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優(yōu)選】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是一篇原來六年級下冊的教材,現(xiàn)在放在五年級教,課文的篇幅也比較長。所以只能采用“長文短教”的教學方法,既要短教,就得舍棄文本中的一些內(nèi)容;而要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又得在文本之外補充、整合一些資料。這個量又該如何控制?因此,如何更加合理地解析教材,進行取舍,是這次備課過程中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彭德懷愛大黑騾子,但他更愛戰(zhàn)士!”這個主題并不難把握,難的是,我們?nèi)绾伟呀滩谋憩F(xiàn)的這個主題,所涉及到的過程很好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時間分配和語言訓練上來講各占一半,力爭側(cè)重后者,升華主題。我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課文從哪里看出彭德懷愛大黑騾子;第二步:課文又從哪里看出彭德懷更愛士兵。教學中的這兩步都是通過找關鍵詞和關鍵句的方法,這是我們語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方法,沒有什么特別。但學生如何把這些關鍵的地方要理解透徹,表達到位,就是我們教師要努力的。
當講到彭德懷下達的三次命令時,我覺得這三次命令都很重要,其他人物的反應也都有所不同。但課堂的四十分鐘是有限的,我就嘗試有詳有略地來進行取舍,重點講第一次下達命令。第二次和第三次下達命令中,如果有和第一次下達命令相似的內(nèi)容學生自讀自悟,不同的內(nèi)容教師點撥。從課文內(nèi)容來看,命令是相同的,戰(zhàn)士的阻攔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彭德懷的態(tài)度步步升級,從“一出口就是命令”,到“不耐煩”,再到“怒吼”。這也告訴我們,提示語不是可有可無,它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中學生們也深切體會到彭將軍把大黑騾子不是當作牲口,而是當作自己的親人,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他是那樣喜歡大黑騾子。
此時,我向?qū)W生拋出了“既然將軍這么愛大黑騾子為什么還要殺了它?”這個問題。學生自然而然找到了文章的開頭部分,也就是事情發(fā)生的起因,顯得很自然。學生通過抓住關鍵詞句“饑寒交迫”“連野菜也挖不到了”了解到當時環(huán)境是多么的惡劣,到了非殺騾子不可的程度。但是其他戰(zhàn)士是怎樣看待這件事的,找出文中相關詞句。學生們很快就找到了。從學生所找的語句可以看出戰(zhàn)士們也是非常舍不得殺。但將軍非要殺,他真是鐵石心腸嗎?很顯然不是,前面我們學習都知道了。那是什么呢?一學生站起來說這是將軍愛大黑騾子,更愛戰(zhàn)士的表現(xiàn)。這是文中沒有直接描述,這種情是隱含在文章之中的,這樣文章的中心也就明白了,彭德懷高大的人物形象就活生生的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他是一個愛大黑騾子,更愛戰(zhàn)士,愿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人。
只是在課堂上,有幾個環(huán)節(jié)有許多重復性的問題,比如“彭德懷下的命令為什么這么堅決”有些原地踏步的感覺,也就是在課堂生成時,我的調(diào)控力稍微弱了些。另外,教學過程中還應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抓住對話特點分角色朗讀,我感覺有些顧此失彼,顧了講顧不了讀,顧了讀顧不了講;在引導學生理解彭德懷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時還需要強調(diào)。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反思12-22
《彭德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案02-27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2-22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04-2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語文教學反思03-21
(優(yōu))《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15篇11-17
《大花瓶》教學反思03-22
《大還是小》教學反思03-20
《誰的本領大》教學反思03-02
《大瀑布的葬禮》教學反思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