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雨點兒的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jīng)驗,那么教學反思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雨點兒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再來回顧自己的課堂,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收獲:
1、在理解“數(shù)不清”這個詞語時,我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小小的情景,即我在黑板上先畫了一朵云,然后在云底下畫大小雨點,學生自然而然地跟著數(shù)了起來,最后我用點代替雨點兒在黑板上快速地點點,學生數(shù)不過來時,我再引出:“雨點兒多得數(shù)都”學生很自然地接上來“數(shù)不清”。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詞語。接著我又進行適當?shù)貏?chuàng)高,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還有什么是數(shù)不清的,效果就出來了。
2、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蔽艺J為書是學生讀懂的,而不是老師講懂的。新課標在目標定位中強調(diào)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在第二自然段的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讀的手段,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引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朗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熟悉課文,理解課文,在讀中學會朗讀,學會合作。一句話,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在讀中得法。
3、設(shè)計開放性的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更好地生成語言。在本課教學中,我問:“如果你是雨點兒,你會做什么?”,在品讀課文時,我又問:“如果你是花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一連串開放性的問題,學生們在學習課文中,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學生在說到如果自己是雨點兒時,有的說“我要到黃土高原去,讓那里的山坡不再是黃色的,讓那里變成綠色的世界”;有的說“我要到北方去,因為書上說北方經(jīng)常有沙塵暴,我去了可以減輕干旱”;有的說“要是我是大雨點兒,我要到農(nóng)民伯伯的莊稼地里去澆灌禾苗”……誰說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不懂事,他們的話卻真的讓人感動。
【雨點兒的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雨點兒》教學反思07-09
雨點兒教學反思05-24
《雨點兒》教學反思03-01
雨點兒教學反思02-15
《雨點兒》教學反思【熱】06-16
《雨點兒》教學反思【熱門】04-09
《雨點兒》教學反思【熱】06-27
《雨點兒》教學反思(15篇)02-24
雨點兒的教學反思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