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質分類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物質分類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物質分類教學反思1
一課,是“空間與圖形”有關教學內容的起始課,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和描述幾何體。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說一說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體驗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本課大部分教學時間都用來安排學生的操作活動,一年級學生還不具備一定的自控能力,集中于學習活動的'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每一次活動前說好要求,做好示范,讓學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去做。
2、學生回答時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并指名讓學生說說你聽懂了什么。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與專家交流后我也對本節(jié)課有了進一步的思考,雖然我在教學時注意關注了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教學,但是還沒有真正的將以學生為主體落實到心里,如:
物質分類教學反思2
本節(jié)課以緊貼學生生活的垃圾分類為切入點,形成思維的發(fā)散,找到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分類,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分類在我們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通過大量對分類感性認識上升到對分類方法的理性認識,認識到分類這種科學方法對我們的重要性,在分類時分類標準的確立會直接影響到分類的結果。
常見的分類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非常熟悉,在本節(jié)課主要是需要讓他們從平時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層面,通過對比來得出兩種方法各自的特點,在使用時怎樣選用分類法,所以方法本身不是重點,而如何根據分類對象的特點選擇適宜的分類方法的這種能力是重要的。
最后,學生通過練習活動之后,對化學分類只是處于低層次的體驗、領悟階段,需要站在整個化學體系的高度對化學中常用的標準進行總結歸納,對于在練習中體驗到的分類的'意義也需要進行梳理。
整節(jié)課下來思路清晰,重點突出,但仍有不足,比如:內容不足,應對交叉分類法和樹狀分類法進行拓展,補充相應的知識,在此可介紹酸性氧化物、堿性氧化物和不成鹽氧化物等概念;應變能力不強,場面越大,應變能力就越差,不敢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這需要在后面的教學中加強訓練,快速提高;課堂氛圍不夠活躍,需要我想辦法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某些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要多鼓勵和引導,打消他們的顧慮,讓每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和充實。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一定針對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目標而努力做到更好。
【物質分類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物質分類教學反思04-12
物質的分類教案03-03
物質的量教學反思03-01
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6-16
測量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09-22
《分類》教學反思07-22
物質的密度教學反思11篇03-06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教學反思05-22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教學反思04-04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