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塑生命說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塑生命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再塑生命說課稿1
一、依綱據(jù)本,說教材
1、教材簡析:《再塑生命》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原是互有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親近自然》、《關于“愛”的含義》合在一起編成課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為三部分。本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求知的熱望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jīng)歷,抒發(fā)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之情。
2、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還極其不穩(wěn)定,甚至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良心態(tài)或心理障礙。他們還不大懂得怎樣面對人,怎樣面對生命,如何面對挫折,人活著的價值何在……鑒于此,本節(jié)課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品質,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進而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3、教學目標:根據(jù)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積累“企盼、花團錦簇、美不勝收、不可名狀、期期艾艾”等詞語。
、诶砬逦恼滤悸,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2)能力目標:
、倥囵B(yǎng)學生準確獲取語言信息并進行語言概括的能力,把握課文一體兩面的思路結構。
②品味重點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品質,學習海倫凱勒不怕困難、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4、教學重點:研讀課文,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5、教學難點:體會作為盲聾啞人的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及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
二、說教法和學法
1、教法的運用:教是為學服務,根據(jù)文章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以達到教學目標。
1)閱讀感知法:遵循語文閱讀的整體性原則,引導學生反復閱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
2)問題導思法:用問題的方式導讀文本,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根據(jù)教學要求設置問題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
3)啟發(fā)式教學:以啟發(fā)、點撥、誘導的方式為學生的思維鋪路搭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促進師生間的互動。
4)多媒體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擴大教學容量,優(yōu)化學習效果。
2、學法的滲透:教是為了不教,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本節(jié)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1)討論交流法: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因此討論交流是學生學習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2)品評積累法:學習中,對精彩的語言進行品評積累,把文章的精華裝進大腦變成活材料投入周轉,將會終身受用。
3)角色體驗法:變換角色,換位思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利于感知,增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教學應為現(xiàn)實生活服務。
4)讀寫結合法: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在讀寫訓練中,使學生的學習達到質的飛躍。
三、優(yōu)化組合,說程序
(一)課前準備階段
①學生:預習課文,自學字詞,把握文章大意。
②教師:制作課件,準備閱讀材料。
(二)課堂學習階段
1、導入新課,簡介作者。(2分鐘)以古今中外獲得成功的殘疾人士導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興趣。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明確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并了解作者,其作用是定向。
導語設計如下:失去光明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給我們描畫了一個凄涼哀怨的世界,也讓我們感到了命運的殘酷和抗爭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在病榻上完成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幾乎全聾的貝多芬扼著命運的咽喉,奏出了與命運抗爭的最強音一一《命運交響曲》……古今中外有許許多多付出艱辛努力而獲得成功的殘疾人。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再塑生命》,去感受一個病弱生命的頑強成長的足跡和引領她人生轉機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師。
[打出課件,展示海倫·凱勒的風貌,簡介作者。]
2、檢查預習,達標測評。(3分鐘)檢查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完成教學目標中積累詞語的要求,這一程序主要針對中差生設計。
[打出課件,展示“注音釋詞”題目,提問。]
3、速讀課文,整體感知。(7分鐘)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前提下快速閱讀文章,篩選主要語言信息,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了解文章一體兩面的結構特征。這一程序要鼓勵、指導學生全員參與。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學生速讀課文后先獨自思考。
2)小組討論交流、明確。教師可做適當提示,如:課文寫了什么人?寫了哪幾件事? [打出課件,展示有關內容。]
