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說課稿準備工作,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1
一、 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選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寫于1926年,是一篇回憶童年往事的敘事散文。對寫作初衷,魯迅說:“是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閑靜來,借回憶舊時的好事物,來排除目前的苦悶,寄一絲安慰!弊鳛橐黄(jīng)久不衰的老課文,不管教材編排如何變化,總少不了它的位置。不得不承認其在語文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和范文形象。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曲譜寫童年往事的優(yōu)美樂章。在這一膾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詩的筆觸舒卷自如地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本文通過對百草園美麗景物和奇聞趣事的描寫及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記敘,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真實而生動地再現(xiàn)了私熟教育的若干側(cè)面。
本課所在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整體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將本文放在第一篇有其目的性與示范性。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文章中語言表現(xiàn)的生動活潑、趣味盎然。了解與掌握課文的表達與寫作技巧,同時通過學習文章中無憂無慮,天真爛漫時光的描摹,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使學生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
二、說教法
新課標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北菊n教學著眼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采用朗讀和問題導引等方法,利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的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從形象到語言進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讓學法在感受中明確,讓語文素養(yǎng)在感悟中形成,讓思維品質(zhì)在探究中提升。
三、說學法
首先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學生要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在民主、寬松、自主的教學氛圍中全員、全程、全面地參與學習活動。在與老師同學網(wǎng)絡等的合作中質(zhì)疑解難探究。
其次應依據(j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抓住“神”——主旨,然后掌握“形”——內(nèi)容。同時應用學習散文最基本最好的方法是讀——抓關鍵。
最后具體到本文篇幅較長生字詞較多,作者是文學大師魯迅等特點,學生應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自行解決了解作者掃清字詞障礙等事情。同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狀物、敘事、寫人都栩栩如生,是魯迅散文中的精品。“景是兒童心理的景,情是兒童心理的情! 用成人的眼光看來課文中的內(nèi)容并不新鮮,但在兒童眼里,一切都新奇,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學生應聯(lián)系自我,將生活感知遷移到課文內(nèi)容這一新知上,激活學習的興趣,增加了探究的自信。
四、說程序
設計思路:
其一,我力圖突破傳統(tǒng)的教法著力貫徹新課改精神。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魯迅少年時期兩個相鄰的人生驛站,是魯迅在歷經(jīng)人生滄桑后對童年生活的溫馨回憶。而傳統(tǒng)的教學往往把這兩者對立起來,說作品表現(xiàn)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那位先生是一個“體現(xiàn)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shù)的典型腐儒”。我認為這種解讀存在著教條化、程式化、上綱上線化的傾向,削減了文章的語文味,影響了學生的'審美興趣。而作者在文中并沒有刻意地將兩者進行比較,推崇百草園而否定三味書屋,只是將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自然地寫下來,三味書屋里淋漓痛快的讀書、無拘無束的溜玩、興味盎然地偷畫、嚴而不厲的先生在作者筆下也充滿親切溫馨。所以我在教學中沒有設計中心主旨的理解,只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受、自主表達,在個性化體驗中完成對文章的解讀。
其二,加強對課文的朗讀。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多讀,靜下心來讀,讀出節(jié)奏,讀出美感,讀出情懷。一定要讓學生“沉浸”到文本中去,從文字中體會情感,讓學生帶著一種當事人的參與感來真實體會,而不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只有這樣才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其三,本文篇幅較長,要講的東西也很多,但因為時間的關系,我盡量刪繁就簡,長文短教。我在交代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安排兩個課時教授。第一課時主要是交流學生預習的情況,包括對作者的了解和字詞的掌握;其次是熟悉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并提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由閱讀和思考。我今天要說的是第二課時,本堂課淡化對主題的解讀,重點放在分析第一部的描寫,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增強語句的表現(xiàn)力,使文章生動富有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寫作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關注自身的生活與成長。
具體程序如下:
一.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主要熟悉了課文內(nèi)容,理清了文章思路,感受了大師敘事的功力,放的開又收的攏,內(nèi)容繁多,而不蕪雜,敘事清晰而有條理。今天我們將深入文本,品味大師語言的魅力,隨作者一起感受美好的無可復制的童年。
二.品讀文本:
(一)走進百草園
1、問題導引,品析語言。
、偻瑢W們,你認為百草園里什么東西最吸引你?
、谧髡呤窃鯓用鑼懓俨輬@的景物的? 欣賞圖片。
、圩髡邽槭裁茨馨寻俨輬@的景物寫得這樣精彩?
