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高中美術說課稿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美術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1
(一)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tài)(冷抽象,熱抽象)
1、抽象藝術的含義?
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的美術類型。
2、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先鑒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后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老師介紹:1、爵士音樂;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同學們分組討論后回答問題:
1.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lián)想起什么?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么?
教師活動:老師補充總結
能力練習: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于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chuàng)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xiàn)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xiàn)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么藝術為什么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問題思考: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1.抽象藝術的形成?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1.抽象藝術的形成: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fā)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基本確立
2.抽象藝術形成的原因:
照相機的發(fā)明,現(xiàn)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抽象藝術形成之后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分析性,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并加以夸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xiàn)。 知識補充:抽象藝術在我國的獨特表現(xiàn),抽象藝術在現(xiàn)代生活中的運用。
拓展:學生欣賞完這些作品后,躍躍欲試,都想創(chuàng)作抽象藝術作品,那么,這時候老師要適時滿足學生的欲望,動手實踐,創(chuàng)作作品。讓學生聽一首音樂,創(chuàng)作一幅抽象藝術作品。
(四)課堂回顧
這節(jié)課重點講述的是冷、熱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xiàn)。
四、板書設計:
通過多媒體直接展示,首先展示本課課題,然后分別展示冷抽象、熱抽象美術作品,分析其分類、代表藝術家、特點等環(huán)節(jié),分析鑒賞部分作品。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2
教學目的:
1、了解外國古代、近代雕塑的藝術成就。
2、培養(yǎng)學生對雕塑藝術的審美和欣賞能力,()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感受、體驗、鑒賞藝術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
3、提高學生對藝術品的語言表達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1、介紹古代希臘、羅馬雕塑的藝術特點和近代羅丹雕塑。
2、我們對雕塑藝術的看法。
教學難點:
如何欣賞分析雕塑的藝術特點。
教學過程:
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請C同學提問。
(一)、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
教師:有同學知道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有哪些嗎?
學生:回答古代文明的發(fā)源地:古埃及、古印度、古代希臘、羅馬、兩河流域等。
教師:古文明包括的內容很多,其中就有雕塑藝術,引入課題。
。ǘ、介紹古希臘、羅馬雕塑藝術。
學生:A同學介紹古代希臘雕塑藝術的特點。
多媒體:介紹希臘雕塑圖片欣賞。
教師:補充介紹希臘雕塑藝術。
強調希臘神話雕塑的情節(jié)性、表現(xiàn)力。
2、希臘雕塑裸體特點。
3、希臘雕塑創(chuàng)造了理想的典型的美的.形象。
學生:B同學介紹羅馬雕塑藝術的特點。
教師:補充介紹羅馬雕塑藝術。
羅馬雕塑的繼承性。
羅馬雕塑生動的個性特點。
多媒體:介紹羅馬雕塑藝術圖片。
小結:希臘雕塑和羅馬雕塑比較:
學生:談談感受
。ㄈ、文藝復興雕塑《大衛(wèi)》欣賞。
。ㄋ模⒔榻B近代外國雕塑藝術。
1、圖片欣賞:《伏爾泰坐像》、《馬賽曲》
