檢測室的危害/風險記錄。
6.危險源的辨識
6.1目前我公司實驗室主要從事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檢測過程多發(fā)生諸多化學反應,檢測過程涉及許多化學試劑。經(jīng)過危險源識別,目前危險源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易燃、易爆、有毒、易制毒化學品可能帶來的化學性危險源;第二列是高壓、高溫及設備設施缺陷或防護缺陷帶來的物理性危險源;第三類實驗室制樣設備引起的絞、割、切等傷害,如樣品制備過程中刀具切削傷人、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上、被轉動的刀具削傷等。
7.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
7.1根據(jù)實驗室存放或實驗時所使用試劑耗材、儀器設備、操作過程(檢測過程)、廢棄物等方面產(chǎn)生潛在風險的高低,通過實驗現(xiàn)場觀察對將實驗室安全風險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相應的安全風險程度為高危險、危險、較危險、低危險,依次降低。
7.1.1涉及下列情況之一者,定為一級安全風險;
(1)劇毒化學品(含劇毒氣體);
(2)易制毒化學品;
(3)爆炸品;
(4)放射性物品。
7.1.2涉及下列情況之一者,定為二級安全風險
(1)易制爆化學品;
(2)除劇毒品、易制毒品、爆炸品、易制爆品外的危險化學品;
(3)有毒、易燃、易爆氣體;
(4)有毒有害生物制劑;
(5)農(nóng)藥;
(6)特種設備;
(7)馬弗爐、電阻爐等大功率加熱設備;
(8)不帶防護罩的機械加工類高速設備;
(9)帶外置電池的不間斷電源(UPS)。
7.1.3涉及下列情況之一者,定為三級安全風險
(1)普通化學試劑;
(2)普通生物制劑;
(3)非有毒、易燃、易爆氣體;
(4)烘箱、油浴鍋、電熱套、電熱板、電爐、電熱槍、電烙鐵、電吹風等加熱設備(工具);
(5)帶防護罩的機械加工類高速設備、超高速離心機;
(6)冰箱、冰柜、保鮮柜、服務器等24小時不斷電設備;
(7)大型儀器設備;
7.1.4涉及下列情況之一者,定為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
(1)儀器儀表類設備;
(2)機電類設備;
(3)電子類設備;
(4)印刷機械類設備;
(5)電動工具;
8.實驗室安全分級管理
8.1安全風險管理
8.1.1安全責任體系
(1)公司成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領導小組,由公司法人任組長,副總經(jīng)理任副組長,主任、檢測室負責人、主管、安全員任組員。
(2)有明確的專職或兼職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實驗室有指定的安全責任人。
(3)檢測人員在開展實驗前,應接受相關檢測標準的培訓,培訓除學習相關專業(yè)技能外,還應掌握檢測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隱患的排除方法,安全員應隨時對檢測過程進行安全監(jiān)督,如在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有權終止試驗直至隱患排除。安全員在日常例行安全檢查中對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排除,并視隱患的大小進行逐級上報。檢測人員在日常檢測過程中對發(fā)現(xiàn)的隱患有義務及時排除并逐級上報。
8.1.2安全管理制度
(1)檢測室應制定檢測作業(yè)指導書、儀器操作規(guī)程,應將有操作指導性的制度、規(guī)程上墻。
(2)安全員在每年一月15日之前制定及時修訂當年的應急預案,并制定應急預案的演練計劃,并按期組織人員開展演練;
(3)安全員應開展實驗室安全風險點的排查及控制措施統(tǒng)計,并做好記錄。檢查出的問題及時反饋,并得到及時整改。
8.1.3安全教育培訓