(總結(jié)景物描寫的方法:細致觀察、抓住特征、融入情感、講究順序、多個角度、聯(lián)想想象、恰當修辭、精選詞語。)
這個環(huán)節(jié)落實了本堂課的重點,即“分析第一部的描寫,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多種手法增強語句的表現(xiàn)力,使文章生動富有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和寫作能力!
而這三個問題引導學生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思路來品析文章,理解“景是兒童心里的景,情是兒童心里的情”。同時圖文并茂,從感性到理性,比較容易喚起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馨俨輬@里有許多樂事,你覺得哪一件最有意思?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好?
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雪地捕鳥”這一段落,引導學生分析動詞的表達效果,并補充朱自清《背影》里一段關于父親買桔子的動作描寫,進一步加深對動作描寫的認識。
、菀髮W生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的句型說一段話。
、拚堃煌瑢W上臺表演在人多的食堂買飯的艱難,提醒全班同學注意觀察,完了,每個人寫一段話,描述表演者的動作變化。
學以致用,遵循由簡到難有樣可依的原則,從孩子們的興趣和需要出發(fā),挖掘他們言語表達的潛能。
⑦大家的注意力好像都在于百草園的美景趣物樂事,那美女蛇的傳說在文中有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呢?
過渡自然,問題直接。學生對話交流,教師點評總結(jié)。魯迅借助這個故事饒有興趣地從另一側(cè)面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容,使得百草園更加充滿神秘色彩。更重要是的是它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滿足了潛存于他們心靈深處的好奇?梢韵胂蟮贸,孩子們對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歡又害怕的。在技巧上看,這一插話是轉(zhuǎn)描寫為敘事,別開生面地為作品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園一滲入人情,就更具魅力了,這實是一記妙著。
2、朗讀訓練,感性認識。
語文課堂需要書聲瑯瑯,散文的賞析更需要朗讀。通過朗讀,學生可以增強語感,豐富對語言的感性認識。
3、小結(jié)百草園的生活。
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
短墻根的趣味
美女蛇的傳說
雪地里的捕鳥
“自由自在”的百草園生活
這一總結(jié)回歸整體,百草園作為樂園的形象一目了然,并突出了“自由自在”的快樂,以便引出下面對三味書屋生活的分析和感受。
。ǘ┳哌M三味書屋
1、作者寫了三味書屋的那些生活片段?
提問題遭拒絕
全心習字對課
忙里偷閑尋樂
有口無心念書
瞄準時機畫畫
“苦中有樂”的三味書屋生活
將看似雜亂的三味書屋生活梳理成片,苦樂相伴,有助于學生客觀的認識。
2、你如何看待三味書屋的生活?
我特意把問題設計得很開放很主觀,力圖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文本之間自由輕松愉快的對話,達到對文章主題的個性理解。
三、聯(lián)系自身,感悟童年,小結(jié)課堂。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一片寬闊的原野。在這上面,你可以培植世界上所有的花鳥蟲魚,可以放飛心靈上所有的夢想希望,可以播灑一生的幸福,可以蕩漾一生的笑意!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這段生活經(jīng)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fā)展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一樣,永遠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和求知進取的心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2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ㄒ唬┱f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回憶童年往事的敘事散文,選自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共寫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處的童年生活,是作者少年時代生活的真實寫照。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健康的成長。
。ǘ┱f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理念、語文課程標準以及單元要求與課文特點,我給本課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熟記魯迅先生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理解并運用描寫景物的手法;學習運用聯(lián)系比較法,進行探究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熱愛自然,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ㄈ┱f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學習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2、教學難點:
對主題的理解,對學習和生活的正確認識
二、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由于受年齡的限制,寫景往往比較概括,不夠具體,條理不夠清楚,原因就是觀察不夠仔細,沒有掌握觀察的方法。針對這一實際,本課的教學應該讓學生學會觀察、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三、說教學法
。ㄒ唬┱f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我們向?qū)W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征。本課我主要采用了誦讀法和設疑討論法來鞏固加強學生的誦讀水平,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積極討論。
。ǘ┱f學法
我安排了以下幾個步驟的學法指導:
1、課前讓學生利用網(wǎng)絡資源或參考書,了解作者、作品及相關的背景資料。
2、通過聽讀,朗讀,整體把握課文。
3、深入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4、小結(jié)交流,拓展延伸。
四、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文篇幅較長,內(nèi)容較為豐富,我將用兩個課時講授,下面我來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知識積累,激趣導入
我主要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導入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巴瑢W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童年的時候都喜歡什么游戲,有什么難忘的趣事嗎?哪位同學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ㄉ卮穑巴瑢W們的童年生活真是豐富多彩,想知道魯迅先生的童年是如何度過的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板書課題),誰能告訴大家你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根據(jù)“從…到…”,我們可以知道文章有兩部分內(nèi)容:1、百草園生活。2、三味書屋生活)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朗讀全文后說一說百草園生活的三味書屋生活各自的特點。(讓學生明確百草園生活特點: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特點:單調(diào)枯燥、乏味、受束縛)
2、說一說你最喜歡哪部分,為什么。
。ㄈ┢吩~析句,合作探究
1、朗讀第1到8自然段,用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明確以下問題。
、僮髡呤侨绾蚊鑼懓俨輬@的景物的?