2、教師:羅丹介紹
多媒體:羅丹作品欣賞,重點是〈加萊義民〉
學生:談談感受
介紹布郎庫西、摩爾等雕塑家作品。
學生:談談對西方現(xiàn)代抽象雕塑的認識。
。ㄎ澹同學談談秦始皇兵馬俑與希臘、羅馬雕塑的不同特色。
(六)、C同學提問。
下節(jié)課安排:
一部分同學動手制作泥塑,一部分同學寫生活動。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3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作畫步驟,構圖知識,美術術語的基本含義
重點、難點、及措施:
重點理解構圖知識和美術術語的含義
教具:
幾何石膏、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舉生活中的生動圖片。
二、素描的含義;
1、用單色的點、線、面的結合表現(xiàn)物體的形體,色調明暗層次等造型因素的繪畫。
2、寫生素描從內容上分為靜物,動物,風景,人像及人體素描等。
3、工具可分為鉛筆、炭筆、鋼筆、毛筆、水墨、粉筆。
4、作畫時間可分為長期素描,速寫,默寫。
5、從繪畫傳統(tǒng)的角度分為;中國傳統(tǒng)的素描(白描)、西方寫實傳統(tǒng)的素描。三、素描的表現(xiàn)語言
1、線條、色調。對于初學者,首先學會用線條表現(xiàn)形象,即學會用線條打準輪廓及把握比例,透視關系等。
2、初學者注意表現(xiàn)形體的明暗和色調的深淺。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決于三個方面;
1、感覺能力
2、知識(透視學、解剖學、色彩學)
3、技巧:勤,練。
五、觀察能力:在動筆作畫之前,應該用足夠的時間觀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堅持多看,多分析,不斷深化認識和理解的程度,如觀察表現(xiàn)。
1、首先分出兩大明暗體系。
2、用比較的方法分出兩大體系中不同色調的變化。
3、在比較不同的色調時,要時刻注意形體結構的變化和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及形面,在色調的處理上,有些地方要細膩柔和,有些地方要簡練,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圖得當。
2、造型準確。
3、質感空間感強。黑白的關系,近實遠虛,近大遠小。
七、素描考試指導:構圖定整。結構明確。層次分明,刻畫深入,總體感強,注意形象(局部)。
八、靜物寫生:
1、構圖,上下左右均衡。
2、切點定形。
3、形體分析。
4、鋪大調子。
5、深入刻畫(整體-局部-整體的素描原則)。
6、整體調查。A、形體比例處理。B、形體色調表現(xiàn)。C、形體背景有空間感
D、物體質感。
九、教師從總體上進行總結,讓學生有一個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
十、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臨摹一幅石膏素描。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4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1分鐘)
利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民間美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了解中國的民間美術”作為開場。播放視頻《中國民間美術》,運用直觀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民間美術有直接的感受。
請各組根據(jù)課前預習,從預先放置的盒子中,集體討論后選出屬于民間美術作品。小組討論后結合書本知識,推薦一位評委上臺講評。
(三)講授新課
1.設置問題,引領學生欣賞
講解民間美術的定義,并提問:民間美術有哪些特點?民間美術大體有哪些種類?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理解。學生回答問題后,對答案進行分類、歸納總結后提問:同學們知道自己家鄉(xiāng)有些什么民間美術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講解
選取年畫、刺繡、風箏、玩具、編織、剪紙作為素材,介紹相關藝術作品的產生背景、發(fā)展歷史和目前的發(fā)展狀況。同時解析不同民間藝術形式的所表示的深刻含義。
(1)年畫(12分鐘)
我國歷史名城蘇州,物產豐富,文化茂盛,手工藝美冠天下,名家備出,曾有過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蘊、積淀深厚,年畫深受其影響,追溯起來千年歷史。明代時,出現(xiàn)了木刻年畫,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塢一帶作坊達50多家,盛極一時。作品不但遠播海內外,還對日本“浮世繪”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太平天國時,山塘街一帶毀于戰(zhàn)火,年畫鋪紛紛遷至唐伯虎居桃花塢一帶,遂以桃花塢年畫命名之,[師邊介紹桃花塢年畫,邊放桃花塢年畫從古至今的社址變遷片斷],隨著國外石印年畫向我國的傾銷,桃花塢年畫深受威脅,歷經坎坷,幾起幾落,解放后,桃花塢年畫重獲新生,成立了年畫社,新社址在蘇州觀前街宮巷藝石齋內。桃花塢年畫的文化內涵及獨特的制作方法獨樹
(4)玩具(2分鐘)
每個人的童年幾乎都是由各種玩具隨著成長的,民間玩具充滿了人們對兒童深沉的愛和美好的祝愿,我國的民間玩具歷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過加工制作,使之成為精美的民間藝術品。請學生生回憶兒時的玩具,并介紹以前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為什么?