(1)公司制定的年度培訓計劃應包含年度安全教育培訓,依據(jù)計劃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教育與培訓、應急演練。
(2)新員工入職需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3)檢測公司應積極開展實驗室安全宣傳,通過部門工作交流群等途徑不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溫馨提醒,使員工安全警鐘長鳴,使員工長期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意識;
(4)全體員工應積極主動參加由安辦組織的各類安全知識培訓,不斷提高個人安全意識。
8.1.4衛(wèi)生消防安全
(1)實驗室內(nèi)不放與檢測無關物品,無廢棄物品,不燒煮食物、用餐、吸煙、睡覺過夜,嚴禁將飲食帶入實驗室,公共場所、通道無堆放儀器、物品現(xiàn)象,確保消防通道通暢。
(2)實驗室布局合理,物品擺放有序,衛(wèi)生狀況良好,所有房間的鑰匙有備用,存放在固定位置,由專人管理。下班后檢查門、窗、水電無異常后方可鎖門下班。
(4)實驗室內(nèi)配置消防器材,實驗大樓粘貼逃生線路指示圖,并安裝應急指示燈。
(5)實驗室內(nèi)不得使用可燃性蚊香。
(6)實驗室應制定消防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
8.1.5儀器設備管理
(1)制訂儀器設備管理制度、操作注意事項。
(2)建立設備臺帳,有儀器設備運行、維護的記錄。
(3)儀器設備使用完畢,及時關機并切斷電源,包括電腦顯示器電源,不能處于待機狀態(tài)。下班后及時關閉辦公用品,電腦、空調(diào)、飲水機等不得隨意開機過夜。
8.1.6用電安全管理
(1)電路容量、插座等滿足儀器設備功率要求,配有空氣開關和漏電保護。大功率儀器(包括空調(diào)等)配置專用插座,長期不用時拔出電源插座。儀器設備接地良好。
(2)不私自拉接、改裝線路,無多個接線板串聯(lián)、多個大功率儀器使用同一個接線板、接線板直接放地上、線路老化、使用花線和木質(zhì)配電板、開關或插座破損未固定等現(xiàn)象。
(3)配電箱無物品遮擋并便于操作,電線接頭絕緣可靠,無裸露連接線,地板上的導線有蓋板或護套,加熱器采用耐高溫阻燃導線。
(4)水槽邊不安裝電源插座,否則要用防護擋板或防護罩隔開。
(5)無人狀態(tài)下,充電器(寶)不能充電過夜。
8.1.7實驗過程管理
(1)進入實驗室必須保持安靜,不高聲喧嘩,嚴禁吸煙,保持整潔。實驗室內(nèi)不得有穿拖鞋、短褲等現(xiàn)象。
(2)遵守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儀器設備操作規(guī)程,未授權人員未經(jīng)允許不得隨意操作儀器設備。
(3)實驗時不能脫崗,通宵實驗須兩人在場。
(4)按要求及時填寫試驗記錄。
(5)實驗結束,及時清理和打掃衛(wèi)生。最后離開實驗室的人員,要關閉水、電、氣、門、窗等。
8.2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
在做以上內(nèi)容的安全風險管理的基礎上,還需做到:
8.2.1.設備使用安全管理
(1)使用前認真閱讀說明書,嚴格按說明書要求操作。
(2)保持整潔,切忌在高溫、潮濕、鹽霧、霧菌和有強烈振動、干擾電磁場環(huán)境中工作,采取靜電防護措施。
(3)涉及高電壓設備,要粘貼警示標識和操作須知,注意身體與高壓電絕緣,最好用一只手操作,并站在絕緣板上。
(4)實驗時遇到有焦味、打火等現(xiàn)象,要立即切斷電源,檢查電路,排除故障。
(5)檢測設備使用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xiàn)場衛(wèi)生,并填寫好儀器使用記錄。
8.2.2用水安全管理
(1)了解實驗樓自來水各級閥門位置。
(2)下水道暢通,無水龍頭、水管、冷卻水裝置連接膠管老化破損漏水問題和自來水龍頭開著人離開現(xiàn)象。 8.3三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