。ㄗ髡邚木涫、描寫的范圍、對象、不同的觀察的角度,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來描寫百草園的景物。)
、谖恼碌牡谌匀欢卧谌钠鹗裁醋饔?
。ㄎ恼碌谌匀欢巍伴L的草里是不去的,因為相傳這園里有一條很大的赤練蛇!逼鸪猩蠁⑾碌倪^度作用,從百草園的景物描寫,過渡到百草園傳說中去。)
、郯俨輬@的傳說與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么聯(lián)系?
。ㄓ懻摎w納:其一傳說符合兒童的好奇冒險心理,也是兒時的一種樂趣;其二,這為百草園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引導兒童去了解它;其三,百草園的豐富生活和美女蛇傳說對兒時的作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這個傳說增加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因素。)
、苷埻瑢W們再次默讀第七自然段,找出冬天捕鳥所用的動詞,分析這些詞匯的妙處。
。鞔_:作者用“掃、支、撒、系、牽、看、拉”等一系列的動詞,清晰明確地描寫了捕鳥的全過程,表現(xiàn)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2、解決以上問題后,我將對全篇進行小結(jié),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領悟。
3、布置作業(yè):學習課文寫景的手法,寫一處你喜歡的景物。
五、板書設計
根據(jù)力求簡潔,突出重點的板書要求,本課板書設計如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魯迅
百草園生活:自由
快樂
無限趣味
三味書屋:單調(diào)枯燥
乏味
受束縛
寫景:抓特點
多角度
按順序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3
教材分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是作者少年時代生活戀歌。它反映了清末私塾教育的狀況,表現(xiàn)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愛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封建教育制度、教育方法表示不滿。學習本課,要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的這一思想感情,從而珍惜今天自由、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我從知識、能力二個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知識方面:
學習作者在描寫時以準確的詞語來表現(xiàn)景物特征的方法。
能力方面:
觀察能力: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百草園景物的方法及描寫的方法。
寫作能力:指導習作《美麗的邢中校園》,進一步理解觀察和描寫的方法。
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生活是最好的素材。這篇課文,不像鏡子那樣,只是原封不動的把原物照下來,而是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先讓學生學習習作《這里有我的歡樂》,而后與20年代作者的歡樂比較。在今昔的對比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學習作者在語言運用方面的精練、雋永。古人云:“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學習作者的語言的同時還要教學生如何觀察。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引導學生觀察,從生活中搜尋寫作的素材,把所學的方法用到實踐中來,讓學生學會“開車”》
在本課中,課前,我先讓學生自己寫生活感受《這里有我的歡樂》,以激發(fā)其學習的興趣。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把握教學重點。一則學習作者的語言,二則傳授觀察方法,三則練習所學的新知,讓學生在練中學,在學中練,以便鞏固。
教學程序 :
。ㄒ唬、本課教學的整堂安排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和講練結(jié)合的原則,我設計了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即:第一環(huán)節(jié):講授新知,大約用30分鐘;第二環(huán)節(jié):練習鞏固,大約用15分鐘。
。ǘ、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安排
導入新課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課我采用練習式導入法。課前,先讓學生準備一篇100字的小《這里有我的歡樂》。教師批閱以后,選出兩篇短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差的。一開始上課,先投影兩篇文字,評析其詞語的運用?隙ê玫,同時也要指出不足。同時指出本課的教學重點:對景物的仔細觀察;準確的語言運用;練習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教授新知 :
。1)、指導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前8段,并思考這部分內(nèi)容中主要記敘了哪三個令作者難以忘懷的內(nèi)容。
明確: 景物(美好)
百草園 故事(神奇) 樂園
捕鳥(有趣)
(2)、重點研讀第二段,放錄音。
學生思考:課文寫了百草園的哪些美好的景物?它們各抓住了靜物的動物的'什么特點來寫?