4、深層研讀,體察文意。(15分鐘)此程序在于引導品味、積累語言,了解海倫凱勒的人生經(jīng)歷及其品質,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
1)課文展示了兒時海倫的性格特點和人生起步的足跡。請學生通讀全文,聯(lián)系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說說海倫性格中的特點。
[小組合作研討,課堂交流,學生歸結,教師補充,爾后打出課件,展示有關內容。]
2)課文文筆優(yōu)美,充滿詩情畫意。學生再讀全文,品評并積累文中優(yōu)美而精警的語句。
[學生在文章中圈點、勾畫、批注,品味、積累語言,并自由誦讀相關語句,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對待生命的積極態(tài)度。]
學生品評、積累的語句可能有:
(1)“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心兒怦怦直跳,唯恐發(fā)生意外!薄中蜗蟮卣故玖藟嬋撕诎刀良攀澜绲暮惖男撵`歷程。
(2)“我又獲得了一種新的知識——大自然有時也會向她的兒女開戰(zhàn),在她那溫柔美麗的外表下面還隱藏著利爪哩!”——與自然的相處中感受自然的嚴厲、暴躁的一面,以“利爪”形象說出。
(3)“我感覺到有無數(shù)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薄髡咴趫(zhí)著癡想后體悟到的“愛”的情感。
……
5、歸納小結,過渡遷移。(1分鐘)
[打出課件,展示相關內容,引出下面的拓展閱讀。]
6、延伸拓展,角色體驗。(8分鐘)此程序目的是擴展學生視野空間,并進行換位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生命可貴意識,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生命觀。
[打出課件,展示閱讀材料。欣賞韓紅的歌曲《天亮了》,屏幕顯示歌詞。換位思考,自由發(fā)言。]
設問:假如你是潘子潔,在父母為你托起了這第二次生命后,你對生命是否有更深的理解?假如你是潘子潔,你正在這間教室里和你的老師、同學和作家海倫·凱勒共同探討生命,請你對遠去的父母說說,你將如何對待生命?
7、結束語。(1分鐘)這堂課就要結束了,但是,我們的生命還在繼續(xù),我們對生命的思考、探索才剛剛開始,我們的生命會在現(xiàn)在和未來閃光。
8、布置作業(yè)。(1分鐘)這一步目的在于“讀寫結合”,深化課堂教學。
1)學了這篇課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請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來談談,并把自己的感受寫成500字的讀后感。(同學們可以各抒己見,可以從莎莉文老師的角度考慮,也可以從海倫凱勒的角度考慮。)
2)課外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有余力的同學完成。)
再塑生命說課稿2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識目標
、爬斫庹n文主題,概括文中主要事件。
、评斫馊宋镄蜗蟆
2能力目標
、艑W會復述課文,把握敘事性作品的特點。
、破肺段恼虑逍聵銓嵉恼Z言。
3情感目標
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師深沉博大的愛心,學習海倫.凱勒自強不息的精神,學會關注、關心弱勢群體,讓心靈接受一次愛的熏陶。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㈠教材分析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第五課課文,第一單元課文以人物故事為主,教學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敘事性作品的特點,學習人物描寫方法,理解人物性格,學習人物品格,進行情感教育。
本文節(jié)選自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選段透過“我”的眼睛,通過細致入微的心理描寫,敘述了一個盲聾啞兒童在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走進大自然,體驗人間真情,從黑暗、迷茫走入愛的光明之中,重拾對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的故事。
這篇文章文筆優(yōu)美,描寫細膩,形象鮮明,故事感人,既可以用來學習復述課文、把握關鍵句段,也可以用來學習人物描寫方法,還可以用來進行愛心教育。
㈡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爬斫馊宋镄蜗
⑵品味文章細膩優(yōu)美的語言
、沁M行一次愛的教育
2、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標題“再塑生命”的含義。
三、教學對象分析
我所任教的初二班級學生,活潑好動,加之初中生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而注意的持久性較差,對文章的理解浮于表面,品讀語言也較為粗糙,表達能力較差。
針對這個情況,在教學中,我注意從研討課文和激發(fā)學生興趣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查找資料,在課外材料中發(fā)掘興趣點,充實課堂內容,并利用多媒體播放影音文件,設計各種表演活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注意采用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引入討論式、啟發(fā)式教學,結合聽說讀寫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教法分析
教學內容分理解內容、賞析語言、情感教育三大塊進行,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速讀訓練把握文章內容,通過合作-學習-探究的方式研討內容,通過小品表演的形式滲透德育教育。通過聽課文朗讀錄音、說研討賞析感受、讀課文優(yōu)美句段、寫感受疑問,整理成文達到結合聽說讀寫訓練的目的。
五、教學媒體設計
用多媒體制作課件,導入部分用屏幕展示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文字,背景為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老師共同學習的圖片,以渲染氛圍,引導學生進入特定情境。中間用屏幕展示初讀課文和重點研討階段的學習任務,以節(jié)省板書時間,結尾播放歌曲《愛的奉獻》,以烘托課堂高潮,結束教學。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鍖耄河闷聊徽故菊故久绹骷液.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一段文字,背景為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老師共同學習的圖片,全班富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教師導言:
㈡初讀課文,理解內容。
1、聽課文朗讀錄音,教師出示思考題:
、庞米约旱脑拸褪稣n文大意
、颇阍鯓永斫夂悺P勒與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形象
⑶文章為什么以“再塑生命”為題?