在做好四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的基礎上,還需做到:
8.3.1環(huán)境設施建設
(1)實驗區(qū)與辦公區(qū)明確分開,布局合理。實驗室標注涉及危險類別及防護措施,粘貼針對危險源的安全警示標識。
(2)高溫、高壓、高速運動、電磁輻射等特殊設備,對使用人進行培訓,有安全操作規(guī)程上墻,有安全警示標識和安全警示線(黃色),配備相應安全防護設施(如防護罩、防護欄、自屏蔽設施等)。
(3)實驗室配有洗眼裝置,水管總閥處常開狀態(tài),應急噴淋裝置出水正常,噴頭下方無障礙物,附近放置有毛巾或毛巾毯隨時可用,洗眼裝置水壓適中以保證一定的出水高度。 (4)檢測現(xiàn)場未經(jīng)允許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5)高溫、高壓、高速運轉等危險性實驗必須有兩人在場。
8.3.2化學安全管理
(1)配備符合要求的通風系統(tǒng);通風設備運行正常;換氣扇使用正常。風機固定無松動、無異常噪聲。
(2)化學試劑標簽齊全、清晰;配制溶液有統(tǒng)一的標簽,標簽信息包括名稱、濃度、配制人、配制日期、有效期、用途等信息。
(3)所有盛放化學試劑的容器必須加蓋存放(包括浸泡玻璃器皿的酸缸、堿缸等);存放點通風、隔熱、安全。不得在飲料瓶中存放試劑。
(4)實驗時,穿戴實驗服,佩戴防護眼鏡、手套,在特殊的實驗室使用呼吸器或面罩(如有揮發(fā)性毒物、濺射危險等)。不使用破損量筒、試管等玻璃器皿。
(5)實驗室內(nèi)有明確標識的實驗廢棄物存放點,按規(guī)定分類回收實驗廢棄物,配備統(tǒng)一容器分類存放、包裝,并貼好統(tǒng)一的化學實驗廢棄物標簽。
(6)實驗廢棄物不得與生活垃圾混放,實驗室外不得堆放實驗廢棄物。及時清理過期試劑,定時清運化學實驗廢棄物和廢舊試劑,委托有資質(zhì)的單位及時處置。
8.3.4實驗氣體安全管理
(1)建立氣體鋼瓶動態(tài)臺帳,鋼瓶顏色、編號等信息和字體清楚,在用氣體有檢驗合格標識,懸掛狀態(tài)標識牌。
(2)氣體鋼瓶正確固定,氣體使用人為管理責任人。鋼瓶放置地面平整干燥,避免暴曬,不放置在走廊、大廳等公共場所。不得帶著減壓閥移動鋼瓶,不得在地上滾動鋼瓶。實驗結束后,及時關閉氣體鋼瓶總閥。
(3)氣體管路材質(zhì)選擇合適,無破損或老化現(xiàn)象。氣體管路連接正確,并時常進行檢漏。有氣體管路標識,對于存在多條氣體管路的房間粘貼詳細的管路圖。
(4)獨立的氣體鋼瓶室有專人管理,大量惰性氣體或二氧化碳存放在有限空間內(nèi)時需加裝氧氣含量報警器。
(5)氣體鋼瓶有定期安全檢測標識,無過期氣體鋼瓶。廢舊氣體鋼瓶及時報廢,暫時不用氣體鋼瓶及時托管,無大量氣體鋼瓶堆放現(xiàn)象。
8.3.5加熱設備安全管理
(1)定期檢查烘箱、油浴鍋、電熱套、電熱板等加熱設備的性能,嚴禁使用有故障、破損的烘箱、油浴鍋、電熱套、電熱板等加熱設備。
(2)不在烘箱等加熱設備內(nèi)烘烤易燃易爆化學試劑、塑料等易燃物品。不使用塑料筐盛放實驗物品在烘箱等加熱設備內(nèi)烘烤。
(3)烘箱、油浴鍋、電熱套、電熱板等加熱設備不直接放置木桌、木板等易燃物品上,附近不存放氣體鋼瓶,周圍不堆放雜物。使用加熱設備時有人值守(或10—15分鐘檢查一次)。
(4)未經(jīng)學校管理部門許可不使用明火電爐。有許可證使用明火電爐的,其使用位置周圍無易燃物品,不使用明火電爐加熱易燃易爆溶劑。明火電爐、電吹風、電熱槍等用畢,及時拔除電源插頭。
8.3.6高速設備安全管理
(1)在上機前,需按規(guī)定佩戴好防護用品,扎好袖口和頭發(fā),不準戴圍巾、領帶、手套,不準穿拖鞋、涼鞋,必須穿長褲,長頭發(fā)的必須扎起來。
(2)設備開動前,要觀察周圍情況,檢查設備的防護裝置是否可靠,工裝、夾具、刀具及工件必須裝夾牢固,合上安全裝置,否則不準開動。
(3)設備開動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不準接觸運動著的工件、刀具和傳動部件,禁止打開防護裝置,禁止隔著設備轉動部位傳遞或拿取工具等物品。
(4)不準在設備運轉時離開工作崗位。調(diào)整設備速度、行程或裝夾工件、刀具,以及測量工件、擦試設備時,都要停機進行。