明確: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一組詞語就寫出了十五種景物。寫靜物,作者分別抓住了形態(tài)和色彩。寫動物,則分別抓住形態(tài)、聲音和動態(tài);另外抓住動作寫出四件趣事。
(3)、學生齊讀第七段,以捕鳥為例,進一步理解觀察和描寫的方法:抓住關鍵的詞語(特別是動詞)。
掃開、露出、撒、系、牽、看、拉、罩
小結(jié):從這段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觀察需要從事物的形、色、聲、態(tài)等幾個方面入手,把事物看仔細,然后才能把這些感覺具體的寫到里。
概括起來說: 觀察:看仔細
描寫:寫具體
(三)、練習運用
指導寫作:《美麗的邢中校園》
A、寫作手法采用“移步換景”法。
B、圍繞中心組織材料“美麗”。
C、注意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描寫抒情等表達手法的運用。
這既是本課的結(jié)尾,又是本課的高潮。它使學生從課堂的理論學習,走到實踐觀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整堂教學緊緊教學目標展開,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力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學以致用”。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4
各位專家評委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主要從教材、課標、學情、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8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回憶童年往事的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狀物、敘事、寫人都栩栩如生,是魯迅散文中的精品。
將本文放在本單元第一篇有其目的性與示范性。其目的是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感受文章中語言表現(xiàn)的生動活潑、趣味盎然、優(yōu)美迷人,又蘊涵哲理,了解與掌握課文的表達與寫作技巧,同時通過學習文章中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激發(fā)學生的共鳴,讓學生體會作者豐富的情感,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二、說課標
這是一篇閱讀教學的范文!度罩屏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7-9年級的閱讀有明確要求,結(jié)合本課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2、對課文的內(nèi)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3、學會欣賞文學作品,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三、說學情
七年級學生剛升入初中,學生處在這個年齡段,比較爭強好勝,老師要緊抓這一特點,通過開展:預習誰最好、資料收集誰最多、朗讀誰最棒、研究誰最深、活動誰最積極等,選出學習上具有示范作用的學生,通過榜樣帶領全體來更好的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示范朗讀等,來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學生、教師的示范,通過競爭比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形成學習的動力,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四、說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jù)課標要求、教材和學生特點,我確定了三大目標、一個重點、一個難點:
、胖R目標:掌握重點字詞,了解、把握課文內(nèi)容、品味語言。
⑵能力目標:學會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會分析散文與語段、語言的方法。
⑶情感目標:體會童年生活的情趣,關注自身的生活與成長,同時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習慣與掌握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將美好的童年生活內(nèi)容與情趣表現(xiàn)出來的。
五、說教法
根據(jù)本課的教學特點與重點,我主要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學法,該方法教學時先預習了解課文內(nèi)容,收集作者資料與平時趣味游戲資料,經(jīng)過初讀、細讀、精讀、品讀等環(huán)節(jié),對重點段落熟讀成誦。這種方法的功能是既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又能激勵興趣、情感、意志、動機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提高心理素質(zhì),促進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六、說學法
學習散文的基本方法是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文、重點語段,讓學生通過初讀、細讀、精讀、品讀等過程,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讀、思、議相結(jié)合,體現(xiàn)學生從提出問題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在分析課文與語段時,學會在讀的基礎上,自我先思考,抓關鍵性的語句,采用劃一劃、圈一圈、點一點等方法,理解內(nèi)容,再與他人合作探討研究,突破重點。
七、說教學過程
1、預習鋪墊、打好基礎
本層次是實際課堂教學的前奏,通過課前預習,梳理生字詞與重點字詞的音、形、義,熟悉課文。通過課后練習1—3的問題提示自學預習課文,熟悉課文內(nèi)容,為課堂的學習打好基礎,做好鋪墊。
2、情景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創(chuàng)設情景和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達到興奮點,讓學生在活潑的音樂、背景動畫中說說自己參與活動與游戲的趣聞,再比對課文作者童年的生活,將生活與新知學習內(nèi)容相結(jié)合,從而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3、初讀,整體感悟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初讀自悟交流法。讓學生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感受教師或錄音的范讀,再自己初步讀,從而了解課文內(nèi)容,提出初步疑問,進行體會交流,為下面的理解和探究奠定基礎。
4、細讀探究、突破重點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zhì)疑之后下位尋找伙伴,自由組合,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對重點語段,在老師的引導下,先提出問題,自主思考,再合作探究,在匯報合作成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團結(jié)協(xié)作、交流辯論、達成一致,既提高了學習效率,激發(fā)了學生思維,鍛煉了學生的說、辨、析等能力,同時這也打破了傳統(tǒng),形成了開放式課堂。