(5)編織(1分鐘)
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各種竹、藤、草、玉米皮遍地都是,勞動人民充分利用其材質,巧妙編織出造型優(yōu)美的盤、籃、鞋、席等實用美觀的工藝品,在我國南方的竹編,勞動人民利用竹材的皮和簧不同澤,竹、冪的寬和窄,編插技法制成不同的竹制品,造型美觀,而耐用的整體形態(tài)達到靜中有色,粗中有細,硬中有柔的藝術效果。[邊介紹邊看各地編織品的錄像]
五、板書設計
比較人文畫作品和剪紙作品的區(qū)別
高中美術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畫從題材內容來分類,分為人物畫、山水畫和花鳥畫三大類。在整個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節(jié)內容屬于民族文化傳統(tǒng)類教材,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激發(fā)民族審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僦R目標:讓學生對中國繪畫的藝術特點作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②能力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欣賞美術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勖烙繕耍和ㄟ^美術作品的欣賞,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愛國主義情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趣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和繪畫藝術作基本的了解和認識
教學難點:涵蓋面比較廣,無法詳細地進行介紹。引導學生掌握美術作品的欣賞方法,提高美術欣賞能力。
二、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教育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手段。我根據(j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比較分析法:通過中國作品《朝元圖》與外國作品《蒙娜麗莎》的比較,學生能夠形象地分析并得出結論:中國古代人物畫生要的造型手段是“線條”。
2、引導探究法:美術作品欣賞是個體的審美活動。繪畫作品是靜態(tài)的物質形態(tài),如果讓學生獨自找出審美的切入點,并展開欣賞,最后得到健康審美感受,是比較困難的。這一過程需要教師的逐步引導,所以我采用“引導探究法”。
3、運用投影儀輔助教學
三、學法(主要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
美術欣賞活動是一種個性化的情感活動。在教學生掌握美術作品欣賞方法的同時,也應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yǎng)和鍛煉,比如:
1、描述:形象思維為主。
2、感受:由形象思維轉為抽象思維為主 感性認識 理性認識
3、理解
4、評論:上升為創(chuàng)新思維。
四、教學程序
教學過程
導入探究課題:由祖國燦爛文化,優(yōu)秀繪畫傳統(tǒng)導入課題“形神兼?zhèn)溥w想妙得”,講解關鍵詞“形”、“神”。
新知探究:
環(huán)節(jié)1:
我國早期的獨幅繪畫作品——帛畫
重點介紹我國古老的帛畫《龍風仕女圖》,了解中國畫基本形態(tài)確立時期的繪畫水平和藝術風貌。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1—2段,請第一組的一位同學回答,同組的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講述。
《龍鳳仕女圖》這幅古畫是古代葬儀中使用的旌幡,反映了當時楚國上層社會流行的死后升天的意識。在畫面中,描繪了龍鳳在引導墓主人的靈魂升天的情景:畫面右下方有一位側身行進的婦女,發(fā)髻高盤,闊袖長袍,雙手合十,其上方有一龍一風正騰空飛舞,引導仕女前行。此畫以毛筆繪成,畫法為線條勾勒兼平涂著色,構圖主次分明,造型生動。
環(huán)節(jié)2:
敦煌莫高窟壁畫
了解《鹿王本生圖》繪畫故事情節(jié)。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環(huán)節(jié)3中國古代人物畫
《步輦圖》:閻立本 這幅作品忠實地表現(xiàn)了唐代中央政權與邊遠民族的友好交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人物動態(tài)較為拘謹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畫。
《文苑圖》韓晃 描繪了文人雅集的場景。構圖疏密得當,設色淡雅,筆法細勁流利,衣紋略作顫筆,人物刻畫細致入微、動態(tài)各異、形神兼?zhèn)洹?/p>
《采薇圖》:畫中人物刻畫生動傳神,森森然正氣溢與筆端。衣紋簡勁爽利,以襯托人物剛直不阿的性格。樹石畫法粗簡,墨色濕潤。
《張卿子像》:明代肖像畫的代表作,畫家對人物面部的刻畫細膩,富有體積感,衣紋用筆簡潔,人物比例適度,體態(tài)自然,栩栩如生,體現(xiàn)出畫家非凡的觀察與表現(xiàn)能力。
《漁翁漁歸圖》:清代畫家黃慎的作品,畫面人物動態(tài)生動,富有生活情趣。此圖為水墨大寫意,水墨交融,畫家以狂草入畫,畫風粗豪奔放,氣勢貫通,別具一格。
環(huán)節(jié)4
中國古代山水畫
重點欣賞:(北宋、南宋、元代的山水畫作品)
1、設疑、討論、解疑
剛才的欣賞對中國山水畫的發(fā)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看到同學們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很想再進一步去理解山水畫的內涵,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山水畫作品。
2、圖片: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
南宋佚名《深堂琴趣圖》
元代倪瓚《六君子》
3、小組討論搶答
屏幕出示:(1)這3幅在選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什么異同?