(5)兩人或兩人以上在同一臺設備工作時,只允許單人操作。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停機檢查,報告指導師傅。
(6)工作結束后,擦凈設備并進行適當維護;關閉設備電門,拉開電閘;刀具、工具、量具分別放回規(guī)定地方。禁止在設備上放置各種物品。
(7)超高速離心機需要放置在定點位置;在離心過程中,工作人員保持合理安全距離。
8.3.7不斷電設備安全管理
(1)不能斷電的特殊儀器設備,采取雙路供電、不間斷電源、監(jiān)控報警等必要的防護措施。
(2)不斷電設備要定期檢查維護,確保性能完好,不超期使用(冰箱一般使用期限控制為10年)。
(3)培養(yǎng)箱、冰箱等不斷電設備要放置在清潔整齊、干燥通風的工作間內(nèi),四周必須留有足夠的空間,周圍不得堆放易燃物品及雜物。內(nèi)部放置的各試瓶(或器皿)之間應保持適當間隔,以利冷(熱)空氣的對流循環(huán)。
8.3.8大型儀器設備安全管理
(1)定室存放,定人管理,定人操作和維護,保持整潔衛(wèi)生。制訂管理、使用操作、維護保養(yǎng)等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需上墻。
(2)建立完整的技術檔案,認真做好使用記錄。定期對設備的性能、指標進行校驗和標定,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yǎng)、維護。
(3)用于大型儀器設備的計算機,不得連接其他網(wǎng)絡,也不得上網(wǎng)。
(4)大型儀器實驗室應配備二氧化碳滅火器。
8.4二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
在做好三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的基礎上,還需做到:
8.4.1危險化學試劑管理
(1)易制毒品的購買,按照物資采購流程,經(jīng)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批準后,向公安部門易制毒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后,憑證向具有經(jīng)營許可資質(zhì)的單位購買。
(2)易制毒品要分類存放、實行雙人雙鎖保管制度,及時填寫領用記錄。
(3)建立危險化學試劑動態(tài)臺帳,將柜內(nèi)存放的化學試劑名稱清單粘貼在柜門上。
(4)有序分類存放危險化學試劑,固體與液體、強酸與強堿、氧化劑與還原劑等分開存放,不存在疊放現(xiàn)象,如在同一試劑柜中,液體需放置在下層。有機溶劑遠離熱源。
(5)腐蝕溶劑配有托盤類的二次泄漏防護容器。對于易泄漏、揮發(fā)的試劑應存放在具有通風、吸附功能的試劑柜內(nèi)。
(6)實驗室內(nèi)不得存放大量危險化學試劑,用量較大的危險化學試劑存量控制在一周用量之內(nèi)。
(7)貯存危險化學試劑的冰箱為防爆冰箱或經(jīng)過防爆改造的冰箱,禁止使用無霜冰箱儲存易燃易爆試劑。冰箱內(nèi)儲存的試劑必須密封好,標識明確(包括品名、使用人、日期等),并經(jīng)常清理,做好記錄。冰箱中不得放置食品。
(8)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方便查詢。
(9)實驗室內(nèi)不得大量存放危險化學廢棄物,不得向下水道傾倒廢舊危險化學試劑。
(10)產(chǎn)生有毒和異味廢氣的實驗,配置氣體吸收裝置。
(11)易揮發(fā)、有刺激的試驗操作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操作。
8.4.2危險實驗氣體管理
(1)可燃性氣體與氧氣等助燃氣體分開存放。危險氣體鋼瓶存放點通風、遠離熱源。
(2)涉及有毒、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配有通風設施和合適的監(jiān)控報警裝置等。粘貼必要的安全警示標識。
8.4.3特種設備管理
(1)特種設備需定期經(jīng)特種設備管理部門檢驗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方可使用。