5、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成誦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對重點語段,如:百草園趣味景物的描寫與雪地捕鳥段落,進行品讀。通過抓關鍵性的語句、字詞,如百草園趣味景物的描寫段落,先抓過渡句,再抓動物與靜物,依照一定的順序,再讀一讀、品一品語言。而捕鳥一段可以抓抓動詞,來讀一讀、品一品,最后能夠品讀成誦。在讀的過程中配上音樂與畫面,營造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誦讀的空間與氛圍,將學生帶入情境中,身臨其境,熟讀成誦。改變了傳統(tǒng),促進了品讀效果,積累了語言。
6、活動感悟、延伸積累。
本層次的教學采用總結(jié)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學習重點。同時,通過到學校的墻根處或操場等地,也找一找趣味;通過再玩玩丟手帕、跳皮筋等憶一憶趣味等,更加體味文章的情感,更加關注自己的生活與成長,感悟童年生活的趣味。向?qū)W生推薦閱讀:1、魯迅先生的經(jīng)典篇章;2、關于童年趣味的文章書籍。讓學生去閱讀積累,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八、說板書
這一板書的設計,內(nèi)容精當簡約,布局合理,美觀大方,能體現(xiàn)散文的特點,既體現(xiàn)了課文重點內(nèi)容,又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說課到此結(jié)束,謝謝專家評委老師!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5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選自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的一篇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五個方面來說我對課堂教學的構(gòu)思:
一、說教材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北京課改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篇講讀課文,是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是魯迅先生40多歲時,在廈門大學圖書館樓上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童年生活的戀歌。
教材內(nèi)容:作者通過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和三味書屋里枯燥無味的生活相比較,告訴我們什么叫童心?童心就是熱愛大自然,追求自由快樂生活,含蓄的表達了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的哲理。
教材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升入初中首次學習魯迅先生的作品,內(nèi)容豐富,部分含蓄難懂,同時從初一學生認知心理出發(fā),決定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熟悉生字、新詞基礎上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shù)捻樞驅(qū)懢埃斫馕恼碌慕Y(jié)構(gòu)和精彩的語言;
2、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質(zhì)疑、討論、問題的`習慣和方法;3、性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守護大自然,追求新鮮知識的純美童心。
教材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百草園、三味書屋的景物、人物描寫。難點:兩相對照的結(jié)構(gòu)特點及其過度。
二、說教法
1、方法:朗讀:啟發(fā)
2、依據(jù):朗讀: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逐漸熟悉課文內(nèi)容:逐漸產(chǎn)生共鳴;逐漸接近教學目標。啟發(fā):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問題,教師歸納解決問題;能產(chǎn)生時代在變,童心不變,童心共鳴的教學效果。
3、教具:錄音機,配樂朗誦,輔助教學。
三、說學法
1、讀:粗讀全文,精讀重點語段,細讀關鍵詞句,在讀中體味作者情歌;在讀中探究、享受童年成長的樂趣。
2、學會觀察生活,提煉生活。
細細品味“百草園”、“三味書屋”作者是如何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特點,用恰當?shù)捻樞,精讀的詞句,挖掘生活情趣,表情達意,以小見大的寫作技巧,為自己深層寫作做準備。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預習:解決字、詞、句。
解題:解決文學常識。
第二步讀:熟悉課文,產(chǎn)生共鳴。
第三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百草園”。
。ò鍟齻方面內(nèi)容)
醉人的自然景觀:(新)
從百草園迷人的歷史傳說:(奇)歡樂樂人的雪地捕鳥:(趣)有趣
第二教時:分三步
第一步1、鞏固新知:聽寫詞語。
2、讀課文,拾取感性線索。
第二步重點:引導學生品味“三味書屋”
(板書五個方面內(nèi)容)
陳設單調(diào)
先生博學
到三味書屋讀書枯燥枯燥無味
園中自由
畫畫珍惜
第三步遷移:讓學生討論“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什么關系?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對比:“百草園”快樂,“三味書屋”枯燥。
關系襯托:“百草園”有趣,“三味書屋”無味。
和諧:“百草園”熱愛,“三味書屋”追求。
“關系”的選擇,“情感”表現(xiàn),教者不必主觀歸納。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同的生活體驗有不同的選擇,對作者的感情也有不同的理解。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百草園”一部分是“三味書屋”,板書濃縮概括的表現(xiàn)了主題思想,即“百草園”快樂生活與“三味書屋”枯燥生活,含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的束縛。
板書在授課中同時進行,具有形象美。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相關文章: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6-2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07-1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模板(精選5篇)04-26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5-25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2-2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案01-09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教案01-12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說課稿模板(通用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