2、分小組討論問題
全班交流,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歸納。
㈢重點研討,賞析語言。
1、教師導問:你最喜歡的是哪件事,或者是哪一段文字?找出來讀一讀,說說為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總結。
、栊∑繁硌
1、小品場景:《新聞夜班》拍攝現(xiàn)場
2、表演成員:學生5人,一人飾盲人、一人飾記者、一人飾摩托車和汽車、一人飾路邊攤販、一人飾消防栓。
3、表演道具:盲道示意圖、摩托車和汽車圖樣、路邊攤販圖樣、消防栓圖樣
4、劇情:
第一幕:(記者上)記者:(開場白)我市的.環(huán)城公路已竣工通車,極大緩解了市區(qū)的交通壓力,而道路上盲道的使用情況怎樣呢?人們卻很少關注,今天,我們就此問題做了一個采訪,記者請到一位盲人朋友,{盲人上}請她和記者一起,親身體驗一下,使用盲道是否便利,是否達到的設計時的初衷。好,觀眾朋友,我們來到了外環(huán)的某段道路,我們將一路前行,親身感受一下。(二人前行)
第二幕:(盲人走到一個集市前,摩托車和汽車堵住了道路,盲人用棍試探)盲人(疑惑地):這是什么?怎么走不通了?記者:啊,這是菜市,我們繞開走吧。ɡ^續(xù)前進)
第三幕:(沒走多遠,路邊攤販一字排開,有些攤販占住了人行道,盲人又沒法走了)盲人(吃驚地):這又怎么了?記者:這是路邊的攤販把路擋住了。(繞開前行)
第四幕:(向前走,來到一個施工遺留下的消防栓前)盲人(驚訝地):這又是什么?記者:一個消防栓。
第五幕:(記者結束采訪)記者:盲道,本是人們關愛弱勢群體的一種安全方便的設施,是人性化社會的體現(xiàn)。但在某些地方,人們卻忽視了它的存在,我們在享受一己便利的同時,是否也想到了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了呢?
5言,全班交流。
、榻處熆偨Y:同學們熱情的發(fā)言中,閃耀著顆顆金子般的愛心。愛心,是沖破黑暗的曙光;愛心,是解除干涸的清泉;愛心,是寒冬里的溫暖;愛心,是酷暑里的清風,愛心無價,愿愛心滿人間!
、瓴シ鸥枨稅鄣姆瞰I》。
七、板書
《再塑生命》
師:關愛善導熱愛生活
愛——獲得光明、勇氣、信心、新生——關愛他人
生:好學自強扶助弱者
八、練習設計
將觀后感整理成文。
九、教學過程流程圖
朗讀導入——初讀課文,理解內容——重點研討,賞析語言——小品表演——教師總結,播放歌曲。
【再塑生命說課稿】相關文章:
《再塑生命》教案03-24
再塑生命教案03-2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01-06
《再塑生命》教學反思03-25
再塑生命教學反思02-04
《再塑生命》的教學反思04-15
再塑生命的教學反思02-19
再塑生命的人教學反思02-10
再塑生命教案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