(2)從業(yè)人員須經(jīng)過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取得《特種設備作業(yè)人員資格證書》,持證上崗,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進行操作。
(3)專人管理,建立技術檔案。操作流程上墻。使用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
8.4.4高溫、加熱設備管理
(1)馬弗爐、電熱鼓風干燥箱等不得加熱易燃、易爆物品;
(2)馬弗爐、電熱鼓風干燥箱等安裝臺面應耐熱,不易燃的材質(zhì),;設備附近不存放氣體鋼瓶,周圍不堆放雜物。
(3)使用馬弗爐、電阻爐等加熱設備時有人值守(或10—15分鐘檢查一次)。
8.4.5不帶防護罩高速設備管理
(1)操作前應按照規(guī)程要求佩戴防打擊的護目鏡,開啟設備前需認真檢查是否取下卡盤鑰匙和刀架鑰匙等;
(2)在加工過程中需注意加工屑及冷卻液的飛濺,防止發(fā)生安全事故。
8.4.6不間斷電源管理
(1)不間斷電源應保證散熱良好、周圍清潔,嚴禁在上面堆放雜物。負載不能超過額定的輸出功率。長期不停電時,每三個月要放電一次。
(2)定期檢查使用較長時間的電池有沒發(fā)熱,如電池發(fā)熱需及時更換。當不間斷電池發(fā)出急促報警聲時,及時更換。
8.5一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
在做好二級安全風險實驗室管理的基礎上,還需做到:
8.5.1危險化學試劑管理
(1)劇毒品、易制毒品、爆炸品(含民用爆炸品)的購買,按照物資采購流程,經(jīng)部門負責人、主管領導批準后,向公安部門易制毒管理部門審批同意后,憑證向具有經(jīng)營許可資質(zhì)的單位購買。
(2)存放劇毒品和易制毒品必須配備專門的保險柜并固定,配備監(jiān)控報警裝置(與公安部門110聯(lián)網(wǎng)),嚴格實行雙人保管、雙人收發(fā)、雙人使用、雙人運輸、雙把鎖的“五雙”制度,使用時兩人同時在場,計量取用后立即放回保險柜,并做好使用記錄。殘余、廢棄的劇毒品和易制毒品或空瓶的處置按規(guī)定進行,雙人簽字記錄。
(3)存放和使用劇毒品、易制毒品的場所需符合相關要求。
9.實驗室安全分級實施
1.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的單位為實驗室的房間,包括實驗輔助用房,如實驗準備室、儀器室、庫房等。
2.分級就高不就低,即實驗室里同時具有較高級別的物品和較低級別的物品,安全風險定為較高級別。
3.根據(jù)實驗室安全風險級別,進行分級管理。實驗室按照本級別的要求開展實驗室安全工作。若實驗室里沒有本級別的物品,其相應的管理內(nèi)容不作要求。
4.實驗室安全風險等級由實驗室安全責任人申報,由檢測室負責人審核,主任審批。
5.實驗室安全風險等級實行動態(tài)管理,經(jīng)申報、審核后,隨時進行調(diào)整。
6.實驗前要對實驗過程進行安全風險評估,根據(jù)評估結果在相應等級的實驗室中開展實驗,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7.安全風險等級較高實驗室的設備、工具、試劑等原則上不得移到安全風險較低的實驗室使用,如果確需臨時使用,必須用后及時放回原等級實驗室;劇毒品、易制毒品、嚴禁移出原實驗室使用。
【實驗室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制度經(jīng)典】相關文章:
風險分級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12-24
感染防控分級管理制度12-19
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工作總結(精選14篇)03-16
分級護理制度04-23
分級護理制度11-17
風險管控管理制度優(yōu)秀12-09
分級護理制度(優(yōu)選)07-15
醫(yī)院的分級護理制度04-24
學校安全風險評估制度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