。2)這3幅畫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
(3)你比較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
小組代表發(fā)言:
小結:同學們說的很精彩,觀察的也很仔細,能夠說出一些內涵的東西,老師著重講解一下這三幅作品更深刻的意義。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以俊偉屹立的大山、一瀉千尺的飛浴、路邊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驢隊行旅為對象,真實的畫出北方山川的壯美,使人如身臨其境。他所畫的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又用碎而堅實的筆墨皺出富有質感的山石,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的`刻畫出北方關陜地區(qū)“山巒渾厚,勢壯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六君子》圖是倪瓚的作品,三段式平遠構圖,近處有六棵樹,中隔大片湖水,畫上端有一疊遠山,以渴筆畫山石樹木,山石作折帶,皴間用披麻效,樹木頗具姿態(tài),景物不多而充滿深秋時的凄涼靜寂氣氛。畫上有黃公望等人的題詩。所謂“六君子”也就是畫中的六棵樹。畫家為這些樹木寫照,另有寓意,黃公望的題詩己點明。倪瓚的作品筆墨松秀簡淡,絕少有設色者,甚至連圖章也不用,畫中多長詩,作楷書,力求樸素清雅,其畫風在元明兩代中也獨具特色。
《深堂琴趣圖》此畫雖不知何人所作,但從畫面中可看出畫風嚴謹不茍,水墨設色兼工,皆精而不冗,洗練而有情致。畫幅雖小而神氣迥出,表現(xiàn)悠遠的空間及濃郁的詩意。
環(huán)節(jié)5
中國古代花鳥畫
中國花鳥畫不是僅僅為了準確地描繪現(xiàn)實中的花卉禽鳥,而是集中地體現(xiàn)了中國人與自然生物的審美關系,借此抒發(fā)白己的情感,間接地反映社會生活,體現(xiàn)一定的時代精神。
讓我們以小組合作討論的方法來欣賞幾幅較典型的花鳥畫作品,請一位同學回答,同組的同學補充,教師總結講述。——
《芙蓉錦雞圖》:體現(xiàn)了趙估所倡導的觀察物象要細致入微,寫實表現(xiàn)要精準傳神,畫面構成要有詩的意蘊的美學思想。
《榴技黃鳥圖》:所繪黃鳥造型準確,富有生趣,畫面渲染精妙,富彩鮮潤,體現(xiàn)出畫家對花鳥情趣的觀察達到精細入微的程度,融注了宋人對自然界的獨特審美情懷。
《荷花水禽圖》:畫面上孤石倒立,殘荷斜掛,一只縮著脖子、好像瞪著白眼的水鳥孤零零地蹲在石頭頂上,顯得極其冷落孤僻,很像是畫家的自我寫照。全畫筆墨簡練,畫中大片空白更增強了作品悲涼的氣氛,正如古人所說的“無畫處皆成妙境”。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欣賞和分析了中國古代繪畫作品,中華民族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輝煌燦爛的繪畫藝術瑰寶,而我們通過從帛畫、壁畫、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中領略到中國古代繪畫的風采。下節(jié)課我們將要學習外國古代繪畫擷英,請同學們提前預習。
【高中美術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美術說課稿05-30
高中美術說課稿模板05-15
高中美術說課稿優(yōu)秀06-12
美術說課稿03-17
美術說課稿模板06-01
美術說課稿范文05-09
中班美術說課稿03-11
小學美術說課稿01-17
初中美術說課稿05-23
美術說課稿(精選10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