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螞蟻飛上天》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螞蟻飛上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畫面背景,講述小螞蟻飛上天以及在天上看見的事物。
2、在講述畫面的基礎上,能大膽想象出各種讓小螞蟻上天的方法,并能運用已有經驗連貫地講述。
活動過程: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教學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1、通過語言引出話題。
教師,在花叢中,住著一只小螞蟻,她非常想上天去旅行,可是她不會飛怎么辦呢?
2、出示教學掛圖,讓幼兒看圖自己講述畫面。
教師:圖上有誰?小螞蟻是怎樣上天的?小螞蟻在天上能看見什么?
3、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建議教師這樣提問:
。1)小螞蟻住在什么地方?小螞蟻有什么想法?
。2)是誰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
。3)小螞蟻在天上看見了什么?
。4)小螞蟻飛上了天,心里感覺怎樣?
4、教師連貫地講述故事,使幼兒對講述的內容有一個完整地認識,然后帶領全班幼兒講述,在講述的過程中,采用等待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
5、幫助幼兒理解講述內容,豐富幼兒相應的詞匯。提問:“小螞蟻飛上天,它心里很高興,除了用‘高興’這一詞外,還可以用哪些詞來說呢?啟發(fā)幼兒說出:快樂、幸福、興奮等詞語。
6、采用提問方式,指導幼兒仿編故事情節(jié)。
教師:小螞蟻想上天去旅行,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幫助它呢?
啟發(fā)幼兒想出各種能幫螞蟻飛上天的辦法。(例如:飛機、蝴蝶、蜻蜓、氣球、樹葉……)教師提醒幼兒運用原有的講述思路,連貫地講述自己是如何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
活動反思:
在這一活動中我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開放式的提問,既關注了故事的本身,又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廣闊的想象空間,使幼兒始終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tài),語言的創(chuàng)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不再是單一的老師灌輸知識,而是幼兒在自主活動中獲取知識,開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潛能。孩子們想到了許多幫助小螞蟻飛上天的辦法,也說得很好。由此我開始讓孩子們看看我們的故事當中誰幫助螞蟻實現了愿望。由此孩子們知道了原來蒲公英葉能在空中隨風飄舞,是蒲公英幫助螞蟻實現了愿望。故事講述后,我讓孩子們學習仿編故事,孩子們的思路也一下子打開,把剛開始給螞蟻項的辦法用到了自己的故事里面。同時我也發(fā)現了一個問題:對于故事的后半部分,螞蟻在空中看到了什么,孩子們的故事后半部分就大同小異了。
活動后我想導致這一原因可能與幼兒缺乏從高處往下看的經驗有關。其實,當時我可以根據季節(jié),適當的給孩子們提示:春天來了,小草、小花怎樣了?太陽公公怎樣?風兒怎樣?相信孩子們的思路會打開得更廣一些。
【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螞蟻飛上天》】相關文章:
《上天的螞蟻》教學反思04-13
大班語言:《小螞蟻飛上天》說課稿03-04
大班講述螞蟻飛上天教案02-28
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06-07
《上天的螞蟻》教案03-30
大班語言飛呀飛教案02-17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螞蟻飛上天》說課稿04-24
大班語言故事教案:《生氣豬上天》03-07
中班語言教案:大河馬飛上天教案及教學反思03-17