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fā)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一經(jīng)制定頒布,就對某一崗位上的或從事某一項工作的人員有約束作用,是他們行動的準則和依據(jù)。到底應如何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集體備課制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1
一、 目的與要求:
1、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進一步優(yōu)化備課質量,貫徹新課改精神,保證優(yōu)課率不斷提高,進而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進一步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為青年教師特別是分配教師的迅速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研氛圍;通過集體備課有利于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精神,強化教師隊伍內部的團結,達到相互學習,相互溝通,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3、我校教師人人都必須自覺服從年級組,教研組的安排,克服一切困難,排除任何干擾,準時積極參加集體備課活動。
4、在活動中,每個人都必須自覺發(fā)揮積極作用,認真鉆研,認真思考,踴躍發(fā)言,積極參與。青年教師在虛心向老年教師學習的基礎上,要大膽求新,敢于創(chuàng)新,有經(jīng)驗的教師要發(fā)揮中堅核心作用,在不斷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深化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給青年教師以切實的幫助。
二、 組織與實施:
1、集體備課活動,在教導處的統(tǒng)一規(guī)劃、領導下,由教研組會同年級組分學科進行活動。
2、各年級組集體備課活動,原則上每學科每周不得少于1次,無上限。
3、在各年級組組織具體實施的基礎上,教研組兩周進行一次交流活動,以促進同一學科各年級之間集體備課活動的平衡有序發(fā)展。
4、各教研組認為有必要進行跨年級集體備課,可自行安排活動。
5、教導處每學期舉行一次集體備課經(jīng)驗給予推廣,并形成教(科)研論文上報。
三、 內容與方法:
1、集體備課活動的內容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深入研究大綱,明確教學目的、要求,充分認識本學科在初中階段的教學地位。
。2)在深入研究大綱的同時,在總體把握大綱要求的基礎上,對所任學科的教材進行系統(tǒng)的深刻的研究,高屋建瓴地把握全程教材的知識結構,大體框架,以及所任教教材在全程教材中的知識作用,連貫作用及基礎作用。
(3)重點鉆研所施教的本冊教材(指一學期或一學年時間之內的教材),明確認識其知識點的分布情況,本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及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各單元(章節(jié))在全書的`地位作用及其內在聯(lián)系,進而根據(jù)各章節(jié)相關內容,合理安排教學進度、教學時間,制訂好切實可行的具有藍圖性指導作用的教學計劃。
。4)把握并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制訂,必須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考慮,首先是全冊教材的教學目標,這一目標的制訂,必須服務于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目標。同時又必須是全冊各章節(jié)教學目標的總要求和總體現(xiàn)。各章節(jié)的教學目標,一方面必須為實現(xiàn)全冊教材的大目標服務,同時,又要注意向全體學生,具有一定的教學特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原則。
。5)強化素質教育意識。堅持實施雙綱備課,在鉆研教材、制訂目標、研究教法的過程中,必須時刻樹立素質教育意識,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注意把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格塑造教育,創(chuàng)新思維教育等情商教育,有機滲透進去,努力促進學生肆展智力因素的同時,非智力因素也得到發(fā)展和升華。
2、集體備課的方法可有如下幾個方面:
。1)說課交流;
。2)挖掘教材內容;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或對疑難問題;
。4)研究學生或研究教法;
。5)討論教學措施;
。6)集體撰寫或修改教案;
(7)板書的設計或課堂作業(yè)的擬定等等。
3、集體備課的方式可按如下程序進行:
。1)集體備課各人首先認真鉆研所備章節(jié)的內容及學生知識基礎狀況,吃透兩頭并確定重點、難點、教學目標及教學方法形成初步教案。
。2)在集體備課時,首先進行說課交流,然后進行討論相互取長補短,對自己的教案進行補充。在此基礎上,形成基本統(tǒng)一的教案。
。3)對板書的設計,可根據(jù)各人的教學方法及特色進行設計。
。4)對課堂(課外)作業(yè)的設計,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做到平行班級統(tǒng)一作業(yè),允許補充或修改,但不得超過作業(yè)總量的20%。
。5)在統(tǒng)一教案、統(tǒng)一作業(yè)的前提下,對于教法可根據(jù)各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點加以實施。
四、檢查與考核:
1、各年級組按學科建立集體備課小組,然后由教研組長負責,將相同科目備課小組合并成備課組。將備課組組建情況上報教導處。
2、各備課小組都應建立臺帳,每次活動必須有記載(時間、地點、人員、內容、成果)并上報教研組,以備檢查考核。
3、在集體備課活動中,凡教齡在5年以下者,特別是在見習期內的年青教師,必須隨時做好筆記,記下自己的心得、收獲。
4、教導處可以對各人各組的集體備課情況進行個別了解,抽查或進行隨堂聽課。
5、每學期末,對集體備課情況進行初評總結,每學年末進行總評總結,總評結果將進入教師業(yè)務考核檔案。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2
一、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題,是加強教學的預見性和針對性,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之一來自備課質量,不論是有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老教師,還是任教不久的新教師,都要認真?zhèn)湔n。
二、堅持同年級同科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完成的任務主要有:
1、在個人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鉆研教材,確定學期各單元訓練的重、難點。
2、分析本年級學生學習特點。
3、確定本年級教學研究主題。
4、統(tǒng)一調整教學進度。
5、安排本年級本科教學活動。
三、教師個人備課分為以下三種:
1、學期備課,每位教師在學期開始前,先通覽教材,領會教材意圖、整個教材的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弄清本年級、本學期的各單元,各課分別要完成哪些教學任務以及重點、難點,分清主次,劃分課時,在備課本的第一頁應寫上學期授課計劃。學期授課計劃一般包括:
(1)對上期學生學習情況(學習目的、基礎知識、智力水平、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分析。
(2)對本學期教材的重點、難點的分析。
(3)本學期的教學目的要求(思想教育方面、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訓練的要求)。
(4)教學進度,需寫明章節(jié)課題,所需課時的起止時間等。
。5)學生的實際活動,如參觀、實驗、實際操作等。
2、單元備課,是在每個單元(一組)教學進行之前的備課,擬出一個單元(一組)的授課計劃,目的在于從整體出發(fā),明確每一節(jié)課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便更好地突出重點,在各課中的單元備課計劃,一般寫在每一單元(一組)教案之前。單元授課計劃一般包括:領會本單元(組)編排目的與意圖,確定單元(組) 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2)找出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確定主次。
。3)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水平、學習能力,通盤考慮在本單元(組)中應培養(yǎng)學生具有哪些能力和發(fā)展哪些智力。
。4)安排授課時數(shù)。
3、課時備課,是指教師自己備每一課時的課,它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熟悉教材,確定教學目的,安排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的程序和方法,寫出切實可行的教案。
四、每周六下午2:00———4:30進行一次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時間不準遲到、早退,有事不能參加者應事先請假。集體備課時無大事、急事一般不準假,如確需請假要向分管教學的校長或教導主任請假,凡未經(jīng)批準無故不參加集體備課的,每人次扣5分,請假每人次扣2分。集體備課必須有任課教師的觀點摘錄、教法通研,否則每人次扣3分。教導處將隨時公布檢查結果。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相關文章: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05-26
中學集體備課制度04-02
集體備課制度04-01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03-31
小學集體備課制度04-23
集體備課制度15篇04-01
集體備課制度精選15篇04-07
學校集體備課制度[優(yōu)]12-16
小學集體備課制度(推薦)07-18
小學集體備課制度[必備]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